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說明金融壓制和金融深化理論
金融壓制論與金融深化論 :
金融壓制論與金融深化論是美國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和愛德華.肖在70年代提出的。該理論以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金融與經濟發展 之間相互作用的問題,其核心觀點和政策主張是要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一切管制與干預。該理論被認為是對發展經濟學和 貨幣金融理論的主要貢獻。
金融壓制論和金融深化論的理論背景是什麼?
美國經濟學家ronalde mckinnon 和edward shaw 在70年代提出,以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重點討論金融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主張。所以他們的理論是基於發展中國家金融發展的實際狀況而提出的。
麥金農和肖認為,要建立一套適合於發展中國家的貨幣金融理論與政策,首先必須了解和分析發展中國家金融發展的現狀與特徵。他們將發展中國家金融發展特徵概括為以下幾點:
1.貨幣化程度低下。
貨幣的作用范圍小,各種金融變數的功能難以發揮,金融宏觀調控的能力差。
2.金融體系呈二元結構,即現代化金融機構與傳統金融機構並存。
以現代化管理方式經營的大金融機構主要集中在經濟和交通發達的大城市裡營業,以傳統方式經營的小金融機構主要分布在農村和落後偏遠的小城鎮。
3.金融市場落後。
由於各經濟單位之間相互隔絕,無法通過金融市場來多渠道、多方式、大規模地組織和融通資金。
4.政府對金融實行過度干預,對金融活動作出種種限制。
主要是對利率和匯率實行嚴格管制和干預,對一般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進行強制性干預,採取強制措施對金融機構實行國有化。
金融壓制論與金融深化論的積極意義:
(1)關於金融與經濟發展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分析與說明,對研究現代信用貨幣經濟的發展具有理論和實踐價值;
(2)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問題的專門、深入的研究,彌補了西方主流經濟理論在此方面的不足,豐富了西方金融理論和發展經濟學;
(3)論證了市場機制在推動金融、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的重要作用,提出的金融自由化和運作市場化的對策和建議,對於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金融壓制論與金融深化論的不足之處:
(1)過分強調金融自由化;
(2)過分強調金融在經濟中的作用。認為解決了經濟問題便萬事大吉的觀點顯然是片面的。
B. 中小金融機構財務風險的相關概念及理論
中小金融機構的主要風險類型:
1.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目前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信用風險(Credit
Risk)從狹義上講,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願履行還本付息協議導致銀行機構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實際上是一種違約風險。從廣義上說,信用風險是指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對銀行信用的影響,使銀行機構經營的實際收益結果與預期目標發生背離,從而導致銀行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遭受損失或額外收益減少的一種可能性程度。中小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具體表現為貸款質量風險和貸款集中風險。根據投資理淪分析,貸款質量風險主要分為逾期貸款比重、呆滯貸款比重和呆賬貸款比重份個指標,比率越高,信用風險就越高,按照目前對貸款形態指標考核的要求,逾期貸款余額與各項貸款余額之比不超過8%,呆滯貸款不超過5%,賬貸款不超過2%,而在實際操作中,中小金融機構很難達到上述指標的要求。
1.2 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目前中小金融機構潛在的金融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所掌握的流動資產不能滿足存款提取和正常貸款需求,從而使中小金融機構喪失清償能力和蒙受損失或者倒閉的可能性,是各國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一種主要風險。流動性風險既是一種本源性風險,即由於流動性不足造成;又是一種派生性風險,即流動性不足可能是由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經營風險、管理風險、法律風險、國家風險、匯率風險等風險源所造成的。
1.3 操作性風險
操作性風險是中小金融機構長期積累的風險。操作性風險是金融機構因內部控制及治理機制失效而形成的損失風險。一是中小金融機構的體制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長期以來,中小金融機構缺乏確切的市場定位,突出表現在其管理主體的不斷改變、服務對象的游離不定,使其管理模式、經營思路和經營策略沒有很好地固定下來,如農村信用社逐漸偏離了合作制經營的原則、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缺陷等等。三是內控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有待改進。
目前,中小金融機構財務、貸款、人事、工資、考核等內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監督約束機制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1.4支付性風險
支付風險時有發生。由於中小金融機構在法律上都是基本獨立的法人實體,相對於一級法人管理體制下的國有商業銀行而言,中小金融機構的資金實力和經營規模都比較小,每一個分散的實體,承受風險的能力比較單薄,特別是在目前我國存款保障體系尚未建立的情況下,中小金融機構的支付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近幾年境外金融機構的破產、兼並案例頻頻發生,亞洲金融危機所產生的「多米諾」效應對我國國民經濟的負面影響在日益加深。境內一些個別非銀行金融機構已經出現過擠兌風潮和支付風險。更為嚴重的金融惡性事件也時有發生,現已成為各種傳媒爭相報道的焦點。
1.5 經營性風險
經營風險是因為經營不善造成的各種風險。當前,中小金融機構經營風險的防範和化解已經成為中央銀行行使監管職能的一項中心工作。中小金融機構經營風險的形成既有轉型時期政策誤導造成的,也有不完善的社會信用環境和銀行自身經營發展及控制機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要徹底防範中小金融機構產生的經營風險,必須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在法治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中小金融機構完善經營發展機制,依法守規經營。
C. 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一)充當信用中介,促進資金融通融通資金功能是指金融機構充當專業的資金融通媒介,促進各種社會閑置資金向生產性資金轉化。
資金融通功能是所有金融機構具備的基本功能,各種金融機構通常採用發行金融工具的方式融通資金。
不同的金融機構發行不同的融資工具,使其融資方式不同,如銀行作為債務人發行存款類金融工具,通過吸收儲蓄取得閑置貨幣資金,然後作為債權人向資金需求者發放貸款;保險類金融機構吸收保費,除支付必要的理賠和必要的准備外,大部分資金投資於資本市場購買有價證券和各種基金;基金類金融機構作為受託者,接受投資者委託資金,並將其投向資本市場。
金融機構在全社會范圍內,將閑散貨幣資金轉換為生產過程的職能資本,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充當支付中介,便利支付結算支付結算是指單位、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使用票據(包括支票、本票、匯票)、銀行卡和匯兌、托收承付、委託收款等結算方式進行貨幣給付及其資金清算的行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資金從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的轉移。
《支付結算辦法》第六條規定:「銀行是支付結算和資金清算的中介機構。
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單位不得作為中介機構經營支付結算業務。
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降低交易成本假設在一個沒有金融機構的經濟中,某企業有一個前景很好的項目,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自有資金進行投資,需要向外界的資金盈餘者尋求資金,這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搜索成本。
同樣,在沒有金融機構做中介的市場中,資金盈餘者為了把資金借貸出去獲取投資收益,也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去找到資金短缺者。
而在金融機構存在的金融市場中,資金短缺者和資金盈餘者都不用漫無目的地去尋找對方。
資金盈餘者將資金以儲蓄的形式存放於金融機構中,並獲取一定收益,資金短缺者也可以直接到金融機構取得資金。
這樣就減少了相互尋找的交易費用,提高了經濟效率。
(四)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不對稱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不利的地位。
金融機構可以改善信息不對稱正是由於其具有強大的信息收集、信息篩選和信息分析優勢,可以選擇合適的借款人和投資項目,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專業化的監控,有利於投融資活動的正常進行。
(五)轉移和管理金融風險在傳統的金融活動中,金融機構被視為資金融通的組織和機構;但是隨著現代金融市場的發展,現代金融理論則強調金融機構是生產金融產品、提供金融服務、幫助客戶分擔風險的同時能夠有效管理自身風險並獲利的機構。
金融機構轉移和管理風險的功能是指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業務、技術和管理,分散、轉移、控制或減輕金融、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的各種風險。
金融機構轉移與管理風險功能,主要體現在其充當融資中介的過程中,為投資者分散風險並提供風險管理服務;此外,保險和社會保障機制對經濟與社會生活中各種風險進行的補償、防範或管理,也體現了這一功能。
D. 現代金融學的三大理論基石是什麼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保險(Insurance),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
(4)金融機構與理論擴展閱讀:
金融體系包括金融調控體系、金融企業體系(組織體系)、金融監管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環境體系五個方面。
(1)金融調控體系既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保持幣值穩定和總量平衡、健全傳導機制、做好統計監測工作,提高調控水平等;也是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包括利率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匯率形成機制、資本項目可兌換、支付清算系統、金融市場的有機結合等。
(2)金融企業體系,既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現代金融企業,也包括中央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政策性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改革、發展各種所有制金融企業、農村信用社等。
E. 金融發展理論的發展
自1973年以來,羅納德·麥金農和 Shaw的金融深化論在西方經濟學界產生了極大影響,金融發展理論研究不斷掀起研究的新高潮。許多經濟學家紛紛提出他們對金融發展問題的新見解。 第一代麥金農、肖學派盛行於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包括卡普, Mathieson, 加爾比斯和弗賴伊等,他們主要的研究工作是對金融深化論的實證和擴充。
1、卡普的觀點卡普研究了勞動力過剩且固定資本閑置的欠發達封閉經濟中金融深化問題,他認為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之間總是保持著固定比例關系,在固定資本閑置的條件下,企業能獲得多少流動資金便成為決定產出的關鍵因素。卡普接受麥金農的觀點,認為實際通貨膨脹率除受其他因素影響之外,還受通貨膨脹預期的影響。同時,卡普又放棄了麥金農著重內源融資的觀點,認為流動資本的凈投資部分一般完全通過銀行籌集,商業銀行對實際經濟的影響主要就是通過提供流動資本而實現的。能提供的流動資本量取決於實質貨幣需求、貨幣擴張率與貸款占貨幣的比率。
2、唐納德·馬西森的觀點
唐納德·馬西森與觀點與卡普相似,也是從投資數量的角度討論金融深化的影響。但他在設立假設時,有兩點不同與卡普的假設。首先,唐納德·馬西森假設所有的固定資本都被充分利用,即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卡普所說的閑置的固定資本。第二,唐納德·馬西森假設企業通過向銀行借款籌集的是所用的全部資本的固定比率,即不僅需要向銀行借入部分流動資本,而且需要向銀行借入部分固定資本。他還指出經濟增長歸根結底是受銀行貸款供給的制約,而銀行貸款的供給又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存款的實際利率的影響。為使經濟得以穩定增長,就必須使實際利率達到其均衡水平。因此,必須取消利率管制,實行金融自由化。
3、維森特·加爾比斯的觀點與馬西森一樣,維森特·加爾比斯也是基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分割性假定,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具有某種特性,這種特性是因為低效部門佔用的資源無法向高效部門轉移,使不同部門投資收益率長期不一致,從而導致資源的低效配置。他提出,金融資產實際利率過低是金融壓制的主要表現,是阻礙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克服金融壓制,充分發揮金融中介在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必須把金融資產的實際利率提高到其均衡水平,即提高到使可投資資源的實際供給與需求相平衡的水平。
4、韋爾·J·弗賴伊的觀點
韋爾·J·弗賴伊認為,投資的規模與投資的效率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而在發展中國家,這兩者又都在很大程度上受貨幣金融因素的影響。他認為,在靜態均衡的條件下,實際增長率必等於正常增長率。但是在動態經濟中,二者卻未必相等。這是因為,實際增長率由兩部分構成,即正常增長率和周期性增長率。Fry還把時滯因素引入其模型中,從而能更准確地反映儲蓄與投資的變化對經濟增長的實際影響。 第二代麥金農、肖學派盛行於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有中本斯維格,史密斯,列文, 盧卡斯, 格林·伍德等。這一時期的金融發展理論對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形成機制的解釋是從效用函數人手,建立了各種具有微觀基礎的模型、引人了諸如不確定性(流動性沖擊、偏好沖擊)、不對稱信息(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和監督成本之類的與完全競爭相悖的因素,在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形成做了規范性的解釋。
1、金融體系的形成
具有代表性的內生金融機構模型解釋包括:在本斯維格和史密斯(1991)的模型中,當事人隨機的或不可預料的流動性需要導致了金融機構的形成,金融機構的作用是提供流動性,而不是克服信息摩擦;在 斯科萊福特和Smith(1998)模型中,空間分離和有限溝通導致了金融機構的形成。在該模型中,當事人面臨著遷移的風險,因為在遷移發生時,當事人需要變現其資產,從而面臨遷移風險。為了規避這一風險,當事人需要通過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在Dutta和Kapur(1998)模型中,當事人的流動性偏好和流動性約束導致了金融機構的形成。金融機構的存在使當事人可以持有金融機構存款,作為流動資產的金融機構存款與其它公共債務和法定貨幣相比,在提供流動性服務方面效率性高,可以緩解流動性約束對消費行為的不利影響。
具有代表性的內生金融市場模型有:Boot和Thakor模型,格林·伍德和史密斯模型。這些模型在給出金融市場的形成機制的同時也給出了金融機構的形成機制。Boot和Thakor(1997)從經濟的生產方面考察,認為組成金融市場的當事人把錢存入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再把所吸收的存款貸放出去,從而為生產者提供資金,在金融機構中,當事人進行合作並協調其針對生產者的行動。格林·伍德和史密斯(1997)在模型中指出,金融市場的固定運行成本或參與成本導致了金融市場的內生形成,即在金融市場的形成上存在著門檻效應(threshold effect),只有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後,有能力支付參與成本的人數才較多,交易次數才較多,金融市場才得以形成。
2、金融體系的發展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形成之後,其發展水平會隨該國內外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一些經濟學家從理論上對這個動態發展過程進行了解釋。格林·伍德和史密斯,以及 Levine在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進入費或固定的交易成本,藉以說明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是如何隨著人均收入和人均財富的增加而發展的。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人均收入和人均財富很低,由於缺乏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金融服務的供給無從產生,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也就不存在。但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人由於其收入和財富達到上述的臨界值,所以有激勵去利用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亦即有激勵去支付固定的進入費。這樣,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就得以建立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由於收入和財富達到臨界值的人越來越多,利用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不斷發展。
F. 什麼是金融機構觀和功能觀的理論
同一經濟功能在不同的市場中可以由不同的機構或組織來行使。」 基於金融的功能的觀點是相對於傳統的機構的觀點而言的,並提供一整套金融體系長期發展的特徵、金融制度及結構的演化。傳統的金融機構或金融組織的觀點將現有的金融機構或組織看成是既定的,這成為分析和討論所有金融問題的前提,所有對金融體系的挑戰與改革只能夠在這既定的前提下進行,無論是現有的金融機構還是監管部門都力圖維持原有的組織的穩定性,如商業銀行的壞賬問題、商業銀行貸款的系統風險問題,都在這種既定的組織框架下解決。這正是中國的金融業改革在過去10年沒有'根本性突破的原因。政府部門對金融的理解過多地局限於金融機構的運作上,而不是去深入認識金融市場的功能;政府部門過多地干涉金融機構的行政、人事和業務、資產,而沒有去分析金融市場的各種功能實現的條件和制度。 Merton提出了兩個假設:一是金融功能比金融機構更穩定,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區域的變化,金融功能的變化要小於金融機構的變化;二是金融功能優於金融組織,即金融機構的功能比金融機構的組織方式更重要,只有機構不斷創新和競爭才能最終導致金融體系具有更強的功能和吏高的效率。從金融的功能觀點來看,首先要確定金融體系應該具各哪些功能,然後才可以設置和建立能最好行使這些功能的機構與組織。
G. 金融風險理論有哪些
金融風險理論:
一、稱信息理論
1、逆向選擇道德風險
逆向選擇例:阿克洛夫舊車市場模型
車主按平均質量支付價格則市場僅剩低於平均質量汽車
道德風險表現:車主保險謹慎駕駛
銀行根據平均風險制訂利率低風險項目由於本太高退市場僅剩願意支付較高本高風險項目
借貸市場道德風險三種具體表現形式 :A、改變資金用途B、款能力借款隱瞞自款能力 C、借款借入資金使用效益負責任
2、委託――代理理論
金融機構並非總能夠效篩選投資項目: 1、由於存政府救援機制使金融機構具眾理 2、稱激勵懲罰機制3、金融機構借款監督完全
二、金融機構穩定性(脆弱性)理論
根源於私信貸創造機構特別商業銀行相關貸款者固經歷周期性危機破產傾向周期性解釋派代表物:明斯基
周期性角度解釋金融體系穩定孕育發展。
借款公司按其金融狀況三類: 抵補性借款企業投機性借款企業龐茲借款企業。
經濟期持續繁榮2種貸款增認價格能再漲經濟現蕭條2種企業違約導致金融機構現支付危機。
導致周期循環發原:
(1)代際遺忘或知;
(2)競爭壓力;
(3)體或集體非理性 。
同金融危機採取同理論近期歐債金融危機主要歐盟員債務政府間內清前所欠債款 看作政府資金行性現危機同政府信用性承壓(該錢候錢講信用)種危機復雜理論跟實際往往差別所解決歐債危機並單單種理論能夠解決 要各種相適應理論結合基礎根據危機實際情況聯合起解決
H. 金融機構存在的理論合理性是什麼
經濟越發展,越需要交易,有交易就必然涉及到金融
I. 金融監管理論
金融監管理論源於
Meltzer(1967),新古典經濟學的公共利益論
以Stigler(1971),Posner(1974)為代表的監管經濟理論
Kane(1981)的監管辯證理論。
1、公共利益論
(Meltzer,1967)認為,金融部門的壟斷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降低了金融業的服務質量和有效產出,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所以應該通過監管消除壟斷(Meltzer,1967)。公共利益論又被稱為市場調節失敗論,該理論是在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後出現的,是最早用於解釋政府監管合理性的監管理論。公共利益論奠定了金融監管的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金融體系同樣存在著自然壟斷、外部效應和信息的不對稱等導致市場失靈的因素,監管目的是促進市場競爭、防止市場失靈,追求全社會福利最大化。
公共利益論認為,政府實施金融監管是為了社會公眾利益而對市場過程的不適合或低效率的一種反應;是糾正金融市場壟斷性、外部性、傳染性、脆弱性等所引起的市場失靈的制度安排。但它們存在著致命的缺陷:一是它們都天真地假定監管者的目標是社會利益最大化,並認為它們有能力實施各種監管政策;二是它們都只是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理論產物,只能為大蕭條時期改革所實施的大部分管制措施提供理論基礎,並不足以解釋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監管的模式和結構;三是在政治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無法確定什麼是社會利益。
2、監管經濟論
經濟監管理論由stigler(1971)提出,後經posner(1974)和peltzman(1976)的補充,該理論趨於完善。該理論側重研究金融機構與金融監管當局問的關系。
政府之所以進行金融監管,其直接目標不是公共利益理論所稱的要控制市場失靈、控制資金價格、防止各種金融風險的傳染,以及為保證金融體系的健康和最優化的資源配置效率等,而是為了某些利益集團的政治收益和經濟收益的最大化。由stigler,posner,peltzman,becker所代表的「利益集團論」或稱為「管制俘獲說」也認為,政府管制是為了滿足產業對管制的需要而產生的(即立法者被產業所俘獲),而管制機構最終會被產業所控制(即執法者被產業所俘獲)。該理論強調指出,管制不僅僅是經濟過程,更重要的是政治決策對經濟資源重新分配的過程,認為管制的目標不是為公共利益,而是被俘於特殊利益集團。
3、監管辨證論
美國經濟學家Kane(1981,1984,1994)提出了一種新的分析框架――管制的「辯證法」。他首先做出「規避管制」理論和動態博弈模型,論證了金融管制是金融創新的重要動因。
Kane認為,金融創新主要是金融機構為了獲得利潤而迴避政府管制所引起的。政府管制性質上等於隱含的稅收,阻礙了金融機構從事已有的盈利性活動和利用管制以外的利潤機會,限制了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和獲利能力;而金融機構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會進行一些創新活動以規避監管當局尋求新的盈利機會。當金融機構的創新出現以後,監管當局可能適應形勢的變化而放鬆原有的監管政策,或者當創新危及金融穩定與貨幣政策執行時又進行新的監管,從而形成了金融機構與監管當局之間的管制―創新(規避管制)―放鬆管制或再管制再創新―的動態博弈過程。
4、金融監管的定義:
金融監管即是金融監督和金融管理的復合。它是指一個國家(地區)的金融監督管理當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授權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的總稱。金融監管的對象是一個國家(地區)的金融體系,而金融監管當局是金融監管的主體。金融監管主體是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是運用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力去監管整個金融體系的特殊機構。金融主管當局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就構成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
金融監管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金融監管是指中央銀行或其他金融監管當局依據國家法律規定對整個金融業(包括金融機構和金融業務)實施的監督管理。廣義的金融監管在上述含義之外,還包括了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和稽核、同業自律性組織的監管、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管等內容。
J. 中西方金融機構體系的區別和聯系
1、聯系:
中西方文化傳統不同,造成了兩者後來在行政管理諸多領域的不同。中國中央集權體制形成得早,在秦完成統一後即宣告成型。
而西方一直到中世紀都沒有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權。所以在東方的中國,長期以來都是中央號令和約束地方,中央和地方之間一直呈現的是一種此消彼長的微妙矛盾關系。
不管是古時候的鹽鐵專賣還是改革開放後的分稅制改革,都清晰地體現出了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這種矛盾。
對應過來,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也是按照嚴格的自上而下的邏輯構建的,「一行三會」從幾個方面對金融系統的各個領域進行監管。
一句話,中國的金融監管是出於中央穩定金融領域全局安全,進而保證全國基本面穩定的一種需要。
區別:
中西方不同的金融體制是由中西方不同的國家社會政治體制決定的,西方是個體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市場參與者主體是民企,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或者說是國家資本主義體制領導下的混合特色經濟制度。
西方經濟市場經濟發展到現在,已經非常成熟,現代金融監管制度也發展了幾百年的歷史,最開始是由世界金融中心荷蘭---英國----美國 。
其實現在全世界國家的金融機構設置及業務監管模式,還有金融業態大體都差不多,都是由 保險 證券 銀行業 三大板塊組成的,剩下的就是金融創新程度不一樣導致的金融衍生品發展程度也不一樣。西方的法治環境,監管環境更好更完善,他們的金融產品比較多,業態也比較豐富
反觀西方,其文化傳統上的地區自由主義導致了中央集權遲遲不能產生,所以西方人很長時間里一直都是各自為政的。
後來隨著民族國家的崛起,西方不少國家相繼建立了集權體制,但是從總體上說,西方人的地方自主觀念依然很強烈。
進入市場經濟階段後,西方的很多金融監管機構,不是因為中央要對其加以監管才成立的,反而是在市場化競爭中出現了混亂和惡性競爭,使得這些金融機構聚集在一起公議,討論建立一個能夠維持市場秩序,平衡各方利益的監管主體,這樣,才有了美聯儲等機構的誕生。
雖然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凱恩斯主義政府幹預理論盛行不衰,但是西方傳統的地方和個體自治主義傾向一直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