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歐洲國家的提問
瑞士簡介
瑞士位於歐洲中部,是歐洲各國的文化、科技、金融的樞紐。在經歷過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後,瑞士還是堅持了她獨有的特色-----永久奉行中立政策。
美麗富饒的瑞士佔地面積4,1000平方公里,人口約700萬。公民中主要以日爾曼人為主,其餘為法國人和義大利人。瑞士的官方語言為德語、法語及義大利語,近幾十年來,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加,英語也漸漸的融入了瑞士人的生活,成為了通用語言。
在瑞士境內,有大約58%的面積是阿爾卑斯山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是全世界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之一。
瑞士首都伯爾尼,是全國的行政管理中心。蘇黎世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日內瓦和洛桑為重要的國際會議中心。
鍾表業在瑞士有500多年的歷史,迄今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被稱為「鍾錶王國」。首都伯爾尼有1000多家鍾錶店,整個城市就象一個巨大的鍾表展覽館,有「表都」之美譽。
瑞士的政局穩定,經濟高度發達,居民平均收入世界第一,人均在國外資產和投資佔世界第一,有「金融帝國」之稱。此外,瑞士共有銀行600餘家,分支機構5080家,真是名副其實的銀行之國。瑞士盛產手工業及傳統工業,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瑞士的鍾表,經久不衰,馳名海外。瑞士更被世界各大知名公司看好,紛紛在瑞士建立了總公司,如我們如雷貫耳的雀巢公司和羅氏制葯等等。可想而之,瑞士的治安是絕對無懈可擊的,您無須擔心在瑞士的一切安全問題。
如果說,人間有天堂的話,那麼天堂就在這里。
瑞 士 簡 介
進入瑞士您就可以看見有條不紊的農場,美麗潔靜的鄉村,系著牛鉗子鈴的乳牛,布穀鳥的木屋,綠油油的溪谷,秀麗的湖水,和白雪蓋頂的阿爾郫斯山,這些都吸住了異鄉客的心。瑞士的美,美在它的信手拈來,美在它的渾然一體無論從哪個角度,無論走到哪個角落,隨便舉起鏡頭,得到的都一種構思,一幅圖畫,它是一杯百年陳釀,品來持久香濃,順暢而愜意。 不論在哪個季節,瑞士都是一個經典的旅遊勝地。
英格堡是登鐵力士雪山的基地,是個典型的瑞士觀光小鎮,集古典雅緻與旅遊商業與一體。鐵力士雪山在艷陽高照下閃閃生輝,夏日田園風光景色美絕,冬日是個理想的滑雪場地,其長達58公里驚險刺激的滑雪道,足以使任何水平的滑雪者大顯身手。從英格堡達乘纜車登上3,020米的鐵力士雪山,全程需要45分種。其間轉換3種不同的登山纜車,景觀亦隨著高度的嗇而變化,從碧綠的山谷至白雪皚皚的冰峰,鐵力士雪山給人的感覺十分雄偉壯觀。 瑞士工藝精湛的手工藝 銀行戶頭都成為世人追求的目標。 瑞士還是人們的購物天堂。
綜 合 概 述
人口:667.2萬
宗教:天主教
面積:41.285平方公里
首都:伯爾尼
語言:法語、德語、義大利語
貨幣:瑞士法郎
***博物館
位於瑞士德語區的Brienz有一座成立於1835年的私人木雕收藏博物館Living Museum ,由Eard Binder所創,目前由其曾孫Eard Jobin經營,博物館內收藏有世界上最多的瑞士木雕藝術品以及各式的音樂盒,所展出的作品約有500多件,其中包括一百多年前費時5年所完成的精美櫥櫃、由一整棵梧桐樹干所雕刻的一群聖伯納狗,連繩子都是由同一棵木材所雕刻出來的,其做工之細膩令人嘆為觀止。在博物館內也可同時參觀現場雕刻表演,這些雕刻師可都是在當地雕刻學校受過4年正統的雕刻訓練,經過他們的巧手,賦予這些木頭生命及個性。
對於想購買相關手工藝品的旅客,也可以在博物館旁邊的Joble商店購買到如瑞士刀、牛頸鈴、各式刺綉、音樂盒、咕咕鍾等手工藝品,價錢則相當公道。
***伯爾尼
位於海拔540米的伯爾尼,是瑞士的首都。
伯爾尼舊城是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市,建築物以沙岩為外牆,6英里長的拱廊中有購買女士飾物店、手工藝品店、古玩店和舊書店。每周二和六上午為市集日,農民和當地商販集中於此處。市中心有11個建於1545年前後的古噴泉、13間博物館,包括瑞士郵政博物館、伯爾尼歷史博物館、瑞士戲劇收藏博物館和瑞士阿爾卑斯山博物館等。建於1421年的大教堂、監獄塔樓(1256年以前的城門)、橫跨阿萊河(River Aare)的11座橋及熊園(熊是該市的象徵動物)都是吸引遊客的去處。每年夏天,伯爾尼沿街建築物的陽台上都擺滿盛開的鮮花。所以,就成了色彩絢麗的花城。每年11月第4個星期一是著名的洋蔥節(Zibelemarit),是洋蔥豐收的好日子,傳統的洋蔥市場擺滿各式各樣新鮮的蔬菜,吸引遊客前來觀看。
***聖梅耶城堡
聖梅耶城堡(Chateau St-Maire)建於西元1397到1426年之間,由傳教士團體所建。
聖梅耶城堡位於洛桑大教堂以北約200公尺處,過去是傳教士的修道院,今日則是沃洲政府所在地。乍看聖梅耶城堡,彷彿與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舊宮頗為相似,後經證實,是來撲克於義大利的工匠之手。
***洛桑大教堂(Cathedrale)
位於舊城區里,舊城區多沿山坡而建,而且道路多為鵝卵石所鋪砌,建議你最好穿雙舒適的鞋來此,以免走得腳痛掃興。
建於是1275年的洛桑大教堂,當年是為了奉獻給統治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家族魯道夫國王,洛桑大教堂可說是洛桑市區內歷史最悠久,同時最為顯著的建築,其高聳的哥德式尖塔聳入雲霄,成為洛桑的顯著標志,同時也被公認為瑞士最美的早期哥德式建築。教堂外觀雕刻著許多繁復的人物,據說第個雕刻都訴說著一段聖經里的故事;至於教堂內部,則有著相當炫麗的彩繪玻璃,勃艮地最後一位國王魯道夫三世(Rudolf III)即在此加冕。
***玫瑰園
1913年由公墓改建而成的玫瑰園(Rosengarten)是俯瞰伯爾尼市全景的最佳位置。顧名思義,這里所種植的植物以玫瑰為主,約有200多種,幾千株,每當春天伯爾尼的玫瑰園會開滿各式各樣的玫瑰,是造訪的最佳時機。
***熊公園
到伯爾尼的遊客幾乎都會前往熊公園(Barengraben)參觀,走到舊城區的盡頭,過了尼迪格橋(Nydegg),就到了熊公園。
事實上,熊公園並不是一般想像的動物園,只是以圍牆將幾只熊圍住,任熊自由自在的走動,沒有入口,也不收門票,裡面可愛的熊,特別是小熊,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參觀。
這里最多隻能容納5隻熊,每天每隻熊約要喂4公斤食物(冬天2公斤),其中包括遊客餵食的食物,遊客可購買飼料餵食這些熊,費用為SFr3。
***愛因斯坦博物館
終老於此,而專屬於伯爾尼的名人則是曾經任教於伯爾尼大學,赫赫有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伯爾尼共居住7年(1902-1909),而1903-1905年他在伯爾尼大學任教時,就住在克拉姆街的這間小公寓內,據說,相對論便是當時研究出來的。
博物館內大致維持當初愛因斯坦所住的格局,展示了他生前各個時期的照片、相對論的學術資料、上課的錄音帶……等,其中還包括愛因斯坦在報上分類廣告刊登的招生啟示,愛因斯坦的成績單,詳細而清楚的紀錄愛因斯坦生平事跡。瑞士是個人文薈萃之地,許多名人出生於此。
***鍾塔與大教堂
曾經是伯爾尼市西城門的鍾塔(Zeitglokenturm),位於克拉姆街(Kramgasse)的城門上,第一層的天文鍾建於1218年,至於目前塔鍾的規模,則是1771年間完成。
第一層天文時鍾鍾面的設計相當復雜,除報時之外,還可看出季節、月份、日期、星期、以及月圓、月缺、非常科學。鍾旁的人偶在整點前四分鍾即開始表演,經常吸引過往的遊客駐足觀賞。
***盧塞恩
盧塞恩是瑞士風景最優美的城市之一,是旅遊熱點。它位於盧塞恩湖畔,主要的景觀包括14世紀查珀爾橋(Chapel Bridge)--歐洲最古老的木橋。
***基督教堂
位於路易斯河畔和市政廳隔河相望的基督教堂(Jesuitenkirche),建於1666年,是瑞士第一座大型的巴洛克式宗教建築,教堂外醒目及具有代表性的二個拱頂裝飾,是18世紀中葉,才改建完成,此外,此一教堂最早的捐贈者為Brother Klaus,逝世後也葬在教堂內。
***卡貝爾橋
雖然卡貝爾橋(Kapelbvcke)的高度不高,但其有頂的特殊造型,卻是盧塞恩極為顯著的地標之一。除了顯著之外,建於1333年的卡貝爾橋,也是歐洲最古老的有頂木橋,橋頂內壁還設置了100多幅古畫,沿途可欣賞這些描述當年黑死流行景象的畫作。這座橫跨路易斯河,長達200公尺的木橋,有兩個轉折點,橋身近中央的地方有一個八角型的塔樓(Water Tower),曾經是作戰時安放戰利口及珠寶的地方。
1993年8月卡貝爾橋曾遭祝融肆虐,所幸並沒有完全燒毀,損毀的橋身及畫作,都已經重新修補完整,但新舊痕跡仍可清晰辨認。
***鐵力士山
極受台灣觀光客喜愛的鐵力士山(Mt.Titlis),位於盧塞恩不遠的英格堡(Engelberg)區,從英格堡山麓搭車上山大約要45分鍾左右,沿途總共更換三種不同的纜車,相當有趣,由於為國際觀光重鎮,鐵力士山的纜車站也是相當國際化的,一走進車站,就可看見屋頂上懸掛各國國旗,宛若一小型聯合國。
由於海拔越來越高,在史坦德站下後,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到氣溫的逐降。從史坦德搭第三段也是最後一段纜車,這段纜車為世界首創的360度旋轉纜車(Rotiar),共可承載80位乘客,乘客不需更換位子,便可以欣賞車外360度的全景,在這里你將可欣賞白雪皚皚的群山,還有千年不化的冰河景觀,看來壯觀無比,接著即抵達海拔3020公尺的鐵力士山。
抵達鐵力士山峰以後,一般滑雪者都會直接奔向當地滑雪場,展開精彩刺激的滑雪之旅,至於東方如台灣觀光客,由於不諳雪性,且裝備不足,多隻是到此一游參觀而已,一般參觀路線會先到當地著名的藍洞(Glacier Grotto),藍洞系由冰河所挖掘出來的洞穴,這里有許多冰河雕作品,深藍色的冷光照射在冰壁上,使得氣氛更加詭異。
接著不妨到露天觀景台上,觀賞阿爾卑斯群山的面貌,欣賞滑雪者的英姿。即使不能親身滑雪,也可以玩玩丟雪球的游戲,或者在雪地上翻滾,也相當有趣。在這里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會看到阿爾卑斯山的救生員聖伯納狗,當地聖伯納狗用來救援在阿爾卑斯山的山難者,它們憑著敏銳的嗅覺,可以輕易找出山難者,而它們頂上掛的小木桶內,則裝有藍姆酒,用來給山難者暖身子用的。
***洛桑
洛桑(Lausanne)面向日瓦內湖、背靠阿爾郫斯山,四周遍布綠色的葡萄園。該城市具有豐厚的文化和歷史遺產,設有許許多多私立學校和教育機構。
***麵包博物館
洛桑除了舊城區與烏契附近的景點外,鄰近的小鎮也有許多有趣的景點值得造訪,Echallens的麵包博物館(Bread and Wheat House)就是其中一處。
位於洛桑東北方約30分鍾車程的Echallens 是一個可愛的小鎮,往Echallens的沿途則有瑞 士面積最大的麥田,而大片美麗的熏衣草、向 日葵,使沿途的景色更為動人。1988年成立的 麵包博物館就坐落在鎮上的鎮議會廳旁,一踏 上議會廳廣場,就可以聞到剛出爐麵包的香氣。 麵包博物館的一樓其實為販售麵包與咖啡的小小 店面,而二三樓就是麵包博物館。說是麵包博物 館,其實這里展覽的是一切與麥有關的相關事物 ,包括各種年代與地區不同的種麥、割麥、打麥 的過程與工具,有些收割麥子的工具甚至可追溯 至公元前2400年,可見人類食用麥子的歷史相當 悠久。
這里也收集了世界各國月笞游�及傅那�矣胗勢保�邢腹劭矗�狗?現一枚來自台灣,以農村婦女手捧稻麥為圖案的郵票呢!這里也有以幻燈 片製成多媒體,主要講述麥子對世界各國不同人種的重要性。還有一些以 小模型塑造的做麵包過程也相當生動有趣。當然如果想親眼見證麵包師傅 的手藝,樓下的麵包店後方就有一處開放的空間,你可以看見麵包師傅親 手製作麵包的過程,而這里所有香噴噴的麵包也都來自這些師傅的巧手。 可以在參觀樓上的博物館之後,在一樓點杯香醇的咖啡與可口的麵包,順 便欣賞入口的麵包如何成型的過程。如果想嘗試製作的過程,也可以向店 家要求,他們會讓你參與製作「辮子麵包」,大的辮子麵包付費6.5瑞士法 朗,小的則付費3.5瑞士法朗。這種外形像麻花辮的麵包,是此地區人們周 末早餐最常食用的麵包,師傅們會搓成幾條長長的面團,再教你如何編出 形狀,你編好後,會插上你的名字,送進烤爐,沒一下子你就可以品嘗親 手製作的麵包了!
***奧林匹克博物館
自從奧運創辦人Pierre de Coubertin,於1915年將國際奧委 會總部由巴黎遷至洛桑之後,洛 桑就名符其實的成為了奧林匹克 之都。而1993年洛桑成立了世界 第一座奧林匹克博物館(Olympics Museum),更使洛桑的奧林匹克 之都的封號具體而現。
洛桑的奧林匹克博物館位於烏契區的日內瓦湖畔,佔地寬廣,博物館 廣場前有奧林匹克之火終年點燃,還有許多不同運動造型的塑像點綴,表 現出運動競賽中的力與美。奧林匹克博物館是以許多比賽紀錄片及計算機多 媒體等,展示奧林匹克運動的沿革與歷史,優秀選手的介紹,如拳王阿里 、卡爾路易士等,以及各國的吉祥物、歷屆獎牌的設計、傳遞的聖火火炬 展示等等,這里提供隨身攜帶的語音說明系統,有包括中文等各種語言的 解說,在觀看展覽的同時,可以藉由語音的說明,更加了解這些展覽品許 多有趣的歷史緣由。例如在各屆聖火火炬展覽中,加拿大蒙特婁的奧運火 炬是由衛星傳送,在傳送的過程因下雨而曾一度熄滅,幸好有人急中生智 ,點燃打火機成為臨時的聖火,才使聖火不至於中斷。
除了許多的展示物外,館內大廳有一面牆是以一塊塊的大理石所砌成 的,這些大理石上都刻有不同的名字,如Toyota等企業名稱,你可以發現 上面有一塊中文的名稱,寫著「永遠懷念蔣經國先生」,寫明由李登輝總 統所捐贈,不過要在這些石塊上留名可不簡單,因為得花上一百萬美金才 行! 博物館中尚有圖書館與視聽室等,讓參觀者能夠對奧林匹克這個神聖 無比的運動競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對於參觀者來說,藉由許多紀錄競賽 當時的影片與多媒體,重現了每屆奧運的風采,運動員的歡喜與悲哀,成 功與失敗,還有無數觀眾的喝采,都讓參觀者彷佛身歷其境,看來讓人熱 血澎湃,感動不已。
***悠閑自在的烏契Ouchy
原本為日內瓦湖畔小漁村的烏契,因為有著日內瓦湖明媚的景色環繞 ,現今不僅已成為洛桑地區最主要的休閑旅館集中地,這里也是洛桑的居 民與遊客最喜歡的休閑之處。日內瓦湖畔有許多綠意盎然的公園與廣場, 設置有大人與小孩都適合的游樂設施,沿湖不僅有完善的慢跑步道,湖上 也有許多豐富的活動,因此在天氣晴朗的時候,環繞日內瓦湖畔的烏契地 區充滿了無限的生氣,慢跑的、溜直排輪的、騎腳踏車的、爸爸和兒子玩 跳棋的,盪鞦韆的小朋友、坐在湖邊或露天餐館椅子上享受日光浴的,喂 著湖邊天鵝的人,不論你走到哪,總能感受這里悠閑自在的氣息,讓人體 會洛桑愉悅明亮的色彩。
日內瓦湖畔有許多游湖的行程值得一游。由 CGN船運公司所經營的船隊,每天有多趟的船隻 往來日內瓦湖畔的各個城市,例如日內瓦、蒙投 (Montreux),甚至是法國的城市Thonon與Evian 。使用瑞士周遊券可以免費搭乘此種游輪,在游 輪上可以悠哉的欣賞日內瓦湖畔各個城市的美景 ,澄綠的日內瓦湖和碧藍的天空相映照,舒服的 微風不時拂過臉龐,掠過的飛鳥與點點的白色帆 船,日內瓦湖的美麗都在游湖的過程中盡收眼簾 。如果時間足夠,你還可以在游輪上用餐,這里 著名的湖魚鱸魚(perch)相當的美味可口,大力 的推薦你嘗試。再游輪上一邊用餐,一邊欣賞美 景,這可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聖母大教堂與舊主教宅
位於舊城區的聖母大教堂建於1150年,共耗費82年的時間,於1232完 成。這棟被稱為瑞士最美麗的教堂有著哥德式的建築外觀,教堂大門,這 些13世紀時以聖經中的聖徒為主要雕刻主題的雕像,雖然許多顏色已經斑 駁,但精緻的程度仍叫人喟嘆。教堂內部非常的庄嚴肅穆,許多石柱上都 留有13世紀的彩繪,各種圖案與故事所構成的彩繪玻璃,在陽光照耀下倒 映在教堂的地上,形成另一種庄嚴之美。這里最有名的彩繪玻璃當推玫瑰 窗(Rose Window),於1240年所建,上面的圖案以不同季節與月份所形 成的宇宙意象為主題,經過兩年的整治,於1999年才又重新開放。
大教堂北方的鍾塔相當高聳, 參觀的人可以從此地俯瞰優美的洛 桑市。雖然名為鍾塔,但是大教堂 的鍾塔卻不以時鍾來告知時間,因 為這里保留了守更者報時的傳統, 從每天晚上的10點至凌晨2點,每 個整點這位守更者會站在四方形的 鍾塔上,以法語向四方大喊「現在 幾點了」,這種特殊的報時方式, 在夜半聽來,尤其讓人對中古時代 充滿懷想。
大教堂右側附近的舊主教宅建於11-15世紀之間,現今則為洛桑歷史 博物館的一部份,這里展示著許多聖像,並且陳列著記載洛桑歷史的古文 書,還有17世紀的洛桑市模型。
***舊城區
洛桑在市中心附近有非常良好的購物街道,搭地鐵在總站的福隆站下 車,出地鐵站經過可以俯瞰整個洛桑舊城區的格蘭橋(Grand Pont),抵達 聖法蘭索廣場(St. Froncois),這里林立著許多精品商店,不僅是非常迷人 的購物街道,也是舊城區徒步之旅的開始。
行人徒步區以聖法蘭索廣場(St. Froncois) 旁的聖法蘭索教堂為地標,沿著柏格路(Rue de Bourg)及法蘭索路(Rue St. Froncois)這兩條分 叉出去的斜坡商店街,到處可見設計獨具的櫥窗 與精品商店,Catier、Bally、Rolex、Divarese等, 服飾、皮鞋、飾品等皆有,不怕沒有你想要的品 牌,只怕你的荷包不夠麥克。由於精品店多,這 里的價格並不便宜,但是對於名牌的崇尚者來說 ,那可真是來對地方了 。這里因為靠近舊城區, 商店街的建築也很古典,19世紀的建築比比皆是 ,有些甚至有400年以上的歷史。
這里的景觀相當特殊,許多路面仍以石塊所砌成,加上洛桑山丘 城市的特性,所以附近許多街道有著長長的斜坡,逛街時的感覺猶如 爬上爬下一個個小小的山坡,讓人像置身舊金山,所以洛桑也有「瑞 士的舊金山」之稱。 經過連接購物區與舊城區的Pontch-Bessieres橋,就正式進入舊城區。 舊城區有許多值得觀看的地方,帕呂廣場(Place de la Palud)附近也是著 名的購物區,還有許多餐廳林立,這里每周三與周六上午有半日的市集, 常常人聲鼎沸。廣場自14世紀即已存在,1673-1675年所建的市政廳也位 於廣場之上,矗立正義女神的噴泉後方有一音樂報時鍾,每整點會發出音 樂,並且有小人偶出來繞行,同時播出洛桑歷史的解說,相當有意思。洛 桑的舊城區值得前往的景點還包括聖母大教堂(Cathedrale Notre-Dame) 與舊主教宅(Ancien-Eveche)等。
***蘇黎世
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但不是首都。這座地處蘇黎世湖畔的城市是瑞士最大的商業金融中心,其銀行業在國際上久負盛 名。在瑞士 ,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當屬日內瓦,位於法語地區的日內瓦湖畔。日內瓦是全世界交匯之點,它是聯合國歐洲總部的所在地,也是許多其它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
格羅斯大教堂
***格羅斯大教堂(Grossmunster Cathedral)
被認為是瑞士境內建造於11-12世紀的羅馬式教堂中,規模最大者。事實上,其雙塔式的建築,外觀相當雄偉壯麗,其獨特的造型也成為蘇黎世的像征。
教堂內最古老的墓窖建於11世紀末和12世紀初,其餘部份為羅馬人十字軍東征時期所建,16世紀宗教改革者茲里文(Huldrych Zwingli)即是在此發表相關演講,倡導工作不忘禱告(Pray and Work)的言論
***蘇黎士聯邦工學院/蘇黎士大學
蘇黎士聯邦工學院(ETH)和蘇黎士大學(Zurich University)比臨而建,是新城區較為特殊的建物,也是一般遊客的旅遊參觀動線。蘇黎士聯邦工學院1864年根據建築系教授高特弗雷德任佩的設計而建,1916-1919年由古斯塔夫古爾重新設計。
至於蘇黎世大學,1914年根據卡爾莫澤爾的設計而建,目前約有33000名學生在引就讀。
***市立美術館
位於舊城區的市立美術館(Kundthaus Zurech),就在格羅斯大教堂東方不遠處。在門口有一個羅丹著名的雕塑作品〔地獄之門〕,館內收藏許多瑞士畫家的繪畫、雕塑以及版畫,大多數為19世紀和20世紀的作品。
***蘇黎世火車站
是1871年由建築師Wanner,仿古羅馬拱形建築所設計,內有一室內廣場,每周三固定有市集,此外,還會不定期在此舉辦音樂會,不知是為吸引每日來往於火車站2000多個班次的人潮,或者是因應人潮的需求,而有這個室內市集的存在。
盡管只是個當地居民販售蔬果及日常用品之處,但卻是蘇黎世租金高得嚇人的黃金地段,據了解,一日的租金高達5萬瑞士法郎,但大多數都是大企業所承擔,到於每周三的市集,則是由當地知名的保險公司固定承擔,再以較便宜的價格回饋給其保戶在此設置攤位。
市集內的小販大都是來自鄉村的農人,其所販售的物品多半是自己製造的乳製品或栽種的植物。在此可買到道地的瑞士起司、熏肉、點心…等,親切的老闆還會免費請你試吃呢!
荷蘭簡介
荷蘭王國位於歐洲西部,面積4 1 5 4 8 平方千米( 包括內陸海) ,海岸線總長1 0 7 5 千米。居民中 荷蘭人佔9 5 % 。居民多信天主教和基督教。荷蘭語為官方語言。
荷蘭是「低地之國」,絕大部分為平原。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天然氣、煤、石油蘊藏較豐富。工業發達,造船、電子、化工、水利工程、鋼鐵、石油提煉、採煤、食品等工業部門先進,金融保險業發達。農業以畜牧和園藝為重要,並以高集約化、高產著稱。航運業和漁業發達。外貿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貿易夥伴是歐洲共同體國家。
首都阿姆斯特丹,荷蘭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海港,有造船、飛機製造、化學、電機等工業。政府所在地是海牙。鹿特丹是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世界大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