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常態下金融業發展趨勢與特徵是什麼
「新常態」將給中國金融業帶來什麼影響?中國金融業面臨什麼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近日,在「第十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張承惠對於「新常態」下的金融業發展機遇和挑戰進行詳細地分析和解讀。
金融業所處環境發生改變
張承惠認為,「新常態」將給中國金融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速放緩上,並將成為一種新常態。經濟增速的放緩對於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會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速度減緩帶來客戶群體的重大改變;另一方面,對金融業的資產質量也會帶來影響。
同時,工業增速下降,驅動動力轉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現減緩趨勢;另一方面,民間投資比重上升,過去很長時間依靠國有經濟和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是經濟的主要驅動力,現在這種力量正在發生質的轉換。
另外就是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的變化。消費支出增加,產業結構開始轉向服務業為主導。今年經濟在明顯放緩的基礎上,第三產業到三季度的比重上升到
48.8%,比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告別了以工業為主體的時代,開始進入以服務業主導的新時代,這將對金融業產生重大影響。
第四個是貨幣政策基調由相對寬松進入穩健的新常態。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的M2增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15%以上,在金融危機期間更加驚人,曾經達到過接近40%超寬松的狀態。現在M2在10月份已經降到12.6%,最近連續幾個月以低於15%的增速在運行,這個態勢非常清晰。
第五個是利率的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在逐步推進,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來說,利差存在著縮小的趨勢。除了中國銀行以外,上市銀行利差都是在縮小,上市銀行凈利潤增幅從2010年的31.4%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0.67%。
第六是新的競爭者加入帶來的變化,互聯網以及類金融機構加入,無形中加劇了競爭。
第七是人口老齡化,這將對金融業產生巨大影響。中國老年人口呈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點,中國未富先老這樣一個特殊的國情,也會給金融業帶來挑戰和機遇。
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張承惠指出,大環境的改變,使得金融業在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和消費金融領域、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對於跨國公司投資走出去的信貸服務、人民幣國際化的跨境業務支付、城鎮化基礎設施投資信貸等方面也面臨相當機遇。
從證券業來看,未來的發展機遇在於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可以從場內、場外兩個角度進行。現在場內正在推進,但是速度不夠快。場外大量的金融創新出來的類資產證券化不是標準的證券化,但是實際也是在做資產的流轉,並且還有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作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短板,金融衍生品如果發展不佳,對於穩定金融市場運行、擴展金融市場都是不利的,也不利於實體經濟的風險管理。
保險領域的發展空間主要體現在農業保險。農業保險從2008年農保補貼政策從試點到全國推廣,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深度和廣度不夠,還有發展空間;另外,保險業中的責任險佔比很低,未來會有大的發展;隨著中資機構走出去,未來海外保險也會得到大力發展。
企業在走出去時,總體反映金融服務不足。大量企業走出去,需要融資以及特定金融服務,所以,對於走出去企業的金融服務需要加強。
面對機遇和挑戰,金融業應該做一些調整和改變。一是改變傳統的以工業及大企業為服務重點的做法,要把自己的經營重心下沉;二是改變傳統的以抵押和擔保作
為風險防範主要工具的做法,創新信貸模式;三是通過創新改變同質化競爭的格局向差異化競爭過渡;改變長期壟斷經營形成的心態,放下身段為客戶服務;四是改
變以我為中心的做法,增加一些跨機構和跨領域的業務合作,建立起大銀行和小微信貸機構的合作機制。
❷ 新常態帶來哪些挑戰與機遇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系統闡述了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具體內涵,提出了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就是認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日前在寧波舉辦的「中國金融論壇(加個點)第一屆青年論壇」上,眾多與會專家對新常態進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讀。
關注「三個結構」 把握底線思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落幕,會上對新常態進行了分析。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表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可能會出現一些與以往不同的變化。首先,從目前的經濟形勢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勢看,經濟運行的結構性很可能壓倒總量性。穩增長,將不再追求持續的高速的經濟增長,而要關注如何應對當前經濟運行當中的結構性矛盾。
陸磊指出,其中有三個結構需要積極關註:一是地域上的結構性,如「一帶一路」以及自貿區的發展問題。二是產業結構問題。中國經濟從現在開始到未來一段時間,將從「地產時代」走向「非地產時代」或者叫「後地產時代」,資源應該如何控制和分配值得關注。三是人口結構問題。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對經濟長期增長意味著什麼?也許意味著產業結構的調整,服務貿易的提升和技術的增長。陸磊同時表示,這些新的結構性特點,為未來的金融研究提供了課題和角度。
在談到2015年經濟發展如何開局時,與會專家紛紛提到了「堅持底線思維」的觀點。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從經濟工作思路來看,根據市場對於經濟工作會議報告的解讀,我們認為2015年可能會更加強調一個經濟工作的底線思維。這個底線思維可能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於經濟增速,是要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增長。在外部條件比較有利的情況下,可能會繼續推動內部的一些結構調整,但是整體的增速仍然會努力保持在7%以上。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範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精神來看,明年可能會在增量和存量上做更加明顯的區分對待。重點是在控制新增增量的風險,包括對於地方政府債務的處置等;對於存量則可能會通過一些推進其他金融改革的方案來進行調整。
以全球視野推進 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常態,新常態包括三個角度的調整,即速度、經濟發展階段和動力調整。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經濟格局將發生重大的變化,一是中國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二是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凈資本輸出國。三是人民幣可能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國際收支正在趨於平衡。」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這就要求我們要以全球視野推進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與會專家表示,全球背景下,我國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需要練好內功、內外兼修:首先,要加快由全球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的轉變,培育出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大企業或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有特色的中小企業,實現中國的企業轉型升級。其次,要積極關注規則,主動參與或主導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的重建,搶占未來全球競爭的重要制高點。再次,要堅持以本幣為主導的對外開放。第四,要進一步提高中國金融機構的全球服務能力。中國要崛起,中國要發展,就必須要有金融機構的支持,金融機構要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尋求自身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金融發展引關注
本次論壇上,「互聯網」成為關注度極高的一個詞。專家們總結指出,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已經走到全球前列,互聯網金融的盈利模式已超出傳統行業的想像,互聯網對金融業態的改變不容忽視。互聯網時代無論是線下的商業銀行,還是金融產業,都需要深刻理解互聯網本質和模式演變的趨勢,否則容易導致金融供給和金融深化不足。商業銀行應「跳出銀行」看互聯網金融、跳出技術看規則。
與會專家還表示,互聯網理論和互聯網實踐已經出現了脫節局面,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論探討和研究十分必要。
陸磊在論壇上還就互聯網金融相關研究課題進行了總結。「當前互聯網跨界已經不少見,互聯網在金融領域崛起值得關注。互聯網時代的青年一代,大量的掌門人是80後和90後,他們沒有經歷過完整的經濟周期,但他們帶來一個全新的理念的變化。互聯網是以用戶為中心。以往客戶為中心的特點是我享受服務、我付費;而用戶為中心則是我享受服務、其他人為我付費。那麼,金融業能不能做到這樣?這是不是天方夜譚?這些問題缺乏研究。」陸磊表示。
論壇上,專家認為,互聯網金融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面也會充滿風險,並非坦途。但是作為在傳統金融體系外的新金融創新,既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成為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的有效實現形式,也在與傳統金融的競爭中得到發展,同時也促進傳統金融的創新發展和外延拓展,銀行正在由銀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銀行快速變革。未來,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融合發展將是一個既定的方向,相關的實踐和理論探討都需緊跟時代。
❸ 金融業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加入WTO是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入WTO後,外資金融機構將能更多地參與我國的經濟建設和金融發展,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為境內貸款,這些貸款的70%年底,我國累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6.4萬家,實際利用外資3486億美元。2000億元,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現價)23685。一般說來,外資金融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外商投資企業,外資金融機構的服務比中資金融機構更能滿足外商投資企業需要。我國加入WTO後,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服務功能將更加全面,這將進一步改善我國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外商到我國投資後,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和客戶基礎將逐漸擴大,在我國金融市場上運用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將隨之增加,中資金融機構將與外資金融機構展開全方位的競爭。這將推動中資金融機構採取切實措施,解決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改善金融企業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建立審慎會計制度,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水平,擴大對外開放,不僅能「請進來」,擴大引進外資,而且還能鼓勵「走出去」,有效地推進我國金融業的國際化進程。 年底,中資銀行類機構在境外共設立營業性分支機構68億美元。加入WTO對於證券業,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和合資證券公司的設立,將有利於引進和學習境外證券業成熟的管理經驗,促進國內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規范發展,逐步提高其國際競爭力。 加入WTO,更多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將在優質客戶、優秀人才、新業務、新技術等方面與中資金融機構競爭。由於我國金融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加上歷史包袱沉重、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與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大部分外資金融機構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勢,因此,加入WTO,也將給中資金融機構的經營和監管當局的監管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我們要繼續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步伐,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監管體系和金融調控體系,完善金融法規,培養金融人才,提高參與國際金融業競爭的能力。
❹ 金融業發展的優勢與機遇有什麼
1、金融產業發展要素充足,具備集聚整合的需求和基礎。
2、區位優勢為金融和商務資源整合創造了良好條件。
3、產業結構優化為金融市場創造了大量的有效需求。
❺ 金融科技未來的發展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一方面,專項整治活動短期內可能會引發行業陣痛,甚至會有企業和投資人恐慌,行業大洗牌的說法越來越多。但另一方面,此次整治也是一次機遇,在強監管下,行業將實現優勝劣汰。能夠留下來的平台,經過此次洗禮,會得到更多投資人和市場的認可。
❻ 新常態下的金融經濟如何發展
新常態」將給中國金融業帶來什麼影響?中國金融業面臨什麼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近日,在「第十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張承惠對於「新常態」下的金融業發展機遇和挑戰進行詳細地分析和解讀。
❼ 什麼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中國進入新常態有哪些挑戰和機遇
當前的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進入了可控、相對平衡的運行區間。在外需疲軟、內需回落、房地產調整及深層次結構變動的力量綜合作用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劇。然而,「新常態」並不是只有困難、挑戰和風險,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因此,中國經濟「新常態」孕育著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擁抱新經濟體系的宏大發展機遇。
第一,大改革與大調整的機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不僅暴露了世界經濟面臨巨大的結構性問題,同時也宣告了鑲嵌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中國傳統增長模式走到了盡頭。高投資帶來的高能耗與高污染、收入分配差距帶來的社會經濟沖突以及過度管制帶來的創新不足已經成為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足和民族復興的絆腳石。人民深深認識到,大改革和大調整是重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基石的唯一選擇。這種「大改革」與「大調整」共識的形成是「新常態」帶給中國經濟下一輪發展的最大禮物,在世界性結構改革的大浪潮中給予了中國良好的機遇期。
第二,大消費、大市場與構建「大國經濟效應」的機遇。中國在GDP穩居世界第二位的同時,其市場份額和消費規模也大幅度提升,中國需求成為世界需求最為重要的決定因素,「大國經濟效應」開始全面顯現。一是在市場上出現全面的規模效應和范圍效應,生產效率的提升有效對沖著各種成本的上升,使中國在世界市場的份額並沒有下降;二是消費開始上台階,中國消費規模依然按照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長,中國開始從「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三是中國的「世界工廠」開始與中國的「世界市場」相對接,在內外貿一體化的作用下使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和抵抗世界經濟波動的能力大幅度上揚。
第三,「大縱深」與構建多元增長極的機遇。雖然到2014年年底,中國各類產業結構的指標已經標志著中國經濟開始向後工業化階段轉化,工業化紅利開始衰竭。但是,一定要看到中國經濟縱深的厚度和寬度,即「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區」雖然開始全面轉向服務業驅動,但廣大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工業化依然處於高速發展的中期階段。這不僅為東部產業升級提供有效的騰挪空間,也為中西部加速發展提供了契機。因此,中國產業的梯度大轉移不僅大大延緩了中國工業化紅利消退的速度,同時通過構建多元化的增長極使中國空間布局更加科學。
第四,「大人才」與構建第二次人口紅利的機遇。劉易斯拐點的到來和老齡社會的逼近意味著中國傳統的人口紅利開始消退。但必須注意的是,目前「招工難」和「用工貴」問題主要凸顯在農民工領域。中國的就業格局是「大學生就業難」與「民工荒」相並存。每年700多萬大學生畢業壓力已經使大學生就業起薪與農民工平均工資開始拉平。而這恰恰是中國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這說明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經為中國產業升級准備了大量高素質、低成本的產業後備大軍。以大學生和人力資源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紅利開始替代以農民工和低端勞動力為核心的傳統人口紅利。
第五,「大創新」與構建技術紅利的機遇。仔細梳理中國技術創新發展的各類指標,我們會發現,在粗放式發展模式走到盡頭的同時,中國創新發展模式已經嶄露頭角:一是專利申請大幅度提升,於2013年達到257.7萬,增速為15.9%,佔世界總數的32.1%,居世界第一;二是R&D經費支出突破低水平閥值,於2014年達到GDP的2.09%,增速達12.4%,進入高速度、中等強度階段;三是技術市場活躍程度大幅度提升,2013年技術市場交易額達到7469億元,增速達到16%;四是高技術產品出口大幅增長,總額達到660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30%;五是國外發表的科技論文在2013年已接近30萬篇,邁入世界科技論文大國的行列;六是中國擁有世界最龐大的科學技術研究人員。上述這些參數說明,只要進一步進行科技體制改革和鼓勵各類創新創業活動,中國技術創新紅利必將逐步實現。「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創新」轉型,從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向知識密集產業過渡。
第六,「大升級」與構建升級版中國經濟的機遇。在市場、技術、人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國經濟開始出現全面升級的勢頭:一是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時,消費開始出現大幅度升級,開始從過去30年的以吃穿住行為主體的工業化消費轉向以高端製成品和服務消費為主的後工業化消費;二是產業在需求拉動下,開始大幅度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產業。中國升級版經濟的雛形開始顯現。
第七,「大開放」與中國經濟全球布局的機遇。中國經濟實力的全面提升以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給予中國前所未有的進行大開放和全球布局的機遇。一是中國開始從「商品輸出時代」轉向更為高級的「資本輸出時代」,海外並購突飛猛進,其平均增速超過30%,對外投資總量2014年已突破1000億美元;二是以區域性自由貿易區的構建全面強化中國開放的板塊效應;三是以「一帶一路」為核心展開中國空間戰略與開放戰略全面對接,並通過互聯互通打造中國新的國際合作格局;四是以金磚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國際金融機構的構建,打破歐美一統國際金融的格局。這些拓展有效擴張了中國資源配置的空間以及盈利模式,必將把中國發展帶入新階段。
❽ 簡述經濟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了哪些發展機遇
結合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點分析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並說明如何正確認識和適應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1)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點。
①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②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佔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③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2)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①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②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③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④新常態下,中國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3)正確認識新常態。
①經濟進入新常態,是30多年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客觀經濟規律作用的體現。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下降,制約著速度高不上去了。資源環境壓力加大,也難以承受過高的速度。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這個目標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夠了。隨著人口結構變化、要素成本上升,會倒逼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轉向創新驅動。②新常態是進步,新常態是「富態」,是中國經濟進入更高層次發展階段後才出現的狀態。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我國經濟上了大台階,國家綜合實力提高,現在我們應當適時推動中國經濟邁上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這個更大的台階。新常態面臨多種挑戰,更蘊含多種機遇。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協同推進,中國經濟完全有條件、有能力保持較長時期的中高速增長,我們也完全有信心、有實力化解「成長的煩惱」。
(4)積極適應新常態。
新常態具有長期性,我們應該保持平常心。我們在宏觀調控上要堅持戰略思維和底線思維,力求經濟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新常態是新的探索,能不能適應新常態,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①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②要為創新拓寬道路;③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④要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總之,我們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對社會生產力的解放,也是對社會活力的解放,必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❾ 隨著金融市場開放,中國金融產業發展面臨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從國內發展看,我國具備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一是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邁上新台階,今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有望突破4000美元,正在由中低收入國家向中高收入國家邁進。二是國內市場加快成長,巨大的消費潛力可以轉化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三是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我國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將增強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四是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可以創造出基礎設施和住宅等巨大的投資需求以及農業轉移人口轉化為城鎮居民而形成的巨大消費需求。五是深化改革的潛力巨大。改革可以改善資源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將成為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強勁動力。
總體看來,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並且已經從金融危機中復甦,具備了進一步改革和轉型的基礎。從特定意義上說,一些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例如消費貢獻降低、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儲蓄率過高等,也同樣可以通過改革來促使其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這個過程其實也正是結構調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