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十大企業家
來源:收藏家雜志電子版2019年12月 僅為轉載,侵權可聯系刪除
排名不分先後。
排名第一位:劉鑾雄
劉鑾雄,廣東潮州人。1951年生於香港。早年就讀於加拿大大學,獲學士學位。1974年畢業回港,加入其家族的吊扇製造業務,獲「風扇劉」之綽號。
劉鑾雄眼光敏銳,極具魄力,以狙擊手姿態馳騁於香港股市,自1985年迅速崛起。現已發展成為擁有4家上市公司的綜合性大集團,總市值追隨十大財團之後,成為香港候補財閥,業務擴及地產、傳媒、建築及製造業等方面。
2020年4月6日,劉鑾雄家族以11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62位。
劉鑾雄收藏界主要事件:
2006年,劉鑾雄以1737.6萬美元買入安迪沃霍爾的畫作《毛澤東》(Mao),2007年,香港蘇富比拍場,劉鑾雄再以3920萬美元(約3.0487億港元)買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世界名畫《清晨》,此畫既是高更在塔希提島巔峰時期的畫作,也被業界公認為可與梵高、畢加索等國寶級大師頂尖之作比美的大作。
2011年,劉鑾雄以1.94億元天價競得齊白石《山水冊》;緊接著,2012年,畢加索名畫《阿爾及爾的女人(F)》上拍,劉鑾雄再次豪擲1600萬美元將其拿下,就在眾人還在唏噓驚詫時,劉鑾雄再甩出一句:「這幅畫在2011年上半年的要價已經4200萬了,1600萬買這么靚的畫,太值了!」嗯,大富翁的思維果然就跟常人不一般!我們緊盯著當下,人家永遠在放長線!
2006年以4300萬元港幣收入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作品《The Splash》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作品,這幅畫是他2006年以4300萬元港幣收入,通過仇國仕、李鑒宸、程壽康三人的緊密協調,2020年2月的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上2311.7萬英鎊成功拍賣掉,摺合人民幣達到2億元以上,過了14年,凈賺人民幣1億6千多萬。
排名第二位:張宗憲
張宗憲中國藝術品收藏家,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不遺餘力地收藏中國瓷器和中國字畫,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內受到普遍敬重。他是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場的主要推動者。同時他對北京、上海幾大藝術品拍賣公司也傾注了大量精力和財力。
張宗憲收藏界主要事件:「看得見、買得到、捂得起、賣得掉」。他一個階段專注於收藏一個系列,有了階段性成果之後再轉向下一個系列,不使自己無所追求。
隨著他的畫作陸續在蘇富比以高價賣出,他又開始了下一個「戰役」:滿世界收了100多件宮廷御制掐絲琺琅彩,在故宮專家的協助下出版了精美藏品集,並於2007年12月在蘇州博物館舉辦了藏品展。張先生又於2012年春天在蘇州博物館舉辦了鼻煙壺收藏展。400餘件展品,多姿多彩,雅俗共賞。開展那天,上海收藏家代表團50餘人前去祝賀,見張先生在人群之中應付自如,真乃收藏界的「常青樹」。
排名第三位:劉益謙
劉益謙,1963年出生,曾就職於上海森林電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邁爾福電工設備有限公司,現任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益謙是2008年十大新聞人物。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70億排名第三十名。
2015年3月,劉益謙以1402.6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8690萬元)拍得一件歷經600多年歷史的明代佛經,為本屆紐約亞洲藝術周期間最昂貴的拍品,也是亞洲以外地區拍賣價格最高的中國書畫作品。
2016年4月5日,以2.4億港元,加傭金2.7億港元(約合2.25億人民幣)競拍成功張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圖》。2016年胡潤百富榜,劉益謙家族以345億財富排名第44位。2018年10月,劉益謙家族以3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71位。2019年7月,位列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90位。
2019年10月10日,劉益謙家族以400億元財富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65位。
2020年2月26日,劉益謙家族以41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386位。
2020年5月12日,劉益謙以312.5億元人民幣位列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第71位。
劉益謙收藏界主要事件:劉益謙是一個收藏大鱷,他名下的收藏品,可謂是五花八門,基本上每一件都是大手筆。劉益謙在收藏界如同大神一般的存在,可與收藏界另外一位大佬馬未都相媲美。劉益謙的諸多藏品中,得意之作首推雞缸杯。劉益謙為了雞缸杯,也是下了血本,斥資2.8億拍下。阿美迪歐·莫迪利亞尼,《側卧的裸女》,西藏唐卡(15世紀),明朝佛經,蘇軾《功甫帖》(約1790年),紫檀雕花龍椅(清),官窯花瓶(Song dynasty)
排名第四位:陳泰銘
陳泰銘,籍貫台灣,國巨集團董事長,男,1956年9月28日出生,台灣十大富商之一。關之琳的前夫。學歷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 現職國巨董事長 ,身價逾百億元 ,興趣美食、品酒、馬術及藝術品收藏。
2020年2月26日, 陳泰銘家族以16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251位。
陳泰銘收藏界主要事件:陳泰銘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主要收藏西方和中國的現當代藝術以及中國官窯瓷器。陳泰銘曾經砸下3300萬美元在紐約蘇富比秋季當代藝術拍賣中,買下拍場中第二高價,為英國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自畫像畫作,手筆令人咋舌,打破當時該尺寸作品最高價記錄。
排名第五位:王健林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生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1970年入伍,1986年從部隊轉業,畢業於遼寧大學,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兼任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副主席、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
2009年中國經濟十年商業領袖。2011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1位。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健林以凈資產860億人民幣問鼎中國首富。2014年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中,王健林凈資產達到人民幣1543億元,亞洲第三。2014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1位。2015年福布斯發布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242億美元財富成為中國內地首富。2015年胡潤發布全球華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億財富首超李嘉誠成全球華人首富。
王健林收藏界主要事件:王健林收藏了很多畫家的作品,國內外就畢加索,莫奈、吳冠中、傅抱石、李可染、楊振洋等一百多位近現代畫家的1000多幅館藏級作品,市值超100億元。
排名第六位:馬雲
馬雲,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馬雲當選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2019年9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
2017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教育人物。2018年9月10日,馬雲發出公開信宣布將於2019年9月10日卸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CEO張勇接任。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馬雲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3月,馬雲以373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1位。2019年5月10日,馬雲等17位全球傑出人士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任命為新一屆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排名第3位。2019年10月獲得福布斯終身成就獎。2019年10月19日,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
馬雲收藏界主要事件:馬雲被國民親切稱呼為「馬爸爸」,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創造淘寶、支付寶,同時馬雲以及他的團隊一起締造了電商界的神話「雙十一」,每年的成交額成倍的上漲,是商業天才也是慈善大家。在一場慈善拍賣會上,有一幅書法作品被拍賣出了468萬元,那就是馬雲的墨寶《話蟬》。作為專業的書法家可能一幅作品都不會賣出這個價格,而馬雲的墨寶一出場卻引發了熱烈關注,瞬間成為了焦點被買家積極競拍,並最終以468萬元一錘定音。2015年3月,馬雲突然現身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引起一陣騷動。在隨行人員的陪同下,馬雲在其藝術品投資智囊團李鑒宸陪同下觀看了周春芽和劉煒的作品,時隔幾天後,他又出現在北京香格納畫廊,欣賞曾梵志的作品。這不是開玩笑,2014年他就過了把癮,次年其畫作就入選最貴藝術品。由馬雲和曾梵志合作完成《桃花源》油畫,2015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被人以3600萬港幣拍下,按單位尺寸計算,價格甚至超過齊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拍下天價,除了曾梵志的功底外,更與馬雲的名氣不無關系。但更與其馬雲背後強大的藝術品投資智囊團息息相關。
排名第七位:王中軍
王中軍,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1960年出生於北京,1994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同年,與弟弟王中磊一同創立華誼兄弟。1998年,王中軍先生帶領華誼兄弟成為首個以投資方式進入電影行業的民營公司,並於2009年帶領華誼兄弟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娛樂公司。
從《手機》到《非誠勿擾》,從《夜宴》到《可可西里》,自稱對電影是外行的王中軍,打造了國內第一家創業板上市的民營影視製作公司。2015華人富豪榜榜單第338名。
王中軍先生曾獲得2009中華文化人物、2009年度華人經濟領袖、2010年度時尚企業家、2010《綜藝》年度人物、2010和2013年度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等諸多獎項。
王中軍先生酷愛藝術及收藏,作為獨立藝術家,他如今已成功舉辦3次個人畫展。王中軍先生還熱衷於公益和慈善事業,將畫作義賣所得全部捐贈華誼兄弟公益基金。
2015年5月5日,王中軍以2990萬美元(約1.85億人民幣)(含傭金)拍下了畢加索於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發髻女子坐像》。
2016年,王中軍畫作《我不是潘金蓮》拍出345萬,早在2012年他就畫出了兩張布面油畫,分別是80x60cm的《我不是潘金蓮之一》和70x60cm的《我不是潘金蓮之二》。
王中軍收藏界主要事件:在2014年11月的紐約秋拍,蘇富比推出梵高《雛菊與罌粟花》,這幅作品歷史價值非凡,蘇富比專家稱之為「二十年來出現於拍賣市場中最珍貴的梵高靜物油畫」,估價為3000萬至5000萬美元,吸引了現場藏家相繼舉牌,最後以5500萬美元落槌,由一位電話上的藏家競得,背後的買主即為王中軍。此作,加計傭金後成交價達617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15億元)!亦是中國藏家首次購藏如此珍稀的梵高之作。
排名第八位:潘石屹
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於甘肅天水,著名地產商,SOHO中國的董事長,大學畢業後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開始在深圳和海南開創房地產生涯。
1992年,潘石屹與合作人共同創建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開發房地產。1995年,潘石屹與妻子張欣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1日匿名人士指出潘石屹將撤出上海投資佔SOHO總量75%,潘石屹對此作出否認。
2014年7月23日,潘石屹夫婦參觀了Facebook。2014年7月24日,潘石屹微博披露,他和妻子張欣參觀美國科技公司蘋果公司,蘋果CEO庫克親自接待並講解他們新的辦公樓。
2014年7月24日,SOHO中國基金會向哈佛大學捐款1500萬美金一事,引起巨大爭議。2014年10月29日,SOHO中國又與耶魯大學簽訂捐助協議,向耶魯大學捐贈1500萬美元。2016年胡潤百富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20億財富排名第95位。2016胡潤房地產富豪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130億排名第31。[3]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94億美元財富排名第597位。[6]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潤百富榜》揭曉,潘石屹以220億元人民幣財富獲得153名。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張欣、潘石屹家族排名第107位,財富值215.7億元人民幣。2020年2月26日,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729位。2020年3月20日,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68位。
潘石屹收藏界主要事件:「長城腳下的公社」位於北京北部山區的「水關長城」附近,佔地8平方公里,已建成的一期12幢別墅分別出自中國、日本、泰國等地的12位亞洲著名建築師之手。
排名第九位:李嘉誠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漢族,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祖籍廣東潮汕地區,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資深顧問。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1999年始連續15年華人首富。2020年《福布斯》發布香港富豪榜顯示,李嘉誠位居第二,身價294億美元。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在8個月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2015年3月下旬,李嘉誠旗下公司和記黃埔與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達成最終協議,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將斥資約102.5億英鎊(約合956億元人民幣)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
2017年11月,李嘉誠基金會決定未來8年再捐資20億元支持汕頭大學建設,曾被傳要從汕頭大學撤出被證實為謠言。2018年5月10日,李嘉誠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誠辭去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職務;9月,李嘉誠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李嘉誠收藏界主要事件:4至10世紀的敦煌寫經共有43卷,將於慈山寺內輪流展出,圖為《道行般若經》第9卷。
排名第十位:張近東(張桂平)
張近東,祖籍安徽天長,出生於江蘇南京。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高級經濟師,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扶貧工作委員會主任。自2003年起連續15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2018年1月30日,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0年,張近東在南京創辦了蘇寧。1999年全面切入綜合電器領域,率先提出了全國連鎖發展模式,帶領蘇寧走向全國。2009年張近東帶領蘇寧向互聯網轉型,2010年,蘇寧易購上線[6]。2017年3月9日,張近東在全國兩會上發表《大力推動實體零售向智慧零售轉型》演講,明確提出未來零售就是智慧零售。張近東及蘇寧重視社會責任的履行,先後發起了「陽光脫貧計劃」、「夢想大篷車」、「善行者」、「足球1+1」,「築巢行動」、「溪橋工程」、「冠軍課堂」、「圓夢課堂」、「校園足球夢」等系列公益慈善項目。2020年4月6日,張近東以9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89位。
張近東收藏界主要事件:元代畫家任仁發《五王醉歸圖》以超過3億元的價格成交,這位藝術品市場上低調的「隱富」也由此引發社會關注。
附加:王石
王石,男,1951年1月生,原籍安徽金寨,生於廣西柳州,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原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2014年9月,仁川亞運會期間在參選亞洲賽艇聯合會主席的投票中以18比7大勝日本對手大久保尚武成功當選,其任期為5年。
2015年10月23日,當選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會長。
2017年6月30日,萬科召開股東大會,王石正式辭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為充分肯定王石過去33年對萬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貢獻,董事會委任王石為董事會名譽主席;7月1日,王石就任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2018年8月,辭去華大基因獨立董事一職半年後,王石正式宣布出任華大基因第一大股東華大控股的聯席董事長。
2018年12月,王石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2019年12月18日,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王石收藏界主要事件:雞血石杯
來源:收藏家雜志電子版2019年2月 僅為轉載,侵權可聯系刪除
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劉尚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何盛明,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著名財政學家。劉放桐現任復旦大學首席教授,著名哲學家。 王朝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利明,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會長。
黃進,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著名法學家。張明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刑法學家。張卓元,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著名經濟學家。樊麗明,山東大學校長,著名財政學家。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共有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總數1500餘人,教授280餘人,副教授570餘人,博士生導師200餘人。先後聘任「長江學者」講座教授3名、「長江學者青年學者」2名、湖北省「楚天學者」22人,校聘海內外「文瀾學者」講座教授30名。
學校積極引進海外優秀師資,從全球著名學府聘請了多位教授擔任「長江學者」、「楚天學者」和「文瀾學者」,其中包括美國波士頓大學苗建軍獲聘該校首位「楚天學者」,以及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李海濤等。
3. 從會計角度解釋金融危機的產生
寫不下啦
一、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金融危機是一種古老的經濟現象,縱觀近一個世紀經濟發展史,金融危機如「幽靈」一般伴隨著各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全過程。金融危機的發生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近代,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增強使金融危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具有廣泛的傳染性和破壞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否認,會計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審計監督等方面的缺陷對金融危機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從會計學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對防範和減輕金融危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目前國內外對金融危機的研究比較多,但從微觀層面尤其是會計學角度對其研究的較少,還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希望能補充這方面的欠缺。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關於金融危機的研究由來已久,從早期的馬克思、費雪等到後來的克魯格曼,
從1929年的「大危機」到 2007年至今的美國金融危機,涌現出一些頗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但是從微觀層面會計學角度進行研究的較少。
弗里德曼和斯瓦茨等人認為市場是理性的,市場上金融風險的產生和積累並不是緣於市場內部的市場恐慌和普遍非理性,而是來自於市場外部,尤其是中央銀行對宏觀經濟的干預不當。[1]
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認為債務和貨幣單位的購買力這兩個方面混亂是對整個經濟造成破壞的最主要因素。過度負債和物價下跌是促使經濟從繁榮的頂點轉向蕭條的關鍵原因,他注意到了物價下跌引起抵押物價值的下降從而影響借款人所能借到的貸款數量。[2]
沃爾芬森認為,由於過度負債,在銀行不願提供貸款或減少貸款的情況下,債務人必然降價出售資產,這將會產生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是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提高,另一方面使債務人擁的財富減少,即按降價後的資產價格估價其凈資產減少,這兩者都削弱了債務人的負債受力,增加了其債務負擔。因而在債務一通貨緊縮循環中,負債欠得越多資產降價變賣就越多,資產降價變賣越多就越貶值,債務負擔就越重,正像費雪所說的「債務越還越多」,最終引爆金融危機。[3]
海曼•明斯基繼承了費雪的「債務一通貨緊縮」理論中的觀點,認為金融穩定與否的關鍵取決於資產的流動性,他認為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信用創造機構和貸款人的相對特徵使金融體系具有天然的內在不穩定性,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三種融資方式和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成為對費雪理論的重大發展。[4]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在1981年提出的銀行體系中認為在過度負債的經濟狀態下,經濟、金融擴張中積累起來的風險增大並顯露出來,銀行可能遭受貸款損失甚至破產,所以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必然提高利率減少貸款,銀行的這種行為會直接影響經濟發展,使企業投資減少或引起企業破產,迫使其出售資產以清償債務,造成資產價格急劇下降。這種狀況會引起極大的連鎖反應,使本來就脆弱的金融體系崩潰得更快。[5]
《會計披露在東亞金融危機中的作用:吸取的教訓》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對會計披露與亞洲金融危機的關系進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缺乏透明,可靠和可比的會計信息是導致亞洲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並嗣實證方法分析了東亞5國對國際會詩准則的嚴重背離 提出了加強監管和遵循國際會討准則的政策建議,因此對我國金融.證券市場以及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該報告認為對國際會計核算和報告准則的持續不遵守增加了未來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因為政策制定者和投資分析人士的決策仍舊缺乏可靠的微觀經濟指標,而將這些微觀經濟指標和宏觀經濟指標結合起來分析就能提供預警信號。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包括東亞國家,要加強制度建設,有必要在國際會計准則的基礎上制定會計法規,並建立確保這些准則得以貫徹的機制。並提出建議:政府必須努力將其國家的會計准則和國際會計准則接軌。富有效率和效果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來監督會計准則的實施和運用。考慮到全球范圍內會計發展的迫切需要,世界銀行集團應在會計改革中起到推動者的作用。國際會計准則制定者需要針對引發亞洲金融危機的因素努力制定更詳盡的披露要求。與此同時,看來有必要採取措施保護金融市場,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遠離投機者。[6]
2、國內研究現狀
近年來隨著金融危機的頻頻發生,我國眾多學者專家對此從各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國內對金融危機的研究主要以1994 -1995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7-至今的美國次貸危機作為分析對象。
吳曉根在《金融危機與會計披露》中認為會計信息披露的缺陷同東亞金融危機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會計在金融危機的防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會計披露,有助於避免或減輕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會計披露缺陷包含有兩個層次:一是會計准則的設計缺陷,即會計標准本身存在的缺陷;另一是會計准則的運行缺陷,即會計准則在實施過程中的執行缺陷。對於前者,只有通過會計准則的國際化來彌補;對於後者,主要通過會計人員的自律來彌補。如何做好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工作,不僅是個會計問題,它更是個金融問題。從該種意義上說,會計改革又是金融改革的一部分。[7]
薛邦城,萬紅波在《對金融危機的會計和財務審計分析》中認為導致企業不能承受金融危機沖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會計制度,包括會計信息失真;沒有很好地遵循穩健或謹慎原則;沒有很好地貫徹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沒有很好地貫徹全面而又重要性原則;審計沒有很好地履行其職責;同時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的局限性,財務杠桿系數太高,財務公司的短期預測行為和投資決策的失誤,缺乏現DAI理財意識,沒有根椐企業理財學的原理,以「企業價值最大化」 作為理財目標也是其中原因。[8]
孫軍政在《會計信息與金融危機》中認為亞洲金融危機的起因正是國際投機資本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操縱外匯市場,從而引發市場恐慌,加上其經濟自身存在的問題,最終導致了危機的爆發。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並沒有加強對監管的重視,尤其是對衍生金融工具的監管。從會計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所作的會計信息披露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銀行的財務報表幾乎根本不遵循國際會計准則規定的特殊揭示的要求企業對有價證券等流動資產的跌價以及長期資產減值沒有加以確認,大量不良資產沒有在會計報表中加以披露。[9]
周敏霞在《透過金融危機看金融監管》中提出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勢下,加強金融監管成為各國防範金融風險的最佳選擇。必須提高金融產品信息的透明度,保護消費者利益;必須打擊和減少金融犯罪活動。這就要求財務人員遵循會計制度,充分披露金融風險,使財務信息客觀化,防止人為操縱財務報表。[10]
張基峰,林俊穎在《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若干問題思考》中提出了金融企業會計准則方面的一些缺陷:1)貸款五級分類管理與「應計貸款和非應計貸款」的核算口徑不一致2)貸款計息方法不同引致的資產質量信息不一致3)衍生金融工具的確認,計量,披露未予明確4)短期投資計提減值准備規定,以及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的劃轉規定的不明晰留給企業過大的選擇空間等。[11]
王誠軍在《公允價值會計准則是金融危機「幫凶」?》中道出由於目前還在上演的由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而引起公允價值准則受爭議的處境:此前作為防範金融風險利器的公允價值會計准則,在此輪國際金融危機中卻被一些銀行家指責為「幫凶」。美國銀行界認為公允價值計量規則嚴重惡化了信貸危機,但會計界斷然否認它是導致危機的主因之一。[12]
潘經明在《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會計改革的啟示》中認為亞洲金融憊機,是金融危機,也是經濟危機,通過深層次分析.也表現出會計管理危機,對我國會計改葦的警示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深化會計改革拓寬了思路。要求會計改革徹底走出國繞國有企業會計管理打轉轉的思路。站在市場經濟的高度.立足市場.立足建立統一的會計管理體系。把規范各種經濟成份的會計管理,建立統一、高效、會計管理方法,按國際慣例的要求確立我國的會計管理方法。一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迫在眉睫,會計工作的質量主要體現在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反映出會計對市場適應程度。二是重塑會計管理目標。三是全面提高會計管理水平。[13]
3、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對金融危機的研究較早,且不斷發展完善,較國內研究要成熟。主要從早期的經濟周期理論到貨幣理論,債務-通貨膨脹理論等,認為過度負債銀行不願貸款,迫使債務人降價出售資產,進一步削弱債務人的償債能力,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進而惡化為金融危機。不足的是國內外學者從微觀層面對金融危機進行深入研究的較少。
(三)主要研究方法與思路
1、主要研究方法
(1)文獻查閱法
本文通過在學校的電子閱覽室上網、查閱校圖書館的各類期刊、閱讀國內外有關著作等手段搜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
在闡述金融危機特徵及其危害性,探討金融危機發生會計方面的原因時聯系近代典型的重大金融危機來進行研究分析。
2、主要研究思路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闡述金融危機的特徵和危害。結合實例從會計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審計監督,會計原則方面揭露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闡述會計在防範金融危機方面的作用,從而提出防範金融危機的會計對策。
二、金融危機的特徵及危害性
(一)金融危機的定義及特徵
理論界對金融危機有各種不同的定義,但一般認為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是一個隨著世界經濟大環境不斷變化的一種經濟現象,在各個不同的時期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特徵。相對傳統金融危機,現代金融危機(20世紀80年代以來)呈現出如下特徵:
1、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加快
金融危機並非近年才有,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偶然現象。其中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是僅有的一次由於經濟危機而引發的波及面較廣的金融危機。二戰以後,金融危機頻頻爆發,最終導致固定匯率制度受到沖擊,不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債務危機四處蔓延。到20世紀90年代,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頻率有明顯加快的趨勢。首先是因金融衍生品投機失利的「巴林事件」和「大和事件」震驚了世界,隨後發生了北歐銀行危機,時隔不久,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典範的墨西哥發生了危機。據統計,自1980年到1996年,共有133個發生過銀行部門的嚴重問題或危機。1997年7月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人們剛從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走出來,2008年爆發了以美國次貸危機為首的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可以說,20世紀後至今發生的金融危機的頻率和規模是「史無前例的」。
2、金融危機的傳染性強
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在使各種金融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逐步趨向於全球化和一體化的進程中,金融風險和危機也全球化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計算機、通訊、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貿易自由化、生產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為特徵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使得金融危機蔓延和傳染的范圍更廣,影響更為深遠。縱觀數次金融危機,無論是1992—1993年英國英鎊、義大利里拉貶值所導致的歐洲貨幣體系危機,或是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機所引發的拉美危機,還是1997—1998年泰國貨幣危機所演變成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到至今的由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因此不難看出,現代金融危機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傳染效應的加強,由傳統的單向傳染趨勢變為了現代的雙向甚至多向傳染趨勢。一個國家的金融危機會迅速擴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演變成為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3、金融危機的超周期性和超前性
傳統金融危機多表現為周期性金融危機,即指由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周期性波動引
發的金融危機,伴隨著經濟周期波動而起伏跌宕。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經濟危機是歷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危機。現代金融危機則更強調它的超周期性和超前性。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後,伴隨著凱恩斯主義的出現,各國紛紛加強宏觀調控、實施政府幹預,經濟危機的周期波段有所延長,危機在某種程度上似乎得到了控制。然而此後全球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機,卻似乎脫離了經濟周期的軌道。社會的證券化、資本化、貨幣化不斷發展,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出現了嚴重的脫鉤,當此類經濟運動的疾病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首先在金融領域爆發,使現代金融危機的敏感性、超前性和突發性均有增強趨勢。考察墨西哥金融危機中拉美各國,以及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各國情況以及美國次貸危機都大抵如此。
(二)金融危機的危害
1、對金融體系的危害
金融危機通常表現為銀根驟緊、銀行發生擠兌或停兌、金融機構倒閉、固定匯率制度崩潰、外匯儲備耗盡等。當經濟衰退或資金借貸嚴重失衡時,就出現了信心危機和擠兌存款,從而引發銀行業危機和全面的金融恐慌。
金融危機還會引起金融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以及與之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金融資產價格發生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暴跌。當人們對於金融資產價格、整體經濟的信心急劇喪失時,人們會在短時期內採取一致的行動,拋售各種有價證券,進而導致證券市場危機的爆發,進而導致貨幣供求均衡、資金借貸均衡、資本市場均衡和國際收支均衡關系被破壞。
嚴重的金融危機會干擾資金、信息和商品的正常流動,導致信用過程的中斷和貨幣供給的減少。最終沖擊金融體系和金融制度,導致金融體系的混亂和某些金融制度的失效,使之無法正常運行,阻礙金融和經濟的正常發展。
2、對實體經濟的危害
現代,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緊密聯系,金融危機的爆發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地要傳導至實體經濟領域,拖累甚至阻滯全球經濟增長。以本次美國次貸危機為例,目前,美國房地產投資已經持續縮減,而在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價格交替下挫的負向財富效應的拖累下,居民家庭消費力不斷下降、企業訂單逐漸萎縮以及銀行信貸日益收緊,不少企業舉步維艱,最終滑入破產倒閉的深淵。由於美國經濟佔全球比重近30%,其進口佔世界貿易的15%,美國經濟衰退導致全球商品貿易量下降,進而影響一些外貿依存度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和經濟增長。而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嚴重影響,很有可能帶來全球范圍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形成經濟復甦的新障礙。
3、對社會的危害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尤其是企業倒閉,就意味著大批的失業人員。金融危機引發的物價上揚會造成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可能激化已存在的社會矛盾,引起政治上的論爭,造成政局不穩。金融危機往往使發展中國家財富大量外流,對國家經濟利益,甚至經濟主權造成直接損失。危機國政府為在短時間內籌措到一大筆資金來搶救市場,不得不接受國際金融組織和西方發達國家的苛刻條件,大量的國家利益被別人輕易地廉價地拿走,國家經濟實力顯著下降,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的發言權因而減少,對長期國家利益構成威脅,這是金融安全受到損害的最高表現。
三、金融危機發生的會計學視角分析
國內外許多經濟學界和管理學界人士從不同角度探究了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有的也提出了比較有效的對策,為金融業的發展和管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防禦措施。金融危機爆發是由許多因素累積一些微觀層次的問題長期未被發現而引起的。會計不是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的原因,但卻對金融危機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下從會計學角度分析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
(一)會計信息披露缺陷間接引發了金融危機
1、會計信息不對稱積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引發金融危機
會計信息披露是企業為保障投資者利益、接受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監督而依照法律規定必須將其自身的財務變化、經營狀況和現金流量等信息和資料向法定相關主體報告(上市公司要向社會公開或公告),以便使投資者充分了解情況。由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外部人員很難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企業管理層為了達到融資等目的,必須向投資者披露企業的財務狀況等經營信息。會計報表就成為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人員獲取企業信息最可靠、最容易的途徑。如果缺乏充分的會計披露,就阻礙了投資者和債權人獲取必要和及時的信息,使他們難以在成功企業和可能不成功的企業之間進行選擇。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就是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在近幾次發生的金融危機中,會計信息披露都存在嚴重缺陷,阻礙了投資者對信息的獲取,也就是說增加了內部管理者和外部相關利益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
Gertler(1998)、Bernanke和Gilehrist(1998)等人的研究表明:與產品和要素市場相比,金融市場更是一個信息不完全的市場。在金融市場上,信息在借貸雙方的分布是不對稱的,最終借款人對其借款用於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收益擁有更多的信息,而投資者對影響投資收益的所有變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的不完全性影響了金融活動參與者行為均衡的性質以至金融資產價格均衡的性質,造成了金融活動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信息不完全性影響了金融活動的合理性,使金融市場的完善性大打折扣。「逆向選擇」降低了金融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效率,「道德風險」削弱了金融市場的資金動員能力。金融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出現,導致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由此而產生了市場的有效運作。當金融市場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積累到致使市場不能有效地在儲蓄者和有生產投資機會的人們之間融通資金的嚴重程度,金融危機便產生了。
「次貸危機」爆發表面上是美國房價走低、利率走高所致,實際上是由次貸衍生出的金融工具鏈條過長又缺乏監管、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間信息嚴重不對稱造成的。次貸危機中,貸款機構將錢借給實際上沒有還款能力的次級貸款者,投資銀行又將這些次級貸款資產打包進行證券化,進而又衍生出更多更復雜的證券化的金融衍生產品,實際上就是通過資產證券化把商業銀行等貸款機構的次貸風險分散出去了。因為次貸的風險已經從貸款機構分散出去,商業銀行等貸款機構就沒有了風險控制的動機和激勵,於是大量放貸。但是隨著美聯儲的加息和房地產價格的走低,次級抵押貸款違約率大幅提高,次貸資本鏈條從最初端開始斷裂,進而引發了金融體系的危機和全球的危機。
2、會計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容易引發金融危機
(1)隱瞞關聯方關系 。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許多企業為了大量舉債,用掩蓋關聯方交易的方法來獲取借款。由於東亞五國的大多數大型企業在金融領域內都設有分支機構或關聯企業,這些企業利用與金融機構的良好關系,即使在未支付利息或未清償到期借款的情況下,仍能獲得新的借款。另外,即使是非銀行集團的成員企業,也可以通過與金融機構簽定信用協議的方式,來獲取長期或短期信貸支持。按理,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債務負擔和關聯方款項的往來,本應能揭示其真實數額,可事實上,東亞國家的報表上對這種關聯方披露很少。這就出現了前面提到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一些沒有償債能力,已經陷入困境的企業還能貸款,最終成為引發金融危機的導火線之一。
在次貸危機中,某些投資銀行為了將低質的房屋抵押債券不列入其資產負債表中,出資設立了結構性投資載體或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or SIVs)。通過將次級抵押債券賣給這些SIVs公司,投資銀行可以充實新的資金,並減少了負債從而美化了資產負債平衡表。當SIVs公司將這些債券再賣給其他投資人時,投資銀行便可以確認利潤。然而這些投資銀行和SIVs的關聯方關系並未披露,大部分的投資銀行通過對SIVs提供信貸額度,從而對它們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控制或影響。由於投資銀行賣給SIVs的債券並不能滿足終止確認的條件,因此正確的做法是確認相應的金融資產和負債。投資銀行應將抵押債券產生的負債保留在自己的賬面上,並記錄所有的投資損失。可是在初期,許多銀行利用表外業務,通過不合並SIVs資產負債表來模糊投資人的判斷。後期,有些銀行出於名聲或者不想讓SIVs破產的角度,同意SIVs並不是和投資銀行相分離的獨立公司,遂將SIVs的交易入賬並登記其損失。但是當這些以前未記錄未披露的債務突然出現在投資銀行的報表上時,投資銀行的股東們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美國花旗集團(Citigroup)在2007年第四季度將490億美元SIVs損失入賬的時候,其股票價格就開始下跌。
(2)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各種金融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本意是為了降低企業各種投資的風險。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是把雙刃劍。如果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和監管不及時、不恰當,也會爆發金融危機。因此比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用更為重要和嚴格的是其信息的披露和風險的控制。因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金額巨大,過程復雜,作為表外業務使投資者無法根據傳統財務報表估計和判斷其風險和報酬。
此次次貸危機中,對某些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就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次貸危機的核心是非傳統貸款的爆發,包括次級抵押貸款。這些貸款由房屋抵押經紀人賣給華爾街的投資銀行,而投資銀行再次將它們包裝成更加復雜的結構債券,將大量的信貸違約調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及其它與債券有關的金融衍生產品銷售給各種金融機構、對沖基金和投資人。由於CDS是場外交易的衍生工具,沒有專門機構監管它的交易,另外持有者不願對其風險進行真實的披露,導致CDS的市場有很大的不透明性。美國國際保險集團(AIG)自2006年以來,其CDS的成本就急劇上升,但AIG並未重視它的風險。在2007年第四財季出現虧損之前,AIG從來沒有在其年報中披露過CDS。2008年初AIG宣稱,根據內部估值模型,由於CDS產生的損失約9億美元。但最終AIG在3月底宣布了因CDS而減記了超過110億美元次貸相關衍生資產。2008年11月10日AIG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該集團虧損245億美元,其中,CDS業務當季的資產減記規模超過70億美元。可見正是CDS導致AIG陷入了流動性和資本不足的危機中。
4. 西南財經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作為一名大二的「老臘肉」,對學校也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我想我能回答上這個問題。從學長學姐的口中以及自己在學校網站的了解到的,我就介紹以下幾個吧。
1、劉家義,男,漢族,1956年8月出生,重慶人,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系財政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經濟學博士,高級審計師。197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2月參加工作。
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5. 高人高人!!~~~~
外交部網站----各國概況(亞洲--越南)、中國駐越南大使館
商務部網站----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商處
越南駐中國大使館網站
6. 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的領導介紹
執行董事
靳廣才先生,43歲,現為本公司總經理兼執行董事。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完成政治及經濟學專業研究生課程。並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靳先生於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九年任靈寶市桐溝金礦副礦長;於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二年任靈寶市槍馬金礦副礦長。在采礦及冶煉業擁有十餘年經驗。靳先生於二零零三年五月獲委任為本公司副總經理,二零零四年十月擔任董事,二零一零三年五月獲委任為公司總經理。二零一三年二月二十日獲委任為本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
呂曉兆先生,47歲。現為本公司副總經理兼執行董事。畢業於沈陽黃金學院采礦工程專業,並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為礦山工程師、注冊高級咨詢師。呂先生在采礦及冶金業擁有逾二十二年工作經驗。一九八四年七月在靈寶市金礦工作,歷任副礦長及礦長等職務;二零零一年獲委任為靈寶槍馬金礦礦長;二零零二年九月獲委任為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
劉鵬飛先生,36歲,現為本公司副總經理。畢業於河南省財經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劉先生在采礦及冶金業擁有十七年經驗。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九年在桐溝金礦工作,任質檢科科長;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三年任靈寶市黃金冶煉廠質檢科科長;二零零三至二零零七年歷任黃金冶煉分公司副經理、常務副經理、執行經理、黨總支書記、經理。
張果先生,44歲,現為富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畢業於包頭鋼鐵學院,獲采礦工程專業學士學位,並取得采礦工程師資格。張先生在采礦業擁有逾十九年經驗。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四年,在靈寶市安底金礦工作,歷任生產技術科科長、地測科長、科技科科長、礦長助理等職;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八,靈寶市渙池金礦工作,任渙池金礦副礦長;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七年,靈寶市槍馬金礦工作,歷任槍馬金礦副礦長、槍馬分公司經理,南山礦區(包括槍馬金礦和崟鑫金礦)黨委書記。
何成群先生,男,39歲,現為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3年7月畢業於河南冶金工業學校企業管理專業,並取得加拿大皇家大學管理碩士。何先生於1993年11月在桐溝金礦選礦廠工作,1995年任選廠副廠長,1997年4月調任桐溝金礦任礦區副主任,1998年3月調任桐溝金礦質檢科科長,1998年9月調任河南靈化集團總公司企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2001年1月調入黃金冶煉廠並積極參與銅箔工程建設工作,2003年9月至2008年任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008年3月獲委任為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009年4月獲委任為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非執行董事
王育民先生,50歲,現為靈寶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大專學歷。自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零年分別獲任為靈寶市商業局及商業總公司副書記、副總經理;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七年,獲任為靈寶市物資總公司任書記兼總經理;王先生於二零零七年八月獲任為靈寶市國有資產經宮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
獨立非執行董事
牛鍾潔先生,42歲,現為睿智金融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該公司專門從事並購及機構融資顧問工作,牛先生於一九九四年在美國東北密蘇里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學士學位。於後一九九九年取得香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牛先生在權益股本市場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加盟本公司前,於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九年間曾任職於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五豐行有限公司,負責直接投資工作;於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二年在星展亞洲融資有限公司任職,參與並領導多家香港及中國公司的上市事宜。牛先生於二零零五年六月獲委任為獨立董事。
王瀚先生,46歲,現為西北政法大學副校長及中國國際商會仲裁院仲裁員。王先生於一九八四年獲西北師范大學取得法學學士學位,於一九八七年獲西北政法學院取得法學碩士學位,並於一九九八年獲武漢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學博士學位。王先生於西北政法大學擔任院長、副院長及系主任及其他多個職務。此外,王先生還任陝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及寶雞市人民政府的法律顧問,及多個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王先生亦為多項法律相關出版物的作者。
杜莉萍女士,46歲,現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杜女士於一九八四年在西北大學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及於一九八七年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取得碩士學位。自取得碩士學位以來,一直擔任西北大學教授。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獨立董事,同時獲委任為西安商貿局、西安旅遊局及西安商聯會等專家委員會委員;並擔任西安中旅集團等多個組織的顧問。
閆萬鵬先生,44歲,現為河南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閆先生擁有學士學位,並為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及高級會計師。於一九八四年獲委任為河南計經委多個職位;於二零零零年擔任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總經理助理及總規劃部經理。於二零零三年獲任為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總會計師,及獲委任為洛陽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長。閆先生現為鄭州商業銀行及中原信託有限公司董事。
高級管理層
閆雙偉先生,男,36歲,本公司財務總監。閆先生畢業於河南財經學院會計系,中國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注冊稅務師。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於宜陽縣教委任教;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三年於北京中勤萬信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和咨詢等工作;二零零四年至二零零七年八月在鄭州華晶金剛石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二零零八年十月至二零一零年六月加入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歷任投資副總監、冶煉公司經理;二零一零年七月獲委任為公司財務總監。
戚海花女士,40歲,本公司董事會秘書。戚女士畢業於鄭州大學外文系英語語言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曾工作於中加合作礦業有限公司。自二零零四年六月加入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證券部副經理及經理。二零零八年十一月獲委任為公司董事會秘書。
潘之亮先生,35歲,本公司聯席公司秘書、財務官兼合資格會計師,負責本公司的公司秘書、財務、會計管理及投資者關系事宜。潘先生畢業於澳洲莫納什大學,持有商學學士學位,現為澳洲會計師公會的注冊會計師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會員,在審核、會計及財務方面擁有十餘年的工作經驗。潘先生於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五日獲委任為本公司合資格會計師兼聯席公司秘書。
7. 潘龍清的人物經歷
細看潘總的簡歷,他的從業經歷主要在政府部門:從南匯縣縣長、黨組副書記、到曾經的金山縣縣長、縣委書記、再到上海市農委副主任、松江區區長、區委書記、上海市外經貿委主任、黨委書記……長長的經歷、整整35年時間,潘總毅然告別自己熟悉的政府機關,轉而來到一個全新的領域。
政府部門重在宏觀,強調服務,企業經營則側重微觀,強調效益。潘龍清認為,作為公司一把手,一定要做到「少琢磨人,多琢磨事」。這個角色的改變,可以使自己「多琢磨一點事情」。
「在任何組織內,優柔寡斷者和盲目沖動者都是一種傳染病毒,都能給公司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金融機構更是如此。」他說,「我現在經常琢磨的問題就是盈利,有利,才能有力嘛!合規與創新,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概念,其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只有在合規的基礎上創造,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自去年到上海國際集團上任之後,我每天都要研讀金融方面的資料,每天晚上都要備課,備的就是明天要做決策的課。」
上海國投成立於1981年。25年的經歷,歷任的公司領導,其實大都走的是這樣一條穩健經營、規范管理的道路,用實實在在的業績,在海外融資、證券、信託、基金等領域樹立了良好的信譽和品牌。在重新登記以後,上海國投更是秉承開拓創新、嚴控風險、專業理財的經營理念,截至2005年底,相繼開發了118個信託產品,累計受託規模達89億元。潘龍清到任後,將其一貫低調、務實的處事風格發揚光大,使公司資產質量有了很大提高。2005年,公司實現利潤總額18,414萬元,比2004年增長21%;實現信託及中間業務收入6,522萬元,比2004年增長35%;凈資產收益率達6.14%;到期兌付的投資者實際加權平均收益率為4.20%,實際運作的收益率超過了預期的收益率。此外,公司還於2005年一季度提前全部完成了銀監會規定的清理存款性負債這項責任目標,公司經營業績在全國信託公司中位居前列。
不求最大,但求最精
在我國,信託業目前是與銀行、保險和證券並立的四大金融支柱行業。有資料顯示,2005年,信託市場的融資規模已經占據了同期資本市場融資的20.8%,這說明,信託業的發展不僅有力地提高了我國直接融資的比重,而且還增加了金融市場的投資品種,滿足投資者不斷擴大的資產管理需求。
但信託業至今仍存在信託配套法規不健全,理財業務競爭混亂,信託公司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問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託業的健康發展。
在政府部門工作30多年的經歷,使潘龍清養成了一個凡事都要事先制定一個發展規劃的習慣。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海國際集團以金融投資為主導的戰略定位已經明晰,正在為抓緊集聚發展地方金融資產而努力。上海國投作為上海國際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利用信託平台優化配置各類資源,發揮協同效應。
上海國充分發揮信託業特有的制度優勢,積極打造公司品牌。在業內,上海國投首創了第一個使用優先、劣後收益結構,並帶有準資產證券化性質的「磁懸浮股權信託項目」,並在後續產品中廣泛運用「優先劣後」受益權的結構性安排,滿足不同客戶對收益和風險的不同偏好。此後,公司又積極探索「從項目到產品、從產品到產品線」的研發模式,建立了有公司特色的品牌化、系列化信託產品。比如「藍寶石」、「紅寶石」、「白金」系列信託產品。其中,「藍寶石」系列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產品對不同收益風險特徵的資金進行分解組合,風險低、收益穩,已累計發行35個,合計規模達到14.87億元。相比同期證券基金產品銷售黯淡、難以維繼的局面,「藍寶石」系列卻供不應求,獲得投資者的廣泛認同,逐步形成了具有較高聲譽的系列化品牌產品。
咬定青山,直面群雄
當前信託公司賴以生存發展的理財市場正面臨來自銀行、基金、券商、保險行業的不斷滲透和激烈競爭。
潘龍清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信託業就必須加快創新步伐。上海國投以突破「200」份合同為切入點,積極探索標准化信託業務,將產品開發模式從項目開發到標准化信託產品開發。並搭建信託產品流通平台使之流通。標准花工作是信託公司形成標准化產品,進而形成核心業務,做大做強的基礎。目前,上海國投已開發了「現金豐利」信託計劃,作為對此類信託產品的嘗試。同時,上海國投正在積極探索標准化基礎設施投資信託計劃,並著力開拓資產證券化、企業年金等信託業務,積極爭取在新的業務領域有所發展。上海國投不斷完善客戶營銷模式,開發了業內首個信託商務平台,獲得了2005年度浦東科技發展專項基金獎。
市場競爭表面上看是產品與服務的競爭,而從深層次看,其實質是人才的競爭。上海國投將進一步強化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培育四種能力———研發創新能力、投資管理能力、營銷能力和合規風險管理能力和建立一種機制———快速反應經營機制,包括快速的金融信息收集分析機制、快速的項目信息捕捉機制、快速的新產品開發機制和快速的決策機制,這是近期的核心工作。上海國投在業務創新的同時,高度重視合規經營。作為2005年非銀行金融機構建設合規風險管理機制的試點,上海國投主動構建合規風險管理體系框架,不斷完善內控制度、風險管理制度和各項操作規程,全面倡導企業合規文化建設,將合規理念貫徹到日常經營活動中。談到2006年的工作思路,潘龍清認為,正確認識和把握公司所處的經營環境,樹立危機意識、緊迫感,是做好2006年工作的動力和立足點,也是為了走出一條有上海國投特色的經營發展道路。潘龍清感到金融綜合經營大勢所趨,信託公司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創新是信託業發展的主旋律,信託業務繼續呈快速發展的態勢;監管層 「分類監管」的思路已基本成型,對全國信託公司實行了分類評級,優質信託公司將有機會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一些規模小、競爭力差的信託投資公司將不可避免面臨優勝劣汰的境地。為此,潘龍清對上海國投的整體工作提出了「四個硬」的工作方針,即1)以轉變觀念、融入市場、推進公司持續發展為硬道理;2)以開拓創新、提高效益、確保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為硬指標;3)以科學管理、防範風險、強化集團競爭優勢為硬功夫;4)以打造品牌、凝聚人心、構建企業和諧環境為硬任務。
潘龍清表示,發展才是硬道理。站在市場化企業的角度看待自己時,我們會發現自身正處於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所以要轉變觀念,到市場中尋求發展機遇,這是每個「信託人」所要思考和面對的課題。效益是公司發展的基礎和保證,而企業經營運作的最終成果也要反映在效益上。因此,公司必須強化成本效益觀念,把提高效益作為公司經營規劃的核心目標之一。
近年來,信託產品已涉及房地產、教育、資本市場、上市公司、銀行信貸資產、銀行票據資產等眾多領域。但是,由於信託公司普遍缺乏創新獨立的信託產品、缺乏風險緩沖機制,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導致其盈利模式不清晰,信託業務普遍盈利微薄,也使得信託公司沒有形成核心業務和與之配套的核心能力。而如果信託業離開自己的產業根基去與其它金融行業爭奪業務,比如像在過去信託業發展中,信託公司的很多業務和銀行交叉,搞准銀行業務。那麼,信託業就將再次陷入了產業趨同之中,必然沒有競爭力。如何立足自身,求得更好發展,是「信託人」所要思考的問題。潘龍清認為,財產管理職能是信託的基本職能,其他職能是財產管理的衍生職能。信託公司在信託品種的設計上應盡可能體現信託基本功能,目前信託公司通過發售風險較低收益相對穩定的貸款信託產品,應該說,更多的目的是市場培育,藉此提升信託公司自身的信用。因此,信託公司在起步階段開發貸款信託類產品當屬我國信託業初級階段的產物。信託業要成為一個獨立的金融產業,需要不斷的結合委託人的需求,突出自身特色,充分運用信託制度優勢和功能優勢,創新開發出更多的信託金融產品。
潘龍清表示,如果放開信託公募產品,必定有利於形成信託公司核心業務,更重要的是通過公募,可以進一步規范信託業務。比如實施第三方託管、嚴格的信息披露等來接受公眾監督、約束,這些對信託業的健康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不是所有的信託產品都適合公募,信託產品公募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比如:信託產品資金需求量要龐大、信託產品可標准化、信託產品須成熟,風險可控。依據實際運作經驗及市場需求分析,我們認為適宜公募的信託產品主要有三類:基礎設施類信託產品、資產證券化產品、結構性證券投資信託產品。而且,為防範風險,對於實行信託公募的信託公司也要設定一定的准入門檻。潘龍清最後引用了銀監會蔡鄂生副主席近期到上海國投調研時說過的一句話———「信託公司要找出清晰的發展路子」。他表示要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上海國投都將一如既往,竭盡全力做大做強信託主業,力爭打造國內一流的信託品牌。
不管怎麼琢磨,都離不開發展與效益、創新與合規,這就是潘龍清。
最佳信託公司 上海信託董事長 潘龍清:
首先感謝上海證券報、「誠信託」評選活動的專家評委和參加此次活動的所有人士,正是因為你們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鼎力支持,信託公司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才能在中國經濟的成長繁榮中貢獻力量、分享喜悅。上海信託能獲得「誠信託——最佳信託公司獎」,我們感到由衷地欣喜,這個獎項不僅是對
8. 華中科技大學有哪些比較厲害的人物
說一說我說知道的吧
第一個是我們院的崔昆院士;崔昆院士真的是為材料和金屬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和夫人的故事我們學生之間也一直流傳著,崔昆院士自己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和夫人自掏腰包建立了獎勵家庭貧困學生和新生的獎學金基金卻一直延續著,並且把財產也捐給了組織,我們都很尊敬並佩服崔院士。
第三個是張小龍,微信之父,產品之神啦。每天用的微信就是他的產品。據說原本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大神了。佩服佩服!!
還有pptv的姚欣,qq寵物的汪海兵等等。甚至還有《願得一人心》的李行亮和正在參加創造營的李昀銳。
其實我科並不缺少各種各樣的人才,還有很多更多的專業頂尖人才因為鑽研學術所以在自己方向有名但不被媒體所知。希望我也能加倍努力,有一天和各位大佬一樣棒!!!!
9. 《叛逆者》大結局:林楠笙終於卸下偽裝,承認兇手說出老潘遺言,你怎麼看
由周遊執導,朱一龍、童瑤、王志文、王陽、朱珠等主演的時代諜戰劇《叛逆者》上線當貝影視。該劇根據畀愚的同名小說改編,敘述了國民黨奸細林楠笙在對日偽的斗爭中歷經洗禮,最終生長為一名真實的共產黨員的傳奇故事。
《叛逆者》劇情一次未中還專門挪動到子彈彈道的方位,這是有多大信念才能做到,老潘被藍小姐刺殺之後,藍小姐也被圍攻致死,林楠笙也暴露在軍統眼中,也見到另一位位置很高的叛逆者榮將軍,獲得了改動抗日戰爭全局重要音訊。
這樣獻祭相同的傳遞方式是太悲傷,這次來到朱怡貞還有孟安南面前的林楠笙,終於撕下偽裝,自認兇手說出老潘臨終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