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方案
在200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推進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機構等其他金融機構改革」;2013年和2014年又連續兩年提出「實施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發揮好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產品供給中的作用」。
2015年4月12日,官方宣布,由中國央行會同有關單位提出的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改革方案,已經正式獲得批准。
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明確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進一步明確了政策性銀行的定位。
關鍵點
其一,官方將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則,補充三大銀行的資本金。中國央行相關負責人12日對記者透露,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統一按照10.5%的標准實施。
其二,首度明確提出將對三大銀行採取「資本約束機制」。此前,對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採取何種約束機制,坊間一直存在爭議。
其三,明確要求三大機構完善組織架構和治理結構。此前,雖然國家開發銀行於2008年12月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時就成立了董事會,而近期履新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胡曉煉也是以黨委書記、董事長的身份上任,但三大機構在公司治理方面仍存很大改善空間。
Ⅱ 誰可以告訴我金九條和金融30條的細則啊
(十六)積極發展個人、團體養老等保險業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企業通過商業保險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障計劃,研究對養老保險投保人給予延遲納稅等稅收優惠。推動健康保險發展,支持相關保險機構投資醫療機構和養老實體。提高保險業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水平,發展適合農民需求的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五、創新融資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十七)允許商業銀行對境內外企業發放並購貸款。研究完善企業並購稅收政策,積極推動企業兼並重組。
(十八)開展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試點,拓寬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發揮債券市場避險功能,穩步推進債券市場交易工具和相關金融產品創新。開展項目收益債券試點。
(十九)加強對社會資金的鼓勵和引導。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政府鼓勵項目,特別是災後基礎設施重建項目。出台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完善工商登記、機構投資者投資、證券登記和稅收等相關政策,促進股權投資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按照中小企業促進法關於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增加對中小企業投資的規定,落實和完善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十)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支農主力軍作用,擴大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建立多層次信貸供給市場。
(二十一)創新信用風險管理工具。在進一步規范發展信貸資產重組、轉讓市場的基礎上,允許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發展以中小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貸款等為標的資產的信用風險管理工具,適度分散信貸風險。
六、改進外匯管理,大力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
(二十二)改進貿易收結匯與貿易活動真實性、一致性審核,便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加快進出口核銷制度改革,簡化手續,實現貿易外匯管理向總量核查、非現場核查和主體監管轉變。適當提高企業預收貨款結匯比例,將一般企業預收貨款結匯比例從10%提高到25%,對單筆金額較小的出口預收貨款不納入結匯額度管理。調整企業延期付款年度發生額規模,由原來不得超過企業上年度進口付匯額的10%提高為25%。簡化企業申請比例結匯和臨時額度的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中外資企業集團實行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支持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擴大人民幣在周邊貿易中的計價結算規模,降低對外經濟活動的匯率風險。
七、加快金融服務現代化建設,全面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二十三)進一步豐富支付工具體系,提高支付清算效率,加快資金周轉速度。進一步增強現金供應的前瞻性,科學組織發行基金調撥,確保現金供應。配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擴大國庫集中支付涉農、救災補貼等財政補助資金範圍,實現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所需資金直達最終收款人,確保各項財政支出資金及時安全撥付到位。優化進出口產品退稅的國庫業務流程,提高退稅資金到賬速度。加快徵信體系建設,繼續推動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信貸市場和債券市場信用評級,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便利條件。
八、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增強金融業促進經濟發展能力
(二十四)放寬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的呆賬核銷條件。授權金融機構對符合一定條件的中小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進行重組和減免。借款人發生財務困難、無力及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的,在確保重組和減免後能如期償還剩餘債務的條件下,允許金融機構對債務進行展期或延期、減免表外利息後,進一步減免本金和表內利息。
(二十五)簡化稅務部門審核金融機構呆賬核銷手續和程序,加快審核進度,提高審核效率,促進金融機構及時化解不良資產,防止信貸收縮。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稅前全額撥備損失准備金。對農戶小額貸款、農業擔保和農業保險實施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研究金融機構抵債資產處置稅收政策。結合增值稅轉型完善融資租賃稅收政策。
(二十六)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調動銀行信貸資金支持經濟增長。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貸款按增量給予適度的風險補償。鼓勵金融機構建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的部門,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產品更新換代等方面的外匯資金需求,通過進出口銀行提供優惠利率進口信貸方式給予支持。
九、深化金融改革,加強風險管理,切實維護金融安全穩定
(二十七)完善國際金融危機監測及應對工作機制。密切監測國際金融危機發展動態,研究風險的可能傳播途徑,及時對危機發展趨勢和影響進行跟蹤和評估。高度關注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狀況、金融機構流動性及資產負債變化。必要時啟動應對預案,包括特別流動性支持、剝離不良資產、補充資本金、對銀行負債業務進行擔保等,確保金融安全穩定運行。
(二十八)完善金融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功能監管、審慎監管,強化資本金約束和流動性管理,完善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努力防範各種金融風險。
(二十九)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要繼續深化各項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強化基礎管理、內部控制和風險防範機制,理順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正確處理好金融促進經濟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系,在經濟下行時避免盲目惜貸。切實提高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質量,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三十)支持和鼓勵地方人民政府為改善金融服務創造良好條件。地方人民政府應在保護銀行債權、防止逃廢銀行債務、處置抵貸資產、合法有序進行破產清算等方面營造有利環境。繼續推進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維護地方金融穩定,推動地方信用體系建設,培育誠實守信的社會信用文化,促進地方金融生態環境改善。
Ⅲ 經濟,金融類的論文研究現在有哪些熱點
金融類畢業論文用題目 一. 金融良資產價值影響素實證研究 二. 我農村經濟增農村金融抑制研究 三. 發展家金融自由化與金融放 四. 衍金融工具計問題研究 5. 我房產金融風險及防範研究 陸. 房產金融風險管理及策研究 漆. 我金融衍市場創建若干律問題初探 吧. 現代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律問題芻議 9. 論我進口政策性金融機構立完善 一0. 海際金融建設制約素析 一一. 我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研究 一二. 我商業銀行金融衍品風險管理研究 一三. 金融危機韓銀行業重組機制啟示 一四. 金融自由化所必須律規則及其實施 一5. 我金融發展經濟增影響理論析與實證研究 一陸. 制度、制度變遷與我金融制度變遷研究 一漆. 離岸金融律監管問題研究 一吧. 連接函數(Copula)理論及其金融應用 一9. 我金融控股公司風險管理研究 二0. 構建金融條件指數 二一. 金融發展水平:比較與析 二二. 論際金融衍交易律問題 二三. 金融投資風險評價BP神經中國絡模型研究及應用 二四. 現代金融危機理論與實踐 二5. 歐元際金融市場影響 二陸. 試論金融債權資產定價理論與實務 二漆. 宏觀金融風險統計度量與析 二吧. 線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術研究 二9. 漸進改革租金基礎政府金融支持行 三0. 我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問題探討 三一. 我農村金融抑制問題研究 三二. 論金融控股公司監管 三三. 金融監管效性研究 三四. 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三5. 非規金融我金融態位作用析 三陸. 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創新及應用研究 三漆. 西部區縣域金融發展問題 三吧. 房產金融風險評價及防範策研究 三9. 房產市場泡沫及其金融風險研究 四0. 發展金融控股公司研究與設想 四一. 金融放條件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四二. 金融創新擴散機理研究 四三. 關於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研究 四四. 基於行金融理論市場效性研究與證券價值析 四5. 亞洲金融危機我外貿口政策協調性研究 四陸. 我農村金融態問題研究 四漆. 金融介發展與金融穩定問題研究 四吧. 外汽車金融比較研究 四9. 金融資源優化配置解析及江蘇實際考察 50. 金融衍工具利率風險管理應用 5一. 滬港金融發展比較研究 5二. 養保險制度基礎與金融工具創新 5三. 區域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關系實證研究 5四. 資本項目放與金融深化關系實證析 55. 金融反腐敗與金融安全 5陸. 我金融介作用於經濟增路徑析 5漆. 金融領域反洗錢制度析 5吧. 金融服務業消費者安全保障問題研究 59. 基於資本市場防工業整合金融支撐研究 陸0. 汽車金融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 陸一. 新經濟美財政貨幣政策及金融市場影響研究 陸二. 諧金融態體系構建及區域金融態改善 陸三. 金融控股公司風險與監管研究 陸四.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策略研究 陸5. 我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研究 陸陸. 論我農村金融市場構建 陸漆. 論我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發展 陸吧. 我企業金融機構融資路研究 陸9. 汽車金融風險管理 漆0. 金融危機與民主化 漆一. 構建金融中國格若干技術研究 漆二. 金融深化、資本深化與財政權 漆三. 金融創新環境銀行審慎監管機制研究 漆四. 重慶近代金融建築研究 漆5. 中國絡金融風險及其監管探析 漆陸. 金融介理論我全能銀行發展 漆漆. 重構我農村金融體系研究 漆吧. 非洲貨幣聯盟發展 漆9. 關於建立我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思考 吧0. 金融衍工具監管制度研究 吧一. 我金融制度變遷路徑稱研究 吧二. 我非規金融 吧三. 安徽縣域經濟發展金融支持研究 吧四. 銀行際化與金融發展關系實證析 吧5. 基於VaR技術金融市場風險管理及實證研究 吧陸. 世界金融監管模式發展及我借鑒 吧漆. 我商業銀行金融品牌理論與實踐探討 吧吧. 山東省金融資源配置經濟析 吧9. 我商業銀行企業金融支持路徑研究 90. 農村金融資源逆向配置與政策研究 9一.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問題研究 9二. 山東省農村金融發展農村經濟增作用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 9三. 金融創新視角金融管制研究 9四. 金融業務綜合經營收益風險模擬析 95. 電金融風險發機理與防範策略研究 9陸. 金融集團監管律問題研究 9漆. 衍金融工具計我銀行業影響研究 9吧. 我商業銀行房產金融風險及其防範 99. FDI與經濟發展:金融市場作用 一00. 內金融控股公司業務協同與創新研究 一0一. 新光證券交易系統設計與實現 一0二. 論我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實踐與完善 一0三. 資產證券化定價探討實證析 一0四. 資產證券化理論及我應用探索 一05. 行金融角度透析我證券市場效率 一0陸. 證券翻譯理論與實踐 一0漆. 我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運作模式及定價研究 一0吧.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定價及其應用析 一09. 早期證券公司衰亡原析 一一0. 股權置改革律問題研究 一一一. 證券服務機構虛假陳述民事責任問題研究 一一二. 我資產證券化制環境析立構想 一一三. 我證券投資者權益保護律問題研究 一一四. 互聯中國我證券經紀業影響 一一5. 我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風格經驗析 一一陸. 放式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 一一漆. 證券市場效性研究 一一吧. 我證券市場效性研究 一一9. 證券市場計事務所變更研究 一二0. 證券市場報價單位調整效應析 一二一. 證券公司中國絡改造技術研究 一二二. 數據挖掘技術證券領域應用 一二三. 市公司證券監管研究 一二四. 證券欺詐犯罪若干問題研究 一二5. 美證券市場比較析 一二陸. 資產證券化 一二漆.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模式研究 一二吧. 基於與證券投資基金比較我社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一二9. 我證券公司競爭力研究 一三0. 我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價值投資行研究 一三一. 證券市場投資風險與收益研究 一三二.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我應用研究 一三三. 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與規模關系實證研究 一三四. 我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實證研究 一三5. 基於行金融理論市場效性研究與證券價值析 一三陸. 我證券市場股權結構制度安排與改革 一三漆. 我證券經紀業務研究 一三吧. 我證券經紀發展問題研究 一三9. 構建提升證券公司核競爭力探析 一四0. 資產證券化相關計問題研究 一四一.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程風險控制研究 一四二. 汽車金融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 一四三. 傭金自由化證券公司盈利模式析 一四四. 我證券投資基金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研究 一四5. 我證券市場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研究 一四陸. 我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研究與實證析 一四漆. 我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價格波性實證研究 一四吧. 證券投資股票選擇理論析與案例研究 一四9. 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及內部博弈研究 一50. 我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管制實證檢驗 一5一. 我證券信息內幕操縱與證券監管研究 一5二. 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實證研究 一5三. 證券公司風險律監管 一5四. 證券投資基金監管律制度研究 一55. 世界主要家區與我證券稽查執模式比較 一5陸. 資產證券化—我立模式選擇 一5漆. 證券市場操縱行律規制研究 一5吧. 資產證券化特殊目載體律問題研究 一59. 類部信息證券投資優化問題 一陸0. 我工商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式研究 一陸一. 信貸資產證券化律問題研究 一陸二. 我證券市場風險研究 一陸三. 證券交易所市費經濟析 一陸四. 證券公司治理結構與發展環境析 一陸5.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信用風險析 一陸陸. 淄博市農村合作銀行證券委託業務處理系統 一陸漆. 我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障礙及策研究 一陸吧. 證券業中國交易系統設計與實現 一陸9. TT證券經紀業務營銷策略研究 一漆0. 證券公司數據採集與數據視化 一漆一. 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研究 一漆二. 利率期限結構混沌模型及其利率衍證券定價應用 一漆三. 資產證券化財務效應研究 一漆四. 證券市場政府監管適度性析 一漆5. 證券民事責任制度研究 一漆陸. 證券管制立目標及其實現 一漆漆. 證券市場審計失敗問題研究 一漆吧. 證券市場投資者限理性行研究 一漆9. 我商業銀行良貸款證券化研究 一吧0. 我證券市場際化風險問題研究 一吧一. 抵押權證券化律問題研究 一吧二. 我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營銷析 一吧三. A股市公司否功購買審計意見 一吧四. 壽保險證券化及其化解我壽險業利差損問題應用 一吧5. 證券市場委託理財合同糾紛案件處理思考 一吧陸. 證券公司盈利模式轉變研究 一吧漆. 民幣升值銀行業、證券業及外商直接投資影響析 一吧吧. 證券市場信用問題研究 一吧9. 我證券投資基金評價體系研究 一90. 保險風險證券化研究 一9一. QDⅡ制度與我證券市場漸進放 一9二. 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創新設計研究 一9三. 我證券監管制現狀及其完善 一9四. 證券投資基金業績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一95. 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律問題研究 一9陸. 資產證券化SPV律問題研究 一9漆. 我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發展問題研究 一9吧. 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研究 一99. 證券投資基金監管律問題研究 二00. 我證券公司融資模式研
Ⅳ 政策性銀行不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嗎
按照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原則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推進國家開發銀行改革,按照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按照國際標准和監管要求,全面摸清國家開發銀行的資產質量和風險狀況。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成立董事會和監事會。嚴格履行銀企合作協議,確保國家開發銀行債權債務的連續性,防範各類風險。目前,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商業化轉型取得進展。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也在積極深化內部改革,為進行全面改革創造條件。
Ⅳ 新巴塞爾協議對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指導原則是什麼
穩健的銀行公司治理原則
A. 董事會職責
(1) 董事會承擔銀行的全部責任,包括審批和監督銀行戰略目標、風險 戰略、公司治理和企業價值的實施,並負責對高管層實施監督。
(2) 董事會成員具備並保持履職所需的資格,這一點可以通過培訓實現。 他們應清晰了解自身在公司治理中承擔的職責,並具備對銀行失誤進行穩健和客觀決策的能力。
(3) 董事會應就自身運作制定合理的管理規定,並採取措施確保這些規 定得到遵守和定期審查,使之與時俱進。
(4) 在集團公司架構中,母公司董事會應對整個集團公司治理總體負全 部責任,應確保治理政策和治理機制與集團及其屍體的組織架構、業務和風險狀況相匹配。
B. 高管層責任
(1) 高管層應在董事會的指導下保證銀行的業務活動與董事會通過的經營戰 略、風險偏好和風險政策相符。
C. 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要求
(1) 銀行應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包括首席風險官或類似人員), 並給予其足夠的職權、級別、獨立性、資源以及向董事會報告的渠道。
(2) 銀行應在集團層面和單個實體層面分別對風險進行持續的識別和監 控,其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復雜程度應與自身風險狀況的變化(和發展)以及外部風險環境的改變保持同步。
(3) 銀行應通過跨部門溝通和向董事會、高管層報告的方式,在自身內 部就風險情況進行充分的溝通,從而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
Ⅵ 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改革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銀監會已經對國開行的財政債務作出了答復。顯然,XX在年底前發行的金融債券的風險權重是0,直到債券到期被視為一項政策性金融債務處理。自2009以來,已推遲一年至次年。但去年略有變化(2013),直接推遲了兩年至2015年。
不清楚是否應該剝離政策和商業業務。如果方法較多,那麼,母子公司的形式、持股公司的形式和與農業銀行相似的三農業的形式也做了。權衡和斗爭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具體用途。
Ⅶ 我國政策性銀行的現狀
中國政策性銀行的現狀與改革
摘要:政策金融是與商業性金融相對應的,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繼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之後,三大政策性銀行的轉型問題已成為國內金融改革的又一個焦點。本文闡述了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的發展歷程及其現狀,並從總體上描述了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思路,最後對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思路作出了簡單評價及建議。
關鍵詞:政策性銀行 現狀 改革
一、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的發展與現狀
中國政策性金融體系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的過程中產生的。1994年,作為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國家決定設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同時將原四大國有銀行所負有的政策性職能分離出來,切斷基礎貨幣與政策性業務的聯系,為加速國有銀行的商業化和確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創造條件。由此,政策性金融作為一個獨立的金融體系在我國正式建立。三大政策性銀行自成立以來,在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和金融體制的改革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 1994 年3月7日,該行是一家以國家重點建設為主要投融資對象的政策性銀行,辦理政策性國家重點建設(包括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貸款及貼息業務。除了財政撥付的資本金之外,國家開發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發行財政擔保債券和由金融機構認購金融債券籌措,此外還包括部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吸收的存款。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於 1994 年11月18日,承擔國家糧棉油儲備和農副產品合同收購、農業開發等業務中的政策性貸款、代理財政支農資金的撥付及監督使用。資金來源除財政核撥資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並使用農業政策性貸款企業的存款。
中國進出口信貸銀行成立於 1994 年7月1日,作為貫徹國家外貿政策的政策性銀行,其主要業務是為大型機電設備進出口提供買方信貸和賣方信貸,為成套機電產品出口提供信貸貼息及信用擔保。其資金來源除國撥資金外,主要以財政專項資金和金融債券為主,其業務活動由有關部門組成監事會進行監督。
我國政策性銀行自成立以來,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和探索,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營機制。在發揮貫徹政府意圖、拉動經濟增長作用的同時,加強經營管理,努力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經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特點:
(一) 經營行為顯著改變
適應形勢需要,政策性銀行採取了相應的改革措施,進一步完善和強化經營管理體制。,政策性銀行把「既要支持經濟發展,又要防範金融風險」作為經營原則,防範風險的意識不斷增強,自主決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同時,加大了貸款管理、本息回收和風險防範力度,經營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 資產質量明顯提高
政策性銀行在運營過程中,注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擇優選擇支持對象,建立信用結構和信用約束機制,強化信貸管理。同時通過採取上門催收、資產保全、法律訴訟等多種手段,加大催收不良貸款的力度,信貸資產質量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不良貸款率逐年下降。截至2006年1季度,國開行的資產總額達到了25185億元(摺合3140億美元),表內不良貸款率為0.82%,撥備覆蓋率為288%,資本金為500億元,資本充足率約為9.15%,而一年前其資本充足率是10.5%。截止到2004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表內和表外的信貸資產余額合計達到2754.3億元,資產總額達到3058.7億元。信貸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按五級分類標准,年末自營業務不良貸款率為5.28%,連續六年實現了不良貸款絕對額和比率的「雙下降」目標。截止到2005年末,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資產總額8502.1億元,貸款余額7870.73億元。按貸款五級分類標准,年末不良貸款余額為798.6億元,比年初減少458.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0.2%,比年初下降7.3個百分點,實現了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的雙下降,貸款質量得到不斷提高。
(三) 業務經營范圍和支持領域不斷調整
為適應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變化,政策性銀行積極調整業務經營范圍和支持領域。
2005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認真執行黨和國家關於「三農」和金融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加大了信貸支農力度,貸款投放快速增加,主要業務包括:糧油信貸業務、棉花信貸業務和其他儲備信貸業務。並且還積極拓展新業務,2005年,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增加了國家和地方化肥儲備、地方糖儲備、地方肉儲備新業務。目前,除糧棉油專項儲備外,其他儲備信貸業務共六大類九個品種。截至2005年末,其他儲備貸款余額91.6億元,較上年增長88%。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中間業務也迅速發展,其保險代理業務險種范圍進一步擴大,已經涵蓋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全部險種。
從1994年成立之處到2005年末,國家開發銀行88.9%的貸款用於支持電力、公路、鐵路、石油石化、煤炭、郵電通訊、農林水電和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業。2005年,國開行繼續致力於中國的市場建設;加大對社會瓶頸領域的支持,緩解資金壓力;進一步大力推動管理資產業務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繼續提升內部管理能力;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其中間業務也發展迅速,主要有:財務顧問、債券承銷、證券化、高科技風險投資和基金管理。
2004年,中國進出口銀行主要業務有:出口信貸業務,包括出口買方信貸和出口賣方信貸;對外優惠貸款業務;外國政府貸款轉貸業務;對外擔保業務;國際國內結算業務。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的進出口發展。其中間業務發展迅速,2004年9月,銀監會批准進出口銀行開展衍生產品交易業務,成為第一家獲得該授權的政策性銀行。
二、中國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思路
今年年初,央行年度工作會議確定,按「一行一策」原則分步制定、實施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同時,年初的銀監會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把「加快政策性銀行改革」作為今年金融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今年的「兩會」,又首次將「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政策性銀行的改革已成為繼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後又一個熱點。綜合各新聞媒體的報道,以及國家高級金融官員對政策性銀行改革的評述,可以大體看出我國今年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思路:
(一) 重新定位:一行一策
三家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的初步設計系由中央銀行研究局人員參與,在行長周小川的親自指揮下完成的。 矯正決策層和業界人士對政策性銀行功能定位的傳統理解:即按國家指令開展業務,虧損由國家兜底。將三家政策性銀行統統定義為國務院直屬、以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為目標的具有開發型功能的國有金融機構。這種職能定位意味著三家政策性銀行特別是農發行和進出口銀行的業務范圍將大幅放寬。
(二)分賬經營管理:國家帳戶和銀行帳戶
在分賬經營管理方面,央行與銀監會的意見比較統一,即採用分賬管理。所謂分賬經營管理,是指將政策性銀行的業務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府交辦業務,另外一類是市場化業務或銀行自營業務;同時,在政策性銀行內部設立兩個賬戶,一個是國家賬戶,專司政策性業務;一個是銀行賬戶,統籌《商業銀行法》允許開展的所有業務,不享受政策優惠。兩類業務分別核算。在分賬經營管理的情況下,國家財政只對國家賬戶內的虧損進行補償,對銀行自營業務的經營狀況不負責任。
(三) 補充資本金。
三家政策性銀行普遍存在所有者權益比率及資本充足率過低的問題,因此,新方案包括多渠道充實資本金並建立長效、可持續的資本金補足機制方面的內容。從目前中國狀況說,既然確定了「純國有血統」不變,那麼,資本金的補充渠道只能由財政注資、匯金公司注資以及在國內外市場發債券這三個方面構成。在三家政策性銀行中,由於國家開發銀行發放了大量的10年、20年以上期限的貸款。因此,風險暴露還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從現在看,其資產的不良率只有2%左右,其狀況要優於許多國內一流的商業銀行。 但農發行和進出口銀行卻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如何處置表內不良貸款。進出口銀行不良貸款的規模估計不足百億元人民幣。而農發行由於體制、政策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良貸款總額肯定要高得多。 由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賴賬所造成的農發行的巨額貸款損失,還可採取和地方政府談判,用債轉股的方式,以糧食購銷企業的房地產產權抵股的辦法來解決,如此等等。一旦確定了不良資產的處置辦法,就應該根據處理數額的難度確定計劃完成期限,如2年、3年、5年,等等。在不良資產的處置方式設計中有一個邏輯前提,即作為國務院直屬的政策性銀行由於指令性任務和安定團結目的而造成的純粹政策性虧損,中央財政應當認賬並給予相應解決;而由於政策性銀行本身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的貸款損失,則應當由今後的經營利潤轉撥備的方式進行抵補。
三、中國政策性銀行改革思路的簡單評價及建議
首先、對我國當前三家政策性銀行進行准確定位。政策性銀行作為藉助國家信用實現國 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金融工具,是進行市場化運作但又不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的非營利性金融機構。國家信用支持、市場化運作、非盈利性應是新時期政策性銀行的三個顯著特徵。其一,政策性銀行需要國家信用支持。這是因為政策性銀行是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的,利用國家信用可在國際市場以相當低的成本贏得資金,有利於其政策性業務發展;其二,實行市場化運作,可以避免政策性銀行過度依賴財政而導致經營效率低下,並運用市場化方式彌補體制性缺損和政策業務的市場風險,從而增強其應對集中、大額、長期風險的能力,這也是新型政策性銀行與傳統政策性銀行的最大區別;其三,政策性銀行經營目標不是盈利最大化, 而是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在上述共性基礎上,「一行一策」的原則,是充分考慮了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狀況和發展戰略,能較好的調整現有政策性銀行的業務范圍,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對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支持作用。
其次,在明確定位的前提下,盡快為三家政策性銀行立法。因為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在經營目標、業務范圍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區別,大部分國家均為政策性銀行單獨立法。我國目前只有國務院(1994)22號文件作為政策性銀行的依據,具體內容已不適應發展要求 ,應 盡快頒布專門法規,規范政策性銀行經營行為。鑒於政策性金融機構業務種類繁雜、機構特點不一致, 宜由同一部法律來規范,立法應針對各行不同特點分別進行,單獨制訂。通過立法,可以進一步明確各類政策性銀行作為國家信機構的性質、地位、業務范圍、經營宗旨、資金來源和使用,以及會計制度、融資方式、利潤處理辦法、監管體制等,促進政策性銀行自我約束、自主決策和健康發展。調整業務范圍、通過制度來分離政策性金融業務和商業性金融業務,加強機構自身建設。
再次,兩個賬戶之間必定要設立隔離機制。劃分國家賬戶和銀行賬戶是世界上幾乎大部分的政策性金融機構通行的做法。政策性金融代表公共利益,或者准公共利益,是服從國家的特定的產業政策、社會政策或者戰略意圖需要的。此外,隨著資金來源、融資方面市場化的擴展,許多國家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也在進行改革,在一定的范圍內從事商業性的投資業務,但商業性業務是有限的。分賬經營管理有助於體現國家政策導向和政府意圖,同時又能使各大政策性銀行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牢固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兩個賬戶之間必定要設立隔離機制,防止商業賬戶的損失轉嫁到國家財政頭上,這也是設立分賬經營管理體制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最後,治理結構和內在運行機制改革。一旦對三家政策性銀行進行了准確的定位,這三家銀行的治理結構也應當參照現代公司治理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除了成立董事會、監事會或引入獨立董事制度外,其高級管理層也應當按照委託代理關系進行相應的機制設計,並對一些問題進行相應的思考,如董事長和行長是分設還是一人兼任;副行長由董事長、行長提名還是上級組織部門直接委派任命;管理團隊的報酬水平可否與業績相應掛鉤;經營管理的問責制度如何設計,等等。
參考文獻:
[ 1] 我國政策性銀行的轉型和發展方向:沈凡,理論建設,2006年第1期
[2] 政策性銀行走向何方:趙江山,經濟參考報,2006年05月09日
[3] 三大政策性銀行轉身財政匯金聯合注資:吳雨珊,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5月6日
[4] 三家政策性銀行改革今年啟動 周小川親自指揮:李衛玲,國際金融報,2006年02月27日
[5] 政策性銀行改革與轉型國際研討會實錄:http://finance.people.com.cn ,2006年04月28日
[6] 數據來源:三家政策性銀行網站及其年報。
Ⅷ 急求!!!高手指點!!!實證會計畢業論文有哪些題目可選或者實證會計畢業論文研究方向有哪些
實證會計就這些領域
建議寫上市公司的企業盈餘管理
Ⅸ 4.如何理解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1、商業銀行軟預算約束導致的主體缺位延緩了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優化與改善。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完善是微觀經濟主體的自覺行為,但是卻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如果存在主體缺位問題將從整體上制約治理結構的優化。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呈現明顯的軟預算特徵,即當商業銀行資不抵債時,外部組織通過非市場化手段給予商業銀行流動性支持,從而避免破產清算。由於軟預算約束,因而我國商業銀行治理結構優化出現了主體缺位現象。根據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類型,可從三個層面來分析:首先,由於國有商業銀行的所有者缺位問題產生了治理結構優化主體缺位問題。由於對國有商業銀行的主體地位是虛擬的,其委託權必須由科層組織授權給官員並由其實施,名義上國家所有的國有銀行其控制權實際上為政府官員高度集中使用,在國有銀行的剩餘索取權屬於國家而不是政府官員、導致政府官員與國家目標的不一致的情況下,政府官員自然缺乏改善治理結構的動力,出現了治理結構優化主體缺位問題。第二,地方政府與國家的博弈影響了地方性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優化。地方性商業銀行(其實還應該包括城鄉信用社)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資組建(地方財政參股投資占城市商業銀行總股份的1/3左右),當地方商業銀行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甚至是出現流動性危機時,地方政府由於財政困難或是本身不願承擔責任,往往最終仍收中央銀行來解決,即將問題留待國家來解決。因此,地方政府作為地方性商業銀行的出資人缺乏優化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動力與壓力。第三是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出資人的國有企業主體地位制約了其治理結構的優化。雖然股份制商業銀行引入了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了對銀行經營者的產權約束,但是由於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有企業股東往往佔有主體地位,因而其治理結構優化進程有限。而作為我國首家主要由非公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其治理結構更加完善,業績也比較優良。2003年該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分別達到66.87%和60.2%。可見,由於國有企業本身在產權設計上存在的不足已經影響到其投資入股的商業銀行,阻礙了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優化。
2、銀行業的高進入壁壘限制了外國資本和民營資本的進入,從而無法從資本投入源頭、利用外部人的力量促進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優化。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根本要義是解決投資人與經營管理層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問題,以合理的制度安排來保證企業投資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行業開放程度決定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優化的進程。一般來說,在行業開放條件下,各種資本包括國際資本和民間資本能夠自如地進入銀行業,出資人為保障自己的投資回報和應有的權益將會關注企業的治理結構問題,從而促進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優化。如果商業銀行業績不佳或治理結構不完善,不僅投資人會通過更換董事會、經營管理層來貫徹投資意圖,而且還會面臨競爭對手的兼並與收購,因此,行業開放和競爭的激烈程度將決定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優化程度。而我國一直以來對銀行業的發展採取了較為謹慎的政策,特別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後,國家為保證正常的金融秩序,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先後關閉了海南發展銀行、廣東國際投資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機構,並從嚴掌握銀行業的准入標准,雖然光大銀行、上海銀行、南京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引進了國際資本,促進了這些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但是總體而言,目前銀行業的開放程度尚未形成對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改善的足夠壓力。因此,藉助外部投資人和行業性重組來促進商業銀行改善治理結構的難度很大。
3、從商業銀行面臨的外部環境來看,無論是市場壓力還是監管環境均尚未構成對商業銀行優化治理結構的強大壓力。一方面,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業尚處於壟斷競爭階段,國有商業銀行在市場競爭中處於絕對控制地位,新興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尚不足以全方位對國有商業銀行形成沖擊,因而商業銀行業經營的信用基礎仍然是國家信用(由於國家實行了嚴格的金融保護,因而各家金融機構事實上都享受了國家或近似國家信用),在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市場壟斷競爭條件下,治理結構優化對提升商業銀行市場競爭力的作用並不明顯,導致商業銀行將經營重點放在業務規模的擴張而不是治理結構的完善上,商業銀行因市場壓力進行治理結構改革的動力嚴重不足。如國有商業銀行在治理結構並無明顯改善的情況下,2003年的市場佔有率卻較以前有所提升,不良貸款率和余額有明顯下降。而作為公開上市、具有治理結構優勢的深圳發展銀行(000001)卻市場表現不佳。
另一方面,外部的監管政策和導向並未有效引導和促進商業銀行優化治理結構。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將最低資本充足率、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信息披露)作為風險管理的三大支柱,其中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與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有緊密的關系。可見,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通過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引導商業銀行可以將外部壓力轉化為改善內部治理的動力,從而促進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優化。我國已經將治理結構問題作為改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大力推進,先後出台了《股份制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指引》、《股份制商業銀行獨立董事和外部監事制度指引》、《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公司治理改革與監管指引》等具體的監管要求,力圖通過法規的形式藉助外部監管的力量來促進商業銀行改善治理結構,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效果卻難以保證。如《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公司治理改革與監管指引》中提出具體的回報率指標,可以看作是出資人(國家)對經營管理層的目標要求,但該「指引」中並未明確經營者實現目標之後的激勵措施,更未涉及經營管理層未能實現目標的約束手段,如應該承擔的責任和應如何承擔負責。同時,對於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這兩家目前未進行股份制改造的國有商業銀行,其治理結構並沒有明確的指導意見和要求,這表明,對於國有商業銀行而言,目前的治理改革仍處於預算軟約束階段。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自《股份制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指引》頒布以來正在按指引的要求不斷優化,但是距離規范的治理要求仍在不少的差距,而我國112家城市商業銀行和眾多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結構改革並未漸次推進。這意味,在國家致力於2007年以前解決國有銀行治理結構問題的背景下,通過外部監管來引導和促進商業銀行治理結構完善仍然任重道遠。
4、建立在商業銀行治理結構之上的治理機制尚處於探索階段,全面深化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改革條件尚不成熟。治理結構的優化要求建立規范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形成權責分明、運作有序、激勵有效、約束有力的組織結構,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管理運行機制決定著治理結構作用的發揮程度。從已經初步建立了相對完善治理結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運作機制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治理結構作用的發揮。
5、商業銀行外部治理條件不完全具備,影響著商業銀行治理結構優化的進程。商業銀行的外部治理主要通過競爭性的產品市場、資本市場、銀行家市場以及由信息披露傳遞的銀行經營信息等來完成。首先,我國公開上市的商業銀行總量少、使資本市場無法形成對商業銀行治理的約束。資本市場上商業銀行的股價反映著其經營業績和投資者的預期,經理人員不良行為的後果直接體現在公司股價上,股東通過資本市場的信息特別是商業銀行之間的業績比較,採用「用腳投票」的方式表示他們對公司的信任程度,從而構成對經營管理層的約束。我國目前公開上市銀行只有5家,占市場主體地位的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並未公開上市,因而投資人無法通過資本市場完成對商業銀行價值的評定,相應也就無法通過資本市場壓力來促進商業銀行內部治理的優化。其次,受到直接融資市場發展滯後的影響,來自對銀行競爭性產品的外部約束也很小。商業銀行並無因競爭性產品的沖擊而改善內部治理的壓力。第三,銀行家市場尚未形成,不盡職的或是低能的銀行家難以被淘汰。目前我國的銀行家市場尚未形成,無論是合格的董事、銀行職業管理人才都無法通過人才市場來發現、挖掘和流動,特別是我國商業銀行大都具有相應的行政級別,其管理人才的選派任用與行政官員的選拔任用有緊密關系,因而無法藉助銀行家市場的力量來促進商業銀行的治理改善。第四,債權人並不關心銀行的經營績效,以致債權人約束並不能影響商業銀行的治理。商業銀行公開信息披露的核心是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債權人(存款人)傳遞商業銀行經營信息,進而幫助債權人作出判斷。而我國目前嚴格的金融管制政策使存款人幾乎無須考慮商業銀行之間的經營差異性,因而由信息公開披露所決定的外部債權人治理目前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