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國際服務貿易金融服務課題

國際服務貿易金融服務課題

發布時間:2022-01-07 04:06:10

❶ 關於國際服務貿易的專業文獻(英文)哪裡找

http://www.nova.cn/Browse/ShowDoc.aspx?Code=3-5&Id=2006011010052938006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摘要:服務貿易正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加入WTO以後,我國服務貿易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推動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服務貿易;現狀;對策

上世紀末以來,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服務業發達的程度成為衡量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階段,必須大力發展服務業,並把擴大服務業領域的對外開放作為我國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競爭、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內容。
一、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服務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了服務貿易的增長。1989年我國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在全世界名列第30位,2000年上升到第12位。但是,由於我國服務貿易起點低、基礎差,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服務貿易整體水平差
我國服務業總量不足,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偏低。200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32254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3. 6%。與中等收入國家的46%—56%、高收入國家的59%—65%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服務業落後使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2002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為660億美元,佔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2.3%。而同期美國服務貿易總額佔全球的16.5%,是我國的7倍多。從總體上看,除旅遊等少數行業外,多數服務貿易領域處於逆差狀態。加入WTO後,服務貿易逆差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2、服務貿易內部結構不合理
1995—2002年,我國服務出口總額中,旅遊服務一直居於首位,其比重由27. 6%升至36. 5%:金融服務所佔比重一直在19%左右;運輸服務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7. 1%降為19%。而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興服務業則是明顯的弱項,1995年這類產業在服務進口額中所佔比重為22. 9%,2001年劇增為52. 4%,是使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日益增大的重要因素。
3、服務貿易管理滯後
由於服務業是由許多相關行業組成的產業群,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行業范圍極廣,國際社會要求一國對其國內的服務業進行整體協調和管理。目前,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存在許多缺陷,如中央與地方在服務業對外貿易政策和規章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別,服務業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甚至相互掣肘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服務業的統計也不規范,行業標准等方面有許多不符合國際慣例。
4、服務貿易立法不健全
長期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嚴重滯後,雖然近年頒布了《商業銀行法》、《保險法》、《海商法》等,但與服務貿易廣泛的內涵和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目前我國尚沒有一個關於服務業的一般性法律,已有的規定主要表現為各職能部門的規章和內部文件,不僅立法層次較低,而且缺乏協調,從而影響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的統一性和透明度。
二、加入WTO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影響
我國加入WTO後,服務業市場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這將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
1、服務貿易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放寬限制、開放市場是服務貿易發展的關鍵。加入WTO,部分服務行業的市場准入,將不再僅僅受國內有關部門的控制,而是要執行我國政府對世貿組織的承諾,這將有利於打破國內部分行業的壟斷局面,有利於國內行業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使其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2、有利於改善我國的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不僅僅體現於公路、通信、電力供應等硬體的好壞,越來越多地體現於金融、分銷、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的完備與質量等方面。我國服務業總體上落後,而生產性服務更為落後,這正是外國投資者看中我國市場的重要原因。服務業的對外開旅,將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我國服務業,這將有力地促進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改善我國投資的軟環境,進而帶動國內整個經濟的發展。
3、有利於引入新的服務種類
我國服務業的落後,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服務種類、品種的缺乏,許多服務領域需要填補「國內空白」。在世界貿易組織劃分的143個行業中,我國商業化的稅務服務、民意測驗服務、信用查詢等行業,基本上處於空白狀態。在許多行業,具體的服務領域、服務品種還存在大量空白。服務市場的開放和外資的進入,將在相當程度上彌補我國服務業發展中的各種空白,滿足國內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種需要。
4、有利於在更深層次上參與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全球服務業也在醞釀著世界范圍的調整。加入WTO,有利於我國借發達國家向海外轉移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服務業之機,吸引外國投資,改善我國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也有利於我國服務提供者進入國際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擴大服務貿易出口。
三、增強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主要措施
1、優化服務行業結構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信息、科技、咨詢、法律等行業,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如房地產、物業管理、旅遊、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改組改造傳統產業,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著重改造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等行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
2、放寬服務業市場准入
改變部分行業壟斷經營嚴重、市場准入限制過嚴的狀況,按市場主體資質和服務標准,逐步形成公開透明、管理規范的市場准入制度。加快壟斷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放寬部分行業市場准入的資質條件,鼓勵非國有經濟在更廣泛的領域參與服務業發展。還要改革市場准入的行政審批制度,減少行政審批項目。
3、多渠道增加服務業投入
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要適當安排一定數量的投資,作為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引導資金,主要用於國家鼓勵的服務業建設項目的貼息或補助,以更多地吸引銀行信貸資金和社會投入。銀行要在獨立審貸的基礎上積極向符合貸款條件的服務業企業及其建設項目發放貸款.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
4、加強對服務業的組織領導
進一步轉變觀念,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服務業擺到與農業、工業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級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為加快發展服務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制定和完善規范服務業市場主體行為和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克培.論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前景.四川理工學院學報(哲社版).2003,(3).
〔2〕童軍.WTO與我國服務業的發展〔J〕.涼山大學學報.2002,(4).

http://wstgs.com/Article/gllw/gjmygl/200603/1131.html?NOCACHE

論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
作者:沈明其 更新時間:2006-2-6 點擊次數:

【內容提要】當前有關服務貿易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對服務貿易的全球化,自由化以及中國入世後對服務貿易保護政策的研究討論上。本文從宏觀角度來全面綜合論述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和解決對策。主要採用了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概述與論證相統一的方法,通過對我國服務貿易歷年來的進出口貿易額,進出口貿易結構等數據的比較研究,來比較分析我國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和劣勢的存在。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如完善我國服務貿易的法律體系,降低市場准入門檻,更新服務貿易觀念,積極參加國際服務貿易雙邊和多邊談判,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等對策,來揚長避短,大力發展我國服務貿易,增強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使之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

【關鍵詞】服務貿易 世界貿易組織 服務貿易總協定

一、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
(一)我國近年來的服務貿易進出口情況
如圖一所示,1998-2002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③不斷上升,進口額和出口額也不斷增加,但是始終表現為貿易逆差。由此證明我國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而這種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

(二)我國現行的服務貿易制度狀況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頒布實施了《民法通則》、《對外貿易法》、《商業銀行法》、《海商法》等多部法律,為人們構建起了一個服務貿易基本規則框架體系。這些法律大都參照了大陸法與英美法的相應規定,並按照我國所參與的國際公約制定和實施。
目前,我國已經加入了WTO,進入服務業的民間資本和外資迅速增加,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而國家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國務院辦公廳於2001年11月轉發了國家計委關於《「十五」期間加快發展服務貿易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了加快服務業的政策措施,這無疑對服務業的發展是一個有力的推動。其後,中國政府在關於服務貿易的十二大領域中,先後頒布實施了一些相對性政策法規。如,《關於發布港口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字典等八項交通行業標準的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現行法規中沒有明確規定的非貿易項目售付匯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加強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工作的通知》,《關於對外商投資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情況進行調查的通知》等等。還有關於開放我國服務市場方面,對零售業,運輸業,電信業,教育業,銀行業等都規定了一定的開放度,逐步實現我國政府對入世所做的承諾。為了使我國的服務貿易融入世界服務貿易之中,也為了使我國的服務貿易得到更好的發展,依據WTO的《服務貿易總協定》就成了我們現在構建服務貿易制度的基礎。所以,我們現行的或者正在擬草制定的,都是從促進完善我國的服務貿易並早日使我國的服務貿易的法律制度的市場規范與世界接軌的方向發展的。
(三)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
世貿組織日前公布的2002年度全球貿易情況報告稱,全球貿易額去年增長2.5%,其中貨物貿易總額為6.24萬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長4%,服務貿易額達創紀錄的1.54萬億美元。 美、德、日、法繼續保持世界貿易前四強地位,中國則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貿易國。報告分析認為,2002年全球貿易在企業跨國投資放緩、匯率風險加大、企業及消費者趨於保守的背景下取得恢復性增長,主要歸功於美國市場的強勁需求和東亞國家,特別是中國的高速發展。
近期,國家外匯管理局又公布了2002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 2002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354.22億美元。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出口3256.51億美元,貨物進口2814.84億美元,順差441.67億美元;服務項目收入397.45億美元,支出465.28億美元,逆差67.84億美元;收益項目收入83.44億美元,支出232.89億美元,逆差149.45億美元;經常轉移收入137.95億美元,支出8.11億美元,順差129.84億美元。該表顯示了2002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繼續呈現雙順差,國際儲備保持增長,國際收支總體狀況良好。
由此可見,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突出表現是舉世矚目的。而服務貿易必將在這樣有利的國內外環境中經濟蓬勃發展。雖然當前受到全球經濟持續疲軟、伊拉克戰爭帶來的政治不穩定性和非典型肺炎三大因素的制約,但是由於中國內部擁有的一個廣闊市場和高效的宏觀調控機制,就象往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9.11事件的突發,一樣可以克服眾多不利因素而保持經濟的持續的增長。

二、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
如圖二所示,1998-2002年服務貿易總額構成比例,除了2001年的各大服務行業貿易額構成比例比較均勻之外,其他各年的服務行業貿易額都相差懸殊,且旅遊,運輸,其他商業服務占較大比重。因此,不難發現,我國服務貿易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進行長期的結構調整,使各大服務貿易行業都可以得到均衡發展。

(二)服務貿易的法律體系、市場體系不完善
雖然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推進管理體制的改革,但始終都存在著一些另人遺憾的漏洞,而這些管理體系的瑕疵給服務貿易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障礙。
1、服務業的行業壟斷。我國的一些行業如電信,金融,保險,教育具有的強壟斷性,不僅破壞了正常的公平競爭秩序,而且還導致了服務業創新動力的缺乏和效率的低下。 中國的服務業要適應未來服務業發展開放的大環境,必然要求打破行業壟斷,實現服務貿易的自由化。
2、服務貿易保障制度不完善。服務貿易保障制度上的不完善,主要是指對服務行業里的一些弱勢產業,像數據處理,技術服務,咨詢,專業服務等需要有一些專門的保護政策來應對我國入世後國外相關產業對這些行業的沖擊,使其可以健康成長而不至於夭折。目前,中國政府在電信,銀行,教育等行業制定比較全面保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貿易的自由化,所以如何制定出有效的貿易保障政策,既可以使本國服務貿易行業健康發展又可以保證貿易的自由化,就要對WTO的GATS的進行認真研究學習。
(三)服務貿易交易方式落後
現代電子商務在服務貿易領域中,深刻地影響著全球商業貿易形式和市場結構,影響著人民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方式,加速了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變。
據統計,中國目前有各種不同的電子商務網站1,000多個,其中B to C④677家、B to B 370家,ISP⑤620家,去年B to C交易額為3.9億元人民幣,B2B交易額為67.7億元人民幣。存在有各種不同B to B、B to C、C to C等商業模式,有各種不同的電子商務平台和解決方案,但整體來說呈現自發性、局部性、重復性、缺乏技術創新、缺乏整體規劃性和統一的規范,有很多網站的商業模式是單純模仿國外企業,並不適應中國國情,不利於電子商務的發展。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另外,從中國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的現實情況來看,網路結構復雜,不同行業、不同網路之間不能互聯互通,各種資源難以充分共享,網路應用落後於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傳統企業難以適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據預測,到2003年全球電子商務的交易值將超過一點二萬億美元。在未來5-10年內將是信息技術繼續突飛猛進、新經濟高速成長、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也將是中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參與全球化、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關鍵時期。發展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基礎經濟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商務模式劃分的問題,而是關系中國在未來信息經濟社會中的競爭力和生存發展的重要問題。
(四)服務貿易理念落後
我國的服務貿易業,過去長期處於封閉的環境中,受某些陳舊觀念的束縛和影響至深,因而企業規模小,服務設施差。思想觀念落後,服務質量水平低,難以適應加入WTO後我國對外全面開放的經濟形勢,更難以與國外服務貿易領域里的跨國公司相抗衡。
在我國經濟學理論中,仍把服務定義為服務屬於流通領域,因此服務不創造價值。而這種論述在WTO將服務貿易外延擴大,內涵深化之後,服務項目不僅提供使用價值,有的還創造價值。還有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生活中,服務部門對待客戶有一個統一規矩,那就是一視同仁。為了表示不嫌貧愛富,比如銀行對經濟效益不好,資金留存率低的企業也同樣提供資金放貸等服務,結果往往血本無歸,還陪上人工費,通訊費等開支。而不象國外銀行「看客下菜碟」,對客戶進行細分,既保證了收匯的安全,又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三、發展我國服務貿易的若干對策
1、完善服務貿易的基本法律,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為了提高我國服務業的國際地位,必須從提高行業中的競爭程度入手,完善服務業的市場體系,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快和制定行業性法規,如商法,金融服務法規,電信服務法規,交通運輸法規,知識產權法規等,注重參照國際條約和國外立法經驗,加大立法力度,理順各種法律法規與服務行業內部之間的關系,使得服務貿易領域的法律法規健全,相互協調,共同形成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相互銜接,疏而不漏的有機整體。
2、實現服務業增長方式的轉變。主要是指由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約型,內涵型的轉變,使服務貿易的發展,服務貿易的出口收入的增長真正建立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而不是靠一般勞動力的大量投入。同時在服務貿易出口方面,在發揮優勢,進一步擴大勞動密集型服務的出口時,也要對那些尚處於「幼稚」狀態的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加以適當的保護,使其盡快發展並漸進對外開放。今後中國服務出口的大方向應該是:一般勞動密集型服務出口為主,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出口為輔→兩者並舉→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出口為主,一般勞動密集型服務出口為輔。
3、參加國際服務貿易的雙邊與多邊談判,爭取更有利的國際環境。我國已經入世,談判地位大大提高。而且我國亦為GATS的創始方和起草方。這些都有助於我國的服務貿易談判。我國已於其他各方討論了服務貿易的出價和減讓,在服務貿易的政策立法上,也已考慮了總協定的原則和要求。隨著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繼續在互惠互利原則上進行服務貿易談判,就顯的越發重要。
4、更新服務貿易的觀念。首先是對服務貿易概念的更新。服務貿易的定義其實十分廣泛,服務貿易領域創造的價值在每年的WTO年度報告中可見一般。對服務貿易的認識和創新也決定著各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所以我們要克服服務貿易中陳舊,僵化的思想,將「差別服務」⑥走向前台,正確應對服務貿易自由化潮流,嘗新服務貿易的未識領域。再次就是關於服務貿易的安全性觀念。由於航空,電信,金融,咨詢,廣告的行業直接涉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國家機構要加強安全意識,特別是在我國法制不夠健全的情況下,應採取循序漸進,有選擇,有步驟,有條件的開放市場的方針,把關繫到國家經濟命脈,主權,安全的關鍵領域做戰略問題加以處理,實行有效監督和管理,使之為國家利益服務。
5、保持和促進原有優勢產業,同時優化產業結構,尋找新的增長點,創新服務貿易未識領域。我國的優勢服務產業主要集中在勞務和旅遊這兩大方面。這兩方面總的來說都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科技含量比較低。但是對我國來說,他們卻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旅遊資源和勞務資源都是很豐富的,因此,我們在這兩個方面的投入成本較低,在世界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比如說95年我國旅遊收入為87.33億美元;而2000年我國旅遊收入為293.45億美元,比95年增長了336%;2002年我國旅遊收入為357.83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了122%。但是,在保持優勢的同時,我們也要加大這兩方面的科技投入,要改善旅遊環境,提高勞務輸出素質,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我們的優勢。另外,我們也要優化服務行業的產業結構,要讓新興服務行業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6、有步驟的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我國服務貿易與發達國家比,起步晚,總體發展水平低,許多行業仍處於幼稚時期。同時服務市場發育不完全,服務企業競爭力弱,再加上服務業本身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廣泛性等特徵,不可激進的推進服務貿易的自由化,而是有步驟的逐漸推進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在保障本國經濟健康穩定的條件下,按照一定比例來開放服務業,保證在服務貿易自由化,全球化,一體化的進程中受益多於不利。
7、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基於網際網路技術所擁有的特別優勢,不論在9.11事件、美伊戰爭,還是今年的非典疫情,都發揮了明顯效用,使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可以穩步向前發展。而傳統交易模式在面對突發事件帶來的巨大沖擊時,往往表現出脆弱的一面。因此,大力發展中國的網路事業,降低因類似的事件給服務行業和市場帶來巨大沖擊是一種非常可行的應對措施。
建設統一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是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全球化時代的電子商務"專題會議的召開,為全球電子商務專家研究中國電子商務的應用機制、商業模式和基礎設施以及技術標准等一系列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好的技術和產品,我們要大力推廣和應用。

[注釋]
1.GATS就是《服務貿易總協定》。1994年4月15日,各成員方在馬拉喀什正式簽署《服務貿易總協定》,它於1995年1月1日和世界貿易組織同時生效。
2.國際服務貿易分類表,是由WTO世貿組織統計和信息系統局(SISD)提供的,並經WTO服務貿易理事會評審認可。此分類表是按照GNS(一般國家標准)服務部門分類法,將全世界的服務部門分為11大類142個服務項目。
3.1998-2002年的服務貿易總額分別為:530.45億美元,550.69億美元,664.61億美元,726.01億美元,862.73億美元。
4.B to B 指企業到企業;B to C指企業到客戶。
5.ISP是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縮寫,意為「Internet服務提供商」,這里的服務主要是指Internet接入服務,即通過電話線把你的計算機或其他終端設備連入Internet。
6.差別服務:是指分別出客戶對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情況,對其實施不同的、有差別待遇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盛 斌:中國加入WTO服務貿易自由化的評估與分析[J],世界經濟2002(8)。
2、肖中明: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特徵與原因分析[J],涉外經濟2002(10)。
3、李善同:凸現新經濟特點——世界服務業發展趨勢[J],國際貿易2002(3)。
4、陳憲,程大中:服務貿易的發展與中國的「入世」後的對策[J],外貿經濟 國際貿易,2002(7)。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行業分)[J],中國經濟景氣月報,2002(10)。
6、1990-2001年世界區域性商業服務貿易增長一覽表[J],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02(10)。
7、鄭吉昌:論國際服務貿易及自由化趨勢[J],國際經貿探索,2002(1)。
8、徐桂英,宋立功:構建我國服務貿易法律體系框架[J],經濟論壇,2002(20)。
9、黃偉:東亞服務貿易的概況及其構成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2(9)。
10、王 粵:服務貿易—自由化與競爭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1、譚小芬: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J],外貿經濟、國際貿易,2003(6)。
12、鄧世榮:我國服務貿易承諾表中的市場准入與國民待遇研究[J],外貿經濟、國際貿易,2003(3)。
本文發表於《教育經濟與管理》2004年第七期

http://www2.lunwen5.com/Article/economic/guojimaoyi/1672.html

❷ 如何寫"全面履行入世承諾後的中國金融服務業"這樣一個課題

後入世過渡期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研究

內 容 提 要

按照既定的時間表,我國已進入了全面履行入世承諾時期,也即進入了「後入世過渡期」。所謂「後入世過渡期」指入世過渡後期及過渡期結束後一段時間。入世後隨著我國經濟、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聯系不斷擴大;資本流入的速度和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外匯儲備大量增加;如此等等,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的環境和條件加速變化,從客觀上和主觀上都要求我們進一步放鬆資本管制,積極、穩妥和有序地加快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就在於從入世承諾履行過程中資本項目開放的環境和條件發生加速變化出發,通過分析入世承諾的履行對資本項目開放各方面產生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來探索後入世過渡期如何進一步放鬆資本管制,積極、穩妥和有序地加快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

筆者首先在論文的基礎部分(第二章)介紹了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資本項目開放之間相互促進的關系,並對資本項目開放的理論和國際經驗進行了述評,為探索後入世過渡期如何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奠定理論基礎。第三章從金融領域及國際收支角度分析了入世承諾履行的過程中,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的環境和條件發生的加速變化,以及環境的加速變化對資本項目開放的影響,即它是如何間接推動資本項目開放的步伐以及在推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問題。第四章探索後入世過渡期我國推進資本項目開放的策略,並就資本項目開放環境加速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問題提出對策建議。最後一章對論文進行總結並給出研究展望。

關鍵詞:後入世過渡期 資本流動 資本項目開放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imetable of China』s WTO commitment, now we are entering into the time of completely fulfilling the commitment. That is we are entering into the Post-WTO transitional time. Post-WTO transitional time refers to the post time of the commitment and some time after the ending of commitment.

After China』s entering into WTO, China has accelerated reforming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reas. Our relations to foreign trade are intensifying; the speed and scale of the capital inflows are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increasing etc.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China』s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are accelerating. Which asks us to loose capital control and quicken the steps of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actively、safely and orderl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how to further loose capital control and how to actively、safely、orderly quicken the steps of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 of fulfilling the China』s WTO commitment to all areas of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Firstly (in chapter two) the paper intro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And it introces the theory of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use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accelerat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of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accelerating change to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Chapter four explores how to further open the capital account and to table a proposal of some new problems. Chapter five summarizes the paper.

KEY WORDS: Post-WTO transitional time capital inflow the opening up of the capital account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和研究目的

1996年12月,我國實現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當時有學者提出應盡快在短期內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這一過程推遲了。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資本項目開放問題重新

成為討論的熱點。

盡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等並不強求其成員國實行資本項目可兌換,中國在入世談判時也並未承諾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兌換。但是加入世貿組織後,隨著市場准入的擴大,中國的金融、保險等服務貿易行業必然得到較大的發展,服務貿易行業的開放與國際交流必然伴隨著大量的資本流動,由此會對資本項目開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國在開始履行入世談判相關承諾後,大多數實質性經濟領域的對外開放將使資本管制的效力趨於下降,尤其是外資銀行業務范圍的擴大、經營規模的擴張將會給中國的資本項目外匯管理帶來越來越多的挑戰。這些因素都將促進資本項目的進一步開放。

事實上,入世以來,隨著入世承諾的履行,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的環境正在發生加速變化,資本流入大量增加、資本項目持續順差並開始超過經常項目成為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匯儲備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且上升勢頭依然未減等等。這些加速變化將推動我國資本項目的進一步開放。從目前我國外匯管理當局不斷出台的一系列鼓勵資本流出的措施來看,我國資本項目開放有加速的趨勢。

而隨著入世過渡期的結束,我國金融業即將全面對外開放,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和領域也將達到空前規模。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開放資本項目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就在於從入世承諾履行過程中資本項目開放的環境和條件發生加速變化出發,通過分析入世承諾的履行對資本項目開放各方面產生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來探索後入世過渡期如何進一步放鬆資本管制,積極、穩妥和有序地加快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

第二節 文獻綜述和研究方法

關於資本項目開放的研究,國內外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一直都很多,尤其是亞洲金融危機前後。因為資本項目開放是一國走向世界,分享全球化最為關鍵的一步。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一些經驗和教訓。因此關於資本項目開放的理論和實踐,以及對於我國的參考這方面的研究相當多。但是就入世承諾履行與資本項目開放之間的關系,尤其針對後入世過渡期資本項目開放的研究非常有限。

馮宗憲、郭根龍(2001)合著的《國際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中國金融業》一書在研究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了中國金融服務業競爭力決定和市場開放度模型。該書盡管未直接涉及資本帳戶開放,但是它將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資本流動、資本帳戶開放的關系理論闡述的很清楚,本文的理論部分就是參考該書的論述。

華民(2003)著《中國資本項目的開放:挑戰和機遇》一書從中國資本項目開放的必然性、中國開放資本項目可能帶來的後果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應對資本項目開放所帶來的沖擊,並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要有序地推進資本項目的自由化。

張光華(2004)著《論有序的資本項目可兌換》一書通過對資本項目自由兌換作全面系統研究,為順利推進我國資本項目可兌換提出了一些政策指導意見。

邢毓靜(2004)著《放鬆資本管制的進程》一書立足於中國當前建立開放型經濟的進展及其對放鬆資本管制的現實要求,借鑒國際范圍內放鬆資本管制進程中的經驗教訓,就資本管制放鬆進程中可能遇到的宏觀經濟金融方面的問題進行逐步推進的分析。

由於篇幅有限,這里僅列舉了以上較為有代表性的幾本論著。事實上,在入世前後,學術界對於入世將給我國經濟和金融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入世後我國金融業將受到的沖擊進行了廣泛研究。在資本項開放方面,關於資本項開放的條件、順序、原則等學術界也有過很多研究。但是將入世承諾履行與資本項目開放相結合的研究很少,筆者謹慎嘗試將兩者相結合,通過分析入世承諾兌現過程對資本項目開放的影響,想看一下,在目前及將來一段時間,即後入世過渡期,我國資本項目開放將如何推進。由於後入世過渡期這個概念比較新,而且由於各個國家的國情、金融開放的秩序不同,因此,本論文很難找到前人研究中完全吻合的理論支撐,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本論文的難度。再加上論題本身涉及的變數之多以及變數相互之間關系的復雜性,讓我感到重重困難。

本論題的研究採用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數據、圖表、曲線相結合的方法。從入世承諾兌現過程中資本項目開放環境發生加速變化出發,分析環境加速變化對資本項目開放所造成的影響,在分析過程中,採用數據、圖表和曲線以便將整個影響過程和影響程度說明清楚。這樣通過研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探索後入世過渡期如何推進資本項目開放)的思路、途徑、方法及對策配合的協調性、穩定性和有效性。

第三節 有關概念界定和論文結構

一、論文有關概念的界定

1、後入世過渡期:所謂「後入世過渡期[1]」,一是指入世過渡後期,即按既定

開放承諾表進程中的最後階段;二是指實現開放承諾表時限後持續的一段時間。

為什麼要提出一個「後入世過渡期」的概念?

因為根據入世承諾表,我國在經濟、金融領域的開放存在一個過渡期,即在過渡期內逐步開放,過渡期結束後將實現全面開放,因此,我國在經濟、金融領域面臨的全面、嚴峻的考驗時期不在入世的初始階段,而在入世過渡後期,以及入世過渡期結束後一段時間。隨著入世承諾的全面履行,入世效應的影響將全面顯現,將對我國的經濟、金融產生持續的深遠影響。因此,充分關注後入世過渡期中全面履約對我國經濟、金融等領域產生的影響,並就此提出相應的對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後入世過渡期」與資本項目開放又存在什麼關系?

雖然入世談判時並未承諾資本項目的可兌換,但是加入世貿組織後,隨著市場准入的不斷擴大,中國的金融、保險等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必然伴隨著大量的資本流動,由此會對資本項目開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國在開始履行入世談判相關承諾後,大多數實質性經濟領域的對外開放已使資本管制的效力趨於下降,尤其是外資銀行業務范圍的擴大、經營規模的擴張給中國的資本項目外匯管理帶來越來越多的挑戰。這些因素都將促進資本項目的進一步開放。因而,入世承諾履行與資本項目開放之間存在間接關系,並且伴隨著入世承諾全面履行的進程,將對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研究後入世過渡期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的問題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資本項目開放:資本項目開放有兩層含義,一是從動態角度來講,資本項目開放是一個逐步推進和完成的過程,目標是達到資本項目可兌換。從1996年經常項目可兌換以來,我國一直處在資本項目不斷開放的過程中。二是從靜態角度來講,資本項目開放是指資本可在一國與他國之間自由流動,包括在金融市場的自由交易和貨幣的自由兌換。本文主要指資本項目開放的動態過程,強調後入世過渡期隨著入世承諾的履行,資本項目開放環境和條件發生加速變化,要求加快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

二、論文結構

全文一共有五章,各章的主要內容為:

第一章為緒論,闡述本文選題的背景、相關文獻、論文研究方法和結構安排。

第二章作為論文的理論基礎,首先介紹了後入世過渡期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資本項目開放相互促進的關系;其次對資本項目開放的理論進行述評,闡述了資本項目開放的一些經典理論,如:金融自由化理論、資本項目開放方式的理論以及克魯格曼三角難題。最後就資本項目開放的國際經驗進行分析,得出我國資本項目開放應借鑒的經驗和吸取的教訓,為探索後入世過渡期資本項目開放奠定理論基礎。

第三章實證分析了入世承諾的履行對資本項目開放的影響。分別從金融領域和國際收支角度分析了隨著入世承諾的履行,市場准入的不斷擴大,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的環境發生加速變化;然後分析了環境的加速變化對資本項目開放的影響,並提出了環境加速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新問題和潛在風險。

第四章是對第三章分析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首先針對後入世過渡期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的客觀要求,提出要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資本項目開放進程。其次,根據目前的經濟、金融狀況,借鑒發展中國家開放資本項目的經驗教訓,提出我國後入世過渡期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的政策配套。最後,針對第三章提出的一些新問題提出對策。

最後一章是結論和展望。對本論文的觀點、創新之處進行總結,並明確以後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資本項目開放的理論與經驗述評

第一節 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資本項目開放

一、從基本概念上來看兩者關系

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是指金融服務在全球的充分配置,本國的消費者可以自由地享受外國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同時外國的消費者也可自由地享受本國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其結果通常是,新的服務內容可以在全球很快推廣,服務價格、服務質量趨於一致。同時通過銀行、保險、證券及金融信息服務的自由化就會形成手續費、傭金及其他費用的跨國境支付。因此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要求與之相聯系的國際資本自由流動,否則就易構成金融服務的貿易壁壘。

資本項目開放通常是指一國允許其資本項目下的各種資本(包括商業性資本、產業性資本和金融性資本,但我們通常所指的資本項目開放主要是指金融性資本開放)自由流動[2]。即意味著居民可以自由進出國內金融市場進行投資和籌資。因此資本項目的開放要求與資本流動相聯系的必要的金融服務貿易可自由貿易,否則也將可能構成對資本自由流動的壁壘。這可用一個例子簡單表示:一個外國金融機構(如花旗銀行)向本國(如中國)企業提供貸款,如果外國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資金是本國資金如人民幣資金,則這種貸款涉及的是單純的金融服務貿易;若這筆貸款需要的是外幣資金如美元,這筆貸款不僅涉及金融服務貿易還涉及國際資本流動,若本國資本項目不開放,本國企業所需的金融服務則難以實現,即資本項目管制構成了跨國金融服務的貿易壁壘。相反若本國限制這樣的國際金融服務,國際資本也無法(也可能是不願)流入,即對金融服務貿易的限制構成了資本自由流動的壁壘。

因此,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資本項目開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也存在一定的聯系: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要求資本項目開放(相應部分開放);資本項目開放也要求金融服務的自由化(相應部分自由化)。

二、從金融服務貿易的基本類型看二者關系

GATS高度概括了金融服務貿易的四種基本類型:跨境交易、商業存在、消費者移動和人員移動[3]。金融服務貿易與資本項目開放的相關性取決於金融服務貿易的種類和其提供方式。

1、跨境交易與資本項目開放。跨境交易是指國內消費者購買位於國外的外國供給者的服務,如國內消費者獲得國外金融機構貸款;國內消費者購買國外保險公司保險;國內消費者把自己資金存放於國外金融機構等。跨境交易有三種不同類型,而不同類型的跨境交易與資本項目開放的關系又存在很大差異:第一種類型:如會計、咨詢、信息服務等,由於這類金融服務並沒有相應的資本流動,因而這一類跨境交易自由化並不要求開放資本項目。第二種類型:主要包括如貸款、借款等,由於這類跨境交易與資本運動密不可分,因而這一類跨境交易自由化要求一定的資本項目自由化。 第三種類型:這一類跨境交易、金融服務和其下的資本運動是不可區分的,如允許本國居民購買外國證券的充分必要條件,但在這種跨境交易下,對任何一方面的限制必然影響另一方面(並不能完全停止),因此這類跨境交易也要求一定的資本管制放鬆。

因此,跨境交易自由化在多數情況下(並非所有)要求其下的資本流動自由化(資本項目開放),否則將可能影響跨境交易自由化利益的實現。

2、商業存在與資本項目開放。商業存在是指外國服務供給者通過收購、兼並本國的金融機構或自己建立分支機構、子公司為本國消費者提供服務。商業存在是金融服務貿易中最主要的形式,佔了國際金融服務近70%。商業存在與資本項目開放的關系應區分兩種情形:一種是居民性商業存在。這種情形主要是指外國擁有的機構(典型的是子公司)與東道國機構合並,這種商業存在通常被看作是「居民性」商業存在,雖然這些分支機構的服務貿易在原則上能包含資本運動,但其通常受到資本控制,因而只能參與東道國資本帳戶管制下允許的資本移動,以及那些並不包含資本運動的服務貿易。雖然在一些情形下,上述限制可能將外國供給者置於不利的競爭條件下,但如果資本控制是建立在國民待遇基礎上的,這種管制也不能算貿易壁壘。另一種是非居民性商業存在,這主要是指外國分支機構,其與資本流動的關系類似上述跨境交易。

因此,商業存在自由化要求金融部門中的直接投資自由化,但同時也不排除一些針對外國投資者的資本控制。

3、消費者移動、人員移動與資本項目開放。消費者移動是指,國內消費者在本國之外購買服務,如國內消費者到國外旅行並消費國外金融機構提供的旅行支票、信用卡業務等金融服務。人員移動是指,外國人到本國國內為國內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如跨國銀行高層管理人員的內部調動、金融咨詢服務提供等。上述兩類服務雖然也對資本項目開放提出了一定要求,但由於某種原因其在國際金融服務中的比重很小,因而通常也不在各國資本項目管制的主要目標之內,從而對資本項目的開放影響很小。

綜上所析,各種金融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對資本項目開放(部分開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否則將難以充分獲得承擔市場准入義務的相應利益。因此,無論在理論研究和政策實踐中,都很難將二者完全分割開來。

資本帳戶的自由化與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自由化是各個國家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因為他們不僅相互促進,而且都是一個有效率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中國家想要最大化地獲取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利益,就必須在考慮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同時,清楚地意識到漸進地有次序地開放資本帳戶的重要性。

第二節 資本項目開放的經典理論述評

資本項目開放的理論主要包括金融自由化理論、資本項目開放的方式的理論、資本項目開放的順序以及克魯格曼三角難題等。下面就主要理論進行回顧和述評。

1、金融自由化理論

最早是麥金農(McKinnon)和肖(Shaw)在研究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抑制問題時提出的。麥金農認為,政府對金融體系和金融活動的過多干預壓制了金融體系的發展,而金融體系的落後又阻礙了經濟的發展,由此得出結論,發展中國家必須通過金融自由化來放鬆金融抑制,促進金融發展,進而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金融自由化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3年麥金農和肖在研究發展中國家金融抑制時提出的金融自由化主張,其主要著作是麥金農(1973)的《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這些理論後來成為南美國家金融自由化的理論基礎。第二階段是麥金農的理論反思,提出了資本帳戶和經常帳戶自由化的次序問題,並在1991年出版的《經濟自由化的順序》中提出了金融自由化順序理論。

金融自由化包括對內和對外自由化兩方面內容。對內是指一個國家的金融部門運行從由政府管制轉變為由市場決定的過程,包括匯率和利率的自由化、業務經營自由化、市場准入自由化;對外則包括市場對外開放和資本流動自由化,其核心內容是資本帳戶自由化。

2、資本項目開放方式的理論

資本項目開放的方式可分為激進式和漸進式。激進式即對資本項目開放採取一步到位,取消所有的匯兌管制;漸進式即對資本項目開放採取循序漸進的做法。國外學者對這兩種方式都作了一些研究。觀點如下:

激進論者認為優點在於:(1)迅速消除資本管制,立即享受自由化所帶來的好處;(2)對因改革而嚴重受到影響的各種利益集團進行限制,使它們難以有能力在政治上組織力量反對改革;(3)有助於促進國內金融部門提高效益,在獲得資金方面引入競爭機制;(4)有助於向外界展示開放的態度和決心。缺點在於:(1)迅速實現自由化就可能造成幾乎沒有任何時間來出台其他各項的配套改革政策;(2)風險較大,容易釀成危機;(3)容易造成重走回頭路。Choksi等人認為在不存在市場扭曲和外部性的情況下,一步到位是最佳方法,因為自由化的益處可以立即反映出來而不附帶任何成本。Lai(1987),Matinelli和Tommasi(1994)認為,激進式資本項目自由兌換能克服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團,有助於提高政府實行改革以及促進外部資源動員的承諾的可信性。

漸進論者認為優點在於:(1)逐步創造條件實施可兌換,比較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實際;(2)風險較容易控制。缺點在於:(1)改革的時間較長,必須付出較大的機會成本;(2)要求政策具有較高的連續性;(3)在較長的時間內必須承受資本管制所帶來的成本和低效。Mekinon(1982)和Edward(1985)認為,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拉美南錐體國家的經驗充分表明,貨幣改革和貿易自由化應在開放資本帳戶之前進行。如果在國內金融市場不是按市場規律運作的情況下實施資本帳戶的自由兌換,可能導致金融市場扭曲,不健康的資本出入境內,傷害國民經濟、削弱政府金融政策的效力。Edward指出,不僅有必要提高國內利率水平(使其達到實際正利率水平),而且還有必要對國內金融市場進行改革。

漸進式和激進式理論各有優缺點,因此應根據各國所具備的條件來決定資本帳戶開放是採取漸進還是激進的方式。

3、克魯格曼的三角難題

20世紀60年代初期,蒙代爾在凱恩斯宏觀經濟模型的框架內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問題。此後,弗萊明和其他經濟學家對這一理論進行了補充和完善,演變為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其核心的觀點是:在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制度和獨立的貨幣政策這三大政策目標中,一國最多隻能同時選擇其中的兩個。這也就是說,在資本項目開放,從而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條件下,若要繼續維持固定匯率制度,那麼獨立的貨幣政策就將不復存在。這種在資本項目開放條件下不能同時控制三個政策工具的方案選擇被人們稱為「蒙代爾三角」 (Mundell,R.A.1963.PP.475-485)。

1999年,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一篇討論亞洲金融危機的文章中根據上述原理畫出了一個三角形,他將其稱之為「永恆的三角形」(The Eternal Triangle),用來概括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世界各國的金融發展模式,從而使得「蒙代爾三角」的內在原理得到了清晰的顯示(Krugman,P.1998b.)。

圖2-1-1:克魯格曼的永恆三角形[4]

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C A

固定匯率 B 資本自由流動

在這個三角形框架中,A表示選擇貨幣政策獨立性和資本自由流動,B是選擇固定匯率和資本自由流動,C則是選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固定匯率。

當一國資本項目開放,資本可以自由流動時,C選擇將難以為繼,原因可以大致描述如下:

在本國較低的利率水平下開放資本項目 假如本國利率保持不變(也就是維持推行獨立的貨幣政策) 那麼本國居民就會放棄本國的貨幣資產而轉向持有外國具有較高利率的貨幣資產 這時假如貨幣當局仍然堅持固定匯率 那麼其後果將是資本外逃、投資下降、直至引發經濟和金融危機。

因此,為了防止這樣的現象發生,貨幣當局就只有以下兩種穩定方案可供選擇:第一,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讓國內的利率自由浮動,藉以達到平衡國內外利率、阻止資本外逃的作用;第二,放棄固定匯率制度,在堅持獨立貨幣政策的同時,讓本國的匯率對外自由浮動,由於本幣匯率可以對外自由浮動,因此,在本國利率較低情況下開放資本項目,所產生的沖擊可先通過本幣貶值而加以沖銷。本幣貶值之所以可以起到這種沖銷作用,是因為本幣貶值增加了資本外逃、到利率水平相對較高國家去套利的成本。

我國目前選取的組合是固定匯率、資本管制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也就是C。當我國資本項目不斷開放,資本逐步自由流動時,也將面臨如上分析的兩種選擇。

後文將根據克魯格曼的三角難題來說明在後入世過渡期資本項目不斷開放的條件下,為保持獨立的貨幣政策,需要改革我國的匯率機制以適應資本項目開放的步伐。

第三節 資本項目開放的國際經驗分析
隨著金融全球化趨勢不斷向前發展,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是世界各國在開放條件下推動本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途徑。但是,由於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宏觀經濟環境和經濟制度的完善程度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開放資本項目時採取的步驟和策略是有所區別的。在資本項目自由化的進程中,雖然發達國家和我國的國情有很大差別,但他們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步驟和措施,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在這一進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其中很多問題也是我們即將面對的,我們應該積極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❸ 國際服務貿易試題

回答的好能不能加分呢?呵呵。我是學國貿的,下面是我的答案,其中簡答題第3題是國際物流的,我還沒學過,抱歉哈。

選擇題:A C C C B C B D B D
簡答題
1、即自然人流動,指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任何其他成員領土內的自然人組織提供服務。按照WTO的界定,世貿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勞動力流動屬於服務貿易的范疇,是服務貿易的四種交付方式之一,受《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及其附件的約束。
2、十個定律:網路比機器重要;曲線比直線重要;市場比利潤重要;關系比能力重要;市值比實值重要;普及比稀有重要;雙向比單向重要;專業比綜合重要;未來比歷史重要。
3、
4、特徵:1)依託迅猛發展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與通訊技術,利用滲透到全球每個角落的互聯網;2)突破了銀行傳統的業務操作模式,摒棄了銀行有店堂前台接櫃開始的傳統服務流程,把銀行的業務直接在互聯網上推出;3)個人用戶不僅可以通過網上銀行查詢存摺帳戶、信用卡帳戶中的余額以及交易情況,還可以通過網路自動定期交納各種社會服務項目的費用,進行網路購物;4)企業集團用戶不僅可以查詢本公司和集團子公司帳戶的余額、匯款、交易信息,並且能夠在網上進行電子交易;5)網上銀行還提供網上支票報失、查詢服務,維護金融秩序,最大限度減少國家、企業的經濟損失;6)網上銀行服務採用惡劣多種先進技術來保證交易的安全,不僅用戶、商戶和銀行三者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而且隨著銀行業務的網路化,商業犯罪將更難以找到可乘之機。
發展階段:銀行辦公自動化階段、內部網上電子銀行階段和網上銀行階段。

❹ 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新特點的論文提綱

一、當代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特點
國際服務貿易是指服務業(第三產業)的對外貿易,即發生國際收支行為的服務業經營活動,如國際間運輸、保險、金融、旅遊、技術等勞務的有償提供和接受。國際服務貿易是本世紀70年代以來突破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商品活動領域而迅猛發展的。隨著《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簽訂並生效,國際服務貿易日益得到各國的重視,已成為世界經貿競爭的又一熱點。據世界貿易組織1997年12月發表的1997年世界貿易年度報告顯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速,1996年增長5%,1997年預計增至7%,總額將達2.7萬億美元。縱觀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呈現如下趨勢:
1、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加大。服務貿易的發展是產業進步的標志。二戰以後的半個多世紀當中,特別是70年代以來,由於國際分工的深化,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科技革命加劇以及跨國公司的崛起,促使國際服務貿易以高於貨物貿易增長的速度迅速發展。1970年,世界服務貿易總額只有710億美元,而到1980年則猛增至3830億美元,10年間增長5倍多。1980年以後,國際服務貿易依然保持著迅猛增長的勢頭,年平均增長率約為5%,是同期國際貨物貿易年平均增長率2.5%的兩部。到1993年,世界服務貿易額達到1.03萬億美元,在全球貿易總額中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人們預計,隨著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協議的實施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正式運行,各國將進一步開放服務市場,服務貿易也會隨之進一步發展,到本世紀末將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
2、國際服務貿易的領域不斷擴大。目前,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范圍包括:(1)國際運輸(海運、空運和陸運);(2)國際旅遊;(3)國際金融服務(包括保險);(4)國際信息處理和傳遞軟體資料服務;(5)國際咨詢服務(包括會計、律師等);(6)建築和工程承包等勞務輸出;(7)國際電訊服務;(8)廣告、設計、會計管理等項目服務;(9)國際租賃服務;(10)商品的維修、保養、技術指導等售後服務;(11)國際視聽服務(12)教育、衛生、文化藝術的國際交流服務;(13)商業批發與零售服務;(14)知識產權(工業產權和版權)服務;(15)國際投資服務;(16)其他官方國際服務等。
3、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不平衡。首先,工業化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佔有絕對優勢。一般說來,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順差國。據統計資料顯示,1986年工業化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所佔的比例為78.6%,其中運輸、投資凈收益、旅遊收入等均占各項目的75%以上。1996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前20名的排名榜上,工業化國家佔了15位,美國則以出口額2,026億美元高居傍首。其次,行業發展不平衡。隨著服務貿易業全球市場的迅速擴展,在服務業的行業區別越分越細的同時,行業發展速度則高低不同。傳統的全球運輸服務業仍在增長,但增速已趨緩,年增長率僅為2%;旅遊業則增長了6%,而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及專利等的增長率則達到了7%。再次,新興發展中國家發展勢頭良好。就總體而言,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處於明顯的劣勢,除了旅遊業和勞務匯回款等個別項目(即基於勞務輸出之上的項目)之外,它們在服務貿易上幾乎全部是逆差。但是,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迅速崛起,其國際服務貿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1996年亞洲各國和拉美地區服務貿易出口增長率都達到了8%,高於北美和西歐各國。新加坡、韓國、中國、泰國和中國的香港、台灣地區均跨入了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前20名行列。
4、國際服務貿易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由於國際服務貿易自本世紀70年代以來的迅速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加大了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力度,並加強了對國際服務貿易領域的研究。特別是自1986年國際服務貿易成為「烏拉圭回合」新議題以來,國際服務貿易和國內服務業的發展更成為政府、工商界和學術屆關注的熱點。許多發達國家政府撥款資助學術屆和智囊機構對這一領域進行專項研究,分析國際服務貿易的經濟學涵義、現實發展狀況、爭奪世界市場的策略以及各種可能的政策行為等。而發展中國家一方面對開放金融、保險、運輸及商業銷售等市場仍持謹慎的保護主義態度,另一方面也開始重視這一領域的研究,力圖在這一新的國際經貿領域中真正做 到知己知彼,以便在進入和開放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實踐中處於主動地位。

❺ 求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面臨的挑戰及對策》任務書、開題報告書((

一、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概況 7-13

(一) 金融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 7-8

(二) 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原因 8-10

(三) 各國開放國內金融服務貿易市場的原因 10-13

二、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效應分析 13-21

(一) 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經濟收益 13-17

(二) 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負面效應 17-21

三、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現狀 21-30

(一) 中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的開放進程 21-25

(二)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收到的效益 25-28

(三)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優勢 28-30

四、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30-44

(一) 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存在的風險 30-31

(二)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存在的問題 31-37

(三) 我國發展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對策 37-44

結論 44-46
對不起只能給你個提綱了

❻ 國際服務貿易理論

服務貿易的分類

(一)民間分類
由於國際服務貿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目前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分類標准。許多經濟學家和國際經濟組組織為了分析方便和研究的需要,從各自選擇的角度對國際服務貿易進行劃分,下面對有代表性和影響的分類加以扼要評述。
1.以「移動」為標准
R· M·期特恩在1987年所著的《國際貿易》一書中,將國際服務貿易接服務是否在提供者與使用者之間移動分為4類:
(l)分離式服務。它是指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在國與國之間不需要移動而實現的服務。運輸服務是分離式服務的典型例子。如民用航空運輸服務,一家航空公司可以為另一國家的居民提供服務,但並不需要將這家航空公司搬到國外去,也不必要求顧客到這家航空公司所在國去接受服務。
(2)需要者所在地服務。它是指服務的提供者轉移後產生的服務,一般要求服務的提供者需要與服務使用者在地理上毗鄰、接近。銀行、金融、保險服務是這類服務的典型代表。例如,一英國銀行要想佔有日本的小額銀行業務市場份額,它必須在日本開設分支機構,這就要求在國與國之間存在著資本和勞動力的移動,也是一種投資形式。
(3)提供者所在地服務。它是指服務的提供者在本國國內為外籍居民和法人提供的服務,一般要求服務消費者跨國界接受服務。國際旅遊、教育、醫療屬於這一類服務貿易。例如,外國遊客到中國的長城、桂林等游覽接受中國旅行服務。此時,服務提供者並不跨越國界向服務消費者出口服務,對服務提供者而言,也不存在生產要素的移動。
(4)流動的服務。它是指服務的消費者和生產者相互移動所接受和提供的服務,服務的提供者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並利用分支機構向第三國的居民或企業提供服務。如上述的設在義大利的一家美國旅遊公司在義大利為德國遊客提供服務。流動式服務要求服務的消費者和提供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移動。
這種分類方法以「移動」作為劃分國際服務貿易類型的核心,其本質涉及到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不同國家間的移動問題。由於這種生產要素的跨國界移動往往涉及到各國國內立法或地區性法律的限制,並涉及到在需求者所在國的開業權問題,因此,研究這類問題用這種分類方法比較合適。不過這種服務分類存在著難以准確、徹底地將服務貿易進行劃分的缺陷,如上述在各國間相互開業提供的旅遊服務就很難加以劃分。
2.以行業為標准。
鑒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特點,一些經濟學家以服務行業各部門的活動為中心,將服務貿易分為7大類:
(1)銀行和金融服務。銀行和金融服務是服務貿易中較重要的部門,其范圍包括:a.零星銀行業服務,例如儲蓄、貸款、銀行咨詢服務等。b.企業金融服務,如金融管理、財務、會計、審計、追加資本與投資管理等。c.與保險有關的金融服務。d.銀行間服務,如貨幣市場交易、清算和結算業務等。e.國際金融服務,如外匯貿易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服務的國際化,在金融服務貿易中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證券市場進一步發展,銀行系統外部增加金融中介,國際金融市場的管制逐漸放鬆,金融機構擴大業務范圍,權力越來越大,在金融活動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外匯管制也逐步放寬,所有這一切都大大推動了金融業的服務貿易。
(2)保險服務。保險服務其職能是為保險單持有者提供特定時期內對特定風險的防範及其相關的服務。如風險分析、損害預測咨詢和投資程序。保險服務貿易既包括非確定的保險者,也包括常設保險公司的國際交換。目前,保險服務貿易主要體現在常設保險公司的業務。
(3)國際旅遊和旅行服務。旅遊服務貿易為國內外的旅行者提供旅遊服務,國際旅遊服務貿易主要指為國外旅行者提供旅遊服務。旅遊貿易包括個人的旅遊活動,也包括旅遊企業的活動。其范圍涉及旅行社和各種旅遊設施及客運、餐飲供應、食品等,它與建築工程承包、保險和數據處理等服務有直接聯系,它與國際空運的聯系極其密切。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比重較大。
(4)空運和港口運輸服務。空運與港口運輸服務是一種古老的服務貿易項目,一般的貨物由班輪、集裝箱貨輪、定程或定期租輪運輸,特殊的商品通過航空、郵購、陸上運輸。港口服務與空運服務密不可分,它包括港口貨物裝卸及搬運服務。
(5)建築和工程服務。這類服務包括基礎研究、工程項目建設、維修和運營過程的服務。其中還涉及包括農業工程和礦業工程的基礎設施和儀器儀表的生產和服務、專業咨詢服務和與勞動力移動有關的服務。這類服務貿易一般要受到各國國內開業權的限制,並與經濟波動、政策和各國產業政策、投資規劃等引起的波動有密切關系。政府部門是這類服務的主要僱主,這類服務一般涉及政府的基礎設施與公共部門投資項目。
(6)專業(職業)服務。這類服務主要包括律師、醫生、會計師、藝術家等自由職業的從業人員提供的服務,以及在工程、咨詢和廣告業中的專業技術服務,國際專業(職業)服務貿易的層次性較強,在不同層次交易水平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層次:a.由個人承擔的專業服務;b.由國際專業服務企業承擔的專業服務;C.作為國際多邊集團經營的一部分專業服務;d.發達國家僱用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承包工程項目的專業服務。
專業服務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直接的面對面的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的交換進行,也可通過間接的銷售渠道,如電信渠道進行交換,或通過某些機構、聯盟或在海外的常駐代表把這種服務提供給消費者。專業服務的發展較迅速。
(7)信息、計算機與通信服務。這類服務涉及3個主要方式:
a.計算機信息服務。如數據搜集服務、建立資料庫和數據介面服務,並通過數據介面在電信網路中進行數據信息的傳輸等。b.計算機服務。如數據處理服務,服務提供者使用自己的計算機設備滿足用戶的數據處理要求,並向服務消費者提供通用軟體包和專用軟體等。c.電信服務。包括基礎電信服務,如電報、電話、電傳等,以及綜合業務數據網提供的智能化的電信服務等。電信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受電信基礎設施的影響。發達國家這類服務佔有絕對優勢。
上述分類方法以「行業」為核心,其本質涉及輸出業務的范圍和供求雙方業務的深度和廣度。各國生產要素在海外活動的收益和范圍體現在各國出口的各種服務之中,所以,提供的服務范圍越廣泛,服務分工越細,供應方的收益也越大。從這種角度分析,採用這類分類方法是比較合適的。這與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談判小組的劃分有類似之處。
3.以生產過程為標准
(l)生產前服務。這種分類方法根據服務與生產過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將服務貿易分為生產前服務、生產服務和生產後服務。
生產前服務主要涉及市場調研和可行性研究等。這類服務在生產過程開始前完成,對生產規模及製造過程均有重要影響。
(2)生產服務。生產服務主要指在產品生產或製造過程中為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提供的服務,如企業內部質量管理、軟體開發、人力資源管理、生產過程之間的各種服務等。
(3)生產後服務。這種服務是聯結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服務,如廣告、營銷服務、包裝與運輸服務等。通過這種服務,企業與市場進行接觸,便於研究產品是否適銷、設計是否需要改進、包裝是否滿足消費者需求等。
這種以「生產」為核心劃分的國際服務貿易,其本質涉及到應用高新技術提高生產力的問題,並為產品的生產者進行生產前和生產後的服務協調提供重要依據。這使生產者能夠對國際市場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以便改進生產工藝,進行新的設計或引人新的服務,最終生產出為消費者滿意的產品或服務。因此,從提高生產力為中心進行的這種分類是有一定意義的。
4.以要素密集度為標准
沿襲商品貿易中所密集使用某種生產要素的特點,有的經濟學家按照服務貿易中對資本、技術、勞動力投人要求的密集程度,將服務貿易分為:
(l)資本密集型服務。這類服務包括空運、通信、工程建設服務等。
(2)技術與知識密集型服務。這類服務包括銀行、金融,法律、會計、審計、信息服務等。
(3)勞動密集型服務。這類服務包括旅遊、建築、維修、消費服務等。
這種分類以生產要素密集程度為核心,涉及產品或服務競爭中生產要素,尤其是當代高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問題。發達國家資本雄厚,科技水平高,研究與開發能力強,它們主要從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如金融、銀行、保險、信息、工程建設、技術咨詢等。這類服務附加值高,產出大。相反,發展中國家資本短缺,技術開發能力差,技術水平低,一般只能從事勞動密集型服務貿易,如旅遊、種植業、建築業及勞務輸出等。這類服務附加值低、產出小。因此,這種服務貿易分類方法從生產要素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各國以生產要素為中心的競爭力分析,是有一定價值的。不過,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資本要素的結合更加密切,在商品和服務中對要素的密集程度的分類並不是十分嚴格,也很難加以准確無誤地區別,更不可能制訂一個劃分標准。
5.以商品為標准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談判期間,1988年6月談判小組曾經提出依據服務在商品中的屬性進行服務貿易分類,據此服務貿易分為:
(1)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服務。這類服務以商品或實物形式體現,例如:電影、電視、音響、書籍、計算機及專用數據處理與傳輸裝置等。
(2)對商品實物具有補充作用的服務。這類服務對商品價值的實現具有補充、輔助功能,例如:商品儲運、財務管理、廣告宣傳等。
(3)對商品實物形態具有替代功能的服務。這類服務伴隨有形商品的移動,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貿易,不像商品貿易實現了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只是向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例如技術貿易中的特許經營、設備和金融租賃及設備的維修等。
(4)具有商品屬性卻與其它商品無關聯的服務。這類服務具有商品屬性,其銷售並不需要其他商品補充才能實現,例如通訊、數據處理、旅遊、旅館和飯店服務等。
這種分類將服務與商品聯系起來加以分析,事實上,從理論上承認「服務」與「商品」一樣,既存在使用價值,也存在價值。與商品同樣能為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作出貢獻。服務的特殊性就在於它有不同於商品的「無形性」,但是,這種「無形性」也可以在一定形式下以商品形式體現。
6.按是否伴隨有形商品貿易為標准
(l)國際追加服務。國際追加服務指服務是伴隨商品實體出口而進行的貿易。對消費者而言,商品實體本身是其購買和消費的核心效用,服務則是提供或滿足了某種追加的效用。在科技革命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斷加深和滲透的情況下,這種追加服務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影響,特別是所需核心效用的選擇是具有深遠影響的。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市場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商品價格之間的競爭為主要競爭手段,市場競爭主要是以產品的質量、優質的技術服務、良好的售後服務和多種營銷策略取勝。而消費者的消費滿足也不僅限於商品實物形態的消費所可能給他帶來的效用。消費者更加重視產品的功能、技術服務、商品消費過程或消費後的榮譽感、成就感、精神需求的滿足。
與此同時,科技對生產的影響也使「生產要素」的內涵不僅局限於資本、勞動力、土地等。在生產要素的范圍不斷擴大後,各種名目繁多的追加服務,如知識密集型服務、信息密集型服務、研究與開發型服務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也被廣泛應用於有形商品生產的各個階段。例如,在有形商品開始生產之前,要求有先行的追加服務投人,包括可行性研究、風險資本籌集、市場調研、產品設計等。在產品生產過程中,要求有與產品生產過程融為一體的追加服務投人。如質量控制和檢驗、設備租賃、後期原材料供給、設備維修等。並要求有與生產過程同時並行的追加服務投入,如財務會計、人事管理與培訓、信息和圖書資料等軟體的收集整理與應用、不動產管理、法律、保險、通信、衛生、安全保障及職工後勤服務、公共服務等。在產品生產後與消費者見面的環節中,亦需要相應的追加服務投人,如廣告、運輸、商品使用指南、售後服務等。
追加服務有的很難從某一特定生產階段相脫離,只能與一定比例的生產要素相接合,完全附屬於有形商品價值實體之中,不能形成獨立的交換對象。也有的追加服務雖與有形商品貿易有關,但可以獨立於某種有形商品而成為獨立的交易對象。不過,各類追加服務一般都是相互依存而結合為一個一體化的服務網路。隨著經濟服務化的發展,生產廠商提供的追加服務越來越成為其非價格競爭的重要因素。
在追加服務中,相對較為重要的是國際交通、運輸和國際郵電通信。它們對於各國社會分工、改善工業布局與產業結構調整、克服靜態比較劣勢、促進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不斷採用現今的科學技術,促使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縮短了經濟活動的時空距離,消除了許多障礙,為全球經濟的增長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成為國際服務貿易的重要內容。
(2)國際核心服務。國際核心服務指與有形商品的生產和貿易無關,它是作為消費者單獨所購買的、能為消費者提供核心效用的一種服務。
國際核心服務根據消費者與服務提供者距離遠近可分為:
a.面對面型國際核心服務。指服務供給者與消費者雙方實際接觸才能實現的服務。實際接觸方式可以是供給者流向消費者,可以是消費者流向供給者,或是供給者與消費者雙方的雙向流動。面對面型國際核心服務伴隨著生產要素中的人員和資本的跨國界移動。例如,金融業的輸出存在資本跨國界移動。許多發達國家的國際金融聯合企業,如美國花旗銀行,通過供給者移動與服務消費者的接觸,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並憑借電子化和信息化的技術將業務范圍延伸向國際經濟生活的各個角落。國際旅遊服務則是主要伴隨人力資本跨國界移動而形成的一種面對面核心服務。近10年來,國際旅遊服務的出口總額增長較快。這主要依賴於在科技基礎上建立的國際旅遊服務網路。
b.遠距離國際核心服務。它不需要服務供給者與消費者實際接觸,一般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方可實現跨國界服務。例如,通過通信衛星作為載體傳遞進行的國際視聽服務,其中包括國際新聞報導、國際問題活動和傳真業務等。
遠距離國際核心服務中國際金融服務在國際資本移動加快的推動下,加之西方發達國家廣泛將計算機、遙控電信技術等應用於銀行業。一個由電腦數據處理、電子信息傳遞和電子資金轉帳系統為標志的金融服務體系已經形成。自動出納機的普及、利用計算機轉帳或信用卡代替往年的支票等都加速了國際資本移動的速度。因而為遠距離國際金融服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國際金融服務在國際服務貿易中所佔比重也逐漸增大。
(二)世貿組織的分類
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談判小組在烏拉圭回合中期審評會議後,加快了服務貿易談判進程,並在對以商品為中心的服務貿易分類的基礎上,結合服務貿易統計和服務貿易部門開放的要求。在徵求各談判方的提案和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部門為中心的服務貿易分類方法,將服務貿易分為12大類。分別如下:
1.商業性服務
指在商業活動中涉及的服務交換活動,服務貿易談判小組列出的6類這種服務,其中既包括個人消費的服務,也包括企業和政府消費的服務。
(l)專業性(包括咨詢)服務。專業性服務涉及的范圍包括法律服務;工程設計服務;旅遊機構提供服務;城市規劃與環保服務;公共關系服務等;專業性服務中包括涉及上述服務項目的有關咨詢服務活動;安裝及裝配工程服務(不包括建築工程服務),如設備的安裝、裝配服務;設備的維修服務,指除固定建築物以外的一切設備的維修服務,例如成套設備的定期維修、機車的檢修、汽車等運輸設備的維修等。
(2)計算機及相關服務。這類服務包括計算機硬體安裝的咨詢服務、軟體開發與執行服務、數據處理服務、資料庫服務及其他。
(3)研究與開發服務。這類服務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類學中的研究與開發服務、在紀律結束下的研究與開發服務。
(4)不動產服務。指不動產范圍內的服務交換,但是不包含土地的租賃服務。
(5)設備租賃服務。主要包括交通運輸設備,如汽車、卡車、飛機、船舶等,和非交通運輸設備,如計算機、娛樂設備等的租賃服務。但是,不包括其中有可能涉及的操作人員的僱用或所需人員的培訓服務。
(6)其他服務。指生物工藝學服務;翻譯服務;展覽管理服務;廣告服務;市場研究及公眾觀點調查服務;管理咨詢服務;與人類相關的咨詢服務;技術檢測及分析服務;與農、林、牧、採掘業、製造業相關的服務;與能源分銷相關的服務;人員的安置與提供服務;調查與保安服務;與科技相關的服務;建築物清潔服務;攝影服務;包裝服務;印刷、出版服務;會議服務;其他服務等等。
2.通訊服務
通訊服務主要指所有有關信息產品、操作、儲存設備和軟體功能等服務。通信服務由公共通信部門、信息服務部門、關系密切的企業集團和私人企業間進行信息轉接和服務提供。主要包括:郵電服務;信使服務;電信服務,其中包 含電話、電報、數據傳輸、電傳、傳真。視聽服務,包括收音機及電視廣播服務。其他電信服務。
3.建築服務
建築服務主要指工程建築從設計、選址到施工的整個服務過程。具體包括:選址服務,涉及建築物的選址;國內工程建築項目,如橋梁,港口、公路等的地址選擇等;建築物的安裝及裝配工程;工程項目施工建築;固定建築物的維修服務;其他服務。
4.銷售服務
指產品銷售過程中的服務交換。主要包括:商業銷售,主要指批發業務;零售服務;與銷售有關的代理費用及傭金等;特許經營服務;其他銷售服務。
5.教育服務
指各國間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學前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中的服務交往。如互派留學生、訪問學者等。
6.環境服務
指污水處理服務;廢物處理服務;衛生及相似服務等。
7.金融服務
主要指銀行和保險業及相關的金融服務活動。包括:①銀行及相關的服務;銀行存款服務;與金融市場運行管理有關的服務;貸款服務;其他貸款服務;與債券市場有關的服務,主要涉及經紀業、股票發行和注冊管理、有價證券管理等;附屬於金融中介的其他服務,包括貸款經紀、金融咨詢、外匯兌換服務等。②保險服務;貨物運輸保險,其中含海運、航空運輸及陸路運輸中的貨物運輸保險等;非貨物運輸保險。具體包括人壽保險、養老金或年金保險、傷殘及醫療費用保險、財產保險服務、債務保險服務;附屬於保險的服務。例如保險經紀業、保險類別咨詢、保險統計和數據服務;再保險服務。
8.健康及社會服務
主要指醫療服務、其他與人類健康相關服務;社會服務等。
9.旅遊及相關服務
指旅館、飯店提供的住宿、餐飲服務、膳食服務及相關的服務;旅行社及導游服務。
10.文化、娛樂及體育服務
指不包括廣播、電影、電視在內的一切文化、娛樂、新聞、圖書館、體育服務,如文化交流、文藝演出等。
11.交通運輸服務
主要包括:貨物運輸服務,如航空運輸、海洋運輸、鐵路運輸、管道運輸、內河和沿海運輸、公路運輸服務,也包括航天發射以及運輸服務,如衛星發射等;客運服務;船舶服務(包括船員僱用);附屬於交通運輸的服務。主要指報關行、貨物裝卸、倉儲、港口服務、起航前查驗服務等。
12.其他服務
(三)IMF的分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將服務貿易分為:
1.民間服務(或稱商業性服務)
系指197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編制的《國際收支手冊》中的貨運;其他運輸、客運、港口服務等;旅遊;其他民間服務和收益;進二步分類如下:①貨運:運費、貨物保險費及其他費用;②客運:旅客運費及有關費用;③港口服務;船公司及其雇員在港口的商品和服務的花費及租用費;④旅遊:在境外停留不到一年的旅遊者對商品和服務的花費(不包括運費);⑤勞務收人:本國居民的工資和薪水;⑤所有權收益:版權和許可證收益;①其他民間服務:通信、廣告非貨物保險、經紀人、管理、租賃、出版、維修、商業、職業和技術服務。
一般我們把勞務收人、所有權收益、其他民間服務統稱其它民間服務和收益。
2.投資收益
指國與國之間因資本的借貸或投資等所產生的利息、股息、利潤的匯出或匯回所產生的收人與支出。
3.其他政府服務和收益
指不列人上述各項的涉及政府的服務和收益
4.不償還的轉移
指因屬單方面的(或片面的)、無對等的收支,即意味著資金在國際間移動後,並不產生歸還或償還的問題。因而,又稱單方面轉移。一般指單方面的匯款、年金、贈與等。根據單方面轉移的不同接受對象,又分為私人轉移與政府轉移兩大類。政府轉移主要指政府間的無償經濟技術或軍事援助、戰爭賠款、外債的自願減免、政府對國際機構繳納的行政費用以及贈與等收人與支出。
私人轉移主要指以下幾類:
匯款:包括僑民匯款、慈善性質匯款、財產繼承款等。主要指僑民匯款,如一個國家長期在外國居住的僑民匯回本國的款項;居住在本國的外國僑民,從本國匯出的款項等。
年金:指從外國取得或對外國支付的養老金、獎金等。
贈與:指教會、教育基金、慈善團體對國外的贈與,以及政府無償援助等。
綜上所述,無論國際服務貿易的定義與分類從何種角度出發,國際服務貿易都存在著人員、資本、信息以不同形式的跨國界移動,或在一定形式下存在於商品跨國界移動中。

❼ 國際服務貿易的推薦書目

書 名: 國際服務貿易
作者:劉東升
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563817870
開本: 16開
定價: 25.00 元
內容簡介
《國際服務貿易》內容簡介:隨著入世過渡期的結束,我國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逐漸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目前我國服務業的開放已涵蓋了《服務貿易總協定》12個服務大類的10個,涉及共計160個小類中的100個。包括銀行、保險、證券、電信服務、分銷等在內的100個服務貿易部門已經陸續開放,外資進入的規模和比重也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業已成為利用外資規模最大的領域,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已超過120億美元。具有全球競爭實力的外資銀行、保險、商業、運輸和電信巨頭持續擴大在華投資和經營范圍,使缺乏足夠競爭力的國內服務業面臨較大的結構調整壓力。所以,熟悉國際游戲規則,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就成為我國服務業的首要任務。
服務貿易是服務業進步的標志。擴大服務貿易出口,不僅有利於改善服務貿易國際收支,優化我國外貿出口的整體結構,而且對於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等,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為此,我們編寫了《國際服務貿易》一書,希望在完善國際服務貿易知識結構、熟悉國際服務貿易規則方面為讀者提供幫助。該書可以作為高職生、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國際服務貿易工作和研究者的參考讀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國際服務貿易概述.
第二章 國際服務貿易中的價值和價格
第三章 國際服務貿易政策
第四章 《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基本內容
第五章 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與跨國經營
第六章 國際服務貿易外包
第七章 當代國際服務貿易的國別格局
第八章 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
…… 書 名: 國際服務貿易
作者:韓玉軍
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0-1
ISBN: 9787811228076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介紹了服務、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基本概念,並通過提出創立服務勞動價值論以及對服務勞動是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的闡述,糾正了人們對「服務」一詞的一些片面認識。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國際服務貿易在全球范圍內發展的特徵與趨向,服務貿易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關系,國際服務貿易對傳統理論的修正與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理論模型,科技、知識及人力資本對國際服務貿易的影響,國際服務貿易政策,《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與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等理論與政策問題,最後結合中國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及中國人世後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情況,闡釋了中國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秩序。
本書內容理論性較強,為了使分析更直觀,注重用圖表數據進行闡述,但由於使用了較多的數學推導與模型,故較適於作為大學本科高年級或研究生教材。
本教材獲得中國人民大學「985」工程「中國經濟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項目資助
作者簡介
韓玉軍,1958年2月生於山東省沂南縣,1987年獲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國際貿易碩士學位,1997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與實務,國際服務貿易,WTO與國際經濟法。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5部,擔任主編、副主編的教材6部,承擔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3項。
圖書目錄
第1章國際服務貿易概述
第2章服務勞動與服務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
第3章服務貿易與國際貿易理論
第4章國際服務貿易理論與模型
第5章科技、知識及人力資本與國際服務貿易
第6章國際服務貿易政策
第7章《服務貿易總協定》與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
第8章 中國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第9章中國服務市場的對外開放
第10章 中國服務貿易自由化秩序
參考文獻 作者:汪素芹主編
出 版 社:
出版時間:2011-8-1
版次:1頁數:373
字數:482000
印刷時間:2011-8-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566300935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20世紀60年代,世界產業結構開始調整,服務業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結構的重心。目前,在全球的經濟總量中,服務業已佔60%以上,全球FDI總額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務業,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69%。與服務業快速發展相適應,國際服務貿易也以超過貨物貿易的速度發展,成為國際貿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與當今世界經濟與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特徵。
目錄
第一篇理論政策
第一章服務、服務業及服務貿易概述
第一節服務及服務產品
第二節服務業及其分類
第三節國際服務貿易及其發展歷程
第四節國際服務貿易分類與統計
第二章國際服務貿易基本理論
第一節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理論
第二節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及其在服務貿易中的運用
第三節全球價值鏈理論與服務貿易
第三章國際服務貿易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
第二節服務貿易的經濟效應
第三節服務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
第四章國際服務貿易政策
第一節國際服務貿易政策概述
第二節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政策
第三節國際服務貿易保護政策
第五章服務貿易總協定與區域性協議
第一節服務貿易總協定
第二節服務貿易後續談判
第三節服務貿易區域性協議
第二篇行業貿易
第六章運輸和旅遊服務貿易
第一節運輸服務貿易
第二節旅遊服務貿易
第七章金融服務貿易
第一節保險服務貿易
第二節銀行服務貿易
第八章通訊、信息及技術服務貿易
第一節通訊服務貿易
第二節信息服務貿易
第三節技術服務貿易
第九章專業、咨詢服務貿易
第一節專業服務貿易概述
第二節咨詢服務貿易
第三節其他服務貿易
第十章國際服務外包
第一節服務外包概述
第二節服務外包理論依據
第三節國際服務外包對發包國與承接國作用
第四節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
第三篇貿易格局
第十一章國際服務貿易發展格局
第一節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格局
第二節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格局
第三節國際服務貿易格局發展趨勢
第十二章主要經濟體的服務貿易
第一節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
第二節新興工業化經濟體的服務貿易
第三節主要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
第十三章中國服務貿易
第一節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概況
第二節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
第三節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1月1日)
叢書名:21世紀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列
平裝: 34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9057619
條形碼: 9787309057614
商品尺寸: 24.5 x 18.6 x 1.7 cm
商品重量: 599 g
品牌: 復旦大學出版社
定價:35.00元
內容簡介
《國際服務貿易學》以獨特的分析視角、系統的邏輯思路和全新的內容結構,深入探討國際服務貿易的基本理論與政策。全書共分為八章。第一章全面描述服務業與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特徵事實與基本背景,並介紹學科及理論發展簡史以及《國際服務貿易學》的內容結構安排。第二章討論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所有基本范疇及其相互關系,作為《國際服務貿易學》內容展開的概念基礎。第三章對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服務業進行分析。《國際服務貿易學》第四章到第六章按照國際貿易理論的演進順序,將國際服務貿易納入到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框架,即第四章討論傳統貿易理論(主要包括比較優勢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對國際服務貿易的適用性;第五章在新貿易理論(new trade theory)的分析框架內討論國際服務貿易問題;第六章運用「新—新貿易理論」(new-new trade theory)的基本思想與分析框架來分析服務外包、服務業FDI與跨國公司等問題。最後兩章分別討論國際服務貿易政策以及國際服務貿易的多邊制度。
《國際服務貿易學》的適用對象為經濟管理類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同時也可作為相關研究領域理論研究者的參考用書。
編輯推薦
本書以獨特的分析視角、系統的邏輯思路和全新的內容結構,深入探討國際服務貿易的基本理論與政策。全書共分為八章。第一章全面描述服務業與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特徵事實與基本背景,並介紹學科及理論發展簡史以及本書的內容結構安排。第二章討論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所有基本范疇及其相互關系,作為本書內容展開的概念基礎。第三章對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服務業進行分析。本書第四章到第六章按照國際貿易理論的演進順序,將國際服務貿易納入到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框架,即第四章討論傳統貿易理論(主要包括比較優勢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對國際服務貿易的適用性;第五章在新貿易理論(new trade theory)的分析框架內討論國際服務貿易問題;第六章運用「新—新貿易理論」(new-new trade theory)的基本思想與分析框架來分析服務外包、服務業FDI與跨國公司等問題。最後兩章分別討論國際服務貿易政策以及國際服務貿易的多邊制度。
本書的適用對象為經濟管理類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同時也可作為相關研究領域理論研究者的參考用書。

❽ 國際服務貿易的最大項目是什麼

際服務貿易是指國際間服務的輸入和輸出的一種貿易方式。貿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務並獲得收入的過程稱為服務出口或服務輸出,購買他人服務的一方稱為服務進口或服務輸入。中國參與的最大的服務項目應該是旅遊和運輸業,在其他方面較弱。從整個國際上看,金融服務所佔的重要性較大,但是中國在這一方面的發展處於落後地位

閱讀全文

與國際服務貿易金融服務課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元atm匯率 瀏覽:324
基金專戶理財趨勢 瀏覽:221
能在mt4上使用的交易商 瀏覽:619
樂視10億美元融資 瀏覽:203
通開頭的股票 瀏覽:178
美元對港幣的匯率歷史數據 瀏覽:464
中韓在線匯率換算器 瀏覽:411
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破 瀏覽:654
融資擔保法律事務 瀏覽:983
怎麼快速的把excle籃色杠桿去掉 瀏覽:479
民生證券伺服器 瀏覽:112
2017年10月25日美金匯率 瀏覽:76
金融服務禮儀風采展示PPT 瀏覽:393
股票股東集中度怎麼查 瀏覽:189
少年玩股票 瀏覽:915
證券清算交收流程 瀏覽:580
政府融資平台化解 瀏覽:618
印幣對美金匯率 瀏覽:355
上海期貨交易所福利待遇 瀏覽:818
弘宇股份股票吧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