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管新規的發布對銀行理財有哪些影響
無論是保本理來財還是非保本理財,源銀行在對接金融資產上,在風控能力等方面擁有專業、豐富的經驗。銀行非保本理財是一種投資產品,本質上與銀行的存貸產品不同。但是過去老百姓覺得是銀行的產品,就要保本保息,然而事實上理財產品的收益比銀行存款的收益目前要高兩個百分點左右,這高出的收益就是風險溢價,需要投資人來獨立判斷、承擔。
2. 資管新規的出台背景及影響
資產管理是金融領域中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我國經濟金融注入了新活力。隨著資管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已經進入大資管時代。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後,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將面臨調整和洗牌,過去粗放、野蠻的發展模式將難以為繼,中國資管行業將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中國建投研究院組織力量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對資管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入了深入的分析和預測,形成了十幾篇的比較有深度的研究報告。本書即是這些報告的集成。
應答時間:2020-09-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資管新規對P2P影響大嗎
2017年,央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發布了《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這份綱領性文件聚焦於對各類機構資管業務的全面統一監管,對資管資金池、智能投顧、通道業務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和約束,引發業內的廣泛關注。資管新規除了對銀行理財、私募行業帶來較大影響之外,對P2P平台的資產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性兌付,由此P2P平台在諸如「本息擔保」的安全保障宣傳也會受到新規的影響。
1、杜絕資金挪用資管新規制約互金行業資產端管理
現階段,除金融機構外,各類互聯網企業、投資顧問等非金融機構開展資管業務也非常活躍,由於缺乏市場准入調整和持續有效的監管,風險已逐漸暴露。
P2P行業普遍存在定期或活期類理財產品,不少平台的此類產品採取自動投標、自動匹配債轉等行為,名義上是為投資者提供資金管理服務,實際上是受託代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這是否會被定義為資管產品,具體還要看底層資產和資金路徑。如果底層資產能夠完全穿透,實現資金與項目一一對應,投資者的資金直接劃給借款人,在《徵求意見稿》的規定看來應該就只屬於P2P范疇。
2、打破剛性兌付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理念
《徵求意見稿》指出,非金融機構依照國家規定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的,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以及本意見關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投資門檻)的要求。關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目前我國投資者的風險意識較差,跟風投資較嚴重,短時期內難以把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提升到比較理性的階段。未來要提升投資者風險意識,形成「自負盈虧」的理念,還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培養。
「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理念的提出,從長遠來看,可以降低P2P平台因兜底、剛兌等帶來的運營壓力,騰出更多的精力進行服務與產品升級、合規調整和風險控制,進而推動行業理性持續發展。
3、告別「只看收益」資管新規將深刻改變投資習慣
新規對於投資者的行為方式和投資態度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很多理財產品,都存在著剛性兌付的隱性承諾。盡管這種隱性承諾讓資管機構獲客更加容易,也促使其盡最大努力保護投資者利益,但隨著投資人數的日益劇增,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來承擔投資風險的投資者也在逐步增加。而新規禁止剛兌之後,投資者必須以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去選擇、甄別資管產品的風險,並且要實時關注資管產品運作過程中風險的變化。投資者需要加強自身甄別風險的能力,加強風險意識。
《徵求意見稿》是對整個行業進行一個規范性的調整,而對於合規發展的P2P平台來說影響並不大。因為近2年密集出台的監管政策與《徵求意見稿》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行業專項整治主要做的就是清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亂象。所以只要合規發展,《徵求意見稿》就不會給平台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相信在理性投資環境下,P2P行業整體交易額會持續穩步增長。
4. 資管新規有沒有對金交所的業務進行限制
沒有提及金交所業務,但是如果設計資管的業務的話,應該還是會受影響的。
5. 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業務都有哪些影響
對於我國百萬億元規模的資產管理市場,資管新規從醞釀到徵求意見一直牽動著市場的神經。特別是存量規模接近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向標准化、凈值化轉型的進展備受市場關注。
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中信銀行之外,多數股份行理財余額大幅減少。
資管新規落地後對銀行理財沖擊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稱,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依然會持續發展新產品,即便是採用表外轉表內的方法,也會試圖將資管資金存留在銀行體系內,但這部分一定會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規模依然在銀行體系之內。部分資金體量會慢慢往外部資管公司流轉,包括公募基金,甚至包括私募基金都有可能吸收銀行外溢的存量資金。
奧緯研究報告顯示, 當前,銀行客戶行為正在加速市場化,其中個人金融資產投資配置中,銀行理財、股票、公募基金、信託、私募、保險的佔比顯著增加。而居民儲蓄卻從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資管新規的新導向下,將嚴格區分合格投資者和非合格投資者,這從本質上有利於銀行。「未來非標投資者會部分回到銀行存款體系,尤其是降低債權類合格投資者的標准以後,他們可能進入債權的非標投資,成為合格投資者。」
此外,他認為,資管新規落地後,資管市場將出現底層資產替換。首先,債權資產從影子銀行資產替換成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資產,資產特性變得更分散了;其次,資管新規後,底層資產將向二級市場轉向,實際上變成二級市場公開的資產;最後,期限拉長後,底層資產將向PE類資產轉變。銀行做不了二級市場和PE市場,某種程度對銀行是挑戰。
6. 資管新規
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沖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范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范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7月31日發布《優化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 引導資管業務平穩轉型》公告稱,將原本在今年年底結束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6)資管新規對非金融機構的擴展閱讀:
1.資管新規過渡期的延期是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沖擊。
2.過渡期延長不涉及資管新規相關監管標準的變動和調整。
3.延長過渡期1年,有助於避免存量資產集中處置對金融機構帶來的壓力。
4.對沖疫情影響的同時,推動金融機構早整改、早轉型。
5.研究提出了「過渡期適當延長+個案處理」的政策安排。
6.引導資管行業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能提前完成整改任務的金融機構,給予適當激勵。
7.對於未按計劃完成整改任務的金融機構,採取懲罰措施外,視情採取監管談話等措施。
8.此次過渡期延長的政策安排,並不意味著資管業務改革方向出現變化。
過渡期延長不涉及資管新規相關監管標準的變動和調整。金融管理部門將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夯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在鎖定存量資產的基礎上,繼續由金融機構自主調整整改計劃,按季監測實施。同時,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加大創新支持力度,為存量資產處置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過渡期安排的初衷是確保資管業務順利轉型,實現老產品向新產品的平穩過渡。
7. 資管新規什麼時候出台
資管新規,《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2018年4月27日發布。
8. 什麼是資管新規它對金融行業有哪些影響呢
資管新規全名《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於去年11月發布。簡單來說,宏觀層面關繫到國家金融穩定、防範金融風險;中觀層面關繫到百億元規模的資管行業;微觀層面關繫到萬千家機構未來生存轉型之道,以及數量更為龐大的金融民工的年終獎能拿多少。
有保險資管人士點評,這是第一次正式把保險資管列入資管行業,使保險資管機構可以在同一起點上與其他金融機構開展公平競爭,改善了保險資管機構的市場地位。
保險行業可以跳過銀行、直接賺取利差收益,促進商業保險的發展。
對信託行業,迎來剛性轉型期主動管理成大方向
在降杠桿、去通道的大背景下,信託業難免經歷轉型的「陣痛」,但就長期來看,資管新規對行業發展是利好。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認為,資管新規對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監管環境下,信託轉型不僅是生存的的需要,更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要求。
他表示,2018年信託業實際已經全面進入剛性轉型期,這意味著信託公司業務轉型已經勢在必行,不可逆轉。「今年註定會成為信託公司剛性轉型元年,任何沖規模、做通道的動作都可能是踩紅線的動作,靠通道業務為支撐的外延式發展模式將成為過去。」
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26.25萬億,去通道、去杠桿背景下的信託業面臨著行業收入增長放緩、信託報酬率下滑的挑戰。
9. 請問資管新規會帶來哪些影響
一方面,開啟資產行業統一監管新篇章。中國當前實施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內」的金融體制,各資管容業務在不同監管體系開展,監管要求不一致,這也給了資管業務嵌套規避監管、擴大投資范圍以可乘之機,導致通道業務盛行。而監管新規只允許理財非標業務通過自己管轄的信託公司進行。因此,這次央行牽頭制定資管監管新規在推動我國資管行業統一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另一方面,求同存異,對現階段資管行業重大問題進行了基本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