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改革包括

金融機構改革包括

發布時間:2022-01-09 13:21:29

❶ 經濟體制改革的金融體制改革

初步建立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體制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歷程,基本上遵循著先機構、後市場、再產品的順序。金融機構改革經歷了從銀行體繫到銀行與非銀行機構並存的多元化體系,再到分業管理框架下不同金融機構明確的分工體系,以及近年來著手試驗的綜合經營體系這樣一個變革過程。在金融體制市場化改革方面,經歷了從計劃管制到市場化、從試點到推廣、從封閉到開放的過程,金融產品則經歷了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具體來說,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從1978年中國農村改革開始到隨後的企業改革過程中,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基本上處於研究和探索時期,實際上的改革相對滯後一些。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初,金融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建立金融機構的框架體系,逐步形成多元金融機構並存的格局。其中,監管系統是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系統包括國家專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區域性銀行和信用合作社;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有保險公司、信託投資、租賃公司以及各大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但這一時期,金融市場沒有發展起來,市場化程度很低。從90年代中後期到2002年,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主要是形成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格局。監管系統發展到一行三會。在銀行系統中,又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銀行,發展了股份制銀行,建立了區域性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在2001年中國入世後也加快了進入步伐,再加上農村信用社及其他存款貸款類金融機構,整個銀行系統呈現出多層次相互競爭的格局。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得到空前發展,出現了一些非銀行金融中介,如證券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社保基金等等。同時,隨著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等的建立,改變了以前我國金融體系中有機構無市場的境況。分別於1990年底和1991年4月在上海和深圳成立的兩個交易所,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初步形成,成為中國金融體制市場化改革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從2003年至今,為金融機構企業化改革和服務於直接融資的金融中介機構的發展時期。面對加入WTO後外資金融機構的競爭,我國開始對金融機構進行企業化改造,使其成為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市場主體。具體內容包括,剝離國有商業銀行呆壞賬,國家向國有銀行注資,建立商業銀行資產經營負債體系,強化以資產負債比為主要內容的專業監管;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進行股份制改造,等等。近幾年,一些新型的服務於直接融資的金融中介機構,如各種基金管理公司、產業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快速發展;各種新的金融產品、金融衍生產品不斷創新,更加豐富。總之,這一階段的改革,使我國的金融機構初步建立起了現代公司治理結構;金融風險隱患基本得到控制;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平均約為5%以下,稅後利潤大幅增長;新型非銀行機構發展迅速。三十年來我國金融體制的漸進式改革,既保證了整個轉軌時期經濟的平穩發展,也實現了自身的改革目標,改革的成就從整體上可以概括為:建立了分工合作的金融機構體系,以及由貨幣、證券、保險、外匯組成的金融市場體系;宏觀金融調控已從直接控制信貸規模,轉向了利用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間接調控;金融監管明顯加強,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人民幣匯率穩定,形成了面向全球開放的金融市場新格局。三十年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經驗大致可概括為如下幾點:(1)金融體制改革必須與經濟體制改革協調推進;(2)加強宏觀調控、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是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條件;(3)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是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基本保證;(4)促進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協調發展,是提高金融運行效率的基礎;(5)金融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6)立足本國實際、大膽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是推進改革的有益嘗試。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正在蔓延的新形勢和國際金融體系的不斷變化,展望未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給予高度關注:一是實現融資方式的多元化,大力發展以股權融資為主的直接融資;二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及匯率的市場化改革;三是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四是推動金融業的混業經營;五是創新農村金融體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六是進一步規範金融監管,加強風險控制和防範能力。

❷ 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哪些提法涉及國際金融方面的改革,你是如何理解的

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范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
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落實金融監管改革措施和穩健標准,完善監管協調機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金融市場安全高效運行和整體穩定。

❸ 金融機構包括什麼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版行等各類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信權托投資公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等實際上構成一個體系。金融機構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創造金融交易工具,在金融活動參與者之間推進資金流轉。

❹ 什麼是金融市場化改革

金融市場改革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2013年,中國金融改革悄然而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將允許投資者做空股票的試驗方案的規模擴大了3倍;採取措施支持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暗示允許更多私人資本進入銀行領域;將嚴密管制的資本賬戶略微放鬆。這些舉措表明,中國的新任領導層正在努力建立更加市朝的金融系統。
1、做空機制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宣布,2013年9月18日周三起,將擴大轉融券業務試點范圍,試點證券公司將由原有的11家增加至30家,標的證券數量將由原有的87隻股票增加至287隻股票。據估算,這287隻股票的總市值相當於中國股票市場總市值的2/3。業內認為,這將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和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2、民營銀行
在銀行業領域,官方信息暗示,中國政府將擴大私有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此外,那些非金融機構型公司進軍銀行業的動作,也引發了不小喧囂。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官媒《求是》上著文稱:中國將給予私有公司更多空間來建立銀行。在周小川發表該文之前兩天,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均提交了申辦銀行執照的申請。蘇寧電器也表示其想設立銀行。
3、市政債券
9月16日,社科院與中債資信在京簽署中國地方政府評級合作框架協議,並首次公開發布了前期合作研究成果。其中,中債資信還發布了地方政府主體評級方法和模型,這將為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券提供先決條件。中國地方政府尚不允許直接發行市政債券。然而實際情況是,地方政府利用融資平台或其他途徑,實際已舉借了大量政府性債務。
此外,中國政府還給全球對沖基金在中國融資打開了綠燈。6家被選中的對沖基金,分別被允許在中國融資5億美元。這一規模雖然不大,但卻是中國放開資本管制的重要一步。

❺ 中國金融機構改革的進程 最好詳細點啊 謝謝

沒干過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改革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少年玩股票 瀏覽:915
證券清算交收流程 瀏覽:580
政府融資平台化解 瀏覽:618
印幣對美金匯率 瀏覽:355
上海期貨交易所福利待遇 瀏覽:818
弘宇股份股票吧 瀏覽:598
國債期貨基礎知識及股指期貨實戰思路培訓 瀏覽:521
金融機構法律 瀏覽:27
京東金融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226
股市杠桿和房貸杠桿 瀏覽:616
天津恆隆廣場的金融公司 瀏覽:732
外匯主要用於 瀏覽:964
投資理財課程收獲 瀏覽:543
特斯拉歷次融資 瀏覽:642
非銀行金融機構匯總 瀏覽:98
正規微期貨聚寶盆 瀏覽:942
金山谷指標公式 瀏覽:727
廣東盈海貴金屬交易軟體下載 瀏覽:791
融資合同常見擔保方式 瀏覽:445
廣發證券楊子江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