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個投資人出錢給我們開公司但是公司虧損了我們要償還虧損的錢嗎
這個要看你們的合作關系,如果合同上簽訂的借款,那是一定要償還的,如何合同上簽訂的是投資合作,是這個公司的股東,那麼就不用償還,投資人合作夥伴也是需要承擔風險的。
投資是有風險的,投資成功或失敗是對所投項目和團隊的了解程度和對未來發展的預測來決定的,所以項目負責人全力做好項目就是對資方最好的負責,如不幸項目失敗,資方所投的款項是不用項目負責人還的,投資不是債務關系。但是如項目失敗,項目負責人再想拿到投資就很難了,所以請認真對待每一次獲得的投資。
作為項目負責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職責,對每一位投資者負責,投資者都是想賺錢的,負責人首先要確定項目的方向,他首先要保證項目組在做正確的事!!!
公司的方向是不是在做正確的事,再談努力。一但方向明確,就應該輸出核心策略。並且核心策略會隨著事情的發展而逐漸迭代,最後把資源組織起來,執行策略,達到目標,拿到結果。管好事:合理分工,定期跟進,解決中途障礙。管好人:管好人,其實就是做好自己,形成領導力。管好人的核心在於做好自己。做一個好的領導者,讓公司穩步發展,讓每一位投資者收益。
作為一位優秀的投資者,應該具備獨立的市場分析能力,在金融市場上,投資者與分析師最大的不同就是,分析師是只分析、不行動。但是,優秀的投資者則不同,他們不但是分析者,也是決策者,更是行動者。
他們可以用廣博的知識和智慧來分析判斷市場,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果斷的找到針對目前市場的最佳投資策略,然後具有勇氣迅速的將決策付諸行動。
Ⅱ 金融行業是不是很不穩定,比方說做操盤手,會不會一朝虧本,傾家盪產
有些會,有的不會,我就不會,因為我知道人不是神,有時候某種原因我會失誤,我不可能保證每個股票都不虧損。所以我對控制風險要求最高。控制風險有兩種,一種是主動的控制風險,一種是被動的控制風險,也就是當下跌多少就止損出貨。我們操盤要主動出擊。
Ⅲ 因為做生意虧本現在欠銀行各種金融公司 20多萬,自己感覺還不了行用卡和各種金融貸款,能提前打電話給
小貸公司的欠款沒有事,小貸基本都不上徵信,利息高也不受法律保護,沒有是的
Ⅳ 想做金融交易,但是又擔心虧損太嚴重,有沒有比較靠譜的金融交易公司推薦
沒有
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存在風險的,對於風險承受能力有限,也一點金融知識都不懂的人不推薦碰
Ⅳ 金融風暴中各企業虧損的錢到哪裡去了
有陪就有賺,比如2007年的10月20號,我拋出所有的基金,大部分是1元買進的,但是當時是1.8-2.3元拋出的,後來股票從6000點降到目前的2000點左右,所以當時沒有拋的投資者都陪了。很簡單。比如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亞洲小國都賠了,但是故意投機炒作的美國人索羅斯卻賺了。賺了錢的人是到2002年才自己說出來的。他的錢在瑞士銀行。其他人無法得到資金流動消息。所以金融閃電戰必須有高度保密的銀行與其合作。估計這次金融危機的獲利者會在2010年浮出水面的。什麼行業蒸發快呢,泡沫經濟的相關行業最明顯,證券交易,房地產、期貨交易、和其他與之相關的行業。實際上目前許多企業在沒有虧損的情況下,為了獲利,也乘機起鬨裁員減薪,一部分「蒸發」的資金被他們獲利了。但是他們不會到處張揚的,也會故意哭窮的。
Ⅵ 為什麼金融行業,400多年的歷史,居然一直是80%的人虧損
《K線秘密的演義》中是這樣解釋的:
決定、控制人們日常行為的因素,潛意識佔90%,而意識僅佔10%。如果這個人非常理智,意識的比例也只能達到20%,潛意識要佔80%。在下單過程中的比重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自己,就會發現,雖然日常看起來很理智,但有很多的錯誤動作與事情都是在非理智的情況下做出來的,因為人類有80-95%的認知活動發生在潛意識層面。有很多成語就是形容這種狀態的,如:得意忘形、勃然大怒、自暴自棄、情不自禁……
而這潛意識佔80%、意識佔20%所形成的思維定勢,正好與金融市場大約80%的人虧損、10%的人不虧不盈、10%的人盈利的事實相吻合!
金融界400多年的盈虧概率,竟與現代心理學有著如此驚人的相合之處。
Ⅶ 金融會虧本嗎
京東金融上的定期理財的產品都是經過京東精心挑選的,在京東金融平台上售賣的低風險產品,歷史未出現虧損的情況。但是理論上存在虧損可能,請謹慎投資。目前在京東金融上購買大部分理財產品都需要進行風險測評,風險測評結果為保守型及以上可以購買,建議按照實際情況完成測評,根據您的風險承受能力選購理財產品。還是強調一句: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Ⅷ 金融危機很多企業虧損,全世界虧損,都虧的話,錢跑哪裡去了啊總不會消失啊,跟能量守恆一樣……
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某些國家某些人提前透支了,然後又把這種透支的缺口通過證券化產品轉嫁的其他國家其他人,引發連鎖反應。他們昨天用今天的錢,今天用明天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