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社會扶貧網是金融服務平台嗎
中國社會扶貧網有對接平台、電商平台、眾籌平台、展示平台、評價平台、是扶貧屬性的綜合類扶貧平台。
Ⅱ 後扶貧時代是誰最早提出來的
這個肯定是國家的。呃,有關科學發展部門智庫集體研究,然後提出來了吧?提出來的方針計劃。
Ⅲ 後金融危機時代下兩反一保的區別與聯系,考試要用
兩反一保「兩反一保」即:傾銷與反傾銷;補貼與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別保障措施。 「兩反一保」是世貿組織允許的由成員方為保護國內同類產品產業免遭進口產品造成損害而採取的限制進口的政府行為,是一種法律制度。 一、傾銷與反傾銷 傾銷是指一國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的行為。反傾銷是指進口國當局依法對造成損害的傾銷行為採取徵收反傾銷稅等措施,以抵消損害後果的政府行為。 根據《關貿總協定》第6條,傾銷構成有三個要件: (1)A國已低於國內正常貿易價值向B國出口產品; (2)該出口產品給B國同類產品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 (3)B國同類產品產業的損害或損害威脅是因A國的低價進口造成的。 統計顯示,易遭反傾銷的行業主要涉及化工和橡塑,鋼鐵和賤金屬,紡織品,機電產品,紙張、木材,食品、農產品等。其中化工、機電產品一直是國外對我國反傾銷的產品。 但是一些國家濫用反傾銷措施,造成貿易保護扭曲,擾亂了正常貿易環境。比如,歐美等國為了遏制我國的出口增長,利用「非市場經濟地位」加大對我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力度,嚴重損害了我國出口企業的利益。 二、補貼與反補貼 補貼是指出口國政府或其機構對出口企業採取資金支持、減免稅收、低息貸款等政策以降低出口成本的政府行為。反補貼是指進口國當局通過對出口企業徵收反補貼稅措施以抵消補貼對其國內同類行業造成損害的法律行為。 由於補貼造成貿易保護扭曲,形成不公平競爭,世貿組織對補貼作出明確規定: 為了抵消出口國對任何商品在生產、製造或出口時實施直接、間接補助或補貼的影響,進口國政府可以徵收一種專門稅——反補貼稅。而「該產品在原產地國或出口國製造、生產或出口時確定直接、間接給予補助或補貼(包括專門運輸補助在內)的估算額」即被確定為反補貼稅的最高徵收額。 反補貼的基本趨勢:由於發達國家在某些經濟支柱產業大量提供補貼,因而反補貼案件在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糾紛中時常發生。 我國被多數WTO成員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特別是入世後過渡期,一些國家也開始對我國發起反補貼調查。據權威人士預測,反補貼在未來若干年內將成為國外對我國進行出口限制的一個重要手段,案件也將逐漸增多。 與反傾銷相比,兩者在性質上分屬兩個不同范疇。反傾銷是針對企業的行為,而反補貼所面對的是政府行為。 三、保障措施和特別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為某一WTO成員為保護國內某一產業免遭因進口量大幅增長帶來的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而採取的在必要限度內的貿易救濟措施。特別保障措施(以下稱「特保」)是指從中國入世之日起12年內,如原產於中國的產品在進口至任何WTO成員領土時,其增長的數量對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造成或威脅造成市場擾亂,則受此影響的WTO成員有權在防止或補救此種市場擾亂所必須的限度內,對此類產品撤銷減讓或限制進口。 一國對其他國家實施保障措施須具備三個條件: (1)期進口明顯激增; (2)對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威脅; (3)進口增長與實質損害或損害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保障措施是非歧視性的,只針對一正在進口的產品,不考慮該產品來源何成員方;而「特保」措施是歧視性的,專門針對中國的出口產品採取限制措施。其次,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的實施期限不同。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不得超過4年,特殊情況可延長,但保障措施的全部實施期,包括任何臨時措施的實施期,不得超過8年;而「特保」措施在中國加入WTO的12年內,成員方可以在比較寬松的條件下對中國進口產品實施限制措施。 與反傾銷相比,「特保」措施的門檻低、彈性大,易實施,只要進口國認為來自中國的產品對其造成「市場擾亂」,即可能啟動「特保」措施。自2002年5月西班牙向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對中國柑橘罐頭實施特別保障措施的申請以來,我國已進入遭遇「特保」的多發期。機電、紡織等行業先後遭遇了美國、歐盟等國家發起的多起「特保」調查,對我國一些行業的出口構成了嚴重阻礙。在發起「特保」措施的國家中,美國發起「特保」的勢頭猛烈,先後對我國出口的軸承傳動器、縫紉機針、座椅升降裝置和針織布、胸衣、袍服三大類紡織品實施特別保障措施。
2008年9月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已持續一年有餘,深受其害的國際貿易仍未走出萎縮的陰影。世
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拉米在2009年12月7日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壓力至少還要持續1至2年,2009年全球貿易額可能下降10%以上。2010年1月20日,聯合國發表的《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中指出,由於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經濟體進口需求的下降和對進口採取的限制措施,導致由於2009年全球貿易額下降了12%以上。與金融危機相伴的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WTO成員在國際貿易萎縮的背景下紛紛採用貿易救濟措施,導致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
施,即「二反一保」措施的數量激增。由於2001年中國入世協定中的含有「特別保障措施」條款,又因為中國貨物產品的出口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日益提高,WTO成員在針對中國採用「二反一保」措施之外,還對中國頻繁使用了特保措施(本文簡稱「中國特保」)。採用這些措施的目的是限制進口,以保護、維持或擴大本國企業的市場份額。這四類措施是本次金融危機下WTO成員採用貿易保護主義手段的合法外衣,多邊貿易體制既成為以規則為基礎開展自由貿易的制度,也成為以規則為基礎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保障,這與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在無序狀態下訴諸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有著本質的差異。
根據世界銀行「全球反傾銷資料庫」(GlobalAntimping Database)設立的「二反一保」和「中國
特保」項目的數據,從2008年至2009年,WTO成員使用這四類措施的數量顯著增加,具體可見圖1和圖2。從圖1可知,2009年1季度WTO成員發起了35起限制進口措施的調查,而2007年1季度僅為20起。從圖2可知, WTO成員實施的限制進口措施的數目從2007年1季度的10起增加到了2009年1季度的20起。
此外,根據WTO的統計,2009年第1季度,WTO成員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中國特保」的調查為27項,其中19項涉及中國,27項中的12項只針對中國。①主要原因是自2001年中國入世後中國出口的迅速增長,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的出口降幅並不很大,2009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家,再加上中國入世協定中「非市場經濟」條款和「特別保障措施」條款等不利的制度性約束,中國自然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攻擊的最大對象國。
Ⅳ 金融扶貧的機制措施是什麼樣的,目的如何
兩種機製法則
優化資源配置
持續加大扶貧信貸資金投入
為建立完善金融扶貧工作機制,雲南銀監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局長擔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動全省銀行業金融扶貧工作。各銀行機構也按要求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建立了領導聯系、部門掛鉤、分片督導的工作機制。
程鏗介紹,在深入調研基礎上,該局於2016年3月22日研究印發了《關於雲南銀行業全力做好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扶貧信貸投入持續有效增長、扶貧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礎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三大目標和精準對接金融扶貧需求、實施差異化扶持政策、量身定製貧困群眾金融服務、扶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易地扶貧搬遷等10大工作任務。
在具體措施上,各銀行機構堅持支持扶貧開發與地方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理念,將信貸資源更多傾斜配置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民生工程建設等領域,著力解決民族地區發展瓶頸制約。截至9月末,扶貧開發貸款余額348.35億元,重點支持了農村路網以及貧困地區公路建設、農村基礎水利和電力設施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村中小學校標准化改造及校安工程建設等項目。
按照省委省政府易地扶貧搬遷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雲南銀監局引導轄內銀行機構把改善貧困群眾居住條件和發展鄉村旅遊業、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結合起來,扎實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截至9月末,全省累計爭取到易地扶貧搬遷貸款額度1169億元,已累計投放貸款381.9億元。
除此之外,該局鼓勵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合機構及村鎮銀行發揮網點多、覆蓋面廣、貼近貧困戶的優勢,探索扶貧小額信貸有效模式,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等相關領域的支持。9月末,全省銀行業扶貧小額信貸余額76.4億元,同比增長44.2%;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8.9萬戶、67.9萬人。
深化金融創新
努力提升精準扶貧質效
近年來,雲南銀監局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認識到,金融扶貧既是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也是發掘潛在客戶、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機遇。同時,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的政策要求,不僅提供融資支持,也要充分利用銀行業的網路、信息和服務優勢提供「融智」支持。
程鏗表示,雲南銀監局非常支持銀行機構通過基地、農戶、企業主體、金融機構、擔保的「五位一體」模式,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轄內銀行機構結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劃,針對特定人群、特殊行業研發多類信貸新產品。」他舉例說,如農村信用社開發「貸免扶補」、「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等25款創新信貸產品,目前該社已在全省累計發放「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61.45億元,輻射帶動10萬多戶基層群眾戶均增收超過1.5萬元。
在擔保方式的創新方面,雲南省銀行業穩妥開展林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三權」抵押融資業務。據悉,截至9月末,該省林權抵押貸款余額176億元,居全國首位;農房抵押貸款余額16.46億元,農土抵押貸款余額1.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3.13億元和0.71億元。
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產業結構、社會歷史以及交通教育醫療條件落後等因素影響,作為我國農村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雲南省脫貧任務十分艱巨繁重。
近年來,雲南銀監局緊緊圍繞銀監會和雲南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把金融扶貧列為各項工作重中之重,通過持續強化監管引導、推動優化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引導加大扶貧信貸投入、創新金融扶貧方式方法,為全省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11月9日,第80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雲南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程鏗以「雲南銀行業積極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主題,介紹了雲南銀監局引領當地銀行業支持雲南脫貧攻堅的相關情況。
據透露,截至2016年9月末,雲南全省銀行業對93個貧困縣的貸款余額達到6328.5億元,同比增長13.1%,比全省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快1.4個百分點,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此外,雲南銀監局還搭建橋梁,聯合省扶貧辦召開雲南銀行業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推進會議,與省扶貧辦、財政廳、農業廳等相關單位建立溝通機制,定期獲取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並向銀行機構通報,提高貸款精準度,構建工作合力。
值得關注的是,為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夯實普惠金融基礎,該局對在貧困地區發起設立村鎮銀行開辟市場准入「綠色通道」,並積極支持全省農村信用社改制農村商業銀行。同時,雲南銀監局牽頭繪制金融服務網點鄉鎮分布、基礎金融服務行政村分布地圖,實施掛圖作戰,限期消除空白。各相關銀行機構通過設立固定網點、簡易服務站,布放惠農自助設備或提供流動服務等方式,促進金融服務到鎮、到村、到戶。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全省14262個行政村(含城區居委會、社區等)中,13312個行政村實現基礎金融服務覆蓋,覆蓋率達93.3%;地處貧困縣的10230個行政村中,9282個行政村實現基礎金融服務覆蓋,覆蓋率達92.2%。
Ⅳ 友信金服在金融精準扶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作為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友信金服在過去兩年裡,聯合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先後前往雲南元陽縣,廣西南寧武鳴區等8個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地區進行實地調研,積累了詳實的數據、真實的案例,對中國農村普惠信貸的發展形成深刻認知。在此基礎之上,友信研究院編寫的《2019中國農村普惠信貸研究報告》對於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金融精準扶貧,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Ⅵ 金融服務有哪些特徵
1.金融服務投入少:金融服務的實物資本投入較少,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物理單位來度量金融服務的數量,這也就無法准確定義其價格,從而無法編制准確的價格指數和數量指數,因此金融服務業的產出難以確定和計量。
2.金融服務融資中介:傳統金融服務的功能是資金融通的中介,而現代金融服務則具有越來越多的與信息生產、傳遞和使用相關的功能,特別是由於經濟活動日益「金融化」,因此,金融信息越來越成為經濟活動的重要資源之一。
3.金融服務勞動密集型:金融服務傳統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隨著金融活動的日趨復雜化和信息化,金融服務逐漸變成了知識密集和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人力資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資源的多寡在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已經成為決定金融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業生存和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4.金融服務自由化:在當今這樣一個國內和國際競爭加劇的時代,金融服務正處於大變革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放鬆管制和自由化的影響已經改變並在不斷塑造著金融服務業領域,而且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Ⅶ 金融扶貧如何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
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既是黨中央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地方政府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筆者認為,新時代金融業做好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工作,應當通過金融資源把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發展產業作為重要基礎,堅持將產業脫貧與主導產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相結合,探索高效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戶脫貧的產業扶貧模式:一是重點支持產業扶貧。通過信貸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種養殖專業大戶等新型經濟體發展鏈式經營,帶動更多的農村貧困戶參與其生產經營鏈,從而脫貧致富。二是合力創新金融扶貧新路徑。積極與金融公司合作,創新金融扶貧產品,帶動深度貧困地區相關部門參與,共同開發針對貧困戶的資產增值產品,通過產品研發主體+合作社+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龍頭企業的運行模式,有效解決貧困戶無技術、無項目、貸款使用效益低下的難題。三是穩步推進就業扶貧培訓。通過信貸支持相關培訓機構,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瞄準貧困戶的勞動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性培訓和技能性培訓,提高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員技能水平,增加務工收入;通過信貸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能人帶動貧困戶勞動力外出務工,持續增加貧困戶工次性收入;通過信貸支持貧困地區企業、種養殖大戶或當地致富帶頭人,在貧困地區創辦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解除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使其長期穩定務工,促進盡快脫貧致富。
Ⅷ 什麼叫金融扶貧
金融扶貧是指利用金融產品對貧困對象進行扶持和幫助,達到金融產品在扶貧中起到推動作用。一般來說是以向扶貧對象信貸為主,其他參與融資、投資、基金、參股等方式起得收益,而助推貧困群體盡快脫貧。
它是我國扶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放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到戶的小額扶貧貸款; 另一種是發放給龍頭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扶貧貸款。
拓展資料:
金融扶貧政策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和由央行、發改委 、財政部 、銀監會 、證監會、保監會和國務院扶貧開發辦聯合印發的《關於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精神,圍繞"精準扶貧 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面改進和提升扶貧金融服務 ,增強扶貧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的舉措。
第一條:為了切實加強對國家扶貧資金的管理,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盡快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決定》(中發〔1996〕12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通知》(國發〔1994〕30號)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國家扶貧資金是指中央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支持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而專項安排的資金,包括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新增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扶貧專項貸款。
第三條:國家各項扶貧資金應當根據扶貧攻堅的總體目標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合力,發揮整體效益。
第四條:國家各項扶貧資金必須全部用於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並以這些縣中的貧困鄉、村、戶作為資金投放、項目實施和受益的對象。非貧困縣中零星分散的貧困鄉、村、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貧困縣,由有關地方各級政府自行籌措安排資金進行扶持。
第五條: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和新增財政扶貧資金,重點用於改善貧困地區的農牧業生產條件,發展多種經營,修建鄉村道路,普及義務教育和掃除文盲,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防治地方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