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有多少家企業倒閉
首先,對這次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侯玉成表示,美國本次金融動盪最終轉化成危機,是由價格泡沫所引起,價格泡沫主要體現在房地產市場。美國將問題轉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問題就是房地產泡沫過渡膨脹,最終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近年,美國的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導致經濟發展較快,但其經濟發展在一定階段是以價格不斷上漲來支撐它整體總的經濟發展局面。正是因為這一點細微差別,導致一旦某個領域出現問題,就會使整個價格體系崩盤。 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施慧洪博士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源還在於美國的金融機制,即信用衍生產品,普通的債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預期的,衍生化後,本金變化了,利率也變化了。如利率可以與匯率掛鉤,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掛鉤,這樣就使風險更加擴大化。尤其是期貨,利率一高,虧損的數字就成了天文數字,這使整個經濟分為兩極,一方是巨大的盈利,一方是巨大的虧損,經濟體系就無法平衡。 面對這種局面,目前各國政府都在盡力挽回金融危機局面,但究竟有多大效果?侯玉成表示,包括現在歐洲、美國所有的注資,包括成立各類基金的目的主要是讓市場穩定,整體在根上並沒有做實質性的動作,目的就是各國央行聯合起來,給市場信心,先讓金融系統穩定,讓實體經濟正常運營。 談到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目前的影響,侯玉成認為,其主要負面影響在我國的外貿出口及金融領域,但從另一個角度,無論是宏觀經濟面還是中小企業發展,此次危機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機遇——逼迫我國出口結構進行升級,這就需要宏觀決策層給我國中小企業還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緩沖的時機。 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總部投資經理連傑表示,在中國目前自主動力並不充分的環境下,生存環境愈加惡劣,在產業升級和行業結合的過程中才能誕生出更強有力的企業。另一個層面,剛性的內需支持的行業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我們現在內需增長並不快,但是這種增長基本是剛性的,不會突然變成負增長,比如農業、快速消費品,這些都有很好的投資機會。 侯玉成認為,在目前經濟局面下,可以在穩定或者盡可能減少出口影響基礎上加強對內需的關注,從近期召開的黨代會可以發現,內需的啟動,或者內需的製造,可能會成為下一階段我國大的經濟政策方向。而對於農業甚至與農相關的整體領域,可能是我國未來加強內需發展的一個點。下一步我國很可能在科學、技術行業給予適當扶持和推動,一方面發展科學技術基礎,另一方面試圖從這個領域製造出新的消費熱點。 對於什麼樣的行業在這次危機中能夠很好的發展,企業如何在這次危機中全身而退?各位專家對中小企業提出建議: 侯玉成:中小企業對未來發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變和提高。今年乃至未來,靠過去單純的密集性、低成本生產模式會逐步遇到發展瓶頸,這需要未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兩個方面必須要准備,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業技術需要進行提高和准備。第二方面,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以出口型為主的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對一些經濟和金融領域熟悉的人才,做一個必要的配備。 連傑:談到中小企業發展有一點要提出,就是中國金融環境。在中國金融環境整體落後於實體經濟發展情況下,金融行業是有機會的,金融行業將來也會產生很多種小企業,有可能也會生活的很好。投資公司選企業,在實務中考慮幾個因素,第一是行業空間,即使排名第一,但行業中只有一百萬的生長空間,是不考慮的;第二是行業壁壘,這是限制競爭的因素,設計壁壘讓後者無法追趕,甚至不能輕易進入這個領域競爭,這就很有價值了。 對於中小企業轉型的問題,施慧洪認為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第二方面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應該承擔起責任,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應政策,否則中小企業跟大企業競爭起來非常被動。而侯玉成認為,中小企業一定要從自身發展著手,不能把發展希望完全寄託在國家身上,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企業優勝劣汰是正常現象。 最後,三位專家談到我國企業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何時突圍時,表示:目前局面下,中小企業要積極拓展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包括非洲市場、歐洲市場,甚至亞洲市場,通過危機的鍛煉,來提高與國際企業的競爭能力,及國際市場的開拓能力等,不斷提升自我實力,前進的步伐不能停止,機會終究會到來
❷ 因金融風暴中國倒閉了多少公司,多少人失業
我現在就在東莞找工作,倒閉的大多都是小公司,光東莞就倒閉了一半,大概5000多家企業.
❸ 關於中國幾家金融機構的破產倒閉的問題,高手進
我就是原海南發展銀行的,據我的了解,每次出現金融機構關閉的情況時,股市基本沒有相應的波動,因為被關閉的金融機構的規模都不大。
另外目前為止,被關閉的金融機構還沒有一家被正式宣布為破產的,僅僅是行政關閉而已。其原因一是面子問題;一是按正常的會計核算來說,被關閉的金融機構並沒有資不抵債,只是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到期債務;還有就是一旦宣布破產,很多相關的利益方不能平衡。
說明的問題:
1、中央銀行(現在是銀監會)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不力,包括無法監管、無力監管、手段落後、縱容違規等。
2、金融機構的某些特權(比如有經濟糾紛時法院對其存款只能查詢不能扣劃),促使其在經營活動中,為最求利益而盲目冒險,比如隨意對外提供擔保。
3、從業人員素質低下,不能隨日益變化的市場而變化、提升。
4、法制建設不規范,表現在:具體問題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很常見的一種就是很多債權債務糾紛到法院後,要麼是得不到公正判決,要麼是勝訴後難以執行。大家都認為不吃銀行吃誰啊?
5、資金流動渠道不活,資金調動效率低。有了問題後,要麼是難以籌集資金,要麼是資金周轉調撥太慢。比如金融機構都實行准備金制度,在海南發展剛出現兌付危機時,人民銀行居然不允許動用准備金,真不知道准備金是用來干什麼的。等到事情鬧大時,准備金已不能解決問題了。
以上僅供參考,望行家指正。
❹ 因為金融危機倒閉的中國企業有多少家
要倒閉的總要倒閉,不會倒閉的總能活下來,而且活的更好。
因為金融危機而倒閉,這個概念太模糊了,估計國家也統計不了。
❺ 中國已經破產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兄弟 銀行和保險公司是不會倒閉的。。。國家法律有保護的
❻ 中國有哪家銀行倒閉了
1998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表公告,關閉剛剛誕生兩年10個月的海南發展銀行,這是新中國金融史上第一次由於支付危機而關閉一家有省政府背景的商業銀行。 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於1995年8月,是海南唯一一傢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其總行設在海南省海口市,並在其他省市設有少量分支機構。它是在先後合並原海南省5家信託投資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礎上建立和壯大的,成立時的總股本為16.77億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資3.2億元成為其最大股東。關閉前有員工2S00多人,資產規模達160多億元。 海南發展銀行從開業之日起就步履維艱,不良資產比例大,資本金不足,支付困難,信譽差,1997年底按照省政府意圖,海南發展銀行兼並28家有問題的信用社之後,公眾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出現擠兌行為,隨後幾個月的擠兌行為耗盡了海南發展銀行的准備金,而其貨款又無法收回,為保護海南發展銀行,國家曾急調了34億元資金救助,但只是杯水車薪。為控制局面,防止風險蔓延,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當機立斷,宣布1998年6月21日關閉海南發展銀行,同時宣布從關閉之日起至正式解散之日前,由中國工商銀行託管海南市發展銀行的全部資產負債,其中包括接收並行使原海南發展銀行的行政領導權,業務管理權及財務收支審批權;承接原海南發展銀行的全部資產負債,停止海南發展銀行新的經營活動;配合有關部門實施清理清償計劃,對於海南發展銀行的存款,則採取突然人和法人分別對待的辦法,自然人存款即居民儲蓄一律由工行兌付,而法人債權進行登記,將海南發展銀行全部資產負債清算完畢以後,按折扣率進行兌付,6月30日,在原海南發展銀行各網點開始了原海南發展銀行存款的兌討業務,由於公眾對中國工商銀行的信用,兌付業務開始後並沒有造成大量擠兌,大部分儲戶只是把存款轉存工商銀行,現金提取量不多,沒有造成過大的社會震動。
❼ 金融危機引起中國多少家企業倒閉
數據顯示,在這次金融危機進入高峰(今年秋天)之前,中國就已經有86000家以上的中小企業因為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出口困難而倒閉!
金融危機進入到現在這個階段,估計中國倒閉的中小企業還會成倍的增加,數以十萬計.當然也意味著失業人數將高達千萬.
政府嘴上說的挺好的,刺激內需,保障消費,增加貸款扶持企業,保證就業....就是不知道會做的好不好
現在看到的有以下幾條:
提高出口退稅,降低利率,放寬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各地對房地產交易松綁...
拭目以待吧
❽ 中國不允許倒閉的五大銀行
對於中國來說不允許倒閉的五大銀行應該是國有大行,主要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五大銀行,這五大銀行對於我國的金融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工商銀行(ICBC)、中國農業銀行(ABC)、中國銀行(BOC)、中國建設銀行(CCB)和交通銀行(bocom)是由財政部和中央匯金監管的五大銀行,代表著中國最強大的金融資本力量。這對我們的金融體系非常重要。不允許這些銀行倒閉的主要原因是它們是中國銀行業和國有銀行的支柱。銀行是金融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金融體系的基石。如果銀行體系存在流動性風險,將對整個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大銀行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這五家銀行維持著中國銀行業的整體體系,關系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即使在操作中遇到困難,國家也會盡最大努力進行救援。我國國內商業銀行被允許破產,因此小型商業銀行的存款風險也會增加。
我國五大銀行的資產規模大,在銀行金融體系中所佔比重高,對金融體系的安全至關重要。如果五大銀行的資產處於風險之中,將對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影響金融體系的安全。因此,五家銀行的資產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中國五大銀行是中國金融體系的基石。金融結構以五大銀行為基礎。五大銀行金融業務的發展將影響金融體系的發展方向。五大銀行的發展可以引領金融業務的發展,共同邁向綜合性、國際化、現代化商業銀行的目標。從五大銀行的發展方向可以看出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為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提供借鑒。在未來的發展中,其他銀行可以根據五大銀行的戰略方向進行調整,順應金融發展的趨勢。因此,在中國這五大銀行不僅不會倒閉,相反,他們還將會得到國家的全力支持。
❾ 今年因為金融風暴造成而破產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1、山東櫻花紡織集團:資產總額10億,擁有有11家控股、參股子公司。
2、浙江金烏集團:浙江義烏排名第五,旗下全資子公司包括襪業,化纖、棉紗等等多個行業。
3、浙江金義集團:董市長曾排名中國福布斯富豪35位,業務涉及化工原料、食品及房地產。
4、浙江江龍控股集團:全國最大的印染企業,新加坡上市,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大型印染企業。江龍集團的債務可能高達20多億。
5、浙江華聯三鑫:擁有亞州最大,世界第二的PTA生產基地,資產總規模為110億,債務缺口達72.82億。
6、浙江飛躍集團:世界最大的縫紉制設備生產基地,佔世界總產量的50%。
7、福安紡織印染:年產值35億,曾獲「國內企業500強」「2003年中國紡織工業針織行業銷售收入第一名」等等殊榮。
8、山東銀河紡織集團:16萬枚棉紡錠,包括國內先進的精梳聯生產線,義大利自動絡筒機等諸多進口設備。資產總額20億。
9、陝西唐華集團:陝西省迄今為止最大的企業破產案,包括西北國棉三廠、西北國棉四廠、西北國棉六廠、陝棉十一廠、西北第一印染廠等5戶省屬企業。
10、浙江永通染織集團:國家大型紡織印染企業,集紡織、印染、成衣、化工、貿易於一體,下屬二家紡織廠,七家印染廠。
11、廣東聯發染整有限公司:港資,老牌的優勢成衣染色企業,擁有四百多名員工。
12、鄭州一棉、三棉、四棉:據鄭州市國資委安排,鄭州一棉有限責任公司將與鄭州三棉有限責任公司、鄭州四棉有限責任公司一起被整體出讓,三家公司的「婆家」是河南嵩岳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3、安徽飛亞紡織集團:淮北市國資委與華孚控股有限公司就公司控股股東安徽飛亞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產權轉讓合同已於2008年元月22日正式簽訂。
14、紹興五環氨綸實業集團:20多年歷史的民營股份制生產型企業,連續5年被評為先進民營企業;連續5年被紹興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紹興縣私營企業協會授予「光彩之星」稱號。
15、合俊玩具廠
❿ 在中國大陸,有沒有金融企業破產倒閉的先例
15年前,1998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表公告,關閉剛剛誕生兩年十個月的海南發展銀行(以下簡稱海發行)。這是新中國金融史上第一次由於鬧「錢
荒」、出現支付危機而關閉一家省政府背景的商業銀行。回首當年這家被違規經營和擠兌風潮擊垮的商業銀行,或許將對當下有所助益。(http://news.sohu.com/20130626/n3799075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