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需求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需求

發布時間:2022-01-22 10:16:03

A.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最近這幾年還可以。

B. 關於金融服務貿易的

.028.1 國際金融與貿易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rade )
學分數 2 周學時 2
教學目的與要求:
課程性質:非經管類文科公共選修課。本課程需要有相應的經濟學基礎知識。
基本內容:國際金融與貿易是既有聯系又獨立的學科,作為文科學生學習與掌握關於世界經濟基礎知識的一門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兩大部分: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一、國際貿易方面:①國際貿易產生與發展的一般規律,特別是國際商品流動的一般規律;②國際貿易的理論與學說;③對外貿易政策、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和原則;④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二、國際金融方面:①開放經濟條件下,各國貨幣之間的關系及其對經濟的影響;②外匯供求及相對價格——匯率問題;③外貿信貸與國際信貸;④國際金融體系。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文科其他專業的學生對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有基本的了解,拓寬知識面,加深學習本專業以及經濟學其他課程和專業知識的基礎。
基本要求:理解與掌握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概念,要求比較系統地了解國際貿易與金融發展的一般規律,能夠運用學到的理論和專業知識分析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和貨幣金融的狀況,分析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與貿易關系。

教學方法:以課堂講解為主,結合課堂討論,期末考試或課程論文。

參考教材:
1、 鄒根寶主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年 月
2、 陳同仇 薛榮久主編 《國際貿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版
3、 姜波克主編:《國際金融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版
4、 殷醒民編著 《國際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教學內容:
第一章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國際貿易的基本統計
第三節 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
第二章 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
第一節 國際分工
第二節 世界市場
第三節 國際價值和世界市場價格
第三章 國際服務貿易
第一節 國際服務貿易的定義與特徵
第二節 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和原因
第三節 國際服務貿易的形式
第四章 對外貿易政策
第一節 對外貿易政策的類型與演變
第二節 自由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保護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
第五章 關稅與非關稅措施
第一節 關稅概述
第二節 關稅的分類
第三節 非關稅措施概述
第四節 非關稅措施分類
第六章 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
第一節 關貿總協定概述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
第三節 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
第七章 國際收支
第一節 國民收入帳戶
第二節 開放經濟下的國際收支帳戶
第八章 外匯市場與匯率
第一節 外匯和外匯市場
第二節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第九章 外貿信貸和國際信貸
第一節 外貿信貸
第二節 國際信貸
第十章 國際金融體系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系
第二節 國際金融機構

編寫者:羅秀妹(副教授) 編寫時間:2003年6月

C. 在哪能找到「我國金融服務貿易進出口夥伴國」的數據

我也想找這個

D. 簡單說說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及發展服務貿易的一些對策!萬分感謝。。特急!

知識經濟時代的國際服務貿易趨勢及中國的對策

國際服務貿易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國際文化交流的頻繁以及國際投資的發展而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現已成為各國貿易競爭的新領域和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21世紀被人們公認為知識經濟世紀,作為世界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際服務貿易,在知識經濟的發展和作用下,無疑將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正確地判斷和把握知識經濟影響下的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並結合中國服務貿易的現狀及加入WTO的要求,作出積極的政策調整,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就這一問題作一粗略的探討。
知識經濟時代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與發展,服務業及國際服務貿易將呈現出以下五大發展趨勢:
1、產業結構服務經濟化同工業經濟相比,知識經濟在產業內容上將發生根本變化。工業經濟時代的產業支柱是第二產業,即製造業,而知識經濟時代提供知識和信息服務將成為社會的主流,服務業將以驚人的速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並呈現出極其豐富多樣的形態。從上世紀的工業革命到本世紀六、七十年代,到處擴展的最富有的企業一直是工業企業。而在知識經濟初露端倪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銀行、綜合商社、海陸空運輸公司、電話電報公司、軟體開發公司等紛紛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目前發達國家服務業已佔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及就業的60%以上。尤其是美國,服務業的產值佔GDP的比重超過了75%,提供的就業崗位佔80%。發達國家服務業的現狀預示著知識經濟時代世界各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演變的歷史方向。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製造業也開始呈現「業務服務化」趨勢。
知識經濟時代的服務業之所以成為主導產業,一是科技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分工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引發了經濟組織形式的分化,從而增加了對服務的需求。原來由企業內部承擔的產前產中產後的各種非核心業務普遍外包給專業化、高效化的服務供應商。而且,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將越來越集中在對新知識、新信息和新技能的掌握上,誰吝嗇購買各種專業服務產品誰就可能在新一輪競爭中落伍。這些因素的作用大大增加了社會對生產性服務的需求;二是科技的進步導致供給的增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物空餘時間和可支配財富的增加等,極大地擴展了生活服務消費的新領域;三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製造和流通過程所使用的現代化勞動工具要求服務業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產品,反過來推動了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強化了服務行業對整個經濟過程的影響和控制;四是知識和信息的廣泛運用使得服務行業成為產品增值的主體,財富越來越向服務行業集中;五是服務經濟本身的結構特點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如包括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信息產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必然處於中心地位,教育產業也必然成為知識經濟的先導產業。
2、服務貿易結構的技術知識密集化
在知識經濟時代,國際服務貿易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知識型服務貿易將佔主導地位。所謂知識型服務業是指那些使用高技能人員,知識、技術佔主要地位的,對社會經濟增長趨勢與軌跡有著重要影響的「高附加值」服務業。參照原關稅總協定秘書處開列的「服務部門參考清單」,這類服務大致包括:專業性服務中法律服務、管理服務、工程設計服務與計算機相關聯的服務;信息和數據服務;金融服務(包括銀行存款服務、與金融市場管理有關的服務、金融貸款、其他貸款業務、與債券市場有關的服務);保險業務中的貨運保險、非貨運保險、再保險以及附屬於保險的服務等。上述各類服務業雖在不同領域存在差異,但卻有一共同特點,即提供的產品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交易的核心是蘊含在各種服務中的知識。近年來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主要是建立在迅速增長的以高新技術為載體的知識型服務產業基礎之上的。世貿組織千年回合談判將知識型服務業的開放列為兩個主要議題之一更是表明了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對這種趨勢的認同和把握。
知識型服務產品之所以能夠成為主要的貿易對象,一是信息技術給國際貿易帶來的「時空壓縮效應」,大大增強了知識型服務產品的可流通性,使知識型服務產品變得相對地可儲存、定價及易地易時交易。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存在形式的數字化、編碼化、知識活動方式的計算機化和網路化,刷新了知識與產業及經濟的關系。現在,低成本、高寬頻的通信設備,數字化網路與先進的集成軟體系統等,正在使原來難以或不能進行的服務成為可交換的對象。例如走在知識經濟前列的美國目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所謂「日不落」軟體公司,把公司的主要實體搬到與其沒有業務關系的國家,就地招聘員工,其決策者和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開發人員則在美國國內通過網路指揮,24小時連續進行軟體開發,再通過電子手段把軟體產品直接送到另一個國家;二是知識型服務業報酬的遞增性增強了各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和競爭。著名的國際咨詢企業麥肯錫公司的一項研究認為,到21世紀初,美國所有工作中,80%以上將屬於用知識來服務的工作。知識型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必然要求其產品在世界范圍內實行自由貿易,要求各國開放其市場。
此外服務貿易結構的「軟化」趨勢在傳統服務貿易中也將明顯體現出來。如餐飲業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傳統服務行業,在知識經濟時代,餐飲企業若想再現昔日的輝煌,就必須開發高附加值的餐飲產品,這種高附加值既體現在餐飲產品本身的知識含量上,也體現為顧客在享用餐飲產品的同時所獲得的附加服務上。最近美國快餐業經營商漢堡王把位於紐約市中心金融區的一家分店以專線與網際網路聯接,為前來吃漢堡餐的顧客提供上網服務,利用網路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人。
3、服務貿易競爭的信息比較優勢化
在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產生和傳遞主要是通過信息業來完成的。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參加國際經貿活動的國家和地區間流動,必然導致國際貿易特別是國際服務貿易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在這一趨勢下,國際服務貿易的內容、方式以及競爭格局必然發生根本變化。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上的傳統比較優勢將逐漸弱化,新的信息比較優勢將是形成知識經濟時代國際服務貿易分工的一種新力量,成為貿易國或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構成要素。所謂信息比較優勢是指各國在信息的生產、傳播、反饋和使用能力上的差異以及一國所獲得信息的數量、質量、時效和稀缺程度。正因為信息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信息產業的規模比重將極大地影響一國在國際貿易乃至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實力和地位,各國為了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中不落伍,都加大了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服務業的投入和競爭。自從1993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即「信息高速公路」建設,便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反響。目前,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等均在籌劃實施「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歐盟也不甘落後。美國作為「信息高速公路」構想的創始者,更是不遺餘力地加速實施。為了在建設信息基礎設施中利用自己的科技、經濟優勢謀求最大發展,美國政府1995年又宣布實施「全球信息基礎設施」計劃,呼籲各國加入這一計劃。與此同時,各國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掀起了世界信息服務貿易的爭奪戰,且愈演愈烈。
4、服務貿易政策的進一步自由化
80年代以來,由於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及其多元化、國際化趨勢的加強,更由於服務貿易對世界各國經濟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使國際服務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發達國家由於在國際服務貿易整體利益分配中佔有明顯優勢,因此積極倡導服務貿易自由化,而發展中國家由於受益相對較少而持謹慎態度。但1994年4月15日《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正式簽署標志著服務貿易正式納入國際多邊貿易體制自由貿易的框架之內,成為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不能進行的服務成為可交換的對象。例如走在知識經濟前列的美國目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所謂「日不落」軟體公司,把公司的主要實體搬到與其沒有業務關系的國家,就地招聘員工,其決策者和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開發人員則在美國國內通過網路指揮,24小時連續進行軟體開發,再通過電子手段把軟體產品直接送到另一個國家;二是知識型服務業報酬的遞增性增強了各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和競爭。著名的國際咨詢企業麥肯錫公司的一項研究認為,到21世紀初,美國所有工作中,80%以上將屬於用知識來服務的工作。知識型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必然要求其產品在世界范圍內實行自由貿易,要求各國開放其市場。此外服務貿易結構的「軟化」趨勢在傳統服務貿易中也將明顯體現出來。如餐飲業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傳統服務行業,在知識經濟時代,餐飲企業若想再現昔日的輝煌,就必須開發高附加值的餐飲產品,這種高附加值既體現在餐飲產品本身的知識含量上,也體現為顧客在享用餐飲產品的同時所獲得的附加服務上。最近美國快餐業經營商漢堡王把位於紐約市中心金融區的一家分店以專線與網際網路聯接,為前來吃漢堡餐的顧客提供上網服務,利用網路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人。
3、服務貿易競爭的信息比較優勢化在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產生和傳遞主要是通過信息業來完成的。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參加國際經貿活動的國家和地區間流動,必然導致國際貿易特別是國際服務貿易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在這一趨勢下,國際服務貿易的內容、方式以及競爭格局必然發生根本變化。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上的傳統比較優勢將逐漸弱化,新的信息比較優勢將是形成知識經濟時代國際服務貿易分工的一種新力量,成為貿易國或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構成要素。所謂信息比較優勢是指各國在信息的生產、傳播、反饋和使用能力上的差異以及一國所獲得信息的數量、質量、時效和稀缺程度。正因為信息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信息產業的規模比重將極大地影響一國在國際貿易乃至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實力和地位,各國為了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中不落伍,都加大了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服務業的投入和競爭。自從1993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即「信息高速公路」建設,便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反響。目前,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等均在籌劃實施「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歐盟也不甘落後。美國作為「信息高速公路」構想的創始者,更是不遺餘力地加速實施。為了在建設信息基礎設施中利用自己的科技、經濟優勢謀求最大發展,美國政府1995年又宣布實施「全球信息基礎設施」計劃,呼籲各國加入這一計劃。與此同時,各國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掀起了世界信息服務貿易的爭奪戰,且愈演愈烈。
4、服務貿易政策的進一步自由化80年代以來,由於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及其多元化、國際化趨勢的加強,更由於服務貿易對世界各國經濟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使國際服務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發達國家由於在國際服務貿易整體利益分配中佔有明顯優勢,因此積極倡導服務貿易自由化,而發展中國家由於受益相對較少而持謹慎態度。但1994年4月15日《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正式簽署標志著服務貿易正式納入國際多邊貿易體制自由貿易的框架之內,成為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重要內容。特別是1997年2月後《基礎電信協議》、《信息技術協議》、《金融服務協議》的最終達成將全球90%以上的電信、信息及金融服務貿易納入其管轄范圍,被認為是多邊貿易體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文件。現在WTO的大多數成員已對某些服務貿易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承諾,亞太經合組織(APEC)也要求在21世紀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世貿組織千年回合談判將知識型服務業列為兩個主要議題之一就表明了服務業市場的開放已成為今後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可以預見,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在服務貿易政策上,自由貿易政策與保護貿易政策的關系將得到新的整合。一方面,知識經濟的產生將大大增進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無論從何種角度看,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主導產業,自由貿易政策都將是服務業發展的方向。經濟的日趨全球化,已不允許單純的自我保護和封閉,只有以更加自由的貿易政策參與服務貿易分工才能達到更加安全的自我保護。當然另一方面,知識經濟要實現健康、穩定的發展,必須以知識產權的保護為保證,再加上知識型服務貿易往往涉及貿易參與國的國民經濟命脈,這就意味著在實行自由的貿易政策的同時,還要藉助於法律、政策等多種手段實行一定的貿易保護,這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顯得十分重要。
5、服務貿易地區分布的不平衡化
進入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尤以國際服務貿易發展最快。據資料統計,1970年全球服務貿易額僅710億美元,與貨物貿易出口之比為0.117,到1997年猛增到12950億美元,年均增長11.7%,與貨物貿易出口之比上升為0.238,預計15—20年後,這一比值將達到0.5以上。但從地區分布來看則呈現出不平衡趨勢:發達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具有巨額的服務貿易順差。1996年美國、日本、歐共體各國的服務貿易總額已佔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2/3強,如果加上中國香港地區約佔80%。尤其是美國,1997年服務貿易順差達到793億美元,以信息技術為主的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已相當於出口額的40%。而發展中國家雖然服務貿易發展較快,地位不斷上升,但服務出口中主要領域仍然在海上運輸、旅遊和勞務出口方面。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服務經濟化、服務貿易結構的技術知識密集化、競爭的信息比較優勢化及貿易政策的進一步自由化等趨勢的日益明朗,服務貿易地區分布結構的不平衡化不但不會消弱,反而可能進一步強化,這對發展中國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二、中國的現狀及政策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有了較大發展,服務貿易的增長既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長,也高於國內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服務貿易的領域也在逐步擴大。但總體看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尚處於發展初期,存在著許多急待解決的問題1)我國服務業整體發展落後,綜合競爭實力差,服務貿易缺乏國內的產業支柱。目前我國服務業僅佔GDP的32.5%,就業的25%,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甚至低於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佔GDP的38%)。而且中國的服務業主要集中在傳統服務業上,如旅遊、勞務出口、遠洋運輸等勞動密集型部門和資源稟賦優勢部門,而全球服務貿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險、咨詢、電信等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在我國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2)服務貿易總體水平偏低,出口結構不盡合理。目前我國服務貿易額僅佔世界服務貿易額的1%,居於世界排名20位以後。1997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與貨物貿易出口之比僅為0.128,即使在經濟比較發達,都市化程度比較高的上海,1997年的這個比例也只有0.146,均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0.232)。同時,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結構也不合理,貨運和旅遊兩項就接近50%,而知識型服務貿易競爭力弱,存在較大數額的貿易逆差。(3)服務貿易法制不健全,管理落後。服務貿易不同於貨物貿易,大部分貿易無法通過海關加以監控,需要以法律手段來限制或鼓勵人員、資本的流動以及貿易的范圍和規模。在服務貿易立法方面,到目前為止雖已頒布了相當數量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總體來看,立法未成體系,不少領域還是空白,即使已頒布的一些法律法規或者條文模糊、抽象,甚至相互之間存在沖突,或者缺乏統一性和透明度,或者未能與WTO、GATS原則相符。同時,服務貿易管理滯後。我國長期以來,一直把發展生產性行業,提高社會物質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服務行業缺乏明確發展的指導思想和規劃,沒有系統的權威的關於服務行業發展的規章制度,且管理多頭,部門職責不清,產業布局分散且經營規模小。(4)服務貿易方面的人才短缺,尤其是新興服務業和知識型服務業的外向型高層次人才奇缺。(5)信息化建設與信息產業發展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信息技術在某些關鍵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信息產業普遍企業規模較小,同時缺乏分工與協作的全面統籌安排。
知識經濟所掀起的服務業全球化浪潮,不僅為我國今後的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對我國現有的服務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結合知識經濟時代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和我國服務貿易的現狀,充分挖掘我國服務貿易潛力,努力培育我國服務貿易的新增長點必須採取有效的對策。
1、深刻認識中國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緊迫性,加大對服務業的支持力度知識經濟時代從一定意義上說是服務經濟時代。大力發展服務業,是服務貿易的基礎和保障。而在中國,傳統上存在著濃厚的「重農抑商」觀念和歧視性的「三教九流」式的社會階層劃分,再加上計劃經濟時期「服務無價值」的觀念深入人心,為此,一要加大宣傳,打破業已形成的落後觀念,實現在社會產品觀和勞動價值觀上的突破,使人們特別是服務貿易領域里的企業和從業人員認識到知識經濟時代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在發展國民經濟、提高國家競爭力和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認識到服務經濟的大發展是國家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為中國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奠定思想基礎。二要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國家財政特別要重視對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三要增強服務業內資企業的競爭力。服務業企業和工業一樣,規模是決定其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我國大部分新興服務業特別是知識型服務業企業的規模都很小,面對全球服務業跨國並購的浪潮,政府在增強內資企業競爭力方面首先要做的是推動企業的聯合。其次可以考慮選擇一批有潛在優勢的新興服務業、知識型服務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企業進行定向扶持。如採取鼓勵性稅收政策,對這些企業實行減免稅;在政府采購方面實行傾斜;幫助他們獲得更多更准確的國際服務貿易信息等。
2、堅持積極穩妥協調有序的方針,逐步開放我國的知識型服務貿易和國內服務市場加快知識型服務貿易的發展是我國向—25—知識經濟過渡的要求,而對其的對外開放又既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又是我國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知識型服務業尚屬發展中的幼稚產業,國際競爭力較弱,開放國內服務市場和服務貿易,必須將尊重GATS基本原則與堅持國家主權自主、安全和保護幼稚產業相結合原則逐步開放。(1)要穩步開放部分急需引進競爭的知識型服務業領域。對國內缺乏競爭力,但又急需發展的知識型服務領域,要積極引導服務業跨國公司進入。一方面,這樣可以引進嶄新的技術和豐富的管理經驗,促進我國新服務品種的培育與發展,提高我國的總體服務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提供一種激勵性壓力,促使本國服務業積極地從事技術與管理創新,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在該領域的差距;(2)對於已具備一定競爭能力的知識型服務業,要堅持適度保護與鼓勵公平競爭相結合的原則,利用企業和行業的作用,合理保護服務貿易市場。如學習日本經驗,加強服務銷售網路一體化建設,增強市場進入難度。日本雖然公開的保護政策已明顯減少,但仍是最能進入的市場,其經驗在於十分完善的一體化網路;提高國內市場的競爭強度,提高進入成本;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等。(3)要真正做到以市場換技術。要站在是否有助於提升我國生產力水平的高度看待知識型服務市場的開放,切忌走製造業利用外資「重量不重質」的老路。知識型服務業跨國公司最關注的是我國巨大的服務市場,因此完全沒有必要給予外資較國內服務業企業更優惠的待遇。(4)開放要以部門傾斜為主,地區傾斜為主。在知識型服務業對外開放中,應按照特定服務業的重要程度、關聯程度及戰略差異實行部門重點傾斜,而不宜採取定式地區梯度開放模式。(5)積極參與服務貿易多邊談判,在千年回合知識型服務業市場開放規則的制定中把握主動權。
3、正確處理傳統比較優勢與信息比較優勢的關系,努力培育信息比較優勢由於信息國際化趨勢的強化,國際服務貿易中傳統比較優勢的重要性在逐步降低,發達國家正在有目的有意識地聯合以試圖控制和壟斷世界信息資源,達到在21世紀主導國際服務貿易主流的目的。在這種形勢下,中國若僅僅以本國擁有的傳統比較優勢來確定自己的國際服務貿易結構,雖能獲得一些貿易利益,但極易跌入「比較優勢陷阱」,無法獲得國際服務貿易中的競爭優勢。因此要加快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扶持局部產業、局部地區信息化的發展,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加大這方面的比重,通過局部信息比較優勢的動態發展來形成未來的信息競爭優勢。在當前,可以將傳統比較優勢與信息比較優勢結合起來,統籌規劃,相互促進。一方面,用信息比較優勢帶動傳統比較優勢,引導傳統服務業向高增值高信息含量方向發展,促進或保持傳統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用傳統比較優勢支持信息比較優勢,促進信息競爭優勢的形成。
4、加強服務貿易法律法規建設,建立和完善服務貿易的管理體制在進行服務貿易立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漸進原則。由於服務貿易協調的復雜性,立法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須從實際出發,如從暫行辦法、管理條例過渡到正式法律。簡單的法律在先或實踐在先是不能解決問題的。(2)配套原則。在制定地方法規時要考慮到與全國法律的銜接,地方法管什麼,國家法律管理什麼,立法中要明確。(3)系統原則。既要有各部門通用法規,如對服務貿易統計、服務貿易從業人員資格規定、外國移民、服務貿易反不正當競爭、服務貿易企業組織等行為的規范,又要有對具體行業的立法,這對我國已開放和承諾開放的行業特別重要。(4)接軌原則。WTO、GATS已確立了世界范圍服務貿易的法律框架,我們應加強對WTO、GATS有關條款原則的研究,盡快建立既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目標又不違背國際法准則的法律法規,對服務市場准入原則、服務貿易的稅收、投資、優惠條件以法律形式規定下來,以增加服務貿易的透明度。此外要特別注意增加反對外國對我國的服務貿易設置壁壘實行歧視性待遇和不公正貿易等專項條款,使其具有與國際法銜接的效力。
解決我國當前國際服務貿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實施有效的宏觀管理,關鍵是要迅速建立起全社會的服務貿易組織機構和協調管理機制。建議成立中國國際服務貿易協調小組或委員會,負責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規劃,業務統計、立法、對外談判和政策協調等事宜。
5、加快服務貿易人才培養不同產業的企業,關鍵性的生產要素是不同的。對服務貿易企業來講,人才是關鍵要素。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服務貿易方面的差距,說到底是人才數量和質量的差距。解決人才問題要從多方面著手,一是多渠道多層次培養。建議有條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積極籌建國際服務貿易專業,培養熟悉國際服務貿易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加強對現有人員的短期培訓。二是開展「海外引智」工程,積極引進人才。三是防止人才流失。隨著中國加入WTO後大批外資服務企業的進入,如何防止服務貿易高層次人才的流失顯然十分緊迫。否則一邊培養一邊向外輸送,自己的人才問題還是始終難以解決。

E. 如何提升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不必長篇大論小題長寫。

一、保持富有創新性的指導思想和前進探索的發展動力(需要專業機構或政府機構成立的金融中心擔任主導)

知識版權的保護,貧窮的壓力激發人們創新的潛力。政策紅利保障,國家加大力度投資建設,力圖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國家形象,金融等貿易行業是象徵著國家信用值的標志。

二、相關專業機構統一標准培訓意向金融等貿易專業的人才。(應以專注實踐表現而非過度專注學歷程度)

人員協調程度取決於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取決於監督管理。

F. 舉例說明服務業對外開放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服務業對外開放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成真比。 據有關資料顯示,國際服務貿易正以超過貨物貿易發展的速度高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1994年簽訂《服務貿易總協定》以來,服務貿易的發展勢頭更為強勁。1997年服務貿易總額比上年增長7.1%,達1.35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20.2%。服務貿易已打破多年來貨物貿易在國際貿易領域內一統天下的局面,日益成為國際貿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知識的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和社會分工的深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服務貿易不僅日益重要而且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並將很快成為主流。據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預計,2010年世界服務貿易佔全球貨物貿易的比重將可達50%,接近5萬億美元。我國加入WTO以後,在外來壓力和內在動力的推動下,業已開放的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勢必擴大開放。

一、國際服務貿易的高速發展

國際服務貿易能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它代表了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首先是經濟服務化潮流。所謂經濟服務化,從宏觀上講,是指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部門;從微觀上講,是指工農業生產過程中服務的投入或者說軟體的投入比重加大。從70年代起,世界高收入國家服務業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即已達到60%,以美國為首的歐美發達國家社會完成工業化進程而步入後工業時代也即服務經濟時代,服務業取代工業成為產業結構的重心,一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成為該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其次是經濟知識化潮流,即指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經濟具有綜合性的特徵,是製造業與服務業混合的經濟。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知識產品從以物質產品為主轉向以精神產品為主,而在人們的消費中,非物質的精神消費的比重也將日益增加。這意味著在知識經濟時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高,也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其三是經濟全球化潮流。當今世界,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流動性進一步加強,促進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的迅速發展,進而促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形成。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又反過來進一步帶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在經濟服務化的發展趨勢下,服務業的比重上升,國際貿易中服務貿易的比重上升也就成為了必然。

此外,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和《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簽訂加強了服務貿易自由化趨勢。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立運行,WTO確立的包括服務貿易在內的多邊貿易體制,為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正常運行提供了組織上和機制上的保障,極大推動了國際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在WTO體制下,《服務貿易和協定》的任何參加方都應向提供服務的另一簽約方開放本國市場,WTO成員的服務市場必須是開放競爭的。1997年,世貿組織各成員國經過艱苦談判終於相繼達成了《全球基礎電信協議》、《信息技術協議》和《金融服務貿易協議》。這些屬於國際服務貿易領域的協議的達成將進一步加快服務貿易在全球的自由化進程。

二、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及開放現狀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不容樂觀,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總體發展水平落後。首先,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與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極不相稱。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1994年,我國貿易出口額為121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1位,而同期的服務出口額僅為92億美元,位居第22位。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差距甚遠,遠未同步發展。其次,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不相適應。按1987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我國GDP佔世界比重從1990年的2.3%升至1994年的3.2%。而1994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只佔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1%,兩者差距甚大。再從對外貿易結構來看,1985年,世界主要工業國服務貿易占整個貿易的比重,英國為49.7%,美國為40.1%,法國為37.9%,前西德為20.65,日本為20.6%,而我國到1988年,這個比重才為12.3%,1994年還下降為9.5%。

第二,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當前世界發展的潮流。我國服務出口以旅遊、勞務出口、遠洋運輸等勞動密集型服務項目為主,較具國際競爭力的也是此類貿易方式,而當今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主流是金融、保險、咨詢、郵電、專業服務等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服務項目。在此類服務項目上,我國處於落後狀態,缺乏國際競爭力。

第三,在服務貿易市場廣度上,國際上通行的服務項目約有150種,而我國僅有40餘種,還有很多服務項目在我國是一塊空白,有待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市場逐步開放,並初具規模。從《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定的四種交易方式來分析,主要方式有下述幾種。

1.越境交付方式。我國只承諾了這種交付方式在增值電信業中開放。我國郵電企業從1982年開始利用外資,迄今為止,法國阿爾卡特公司和日本電氣公司滿足了中國53%的通訊設備要求。

2.境外消費。隨著近年來國內公民和法人出國商業考察、洽談、留學和旅遊活動的增加,我國消費者到境外獲取國外服務的數量呈上升勢頭。而除了特殊情況外,我國政府對此也沒有大的限制。

3.商業存在。這是我國服務貿易對外開放的主要形式。20世紀80年代起,外商就對我國服務業(主要是旅遊飯店、餐飲、融資租賃、銀行等)開始投資。進入90年代,許多長期封閉的「禁區」開始解凍,允許外商的商業以存在的方式進入我國服務市場的部門領域不斷擴大,包括商業零售、旅遊、金融、保險、航運、房地產、進出口商檢、國際貨運代理、水運和公路運輸、船務、醫療保健、會計、信息咨詢等。在商業零售領域,國家允許商業零售業進行引進外資的試點,允許外商在中國境內投資建立獨資、合資、合作的生產加工類企業按照合同批準的銷售比例,在中國市場自行銷售或委託中國國內銷售機構代銷其企業產品。允許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大連、青島、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11個省市各開辦兩家中外合資、合作經營的商業零售企業。允許在北京、上海各開辦兩家中外合資、合作連鎖企業。允許外國公司通過特許經營形式吸收中國國內的零售企業作為加盟店,進行銷售活動。在旅遊業方面,國家允許外商投資興建旅遊區,在旅遊度假區開辦旅行社、外匯商店、出租公司。在金融、保險方面,外資銀行於1991年3月起進駐上海。在專業服務市場方面,1993年有3家海外律師事務所獲准在上海設立機構。在房地產市場方面,外商投資成片土地開發,由沿海向內地進軍,並開始進入房地產業。在利用外資開發石油方面,1993年我國繼黃海、渤海、南海開放後,又開放了東海地區的石油開發,從而使整個海岸線全面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對外開放領域已放寬,形成了涵蓋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倉儲、建築、房地產、衛生、信息咨詢等十幾個部門對外開放的格局。

4.自然人移動。我國對外來勞務沒有通過法律形式予以限制,但事實上,建國以來我國只允許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力度的增大,外來勞務急劇增加,外國服務者以自然人形式進入我國市場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

隨著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其他服務部門的開放也在所難免,這就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對外開放的問題分析

作為一個服務業水平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過去十幾年裡,我國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和開放進程是比較快、也是比較有成效的。但是,我國服務貿易總體發展水平仍然落後,與發達國家乃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差距甚遠,西方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服務業發展水平遠遠高於我國。市場的開放,外國強勢服務企業進入我國服務市場,在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同時,也會對我國服務市場造成不小的沖擊,從而帶來一系列問題和挑戰。

1.進一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可能帶來一系列沖擊

首先,由於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與國際先進服務業發展水平之間存在巨大差距,進一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必將對國內服務業產生巨大的沖擊,導致一系列不利於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後果,具體表現在:第一,幼稚產業發展舉步維艱。我國服務業的許多部門,尤其是新興服務部門,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而這些新興服務部門又往往是發達國家的強項。市場開放後,外國服務及服務提供者必須進入並佔領這些領域的市場,從而使我國的這些幼稚產業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發展更加困難。第二,傳統服務部門企業的競爭環境可能惡化,導致過高的淘汰率。開放後給予外商投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將使本已處於改制困境中的國企雪上加霜。第三,外資服務企業的進入,還可能導致國內本已稀缺的服務業人才的流失。外國先進服務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後,勢必吸引大批國內人才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搶走了國內企業人才資源,不利於國內企業的長遠發展。

其次,可能對我國的國際收支結構產生不利影響。進一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後,服務出口與進口都將有所增長,但由於我國服務業的落後,進口的增長可能將高於出口的增長,從而造成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額的增加,進而影響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外匯收支的失衡,惡化我國的金融狀況。

最後,服務貿易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可能使我國的經濟主權受到損害。

2.我國缺乏健全、有效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來規范管理進一步開放後的服務貿易市場,使之有序化。

目前,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的管理和綜合協調主要是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負責,其職能主要是:參加國際多邊談判,歸口管理我國引進外資、國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以及審批我國部分服務業企業在境外投資等等。這種管理模式曾一度促進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但已不適應當前服務業發展的要求,更無力承擔進一步開放後,對我國服務貿易市場進行規劃、管理,使之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良性發展的重任。現有管理體制的局限主要表現在:管理職能分散,導致了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全國沒有設立統一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宏觀管理部門和協調部門,導致管理體制不順,管理上責任不明,多頭、交叉管理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方面使管理混亂,既有職能重疊、難以實行職權的地帶,又有無人管轄的中間地帶,另一方面又易於形成部門保護主義,造成行業壟斷,不利於市場體系的發育成長,更不利於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對服務貿易的發展極為不利。

3.相關立法工作有待加強

近年來年國先後頒布了一些服務貿易領域的重要法律法規,如《商業銀行法》、《保險法》、《海商法》、《廣告法》、《民用航空法》等等,但立法現狀與服務貿易的廣泛內涵和逐步開放的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存在著諸多不足,表現在:第一,服務業相關立法數量少,未形成體系,有不少領域甚至還沒有基本法律,處於立法的空白狀態。第二,已有的立法中,存在著指導原則、立法精神、內容及技巧與國際規范有差距甚至相悖,法規內容陳舊,條文缺乏可操作性等缺陷和問題,有待改進。第三,立法層次低,法規沖突嚴重。現有的法規大部分是職能部門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相互之間存在空隙和矛盾,嚴重影響法律的權威性和執行力度。服務業立法的落後,使國內服務市場的發展缺乏法律的保護,也造成服務出口摩擦的難以解決。

四、對策分析

首先,要大力發展我國服務業,爭取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縮短與發達國家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差距,在服務貿易中掌握主動權。可以採取如下措施:1.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和貿易,加強第三產業的政策研究和制訂工作,有步驟有重點地發展服務業各部門。2.針對我國服務業立法薄弱的問題,大力開展服務業立法工作。增強服務業管理的透明度,最好能盡快制定一部關於服務業的一般性法律,以統一協調服務業各部門法規。3.加快服務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鼓勵服務企業聯合。推進服務業企業股份化改造、改組及集團化。增強其自身的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4.加快服務人員的培養,優化服務質量,培養人才也留住人才。5.改革對服務業的宏觀管理制度,變行政干預為採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進行調控,建議按國際慣例逐步建立起民間性質的行業協會組織,以統一協調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改變目前我國服務業各自為政的局面。

其次,建立健全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對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實施有效的宏觀管理、統一政策、協調一致對外,保證我國服務貿易的順利發展。1.確定服務業進出口政策的歸口管理和綜合協調部門,根據我國《對外貿易法》規定,由國務院授權,外經貿部成立國際貿易服務的歸口管理和綜合協調部門,其管理范疇應確定為對行業眾多、門類繁多的服務業領域規劃發展戰略,制定或參與制定服務貿易法律法規,對外協調與其他國家的關系並落實《服務貿易總協定》的有關條款。2.建立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的宏觀管理和協調機制,理順中央與地方及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各級管理部門職責明確,分工明確。服務業各有關行業行政管理部門主要側重於:統計和掌握國內服務貿易量的基本數據和服務貿易的市場狀況;外經貿部的職責則是:按照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和達成的國際協議,對開放的服務貿易市場進行監督管理,提出關稅減讓和關稅保護的行業方案,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優勢產業走向國際市場等。

第三,根據GATS的有關規定,調整我國服務貿易相關政策

1.調整我國原有的一些保護性政策,比如,根據GATS的要求,金融市場要在貨幣借貸、各種票據及有價證券的買賣等業務方面對外國資本實行開放。2.國民待遇原則下,我國服務市場對外國服務和服務提供者不得有任何「歧視性」待遇。因此,我國必須制訂的扶持鼓勵本國服務業發展的政策,以增強本國服務企業的競爭力。3.利用「發展中國家更多的參與」條款,制訂鼓勵拓寬海外服務的政策。

第四,加強服務貿易領域的立法工作

根據GATS的基本原則,結合我國服務業的實際制定出服務業各部門法規,並在此基礎上制定統一的服務貿易法律,特別注意充分利用GATS中的例外條款,從立法上對我國服務業給予應有的保護。

第五,我國服務業的發展現狀決定了我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不能一步到位,而只能分層次逐步開放。

首先,要清理整頓現有開放領域,掌握全國的對外開放全局。在此基礎上,堅持以我為主,分層次,逐步開放我國服務貿易市場,形成梯度開放局面,減小服務貿易開放帶來的沖擊。

其次,在各部門開放程度的層次安排上,根據各部門發展狀況及其發展特性,把開放層次分為禁止開放部門、有限制開放部門和鼓勵開放部門。具體而言,對於威脅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如出版、視聽服務)和國內禁止經營的有損國人健康的服務行業,不承擔對外開放的義務,禁止開放。對於金融、保險、電信、信息咨詢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確有需要,國內市場化程度較低,我國自給能力又嚴重不足的部門,要嚴格限制開放程度和步驟並強化開放後的監控和管理。再次,在地區開放層次安排上,可以從沿海到內地梯度進行開放。沿海地區開放力度可稍大一些,一些服務部門的開放可先在沿海地區試點,若成功,再向內地擴展。

綜上所述,在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一浪高過一流的潮流中,我國基礎薄弱的服務貿易如何迎頭趕上,在服務貿易自由化趨勢的盛宴中分一杯羹,是當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也是我國外貿發展必然面對的問題。筆者通過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現狀、成因、問題及對策的思考、探討,旨在說明開放是必然的,開放也是要講究策略的,唯有開放,也唯有有策略地開放我國的服務貿易市場,我國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才能真正迅速而健康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TD></TR>

G. 中國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現狀與態勢

一、當前宏觀金融形勢總體運行平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隱憂

今年以來,國民經濟繼續快速增長,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對外貿易增勢強勁,財政收入大幅提高。當前金融運行總體平穩。但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投資需求膨脹過快、貨幣信貸增長偏快、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等問題。

據初步統計,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3.18萬億元,同比增長19.2%;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7.90萬億元,同比增長20.66%,本外幣貸款一季度新增9122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8342億元,同比多增238億元。為了防止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引發通貨膨脹或資產價格泡沫,形成新的銀行不良貸款,防範金融風險,中國人民銀行開始採取了一些政策措施,包括將自4月25日開始再次提高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實行差別准備金率制度和再貸款浮息政策等。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提高了央行再貸款利率和再貼現利率。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貨幣供應量增幅偏快,今年以來M1和M2實際數據均高於預測;信貸增長速度偏快,比年初預期高出10個百分點。提高存款准備金的政策,將有助於控制貨幣投放和貸款增加速度,保證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第二,我國直接融資所佔比例依然過低,間接融資比重過高。雖然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證券市場不發達,企業直接融資困難,直接籌資不便利的問題,但是如此高的間接融資比例為全社會的資產負債管理和風險控制帶來一定的難度。第三,M2佔GDP的比重過高,到2003年,我國M2佔GDP的比重已經接近200%,這種高比例除了在極其個別的國家外,在全球范圍內是沒有的。雖然中國經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是過大的M2表明,中國經濟發展中融資過多依靠銀行體系,風險集中度偏高。第四,總儲蓄率依然偏高。2003年我國的總儲蓄率進一步上升到47%,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消費需求所佔比重有待進一步提高。上述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討論,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金融市場的發展。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金融市場發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首先,金融市場體系已經初步建立。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證券期貨市場、貨幣市場和銀行間外匯市場。其次,金融市場參與主體日益多元化,不僅包括商業銀行、社會保障基金、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自2003年起,還引入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對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三,市場產品的逐步多樣化,不僅包括金融債、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公司股本和債務性債券,而且在證券和銀行業產品方面不斷推陳出新。ABS、MBS和CDO等銀行類創新產品、開放式基金等證券類創新產品都有強烈的需求。第四,跨市場的金融創新產品不斷出現,例如貨幣市場基金的出現,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等。

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金融市場還是存在產品匱乏、簡單化的問題,金融深化程度還不足,在不少方面還存在創新壓抑的現象和問題。

三、經濟不斷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國金融市場必須進一步發展,要求有關部門適應形勢,轉變觀念。與此同時,金融產品必然發生相應的轉變

首先,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結束,隨著國民待遇的實現,市場准入的逐步放鬆,金融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將進一步加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和中國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均要求我國必須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其次,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進展,2003年我國經濟貿易依存度已達60%。越來越多的企業涉足國際業務,客觀上需要我國的金融機構為企業公司客戶提供包括套期保值、風險控制、外匯理財等在內的一系列金融服務。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為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金融產品的發展提供了契機。第三,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我國將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取消不適宜的外匯管制措施,最終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這些都要求金融市場進一步發展,金融產品要進一步多樣化。這一點在有關文件中明確為要發展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

四、作為發展中國家和轉軌經濟國家,我國在金融產品的創新過程中,雖然曾經有過一些挫折,但是今後必須充分重視金融產品創新工作,不可因噎廢食。在此過程中,要處理好實踐經驗的積累和健全規則制定之間的互動關系,可以採用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的方式加以規範金融創新產品

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國經濟開放的初期階段,由於人才不足、技術不新、管理薄弱以及在監管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國在金融產品創新方面曾經走過一些彎路,導致一些產品的廢止和有問題的金融機構的關閉。金融業產品和其他行業產品一樣,在創新過程中也需要經歷一定的學習過程、人才培養過程、機構成長過程、市場成熟過程以及監管發展的過程。某些條件不成熟時,可能會引發一些風險。另外,對於有問題金融機構的關閉,也暴露出我國法律體繫上的一些薄弱環節,例如在破產關閉上還存在相當大的難題。

當然,不同的決策部門和不同的專家學者會對金融產品創新的監管思路和發展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由於存在歷史彎路,因此在發展新的金融產品時,必須要先建立規則,充分借鑒國際經驗。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實踐中是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國際范圍內的經驗和教訓並不相同,不同國家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例如英美模式和歐洲大陸模式以及韓日模式就存在比較大的差別,有需要進一步分析、判斷並加以選擇的過程。

另外,在缺乏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規則,往往花費很長時間,甚至始終不得出台,建立的規則其可操作性和健全性有待進一步觀察。從方法論上看,一切必先建規則才能實踐,也有悖於人類通過實踐提高認識的客觀規律。在現階段可以採取的方法,可能更多可以借鑒產業政策的有關做法,通過設立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的方法加以規范和解決。對於那些國際范圍內較為成熟產品,對於那些具有較強風險控制能力的金融機構在開展創新業務時,採取負面清單的做法,也就是說「未經法律明確禁止的業務品種,均可以開發」。對於那些不是十分成熟,有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的金融產品,採取正面清單的方式加以規范。

在金融創新產品的過程中,要合理明確金融產品的定位。注意區分面向機構投資者和面向居民個人的產品。鑒於機構投資者一般擁有機構優勢,有較強的分析判斷和抗風險能力,由此面向機構投資者的產品在許可上可以更為寬松。面向居民個人的金融產品在准入方面應更為謹慎,在信息披露和監管方面應更嚴格要求。其中,針對高端客戶的金融創新產品應和普遍服務的金融創新產品應有所差別。此外,對於一些包括衍生產品在內的定價和風險控制更為復雜的面向復雜型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產品,也需要在監管上加以區別對待。

金融創新產品的發展將為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結構轉化提供可能。以銀行業創新產品為例,目前資產方管理就逐步出現了消費信貸、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打包進行證券化處理以及信貸風險的轉讓等新的金融產品。負債方管理,可以看到儲蓄替代產品的不斷出現,例如基金產品、證券投資產品、保險產品等。此外,收費類業務發展方興未艾。在國際范圍之內,人們已經不再把銀行僅僅視作從事存貸匯業務的機構,更多人看到了銀行是擁有龐大網路分支系統的商業與服務骨架,越來越將銀行看作具有應對多種產品能力的銷售和服務網路,同時把金融服務看作是由電子網路聯系在一起的進行信息加工業務。

五、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和業務交叉性產品的不斷出現,日益要求樹立功能監管觀念,適應形勢,加強協調。

在建立了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之後,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功能監管的格局,為金融業的穩健發展和金融風險的有效防範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應該看到,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客觀上要求金融資源能夠在不同的市場之間進行合理有效配置。因此,我們觀察到,一些交叉業務的需求逐步產生,例如公司客戶在貸款需求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投資理財、套期保值、保險業務的需求,居民個人在存款需求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消費信貸、住房貸款、甚至投資理財、養老保險等多種需求。交叉業務的產生和發展為改變不合理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比例關系帶來了新的可能。

業務品種的交叉客觀上要求機構具備更加全面的服務功能。從中國當前實際情況看,監管機構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現和發展事實上採取了默認的態度。應該說金融機構廣泛的網路分支機構、所掌握的長期的特殊的客戶信息資料都為業務交叉的發展創造了機會。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隨著市場需求的發展,資源共享的要求,過去的一些根據「出生證」由誰來發放而畫地為牢式的監管理念已受到沖擊。事實上,功能監管、機構准入和業務產品發展之間不需要相互設置障礙。隨著經濟發展,不論機構設立該由誰來審批,都不應阻礙有市場需求的業務創新。功能監管和業務發展之間並不必然發生矛盾。監管機構已在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轉變觀念,加強協調。此外,為了保持宏觀經濟穩定與協調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報告中也進一步明確,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與三家監管機構之間要進一步加強協調,這一趨勢在有關立法中已有所體現。

六、外資銀行的內在優勢使得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外資銀行的發展應配合宏觀金融形勢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外資銀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為我國金融體系的完善和金融市場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經濟轉軌過程中,外資金融機構在公司治理、風險控制、風險管理、信貸文化、決策程序、激勵機制以及資產管理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優勢,外資銀行發展空間巨大,特別是在促進金融市場發展和產品發展方面潛力很大。

外資銀行的發展也應考慮配合中國宏觀金融形勢的需要。在經濟轉軌過程中,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在發展階段和發展潛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外資銀行可更多關注中國經濟轉軌中一些薄弱市場和產品、薄弱環節的發展,關注經濟結構的變遷,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支持大西北的建設,與中資金融機構既有競爭,也是對中資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我們還希望在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能夠更加配合中國宏觀金融形勢需要,不僅在順利周期階段,共享中國經濟快速穩定增長的收益,也能夠在逆境周期階段,甚至危機期間,堅持長期經營、追求長遠利益,這也是今年二月國際清算銀行會議上大家討論和研究的一個題目。

H. 求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面臨的挑戰及對策》任務書、開題報告書((

一、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概況 7-13

(一) 金融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 7-8

(二) 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原因 8-10

(三) 各國開放國內金融服務貿易市場的原因 10-13

二、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效應分析 13-21

(一) 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經濟收益 13-17

(二) 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負面效應 17-21

三、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現狀 21-30

(一) 中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的開放進程 21-25

(二)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收到的效益 25-28

(三)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優勢 28-30

四、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30-44

(一) 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存在的風險 30-31

(二)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存在的問題 31-37

(三) 我國發展金融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的對策 37-44

結論 44-46
對不起只能給你個提綱了

I. 什麼叫金融服務貿易

金融服務貿易是指通過金融服務業進行的貿易。

從GATS對國際服務貿易的相關定義來看,金融服務貿易可分為四種模式:

(1)跨境交付,指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在本國向境外的非居民消費者提供服務,它是基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路化的普及而實現的跨越國界的遠程交易;

(2)境外消費,指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在本國向當地的非居民提供服務,例如一國金融機構對到本國境內旅行的外國消費者提供服務;

(3)商業存在,指一國的金融機構到其他國家設立商業機構或專業機構,如果具有法人資格就可以該國的居民的身份為當地的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這種貿易模式有利於避免跨境交付的限制,迎合了東道國消費者的「本土偏好」,還便於外國金融機構與當地建立長期的業務關系;

(4)自然人流動,指金融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形式到境外為當地消費者提供服務。由於境外消費和自然人流動這兩種模式在實際的交易中所佔份額很小,所以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提供方式主要是跨境交付和商業存在這兩種模式。

相比而言,一國開放跨境交付的金融服務貿易一般應滿足資本自由流動的需要。而商業存在模式則避開了這一硬性條件,除了穩定資本流動,還能為宏觀經濟帶來一系列直接和間接的利益。但是,從長遠看,要實現金融服務貿易全面開放的最大利益,這兩種貿易模式的開放必須均衡發展。

閱讀全文

與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需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能衰竭指標公式 瀏覽:674
北汽集團2013年研發6億 瀏覽:875
老鳳祥黃金價格合肥 瀏覽:596
長江交易寶 瀏覽:975
公司股東意見不一致可以注銷嗎 瀏覽:177
證券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 瀏覽:329
公司賬戶購買短期理財交稅么 瀏覽:111
成都工投集團董事長 瀏覽:662
昌河股份 瀏覽:941
科大訊飛股票價格東方財富網 瀏覽:855
山東礦機股票 瀏覽:27
不公開定向融資 瀏覽:481
新日股份蓄電池 瀏覽:384
貨幣基金保險理財 瀏覽:550
快期期貨交易終端v3 瀏覽:202
富祥金融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854
以嶺葯業融資融券 瀏覽:562
京東錢包里的理財基金 瀏覽:15
基金發行理財產品流程 瀏覽:739
2019年3月6日鮁魚圈玉米價格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