① 為什麼那麼多金融公司招聘且不限專業和經驗
像投資公司,一般每個行業都有專門的研究員,各行各業的應該都需要。但是一般專也會有些要求屬,像你說這些,我也見過。大部分都是做營銷的,需要你的關系網營銷客戶。但是是否真的開發你身邊的人關鍵還在你。培訓的話大部分也都是營銷的培訓。
② 為什麼一些金融公司會不斷招聘沒有經驗的操盤手
真正的操盤手不會招一個沒經驗的
所以你說的招聘金融操盤手是騙人的,是想拉你做他們的客戶而你自己要用自己的錢來炒他們規定的品種
③ 為什麼有的金融投資詢問公司老是招人
你說的問題確實存在,切很頻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員工流動性大,金融公司業績壓力回大,且現答在人對金融投資警惕性很高,抵觸心理很強,業績不好做。通常人員工資由基本工資和業績提成組成,業績不達標,每個月就只能拿很低的生活費,所以離職率高。
2、人脈需求:,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人脈圈,當老員工自身的人脈圈用完後,新人的人脈圈就成了業績的關鍵,就如同很多保險公司什麼人都要一樣,熟人營銷的成功率遠遠大於陌生營銷。
④ 為什麼投資公司的操盤手流動性大,好像很多投資公司一直在招人。
一樣,我以前就是去了家投資公司 說是操盤手其實 就是想讓你掏錢當客戶
不過美股操盤手不需要你掏錢,但是是夜裡干 時間不爽
⑤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真相是什麼
公司每天都會進行洗腦培訓,話術演練,並且將所有的分成四個等級0-3個月,4-6個月,7-12個月,一年以上……其中0-3個月的占總人數的百分之35,4-6的佔30,7-12的佔25,一年以上的佔百分之10。 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出,一年以內的人佔了大多數,而一年到N年的就少的可憐,然後說說每天的培訓,三個月以內的主要給你灌輸保險理念,目的是讓你給自己和讓家人朋友投保,四到七個月的,會給你灌輸增員的理論,也就是告你光靠自己是不行的,需要做團隊,七到一年的手下也就有一兩人了,就給你講做主任的好處,要走組織發展,一年以上的都是些啥人呢? 一部分主任,高級主任,還有各個功能組的人,或者是一些被稱為「千年老二」的人。 他們在一起研究啥呢?就是怎麼讓一年內的這堆人出單,增員——因為只有他們出單了,主任才有錢賺。
如果停止招人,按現在的考核制度,基本就沒人在了。因此,保險公司招聘營銷員,並不是只著眼於把他們當作客戶,這樣做太膚淺,也不長久。他們注重的是這樣一個可以不斷放大的模式,每個營銷員都是一顆種子,可以幫助保險公司擴大銷售隊伍。
考核制度和傭金制度。 一般新人從入職第四個月開始就會有考核,三個月一考核,3.6.9.12.這都是考核月,考核的標準是三個月最低3件——車險只能算一件,還必須是6000以上單子,不然不算,如果達不到你就可以走人了。 傭金呢?招你來的時候,不會跟你說的,只會告你年入百萬不是夢,但事實是,你若不出單,西北風都喝不上,首先你只有一年的「底薪」,但是分為25歲以上和以下。25以下只有三個月,25以上是一年。 25歲以下的頭三個月,也只有三個月,責任底薪1200,但是在你的傭金達到4000以上,你要達到4000的傭金,起碼的出一萬以上的單子…… 三個月後就沒有底薪啦……25歲以上頭三個月,傭金達到4000以上有2500的底薪,達不到就沒這么高了,四個月到一年就只有1200啦,記住所謂底薪,就是有責任底薪,也就是你必須出單。 不出單毛都沒有,而它真正的名字不叫「底薪」而是訓練津貼……
知道這些基礎知識後,再來說說一個新人「從生到死」的保險一生。 首先保險公司基本每個月會有大小不等五六場招聘會……當然還有一些產說會,招聘會用保險公司的話來說叫「創說會」全稱是「創業說明會」。 一場創說會的開啟,首先是公司有長期合作的酒店宴會廳,先由公司的增員崗定好日子以後,在把門票下發給各個部門的增功組,一般一張門票10塊錢,部門所有人,有自願買的也有被迫買的,如果自願買的人太少,就會發動大家打電話,每人必須打20個有效電話。否則不讓你離開…… 當你買到票以後,就開始打電話吧,先找聊過保險的,大概會這么說~「你好,我是某某某,今天下午我們公司有個會議,你過來坐坐吧,還有禮物免費拿哦……」這個禮物其實就是你的那十塊錢門票買的 當成功約到一個人後,一般會議是在下午,你到了會議廳後,大屏幕會有一些介紹公司的片子……正式開始,手機靜音,就有人來講啦。 他是如何從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通過保險公司變成年入百萬的富婆……然後講公司的各種福利待遇…………你如果成功被洗腦了,就會給你做測試,(沒洗腦以後會接著約你的)測試通過,過幾天就會讓你進新人班。新人班是半封閉式七天培訓……主要給你講保險的功用與意義…… 基本七天下來你就會被洗的乾乾凈凈,覺得必須給自己和家人買保險…
當你順利從新人班結訓,你的推薦人會接你到公司詢問一下你的感受和意願。如果想來上班就會安排你來…… 來到公司一個簡單的歡迎儀式,戴上司徽,你就算是半個保險公司人了,然後會讓你想辦法找個單子,因為你剛來,啥都不懂,只能給自己和父母孩子買了,當你有了這個單子以後,公司就會和你簽合同…… 記住不是勞務合同,是代理合同,你其實不是公司員工…… 簽完合同你就是一個保險公司人了,但是還只是個試用業務員,必須轉正啊,剛開始你肯定沒客戶啊,只有給最親密的朋友買啊。這樣你給周邊買完後,你就轉正了。 大概也就三個月時間,你就轉正成為了一名真正的保險公司正式業務員,高大上的名字是「保險公司綜合金融客戶經理」,其實就是個賣保險的。 一來公司也會有相關的技能培訓,也就是講保險的功用與意義,畫圖說保險。當然也會讓你做鑽石。告訴你鑽石才是壽險最值得尊敬的人…… 何謂鑽石,就是績優,傭金3000,件數兩件……你因為剛來,頭腦發熱,肯定不能錯過這個頭銜啊,要做個受尊敬的人啊,可是沒單子怎麼辦?自己買啊……基本上所有人的前三月都會給自己和家人買的…… 就這樣三個月很快過去了,你也順利轉正了……家裡人的保險也買的差不多了,這時就會讓你參加一個培訓「02起飛」也就是讓你走組織發展……說白了就是讓你增員,增和你一樣來賣保險的……不增員你根本就賺不了錢…… 很多人這時候才明白過來……就走掉了,也有被洗腦成功的,開始招人了……但是過了幾個月你發現人並不好招,可你單子還得繼續出。因為到了考核期啦,不出就的走人啊,所以你就去找你的家人,親戚,朋友……到九個月的時候,你身邊的人基本上就買的差不多了。 後面怎麼辦,找陌生人啊,可是陌生人怎麼會相信你呢?可是沒人買就會被考核掉啊,怎麼辦,自己再花錢給自己及家人買唄,按保險公司的說法,人生7張保單呢…
好不容易你熬過一年,底薪沒了,如果這個月有業績,就有收入,沒業績,毛都沒有…… 好多人受不了就走了……而留下來的可能就是適合乾的,手裡有人的,有資源的……想當主任的。當然還有一種,混日子的…… 其實好多人每天都會有離司的念頭,但是又身不由己,覺得朋友家人這么信任自己,自己卻一走了之不合適,可是不走又賺不到錢……所以好多人其實都是糾結痛苦著過著每一天…… 基本月收入3000的人只佔公司總人數的30%,好多人每個月掙的只夠自己花,還有好多其實是負債的——借錢混日子的……
與其說是招員工其實是招客戶。 因為公司就不看你做長遠,你來了,最起碼自己要買吧,家裡人要買吧,基本上每個離開的人身邊的人幾乎都讓自己說的買了,最後沒人買了,你就滾蛋唄,你的客戶就成了公司的客戶,而被罵的只有你一個。 公司從來不缺人,因為每天都在招啊,一個人不用多,來公司只賣上10單,那就是多大的規模,而且公司基本沒啥投入,無本萬利啊——就像我讓你爸買保險,你爸不一定買,但是你讓你爸買,十有八九會買的,其實,公司招人就是把那些現有業務員拿不下的單子,利用你來拿下而已。等你沒有利用價值了,就滾蛋吧。 因為百分之八十的人最多能熬一年,然後在糾結中離開;如果公司不招人,再沒有銀行等渠道,靠著業務員干吼,兩年就完蛋了。 其實能離開的還是好的,更多的人,活在虛幻中——為了留在公司,每個月給自己買單子,沒錢就借、辦信用卡,好多人都是欠債生存,苦不堪言。 作為一個曾經的從業者,每每想到有那麼多的人懷揣著美好的願景投入其中,他們可能是家裡唯一的頂樑柱,可能是剛步入社會的呦呦鹿鳴,我就希望自己寫的這寥寥數語能夠被更多的人看見,別走彎路了,踏踏實實的生活。
⑥ 金融電話營銷為什麼天天招人
現在的金融電話銷售的拒絕率達到90%以上,因為電信詐騙太多了,要有很強的心理承受壓力,所以一直在缺人,導致金融電話營銷天天經常招人。
電話銷售在行業內來說流動率比較大,因為很多的工作者基本上幾個月班可以就會厭倦,一開始進來那些是已經克服自己心裡關、或者對電銷還沒有概念一張白紙的年輕人. 不過電銷多數被人拒絕、不敢打電話、怕約不到客戶、心裡壓力大、資金支撐不了.、而且電話騷擾被不少人所反感。
⑦ 小型金融公司,一直招人,都是年輕人,沒有底薪,但據說工資奇高,是不是騙子公司
別去,這種公司剛注冊的小公司,騙子倒不至於。但沒有底薪全部要靠自己做業務帶來回利潤然後和答公司分成的,你做一個月沒有業績哪怕你做得再認真也沒有用,沒工資拿的,風險很高,如果你業務上沒這個能力,別做,否則就是浪費自己時間,虧自己的。這種公司就是無底薪提成制的,提成高但你沒業績哪裡來的提成。有類似從業經歷的飄過。我最後也是放棄的。
⑧ 證券公司為什麼總是在招人招這么多人做什麼呢
我在證券公司工作過,我覺得證券公司總在招人,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原因一:證券公司走的是保險公司的模式,為什麼保險公司一年365天都會在招人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保險公司招人,主要是挖掘大家身邊的資源,讓更多人買保險,這就是保險公司為什麼業務很快發展的。
總之證券公司人員流動也是非常強的,不是由於工作任務,工作壓力,工作收入等等多反面影響,導致證券公司人員流失過大過快。
根據我個人對證券公司的了解,以上兩點就是為什麼證券公司總是在招人的真正原因。其實不單單證券公司是這樣,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企業都是採取同樣的方式,這樣就是開拓市場的一種最佳方式,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對這種事件覺得出奇。
⑨ 為什麼好多公司都招金融理財投資方面的銷售,基本只要是個人都會要的位置什麼面試時不能嚴格點,進來後沒
銷售類崗位人員流動性大,所以長期需要招聘。入職後主要以個人業績來判斷個人能力,如果沒有業績間接等於對公司沒有貢獻。所以這是所有銷售崗位的一個現狀,大浪淘沙選取最有能力的人員,這也是社會淘汰制一個最前端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