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微企業保險優惠政策
從國家到地方對於中小企業優惠政策很多,下面介紹一些近期及重要的政策:
重要政策:
2009年9月19日,國務院以國發〔2009〕36號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全文參考:
近期優惠政策:
2015年3月3日銀監會《關於201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共分十條,分別為明確工作目標,努力實現「三個不低於」;單列信貸計劃,優化信貸結構;加強機構建設,擴大網點覆蓋面;落實盡職免責,調動工作積極性;改進考核機制,激發內生動力;加大金融創新,提升服務能力;規范服務收費,切實降低融資成本;嚴守風險底線,抓好風險防控;強化監管激勵約束,確保政策落實;加強多方聯動,優化服務環境等。
《意見》將此前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兩個不低於」目標調整為增速、戶數、申貸獲得率的「三個不低於」。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了解,「兩個不低於」目標由2008年正式提出,從增速、增量兩個維度進行考量,即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此次提出的「三個不低於」目標保留了「增速」,取消「增量」,將其改為「戶數」和「申貸獲得率」兩個維度。
2015年2月26日財政部《關於申報2015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
2015年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開啟申報,項目申報向小微文化企業開放,並不受部分條款限制。
2015年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
從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10萬元以內(含10萬元)擴大到20萬元以內(含20萬元),並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助力小微企業盡快成長。
2015年1月26日中國保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人民銀行、銀監會《大力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服務和支持小微企業的指導意見》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
成立總規模400億元的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處於「蹣跚」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
2014年1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
自2015年1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免徵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費等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底,對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自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徵教育費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等5項政府性基金;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不超過20人的小微企業,自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2014年10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知識產權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年10月9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的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的通知》
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下同)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對月營業額2萬元至3萬元的營業稅納稅人,免徵營業稅。
2014年8月19日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關於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4年8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
2014年7月25日中國銀監會《關於完善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通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是什麼
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實現「兩個不低於」即:對於涉農和小企業信貸投放,增速不低於全部貸款增速,增量不低於上年。
銀監會涉農貸款兩個不低於的文件是《中國銀監會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強調確保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明確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商業可持續和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單列年度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充分發揮信貸資產流轉、證券化對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作用,將盤活的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力爭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即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相關部門要對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按月監測、按季考核,確保各地區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
㈢ 銀監會涉農貸款兩個不低於的文件是什麼
銀監會涉貸款兩個不低於的文件為《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根據《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三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戰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切實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投入和考核力度,力爭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即: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
各銀監局應對轄內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含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分支機構和總行營業部)實行按月監測、按季考核,並針對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細化考核要求,確保全轄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
(3)小微企業金融服務3個不低於擴展閱讀:
《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五條 繼續強化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正向激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在全年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且當年全行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於上年水平的前提下;
下一年度才能享受《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關於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等文件規定的優惠政策。
各銀監局要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市場准入、風險資產權重、存貸比考核等方面進一步落實差異化監管政策和正向激勵措施
㈣ 關於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條件
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最新認定條件如下:
(1)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2)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根據2018年7月11日發布的《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8]77號的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4)小微企業金融服務3個不低於擴展閱讀
各個時間段對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條件變化如下:
一、根據2007年12月6日出台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所謂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一)工業企業,則為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業,則為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二、根據2017年6月6日發布的《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7]43號的規定,所稱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型微利企業
㈤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有上面解決辦法
小微企業以其數量眾多,在解決就業、稅收貢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微企業又是經濟生活中的毛細血管,潤滑著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行,因此,受到政府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有一個原因:小微企業的信用累積和記載沒有得到較好地實施,影響了小微企業持續融資的機會,需要引起有關部門和社會的重視。
為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財政部《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7〕43文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2018年4月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推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的7項減稅措施,其中包括: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實施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延續小微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76號):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繼續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為激勵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延續小微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77號)明確,1、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2、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銀監會也先後出台「三個不低於」、「兩增兩控「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傾斜信貸支持力度,「三個不低於」是指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兩增」即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同比增速,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兩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質量水平和貸款綜合成本。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廣義小微企業貸款總余額達30.7萬億(含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個體經營性貸款),比2016年新增4.0萬億,增速15.1%,較上一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在經歷2015年的相對低點後,逐年逐步回升。2017年全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1520.92萬戶,較上一年增加172.8萬戶,增速13%,較2016年大幅提高了11.1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整體穩步上升,貸款余額增速與貸款戶數增速雙雙回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發展報告(2018)》)
國有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地方城市商業銀行和農商銀行,互聯網貸款公司、小貸公司、部分消費金融公司、P2P公司和民間借貸,其中銀行類機構服務的小微企業,一般偏向小,而非銀行類機構貸款客戶會進一步下沉,偏向微,包括個體工商戶、非執照的個體經營者。銀行在向法人主體、個人主體發放的用於經營的貸款,一般都能夠進入人民銀行的企業或個人徵信系統,而非銀行機構大多沒有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或已經接入,但並沒有上報,或雖上報了,但沒有準確分類。目前市場上已有的徵信服務機構,重點關注小微企業主在不同貸款機構申請貸款的查詢次數統計,由於沒有後期的貸款質量表現記錄,這些統計數據就成為拒絕貸款的判斷理由。由於部分小貸公司貸款的不規范,部分銀行金融機構將客戶通過小貸公司的融資次數設定為准入門檻,但假使這些銀行金融機構同時可以獲得客戶可信的貸後表現信息,他們將有可能不再設定這種帶有一定「歧視」的政策。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的信用狀況,在大多非銀行貸款公司難以接入人民銀行企業、個人信用資料庫的情況下,新設立的信聯理應承擔起責任,督促信聯所接入機構嚴格按照數據報送要求報送相關數據,同時要求各接入機構履行社會責任,對貸款進行科學准確的分類,確保在信聯信用資料庫系統中的經營性貸款的准確識別和統計,實現數據共享,讓更多的機構敢於為小微企業融資。對於已經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系統的銀行、非銀行機構,要仔細甄別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確保上報的貸款分類准確,為小微企業信用數據的應用提供有力支持。
㈥ 各銀行應如何貫徹落實銀監會「三個不低於」
中國銀監會加大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3月8日銀監會將實施六年的小微金融服務「兩個不低於」目標調整為「三個不低於」,新要求銀行當年小微企業戶數及申貸獲得率不低於上年同期。此外,銀監會還要求商業銀行單列全年小微企業信貸計劃並上報。
銀監會發布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指導意見稱,今年要努力實現「三個不低於」:即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而此前的「兩個不低於」要求銀行對小微企業放貸的增速和增量不得低於上年同期。
此次指導意見表示,商業銀行年初單列全年小微企業信貸計劃,並於一季度末前將經本行主要負責人審批的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報送監管部門。同時,要進一步擴大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發行工作,對發債募集資金實施專戶管理,確保全部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此外,增設服務小微的社區支行、小微支行。(同花順)
㈦ 小微企業三項標準是同時具備還是具備其中一項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
其定義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屬於非限制和禁止類行業,並具有年度納稅條件。且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企業應納稅所得額300萬以下;
2、企業的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
3、現在資產總額在5000萬以下。
此回答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平台,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全面支持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周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夥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資金周轉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㈧ 銀監局兩個不高於,三個不低於指的是什麼.
銀監會涉貸款兩個不低於的文件為《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根據《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三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戰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切實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投入和考核力度,力爭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即: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
各銀監局應對轄內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含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分支機構和總行營業部)實行按月監測、按季考核,並針對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細化考核要求,確保全轄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
(8)小微企業金融服務3個不低於擴展閱讀:
《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五條 繼續強化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正向激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在全年實現「兩個不低於」目標、且當年全行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於上年水平的前提下;
下一年度才能享受《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