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和影響
1、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
(1)為推動經濟增長,鼓勵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2)社會分配關系嚴重失衡,廣大中產階級收入不升反降。
(3)金融業嚴重缺乏監管,引誘普通百姓通過借貸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2、次貸危機爆發的影響
次貸危機從2007年8月全面爆發以來,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使金融市場產生了強烈的信貸緊縮效應,國際金融體系長期積累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得以暴露。
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的這次次貸危機正波及全球,全球金融體系受到重大影響,危機沖擊實體經濟。中國也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
金融工具過度創新、信用評級機構利益扭曲、貨幣政策監管放鬆是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主要原因。美國政府採取的大幅注資、連續降息和直接干預等應對措施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由此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金融調控政策必須順應經濟態勢,符合周期性波動規律;應在加強金融監管、健全風險防範機制的基礎上推進金融產品及其體系創新;應抓住有利時機,鼓勵海外資產並購,優化海外資產結構,分散海外資產風險。
(1)美國發放住房貸款的金融機構很多擴展閱讀: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第一、次貸危機主要影響中國的出口
次貸危機引起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而這其中最主要是對出口的影響。2007年,由於美國和歐洲的進口需求疲軟,我國月度出口增長率已從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
美國次貸危機造成我國出口增長下降,一方面將引起我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同時,由於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小於勞動力的供給,將使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增加。
第二、我國將面臨經濟增長趨緩和嚴峻就業形勢的雙重壓力
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面臨巨大壓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業的倒閉,也加劇了失業的嚴峻形勢。
第三、次貸危機將加大中國的匯率風險和資本市場風險
為應對次貸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美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弱勢美元的匯率政策。美元大幅貶值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匯率風險。
在發達國家經濟放緩、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加速流向我國尋找避風港,將加劇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險。
『貳』 金融的具體解釋,和金融行業有哪些劃分
1. 金融屬於商科範圍,對數學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你最好高中是讀理科的。(文科的話也沒關系,大學里認真學高等數學。)
2. 讀金融的話最好在碩士階段去國外深造一下,比如美國的金融專業是很熱門的。每年有大量的中國學生申請。在美國大學里,金融碩士叫MASTER OF FINANCE,簡稱MSF,一般為1-2年。如果在國內認真讀好本科的話,還可以申請到美國的獎學金。
3. 金融工程也是金融類的專業,具體指什麼可以搜索一下網路,簡單的說,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研究的內容比FINANCE要深,主要是期貨期權方面的,對高等數學的要求也很高。但是是很吃香的專業,我有很多讀過MSF的同學找不到好工作又去讀一個MFE
4. 就業么,當然是金融行業了,主要集中在,各大商業銀行,投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還有就是一些大型公司的金融部門。總體來說金融行業的競爭壓力是很大的。工作也不會很輕松。
5. 如果喜歡繼續深造,還可以讀金融博士,哈哈,這個在美國是很牛的,很多牛校一年就招1-2個金融博士,讀出來了混得最爛也是去華爾街。
6. 金融方面的資格證書,最牛的要數「特許金融分析師」了,簡稱CFA(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需要經歷最少3年的考試加上4年的投資方面工作經驗才能取得證書。
6. 什麼薪水啊之類的呢暫時不用考慮,你才高一呢,好好學習吧。
鑒於你還在讀高一,如果以後想進入金融業發展,給你提供一些建議吧:
1. 好好學高中的數學和英語,特別是數學。
2. 如果家裡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去美股讀金融碩士。等你進入大學了就可以開始准備了,本科在國內讀就可以了。
3. 好好備戰高考,盡量考上金融專業很強的高校。
我現在正在美國讀MSF,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
『叄』 什麼叫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
席捲全球金融市場的是「次貸危機」(次級抵押貸款、次級按揭貸款)又叫「次按危機」。
危機的作用機理,簡單的說:在房地產高漲時期,商業銀行大量的發放住房抵押貸款,並通過資產證券化手段,把這些貸款打包成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資產支持證券(ABS)等債券,發行到債券市場。眾多的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基金以為證券提供擔保或者直接購買的形式參與到這些證券的發行和交易中。
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近期的低迷,大批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資產支持證券(ABS)價格大幅下跌,導致那些提供擔保和購買了上述證券的金融機構大幅虧損。這種情況下,各大金融機構紛紛收縮資金,造成市場流動性不足,更加劇了市場的動盪。
由於美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較高,各國的金融機構都參與到美國金融市場的交易中,所以這種在美國金融市場的動盪蔓延、延伸到了世界各主要經濟體。
美國的次級信貸危機波及了全世界,各國央行緊急拿出9-11來最大的現金投入市場。人們對格林斯潘嚴重質疑,他的利率政策對美國大放寬放房貸有著重大的責任。然而,中國的房貸放得更寬更松,是否會帶來更大的問題呢?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波及全球的危機和格林斯潘的誤導
美國的次級信貸危機愈演愈烈,美國經濟學界認為,這成了美聯儲新頭伯南克上任以來面臨的第一次嚴峻挑戰。上周,美聯儲在兩天內向金融系統連續投入640億美元。同時,雖然美聯儲說美國的指導利率將保持在5.25%的高度不變。但專家們認為,在9月18日之前,甚至就在最近幾天內,美國的指導利率不得不調低。
美國自己的救火行動已經如此激烈,但它引發的世界反響更大,這幾天,它已經「強迫」全世界央行,總共投入了3000億美元的現金,創造了9-11以來最大的現金投入量。其中歐洲中央銀行(EZB)行動最大:上周四投了950億歐元,周五「追加」了610億歐元,周一還加了476億。就此,德卡銀行(DekaBank)總經濟師烏爾利希.卡特爾對德國之聲德語網記者說:假如存在對現金的高需求,以滿足市場,那麼拿出現金救市就是央行們的自然義務。
央行們救市是必須的,但央行首腦們以前的行為卻遭到了人們空前的質疑,尤其是現年81歲的美聯儲前首腦格林斯潘。這位人們認為將以「利率教皇」、「金融巨擘」名義載入史冊的人物,現在人們認為,他過於隨便的利率政策是導致當前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卡特爾先生說:「我們現在對這種利率政策的毀滅性破壞看得更清楚了:市場參與者們的風險意識被低息這劑葯物過分地麻醉了。」
尤其是幾百萬美國人,根據格林斯潘的建議,他們吸納了可變利息抵押貸款。一開始,利息很低,條件極好。但正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蒂格利茲質問的:「難道格林斯潘真的認為利息會一直停留在百分之一這個實際負利率的基礎上嗎?」
現在的事實是:合計數額高達1萬億美元的美國抵押貸款局部面臨大幅度的利息提高,這個趨勢至少將持續到2008年末。這意味著,許多用那種靈活利息貸款抵押買了房的美國人將付不起銀行費用;同時,許多銀行、對沖和投資基金將深陷無法出售的次貸證券上,無法動彈,直到破產。
一個危機還沒有過去,新的危機灶又在招手了。比如遠東的所謂Carry Trades。許多投資商利用世界范圍內的利率差,投資到低息的貨幣中去,比如日元,換得的錢投入房地產。然而,一旦日本央行提高利率,這些日元Carry-Trades里的錢就將集體抽出。到那時,全世界的央行就將被迫再次大規模地拿出現金來了。
美國危機已經給中國的銀行帶來很大直接損失
港台一些報刊如明報、聯合新聞報等都報導道,美國的次貸危機今年將給中國6家上市銀行帶來49億元人民幣的直接損失。其中中國銀行的將高達38.5億元,佔全年稅前利潤的4.5%。
美國CZB報告顯示,有幾家中國的銀行購買了美國的次級房貸債券,中行是最大買家。「另據消息人士指出」,到去年年底為止,中行持有價值901億美元的美國債券,聯合新聞報說,有金融業者認為,中行對次級房貸債券的投資比例佔三分之一,即大約300億美元。同樣據美國CZB數據,到2006年6月止的一年內,中國金融機構投資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的金額已達1075億美元。
據估計,到今年底,中國建設銀行將因此而損失人民幣5.67億,工商銀行損失1.2億,交通銀行2.5億,招商銀行1.03億,中信銀行1900萬,合中國銀行的,共計49億人民幣損失。
『肆』 美國為什麼會出現金融風暴
看新華網或者經濟觀察報網站的專題。
2007年開始顯現,2008年全面爆發。
原因:
美國提高住房擁有率的政策,支持鼓勵大眾特別是貧民買房,加之當時的市場利率低,而房市被普遍看好。所以銀行不記風險,大規模貸款給信用不高的貧民,由於市場利率上升,貧民難以承受日益繁重的利息,而房市開始低迷,貧民還不起貸,大量違約,即使拍賣抵押的房產,仍然不能收回貸款成本。
原本只是小領域的信用危機,由於美國證券市場相當發達,銀行為了獲得流動性,把長期的貸款作為商品賣給了投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由於貸款在理論上可以帶來現金流(既利息收入),這與債券資產具有某種相似性,所以這些金融機構為了分散風險或者獲利,將這些貸款作為資產,發行債券(次級住房抵押債券),也就是說,購買這些債券的投資者可以獲得定期現金流(來自於貸款者每期歸還的本息)。
由於之前說了,美國貸款者大量違約,所以次債的現金流大量減少,債券持有者要承當貸款者違約的損失。
這些投資者包括很多投行、銀行、保險公司,所以這些公司資產大規模縮水,由於他們本身是杠桿性很強(股本金不大,但是負債很大,資產大部分來源於負債),所以容易破產。金融機構大規模破產引發市場恐慌,危機蔓延。。。
人民幣升值是相對的,比如說相對美元升值。一般相對升值的原因有:
美國政府由於懼怕業已形成的貿易逆差,強迫我國政府升值人民幣,這樣我國對美出口由於相對成本上升會下降;第二,美國為了挽救經濟,降低利率,向銀行大量注入流動性,為此大量發行美元,造成通脹,人民幣發行如果穩定,那麼相對美元會升值。
『伍』 美國金融危機
你可以關注一下網路知道裡面的問題,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好好把握此次機會學習一下。
http://..com/browse/181?lm=0
這里有幾個關於金融危機的問題,你可以自己瀏覽一下
『陸』 美國有哪些金融機構
1、 聯邦儲備系統(中央銀行體系)
美國的聯邦儲備系統是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建立的,該系統由三級金融機構所組成:
聯邦儲備委員會。它是聯邦儲備系統的最高決策機構,有權獨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美聯儲由七名理事組成。在聯邦這一級的機構中,美聯儲系統還設立「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其構成是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七名委員加上五名各區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由12家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流擔任,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為常任成員)共12人組成,它是聯邦儲備系統中負責進行公開市場買賣證券業務的最高決策機構。此外,還設立顧問委員會。
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將全國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在每一個儲備區內設立一家聯邦儲備銀行,作為該儲備區的中央銀行。
會員銀行。根據《聯邦儲備法》的規定,所有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即國民銀行)必須參加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向州政府注冊的州銀行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聯邦儲備系統。
2、商業銀行
美國的商業銀行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就是國民銀行,即根據1863年《國民銀行法》向聯邦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而言這類銀行都是規模較大,資金實力雄厚的銀行;第二類是根據各州的銀行立法向各州政府注冊的商業銀行,一般稱之為州立銀行。這類銀行一般規模不大。
a、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私人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是指儲蓄信貸機構,他們主要是通過吸收長期性儲蓄存款來獲取資金,並將其運用於較長期的私人住宅抵押貸款上。具體而言,這類金融機構包括:儲蓄貸款協會、互助儲蓄銀行、信用合作社及人壽保險公司。
b、 商業銀行以外的為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
這類金融機構主要有銷售金融公司、商業金融公司、投資銀行、商業票據所、證券經紀人、證券交易所和信託機構等。其中,銷售金融公司主要是對消費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發放貸款。商業金融公司則是按一定的折扣購買企業的應收帳款。投資銀行主要是包銷公司及政府證券。商業票據所負責推銷企業的短期證券。證券交易所主要是為證券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流通提供一個場所。
3、 其他金融機構
主要是指養老金基金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其中,養老金基金的資產主要是公司股票。而貨幣市場互助基金(又稱為共同基金),他們將小額儲蓄者與投資者的資金匯集起來在貨幣市場上購買各種收益較高的金融資產,如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以獲取較高的收益,然後將盈利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給基金入股者。
4、 政府專業信貸機構
美國的政府專業信貸機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向住宅購買者提供信貸的機構;一類是向農民和小企業提供信貸的機構。具體而言有:
住宅及城市開發部。它成立於1965年,主要是通過其所監督的下列三個機構向住宅購買者提供資金:聯邦住宅管理署、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這些機構也不直接發放貸款,而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其他專業金融機構發放的住宅抵押貸款。
農業信貸機構。農業信貸管理署負責監督與協調以下三個為農民提供信貸的銀行系統:12家聯邦土地銀行、12家合作社銀行及其中央銀行、12家中期信貸銀行。美國現在的農業金融機構已構成農業信貸銀行基金。1987年又成立了聯邦農業抵押貸款公司。
小企業信貸。根據1958年《小企業投資法》建立了一筆2.5億美元的基金,以資助小企業投資公司,促進他們對小企業進行融資。
此外,美國還建立了美國進出口銀行,主要為美國對外貿易提供資金。
美國金融機構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商業銀行的雙軌注冊制度。 美國商業銀行可以任意選擇是向聯邦政府還是向州政府注冊。其中,向前者注冊的就稱為國民銀行,向後者注冊的就稱為州立銀行。
2、獨特的單一銀行制度。美國的國民銀行不得跨州設立分支行。大約有1/3的州允許州立銀行在其境內設立分支機構;有1/3的州只允許州立銀行在其所在的州內設立分支銀行;其餘的1/3的州根本不允許銀行設立分支銀行。這一單一銀行體制在各國金融業中是獨具特色的。
3、銀行持股公司的大量存在。銀行持股公司是指控制一家或兩家以上銀行的公司。銀行持股公司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克服美國不允許開設分支行的規定所造成的不利。
4、金融監管機構的多元化。美國對銀行與金融機構的監管是通過很多機構來進行的。對銀行監管機構而言就有三個:財政部貨幣監理官(專門負責國民銀行的立案注冊並對它們進行監管)、聯邦儲備系統(主要是對州立會員銀行及銀行持股公司進行監管)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參加存款保險制度的銀行進行監管)。1989年以後又將對銀行存款保險的監管職責轉交給銀行保險基金。此外,州立銀行主要受各州銀行監理官的監管,銀行在從事證券交易過程中還要受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管理。在銀行系統之外,在住宅抵押貸款與農業貸款上還存在於聯邦儲備系統相似的兩個平行的系統,它們各自有本系統內的最高監管機構。
『柒』 美國這次金融風暴是怎麼回事啊
隨著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美國金融業陷入新一輪風暴。繼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後,美國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也陷入困境,前者被美國銀行收購,後者則被迫申請破產保護。連續14個月來,由美國住房市場和金融業瘋狂投機引發的危機持續惡化,對世界金融穩定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嚴重威脅。
自去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以來,隨著問題惡化,各方的反思也越來越多。在回溯危機根源時,許多分析人士把矛頭對准了美國住房市場和金融業的瘋狂投機炒作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住房和金融的雙重投機釀成了目前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的局面,並造就世界金融穩定難以承受之重。
2006年以前,美國住房市場在長達5年的時間里保持繁榮,隨著房價不斷攀升,市場投機現象越來越嚴重,加上一些銀行在貸款審查程序上「放水」,大量收入較低、信用紀錄較差的人群也加入了貸款購房者的大潮,成為所謂「次貸購房者」。這部分購房者存在極大還貸違約風險,為危機日後全面爆發埋下了隱患。
與此同時,不少金融機構搭上了住房市場繁榮的「便車」,在金融創新的名義下開發了越來越多與住房抵押貸款相關的資產支持證券和金融衍生品,其種類、規模和復雜性均令人瞠目結舌。
雖然目前美國次貸危機遠未結束,但從過去一年多的情況來看,已有許多東西值得總結。
首先,金融監管必須加強。美國目前的金融監管框架主要是在上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大蕭條」時期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在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曾坦言,美國現有的金融監管體制已不能有效地處理當前的金融問題。金融監管作為政府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的一部分,理應在預防、處理金融危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次,企業內部風險控制不能放鬆。本來,風險控制是企業治理的重要內容,在通常情況下這幾乎是一個常識。但在次貸危機中人們看到,美國的許多放貸機構、投資銀行和抵押貸款融資機構都放棄了嚴格的風險控制,加入了住房市場投機炒作的大潮,最終釀成災難性後果。包括貝爾斯登、美林和雷曼兄弟在內,美國最大的5家投資銀行已有3家被收購或破產,而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的「巨無霸」——房利美和房地美也被政府接管,其他破產或被兼並的金融機構數不勝數。這些企業陷入困境,不僅給其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而且使得美國金融市場面臨劇烈動盪,系統性風險增加。
相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業高度發達,並有著「現代、高效和專業」的光鮮外表。通過次貸危機,發達國家有必要反省,發展中國家更要引以為戒。在全球化時代,高度發展的金融業既是機遇,但同時也暗藏了巨大風險。如何趨利避害,是所有國家都必須考慮的問題。
『捌』 房地美和房利美在美國算什麼性質的金融機構
房地美(Freddie Mac,NYSE:FRE,舊名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是美國政府贊助企業(GSE,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中第二大的一家,商業規模僅次於房利美。
1970年由國會成立,作為旨在開拓美國第2抵押市場,增加家庭貸款所有權與房屋貸款租金收入。
規模:抵押投資組合總金額達1.29兆美元,其中5690億美元抵押資產是其自身投資一部分。債券市場協會(Bond Market Association)資料顯示,由Fannie mae、Freddie Mac與Ginnie Mae提供擔保的抵押擔保證券或債券,達到3.2兆美元,佔美國流通債券總值的16%。
Freddie Mac的使命努力創造
穩定: Freddie Mac 的被保留的股份單充當在確定的there』s 的一個重要角色金錢穩定的供應使貸款人做房屋貸款新homebuyers 需要和可利用的供應勞工住房在我們的社區。
支付能力: 財務住房為低落和適度收入家庭是Freddie Mac』s 事務的一關鍵部份自從我們打開了我們的門35 年前。Freddie Mac』s 視覺是, 家庭必須能能購買家和保留那個家。
機會: Freddie Mac 確定有金錢穩定的供應使貸款人使貸款新homebuyers 需要。這給大家對homefinancing 的更好的通入, 培養屋頂在homeownership 機會在美國。
繁榮: Freddie Mac 充當在America』s 經濟的一個重要角色, 幾乎20% 被彌補住房和相關的產業。
Freddie Mac的價值
我們自傲在使在家成為可能為成千上萬美國的家庭, 並且我們接受與我們的住房使命是一致的核心價值。
領導: 我們採取主動性達到我們共同的目的。
正直: 我們做正確的事 – 沒有妥協!
人們: 我們是公平的, 尊敬其他人, 接受變化和是有責任的。
優秀: 我們努力單獨地和集體超出賭金保管人期望。
房利美(Fannie Mae),創立於1938年,是政府出資創建,從事金融業務,用以擴大資金在二級房屋消費市場上流動的資金。 1944年,房利美的許可權擴大到貸款擔保,公司主要有退伍軍人負責管理。1954年,房利美發展成為股份制公司。1968年, Raymond H. Lapin 成為房利美的總裁,在他就任的30年內,修改了公司的制度,使之成為一個私有的股份制公司。1970年,房利美股票在紐約交易股票所上市。1984年,房利美首次在海外發放公司債券,從此公司的業務進入國外金融市場。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漢證券投資詞典》中對Fannie Mae解釋如下:「聯邦國民住房貸款協會 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聯邦國民住房貸款協會)的昵稱。美國三大住房貸款證券化經營機構之一,成立於1938年。其性質為社會公眾擁有,美國政府資助。專門運作由聯邦住房委員會或其他金融機構擔保的住房抵押貸款。將這些住房抵押貸款按期限、利率進行組合,作為抵押或擔保發行住房抵押債券,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再以收入資金向更多的人提供住房貸款。同時還對提供住房貸款的金融機構發行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品種提供擔保。所發行的重要品種為住房抵押債(mortgage backed security或mortgage pass-through)。聯邦國民住房貸款協會自身的股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
危機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巨頭房地美、房利美於2008年7月身陷700億美元虧損困境。之後美聯儲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迅速聯手出擊,對美股的穩定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美國政府9月7日宣布,從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
根據接管方案,美國財政部將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資,並收購相關優先股;兩大機構的首席執行官被限令離職,政府相關監管機構接管兩大機構的日常業務,同時任命新領導人。
受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沖擊,房利美和房地美目前陷入全面危機。在過去一年,兩大機構的損失已超過14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問題使金融市場面臨系統性風險,接管這兩大機構是當前保護市場和納稅人的「最佳手段」。
『玖』 美國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有哪些
什麼是政策性金融機構
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指那些由政府或政府機構發起、出資創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的,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以貫徹和配合政府的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產生於一國政府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和安排社會經濟發展戰略或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要求。一般來說,處在現代化建設起步階段的經濟欠發達國家,由於國家財力有限,不能滿足基礎設施建設和戰略性資源開發所需的巨額、長期投資需求,最需要設立政策性金融機構;一些經濟結構需要進行戰略性調整或升級,薄弱部門和行業需要重點扶持或強力推進的國家,設立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其特殊的融資機制,將政府和社會資金引導到重點部門、行業和企業,可以彌補單一政府導向的財政的不足和單一市場導向的商業性金融的不足。
[編輯]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主要特點
(1)有政府的財力支持和信用保證。(2)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3)具有特殊的融資機制。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融資機制既不同於商業性金融機構,也不同於政府財政。它的資金來源除了國拔資本外,主要通過發行債券、借款和吸收長期性存款獲得,是高成本負債,而它的資金運用則主要是長期低息貸款,通常都是商業性金融機構所不願或無法經營的,這樣的負債和資產結構安排是通過由國家進行利息補貼、承擔部分不良債權或相關風險等來實現的。但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融資又明顯不同於財政,它的基本運作方式是信貸,通常情況下要保證資金的安全運營和金融機構的自我發展能力,因此,在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產業政策要求前提下,行使自主的信貸決策權,獨立地進行貸款項目可行性評價和貸款審批,以保證貸款的安全和取得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相應的直接經濟效益。(4)具有特定的業務領域,政策性金融機構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進行市場競爭,它的服務領域或服務對象一般都不適於商業性金融機構,而是那些受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重點或優先保護,需要以巨額、長期和低息貸款支持的項目或企業。
[編輯]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主要類型
按業務領域和服務對象劃分的類型,主要有如下幾種:
1、經濟開發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指那些專門為經濟開發提供長期投資或貸款的金融機構。這種金融機構多以「開發銀行」「復興銀行」「開發金融公司」「開發投資公司」等稱謂,如:日本開發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美國復興金融公司、加拿大聯邦實業開發銀行、義大利工業復興公司、新加坡開發銀行、印度工業開發銀行、巴基斯坦工業開發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等等。這些金融機構多以促進工業化,配合國家經濟發展振興計劃或產業振興戰略為目的而設立,其貸款和投資多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的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和重點企業為對象。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1994年3月,注冊資本50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北京,在國內若干城市設有分行或代表處。
2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
是指專門為農業提供中長期低利貸款,以貫徹和配合國家農業扶持和保護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如:美國農民家計局、英國農業信貸公司、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德國農業抵押銀行、日本農林漁業金融公庫、印度國家農業及農村開發銀行、巴基斯坦農業開發銀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國際農業信貸聯合會、亞洲太平洋地區農業信貸協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等。這些金融機構多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貫徹和配合國家振興農業計劃和農業保護政策為目的而設立,其資金多來源於政府拔款、發行以政府為擔保的債券、吸收特定存款和向國內外市場借款,貸款和投資多用於支持農業生產經營者的資金需要、改善農業結構、興建農業基礎設施、支持農產品價格、穩定和提高農民收入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於1994年11月,總部設在北京,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泛設立分支機構。
3、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
是一國為促進進出口貿易,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尤其是支持和推動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如:美國進出口銀行、加拿大出口發展公司、英國出口信貸擔保局、法國對外貿易銀行、德國出口信貸銀行、日本進出口銀行、印度進出口銀行、新加坡出口信貸保險公司、非洲進出口銀行、拉丁美洲出口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等。這些金融機構,有的為單純的信貸機構,有的為單純的擔保和保險機構,有的則為既提供信貸,又提供貸款擔保和保險的綜合性機構,其宗旨都是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的進出口政策,支持和推動本國出口。這些機構在經營過程中,以國家財力為後盾,由政府提供必要的營運資金和補貼,承擔經營風險。中國進出口銀行成立於1994年5月,注冊資本33.8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北京,在國內若干城市和個別國家設有代表處。
4、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
是指專門扶持住房消費,尤其是扶持低收入者進入住房消費市場,以貫徹和配合政府的住房發展政策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如:美國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美國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美國聯邦全國抵押協會、美國政府全國抵押協會、加拿大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法國房地產信貸銀行、挪威國家住房銀行、德國住房儲蓄銀行、日本住宅金融公庫、印度住房開發金融公司、泰國政府住房銀行、紐西蘭住房貸款公司、韓國住房銀行,等等。這些機構一般都通過政府出資、發行債券、吸收儲蓄存款或強制性儲蓄等方式集中資金,再以住房消費貸款和相關貸款、投資和保險等形式將資金用以支持住房消費和房地產開發資金的流動,以達到刺激房地產業發展,改善低收入者住房消費水平,貫徹實施國家住房政策的目的。中國目前在一些城市已成立了經政府批準的商品住宅基金會或住房合作基金會,以滿足住房基地開發、建設和流通周轉性資金的需要,推動住房商品化和房產市場的建立和發展。
『拾』 美國出名的金融機構都有什麼
AIG 美國國際集團
NewYorklife 紐約人壽集團
JP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
Goldmansachs 高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