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火災應急預案桌面演練腳本怎麼寫
xx災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一、組織機構:
1、參加桌面演練的成員單位:
2、現場記錄組成員:
3、攝像組成員:
4、應急辦公室值勤人員
二、演練目標
目標1:某小區一住宅樓內液化石油氣用戶液化氣鋼瓶泄漏爆炸著火。
事態發展情況:
(1)有人員受傷;
(2)住宅樓內多處發生著火;
(3)住宅樓內液化石油氣鋼瓶與爐具之間的膠管發生破損泄漏,一時控制不住,有發生二次爆炸的危險;(切斷樓棟電源,有水對液化石油氣泄漏區域進行稀釋,防止液化石油氣鋼瓶發生爆炸,進一步查明現場,關閉液化石油氣鋼瓶閥門)
目標2:棉花加工廠發生火災事故;
(1)棉花加工廠某車間內由於電氣事故發生火災;
(2)車間內火災已向外漫延,車間內火勢短時間內無法控制。
三、任務
(一)液化石油氣火災事故
1、滅火;
消防滅火人員對著火建築進行滅火,並對火源進行控制,防止火災擴大化。在滅火過程中,在液化石油氣鋼瓶氣源未切斷時,不得將液化石油氣鋼瓶的著火點的火源滅掉;只可採取對液化石油氣鋼瓶進行降溫處理。
2、切斷氣源;
3、搶救受傷人員;
4、組織、疏散50m范圍之內的居民;
5、對事故進行現場調查取證;
(二)棉花加工廠火災事故
1、切斷事故區域的電源;
2、滅火:
消防滅火人員對著火區域進行滅火,並對周圍可燃物進行轉移,無法轉移的物質,應採取措施與火源進行隔離(特別是採用水幕形式)
3、組織對著火點周圍10m內的可燃物資進行轉移;
四、程序
1、xx液化石油氣儲配站的應急預案啟動:
(1)
2、xx社區的應急預案啟動;
(1)
3、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啟動;
(1)接警;
(2)向領導報告;
(3)團領導下達「xx應急預案啟動」的指令;
(4)指揮辦公室擬定現場指揮部及應急小組組成方案;
(5)指揮部辦公室向相關單位轉達「xx應急預案啟動」的指令;
(6)接到指令的單位分別奔赴現場;
五、現場指揮的成立:
1、現場總指揮聽取「某社區」、「棉花加工廠」人員的情況匯報;
2、成員單位到達現場後向指揮部報導;
3、指揮部下達搶險救災任務;
六、搶險救災
1、xx企業消防隊對著火建築物實施滅火;
2、液化石油氣儲備站想法切斷鋼瓶氣源;
3、醫療救護人員對傷員實施救護;
4、派出所、社區人員對50m范圍內的居民實施疏散;
5、液化石油氣儲備站的技術人員對戶內損壞的燃氣設施實施恢復;
7、氣象、環保檢測組對風力、風向、現場燃氣濃度進行檢測並報告;
註:xx - 企業名稱。
B. 消防演練記錄
為了加強人員對消防知識的認識,增強消防意識,研究決定於XXXX年XX月XX日,開展一次消防演習。
演習方案:
1、組織專門消防隊員。
2、制定演習方案:排隊、領導講話、報警、器材演練及滅火等;
3、器材准備:包括滅火器、水槍等,到時需演練器材使用;
4、場地准備;
5、資料備份。
演習內容:
1、當天上午8:00由專門消防員拉響警報。
2、8:05疏散組負責疏散秩序,使疏散人員到達指定位置集合(有相應的疏散指示標志,到指定空地上)。
3、8:10緊急疏散組負責清點人數,並上報。
4、8:15觀看兩~三名人員滅火器實操演練。
5、指導人員現場操作滅火器。
6、後續人員清理現場。
C. 應急演練方法主要有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和( )。
應急演練方法主要有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和( 全面演練)。
(一)桌面演練
桌面演練是指由應急組織的代表或關鍵崗位人員參加的,按照應急預案及其標准工作程序,討論緊急情況時應採取行動的演練活動。桌面演練的特點是對演練情景進行口頭演練,一般是在會議室內舉行。其主要目的是鍛煉參演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應急組織相互協作和職責劃分的問題。
桌面演練一般僅限於有限的應急響應和內部協調活動,應急人員主要來自本地應急組織,事後一般採取口頭評論形式收集參演人員的建議,並提交一份簡短的書面報告,總結演練活動和提出有關改進應急響應工作的建議。桌面演練方法成本較低,主要為功能演練和全面演練做准備。
(二)功能演練
功能演練是指針對某項應急響應功能或其中某些應急響應行動舉行的演練活動,主要目的是針對應急響應功能,檢驗應急人員以及應急體系的策劃和響應能力。例如,指揮和控制功能的演練,其目的是檢測、評價多個政府部門在緊急狀態下實現集權式的運行和響應能力,演練地點主要集中在若干個應急指揮中心或現場指揮部,並開展有限的現場活動,調用有限的外部資源。
功能演練比桌面演練規模要大,需動員更多的應急人員和機構,因而協調工作的難度也隨著更多組織的參與而加大。演練完成後,除採取口頭評論形式外,還應向地方提交有關演練活動的書面匯報,提出改進建議。
(三)全面演練
全面演練指針對應急預案中全部或大部分應急響應功能,檢驗、評價應急組織應急運行能力的演練活動。全面演練一般要求持續幾個小時,採取互動式方式進行,演練過程要求盡量真實,調用更多的應急人員和資源,並開展人員、設備及其他資源的實戰性演練,以檢驗相互協調的應急響應能力。與功能演練類似,演練完成後,除採取口頭評論、書面匯報外,還應提交正式的書面報告。
應急演練的組織者或策劃者在確定採取哪種類型的演練方法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應急預案和響應程序制定工作的進展情況。
(2)本轄區面臨風險的性質和大小。
(3)本轄區現有應急響應能力。
(4)應急演練成本及資金籌措狀況。
(5)有關政府部門對應急演練工作的態度。
(6)應急組織投入的資源狀況。
(7)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頒布的有關應急演練的規定。
無論選擇何種演練方法,應急演練方案必須與轄區重大事故應急管理的需求和資源條件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