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行業中有沒有區分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有的 例如擔保公司作為金融企業 有存貨科目 其項下為擔保未到期金額
而且速動資產不僅包括存貨
速度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攤銷費用
所以金融行業區分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
是新會計准則給的定義嗎?
超速動資產?
銀行報表當然沒有存貨了 上市銀行的報表可以參考
Ⅱ 關於金融體系流動性問題
股票方面。。
Ⅲ 不同類型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程度的區別
不同類型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程度是不同的,嚴重存在差異,有的會很大,有的會很穩
Ⅳ 金融市場中的流動性,應該如何分析
整體看來,9月份全銷售市場流動性仍然保持緊平衡。實際看來,股市,一方面一級市場上9月份募資總金額同比不斷下降,新發基金經營規模同比小幅度轉暖,兩融余額不斷飆升,但另一方面9月份關鍵公司股東凈高管增持額大幅度提升,增加投資人總數同比降低,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數據共享資產9月份再次保持凈排出情況。綜合性看來,大家覺得9月份股市流動性總體中性化趨緊。
金融體繫上,盡管9月份中央銀行再次向銷售市場凈推廣資產,但從利率的角度觀察,9月份金融市場利率水準並不低,而證券市場上,9月至今國債券利率仍在不斷上行。實體線流動性上,9月至今金融大數據保持高提高,寬個人信用布局仍在不斷。9月至今人民幣兌美金及一籃子貨幣不斷增值,日經指數低位波動。
中國實體經濟層面,整體看來,9月份金融大數據再次保持高提高,寬個人信用布局仍在不斷。在其中M1、 M2增長速度同時上行。9月社會融資規模本月增加3477兩億元,總量同比增加13.5%,對比上個月再次提高。從結構特徵上看,新增貸款、未匯兌金融機構承兌、債券本月改進十分明顯,對社融數據的奉獻很大。
9月至今人民幣兌美金及一籃子貨幣不斷增值,日經指數低位波動。9月份至今G7利率仍在低位彷徨。從世界各國利率的行情看來,8月份美日歐國債券利率再次在低位運作。財政政策層面,9月份至今美日貸比增長速度不斷上行,9月份美日歐央行不斷擴表,但是美聯儲會議擴錶速率有些變緩。
Ⅳ 中小金融機構財務風險的相關概念及理論
中小金融機構的主要風險類型:
1.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目前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信用風險(Credit
Risk)從狹義上講,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願履行還本付息協議導致銀行機構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實際上是一種違約風險。從廣義上說,信用風險是指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對銀行信用的影響,使銀行機構經營的實際收益結果與預期目標發生背離,從而導致銀行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遭受損失或額外收益減少的一種可能性程度。中小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具體表現為貸款質量風險和貸款集中風險。根據投資理淪分析,貸款質量風險主要分為逾期貸款比重、呆滯貸款比重和呆賬貸款比重份個指標,比率越高,信用風險就越高,按照目前對貸款形態指標考核的要求,逾期貸款余額與各項貸款余額之比不超過8%,呆滯貸款不超過5%,賬貸款不超過2%,而在實際操作中,中小金融機構很難達到上述指標的要求。
1.2 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目前中小金融機構潛在的金融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所掌握的流動資產不能滿足存款提取和正常貸款需求,從而使中小金融機構喪失清償能力和蒙受損失或者倒閉的可能性,是各國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一種主要風險。流動性風險既是一種本源性風險,即由於流動性不足造成;又是一種派生性風險,即流動性不足可能是由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經營風險、管理風險、法律風險、國家風險、匯率風險等風險源所造成的。
1.3 操作性風險
操作性風險是中小金融機構長期積累的風險。操作性風險是金融機構因內部控制及治理機制失效而形成的損失風險。一是中小金融機構的體制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長期以來,中小金融機構缺乏確切的市場定位,突出表現在其管理主體的不斷改變、服務對象的游離不定,使其管理模式、經營思路和經營策略沒有很好地固定下來,如農村信用社逐漸偏離了合作制經營的原則、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缺陷等等。三是內控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有待改進。
目前,中小金融機構財務、貸款、人事、工資、考核等內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監督約束機制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1.4支付性風險
支付風險時有發生。由於中小金融機構在法律上都是基本獨立的法人實體,相對於一級法人管理體制下的國有商業銀行而言,中小金融機構的資金實力和經營規模都比較小,每一個分散的實體,承受風險的能力比較單薄,特別是在目前我國存款保障體系尚未建立的情況下,中小金融機構的支付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近幾年境外金融機構的破產、兼並案例頻頻發生,亞洲金融危機所產生的「多米諾」效應對我國國民經濟的負面影響在日益加深。境內一些個別非銀行金融機構已經出現過擠兌風潮和支付風險。更為嚴重的金融惡性事件也時有發生,現已成為各種傳媒爭相報道的焦點。
1.5 經營性風險
經營風險是因為經營不善造成的各種風險。當前,中小金融機構經營風險的防範和化解已經成為中央銀行行使監管職能的一項中心工作。中小金融機構經營風險的形成既有轉型時期政策誤導造成的,也有不完善的社會信用環境和銀行自身經營發展及控制機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要徹底防範中小金融機構產生的經營風險,必須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在法治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中小金融機構完善經營發展機制,依法守規經營。
Ⅵ 不同類別的金融機構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大小有何不同
當商業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減少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取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商業銀行資不抵債。商業銀行作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隨時持有的、用於支付需要的流動資產只佔負債總額的很小部分.
Ⅶ 金融資產流動性的定義,流動性排序!!!
流動性(Liquidity):指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它是一種所投資的時間尺度(賣出它所需多長時間)和價格尺度(與公平市場價格相比的折扣)之間的關系,股票的流動性大於房地產。
流動性由高到低的排序:
1.庫存現金;
2.銀行存款;
3.持有的到期投資(如固定利率債券);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個概念比較廣,可以包括房產等)
5.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如股票);
6.貸款和應收款項
這里的分類並不細,供你參考,供你急用。
Ⅷ 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需求與流動性供給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在金融機構的管理中,流動性泛 指 金融機構的對外支版付能力和權狀態。
1.銀行流動性需求的主要內容 (1)存款提取 (2)貸款需求 (3)投資需求 (4)還款需求 (5)營業支出 (6)股利支付
2.銀行流動性供給內容 (1)客戶存款 (2)金融市場借款以及向中央銀行的借款 (3)貸款的償還以及證券的到期 (4)資產變現 (5)金融服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