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政策性金融機構書籍

政策性金融機構書籍

發布時間:2021-12-18 04:48:48

1. 金融的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貨幣、信用與金融
第一節 貨幣與貨幣制度
第二節 信用與資金借貸
第三節 金融及融資形式
第二章 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
第一節 金融機構概述
第二節 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
第三節 國際金融機構
第四節 金融市場概述
第五節 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第六節 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展望
第三章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第一節 商業銀行概述
第二節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業務
第三節 商業銀行其他業務
第四節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
第五節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第四章 中央銀行
第一節 中央銀行概述
第二節 中央銀行制度
第三節 中央銀行業務
第五章 政策性銀行業務與經營
第一節 政策性銀行概述
第二節 政策性銀行資產負債業務
第三節 政策性銀行經營管理
第四節 我國政策性銀行的業務經營
第六章 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業務與經營
第一節 金融信託業務
第二節 金融租賃業務
第三節 證券業務
第四節 保險業務
第七章 對外金融
第一節 外匯匯率
第二節 國際收支
第三節 利用外資
第四節 對外債務管理
第八章 金融監管
第一節 金融監管體系
第二節 銀行業監管
第三節 證券業監管
第四節 保險業監管
第九章 貨幣供求與貨幣政策
第一節 貨幣需求
第二節 貨幣供給
第三節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第四節 貨幣政策
參考文獻

2. 關於金融方面的書籍

《經濟學原理》《微觀》《宏觀》這幾本先過一遍基本概念。。。

再推薦一些好的:

1、《門口的野蠻人》 豆瓣評分:8.2

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收購者,華爾街通常稱之為「門口的野蠻人。華爾街商戰紀實經典,深度接觸資本世界,金融大鱷、國際巨頭悉數登場——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羅門兄弟、第一波士頓、貝爾斯登、大通曼哈頓、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爾肯、納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國運通、百事可樂、寶潔、卡夫、麥肯錫……有史以來最推薦的商界與金融界實戰經典案例!

2、《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豆瓣評分:8.4

巴菲特沒有撰寫過什麼專業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寫給伯克夏哈撒維公司股東的信。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偉大——在目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財務」。人們往往把巴菲特視為財務和稅務專家,但他在鑒別公司經理人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其實他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歸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只是用一種非常簡潔朴實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3、《說謊者的撲克牌》 豆瓣評分:8.2

「說謊者的撲克牌」是華爾街上金融家們玩的一種休閑游戲,以最善於瞞騙他人而實行心理欺詐者為勝。邁克爾·劉易斯將其用為隱喻,描述了自己在華爾街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的所羅門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經歷——從意外受雇、接受培訓直到成長為只憑一個電話即可以調動數百萬美元資金的明星交易員。

4、《日本蠟燭圖技術》 豆瓣評分:9.0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是一項傑出的探索、研究、翻譯成就……他不僅全面周詳、內容豐富,而且文筆流暢、引人入勝。史蒂夫的工作幹得實在漂亮,他將日本的蠟燭圖技術與傳統的西方技術工具結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並且用大量的優秀圖例把這個概念清晰地作了說明……我敢擔保,《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將成為有關內容的標准教材。

5、《大而不倒》 豆瓣評分:8.4

《大而不倒》是數十年來最扣人心弦的金融紀實巨著之一。在本書中,身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以及本世紀最受尊崇的金融記者之一的安德魯·羅斯·索爾金用極其詳盡的、具有權威性的第一手資料為讀者講述了這場將世界逼向崩潰邊緣的經濟危機。

憑借著與金融危機中重要人物的接觸,索爾金再現了這些動盪日子的戲劇性和混亂性,揭露了從未曝光的細節以及詳盡地描述了這些金融界和政界最有權勢的,貪婪且恐懼、損人利己的人,如何決定了世界經濟的命運。

6、《聰明的投資者》 豆瓣評分:9.0

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顧問本傑明·格雷厄姆給予世界的知識和靈感,教你如何成為《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在本書里所提出的「價值投資」這一理念,使許多投資者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進而教導他們發展長遠的戰略。自1949年初次出版以來,這本書就一直是股票市場的《聖經》。

7、《行動的勇氣》 豆瓣評分:8.8

美聯儲及美國財政部的同事們,與兩任美國總統一起,頂住了來自難以取悅的國會以及被華爾街所激怒的群眾的批評與壓力,成功地使美國國內搖搖欲墜的金融體系穩定了下來。憑借著創造力和決斷力,他們阻止了一場規模大到難以想像的經濟崩潰的出現,並接著制定出非常規的項目以幫助美國經濟復興,同時也希望這些項目能成為他國學習的模範。

《行動的勇氣》一書詳盡地介紹了白宮的決策過程,對這場危機里的重要參與者的刻畫也入木三分,它詳述並解釋了這場自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並從局內人的角度闡述了政府的政策回應。

8、《漫步華爾街》 豆瓣評分:8.4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地讀者更加渴望利用伯頓·G·馬爾基爾這本書指導他們進行投資——既撫慰人心又極富權威,干貨滿滿又是暢銷書排行榜常青樹。

該書被認為是建立投資組合時要購買學習的第一本書,目前銷量已達150萬冊。除了談及各種投資機會外,還包括了對經濟大蕭條和全球信貸危機的探討,以及對新興市場長期潛力的進一步關注。

該書除了其經典的生命周期投資指南,新增的部分則教會讀者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衍生工具。

最後,讀書只是一方面,也要接觸一些金融的圈子,比如關注雪球這種產出優質內容的公眾號,以及「今融道」這種專門做金融圈社交的APP,打開自己在金融圈的圈子。

3. 好的金融類書籍有那些

關於金融學書籍的介紹,可以分以下幾點:

  1. 經濟學入門: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的自學者,可以從斯凱恩編著的從零系列《從零開始讀懂金融學》、《從零開始讀懂經濟學》著手學習。此外,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也很適合入門,可以培養自身的經濟學思維。

  2. 對金融學具備一定基礎之後,就可以選擇研讀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了解美國金融市場是怎麼形成的,貨幣政策又是如何實施的;又或者,可以研究黃達的《金融學》,這本書詳細闡述了中國金融系統的發展史。另外,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也非常有名,是我國各大高校的專用教科學,分別論述了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的方方面面。

  3. 證券投資理財類:有理財需求的投資者,可以研讀博迪編著的《投資學》、利弗莫爾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以及那兩本投資者必讀的聖經:「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編著的《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

4. 希望朋友們推薦有關金融方面的書籍

通俗的:世界是平的 偉大的博弈 次貸危機

美元大崩潰 沃倫·巴菲特傳 牛奶可樂經濟學

介於通俗和專業之間:

一本有趣的書往往是有益的書,反之則未必如此。許多在學術上有崇高造詣的著作是無法帶來任何閱讀樂趣的。在某個狹小的專業領域極有參考價值的書,往往也過於艱澀。以下列出的十五本書屬於「有趣又有益」的交集——盡管它們並不像驚險小說那樣好讀,但至少不至於讓人頭昏腦脹又不知所雲。

隨著時間的進步,金融技術和投資技巧的發展都已經比幾十年前先進了許多。但是某些基本原理是不變的,所以我相信,以下列出的十五本書,在幾十年後至少還有一大部分是值得閱讀的。

1、本傑明-格雷厄姆:《證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
如果整個證券研究領域的書籍全部被焚燒了,僅僅憑借這樣一本書,這個行業也必將重建。大本沒有建立任何精確的學術模型,卻恰到好處地切入了學術和實踐之間。他既不向浮躁的現實低頭,也不向自大的學術低頭。通過眾多紛繁復雜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論建立在非常具體的基礎上。

雖然以知名股票投資家著稱,但大本的《證券分析》的大部分內容是關於債券和優先股,而且其價值並不遜色於股票部分。大本精闢地指出,選擇良好債券的藝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換為選擇良好股票的藝術,這兩者之間的聯系遠比人們想像的緊密。

2、本傑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在這本書里,大本迴避了大部分艱澀的定量分析,幾乎不討論股票與債券投資的具體技術,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對「投資」一詞的定義上。從第一章到最後一章,大本都試圖找出投資與投機的根本區別,並在現實案例中闡述這些區別。

《聰明的投資者》的精髓在於對風險的控制。大本從來不講述一夜暴富的技術。他認為投資應該在一個可以承受的風險水平上帶來滿意的回報,剩下的內容全部用來回答兩個更具體的問題:什麼是可以承受的風險,什麼又是滿意的回報。

3、本傑明-格雷厄姆:《價值再發現》(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

除了以上兩本書,大本曾經在多種學術和商業期刊上發表大量專業文章,並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進行演講。《價值再發現》一書收錄了大本晚年發表的最有價值的文章和演講,不僅涉及財務報表分析和投資學原理,還涉及貨幣銀行和宏觀經濟學內容。

大本發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濃厚的悲觀主義情緒,所以他在華爾街並不是受歡迎的人。幾十年過去,今天的讀者可以更加心平氣和地體會他的教誨——對於價值投資理念的信奉,對風險控制的執著以及對頻繁交易的厭惡。這些教誨在今天仍然沒有得到執行。

4、喬治-索羅斯:《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

索羅斯的大部分言論都充斥著狂妄自大的氣息,但考慮到他的宏大功業,這樣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煉金術》中,他試圖建立金融市場的所謂「反身性」原理,即投資者與投資標的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並且用這種原理來解釋整個社會科學。

為了證明他的理論,索羅斯聲稱他運用自己的對沖基金進行了「歷時實驗」,包括實驗期和對照期。這個歷時實驗發生在量子基金最輝煌的時期——1986年至1987年。索羅斯告誡我們,歷時實驗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論;可是事與願違,對於非哲學專業讀者來說,唯一有價值的部分可能就是歷時實驗。

5、戴維-法柏:《法柏報告》(The Faber Report)

在所有講述華爾街現狀的書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實例最多、證據最充足、最能讓人感到身臨其境的著作之一。這本書是他長期采訪銀行家、分析師、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後的經驗結晶,幾乎每一段都具備「口述史」的性質。

法柏經歷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網路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與世界通信丑聞以及許多偉大基金的興起和衰落。沒有必要採取任何戲劇性的描寫,因為現實本身已經很有戲劇性了。法柏對大部分事務採取批評的態度,有些評價簡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後仍然承認,「華爾街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壞的地方」。

6、理查斯-蓋斯特:《最後的合夥人》(The Last Partners)

蓋斯特通過合夥人制度的誕生、發展、衰落與毀滅,寫出了一部嚴謹深刻的華爾街史。他從19世紀中葉開始敘述那些最偉大的合夥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許多你沒有聽說過的延續百年的大家族。此後,隨著金融業越來越成為資本主宰的行業,合夥制被摧毀了。

這本書不是合夥制的輓歌,作者對那些舊的家族沒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變幻莫測的華爾街讓我們忘記了太多東西,適當地閱讀是非常有益的。或許有一天,已經發生過的一切會以某種奇特的形式卷土重來。

7、理查斯-蓋斯特:《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

這本書是我所見過的最清晰詳盡的投資銀行學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討論了廣義投資銀行業的每一個領域——證券承銷、並購咨詢、資本市場、銷售與交易、證券研究、零售經紀和基金管理,還探討了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以及監管者的千絲萬縷的聯系。難能可貴的是,蓋斯特特別注重探討投資銀行界,並將華爾街史視為一個發展的過程。

蓋斯特的重點描述放在華爾街,但他並未忽視歐洲和日本。遺憾的是,這本書主要討論的監管政策是美國的政策。這些政策或許不能解釋其他國家投資銀行業的深刻變化。也許技術手段和投資觀念的進步,才是這個行業變動的根本動力。

8、《華爾街日報》編輯部:《華爾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

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華爾街網路手冊」,在這里你可以找到許多已經消失的名字:所羅門美邦、潘恩韋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賽-哈頓。書中描述的市場環境和監管措施與今天已經有很大區別,但還不是天壤之別。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華爾街的人撰寫的,這些人知道華爾街巨人背後的秘密。

在每一個華爾街巨人的簡介之後,緊接著的是幾篇著名人物傳記——出色的銀行家,偉大的交易員,以及某些惡名昭彰的「壞孩子」。作者的筆調在輕松和嚴肅之間遊走,而且經常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重要細節。這就是所謂的「華爾街日報體」,他們總是能夠見微知著。

9、伯頓-麥基爾:《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

麥基爾是極少數在學術界和實踐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經濟學家,又是職業投資者和分析師。他的核心觀點只有一條:金融市場是有效的,證券價格的波動歸根結底是隨機漫步,所以華爾街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地方。

以上陳詞濫調我們早已在課本上讀過了,但是麥基爾用一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闡述了他的理論。他沒有用一兩個公式來糊弄我們,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現代工商業和金融業體系中蘊含的有效性和隨機性,這些特性使一切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趨於無效。我不贊成麥基爾的結論,但我們無法忽視他的論證,那簡直是天才和雄辯的偉大結合。

10、沃倫-巴菲特:《巴菲特致股東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

巴菲特沒有撰寫過什麼專業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寫給伯克夏哈撒維公司股東的信。他每年都重復一些似乎早已過氣的言論,例如現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層的重要性,在折扣價格購買資產的重要性以及「為增長付出恰當代價」的重要性。

僅僅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偉大——在目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財務」。人們往往把巴菲特視為財務和稅務專家,但他在鑒別公司經理人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其實他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歸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只是用一種非常簡潔朴實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11、布魯斯-格林威爾:《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

價值投資究竟是什麼?它應該購買瀕臨破產的低價股,還是購買氣勢如虹的藍籌股?從格雷厄姆開始,產生了許多價值投資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經理人擁有獨特的模型和選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與格雷厄姆差別不大。

格林威爾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來最成功的價值投資經理人——馬里奧-加比利、沃倫-巴菲特和保羅-索金等等,分析了他們成功和失敗的案例,指出了在絢爛的投資行為背後的枯燥無味的模型。作為一位學者,格林威爾對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暢文筆也可以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價值投資者成功的共同因素。

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資產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

作為金融學家,伯恩斯坦指出,盡管有效市場的存在使大部分證券分析手段都失去了價值,但是投資者仍然可以通過有效的資產配置來優化自己的回報。這本書花了大量時間討論投資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什麼是風險,為什麼要用方差來度量風險,以及股票為什麼對債券具有很高的溢價。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些討論尤其重要。

伯恩斯坦並沒有給出什麼精確的資產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強調分散配置資產、及時進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頻繁交易的重要性。他並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資者們通過理性的判斷得出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結論,這在學者中是相當難得的。

13、理查德-費里:《指數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

費里是一位投資組合分析師,也是有效市場假說的信奉者。他通過實證數據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經驗證明,積極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敗市場是不現實的,所以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把資產妥善配置到各種指數基金中去。

這本書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數編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數基金怎樣做到盡可能模仿指數?怎樣克服流動性、交易成本和稅收方面的困難?那些與有效市場假說矛盾的「增強型」「基本面型」指數基金有可能成功嗎?為什麼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數基金發展很慢?費里對這些問題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說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積極管理基金仍然占據著全球金融資產的大部分份額。

14、大衛-史文森:《機構投資與基金管理的創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作為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絕大多數同行的業績。他認為投資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資產配置,也在於對各種資產門類的本質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資決策中堅持科學審慎的原則。史文森並不排斥積極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過高的管理費用和過於危險的風險敞口。他還對捐贈基金的支出政策進行了點評。

史文森舉出了大量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持續取得佳績是何等困難。與我們想像的不同,他並未吹噓自己如何成功,而是嚴肅分析了其他人失敗的原因——過於輕率的投資決策,不恰當的風險管理,過高的資產管理費用以及「買漲賣跌」的錯誤心理等等。這些事例證明,心理或許是比技術更重要的因素。

15、斯蒂芬-戴維斯:《銀行並購:經驗與教訓》(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

銀行並購的浪潮席捲了整個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並購真的給股東帶來了價值?驅使管理層不斷收購或被收購的動機是什麼?投資銀行、機構投資者和銀行管理層在並購中各自扮演了什麼角色?作為管理咨詢顧問,戴維斯用許多親身經歷的案例和訪談講述了許多典型的並購故事。毫無疑問,大部分失敗了,但成功者的獎賞很豐厚。

這本書從多個角度深入描述了並購的具體流程和主要問題。在這個並購橫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靜的思考是少見的。作為一種復雜而且不穩定的金融機構,銀行並購可能是世界上最艱難的並購,所以了解銀行並購無疑就了解了並購問題的核心。

5. 求15本有關金融資產管理的書籍目錄!!!在線等~~~

1、本傑明-格雷厄姆:《證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
      
      如果整個證券研究領域的書籍全部被焚燒了,僅僅憑借這樣一本書,這個行業也必將重建。大本沒有建立任何精確的學術模型,卻恰到好處地切入了學術和實踐之間。他既不向浮躁的現實低頭,也不向自大的學術低頭。通過眾多紛繁復雜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論建立在非常具體的基礎上。
      
      雖然以知名股票投資家著稱,但大本的《證券分析》的大部分內容是關於債券和優先股,而且其價值並不遜色於股票部分。大本精闢地指出,選擇良好債券的藝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換為選擇良好股票的藝術,這兩者之間的聯系遠比人們想像的緊密。
      
      2、本傑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在這本書里,大本迴避了大部分艱澀的定量分析,幾乎不討論股票與債券投資的具體技術,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對「投資」一詞的定義上。從第一章到最後一章,大本都試圖找出投資與投機的根本區別,並在現實案例中闡述這些區別。
      
      《聰明的投資者》的精髓在於對風險的控制。大本從來不講述一夜暴富的技術。他認為投資應該在一個可以承受的風險水平上帶來滿意的回報,剩下的內容全部用來回答兩個更具體的問題:什麼是可以承受的風險,什麼又是滿意的回報。
      
      
      3、本傑明-格雷厄姆:《價值再發現》(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
      
      除了以上兩本書,大本曾經在多種學術和商業期刊上發表大量專業文章,並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進行演講。《價值再發現》一書收錄了大本晚年發表的最有價值的文章和演講,不僅涉及財務報表分析和投資學原理,還涉及貨幣銀行和宏觀經濟學內容。
      
      大本發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濃厚的悲觀主義情緒,所以他在華爾街並不是受歡迎的人。幾十年過去,今天的讀者可以更加心平氣和地體會他的教誨——對於價值投資理念的信奉,對風險控制的執著以及對頻繁交易的厭惡。這些教誨在今天仍然沒有得到執行。
      
      
      4、喬治-索羅斯:《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
      
      索羅斯的大部分言論都充斥著狂妄自大的氣息,但考慮到他的宏大功業,這樣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煉金術》中,他試圖建立金融市場的所謂「反身性」原理,即投資者與投資標的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並且用這種原理來解釋整個社會科學。
      
      為了證明他的理論,索羅斯聲稱他運用自己的對沖基金進行了「歷時實驗」,包括實驗期和對照期。這個歷時實驗發生在量子基金最輝煌的時期——1986年至1987年。索羅斯告誡我們,歷時實驗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論;可是事與願違,對於非
      
1/5頁
哲學專業讀者來說,唯一有價值的部分可能就是歷時實驗。
      
      
      5、戴維-法柏:《法柏報告》(The Faber Report)
      
      在所有講述華爾街現狀的書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實例最多、證據最充足、最能讓人感到身臨其境的著作之一。這本書是他長期采訪銀行家、分析師、基金經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後的經驗結晶,幾乎每一段都具備「口述史」的性質。
      
      法柏經歷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網路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與世界通信丑聞以及許多偉大基金的興起和衰落。沒有必要採取任何戲劇性的描寫,因為現實本身已經很有戲劇性了。法柏對大部分事務採取批評的態度,有些評價簡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後仍然承認,「華爾街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壞的地方」。
      
      
      6、理查斯-蓋斯特:《最後的合夥人》(The Last Partners)
      
      蓋斯特通過合夥人制度的誕生、發展、衰落與毀滅,寫出了一部嚴謹深刻的華爾街史。他從19世紀中葉開始敘述那些最偉大的合夥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許多你沒有聽說過的延續百年的大家族。此後,隨著金融業越來越成為資本主宰的行業,合夥制被摧毀了。
      
      這本書不是合夥制的輓歌,作者對那些舊的家族沒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變幻莫測的華爾街讓我們忘記了太多東西,適當地閱讀是非常有益的。或許有一天,已經發生過的一切會以某種奇特的形式卷土重來。
      
      
      7、理查斯-蓋斯特:《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
      
      這本書是我所見過的最清晰詳盡的投資銀行學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討論了廣義投資銀行業的每一個領域——證券承銷、並購咨詢、資本市場、銷售與交易、證券研究、零售經紀和基金管理,還探討了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以及監管者的千絲萬縷的聯系。難能可貴的是,蓋斯特特別注重探討投資銀行界,並將華爾街史視為一個發展的過程。
      
      蓋斯特的重點描述放在華爾街,但他並未忽視歐洲和日本。遺憾的是,這本書主要討論的監管政策是美國的政策。這些政策或許不能解釋其他國家投資銀行業的深刻變化。也許技術手段和投資觀念的進步,才是這個行業變動的根本動力。
      
      
      8、《華爾街日報》編輯部:《華爾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
      
      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華爾街網路手冊」,在這里你可以找到許多已經消失的名字:所羅門美邦、潘恩韋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賽-哈頓。書中描述的市場環境和監管措施與今天已經有很大區別,但還不是天壤之別。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華爾街的人撰寫的,這些人知道華爾街巨人背後
      
2/5頁
的秘密。
      
      在每一個華爾街巨人的簡介之後,緊接著的是幾篇著名人物傳記——出色的銀行家,偉大的交易員,以及某些惡名昭彰的「壞孩子」。作者的筆調在輕松和嚴肅之間遊走,而且經常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重要細節。這就是所謂的「華爾街日報體」,他們總是能夠見微知著。
      
      
      9、伯頓-麥基爾:《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
      
      麥基爾是極少數在學術界和實踐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經濟學家,又是職業投資者和分析師。他的核心觀點只有一條:金融市場是有效的,證券價格的波動歸根結底是隨機漫步,所以華爾街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地方。
      
      以上陳詞濫調我們早已在課本上讀過了,但是麥基爾用一種生動活潑的方式闡述了他的理論。他沒有用一兩個公式來糊弄我們,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現代工商業和金融業體系中蘊含的有效性和隨機性,這些特性使一切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趨於無效。我不贊成麥基爾的結論,但我們無法忽視他的論證,那簡直是天才和雄辯的偉大結合。
      
      
      10、沃倫-巴菲特:《巴菲特致股東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
      
      巴菲特沒有撰寫過什麼專業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寫給伯克夏哈撒維公司股東的信。他每年都重復一些似乎早已過氣的言論,例如現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層的重要性,在折扣價格購買資產的重要性以及「為增長付出恰當代價」的重要性。
      
      僅僅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偉大——在目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財務」。人們往往把巴菲特視為財務和稅務專家,但他在鑒別公司經理人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其實他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歸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只是用一種非常簡潔朴實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11、布魯斯-格林威爾:《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
      
      價值投資究竟是什麼?它應該購買瀕臨破產的低價股,還是購買氣勢如虹的藍籌股?從格雷厄姆開始,產生了許多價值投資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經理人擁有獨特的模型和選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與格雷厄姆差別不大。
      
      格林威爾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來最成功的價值投資經理人——馬里奧-加比利、沃倫-巴菲特和保羅-索金等等,分析了他們成功和失敗的案例,指出了在絢爛的投資行為背後的枯燥無味的模型。作為一位學者,格林威爾對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暢文筆也可以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價值投資者成功的共同因素。
      
      
      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資產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
      
      作為金融學家,伯恩斯坦指出,盡管有效市場的存在使大部分證券分析手段都失
      
3/5頁
去了價值,但是投資者仍然可以通過有效的資產配置來優化自己的回報。這本書花了大量時間討論投資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什麼是風險,為什麼要用方差來度量風險,以及股票為什麼對債券具有很高的溢價。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些討論尤其重要。
      
      伯恩斯坦並沒有給出什麼精確的資產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強調分散配置資產、及時進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頻繁交易的重要性。他並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資者們通過理性的判斷得出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結論,這在學者中是相當難得的。
      
      
      13、理查德-費里:《指數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
      
      費里是一位投資組合分析師,也是有效市場假說的信奉者。他通過實證數據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經驗證明,積極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敗市場是不現實的,所以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把資產妥善配置到各種指數基金中去。
      
      這本書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數編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數基金怎樣做到盡可能模仿指數?怎樣克服流動性、交易成本和稅收方面的困難?那些與有效市場假說矛盾的「增強型」「基本面型」指數基金有可能成功嗎?為什麼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數基金發展很慢?費里對這些問題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說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積極管理基金仍然占據著全球金融資產的大部分份額。
      
      
      14、大衛-史文森:《機構投資與基金管理的創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作為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絕大多數同行的業績。他認為投資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資產配置,也在於對各種資產門類的本質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資決策中堅持科學審慎的原則。史文森並不排斥積極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過高的管理費用和過於危險的風險敞口。他還對捐贈基金的支出政策進行了點評。
      
      史文森舉出了大量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持續取得佳績是何等困難。與我們想像的不同,他並未吹噓自己如何成功,而是嚴肅分析了其他人失敗的原因——過於輕率的投資決策,不恰當的風險管理,過高的資產管理費用以及「買漲賣跌」的錯誤心理等等。這些事例證明,心理或許是比技術更重要的因素。
      
      
      15、斯蒂芬-戴維斯:《銀行並購:經驗與教訓》(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
      
      銀行並購的浪潮席捲了整個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並購真的給股東帶來了價值?驅使管理層不斷收購或被收購的動機是什麼?投資銀行、機構投資者和銀行管理層在並購中各自扮演了什麼角色?作為管理咨詢顧問,戴維斯用許多親身經歷的案例和訪談講述了許多典型的並購故事。毫無疑問
      
4/5頁
,大部分失敗了,但成功者的獎賞很豐厚。
      
      這本書從多個角度深入描述了並購的具體流程和主要問題。在這個並購橫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靜的思考是少見的。作為一種復雜而且不穩定的金融機構,銀行並購可能是世界上最艱難的並購,所以了解銀行並購無疑就了解了並購問題的核心。

6. 有關金融的書籍有那些

1、本傑明-格雷厄姆:《證券分析》
本書在長達70年的時間里共發行了5版,計有百萬冊,充當了無數美國最傑出投資家的啟蒙教程,加上本傑明·格雷厄姆與戴維·多德兩人在華爾街創下的不朽業績,使得《證券分析》一書成為投資方面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從它於1934年問世以來,至今仍是人們最為關注的書籍,被譽為投資者的聖經。
2、本傑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
《聰明的投資者(第4版)》首先明確了「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指出聰明的投資者當如何確定預期收益。本書著重介紹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論述了投資者如何應對市場波動。本書還對基金投資、投資者與投資顧問的關系、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選擇、可轉換證券及認股權證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在本書後面,作者列舉分析了幾組案例,論述了股息政策,最後著重分析了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性」問題。
3、戴維-法柏:《法柏報告》
《法柏報告》是近年來最精闢、最具新意的投資圖書,不但以有趣的手法解釋投資人的欺詐行為和公司的罪行,也透露投資大戶與銀行家的實際投資秘訣。投資人看了這本書,不但能學會怎樣選股投資,更知道如何避開讓人虧大錢的股票,即使時機不好,也能穩賺大錢。

7. 有關金融的書籍,介紹幾本

1、《投資學》William F. Sharpe 等,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
2、《投資學》Zvi Bodie, Alex Kane, Alan Marcus,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年
3、《投資組合管理:理論及應用》James L. Farrell, Jr 等,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年
4、《商業銀行財務管理》Joseph F. Sinkey, Jr,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5、《國際經濟學》Paul R. Krugman 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年
6、《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勞埃德 B. 托馬斯,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年
7、《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Frederic S. Mishkin,(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8、《期權、期貨和衍生證券》* John C. Hull,華夏出版社,1997年
9、《金融工程學》洛倫茲•格利茨,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10、《公司財務原理》理查德 A. 布雷利、斯圖爾特 C. 邁爾斯,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
11、《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Brigham, E.F., L.C. Gapenski and M.C. Ehrhardt (1999), Ninth Edition, The Dryden Press.
12、《公司理財》斯蒂芬 A. 羅斯、羅德爾福 W. 維斯特菲爾德、傑弗利 F. 傑富,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年
13、《International Economics》Dominick Salvatore,第五版,清華大學出版社影印版,1997年。
14、《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Jeff Mara Fifth Edi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003
15、《匯率理論和政策研究》* 姜波克、陸前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16、《貨幣理論與政策》* 卡爾•E•瓦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17、《高級國際金融學教程》* 莫瑞斯•奧博斯特弗爾德,肯尼斯•若戈夫,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
18、《國際金融學》* 姜波克、陸前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宏觀經濟學》* 奧利維爾•瓊•布蘭查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20、《金融風險理論-從統計物理到風險管理》* [法]簡•鮑查德、[比]馬克•波特,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
21、《金融時間序列的經濟計量學模型》* [英]特倫斯•C•米爾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
22、《比較金融系統》富蘭克林•艾倫、道格拉斯•蓋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23、《不確定條件下的投資》* 阿維納什•迪克西特、羅伯特•平迪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24、《匯率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exchange rates)[英]露西沃•薩諾(Lucio Sarno), 馬克•泰勒(Mark P. Taylor),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

8. 詳細介紹中國各個銀行的書籍。

買《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變遷》吧……

沒有說單獨拉一本書出來將銀行歷史的,因為沒必要,有也沒必要買。為什麼呢……
中國以前都是政策性銀行,每個銀行是有職能的。農行負責農業,工商銀行負責工商,建設銀行負責建設,中國銀行負責外匯。超級簡單算術題。1949年建國,1949-1966經歷了17年,這17年中國解放完畢,開始建設基礎設施和工業,還有就是土改,銀行作用不大。倒是朱鎔基的上海大米之戰之類的比較值得研究。但是央行建立了起來。1966-1976,十年文革,倒退三十年……1976-78,兩年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政策,1948-1984,建立現代銀行體系。一直到這里,中國的銀行還沒有脫離所謂的功能。但是交通銀行和建行分開了,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四大國有銀行外加一個交通銀行,成為了國有的五個銀行。在改革開放期間,有一句話叫做這些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要為改革開放買單。也就是1984-1994,改革開放第一個十年到第二個十年開始的這段時間,非常大量的不良貸款,但是改革開放起來了。

由此可見,如果你想了解詳細介紹各個銀行歷史,真的好好看看《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變遷》《中國財政制度改革30年》之類的書吧。明顯你沒什麼這方面的概念!再往後,商業銀行改革,股份制改革不單單是銀行,而是整個中國的國有企業,說是說不再吃大鍋飯,但是真的實行起來還是1998以後,第三個十年期間。但是再往後就不屬於銀行歷史了。屬於現代銀行發展。這方面沒人寫書……因為本身就不透明。也就是當下的銀行概況。我們看到工商銀行是世界上最有錢的銀行之一,但是不良貸款一塌糊塗……

9. 我想學習金融,貨幣政策之類的書,不知道該看什麼書啊

米什金 貨幣銀行學
如果你要系統的學習金融
我給一點書單
1高等數學,2線性代數
然後
范里安(或高鴻業,比較基礎)微觀經濟學
曼昆(或高鴻業)宏觀經濟學
會計學基礎(能看懂財務報表就行)
羅斯 公司金融
莫頓 金融學
米什金 貨幣銀行學
博迪 投資學
繼續補充數學基礎:1統計學,2概率論然後可以看懂以下
伍德里奇 計量經濟學
JHON HULL 期權與金融衍生品(好像叫這名字,書名記不清,作者名肯定沒錯)

10. 有關金融、銀行方面的書

樓上的書除了幾本之外其他的都是金融知識很扎實的人看的。提問人對金融一點概念都沒有,不能提供這些的。
相對簡單的,又跟中國金融市場比較實際相關的,就是他們各個行業人員的從業資格考試的教科書了。挺簡單的。書目是:
銀行方面:《公共基礎》《個人理財》、《風險管理》、《個人貸款和公司信貸》都是簡單的介紹知識,你去書店說要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的教材,他就會給你了,你可以去看,這幾本書都是介紹銀行的主要業務的,很全面,又不深。
證券方面:《證券市場基礎知識》《證券交易》、《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投資分析》、《證券投資基金》。這些書是介紹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是怎麼回事的。去書店說要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教材,他就會給你啦。
看完上面這些你什麼都懂了。

如果你覺得這些書太多,太煩,你可以看:《領導幹部金融知識讀本》《保險知識學習讀本》《證券知識讀本》或者人民銀行編的《金融知識國民讀本》,這些書之所以叫讀本就是國家派人編寫供普及金融知識實用的,專門給那些對金融沒有了解的人使用的。

個人推薦如果你想一本書就全面了解金融知識但不需太深。就讀人民銀行編的《金融知識國民讀本》

祝君好運

閱讀全文

與政策性金融機構書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遠期匯率的交叉匯率 瀏覽:963
香港實德貴金屬戶口 瀏覽:299
金融機構高管輪崗制度 瀏覽:495
微信微眾銀行理財好么 瀏覽:10
9月1號上市股票 瀏覽:5
查新三板公司股東信息的軟體 瀏覽:648
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的區別 瀏覽:704
理財基金做大漲幅 瀏覽:929
拓普集團做什麼的 瀏覽:971
最近一周台幣匯率 瀏覽:856
理財產品被騙500億 瀏覽:800
德國瓦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26
深圳華富同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920
沃爾沃集團營收 瀏覽:244
橫琴華通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郵箱 瀏覽:666
掛單分筆交易 瀏覽:467
安碩股份 瀏覽:229
分時主圖指標取日線數據 瀏覽:644
金融端盤子服務 瀏覽:784
上海有多少金融公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