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著名三大金融中心是什麼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香港。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金融服務業肩負帶動香港發展成為知識型經濟體的重任。
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逾一個世紀以來,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巨大的全球影響力。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因此紐約也被公認為世界之都。
倫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首都及歐洲第一大城和最大經濟金融中心。兩千多年前,羅馬人建立了這座都市。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城市的核心地區倫敦市,仍保持著自中世紀起就劃分的界限。
世界金融中心是美國的一個標志性建築,它的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西薩·佩里,它是由四座摩天大樓組成的建築群,從世界貿易中心有連接的空中走道可以直接進入,空中走道經常有免費的藝術作品展覽,可以看到當今一流的攝影作品展。
⑵ 匯豐銀行是哪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總部在哪裡
英國的,總部在香港。
是一家譽滿全球的國際老牌銀行,其分支機構遍布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總部設於倫敦,隸屬於匯豐集團。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8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10,000間附屬機構。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於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
1865年6月在中國上海設立了分行。隨後,匯豐銀行先後在中國的多地設立了分行,到20世紀初,匯豐銀行已建立起了一個以中國及遠東地區為中心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分支行網路。
(2)總部位於迪拜的紐約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於1865年3月在香港開業,同年於上海及倫敦開設分行,又在舊金山設立代理行,其成立的導火線源自香港洋行的權力劃分。總部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多間分行及辦事處。
匯豐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7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9,500家附屬機構。
匯豐在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大等證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東約有200,000人,分布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雇有232000名員工。匯豐銀行在全球擁有超過1億1千萬的顧客。
匯豐銀行自1865年在上海開業以來,內地的業務從未間斷,尤其擅長貿易融資。個人業務范圍也不斷擴大。29間分行設於北京、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廣州、等城市。
匯豐是在內地投資最多的外資銀行之一,入股內地中資金融機構及自身發展的總投資已超過50億美元,其中包括入股上海銀行8%的股份,平安保險16.8%的股份,以及交通銀行19%的股份。
⑶ 世界四大超級城市都市是哪四大
四大超級城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美國紐約、日本東京
1、英國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 2018年10月,第十七屆「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發布,倫敦排名第三。 2018年11月,倫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3)總部位於迪拜的紐約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世界城市的特徵:
1、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主要表現為經濟總量大,人均GDP程度高,以現代產業體系為核心的後工業化經濟結構明顯,國際總部聚集度強。
2、具有巨大的國際高端資源流量與交易。某種意義上說,世界城市就是一個面向知識社會創新2.0形態的流動空間、流動過程。這種國際高端資源的流量與交易主要表現為高端人才的集聚,信息化水平,科技創新能力,金融國際競爭力和現代化、立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
3、全球影響力。影響力是軟實力的外在表現,是引領時代潮流的主導力量。世界城市的影響力既有文化和輿論的力量,也有組織和制度的力量。主要表現為城市綜合創新體系,國際交往能力,文化軟實力和全球化的治理結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球城市
⑷ 世界上著名的投資銀行有哪些
1.高盛GoldmanSachs(按排名順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專業投資銀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創辦於年。
高盛以其濃厚的企業文化著稱,在100多年的歷史,上一直堅持投行主體戰略,很少涉足商業銀行、零售經紀等領域(但並非完全不涉足),是華爾街投行之首。
(4)總部位於迪拜的紐約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s) 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主要有四種:
一是獨立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機構比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其他投資銀行,參股或建立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集團、瑞銀集團;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歐洲,銀行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參考資料:投資銀行-網路
⑸ 全球主要金融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國貨幣基金組織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它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世界銀行
又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是1944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成立的另一個國際金融機構,也屬於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它於1946年6月開始營業,總行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世界銀行的宗旨是:通過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會員國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
國際金融公司
國際金融公司也是世界銀行的一個附屬機構,1956年7月成立。1957年,它同?聯合國簽訂協定,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參加國際金融公司的會員國必須是世界銀行的會員國。到目前為止,已有174個會員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是1988年新成立的世界銀行附屬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共有151個會員國。其宗旨是,為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私人投資提供政治風險和非商業風險的保險,並幫助發展中國家制定吸引外國資本直接投資的戰略。
⑹ 世界的三大評級機構是哪三大啊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是指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家信用評級機構,它們分別是標准普爾、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公司。
拓展資料:
1、標准普爾由亨利·瓦納姆·普爾先生創立於1860年,是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1941年合並而成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准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2、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由約翰·穆迪於1909年創立,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穆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MCO),穆迪公司是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
3、惠譽國際是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由創辦人約翰·惠譽於1913年成立,是唯一的歐資國際評級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和倫敦。在全球設有4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1100多名分析師。(參考資料---搜狐財經)
⑺ 華爾街五大投行是什麼
華爾街五大投行是高盛、摩根、美林、雷曼兄弟、貝爾斯登。
1、高盛:高盛公司是由德國移民馬庫斯·戈德曼於1869年創立的,在19世紀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投資銀行業務開始形成。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
總部位於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
2、摩根:摩根斯坦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設有代表處,雇員總數達5萬多人。
3、美林:美林是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作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它在財務世界響叮當的名字里佔有一席之地。
4、雷曼兄弟: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並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
5、貝爾斯登: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是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系全球500強企業之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全世界的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服務。
拓展資料:
摩根財團在金融業方面擁有雄厚的基礎。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在國內有10個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信銀行。
在國外約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處,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
它控制著外國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
在工礦企業方面主要有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等;在公用事業方面則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⑻ 請問紐約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機構詳細些
花旗銀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並購,已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是一間在全球近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
花旗銀行標志
花旗集團(Citigroup)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使花旗集團在短短五年時間里,總資產規模擴大了71%,股東權益增加92%,資本實力不斷提高;總收入提高72%,利潤增長 2.6倍,表現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進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紅派息(每股分紅共計$3.82)的情況下,每股凈值仍提高了一倍,價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紐約股市著名的績優藍籌股,如其業務品牌一樣著名。
100周年紀念
花旗集團作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務公司,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約為二億客戶服務,包括個人、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服務從消費銀行服務及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服務、以至經紀,保險和資產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機構可以比擬。現匯集在花旗集團下的主要有花旗銀行、旅行者人壽和養老保險、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國《銀行家》雜志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10970億、利潤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佔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 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在過去的 10年裡,花旗集團的股票價格、盈利能力和收入復合年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字,而且盈利增長高於收入增長。尤其令同行所嘆服的,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分別下挫14.9%和29.7%的情況下,花旗集團仍達到3%和 4.5%的增長,顯示了花旗金融體系非凡的抗風險能力。
花旗集團目前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不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務業盈利與成長速度最高的企業中連續占據領先地位,更由於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務連鎖公司。花旗集團為100多個國家2億多位顧客服務,每位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咨詢、資產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務,平均每位客戶的產品數在全球同行企業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團的客戶關系服務網路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種資源,桑迪·維爾就曾驕傲地說過:「這個網路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真正有競爭力的優勢,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銀行的機構可以為你服務。」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 (The Bank of New York Company, Inc. ,NYSE: BK) 和梅隆金融公司 (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 ,NYSE: MEL) 2007年7月宣布,雙方已經完成合並,形成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催生出一家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為「BK」。
紐約銀行梅隆公司的管理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躋身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商行列,並以其18萬億多美元的代管和託管資產成為全球領先的資產服務商。公司首席執行官 Robert P. Kelly 表示:「我們正建立一個無人能及的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增長公司。我們在很多高增長型業務、無可匹敵的產品廣度以及通過戰略投資加快全球拓展的能力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新公司以服務卓越與業績出眾為特色,將形成一個以絕對的客戶為本、注重團隊合作和執行力為制勝法寶的企業文化。」 除了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以外,公司還提供企業信託、預托證券、結算和持股人服務。它將以1600多億美元的客戶資產位列美國財富管理商前10位,並且是領先的美國現金管理和全球支付服務供應商。公司業務結構均衡,全球各地的營收和盈餘多樣化,同時在快速增長的資產管理和證券服務行業也擁有業務。公司執行董事長 Thomas A. Renyi 表示:「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有能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和價值,為我們的股東帶來更快的增長。我們已經按計劃完成了這項合並,現在已經准備好精心、嚴格地進行我們能力的整合,來滿足我們客戶未來的需求。」
紐約銀行有限公司和梅隆金融公司於2年12月宣布合並計劃,兩公司的股東今年5月份以壓倒性優勢批准了這項交易。公司年營收規模約為130億美元,試算市值約為500億美元,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在全球共擁有40,000名員工。
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由亞歷山大·哈密頓(Alexander Hamilton)於1784年創立,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銀行。紐約銀行的業務包括證券服務、全球支付服務、資產管理及私人客戶服務、企業銀行業務、零售銀行及金融市場服務,被喻為世界上最穩健、贏利能力最強的貨幣中心銀行之一。紐約銀行的總部位於美國金融中心地段紐約市華爾街一號,管理著遍布33個國家的分行和分支機構的國際網路。
紐約銀行在亞太地區經營業務有著超過50年的歷史。公司在這個地區的12個國家當中擁有18家辦事處,其中包括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漢城與台北等地的分行,並僱傭了1,500名員工。
紐約銀行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BK)是提供全系列服務的全球領導性企業,幫助機構與個人在超過100個全球市場中轉移與管理它們的金融資產。公司有著與客戶合作來通過其核心競爭力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長期傳統,其核心競爭力包括證券服務、國庫券管理、投資管理與個人及地區銀行服務等。公司廣泛的全球客戶庫包括眾多領先的金融機構、公司、政府機構、慈善基金與基金會等。
⑼ 美國華爾街主要有哪些企業總部
美國紐約華爾街簡介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它是美國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所在地。
華爾街是英文「牆街」的音譯。荷蘭統治時,在這里築過一道防衛牆。英國人趕走荷蘭人後,拆牆建街,因而得名。這條街上的聯邦廳曾是美國第一屆國會的所在地,首任總統華盛頓就是在這里宣誓就職的,如今大門前聳立著華盛頓像以紀念此事。不過華爾街作為政治中心只是短暫的一瞬,而作為金融中心卻一直輝煌奪目,經久不衰。
華爾街兩旁很早就已是摩天大樓豎立,街道如同峽谷,抬頭只能望見一線天。數不清的大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交易所都在這里駐足。每天成千上萬的白領階級涌到這里上班。而住在郊區的金融巨頭們,則不必受擠車堵車之苦。他們上下班乘飛機,直升機場就設在華爾街東端不遠的東河畔。
華爾街設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證券交易商、信託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華爾街是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在紐約的華爾街這條全長僅有500多米、街面非常狹窄的小馬路上,雲集著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聯邦儲備銀行在內的眾多金融機構,正是這些呼風喚雨的知名機構,使其成為國際金融界的「神經中樞」。
「牛」氣沖天
華爾街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座建築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來爭取最大的收益。由於建築的間距非常小,走在街上有種喘不過氣來的壓抑感。這種氛圍不禁使人聯想到這里的股市每天上演的激烈博弈。據統計,在紐約從事金融業的職員中,有10萬在華爾街工作。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時間,整條街都擁堵不堪。華爾街的快節奏生活使這里的人們步履匆匆,無暇顧及身邊事。不過由於是白領和頂級富豪的聚集地,人們的衣著都非常時髦光鮮,只要看到他們的穿戴,就能捕捉到這個季節的流行脈搏了。
眾所周知,華爾街的標志是一座身長5米、體重6300公斤的銅牛塑像。設計者迪莫迪卡最早為它挑選的立足點是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的人行道。當時,為了保證銅牛的安全,警察每晚8時在銅牛周圍巡邏察看。當人們第一次看到這個身體健碩、鼻孔發光的龐然大物時,都被它渾身透著的「牛」氣震住。不過,銅牛還是被搬到與華爾街斜交的百老匯大街上安了家。如今,它已成為「力量和勇氣」的象徵,似乎只要銅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證券交易所大門難尋
大名鼎鼎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就坐落於華爾街11號。不過有趣的是,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和名氣有點不成正比:許多初來乍到的人都要在華爾街上轉一圈才能找到交易所的入口。原來,它的正門並不在華爾街主道上,而是「藏」在了旁邊一個不起眼的支道上。
在佔地3700平方英尺的交易所大廳里,每天的股票交易高達25億股,而每筆交易只需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華爾街製造著一夜暴富的神話,但也不乏令人心酸的回憶。1929年10月24日,美國許多家最有名望的企業股票突然急劇下跌,失去控制,最終導致幾百萬人破產,引發了那場美國著名的經濟大蕭條。此外,「9·11」事件也給華爾街繁榮的金融生活帶來沉重打擊,當時的遇難者大多數是活躍在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的精英。事件發生後,人們用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包裹住證券交易所門前的石柱,以紀念那些不幸的亡靈。
金融業的象徵
華爾街是英語「WallStreet」的音譯,但這個名稱並非源於街道兩旁大牆似的高樓。根據華爾街街口大廈牆上鑲嵌著的銅匾記載,年,荷蘭人統治時期,這里是新阿姆斯特丹總督的駐地。為方便警衛通行,總督下令用木頭做圍牆,築起一條街,就地取名「牆街」,這就是最早的華爾街。18世紀,24個商人代表聚集在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簽訂了梧桐協議,規定在他們之間可以進行證券交易,這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從上個世紀20年代起,華爾街已經成為美國金融行業的象徵。只要一提股票,人們便會聯想到華爾街,就連一些並非在此辦公的金融大公司,也被人們想當然地認為是華爾街公司,可見其地位已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