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鹿特丹港的金融服務

鹿特丹港的金融服務

發布時間:2021-12-18 10:59:17

① 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的具體情況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首都,荷蘭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人口約70萬。

鹿特丹(Rotterdam)是荷蘭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整座城市展布在馬斯河兩岸,距北海約25公里,有新水道與北海相連。港區水域深廣,內河航船可通行無阻,外港深水碼頭可停泊巨型貨輪和超級油輪。

鹿特丹是連接歐、美、亞、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歐洲門戶」之稱。城市市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港區10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7萬,包括周圍衛星城共有102.4萬。

② 荷蘭簡介

尼德蘭王國,簡稱尼德蘭因其北荷蘭省和南荷蘭省(Zuid-Holland)最為出名,故又稱荷蘭,是由尼德蘭、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4個構成國組成的君主立憲制的復合國,是以尼德蘭本土為核心的主權國家。荷蘭政府的權力僅限於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權力以外,各構成國皆有完全的自主權和自治權。

荷蘭是世界有名的低地國家,本土設12個省,下設443個市鎮。首都設在阿姆斯特丹,但是其中央政府、國王居住辦公地、所有的政府機關與外國使館、最高法院和許多組織都在海牙。

國土總面積41864平方千米,位於歐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亞歐大陸橋的歐洲始發點,與德國、比利時接壤。

(2)鹿特丹港的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荷蘭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低平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除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外,絕大部分地勢都很低。南部由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連接而成。

氣候特徵

荷蘭位於北緯51°-54°之間,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荷蘭沿海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為16℃,冬季平均氣溫為3℃。內陸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為17℃,冬季為2℃。6-8月份溫度為21~26℃。冬季陰雨多風,1月份平均溫度為1.7℃。荷蘭歷史上記載過的最低氣溫為-27.8℃,最高氣溫達到38.6℃。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荷蘭

③ 鹿特丹港口的主要作用什麼

鹿特丹港位於萊茵河與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東溯萊茵河、多瑙河,可通至裏海,有「歐洲門戶」之稱。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碼頭總長42公里,吃水最深處達22米,可停泊54.5萬噸的特大油輪。港區基礎設施歸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務管理由鹿特丹港務局負責,各類公司承租港區基礎設施發展業務。二戰後,隨著歐洲經濟復興和共同市場的建立,鹿特丹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發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過紐約港(1.8億噸),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此後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0年,吞吐量達3.2億噸,創最高記錄。目前,鹿特丹年進港輪船3萬多艘,駛往歐洲各國的內河船隻12萬多艘。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進的ECT集裝箱碼頭,年運輸量達640萬標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鹿特丹港就業人口7萬餘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4%,貨運量佔全國的78%,總產值達120億荷盾,約占荷國民生產總值的2.5%。
鹿特丹港區服務最大的特點是儲、運、銷一條龍。通過一些保稅倉庫和貨物分撥中心進行儲運和再加工,提高貨物的附加值,然後通過公路、鐵路、河道、空運、海運等多種運輸路線將貨物送到荷蘭和歐洲的目的地。但是在歐洲,鹿特丹港也是以毒品泛濫而著稱!

④ 荷蘭有哪些港口

荷蘭的港口有3個:鹿特丹、海牙、阿姆斯特丹。

1、鹿特丹

鹿特丹是荷蘭第二大城市,長期為歐洲最大的海港,以集裝箱運量計算,19世紀80年代曾是世界上第一大港口,在2010年為世界第10。

鹿特丹港輻射面積方圓500公里,年吞吐量超過三億噸,內有1億6千萬歐洲消費者,每年約3萬艘來自各國的船舶停靠,500多個定期航班駛往全球1000多個港口。

鹿特丹港區服務最大的特點是儲、運、銷一條龍。通過一些保稅倉庫和貨物分撥中心進行儲運和再加工,提高貨物的附加值,然後通過公路、鐵路、河道、空運、海運等多種運輸路線將貨物送到荷蘭和歐洲的目的地。

2、海牙

海牙(荷蘭語:Den Haag)位於荷蘭的南荷蘭省,同時也是該省省會。是荷蘭第三大城市,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之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人口47萬2千人(2005年1月1日)。雖然海牙並不是荷蘭的首都,但它是荷蘭中央政府所在地,而且荷蘭國王居住在海牙並於此辦公。

3、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約110萬。位於該國西部省份北荷蘭省,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其名稱源於Amstel dam,這表明了該城市的起源:一個位於阿姆斯特爾河上的水壩,即今水壩廣場址。

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在那個時代,該城是金融和鑽石的中心。19和20世紀,該城擴展,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現為歐洲第四大航空港(前三大分別為倫敦、巴黎、法蘭克福)。

⑤ 歐洲基本港指的是哪幾個港

歐洲基本港包括荷蘭的ROTTERDAM,德國的HAMBURG,BREMENHAVEN,比利時的ANTWERP,ZEEBRUGGE,法國的LE HAVRE,英國的FELIXSTOWE,SOUTHAMPTON,THAMESPORT。這些港口都是船東第一掛靠點。

輸歐貨物要提供ENS數據海關申報,費用以及時間操作應該注意哪些? 答:ENS(ENTRY SUMMARY DECLARATION)中文簡稱歐盟入境摘要申報。

從2011年1月1日起,所有歐盟進口貨物、經停歐盟港口、或經歐盟轉運的貨物都需提前申報艙單,歐盟海關要求承運人在開船前48小時提交貨物ENS申報,而實際操作中,承運人的ENS截止時間為截關前48小時,經由承運人申報ENS,費用標准為USD25/BILL。

(5)鹿特丹港的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港口的功能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物流服務功能。港口首先應該為船舶、汽車、火車、飛機、貨物、集裝箱提供中轉、裝卸和倉儲等綜合物流服務,尤其是提高多式聯運和流通加工的物流服務。

2、信息服務功能。現代港口不但應該為用戶提供市場決策的信息及其咨詢,而且還要建成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的增值服務網路,為客戶提供訂單管理、供應鏈控制等物流服務。

3、商業功能。港口的存在既是商品交流和內外貿存在的前提,又促進了它們的發展。現代港口應該為用戶提供方便的運輸、商貿和金融服務,如代理、保險、融資、貨代、船代、通關等。

4、產業功能。建立現代物流需要具有整合生產力要素功能的平台,港口作為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點,已經實現從傳統貨流到人流、貨流、商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是貨物、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的聚集點。

⑥ 荷蘭鹿特丹港口優勢是什麼

經濟腹地是港口興衰的重要基礎。鹿特丹的腹地覆蓋了歐洲的半數國家。鹿特丹是世界上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海港之一,是國際航運的樞紐,也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歐洲貨物集散中心和糧食貿易中心。鹿特丹港擁有大型深水港灣,可以進泊巨型油輪,年進港船隻35000艘左右,吞吐總量約3億噸。正是傳奇般的港口讓鹿特丹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門戶」。 荷蘭鹿特丹港口最大優勢是位於西歐,經濟發達,腹地廣闊。
鹿特丹港自稱為大港(Mainport)和世界級港口(Worldport)。它之所以形成當今世界大港的地位是與它的優越地理位置、理想的深水條件和發達的內陸水路、公路和鐵路集疏運系統有關,也是它根據航運發展的趨勢,進行新的港口開發和發展相關產業的結果。
鹿特丹是荷蘭第二大城市,歐洲第一大港口,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
鹿特丹是連接歐、美、亞、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歐洲門戶」之稱。城市市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港區10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66萬,包括周圍衛星城共有102.4萬。 鹿特丹地勢平坦,位於荷蘭低地區,低於海平面1米左右。
以鹿特丹為中心,集中了荷蘭的主要工農業城市。有發達的公路、鐵路和水運網把周邊的城市連接起來。其附近鄰國的德國、瑞士、法國、比利時、英國等工業發達,這些國家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料和燃料主要靠進口,產出的產品又要出口,使居於它們中間位置又有良好轉運條件的鹿特丹港成為他們大宗貨物的轉運中心。不僅如此,歐洲四通八達的交通還可能向遠擴展到西歐、中歐及東歐的部分地區,故鹿特丹港自古就有「歐洲門戶」之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廣闊的經濟腹地,是鹿特丹港不斷發展的有力支柱,也是亞歐大陸橋西橋頭堡的前景所在。
鹿特丹港是世界上主要的集裝箱港口之一。鹿特丹港的集裝箱運量1991年為371.2萬標准箱(TEU),居世界第三位。早在1967年,一些碼頭裝卸公地發現到集裝箱在世界上的發展潛力,並進行了巨大投資。現在,鹿特丹港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它的裝卸過程完全用電腦控制,碼頭上各種集裝箱井井有條地堆放在一起。

⑦ 荷蘭經濟怎麼樣

荷蘭經濟綜述

【荷蘭市場特點】
1、市場特點 :
荷蘭國內市場有限,但轉口市場十分廣闊,商品吸納量大。荷進口貨物中有60%直接運銷其他國家,20%在當地經加工後再出口,進口內銷產品僅佔20%左右。市場結構特點是由少數十幾家大型跨國公司組成,如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阿克蘇?諾貝爾集團、DSM化學公司、聯合利華公司、飛利浦公司、達夫卡車公司等;這些公司資本雄厚、技術先進、產品競爭力很強,並有著寬闊的銷售渠道和廣泛的國際銷售網路。荷蘭中小型公司也十分活躍,並面向國際市場。
2、對外經濟貿易關系:
荷蘭是歐盟的成員國,其主要的貿易對象是歐盟其他成員國。荷蘭75%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是在歐盟成員國之間進行的,
分別占荷蘭進口額和出口額的66%和79%,其中對德國貿易又占其進口和出口額的的25%和30%。在美洲市場以美國為主要貿易夥伴;在亞洲市場則以日本、中國、港台地區、新加坡和韓國為主要貿易對象。
3、主要進出口大類商品:
荷蘭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貧乏。除天然氣和少量的石油以外,幾乎沒有什麼自然資源。工農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絕大部分需要進口。因此,原材料和能源產品構成荷蘭的主要進口商品。除此之外,荷蘭也進口相當數量的油類、油脂作物以及化工產品和交通運輸設備。除天然氣和農產品以外,荷蘭的主要出口產品是:化工產品、食品加工機械、電子電器產品、機械產品、工業製成品、港口設備以及挖泥船等。
【荷蘭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素】
荷蘭經濟的特點是外向型經濟佔主導地位。產業部門齊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均高度發達。荷蘭社會經濟關系穩定,政府、企業和工會定期磋商,共同為經濟的繁榮發展作出努力。以下幾個領域是荷蘭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支撐:
【貿易大國】:荷蘭奉行自由貿易政策,貿易環境甚佳。 擁有高度發達的對外貿易體系,狹小的國內市場使荷蘭經濟一直具有強烈的國際取向,藉助其"歐洲門戶"的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設施和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荷蘭成為歐洲最大的貿易轉口國。對外貿易總量居世界第八位。據EIU預測,荷蘭在未來五年將成為全球最佳的業務經營和投資的地方。荷蘭經濟一半依賴於貿易,出口產品及服務總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5%。據世貿組織對「全球商品進出口國家/地區排名」,荷蘭進出口貿易排在第八位。
【工業強國】:荷蘭工業特點國際化,主要工業領域為化工、食品加工、電子工業、金屬製造及加工、造船等。是西歐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著名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有:殼牌石油公司、聯合利華公司、阿克蘇.諾貝爾公司、飛利浦公司、ING等,在世界500強中排在前50位。
【交通大國】:荷蘭擁有高度發達的水陸空運輸網路、分撥能力、通訊系統和完善的服務體系,荷蘭交通四通八達,空中、近海、內河、公路、鐵路組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交通網。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年吞吐量超過三億噸。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是歐洲三大貨運機場之一,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是歐洲第四大客運和貨運航空港。荷蘭的內河船隊占據了萊茵河、馬斯河上運輸量的53%;公路運輸占歐洲內陸流動卡車的27%。在這里可以迅速便捷地直抵全歐300多座城市,並可快速抵達中東和非洲。在歐洲955個分銷中心中荷蘭獨佔535席。
【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荷蘭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農產品出口總量僅次於美國和法國。鮮花出口壟斷全球市場70%,荷蘭被稱為歐洲的"菜園子",蔬菜出口名列世界榜首,土豆種子出口、乳產品生產位於世界第一。荷蘭土地面積有限,20%是圍海造田開墾出來的,但農業以集約化經營為特點,採用高技術生產和現代化管理,給農業帶來高產、高質、高附加值。
【水利大國】:荷蘭地勢低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平面。其圍海造田和攔海工程為世界之最。三十年代,即修建了著名的30公里長的須德海攔海大壩。自1958年始實施投資300億荷蘭盾的攔水壩"三角洲"工程和耗資"十億馬克"的可移動式防洪大壩。荷蘭每年用於水利投資約45億美元,人均近300美元,是世界最多的國家之一。
【金融保險服務業強國】:荷蘭的金融和保險業亦聞名於世。荷蘭銀行(ABN AMRO)、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拉博銀行和荷蘭農業銀行是荷蘭著名的四大銀行,均在世界最大的25家銀行之列,義務活動遍及世界各地。荷蘭AEGON保險公司是世界第三大保險公司。
【科學技術領先的國家】:荷蘭在環境技術、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學和材料技術、水利工程等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荷蘭制訂有積極的技術政策,全國每年投入科研的經費達100億荷蘭盾。

【「歐洲門戶」】: 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地處北海海岸、萊茵河及馬斯河的三角洲,坐落在萊茵河入海口附近,被人們稱作「萊茵河上的明珠」「歐洲的門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內陸運輸網,賦予鹿特丹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每年,鹿特丹港有約3萬艘來自世界各國的船舶掛靠,500多個定期航班駛往全球1000多個港口。鹿特丹是荷蘭的工業中心,也是商業(是僅次於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大商業區)和運輸中心。
鹿特丹輻射面大,在其方圓500公里內有1億6千萬歐洲消費者,意味著鹿特丹是為綜合購買力達80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提供服務。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荷蘭人習慣節儉,講究實用。消費者習慣集中購買、自由選購,因此,超級市場、連鎖商店是荷蘭人常去的購物場所。消費者喜歡選購款式新穎,價格適中的商品,且更新換代較快。

【中國與歐盟、荷蘭的貿易關系】
歐洲統一大市場,人口密度大,購買力強,市場總值最高。歐盟於1995年、1996年相繼發表《中國—歐洲關系長期政策》和《對華合作新戰略》,將擴大和發展對華經貿合作關系提到了戰略性高度。
歐洲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2002年,雙邊貿易額為868億美元,與2001年相比增長17.8%,其中中國出口482億美元。中國出口主要有:紡織服裝、鞋、箱包、玩具、日用品、收音機、組合音響、醫葯、塑料製品、焦炭、工具、鋼材、腸衣、照明裝置等。目前歐盟已是中國第一大投資方(按實際投入計算)、第一大技術供給方,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日、美和香港)以及機電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如果中國和歐盟的經濟不發生逆向變動,根據最近幾年中歐貿易的增速計算,預計到2005年雙邊貿易總額將突破1100億美元。
如上所述,荷蘭是歐洲的門戶,它已成為世界各國商人開發歐洲市場的首選場所。荷蘭又是第二歐亞大陸橋的歐洲終點(起點為我國連雲港)、溝通歐亞兩大市場的樞紐。
荷蘭是歐盟創始國之一。與其他歐盟國家一樣,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遵循歐盟共同的對外經貿法規。
荷蘭十分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系,曾把1995年定為中國年。是年荷蘭首相訪華,承諾提供一筆12.5億荷蘭盾混合貸款,約合6.5億美元,執行期為1996年—2002年。此後雙方高級官員頻頻互訪。1995年12月,荷蘭發展合作大臣普龍克和當時的外經貿部部長吳儀會談時,宣布對華提供長期發展援助的決定。1996年3月,中荷兩國政府簽署了中荷關於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中荷在扶貧、環保、林業、培訓和教育領域開展合作。1999年荷蘭女王訪華,2000年朱總理訪問了荷蘭,雙邊關系又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中荷兩國貿易往來可追溯到17世紀。新中國成立與其建交以後,雙方經貿關系主要從90年代開始,雙邊貿易額穩步上升,1995年突破40億美元,1997年50億美元,1998年59.95億美元,1999年64.23億美元,2000年79.23億美元。2001年87.39億美元,2002年約9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2.6%,其中中國出口額81億多,佔83%以上。在中國對歐盟15國的出口中荷蘭占第2位。

荷蘭主要經濟產業

【工業】
國際取向是荷蘭工業的特點,不僅體現在外銷方面,也包括在海外廣泛設立生產基地並與外國企業開展合作。主要工業領域為化工、食品加工以及金屬加工業,其中食品加工業為最大的行業。此外還擁有規模可觀的印刷與電子技術業。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學綜合企業的「家基」所在地。荷蘭的金屬加工業主要擅長於機械製造。由於廣泛地應用電子控制系統,荷蘭在食品加工機械、運輸工具以及食品與化工生產裝置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能源業】

荷蘭的能源公司在內陸與北海屬於荷蘭的大陸架上同時進行石油與天然氣開采。特別是通過開采荷蘭北部的大型天然氣田,使得荷蘭成為西歐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鹿特丹為供應西歐的能源起著重要作用;通過港口大量地進口原油,並在港口附近設有巨大的煉油裝置。原油與石油產口主要通過輸油管道直接從港區送往德國和比利時的工業中心。
【服務業】
服務業日益成為推動歐洲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過去二十年來 ,服務業已經發展成荷蘭最大的經濟行業。過去十年間,商業服務輸出的增長比貨物出口的增長要快。服務業內最重要的領域為貿易,其次為運輸與通訊,建築、商業服務以及銀行與保險業。服務業的大多數公司主要活躍於國內市場。但運輸業、技術咨詢以及貿易公司則更注重國外市場。荷蘭的三大銀行為荷蘭銀行、ING國際財團和荷蘭合作銀行,均列在歐洲的前25家大銀行之內,在世界各金融中心均有業務處。
【交通、運輸與通訊】
荷蘭有著悠久的運輸傳統。位於北海之濱,萊茵、馬斯與斯海爾德三大河流都從荷蘭境內入海;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荷蘭發展成通往歐洲的門戶,隨著歐洲境內邊界的取消,這一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荷蘭在歐洲集散網路上至關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眾多的國際公司在此落戶。遠洋貨輪每年運送數千萬噸的貨物到鹿特丹--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波爾國際機場是歐洲第4大客運、貨運航空港。為了維護荷蘭作為至關重要的中轉國的經濟地位,並保證抵達各商業中心的便利,荷蘭政府採取了各項措施以緩解交通壓力。鼓勵「多人共乘」、自行車、步行、通過電信手段遠距工作等,尤為注重鼓勵使用公共交通設施。
荷蘭的公交系統每年完成的乘客公里總數約達250億。這是由火車、城市與區域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共同實現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市更擁有地鐵系統。城市內與區域內的公交主要使用公共汽車。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和地鐵使用一種特別的價格體系:整個國家分成不同的「交通區」,使用一種全國通用的「條票」,乘客按旅行「交通區」數的多少在條票上「列印記」,以固定的費率支付費用。鐵路交通由荷蘭鐵路公司負責。來往於大多數大城市間的現代化「城際特快火車」,每半小時即發車一輛。
荷蘭的運輸業收入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8%,在歐洲運輸市場上佔有很大的份額。鹿特丹港30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為了維持這一領先地位,鹿特丹港在持續不斷地進行現代化改造。其它的重要海港還有阿姆斯特丹港、費爾森/艾默伊登港,代爾夫宰爾港、埃姆斯哈芬港、弗利辛恩港等。
除斯希波爾國際機場外,荷蘭還有16家大大小小的機場,其中較大的為鹿特丹的塞斯廷霍芬機場和馬斯特里赫特的貝克機場。乘客可通過鐵路或公路舒適快捷地抵達荷蘭各大城市。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為荷蘭最大的航空企業,接下來還有馬梯耐爾、特蘭沙維亞以及荷蘭航空公司。後幾家公司主要提供度假客運服務。其中馬梯耐爾航空公司也經營國際貨運。
荷蘭擁有高度發達的電子通訊基礎設施,是歐洲電纜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所有的電信交換中心都是數字式的,這使得在同一條線路上可同時進行通話與信息傳送;通過個人電腦進行通訊往來,「視像會議」與圖文傳真已經是每個用戶都可以使用的通訊手段。

【農、林、牧、副、漁】
荷蘭盡管是一個小國,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產品出口國之一。1995年向全世界的農產品出口達720億荷盾。荷蘭農業產品中,約80%出口到其它歐盟國家,其中尤以德國為最多。但荷蘭也從他國進口農產品原料,主要用於牲畜飼料與食品加工業(如咖啡、茶和可可等)。
耕種業一直是荷蘭農業的重要部分。盡管近年來耕種面積大大減少,目前約為80萬公頃,但由於近幾十年來產量的提高,每公頃的收獲量卻大大提高。近年來農民以耕種馬鈴薯、小麥和甜菜為主,作牲畜飼料用的玉米種植量也增長很快。耕種地中約四分之一用於種植玉米。荷蘭產的馬鈴薯,尤其是「種馬鈴薯」,銷往全球。

就產量來講,園藝業是荷蘭最大的農業分支。荷蘭的鮮花聞名於世,被空運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出24小時,地球的另一邊的桌上花瓶里就可插上一束荷蘭的玫瑰。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鮮花與球莖出口國,1995年的出口額達53億荷蘭盾。
畜牧業的最大分支為乳畜飼養,接下來則為牲豬、家禽、綿羊、家畜與小牛及山羊飼養。近幾十年來,通過研究工作和現代技術的應用,傳統的乳畜飼養方法大為改進,奶牛的飼養、產奶以及牛奶儲存在許多飼養場已經完全自動化。通過人工授精進行選擇性育種,加上喂養改善,使得奶牛能大量產奶。現在,一頭奶牛年產7000升牛奶決不算稀奇,而1950年則僅為3800升。
農產品與園藝產品、肉類和奶製品的加工生產是荷蘭農業的一個主要分支。目前,荷蘭的各種食品與飲料及煙草產值佔了全部工農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成為荷蘭的支柱產業之一。食品與飲料及煙草業的產值占整個農業產值的60%。該加工行業最重要的原料是馬鈴薯、牛奶和肉類。

荷蘭的漁業以深海和近海捕撈為主,同時還養殖貝殼類水生動物並進行內河捕撈。荷蘭的深海與近海捕撈主要由獨桅帆船與拖網漁船船隊進行。小得多的獨桅帆船則在近處漁場捕撈鰈魚、鰨魚、鱈魚以及小蝦等,主要在北海的中、南部捕撈。
荷蘭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的、對環境無害的農業生產形態。目前使用的是集約式生產,農民們施用化肥與殺蟲劑,這會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作用。因此荷蘭作了大量的努力,以尋找能保護自然環境的農作物與園藝栽培方法。改用生物保護法來對付病蟲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外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來開發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
【新聞媒體】
言論自由是荷蘭政治制度的基石之一。無論對廣播電視還是出版業,荷蘭政府奉行一種旨在維護與促進媒體的獨立性與多元性的政策。《新聞法》中特別強調各廣播電視機構自行決定其項目的形式與內容。對出版業政府也同樣強調無權干涉其內容。然而,鑒於媒體界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向所有公民提供信息的角色,政府必須相應地為之創造條件,使其能最佳地發揮作用。
荷蘭出版業的各主要分支為:日報、地方報以及期刊雜志。最大的全國性日報為《電訊報》、《綜合日報》、《國民報》。此外還有很多的區域性報紙,發行量通常相當大。地方報不是每天都發行的,一般為每周1至3次,主要在較小行政區發揮著重要的、傳播地方性新聞的作用。幾乎每一個荷蘭家庭都訂有日報。1974年建立的新聞基金,可為報紙與期刊提供財務支助,以幫助其度過困難時期。支助可以採用貸款或補貼的形式,但為臨時性的,即一段時間以後,有關出版機構必須要重新靠自己的力量維持。日報出版業高度集中在幾家出版社手上:最大的日報綜合企業為「聯合出版公司」,其次為電訊報公司,VNU以及維戈訥。期刊類分為:議論性的、大眾性的、廣播電視的以及行業性的。主要的議論性刊的發行量不算很大,但其見解性的議論產生的影響卻相對很大。大眾性期刊的發行量明顯地高很多,如婦女雜志《解放》和《瑪格麗特》的發行量分別為75萬與52.5萬份。廣播電視期刊的發行量同樣也很大,其中除了普通的文章外,還包含大量的廣播電視節目信息。
自二十年代以來,荷蘭就採用一種公眾廣播(電視)體制:即節目的播放由不同的廣播電視協會負責,各協會代表著社會上不同的分支。這一制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目前的各廣播電視協會為:一般性的、耶穌教派的、社會民主派的、天主教派的、進步主義的以及耶穌教派的,他們的營業執照為期五年,到2000年為止。他們各自負責整套的節目,包括:信息、教育和娛樂節目,此外還有荷蘭廣播電視基金會,所有的公眾廣播電視機構都在這個基金會的旗下進行合作;以及荷蘭節目基金會,它主要播放各類年青人與少數民族文化性節目。在公眾廣播電視播放時間內,也可以為教堂、宗教組織、政黨、政府機構以及教育廣播電視機構安排播放時間。
公眾廣播電視一共擁有三大全國性電視網與五大全國性廣播網,此外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區域性廣播電台,全荷蘭共有約400家地方性公眾廣播電台。公眾廣播電視的財務支持靠的是收取「廣播電視費」和廣告收入。廣告由STER機構負責。廣告在不同的節目之間播放。公眾廣播電視不實行將一個節目中途打斷來播廣告的方法。自1992年起,荷蘭也出現了商業性電視。除RTL4與RTL5外,還有維羅妮卡、SBS6、TV10以及音樂工廠。另外,荷蘭也有商業性的廣播電台。幾乎每一個荷蘭家庭都與電纜網路連通。大量的國內外公眾與商業發射台都通過電纜風絡播放節目,如BRTN、ARD、ZDF、BBC、TV5、CNN以及MTV等。
荷蘭國際廣播公司是一家獨立的公眾廣播公司,向全世界播放廣播與電視節目,為那些長期或臨時逗留國外的荷蘭人或對荷蘭及其文化感興趣的人們服務。RNW每天都用荷蘭語、英語、西班牙語、印尼語以及帕皮阿門托語播放節目。廣播節目通過短波、中波、地方調頻波以及通訊衛星播放,包含很多的新聞與當前的各種活動大事、體育和天氣等節目。電視節目則出售給經過授權的各國公司播放。荷蘭廣播事業培訓中心,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員提供節目製造培訓,並負責世界范圍的有關合作。
【勞工】
荷蘭勞工以穩定性高、教育程度高、生產力高、能說多國語言、工作態度友善開放而著稱。荷蘭勞資關系一向和諧,近幾年來,荷蘭勞工因罷工所損失的工作天數在歐洲國家中堪稱最低。
【對外貿易】
以國際眼光看,荷蘭的國內市場不大。鑒於此,許多公司都以外銷的方式朝國外發展。處於西歐的優越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於荷蘭業務活動的國際化。長期以來,許多非歐洲公司也看中荷蘭的區位優勢,而紛紛在荷蘭設立其歐洲總部,以朝歐洲市場發展。由於這些因素,荷蘭國際貿易產值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荷蘭經濟在國際貿易市場上起著重要作用。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國家名單中,荷蘭列在前10位內。貿易平衡結果傳統上一直為順差,國際收支經常帳戶的結果也是如此。荷蘭經濟繁榮高度仰賴國際貿易,故此養出了一批國際營銷人才,這是企業攻佔歐洲市場的絕佳利器。
【科學技術】
由於荷蘭擁有的天然資源不豐富,因此全社會都很注重知識的改進與開發。在各公司企業,大學和研究院所就職的科研人員達6萬以上,每年的科研投入為100億荷蘭盾;其中各公司企業佔50%,而大學與貿易研院所則各佔25%。荷蘭研究人員辛勤努力獲得的科研成果,占歐盟科學論文數量的7%,歐盟專利的6%。在荷蘭大約有5000家公司擁有自己的研究部門,以革新其產品和生產工藝。在這方面最重要的公司為五大跨國公司:飛利浦、殼牌、阿克蘇·諾貝爾DSM以及聯合利華。

⑧ 鹿特丹港口的區位條件

位於北海沿岸的鹿特丹,不僅是荷蘭最大工業城市和貿易金融中心,也是整個西歐的工業基地和貿易中心,是聞名於世的84座世界名城之一。
鹿特丹位於荷蘭西南部北海沿岸,是典型海洋性氣候區,冬暖夏涼,7月平均氣溫18-19℃,1月平均氣溫2-3℃,港口四季不凍,長年暢通無阻。
鹿特丹地處北海航運要沖,扼西歐內陸出海咽喉,自鹿特丹可方便出海,並經萊茵河與有關運河、高速公路、鐵路、石油管線連接西歐陸上運輸網,通往包括西歐、中歐和東歐部分地區在內的廣大歐洲腹地,素有"歐洲門戶"之稱。尤其是以鹿特丹為中心,半徑500千米范圍內的英國、德國、比利時、瑞士等西歐國家的主要工業區是其主要經濟腹地。這一地區工農業和貿易高度發達,居住有1.6億以上高收入人口,產業和人口密集程度高,為鹿特丹提供了充足的轉運貨源和優良的轉口貿易條件。
鹿特丹具有河海結合的區位優勢,位於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境內河網密布?quot;血脈暢通",僅萊茵河與斯海爾德河就為鹿特丹港1/3的轉運貨物提供了便捷的運輸渠道。除運河外,港區鐵路、高速公路與國內外交通網相通,並有年輸送能力5000萬噸的石油管線通往阿姆斯特丹、德國、比利時,具有高效的港口集疏運系統。
鹿特丹有700多年的歷史,1283年這里還只是一個小漁村,但到了14世紀中葉,隨著荷蘭海上強國地位的確立,鹿特丹發展成為重要港口。此後,它緊緊抓住西歐海上運輸和貿易日益繁榮和通往印度航路發現的機遇,加速港口建設,使城市迅速發展成為荷蘭僅次於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大商業中心,19-20世紀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1870年以後德國魯爾區成為世界最大工業區,通往北海的運河--新航線建成。在這樣的背景下,鹿特丹加強了馬斯河南岸岸線開發,使港區西延,並於30年代修建了當時世界最大的挖入式港口--瓦爾港,煉油、食品加工等工業也應運而生,使得港口和城市規模迅速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鹿特丹已成為歐洲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年吞吐量達4200萬噸,城市人口達60萬,進入大城市行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港口和城市更是進入高速發展的現代化階段。盡管戰爭期間鹿特丹遭受嚴重破壞,港區1/3毀於戰火,但它以"奮斗自強"精神自律自勉,艱苦創業,迅速重建並發展起來,不僅在馬斯河北岸老城原址重建嶄新的市中心,而且根據貨流增長和世界港口大型化、深水化和船型增大趨勢,以及採用集裝箱船、滾裝船等先進運輸方式的需要,把港區沿馬斯河南岸快速西延,經過開挖港池、疏浚航道一系列重大工程措施,於1947-1974年期間建造起三大全新港口、工業區,吸引了大批貨流和石油、化工企業,從而使港區面積由戰前26.3平方千米擴大到約100平方千米,並以年3億噸以上的吞吐量躍居世界第一港,鹿特丹已發展成為世界性大都市。
荷蘭大部分地區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鹿特丹也不例外,其原材料如石油、礦石、煤炭等主要依靠進口。但鹿特丹人文資源豐富,是世界性旅遊勝地,其舊城中心戴爾福斯哈溫和新市中心的超現代化和未來主義建築舉世聞名,港口附近的高185米的"伏洛馬斯特"觀望塔是一大觀光勝景。此外,像童堤鎮古老的大風車、哥達鎮的早期建築等都是鹿特丹名勝,吸引了大量境內外遊客。
政策策略對城市經濟發展具有關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110萬人口的鹿特丹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大港,自由港政策在起重要作用。鹿特丹貨源的75%的轉口,港區設"保稅倉庫",專供待售和轉口貨物整船寄存,僅收倉儲費用,免徵關稅,海關給貨主很大方便,在手續上盡量適應各國商人過境、轉口和分銷要求,除毒品和軍火外,幾乎所有商品都可自由出入,不受種類和數量限制,港口的優惠政策大大促進了過境貿易的發展,吸引了大量外國船隻和貨物過境,獲取了大量運費。此外,西歐共同市場的成立,減少了國際屏障,使得西歐國家商品大多通過內河航行至鹿特丹,然後轉運世界各地,促進了鹿特丹的建設和迅速發展。借鑒鹿特丹的經驗,在連雲港設立保稅區是很必要的。

⑨ 荷蘭鹿特丹的特色

樓主是去留學的?還是旅遊啊

鹿特丹港歷史悠長 ,並幾經興衰。特別是二
戰後 ,隨著歐洲經濟復興和共同市場的建立 ,鹿特
丹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 ,得到迅猛發展。1961
年 ,鹿特丹港口貨物吞吐量首次超過紐約港 ,達
1 . 8億噸 ,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此後 40多年來 ,
它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雖然 2004年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超過鹿特丹港 ,但是鹿特丹港
貨物吞吐量仍居世界第四位、 歐洲第一位。經考
察 ,鹿特丹港在地主港管理模式下 ,港區建設、 物
流園區、 臨港產業及集疏運體系等 4個方面非常
有特色 ,以下逐一介紹。
1 港區建設
1 . 1 港區分布
港區建設以新航道為主軸 ,由上游向下游、 由
北向南、 由東向西、 由近市區向大海延伸 ,港池多
採用挖入式 ,分布於主航道兩側。自東向西主要
港區有 7個 (見圖 1 ) ,分別是瓦爾 - 埃姆港區
(Waal - Eemhaven)、 梅爾沃港區 (Mer wehaven)、
維爾港區 (Vierhavens)、 波利斯港區 ( Pernis)、 博
特萊克港區 (Botlek)、 歐羅波特港區 ( Eur opoort)
和馬斯萊可迪港區 (Maasvlakte )。港區水深從
6 . 8 m (接納內河船舶 )到 22 m,可以停靠從內河
駁船到 50多萬噸的特大油輪等各類船舶 ,同時可
供 600多艘輪船停泊作業。按功能分為集裝箱、
石油化工、 煤炭、 礦石、 農產品、 滾裝船等專用和多
用碼頭。
港區面積
鹿特丹港港區總面積 105 . 56 km2
,岸線長度
為 40 km。其中 ,工業區面積 52 . 57 km2
,港口水
域面積 52 . 99 km2
,集裝箱碼頭作業區 8個 ,多功
能碼頭作業區 17個 ,全氣候碼頭作業區 1個 ,滾
裝碼頭作業區 7個 ,汽車碼頭作業區 1個 ,水果碼
頭作業區 2個 ,果汁碼頭作業區 3個 ,散貨碼頭作
業區 20個。其中 ,博特萊克、 歐羅波特和馬斯萊
可迪三大港區構成了鹿特丹港的主體。博特萊克
港區及工業區佔地面積為 12 . 5 km2
,港區內建有
各種專用碼頭和集裝箱船、 滾裝船、 載駁船作業
區 ,可停靠 6萬噸級船舶 ,裝卸貨物的種類主要是
礦石、 石油和散糧等;歐羅波特港區佔地面積為
36 km2
,最大水深可達 22 m,可停靠 20萬噸級的
油輪和散貨船 ,主要吞吐原油和石油化工產品 ,港
區附近建有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馬斯萊可迪港
區佔地 33 km2
,它是利用沿岸淺灘 ,經過疏浚而
建成的 ,港區在新水道入海口以南 ,伸入海域達
5 km,港內水深維持在 19~23 m,可停靠 25萬噸
級礦砂船和 30萬噸級油船。
1 . 3 港區發展
馬斯萊可迪港區Ⅱ 期將是鹿特丹港第 8個港
區,為適應洲際遠洋運輸船舶大型化和專業化 (液
貨運輸採用超大型油輪、 什雜件貨運輸集裝箱化)
的發展趨勢,加強鹿特丹作為歐洲和世界最重要港
口的地位而建設。馬斯萊可迪港區 II期將位於馬
斯河出海口,港區水深大於 19 m,可滿足 12 000標
箱的 10~15萬噸級集裝箱貨船停靠。2008年春季
開始建設, 2012~2014年投產
物流園區
2 . 1 特色化海港
鹿特丹港是歐洲最重要的石油、 化學品、 集裝
箱、 鐵礦、 食物和金屬的運輸港口。各種物流的交
匯使鹿特丹港成為特色化海港的集合體 ,最大的
特點是儲、 運、 銷一條龍。通過一些保稅倉庫和貨
物配給中心 (物流中心 )進行儲運和再加工 ,提高
貨物的附加值 ,然後通過公路、 鐵路、 河道、 空運、
海運等多種運輸路線將貨物送到荷蘭和歐洲的目
的地。
2 . 2 配給中心
鹿特丹港為製造商、 船運公司和配給商提供
全球性的後勤保障歸功於它先進的港口設備、 配
給設施以及同歐洲內地便利的聯系。物流的高度
集中使鹿特丹成為了一個中心:世界上所有大的
船運公司都直接進駐於此或設代理處;歐洲的貿
易也集中於此 ,許多公司都在鹿特丹建立了歐洲
配給中心;美國、 日本約一半的大公司已經在荷蘭
建立了歐洲配給中心;在歐洲建立的配給中心有
3 /4位於荷蘭。這些一方面歸功於它得天獨厚的
地理位置、 同內地便利的聯系、 後勤服務的質量、
熟練的工人和明確的海關程序等等 ,更重要的方
面是鹿特丹港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Schi phol空港
(歐洲重要的空港之一 )之間緊密的聯系。鹿特
丹也有許多亞洲的「 貿易和配給中心」 。
2 . 3 參與國際貿易
鹿特丹港發展物流園區目的是參與國際貿
易。物流園區 (Distri park)建在港區中心地帶 ,緊
臨碼頭和多種交通設施 (指通往內陸、 海外、 歐洲
目的地的交通設施 ) ,與碼頭間建設專門的運輸
通道 ,方便進行物資配給。園區內設有倉庫 ,有現
代化的信息與通訊設施 ,以及現場辦公的海關。
在埃姆、 博特萊克和馬斯萊可迪港區建有 3個大
型物流園區即配給中心 (見圖 3) ,通過貨物合理
配置滿足顧客需求和目的地國家的要求 ,包括再
包裝、 標簽、 稱重、 裝配、 質量監控、 配送、 海關等環
節:埃姆物流園區佔地 50萬 m2
,主要提供大宗產
品如木材、 鋼材等的儲存和配送服務;博特萊克物
流園區佔地 87萬 m2
,是石油、 化工產品專業配送
中心 ,這里的公司主要集中倉儲、 配送和編組的服
務;馬斯萊可迪是新建設的物流園區 ,佔地 125萬
m2
,它是為那些集中物流活動來建立歐洲配送中
心的公司而設計的 ,它臨近西南邊的集裝箱碼頭 ,
通過一個內部道路與碼頭聯系 ,其他如火車、 卡
車、 遠洋船、 內河船也可方便到達
臨港產業
3 . 1 工業綜合體
鹿特丹港不僅是轉運港 ,也是一個巨大的工
業綜合體。大量的跨國公司在此設立它們最重要
的或是在歐洲唯一的工業聯合體 ,在這里它們為
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生產工業品。鹿特丹市煉
油、 化工、 造船等工業主要是依託鹿特丹港發展起
來的 ,主要分布於新水道沿岸 ,擁有一條以煉油、
石油化工、 船舶修造、 港口機械、 食品等工業為主
的臨海沿河工業帶 (即臨港工業區 )。
3 . 2 石油化學工業
臨海沿河工業帶的化學品和石油化學工業尤
其值得關注。石化工業租用了 52 km2
的港口工
業區中的 60% ,擁有 BP /Texaco、 Ess o、 Kuwait Pe2
troleum、 Shell和 Koch 5個公司的大型煉油廠 ,年
原油加工能力 8 500萬噸以上 ,成為世界最大的
煉油和石油化工中心之一 (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
8 4 《城市公用事業 》一 )。臨港工業區內的化工廠原材料主要依靠 5
個煉油廠提供。鹿特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歐洲
的主要化學品港口 ,每年大約有 1億多噸原油海
運至鹿特丹 ,一部分供給煉油廠 ,其餘的通過海
運、 空運、 管道輸往歐洲其他地區。
3 . 3 造船業
利用擁有水工建築技術和水利技術的獨特優
勢 ,港區大力發展造船業和水工產品製造業。造
船工業發達 , 7個大型造船廠擁有 30多個浮船
塢 ,生產巨型油輪、 貨輪和集裝箱船等。同時生產
海上拖輪、 挖泥船、 浮吊、 勘探船、 海上鑽井平台等
特種工具船 ,以及大型閘門、 橋梁構件、 沉井等水
工製成品等。
3 . 4 農產品加工
鹿特丹地區許多農產品的加工基地也建在臨
港工業區內。這些農產品加工包括半成品的加工
和成品加工。工業化的農產品加工、 質量控制、 交
易方便、 倉儲完備、 高效運輸是鹿特丹成為歐洲農
產品加工業中心的要素。食品公司 (如聯合利
華、 可口可樂 )的貿易、 存儲、 加工以及運輸等也
都集中在港區 ,由此形成了歐洲最重要的農產品
交易中心。
3 . 5 航運服務相關產業
每年有超過 3萬艘船隻和超過 4億噸貨物進
出鹿特丹港 ,與航運服務相關的眾多產業集聚在
鹿特丹港區及其周圍。包括船舶分級、 船舶監測、
船舶配件供應、 物資補給、 檢查測試、 保養、 廢物處
理、 船舶修理和船員招募與更換等業務。該地區
有 11萬人從事與港口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產業。
同時 ,發達的臨港工業促進了金融、 貿易、 保險、 信
息、 代理和咨詢等服務業的發展。
3 . 6 港口工業
港口工業已成為鹿特丹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
分。港區及其周圍的產業目前已達到該地區產值
的 50%以上。臨港工業區的發展已經成為鹿特
丹港的主要組成部分。
4 集疏運設施
鹿特丹港的基礎設施最強調集疏運系統 (見
圖 4)。它不僅包括對其服務腹地的運輸網路 ,還
包括港口本身內部的運輸系統。鹿特丹港吞吐的
貨物 80%的發貨地或目的地不在荷蘭 ,大量的貨物在港口通過一流的內陸運輸網進行中轉。通過
鐵路、 海運、 河道、 管道、 公路、 空運等多種運輸路
線將貨物送到荷蘭和歐洲的目的地。鹿特丹有高
速公路、 鐵路、 水路與歐洲各國聯接 ,覆蓋了從法
國到黑海、 從北歐到義大利的歐洲各主要市場和
工業區 ,空運貨物可以通過鹿特丹國際機場進出。
此外 ,鹿特丹港還為客戶提供個性化運輸和中轉
服務與多式聯運相結合。
鹿特丹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公路、 水路、 鐵
路和管道。截至 2005年年底 ,公路、 水路、 鐵路在
多模式運輸中分擔比例分別是 59∶ 31∶ 10。除了
海運、 內河運輸外 ,鹿特丹還擁有 2個先進的鐵路
服務中心 ,並有 2個鐵路化學品中心 ,很多碼頭也
擁有自己的鐵路連接。原油等液體貨物主要通過
管道進行輸送 ,港區內各種運輸管道的長度已超
過 1 200 km長的荷蘭鐵路系統。鹿特丹港計劃
減少公路交通運輸擁擠和環境污染。計劃到
2035年 ,優化公路、 水路、 鐵路在多模式運輸中的
分擔比例為 35∶ 45∶ 20
5 發展趨勢
鹿特丹港是保持 40多年的世界第一大港。
它的發展歷史充分反映了世界港口的發展歷程和
趨勢。經研究 ,世界港口發展大體經歷了三代:第
一代港口僅作為運輸中心 ,承擔著貨物的運轉、 臨
時儲存、 發貨等功能;第二代港口增加了工業、 商
業活動 ,這些活動改變了港口 (甚至整個運輸業 )
不具備增值作用的局面;第三代港口自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 ,港口的功能出現了更廣意義上的發展 ,
尤其是物流和信息功能的加強 ,世界各大港口多
數成為物流和信息中心。目前 ,世界主要港口中
第二代港口仍是發展的主流 ,但已開始向第三代
港口發展。鹿特丹港在向第三代港口轉型中走在
世界港口的前列 ,代表了世界港口發展的新趨向 ,
具體表現在 7個方面:
5 . 1 港口功能多元化
第三代港口功能日趨多元化 ,除了裝卸運輸
功能外 ,大力發展物流功能、 工業功能、 商貿功能
和信息功能等。功能的多元化已成為綜合性港口
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如鹿特丹港港區東西延
綿 40 km、 佔地約 105 . 56 km2
,是集裝卸、 堆存、 工
業、 貿易、 運輸和物流等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 綜
合化港區 ,其綜合物流碼頭不僅具有保管、 發送、
加工等流通功能和信息功能 ,而且還增加了銷售和展覽等商貿功能。港區及其周圍的產業產值已
達到該地區產值的 50%以上。
5 . 2 港口貨物集裝箱化
隨著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的開展 ,件雜貨運
輸的集裝箱化程度越來越高 ,集裝箱海運量也越
來越大。為了適應世界海運集裝箱化的發展 ,能
在未來的全球集裝箱運輸中佔有一席之地 ,世界
港口開始將其主要注意力放到集裝箱碼頭的發展
上 ,紛紛投資集裝箱碼頭的建造和傳統件雜貨碼
頭的集裝箱化改造。集裝箱的吞吐能力已經成為
世界港口之間競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集裝箱
吞吐量將成為衡量現代港口作用與地位的主要標
志。1990年代以來 ,鹿特丹港開始實施新的擴能
計劃 ,計劃到 2010年再建 8個集裝箱碼頭 ,同時
規劃還預留了發展空間。
5 . 3 港口泊位深水化
近年來 ,船舶出現了大型化發展的趨勢 (散
貨船大都在 15~20萬噸 ,油船出現了 50萬噸的
巨輪 ,集裝箱船也向超巴拿馬型發展 ) ,環球航線
上的國際集裝箱班輪已經向第五、 第六代發展 ,滿
載吃水最小的也在 12m以上 ,這樣 ,深水泊位和
深水航道就成為國際班輪未來主要船型對港口的
要求。為了適應這一形勢 ,鹿特丹港不斷擴建大
型深水泊位 ,前沿水深 17~23m,滿足第五、 第六
代集裝箱船的要求。
5 . 4 港口物流現代化
港口城市處於海陸空各種運輸方式的交匯
點。隨著現代物流的興起 ,港口作為國際貿易的
最主要形式 ,在物流中的核心與樞紐地位愈發被
凸顯出來。在港口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 ,拓展現
代化物流分撥功能 ,形成物流分撥和綜合運輸服
務中心已成為世界港口新的發展方向。港口不僅
是貨物的集散地 ,而且也是一個物流中心、 商貿交
易中心。鹿特丹港十分重視港口在物流系統的節
點功能和動態物流鏈中的樞紐作用 ,其不僅是荷
蘭的國際貿易中心 ,而且也是歐洲的物資流通基
地 ,世界各地的遠洋船舶一直掛靠在鹿特丹港 ,美
國向歐洲出口貨物的 43% ,日本向歐洲出口貨物
的 34%幾乎都是通過鹿特丹港。目前鹿特丹港
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現貨市場、 世界有色金屬
儲運中心、 歐洲糧食貿易中心 ,它從國際中轉港轉
變為國際貿易、 物流的中心 ,突出了航運、 物流和
貿易的作用;而工業、 航運、 貿易的發展 ,又促進了
金融、 保險、 信息行業的發展 ,形成了鹿特丹港工貿一體的復合型港的經濟結構。
5 . 5 港口工業規模化
現代港口所具有的完善物流功能 ,將使之成
為大型臨港工業的首選用地 ,而臨港工業的發展
與壯大必將成為港口最直接的最有保證的貨源。
臨港工業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鹿特丹港工業區
面積 52 . 57 km2
,占港區總面積 105 . 56 km2
的一
半 ,港口工業已成為鹿特丹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
分 ,約有 50%的增加值來自港口工業。
5 . 6 港口運輸網路化
港口作為綜合運輸的樞紐及貨物和旅客的集
散地 ,在整個運輸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經濟全球化、 一體化使貨物流動范圍越來越大 ,速
度越來越快 ,這要求現代化港口必須具備完善的
海運、 內河、 公路、 鐵路、 空中立體集疏運網路系
統 ,水路與鐵路、 公路、 航空、 管道等運輸方式形成
方便、 快捷的多式聯運的綜合運輸網路 ,是港口綜
合運輸樞紐得以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同時要為
港口與腹地的通暢留有合理的、 充分的、 相配套的
包括地上、 地下和空中的空間。
鹿特丹港集疏運系統由港口鐵路、 公路、 內
河、 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統及機場連接 ,構成一個有
機的系統。它內連各港區碼頭 ,緊接港口工業區
和市區 ,遠通歐洲綜合交通管網。其中 ,水路與鐵
路在港口集疏運系統中的作用更是非常重要。鹿
特丹市政府為減少公路交通運輸擁擠和環境污
染 ,增加鐵路和內河運輸方式的市場份額 ,重點加
快了鐵路建設 ,在內河運輸方面對萊茵河的幾條
支流進行改造 ,使之適應大規模的內河運輸 ,不僅
做到運輸上的方便、 快捷與低成本 ,而且由於鐵路
和內河運輸的改善 ,增加了港口系統的集疏運功
能 ,有效地減少了對城市環境的污染。
5 . 7 港口服務信息化
一是港口信息網路化成為全球趨勢 ,也是提
高服務效率的重要手段。通信和信息在所有經濟
貿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貿易的一
個重要環節 ,港口要想成為現代化物流的樞紐 ,必
須進一步加強港口的信息化建設,協同電信、 海
關、 商檢、 稅務、 工商、 銀行等部門拓展綜合信息服
務功能 ,有力地促進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 ,尤其是
面向港口產業的金融、 保險、 代理業的發展。二是
港口業信息技術革命的焦點之一是電子數據交換
( ED I )。通過它可使港口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同用
戶、 貨主以及其他機構 (如海關 )的計算機系統進
行通訊。目前 ,世界主要港口均已採用了網路化
的信息系統 ,使港口的工作效率出現了飛速的提
高。三是建立國家級的信息服務平台 ( Portbase)。
1994年以前 ,鹿特丹港 ED I信息主要用於報關 ,
而現在由於擁有國家級的信息服務平台 ( Port2
base)等信息網路 ,信息應用的范圍就更廣了 ,包
括運輸指令、 國際鐵路運單、 裝運通知、 裝貨清單、
貨物進出門情況等 ,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

⑩ 鹿特丹港有什麼特點

鹿特丹港位於萊茵河與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東溯萊茵河、多瑙河,可通至裏海,有「歐洲門戶」之稱。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碼頭總長42公里,吃水最深處達22 米,可停泊54.5萬噸的特大油輪。港區基礎設施歸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務管理由鹿特丹港務局負責,各類公司承租港區基礎設施發展業務。二戰後,隨著歐洲經濟復興和共同市場的建立,鹿特丹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發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過紐約港(1.8億噸),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此後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0年,吞吐量達3.2億噸,創最高記錄。鹿特丹年進港輪船3萬多艘,駛往歐洲各國的內河船隻12萬多艘。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進的ECT集裝箱碼頭,年運輸量達640萬標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鹿特丹港就業人口7萬餘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4%,貨運量佔全國的78%,總產值達120億荷盾,約占荷國民生產總值的2.5%。
鹿特丹港區服務最大的特點是儲、運、銷一條龍。通過一些保稅倉庫和貨物分撥中心進行儲運和再加工,提高貨物的附加值,然後通過公路、鐵路、河道、空運、海運等多種運輸路線將貨物送到荷蘭和歐洲的目的地。
鹿特丹港區是該市的主體,佔地100多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無閘,冬季不凍,泥沙不淤,常年不受風浪侵襲,最大可泊54.4萬噸超級油輪。海輪碼頭總長56公里,河船碼頭總長33.6公里,實行雜貨、石油、煤炭、礦砂、糧食、化工、散裝、集裝箱專業化裝卸,同時可供600多艘千噸船和30多萬艘內河船舶,年吞吐貨物3億噸左右。港口貨物的運輸干線萊茵河、高速公路、港口鐵路與國內外交通網相連。進港原油除經萊匣河轉運外,還鋪設運輸油管道直通阿姆斯特丹以及德國、比利時。大宗過境貨運占貨運總量的85%,其中原油和石油製品佔70%,其餘為礦石、煤炭、糧食、化肥等。進出口主要對象國為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盟國家。從60年代起鹿特丹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但仍然不斷加強泊位建設,更新設備,擁有許多提供特別服務。
鹿特丹港是世界上主要的集裝箱港口之一。早在1967年,一些碼頭裝卸公司敏銳地發現到集裝箱在世界上的發展潛力,並進行了巨大投資。鹿特丹港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它的裝卸過程完全用電腦控制,碼頭上各種集裝箱井井有條地堆放在一起。1982年它就可裝卸216萬標准箱,超過了紐約港的190萬箱。鹿特丹集裝箱裝卸量已超過320萬箱。

閱讀全文

與鹿特丹港的金融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的區別 瀏覽:704
理財基金做大漲幅 瀏覽:929
拓普集團做什麼的 瀏覽:971
最近一周台幣匯率 瀏覽:856
理財產品被騙500億 瀏覽:800
德國瓦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26
深圳華富同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920
沃爾沃集團營收 瀏覽:244
橫琴華通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郵箱 瀏覽:666
掛單分筆交易 瀏覽:467
安碩股份 瀏覽:229
分時主圖指標取日線數據 瀏覽:644
金融端盤子服務 瀏覽:784
上海有多少金融公司 瀏覽:168
善果金融機構 瀏覽:481
老風祥今日鉑金價格 瀏覽:455
襄陽平安金融公司 瀏覽:434
金融服務在服務貿易中 瀏覽:748
理財年收益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316
哪個銀行兌換泰銖的匯率高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