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三大風險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金融市場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回險。
一家金融機構發生的風險所帶答來的後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
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1)保定金融機構危機處理擴展閱讀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徵有以下幾個:
(1)不確定性:影響金融風險的因素難以事前完全把握。
(2)相關性:金融機構所經營的商品—貨幣的特殊性決定了金融機構同經濟和社會是緊密相關的。
(3)高杠桿性:金融企業負債率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隨高度金融風險。
(4)傳染性:金融機構承擔著中介機構的職能,割裂了原始借貸的對應關系。處於這一中介網路的任何一方出現風險,都有可能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甚至發生行業的、區域的金融風險,導致金融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風險
2. 急! 談談金融危機對金融機構呢影響 對我國金融體系的影響
一、部分投資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
十幾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居民家庭高存款率與次貸危機爆發前國有商業銀行剝離不良資產等許多因素使得中國金融系統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機中雖也遭受了損失,但並沒有給中國金融機構帶來根本性影響。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說,中國金融部門在金融危機中可能遭受的損失在100億美元左右,佔全球1.5萬億美元總損失中不到百分之一的份額,只是中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很小的一部分。中國資本市場目前並沒有完全開放,有一個很高的「防火牆」,中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仍然穩定。
要介紹中國金融機構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就必須提到中投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為中投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29日,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大型投資公司,該公司的資金來源於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成立初期注冊資本金2 0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目前業務以境外金融組合產品投資為主。2007年5月,中投公司與美國著名資產管理與金融咨詢服務公司黑石集團達成30億美元的投資意向,中投公司購買黑石股票的成本約為每股29.6美元,並承諾在四年內不予出售。同年12月,中投公司宣布將購買5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可轉換股權單位,其到期後可轉為普通股,全部轉換後中投將持有不超過9.9%的摩根士丹利公司股份。
2008年11月黑石集團公布其第三季度虧損5.09億美元,自中投公司投資黑石集團後,其股價一直處於下降過程中,截止至2008年11月10日,黑石股價報收於7.57美元,中投公司的30億美元投資已經縮水了22億美元,賬面虧損超過了75%。而截止至2008年11月,摩根士丹利股價已跌破20美元,自中投入股以來股價已經累計下跌超過50%,這也意味著中投公司的50億美元已經蒸發至少25億。盡管中投公司在其他投資項目上仍有收益,但兩個主要投資項目的巨幅縮水使得中投公司在2008年的財務虧損不可避免。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
美國兩房集團債券一直是國內商業銀行的投資重點。在2008年國內各銀行發布的中期報表中,建設銀行集團持有房利美與房地美相關債券賬面價值32.5億美元;工商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價值為27.16億美元,相當於其全部資產的0.2%;中國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賬面價值最高,約為106.3億美元;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也持有部分兩房股份。進入2008年下半年後,工商銀行已經將持有的兩房債券減持至21.7億美元,中國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也已減持到75億美元。在持有兩房債券規模對比中,中國銀行為亞洲眾多金融機構之最,在2008年6月底已經對兩房資產計提損失19億美元,但這可能不是最後的損失數字。工行、建行表示在兩房債券方面沒有出現整體虧損,招商銀行與交通銀行則略有盈利。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發布的報告中稱,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總計約4 000億美元,但只有約100億美元的虧損,主要是次級債券和在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前過早出售的差價損失。
「兩房」被美國政府接管我們需要計提損失,那麼破產的雷曼兄弟又令國內的金融機構虧了多少呢?
當中國各大銀行公布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具體數目後,人們發現雷曼兄弟破產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遠比預期要小。從銀行公告看,中國7家上市銀行:建行、工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興業銀行合計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數量約為7.2億美元,遠低於雷曼兄弟破產初期的市場預估。其中建設銀行持有雷曼兄弟的債券規模最大,共持有相關債券1.914億美元,這些債券約占建設銀行總資產的0.019%。在其持有的債券中高級債券1.414億美元,次級債券0.5億美元,根據破產原則,高級債券將被優先償還。因此建設銀行如果發生損失其實際損失可能也只有5 000萬美元。工商銀行持有的雷曼兄弟債券和與雷曼信用相掛鉤債券總額為1.518億美元,占工行總資產的萬分之一,僅為其2008年上半年稅後利潤的1.6%,且其中1.39億美元債券為高級債券。中國銀行對雷曼兄弟的貸款余額為
5 000萬美元,對其子公司的貸款余額為320萬美元,此外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與雷曼兄弟相關債券7 562萬美元,如此中行對雷曼兄弟的風險資本總額為1.288 2億美元,佔中行總資產的0.01%。交通銀行共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7 002萬美元,占其總資產的0.02%,招商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債券共計7 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佔6 000萬美元。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所持有的雷曼兄弟資產相對較小,影響不大。雖然各銀行所持有的雷曼兄弟資產縮水在所難免,但由於其中大部分債券為高級債券,各銀行損失比例並不會很高,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與中國銀行將是國內商業銀行中因次貸危機虧損較大的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後的資產處理過程將很長,具體的虧損數字可能要在幾年後才會能計算出來。
三、我國保險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人保財險、中保國際五大保險巨頭均未投資雷曼相關債券,因此在雷曼兄弟破產的泥坑中全身而退。
在2008年7月,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表示,截至2008年6月底,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為12家,比年初增加2家,其中個別公司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由於證券市場的大幅波動,保險公司投資賬戶發生了較大幅度縮水,導致綜合收益虧損,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億、上百億。
在2008年10月6日,中國平安發布公告將對富通集團股票投資中的約合人民幣157億元變動為損失。富通集團是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在金融危機中同樣遭遇了巨大損失。中國平安總共向富通集團投資人民幣238.7億元,雖然進行了大幅度減值,但是公司資本金充足,財務與償付能力穩固,不會對公司各種業務的發展形成障礙。
四、其他金融機構的損失
除上述提及的金融機構外,2008年上半年在我國的49家證券公司中僅有8家出現虧損。
2008年10月20日,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泰富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中信集團主席榮智健表示,由於中信泰富的財務董事越權與香港數家著名的銀行簽訂了金額巨大的澳元杠桿式遠期合約導致已經產生8億港元的損失。他表示,如果以目前的匯率市價估計,這次外匯杠桿交易可能帶來高達147億港元的損失。
中信泰富的公告表示,有關外匯合同的簽訂並沒有經過恰當的審批,其潛在風險也沒有得到評估,因此已終止了部分合約,剩餘的合同主要以澳元為主。管理層表示,會考慮以三種方案處理手頭未結清的外匯杠桿合同,包括平倉、重組合約等多種手段。
榮智健在發布會上稱該事件中集團財務總監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他同時宣布,財務董事張立憲及財務總監周志賢已提請辭職,並獲董事會批准,而與事件相關的人員將會受到紀律處分。
由於這筆合約的期限為二年,目前對於交易帶來的損失還沒有確切的數字統計。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未來澳元匯率上升,這起外匯交易產生的損失有可能減少。
3. 動視暴雪公司遇到經濟危機應該向哪些金融機構求助,求助的流程是什麼
摘要 動視暴雪公司遇到經濟危機應該向當地銀行求助。但金融機構必須要有抵押品才可以。
4. 保定銀行受國家保護嗎如果出現倒閉國家理賠嗎
保定銀行屬於地方金融機構,如果其出現倒閉國家是不會負責的,更不會賠付損失,建議選擇國有銀行更保險一些。
5. 金融機構負責人對輿情工作承擔什麼責任
金融機構負責人不會對輿論付什麼責任的。畢竟輿論是網路上的黑粉發出來的。會對金融機構造成影響但是阻止不了。
6. 對金融機構的行政制裁措施有哪些
美國的金融危機對應措施一覽表(截至08/9/20) 美國政府為防止金融危機的擴大而採取了一系列金融安定政策。主要措施包括:創立收購不良資產的專門機構、保護儲蓄性較高的投資信託基金MMF(Money Market Found)、暫時禁止針對大約800個金融機構的股票的賣空交易。投入政府資金高達數千億美金(合數十萬億日元)。目前正在與議會緊急協商中,希望能在本月內將全部措施付諸實施。財政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密切合作,盡全力控制混亂局面。本報金融與市場編輯部整理了截至本月20日的金融危機對應措施一覽表。其中也包括預計將要實施的、對未來的流動性的控制措施。 美國為安定金融狀況而採取的主要對應措施一覽 對象 內容 針對銀行 已實施 美聯儲(FRB)向市場提供大量資金 已實施 美聯儲(FRB)擴大融資擔保范圍 已實施 6國央行共同提供美元資金 討論中 美聯儲(FRB)以基準利率向金融機構擴大貸款 討論中 使用政府資金新建機構來收購不良債權(最高投入7000億美金=75萬億日元) *譯註:本方案已於29日下午被眾議院否決 未確定 使用政府資金對金融機構進行資本注入 針對證券公司 已實施 美聯儲(FRB)為救援貝爾斯登提供特別融資 討論中 引入破產處理制度 針對保險公司 已實施 為AIG提供緊急融資,收歸國有化 針對房地產公司 已實施 擴大買入住宅貸款擔保證券(MBS) 已實施 為收購房地美和房利美,投入約2000億美金 未確定 重組房地美和房利美 針對個人投資者 已實施 為保護儲蓄型信託投資基金,動用政府基金500億美金 針對股票市場 已實施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限制賣空操作 已實施 禁止針對799家金融機構股票的賣空操作,至10月2日為止(也可能再延長1個月)
7. 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在金融方面)
首先,加強對金融機構監管。白皮書指出,所有可能給金融系統帶來嚴重風險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受到嚴格監管。為此,政府將推行以下六方面改革:
·成立金融服務監管委員會,以監視系統性風險,同時促進跨部門合作。
·強化美聯儲權力,監管范圍擴大到所有可能對金融穩定造成威脅的企業。除銀行控股公司外,對沖基金、保險公司等也將被納入美聯儲的監管范圍。
·對金融企業設立更嚴格的資本金和其他標准,大型、關聯性強的企業將被設置更高標准。
·成立全國銀行監管機構,以監管所有擁有聯邦執照的銀行。
·撤銷儲蓄管理局及其他可能導致監管漏洞的機構,避免部分吸儲機構藉此規避監管。
·對沖基金和其他私募資本機構需在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
其次,建立對金融市場的全方位監管。為此,白皮書建議:
·強化對證券化市場的監管,包括增加市場透明度,強化對信用評級機構管理,創設和發行方需在相關信貸證券化產品中承擔一定風險責任。
·全面監管金融衍生品的場外交易。
·賦予美聯儲監督金融市場支付、結算和清算系統的權力。
第三,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受不當金融行為損害。白皮書指出,為了重建對金融市場的信心,需對消費者金融服務和投資市場進行嚴格、協調地監管。政府必須促進這一市場透明、簡便、公平、負責、開放。為此,白皮書建議:
·建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以保護消費者不受金融系統中不公平、欺詐行為損害。
·對消費者和投資者金融產品及服務強化監管,促進這些產品透明、公平、合理。
·提高消費者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的行業標准,促進公平競爭。
第四,賦予政府應對金融危機所必需的政策工具,以避免政府為是否應救助困難企業或讓其破產而左右為難。
·建立新機制,使政府可以自主決定如何處理發生危機、並可能帶來系統風險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美聯儲在向企業提供緊急金融救援前需獲得財政部許可。
第五,建立國際監管標准,促進國際合作。為此,白皮書建議,改革企業資本框架,強化對國際金融市場監管,對跨國企業加強合作監管,並且強化國際危機應對能力。
希望採納
8. 歐債危機下我國金融機構怎麼樣加強自身的風險管理
金融危機和金融風險這個主題很有意義,風險管理說白了,就是強身健體,永恆的話題,為什麼在這個環境下把風險管理擺在這么重要的地位呢?實際上有兩層意思,一個是監管部門有點推卸責任,說這是你沒有辦好,我沒有責任,所以你要加強風險管理。另一個是從業人員說這事我自己捅簍子,我自己兜著,你別給我上套子,給我夾板,別說強化風險管理,你不要管太嚴,讓我自身發展。所以,強調風險管理從不同人的角度來看有不同的含義。假如我們認定風險管理是永恆的話題,從另外一個角度,就是監管的制度看金融風險,這是學術界、中央銀行和宏觀經濟學家談的問題,而監管部門談的不多,為什麼?這是監管部門的弱點、軟肋。我的題目是資本監管的順周期性和補救方法,資本監管的順周期性,就是資本監管對經濟發展推波助瀾的作用,相當於買漲不買跌。而補救措施,意思是什麼?這個事你不可能徹底把這種現象杜絕,它將永遠存在,你無非是把它的不良影響做一些調整。
首先,美國不到一萬億的次級債,如何演變成為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的?次級貸變成次級債,導致商業銀行減息,然後就惜貸。所以資本監管發揮重要的作用。這種資本監管的順周期性,學術界早有研究,大家如果做一下檢索的話,國際清算協會有一個義大利的小夥子一直研究這個問題,他在前十年就提出這個問題。學術界積累很多真知灼見,就是沒有人注意,巴塞爾委員會就一意的要推新資本協議。這次金融危機暴露資本監管的順周期性相當嚴重。
其次,什麼是順周期性?實際上很簡單,就是資本監管不要起到一種落井下石,或者是推波助瀾的不好的作用。比如去年GDP增長到14%了,還要繼續擴大貸款,進一步放鬆政策,或者說今年是5%-6%了,還要緊縮,這就是落井下石的順周期性。它的定義非常復雜,我們把握這個主要含義就可以。從資本的角度講是什麼呢?你經濟好的時候,借款人有現金流,抵押品的質量也良好,銀行就一個勁的貸,但是經濟下行的時候,行業受到影響,還不起錢了,客戶評級要下降,抵押品的評級也要下降,整個銀行資產質量就要下降,銀行就要惜貸,這樣就影響經濟的增長。這就是順周期性的基本的特點。
大家知道順周期性是根本無法克服的,因為這種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就像我們貪婪一樣,我們A股市場6000點還有人入市,但是到了1600點,反而沒有人進,所以貪婪是人類的本性。那麼如何補救順周期性呢?國際上總結了四種方法,但是每種方法都有利弊。第一種方法是資本監管有順周期性。把資本監管從8%提到18%,整個把標准提高,但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商業銀行可能沒有充足資本支持經濟發展。這個方法雖然可行,但是發達國家卻不會支持。第二種方法,由監管部門根據自己的經驗定。如果經濟上行,提高資本充足率;相反經濟下行,降低資本充足率。把資本充足率的8%作為一個參照點,但是上下可以浮動,變成一個浮動資本充足率。第三種方法就是與保險相結合。銀行經濟下行的時候缺錢,可以上保險,如果銀行缺錢,保險公司答應給錢。但是這個制度也有不好的地方,還不如讓銀行發優先股,或者是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轉換為股權的股票。最後一個建議賦予資本充足率一個系數。比如對現在的8%,再加一個系數,加一個1,但是這個可以上調到1.2、1.3、1.4、1.5,也可以下調到0.9、0.8、0.7,就是可變的資本充足率的公式。
在應對順周期時,我們還沒有很好的方案。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第一,不論是監管部門還是中央銀行,都難以真正把握經濟周期,更不要說預測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從來沒有預測經濟危機,他有這么多的人才,都做不到,他過去做不到,現在做不到,以後也做不到。所以,要求我們成功預測經濟周期並採取措施,這也不現實。作為監管部門最重要的是什麼?在經濟下行的時候,今天商業銀行有充足的資本,這個時候把資本釋放出去,以貸款的形式出現,支持經濟發展,這是不難的。所以,在資本監管順周期性達不成結果的情況下,我們不妨走第一條路,就是要求商業銀行在經濟好的時候、利潤水平高的時候,多提一些准備金、多提一些資本,要求商業銀行提高撥備覆蓋率,要求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這就是說在國際上並沒有達成完全共識的情況下,依照我們的經驗,依照我們的智慧採取主觀判斷進行決策,我覺得這是中國能夠把銀行辦好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在國際上重大問題達不成協議的情況下,我們不妨走自己的路,也是可以成功的。
9. 關於中國幾家金融機構的破產倒閉的問題,高手進
我就是原海南發展銀行的,據我的了解,每次出現金融機構關閉的情況時,股市基本沒有相應的波動,因為被關閉的金融機構的規模都不大。
另外目前為止,被關閉的金融機構還沒有一家被正式宣布為破產的,僅僅是行政關閉而已。其原因一是面子問題;一是按正常的會計核算來說,被關閉的金融機構並沒有資不抵債,只是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到期債務;還有就是一旦宣布破產,很多相關的利益方不能平衡。
說明的問題:
1、中央銀行(現在是銀監會)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不力,包括無法監管、無力監管、手段落後、縱容違規等。
2、金融機構的某些特權(比如有經濟糾紛時法院對其存款只能查詢不能扣劃),促使其在經營活動中,為最求利益而盲目冒險,比如隨意對外提供擔保。
3、從業人員素質低下,不能隨日益變化的市場而變化、提升。
4、法制建設不規范,表現在:具體問題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很常見的一種就是很多債權債務糾紛到法院後,要麼是得不到公正判決,要麼是勝訴後難以執行。大家都認為不吃銀行吃誰啊?
5、資金流動渠道不活,資金調動效率低。有了問題後,要麼是難以籌集資金,要麼是資金周轉調撥太慢。比如金融機構都實行准備金制度,在海南發展剛出現兌付危機時,人民銀行居然不允許動用准備金,真不知道准備金是用來干什麼的。等到事情鬧大時,准備金已不能解決問題了。
以上僅供參考,望行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