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粵港澳大灣區將來會如何發展
港澳代表委員譚志源代表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區位、政策和『一國兩制』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經濟活力強,開放程度高,若能統籌協調,實現區內城市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魏明德委員說,「一帶一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灣區提供了疊加優勢。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擁有僑鄉、英語、葡語三大文化紐帶,是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橋梁。
㈡ 金融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了嗎
改革開放後,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我國經濟重要區域,形成西岸的生態保護開發模式和東岸的經濟發展開發模式。粵港澳大灣區政府管治模式形成強化核心地位的廣佛合作模式、優化功能格局的西岸發展模式和提升總體銜接的西岸發展模式。因金融業的獨特屬性,通過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產業空間格局的分析,有助於理解現有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有助於因地制宜地處理東岸和西岸經濟走廊發展模式。
表1 粵港澳大灣區功能性城市區域金融產業布局
2009年簽署《珠中江緊密合作框架協議》及配套協議,涉及年票互通、通信一體化、電視節目互相落地等。珠中江城市規劃合作、珠海中山跨界斷頭路打通。《珠中江勞動保障工作緊密合作框架協議》中的社保同城化等核心協議的推動則存在一定的難度。
我國外資負面清單逐步減少使得外資獲得更理想的國內投資和產業發展環境,其中,國際金融產業進入我國後對我國發展形成雙面性。一方面,國際金融產業帶來的經驗有助於規范國內金融發展模式,優化金融產業空間格局;另一方面,國際金融產業對國內金融產業帶來的競爭會擠壓原有發展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對境外人才的稅率等優化有助於粵港澳大灣區吸引高端產業和人才,金融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輔助產業將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將助力區域逐步實現與國際金融等層面的銜接。
㈢ 運用政治經濟知識,談談如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摘要 加強深港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
㈣ 26條重量級政策"落戶"大灣區 帶來哪些影響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一年多後,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切實防範跨境金融風險五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措施。5月15日,《意見》發布和工作部署會議在廣州召開。
「《意見》的發布顯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並未因疫情的影響而放緩,彰顯了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鮮明態度和決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發布會上指出,《意見》將有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注入經濟增長新動能,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
1
綱領性文件帶來哪些影響
總體來看,《意見》是在前期一系列政策基礎上進一步的創新與突破。興業研究報告指出,《意見》中部分措施在此前《關於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匯發〔2019〕28號)、《關於外匯管理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發展的通知》(粵匯發〔2020〕15號) 等政策中已經落地,包括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簡化外債注銷登記、簡化資本項下境內資金支付程序、擴大跨境資產轉讓業務試點、支持非投資性企業開展股權投資試點(由上海自貿區推廣到全國) 等。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也談到,《意見》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相關金融內容的進一步細化,同時又在新的形勢下增加了粵港澳建設進程中需要金融支持的新內容,是政策集成創新的典範,具有重要意義。
他續稱,《意見》的出台有三方面重大意義:
一是表明了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堅定不移支持重大區域發展的決心。
二是提升跨區域金融服務水平是當前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關鍵保障。
三是表明了國家堅定不移推動金融開放取得更大成效的信心。
《意見》立足於通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特別是通過對港澳加大開放助力打造高質量開放新標桿和新樣板。
另外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撰文指出,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意見》的出台進一步推進了金融開放創新試點,為深圳更好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推進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指明了方向,開拓了空間。同時,也為深圳在更高的起點和層次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今年2月,《關於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已落地。時隔三個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再次發布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至此,兩大重點區域都有明晰且強大的政策框架與細則,為下一步區域發展指明方向。
2
重點:理財通、人民幣跨境使用、
銀證保對外開放……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支持綱領性文件,《意見》都有哪些亮點呢?
《意見》圍繞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出多項舉措,在傳統貿易、貿易新業態和保險業務跨境收支等方面簡化匯兌管理,大力提升本外幣兌換和使用便利度。在資本項目開放方面,推動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開展跨境貸款、跨境資產轉讓和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跨境投資試點。
其中,「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具體指的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興業研究指出,關於理財通的討論自2019年起就已經在香港金管局和內地相關部門之間發起,《意見》發布後,相關規則的制定有望加速,待管理細則出台後,關注額度管理、資金匯兌等方面的安排。
何飛表示,完善貿易新業態外匯管理、推進資本項目便利化改革、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等舉措,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特別是建立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或將對現有銀行賬戶格局形成深遠影響。
值得關注的還有金融業開放方面。《意見》提出進一步擴大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對外開放,在大灣區率先落地各項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重點支持港澳銀行、證券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拓展發展空間。
對此何飛談到,支持境外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支持商業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發起設立不設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等政策,是協同推進擴大開放和區域發展的重要舉措。
資金融通方面,《意見》提出「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企業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赴港澳融資、上市」,以及「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興業研究的報告指出,通過整合粵港澳地區金融優勢力量,充分發揮金交會等金融交流平台優勢,建立國際商業銀行不僅能夠支持大灣區內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建設,還能夠對區外形成溢出,有望成為類亞投行的綜合投融資機構。
管濤指出,《意見》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於金融改革開放先行先試,例如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其中包含了,推動人民幣在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換;支持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支持三地開展跨境融資、跨境擔保、跨境資產轉讓、再保險業務等業務時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
在上述內容中,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備受關注。對於此,香港監管局近期發布《發展人民幣資產市場 提升香港人民幣樞紐地位》,提出爭取開通債券通南向通和ETF通,研究建立人民幣巨型基金,推出以港交所RXY指數為基礎的期貨、期權和ETF產品,允許CMU以系統內的債券作為抵押品,在債券回購產品中設計包括對沖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條款等。
3
多項創新已落地大灣區
事實上在《意見》制定過程中,部分開放創新工作已經穩步推進並落地。
潘功勝在上述會議上指出,在民生金融方面,人民銀行根據各方意見,已經制定推出近期大灣區內社會訴求較為強烈的幾項金融政策。包括,採用遠程方式,為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遠程開立內地銀行結算賬戶試點,並逐步擴大機構使用范圍和規模;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使用移動電子支付;港澳版銀聯「雲閃付」、微信和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等項目均已投產。在投融資便利化方面,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融資便利化和貿易新業態外匯管理等舉措已在廣東進行初步嘗試。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廣東自貿區率先開展貨物貿易收支便利化、資本項目本外幣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同時,部分重大創新政策也在穩妥有序推進,包括探索建立與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跨境理財通」機制等重大措施,正在進一步完善,將在條件成熟時陸續推出。
更多先行先試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花結果」,如,對廣東自貿區南沙、橫琴片區保險支公司及以下機構的設立、遷址和撤銷事項實現由審批制改為備案管理;再如,港澳保險代理公司在內地設立獨資保險代理公司所需的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年限由10年降低至3年;又如,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保險服務中心等重點機構或平台籌設,國內首單在澳門本地登記發行、託管清算並上市交易的公司債券(簡稱「蓮花債」)開創內地企業赴澳門發債先河等等,大灣區多層次金融體系建設正有條不紊持續推進。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方面也有大幅度突破。2019年,大灣區內地9市與港澳地區發生人民幣跨境收付2.32萬億元,同比增長17.3%,占本外幣跨境收支的45.4%,比全國高出5.8個百分點,人民幣已持續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二大結算貨幣,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澳門人民幣清算行已初步建立起覆蓋葡語國家的人民幣清算網路。在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灣區內地9市企業通過全口徑跨境融資業務融入資金839.84億元。在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灣區內地9市共設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580個,累計辦理資金池收付1.42萬億元。在便利港澳股權投資基金在大灣區內地投資方面,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以QFLP方式引入的200億元澳門財政儲備資金已全部匯入,有力推動了廣東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
㈤ 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
觀點地產網訊: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意見》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切實防範跨境金融風險等五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措施。
《意見》的出台,有利於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其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圍繞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與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金融需求,全面推進跨境投融資創新,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高資金融通效率,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能,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堅持合作互利共贏。創新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的路徑和模式,在更高水平上推動金融服務業對港澳開放,支持港澳深度融入國家金融改革開放格局,在「一國兩制」方針下發揮香港金融體系的獨特優勢,支持鞏固和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加強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補、互助和互動關系。
堅持市場化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深化金融市場改革,推進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資金融通便利度,讓市場決定在多元化金融中介渠道中的資金流向和流量。
堅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建立健全區域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完善與金融開放創新相適應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防控體系,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穩妥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各項金融開放創新,成熟一項、推進一項。
並且,《意見》提出要探索實施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完善貿易新業態外匯管理、推進資本項目便利化改革、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開展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支持銀行開展跨境貸款業務、穩步擴大跨境資產轉讓業務試點、支持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等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升本外幣兌換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的措施。
也將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意見》指出,將擴大銀行業開放、擴大證券業開放以及擴大保險業開放。
此外,《意見》也在推進粵港澳資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等方面提出相關具體舉措。
㈥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如何
經過近四十年的精誠合作,大珠三角地區實現了長足發展,為今日的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實基礎。自二十世紀末「灣區經濟」概念提出以來,灣區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技術和體製革新的增長極。無論是從人口集聚還是城市分布來看,灣區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載現代文明的核心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為這一論斷做出了新的注腳。
通常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十一個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九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大灣區總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800萬人,人口密度為988.73人/平方公里。大灣區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灣區,僅次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對內,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建設;對外,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應對保守主義興起和全球化收縮的趨勢,平衡國際秩序,促進世界持續和平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在中國內部經濟轉軌以及外在國際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獲提升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國家策略之一。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從理論走向實踐,這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尋求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平衡,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㈦ 四部委發布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26條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 《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
《意見》要點
關注
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
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
進一步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為已購買港澳地區保險產品的內地居民提供理賠、續保、退保等跨境資金匯兌服務。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
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
支持創投基金的跨境資本流動,便利科技創新行業收入的跨境匯兌。
支持從事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指珠三角九市銀行,不含上述銀行在港澳開設的分支機構,下同)開立個人外匯結算賬戶,並憑相關單證辦理結購匯。
貿易
支持從事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指珠三角九市銀行,不含上述銀行在港澳開設的分支機構,下同)開立個人外匯結算賬戶,並憑相關單證辦理結購匯。
研究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開展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開立個人Ⅱ、Ⅲ類銀行結算賬戶試點,優化銀行賬戶開戶服務。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開展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
進一步便利跨國企業集團在境內外成員之間進行本外幣資金餘缺調劑和歸集,在資金池內實現本外幣按需兌換,對跨境資金池業務實行宏觀審慎管理。
支持港澳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逐步擴大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推動人民幣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換。
金融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在宏觀審慎框架下,向港澳地區的機構或項目發放跨境貸款。支持港澳銀行在內地的分支機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貸款服務。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按規定在開展跨境融資、跨境擔保、跨境資產轉讓等業務時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財務公司、證券經營機構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有序開展結售匯業務,為客戶辦理即期結售匯業務和人民幣與外匯衍生品業務。
鼓勵外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投資入股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
進一步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為已購買港澳地區保險產品的內地居民提供理賠、續保、退保等跨境資金匯兌服務。鼓勵港澳地區人民幣保險資金迴流。
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支持廣東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香港、澳門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及其他綠色金融產品。
投資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企業辦理直接投資、外債和境外上市等資本項目跨境人民幣資金境內支付使用時,憑企業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辦理。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
支持粵港澳三地機構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納入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統計。
允許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
支持粵港澳三地機構共同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基金,支持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按規定參與相關基金。
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在內地發行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和債務融資工具。
允許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非投資性企業資本項目收入或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用於符合生產經營目標的境內股權投資。
各方解讀
企業
李楚源:這樣的支持政策可謂是「及時雨」
廣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等四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讓我們感到十分振奮,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支持政策可謂是「及時雨」。
李楚源表示,廣葯集團一直都在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去年經過大半年的調研籌備,廣葯集團國際總部已經於今年1月3日正式落戶澳門,舉行了廣葯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揭牌儀式,接下來需要積極引進具體的合作項目,實現粵澳醫葯健康產業的深層次合作。
李楚源還表示,廣葯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是廣葯集團與南粵集團、澳門當地企業合資成立的,這既是粵港澳的產業合作,也是資本合作,接下來將重點引進科研項目、醫葯物流項目、大健康產品銷售等。現在央行等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特別提出為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有助於項目的加快落地。這一新政策紅利也為我們克服疫情影響,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提振了信心。政策中還有不少旨在打破粵港澳不同金融體系,建立互認互通機制及綠色通道的措施,相信會幫助企業跨越一些合作的障礙,為企業減負增能。
許曉東:金融支持是目前各行各業迫切需要的
立白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許曉東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非常接地氣!通過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金融政策和方案,能夠有效地推動大灣區各行各業的發展,為發展注入活力。特別是在今年整個大環境發展比較緊張的情況,通過金融支持的方式助力,也是目前各行各業迫切需要的。
「對於長期紮根實體經濟領域的立白集團來說,《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推出,提振了我們發展的信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總原則的第一條就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堅持金融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這可以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投融資困難等問題,極大地優化了粵港澳地區實體產業的金融資源,為實體產業發展助力。」許曉東進一步指出。
許曉東還表示,《意見》對幫助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進行業務全球化拓展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比如說,目前有些企業在擴展海外市場時,面臨著跨境投資、融資、支付結算、風險保障等困難,而這些在《綱要》中都有相應的落地措施。這些措施同時整合了粵港澳三地的金融資源優勢,讓企業能放心地拓展跨境業務,提升海外品牌影響力,對企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專家學者
申明浩:「互聯互通」是核心關鍵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互通」是本次《意見》發布的核心關鍵詞。這將是大灣區、中國乃至全球的資金互聯互通又一大舉措。事實上,對於大灣區建設本身而言,互聯互通就是一大重要任務。在疫情的關口,《意見》發布將對提振經濟、復甦市場有重大的刺激作用。尤其像跨境貸款、跨境理財投資等措施,港澳居民可以共享大灣區的產品,可以投資內地的金融產品、享受政策福利以及參與其他的一些項目;內地的居民也可以享受港澳地區繁榮的經濟金融市場,這些實際上對於提振經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未來大灣區將建設成統一市場、經濟進一步一體化、綜合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深圳的創新創業中心與廣州作為灣區的樞紐中心,以及製造業城市作為製造的基礎中心這樣的一系列互補優勢,對於發揮協同作用也是有重大的好處。
韋立堅:大灣區發展和彎道超車的東風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大數據中心主任韋立堅向南都記者表示,《意見》的出台在當前全球疫情沖擊的嚴峻經濟金融形勢下,給了粵港澳大灣區破局發展和彎道超車的東風。《意見》提出了大灣區金融發展的三個重要指向。一是重點推動互聯互通,在金融方面率先破解大灣區一體化中的壁壘。二是重點發力人民幣國際化。三是發展特色金融,包括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都是目前大灣區在金融業方面有優勢並能在國際競爭中彎道超車的重點方向。
林江:讓大灣區成為制度創新試驗區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向南都記者表示,政府非常重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中香港的作用。這個《意見》的推出說明了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對金融支持和金融基建領域所起到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的重視。當然,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這些產品的成效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和深化。最後,相關的建設意見非常具體,包括推動跨境徵信合作,為灣區提供徵信服務等。《意見》的出台,是希望灣區城市能夠積極圍繞這些對於國家新基建、新金融發展影響至關重要的領域先行先試,從而讓大灣區成為國家在現代服務業創新領域率先做出垂範的制度創新試驗區。
何飛:探索理財產品互聯互通
《意見》第9條提到,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對此,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境理財通之前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提到過,本次《意見》做了進一步細化,明確提出要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其背後有探索理財產品互聯互通的意圖,即既允許內地居民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產品,也允許港澳居民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產品。當然,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出台操作細則,比如購買相關理財產品的前提有哪些,是否需要港澳銀行在內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內地銀行在港澳設立分支機構,或者是否要通過在線平台實現理財產品互聯互通等。
金融機構
郁寶玉:我們感到十分振奮
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總經理郁寶玉對南都記者表示,「央行等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的力度,我們感到十分振奮」。太保廣東分公司一直致力於在保險領域深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未來,太保廣東分公司將繼續發揮優勢核心能力,重點對接粵、港、澳三地財產保險業務,探索跨境財產保險業務先行先試的創新模式。
宋躍升:為業界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恆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宋躍升表示:「十分歡迎《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出台,為業界提供更多發展機遇。我們期望有關措施可以盡快落實,為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客戶帶來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
王冬勝:協助客戶把握各項金融措施帶來的機遇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先生表示:「匯豐歡迎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相信能夠進一步促進內地金融市場開放、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國際化、跨境金融互聯互通以及綠色金融的發展」。他還指出:「大灣區的總人口達到7000萬、本地生產總值總計超過1.5萬億美元,規模可以媲美紐約、舊金山及東京等著名灣區。作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在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擔當重要角色。香港和珠三角地區是匯豐業務發展的戰略重點,我們期待參與大灣區的建設,並協助客戶把握各項金融措施帶來的機遇。」
㈧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意義是什麼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區位、政策和『一國兩制』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經濟活力強,開放程度高,若能統籌協調,實現區內城市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粵港澳大灣區囊括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科技創新重鎮深圳,又有其他城市產業集群的關聯性支持,以及廣州港、鹽田港等世界級港口,建成世界級灣區的基礎條件良好。
長遠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必將建成集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產業集群於一體的世界一流灣區,發揮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
中央主動部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著眼於推動該區域迅速躋身世界最大灣區,而且要盡可能消除現存的壁壘和障礙,強化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生產要素的充分有效組合,從而對國家經濟全局產生帶動和輻射作用。
一帶一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灣區提供了疊加優勢。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擁有僑鄉、英語、葡語三大文化紐帶,是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橋梁。
㈨ 廣東80條舉措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 涉不動產跨境抵押登記
觀點地產網訊:7月31日,為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實施方案》探索實施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完善貿易新業態外匯管理、推進資本項目便利化改革、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開展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等26個方面,共計80條舉措。
其中,在「支持銀行開展跨境貸款業務」方面,《實施方案》指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不動產跨境抵押登記,允許港澳居民將其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購買的自住住宅抵押給境外銀行,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購房。
在「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方面,《實施方案》提及,支持開展QFLP業務,以創新手段吸引境外低成本資金支持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對QFLP業務實施宏觀審慎管理。
同時,支持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境外投資。支持廣州、珠海研究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和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工作,爭取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橫琴片區開展QDLP/QDIE試點。持續推進深圳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工作。對QDLP/QDIE試點實施宏觀審慎管理。
在「擴大證券業開放」方面,《實施方案》指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證券基金期貨法人機構增資擴股,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增強資本實力。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證券基金期貨法人機構積極申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或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提高國際化水平。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證券基金機構境外子公司為其母公司QDII產品提供投資顧問服務。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證券公司開展並購重組、海外業務,積極開發多樣化、差異化的金融產品、金融工具,進一步落實各類扶持政策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基金管理公司開展投資顧問業務,豐富權益類基金產品,積極參與公募REITs等試點和基金互認工作,打造一流財富管理機構。
而在「支持規范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基金」方面,《實施方案》提及,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支持粵港澳三地機構共同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基金。鼓勵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按規定參與相關基金。引導港澳地區及海外各類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基礎設施REITs試點,穩妥有序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此外,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實施方案》明確支持港澳金融機構參與廣州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依託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平台,推動廣州綠色金融創新經驗向粵港澳大灣區復制推廣。支持深圳申報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同時,加快推動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制定廣州期貨交易所籌備及運營保障機制,繼續研究上市品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