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4月1日全面對美開放金融對P2P平台有影響嗎
恕我直言,P2P早就涼了,18年一頓大整改活下來的基本也是苟延殘喘,我的前公司基本就是活下來的那家,現在所謂P2P又變成了民間借貸,網上標的基本上都是10W、30W的標,且少得可憐。
你覺得有影響,只顧過是業內人士為了對外宣揚P2P還一片大好的公關,總來的說,對股市有影響,對P2P影響甚微。
② 金融風暴之前,美國多次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市場,他的目的是什麼,他能得到什麼好處
開放金融市場有利於其資本操控中國金融市場
③ 中國何時向國外開放金融業
根據中國加入WTO議定書,在金融服務業之中,銀行業的開放承諾最為徹底:
(1)審慎性發放營業許可證。即在營業許可上沒有經濟需求測試或數量限制。加入WTO5年內,取消所有現存的對所有權、經營方式、外資金融機構企業設立形式以及對分支機構許可發放方面的非審慎措施。也即當外資銀行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時,人民銀行除了遵循審慎性標准外,不得有其它方面的限制。外資銀行在同城設立營業網點,審批條件與中資銀行相同。
(2)外匯業務及時開放。中國在加入WTO之時將向外資金融機構全面放開外匯業務,取消地域和服務對象限制。也就是說,一入世,中國將允許外資銀行對所有客戶(包括中資企業和中國居民)經營所有外匯業務(包括公司業務和零售業務)。
(3)人民幣業務分階段開放。對於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中國將在四年內分五批放開20個城市 的地域限制,五年後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在服務對象上,加入後2年內,允許外資銀行可在12個城市向中國企業辦理人民幣業務;加入後5年內,允許外資銀行向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4)金融咨詢類業務及時開放。自入世之日起,外資機構即可獲得在中國從事有關存貸款業務、金融租賃業務、所有支付及匯劃服務、擔保及承兌、公司並購、證券投資的咨詢、中介和其它附屬服務。
簡單地講,在加入WTO 5年之後,外資金融機構在服務地域和服務對象上已與中資金融機構沒什麼兩樣。中國在貿易自由化、開放國內市場、遵循國際慣例等方面作出的重要承諾,其影響之深刻、之廣泛超出了人們的一般預期。
2006年12月11日起,我國對外資銀行開放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取消開展業務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審慎性限制,給予外資銀行「國民待遇」。這是我國金融業全面開放的重要舉措。這一天起,新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及其細則將開始施行,據規定,外國銀行分行轉制為在中國注冊的法人銀行要向中國銀監會提出申請,可同時提出經營全面人民幣業務的申請,解除了對外資銀行所有非審慎性限制。在五年過渡期內,中國認真履行承諾,有序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先後向外資銀行開放了全面外匯業務及25個城市的對中、外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同時,中國銀行業進行了舉世矚目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經過股份制改造,按市值計算均已成為全球十大銀行。我國放寬市場准入,使得外資銀行可以接觸數以百萬計的潛在零售客戶,並增加他們在分支行選址方面的自主權中國銀監會批准渣打銀行、東亞銀行、匯豐銀行、恆生銀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花旗銀行、荷蘭銀行9家外資銀行將境內分行改制籌建為法人銀行,實行外資銀行法人化答案補充
外匯業務,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提供外匯服務,取消地域和服務對象限制。其次,人民幣業務,2006年12月11日,取消地域限制;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向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證券業,QFII制度超出了入世承諾范圍,外國證券機構可以直接從事B股交易.外國證券機構駐華代表處可以成為所有中國證券交易所的特別會員;允許設立合資公司,從事國內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外資比例可以達到33%,2004年12月11日,外資比例可以提高到49%.2004年12月11日允許外國證券公司設立合資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三分之一,可以從事A股的承銷,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債券的承銷和交易,基金的發起。答案補充
保險業,保險市場已基本實現全面對外開放。就壽險而言,允許合資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50%。2004年12月11日,取消地域限制,允許合資壽險公司向外國人和中國公民提供健康險、團體險和養老金/年金險服務。就非壽險而言,加入時允許外國非壽險公司設立分公司或合資公司,外資比例可以達到51%,2003年12月11日,允許設立外資獨資子公司。2004年12月11日,取消地域限制.就保險經紀而言,加入時允許設立合資公司,外資比例可以達到50%。從事大型商業險經紀,再保險經紀,國際海運、空運和運輸保險及其再保險經紀業務;同時允許其在國民待遇的基礎上提供「統括保單」經紀業務。2004年12月11日,取消地域限制,外資比例不超過51%。2006年12月11日,允許設立外資獨資子公司。就再保險及法定保險而言,加入時,允許以分公司、合資公司或獨資子公司的形式提供壽險和非壽險的答案補充
再保險業務;不允許經營法定保險業務;強制分保比例為20%,加入後4年內每年降低 5%,2005年12月11日取消強制分保。外匯管理,超過一半的資本項目已實現可兌換。我國接受IMF第八項條款,在經常項目下人民幣已經實現可兌換
④ 中國金融對外開放是被美國逼的嗎
我覺得這個不是被沒過低的的,是中國社會發展到每個程度,需要對外交流,需要對外溝通,所以才會對外開放。
⑤ 這協議關稅沒取消!還給美國開放農產品,金融業。得到啥好處答案是沒有。吃虧協議。還好意思簽約。美
當地時間1月15日,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中美雙方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協議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就是因為吃虧是福。這叫中國人喜歡打腫臉裝胖孑。美國股市大漲。簽完中國股市天天跌
⑥ 美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嗎
是對外開放的。
1、不論是否開放,都沒有太多意義。
2、美國金融業獨霸全球,沒有那個國家能比得了。
對於這個巨無霸的經濟體來說,開放不開放都無所謂了。
⑦ 美國為什麼希望我們開放金融市場
為了獲取巨大的利益。
1、中國的市場太大了。
2、在這塊市場當中,美國當然要獲得一定利益了。
3、現在英國等已經捷足先登了。
美國這次大喊大叫的搞貿易戰,就想在中國市場多分一杯羹
⑧ 高手,日本哪一年對美國開放了金融市場
簡單的說一下吧:對美國開放金融市場這一個時間應該很難確定...
1、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一直實行對外開放型經濟包括其金融市場,
2、只不過在日本二戰重建之後,日本企業所採用的銀行控股模式很難被美國的融資成本介入。
3、後來,美國帶領英法德意等,強迫日本簽了廣場協議。造成日本近幾十年停滯不前。
⑨ 中國金融能對美國開放嗎,如開放會失去貨幣發行權嗎,引發中國金融危機
不能對美國開放,如果現在開放,就像現在就讓小孩子上拳擊場跟拳王比賽一樣。現在中國的金融業比菜鳥強不了多少,需要在沒有國家保護的情況下,經歷幾次金融危機,才有跟美國人對話的能力。
開放了也不會失去貨幣發行權,貨幣發行權是依靠軍事實力為後盾的。
⑩ 請問高手,日本哪一年對美國開放了金融市場
對美國開放金融市場這一個時間應該很難確定...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一直實行對外開放型經濟包括其金融市場,只不過在日本二戰重建之後,日本企業所採用的銀行控股模式很難被美國的融資成本介入。因此,如果以這個角度作為日本向美國開放金融市場的條件來看,可以關註:美國在1990年強烈批評日本股市由來已久的封閉交易和企業集團內部或同一行業內各企業相互持股的做法,要求日本企業改變相互持股的做法,並向日本提出具體要求:(1)將日本的銀行持股標准由5%降低到2%;(2)取消綜合商社不得持有製造業企業股份的限制;(3)強化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的限制。這其實是美國強制型剝離日本經濟發展模式,真正闖入日本金融大門的時刻,但這不久之後日本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
但是如果樓主想對現行中國經濟進行比對的話,建議您從1980~1985年,日本對外凈資產已達到1298億美元,使其替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這一時段開始,一直往後觀察。其實日本在1980至1987年前後這段時間內的經濟局勢與現在中國經濟膨脹時期的外征都十分現象。
因為我自己前不久做的課題就是有關這一方面的,如果您覺得我的闡述有一定道理並且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找我聊!我也想多學點這方面的知識!~~(*^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