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和感悟是什麼
疫情帶來的啟示和感悟為:困境也可能是機遇,要有憂患意識。
相信經過這次的突發事件後,很多人都會對自己的消費觀有新的認識。希望大家重新梳理自己的消費觀念,做好規劃存好錢,以應對突如其來的風險事件。
面對希望,沒有人會想放棄。但經歷了一次落空之後,所有的消息再放出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覺得一切的「特效葯」都是一場笑話。這個世界的「特效葯」有很多,覺得這次疫情最特效的葯,就是保持好心態,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傳謠不信謠。
(1)此次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啟示擴展閱讀:
疫情帶來的啟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贏得這次大考,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要放眼長遠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
可以說,這也為更深入地認識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機,為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示。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具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
⑵ 白岩松談疫情反思給我們的啟示有什麼
白岩松在此次疫情信息公開發布現場探討了多個問題,啟示分別有:
1、談媒體在疫情信息公開方面如何擔當?
啟示:在整個疫情初期,公益慈善組織曾引發巨大聲浪。在他看來,這里有的是事實,也有很多謠言,還有相當多的是慣性思考。曾經作為謠言話題之一的白岩松,對於如何粉碎謠言,他坦言,謠言製造一種想像事實,唯有用速度讓事實跑到前面。
2、相比17年前,中國政府在應對病毒有哪些變化?
啟示:此外,在這次專家組當中,不僅僅是公共衛生專家,還有兩位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專家,一個是國防部原來新聞發言人楊宇軍,還有一個是中國傳媒大學政府新聞發言人培訓基地的教授董關鵬。他們兩位能夠成為這次專家組的成員,就意味著從一開始來面對這場疫情,就做好了政府信息公開的相關准備。
所以我覺得從這個層面來看,哪怕我們以每天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的新聞發布會的角度來說,那也是邁上了比較新的台階。
3、如何看待媒體平台在疫情信息公開發揮的作用?
啟示:疫情期間,《新聞1+1》基本上是經歷了三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尖刀班」。從1月20日到23日,我們4期節目當中采訪了鍾南山、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武漢市市長、衛健委的局長等等。
我們也在23日最早做了《隔離病毒,不要隔離愛》,給武漢加油的視頻節目。第二個過程是國內疫情,第三個過程是國際疫情。總共是三個階段,現在也依然沒有休止。
4、在疫情初期,如何讓網路謠言無處遁形?
啟示:過去這幾年時間里,有很多謠言都是擊中了人們的某種想像,讓人們信以為真,於是所謂的「帶節奏」就變得容易,整個疫情當中很多的謠言都是如此。
雖然控制謠言很難,但是作為媒體,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讓事實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不讓謠言成為定勢。一旦成為定勢,再想用事實改變它就很難了。
(2)此次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啟示擴展閱讀:
反思疫情不是給外國人遞刀子,而是要給未來遞手術刀,刮骨療毒讓肌體更加健康。5月21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
5月19日,全國政協委員白岩松告訴記者,節目中的提問都是自己想問的問題,媒體應該用提問來靠近最真實的結論。疫情中的反思不是給外國人遞刀子,而是要給未來遞手術刀,刮骨療毒讓肌體更加健康。
⑶ 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和感悟有哪些
一、思路
1、總寫心情和感悟。
2、疫情的細節描寫。
3、總結。
二、疫情給人們的啟示和感悟
這次疫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國人一定深有體會,國家力量是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因素。但就每個個體來講,面對這樣的災難是無奈恐懼和束手無策的。
從疫情的發生,發展到逐步控制,無論哪個環節,我們國家處理問題的方式都積極,果斷,正確,沒有一點拖泥帶水,讓我們再一次見識和認證了中國這個偉大國度的擔當。一聲令下,全民抗疫。
國家范圍內省、市、縣、鄉、鎮、村、屯小至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全副武裝投入到這場戰爭中去。在居家隔離期間,雖然感覺距離遠了,但是所有國人的心更近了,因為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與疫情做堅決的斗爭。
奔赴抗疫前線的醫護勇士、志願者,包括響應號召居家抗疫的每一位國人都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什麼叫國家力量,什麼叫國民素質,什麼叫人類文明,我為有這樣的祖國而驕傲,自豪。
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盡量減少外出活動,外出佩戴口罩。
2、主動做好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主動測量體溫。若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就近就醫。
3、辦公場所要注意加強通風清潔,配備洗手液、消毒劑等防護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場所,建議錯峰吃飯,減少聚集。
4、注意營養,適度運動。
5、出行前若無可疑症狀,可正常出行。若出現可疑症狀,建議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待症狀消失後再啟程。
⑷ 此次疫情,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對此你有什麼啟示
1、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抗疫情,顯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系統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第一位的顯著優勢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2、堅持國有企事業主導抗疫情,顯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憲法》和黨的文件均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和產權制度。
在這次全國抗擊「新冠病毒」中,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導作用,充分展現在醫療救治、民生保障等多方面的應急處理和綜合防控上。全國各地國有企業和國有醫院勇於擔當,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主動當好疫情防控和人財物保障的頂樑柱。
3、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抗疫情,顯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綜合優勢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彰顯出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好事、辦急事的優勢。
2003年,在「非典」肆虐的首都北京,我們在一片廢墟中拔起一座現代化的「小湯山醫院」,收治了全國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為最終戰勝非典起到了重要作用。
(4)此次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啟示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的必然性
要弄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形成、怎麼發展的,需要有世界眼光。為了追求現代化目標,世界各國採取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制度體系。一種是資本主義的制度體系,另一種是社會主義的制度體系。
資本主義制度體系在推動現代化的過程中雖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兩個方面具有重大弊端:其一,它遵循資本的邏輯,哪裡有剩餘價值,經濟就往哪裡發展;其二,這種發展又是自發的,政府管不了,在全球化時代就更難於管理。
⑸ 結合當前新冠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形勢,你從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那麼在疫情的形勢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不能坐以待斃,我們可以發展網路緊急,可以發展地攤經濟。會這樣,大家就可把經濟活躍起來。
⑹ 疫情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疫情的肆虐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失衡問題。人和自然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
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前提。實踐將物質世界劃分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前提。
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基礎人類社會在自然之上形成離不開自然規律的影響之約。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劃分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優勢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統一在一起的物質基礎。
人是處在自然當中的人人的行為方式會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但是人也可以具有自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自然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實踐去改造自然。如果過分的開發利用自然而不注重保護自然,那麼就會受到自然的反作用,最終危害的是人類的本身。
所以我們要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甦薈聚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力量。
⑺ 疫情對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有什麼啟示
疫情讓我們更懂得生活
這場疫情對任何人都是一種人生的考驗,在疫情面前的任何錶現,讓我們看清了什麼是人生?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美,什麼是丑?
從大的方面看,疫情讓我們更團結了,中國人從來沒有這么團結一致,一聲令下14億國人能都呆在家裡不亂跑,同時戴口罩😷這就是地球村的一大奇觀。什麼是眾志成城,這次疫情讓世界再次重新認識中國,重新認識中國人,中國政府,中國的領導人,領導層,中國政府的號召力凝聚力。
從個人層面,讓我們有時間去感受一下,到底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最值得我們珍惜的。在災難面前,面對即將失去的生命,我們從來沒有這么近的去感受生命的珍貴。
宅在家裡,和親人在一起,可能你的喜怒哀樂,從來也沒有這次機會,在親人面前表現得淋漓盡致。平時的應酬,忙碌,無所謂,在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時,你會想起什麼?想起誰?生活中到底誰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什麼又是最值得珍惜?此時我們都會不由自主的去認真考慮。
平時忙了,累了,對父母的嘮叨都嫌煩了,這時你還會煩嗎?
平時對妻子粗聲大氣,愛理不理的,可能有時還會動手。此時你還覺得有理嗎?
疏於對孩子的管教,沒時間陪,理由可能有好多,但面對要失去的人,失去不可能再回來的時間,你覺得還有什麼理由不能多陪孩子呢?
這次疫情,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出門戴口罩了,回家要洗手了,吃的東西更講究了。但更多的是我們對待生活生命的態度。以後怎麼樣去工作,去生活,去努力拚搏。可能這次疫情給我們每一個人都上了一課。以後怎樣?朋友見面說話也客氣了,對任何人都更尊重了,對工作更認真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切實感到自己是這么真實的面對死亡,面對生命的倒計時,面對親人的離開!
珍惜生命,珍愛親情友情,珍愛我們生活和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吧。我覺得這就是這次疫情給我們每一個人帶來的價值和意義。
最後問一下,在疫情期間,你回憶過你的人生嗎?想過可能在天堂的父母嗎?想過曾經失去的愛情嗎,你的初戀?
讓咱們都記住2020唄!這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的記憶!珍惜,珍惜,再珍惜!
⑻ 結合新冠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形勢,你從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得到的什麼啟示從國家和個人角度
我個人認為嘛,就是無論遇到什麼不好的,我們都應該堅強勇敢的一起奮斗,努力
⑼ 新冠疫情帶給我們的啟示
1、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GDP從1978年的3679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90萬億元,增長了245倍;2018年我國公共衛生領域的財政支出1.6萬億元,佔GDP的1.7%;
同期全國醫院數量從1978年的9293個增長到2018年的33009個,擴大3.55倍。從這組數字可以看出,我國GDP的增長與各級醫療機構的增加,二者之間存在比較大的落差。
2、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各級公共衛生防疫人員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如果沒有這些人力資本,後果不堪設想。但防控過程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腰來腿不來的現象常有發生。
2018年底我國衛生事業人員總數僅有1230萬人,一般醫院和疾控中心醫護人員明顯偏少,編外人員佔到編制的50%--60%,專職衛生防疫人員更是嚴重缺乏、青黃不接。
3、有關專家指出,此次疫情的發生暴露了我國現有公共衛生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雖然現在國家也有傳染病防治相關機構,但缺少一套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傳染病防範體系、ICU重症隔離資源管理體系,一般性醫院往往不具備控制傳染的基礎設施。
(9)此次疫情對金融機構的啟示擴展閱讀:
習總書記曾經指出:「中醫葯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 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要著力推動中醫葯振興發展。」中醫葯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 主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陰陽平衡、調和致中,三因制宜(人、時、地)、 辨證論治,固本培元、 壯筋續骨」,深刻揭示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發生發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實踐,成為治病祛疾、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出台了堅持中西醫並重、扶持中醫葯和民族醫葯事業發展等優惠政策,中醫葯事業的政策環境、發展環境不斷向好,2016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中醫葯法》, 為中醫葯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指出,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中醫葯應有作用,堅持中西醫結合, 推動中醫葯積極主動介入, 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工作。湖北、廣西、廣東、黑龍江等省份率先試行中醫治療,效果良好。
最近,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正在健全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機制, 推動形成中西醫協同的防控機制,研究提出中醫葯診療方案。同時強調,要依法依規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堅持中西醫結合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發揮中醫葯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