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中國的系統重要性銀行有哪些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規模體量大,在金融市場上具有風向標作用,識別並強化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有助於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促進市場公平有序競爭,有助於提高我國銀行體系的穩健程度、切實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評估辦法》是評估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基本規則,是強化宏觀審慎管理、防範系統重要性銀行「大而不能倒」風險的重要舉措,是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關鍵制度安排,有助於識別對我國金融體系有系統性影響的銀行,有助於增強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有助於推動系統重要性銀行穩健經營。
要點一:與國際監管趨勢接軌
2018年11月27日,「一行兩會」聯合發布《指導意見》,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識別、監管和處置作出了總體性的制度安排。這一制度安排被看作是中國對於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的重磅利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表明,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因規模較大、結構和業務復雜、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強,在金融體系中居於重要地位,如果發生重大風險,將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因此,危機後有關國際組織和主要經濟體已就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建立了相關制度安排。
央行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從我國情況看,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部分規模較大、復雜度較高的金融機構因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度高而居於金融體系核心,對我國金融體系整體穩健性以及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具有重要影響。為此,迫切需要明確政策導向,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識別、監管和處置作出制度性安排。
實際上,據了解,在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27個成員國中,目前絕大部分國家已經建立了本國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和監管辦法,我國在這方面的探索進度相對較慢。因此,有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指導意見的頒布,不僅是出於防範系統性風險的考慮,也是重要的監管制度補短板,與國際監管標准接軌。
要點二:先從銀行業切入,證券、保險業隨後
《評估辦法》是《指導意見》發布後的首個配套細則,之所以先選擇制定出台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評估辦法,主要有以下兩方面考慮:
一是銀行業在我國金融業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從我國實際情況看,目前我國金融業總資產300萬億元,其中銀行業總資產268萬億元,在我國金融業總資產中佔比達到89%。考慮到銀行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工商銀行(港股01398)、農業銀行(港股01288)、中國銀行(港股03988)、建設銀行(港股00939)等4家銀行均已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名單。
二是國際上對於評估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方法已較為成熟,對我國來說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現行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認定中,基本僅包含銀行、保險這兩類金融機構,但將證券業、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納入並沒有先例。根據安排,我國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涵蓋了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以及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認定的其他具有系統重要性、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例如,此前外媒就多次報道,螞蟻金服等金融科技「巨頭」有望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
因此,如何設定針對證券業、從事金融業務機構的評定標准,以及針對這兩類機構如何設定特別監管要求和特別處置機制備受外界關注。
此外,《指導意見》設定了參評機構的范圍標准:一是可採用金融機構的規模指標,即所有參評機構表內外資產總額不低於監管部門統計的同口徑上年末該行業總資產的75%;二是可採用金融機構的數量指標,即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參評機構數量分別不少於30家、10家和10家。
要點三:納入名單的銀行將有何特殊「待遇」
一旦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則意味著要身上的「擔子」將更重。這主要體現在將會有額外的、更為嚴格的特別監管要求,以避免日常經營中盲目擴張;同時,為以防萬一,還要制定特別處置機制,確保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經營失敗時,能夠得到安全、快速、有效處置,保障關鍵業務和服務不中斷,防範「大而不能倒」的問題。
央行有關負責人就表示,按照《指導意見》確定的分工,銀保監會仍依法負責對系統重要性銀行實施日常監管。央行則從強化宏觀審慎管理、防範系統性風險出發,一方面,牽頭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擬從實施附加資本要求、落實資本內在約束機制入手,強化流動性、大額風險暴露、風險數據加總和風險報告等方面的監管要求。另一方面,從制定恢復和處置計劃、開展可處置性評估等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切實提高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經營穩健性。同時,央行將持續開展系統重要性銀行監測分析,開展壓力測試,並視情提出相應的附加監管要求。
一旦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確定後,意味著這些銀行將要執行更為嚴格的資本充足要求,這些銀行也將面臨更大的資本補充壓力,發行優先股、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資本補充工具的需求也會更大。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熊啟躍曾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以附加資本要求為例,巴塞爾委員會對入選的G-SIBs按最終得分劃定了五級,不同等級對應不同的附加資本要求(從1%到3.5%不等),預計我國也會借鑒這種方式設定分級附加資本要求。
「從其它國家實施的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s)監管要求看,一般情況下,D-SIBs的附加資本要求會比G-SIBs低,預計我國也會如此。」熊啟躍說,不過,即便如此,由於當前我國銀行業普遍資本緊缺,一旦入選系統重要性銀行,還是會加重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特別是對部分股份行等中小銀行。
民生銀行(港股01988)首席宏觀研究員溫彬表示,隨著《評估辦法》的實施,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機構盲目擴張規模的沖動將會受到抑制,這也標志著差異化監管走向深入、走進實質階段。《評估辦法》通過對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的定量打分,輔之以監管定性評價,為差異化監管奠定了較好基礎。預計6家國有商業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1家開發性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10家左右規模較大的城商行將進入備選,其中打分結果有望選定20家左右的銀行作為第一輪系統重要性銀行。
要點四:評估系統重要性銀行需要這些流程
根據《評估辦法》,我國未來將每年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根據名單對系統重要性銀行進行差異化監管。評估流程將包括確定參評銀行范圍、向參評銀行收集數據、計算系統重要性得分、進行監管判斷、確定並公布名單等。
其中,確定參評銀行范圍的標准為,若某銀行滿足下列任一條件,則應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范圍:
1.以杠桿率分母衡量的調整後表內外資產余額在所有銀行中排名前30;
2.曾於上一年度被評為系統重要性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述第一條標准,預計首批系統重要性名單中,基本將涵蓋政策性銀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部分頭部城商行。
按要求,參評銀行於每年6月底前填寫並提交上一年會計年度數據。銀保監會在完成數據收集後,計算參評銀行系統重要性得分。得分達到300分的銀行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按系統重要性得分進行分組,實行差異化監管。各組分界值如下:第一組:300分至449分;第二組:450分至599分;第三組:600分至1399分;第四組:1400分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得分達到300分的銀行杯被納入初始名單後還需監管部門判斷,最後交由金融委審議確定終極名單。對於300分以下的銀行,也有可能會納入名單,央行、銀保監會可根據其他定量或定性輔助信息,提出將系統重要性得分低於300分的參評銀行加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的監管判斷建議,與初始名單一並提交金融委辦公室。
此外,金融委每三年對本辦法規定的評估流程和方法進行審議,並進行必要調整與完善。行業發生顯著變化、現有評估流程和方法不能滿足防範系統性風險實際需要的,金融委可對評估流程和方法進行額外審議。
要點五:依據四大類共計13項指標評分
《評估辦法》發布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向參評銀行發送數據報送模板和數據填報說明,收集2018年數據,開展2019年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
根據《評估辦法》,首先,採用定量評估指標計算30家參評銀行的系統重要性得分,評估的一級指標包括「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復雜性」,指標權重均為25%,每個一級指標下設若干二級指標,得分達到一定分值的銀行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具體評估指標構成如下:
一、規模:採用作為杠桿率分母調整後的表內資產余額和調整後的表外項目余額之和作為定量指標,按照《商業銀行杠桿率管理辦法》規定的口徑計算。
二、關聯度:包含三個定量指標,權重均等。
1、金融機構間資產,指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交易形成的資產余額。
2.金融機構間負債,指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交易形成的負債余額。
3.發行證券和其他融資工具,指銀行通過金融市場發行的股票、債券和其他融資工具余額。
三、可替代性:包含四個定量指標,權重均等。
1.通過支付系統或代理行結算的支付額,指銀行作為支付系統成員,通過國內外大額支付系統或代理行結算的上一年度支付總額,包括為本銀行清算的支付總額和本銀行代理其他金融機構進行清算的支付總額。
2.託管資產,指上年末銀行託管的資產余額。
3.代理代銷業務,指銀行作為承銷商或代理機構,承銷債券,代理代銷信託計劃、資管計劃、保險產品、基金、貴金屬等業務的年內發生額。
4.境內營業機構數量,指銀行在境內設立的持牌營業機構總數。
四、復雜性:包含五個定量指標,權重均等。
1.衍生產品,指銀行持有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名義本金余額。
2.交易類和可供出售證券,指銀行為交易持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證券余額和可供出售證券余額之和。
3.非銀行附屬機構資產,指銀行控股或實際控制的境內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產總額。
4.理財業務,指銀行發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
5.境外債權債務,指銀行境外債權和境外債務之和。
② 為什麼中國的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等,只有中行被列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系統重要性考量的是某個金融機構出現系統風險對全球金融的重要性,工行雖然市值最大,但主要業務是境內人民幣業務,出現系統風險對他國的金融影響沒有中行大。中行是中國的主要外幣兌換銀行,種類全數量大,所做業務涉外比例較大。當然了,現在工行也已入選
③ 我國有哪些金融機構
我國金融機構按其地位和功能劃分大致有以下四類:①貨幣當局。又稱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是一個國家金融機構體系的核心,沒有這個銀行,國家的貨幣運轉就會發生紊亂。中央銀行是發行貨幣的銀行,只有它能發行貨幣,它是銀行的銀行,當銀行沒有錢的時候,可以向中央銀行借錢,中央銀行是整個社會最終的支付者。②銀行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又分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合作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商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③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合作社及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額貸款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中心、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公司、財務公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④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包括外資、僑資、中外合資的銀行、財務公司、保險機構等在我國境內設立的業務分支機構及駐華代表處。
④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宏觀效應
目前,學者們比較多地集中於微觀經濟面的分析,並取得共識。一是增加投資人和發行人在市場進行避險、投機和套利的工具選擇范圍;二是降低交易成本及增加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三是減少信息不對稱和代理成本問題。但是,在金融創新的宏觀效應討論中,分歧較大。例如Peter Tufanoc等(1995)結合案例論證了金融創新對經濟社會的福利改善;潘愛華(2006)分析研究了金融創新在宏觀層面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對金融創新的推動作用不能過於樂觀;陳子季(2000) 在理論層面上對金融創新推動金融深化、金融創新活動中貨幣供求機制的變化以及金融創新與金融體系穩定性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分析,認為金融創新是「雙刃劍」既促進了金融發展,又為貨幣政策的制定帶來困難,同時也增加了金融體系的潛在危機。一、SIFIs金融產品創新與金融體系的穩定性1.金融產品創新工具的定價金融產品創新的涌現,也許可能會導致金融機構危機的出現,進而增加整個金融系統風險,但這主要取決於金融創新內在的各種風險是否得到合理定價,也就是說,從事新型金融業務,是否能產生足夠的利潤額來彌補來自市場、信用及其它方面的風險。因為影響金融市場的因素不斷增加,金融創新工具定價比傳統金融工具定價要困難的多。創新工具出現之後,若市場競爭激烈、金融機構會降低定價,這種定價可能低於合理考慮了風險成本之後的價格。許多西方經濟學家相信,隨著創新工具市場的成熟,創新工具風險真實地表現了自己之後,工具的定價將會趨於合理。但在從不合理到合理的轉變過程中,可能已有不少金融機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並因此引起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引起金融危機。2.金融產品創新的風險積累和傳染效應由於金融產品創新的風險積累和傳染效應以及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強關聯性,造成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創新降低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金融產品創新的風險積累和傳染效應,主要是由金融產品創新工具的特點和金融產品創新所帶來的交易方式的改變所決定的。首先,金融產品創新工具「以小博大」的杠桿性可能給交易者帶來高收入,也可能帶來巨額損失;其次,金融產品創新工具具有虛擬性,金融產品創新工具的虛擬性所產生的市場後果是,金融產品創新市場的規模大大超過原生市場的規模,造成虛擬市場與實體市場的脫離。另外,金融產品創新所帶來的交易方式的改變也會使金融機構面臨一些經營風險。最後是投機所造成的風險增加。當代金融產品創新為投機活動創造出了大批先進手段,這些投機手段的使用加劇了金融風險的積累和傳染。此外,由於金融產品創新一方面在金融機構之間創造出遠比過去復雜的債權債務鏈條,直接加強了金融機構之間、金融市場之間、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之間的密切聯系,另一方面間接推動了以金融業務國際化、金融市場國際化、資本流動國際化為主要表現的金融國際化趨勢,加之在場外交易市場中由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公眾對其他金融機構信用的心理預期作用,將致使局部的金融風險更易轉化為全局性的金融風險,從而削弱了金融體系抵禦局部風險的能力,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也隨之降低。這就是金融產品創新的傳染效應。二、SIFIs金融產品創新與高端行業發展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創新會促進高端行業的發展,例如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由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過程所具有的特性,傳統的財政投入和銀行信貸等資金支持方式難以適應其發展的需要。具有「以小博大」特徵的金融產品創新工具的廣泛使用使得風險投資者能以較小的風險資本進行投資,這刺激了風險投資者的投資慾望,推動了高科技創業投資的進一步發展。此外,金融產品創新對高科技創業投資的作用,還表現為:使風險企業家取得原來得不到的新的外部資金來源;為風險企業家提供廉價的投資資源;使風險企業家的流動資金融通更加順利;使風險企業家能夠更好地承擔投資或融資決策風險;為風險企業家提供了穩定生產成本的條件,企業可以通過金融市場參與、規避生產要素價格方面的風險;金融衍生市場的運作可為風險企業提供具有預見性的較為准確的價格信息,從而有利於企業的生產決策、銷售決策以及企業管理的其他方面;金融衍生市場的出現使價格信息更為靈敏,易於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創新會加快現代服務行業的發展。現代服務業,金融保險、法律咨詢、電影文化產業等等。加快高端服務行業的發展,有利於更好的解決目前不斷惡化的高校就業環境。發展新興的高端服務行業,拓展現代服務業的行業領域,對於吸納這些高素質的待業群體,改善社會資源利用環境,最大限度的發揮我們龐大的教育資源的智力優勢,促進第三產業內部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三、SIFIs金融產品創新與經濟發展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創新帶動經濟發展。以IS-LM模型來分析金融創新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例如,期貨和期權市場的建立,有助於價格波動的減緩和風險的降低,促進企業的投資(如上圖)。企業投資的增加會使IS曲線向右移動,由IS移至IS`,這將導致均衡利率的上升和均衡產出的增加,利率由i0增加到i`,產出由y0增加到Y`;同時,各種金融資產的替代性會增加,導致貨幣需求對債券收益率的變動更加敏感,LM曲線趨於平緩,呈LM`狀。顯然,這些將導致產出的增加和利率的降低。在新的均衡點E``處,產出為y``,利率為i``。雖然由於貨幣需求利率彈性的增大,貨幣政策的效應減弱,但是財政政策的效應會有所增強。金融創新改變了投資者對於利率變動的反應方式。無論通過何種渠道,利率上升會導致實際投資下降的趨向不會變。但是有沒有金融創新,結果是有差別的金融創新使投資者獲得資金的渠道增加了,為投資者增加了資金的可獲得性。因此,同樣在利率上升的情況下,因為金融創新的影響,實際投資的下降可能就沒有那麼多。因而實際投資對利率的敏感性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而減弱。可見,金融創新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性較強,金融創新的豐富應該使經濟運行更加有效。金融創新通過拓寬金融功能,便利社會的投融資,促進經濟增長;通過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業務、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創新作用於經濟增長。沒有金融創新,其經濟的內在動力就無法被調動起來。理性、適度的金融產品創新能夠動態調整金融產品結構,並優化金融體系結構,進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但是,非理性的過度金融產品創新則會導致金融體系內部結構失調,並波及實體經濟,最終引發經濟危機。我國微觀金融創新主體缺乏創新動力、基礎性條件薄弱,金融創新呈現區域性,滯後經濟發展,這些都限制了我國金融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推動能力。因此,一方面,市場需要更多的金融產品創新以擴大金融服務的種類,減少某種產品或交易的擁擠問題;另一方面,必須對金融機構的市場參與行為進行規范和監督。
⑤ 中國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指專門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我國的金融機構,按地位和功能可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
第四類,在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以上各種金融機構相互補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金融機構體系。
1、中國人民銀行 2、政策性銀行
3、商業銀行 4、保險公司
5、信託投資公司 6、證券機構
7、財務公司 8、信用合作組織
9、其他金融機構
其中其他金融機構包括:
中國郵政儲金匯業局:以個人為服務對象,以經辦儲蓄和個人匯兌等負債、結算業務為主。
金融租賃公司:根據企業的要求,籌措資金,提供以「融物」代替「融資」的設備租賃;租期內承租人只有使用權。
典當行:以實物佔有權轉移的形式為非國有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臨時性質押貸款。
⑥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名單
國際金融監督和咨詢機構金融穩定理事會4日在法國戛納發布全球29家「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以下是首批29家「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 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
紐約梅隆銀行(BankofNewYorkMellon)
花旗銀行(Citibank)
高盛集團(GoldmanSachs)
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
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
道富銀行(StateStreet)
富國銀行(WellsFargo) 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RoyalBankofScotland)
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Bank)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匯豐控股(HSBC) 法國巴黎銀行(BNPParibas)
農業信貸銀行(CreditAgricole)
人民銀行(BanquePopulaire)
興業銀行(SocieteGenerale) 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義大利:
裕信銀行(UniCredit) 瑞士銀行(UBS)
瑞士信貸集團(CreditSuisse)
比利時:
德夏銀行(Dexia)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UFJ)
瑞穗金融集團(MizuhoFinancial)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MitsuiBanking) 中國銀行(BankofChina)
⑦ 國內哪幾家是系統性重要銀行,請告訴我劃分標准和出處,謝謝
國內就是中國銀行被列入系統性重要銀行。
金融穩定理事會將「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額外核心一級資本率要求劃分為五個級別,分別為1%、1.5%、2%、2.5%和3.5%。「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重要性越高,則其面臨的額外核心一級資本率要求也就越高。
(7)國內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金融創新通過拓寬金融功能,便利社會的投融資,促進經濟增長;通過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業務、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創新作用於經濟增長。沒有金融創新,其經濟的內在動力就無法被調動起來。
理性、適度的金融產品創新能夠動態調整金融產品結構,並優化金融體系結構,進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但是,非理性的過度金融產品創新則會導致金融體系內部結構失調。
並波及實體經濟,最終引發經濟危機。我國微觀金融創新主體缺乏創新動力、基礎性條件薄弱,金融創新呈現區域性,滯後經濟發展,這些都限制了我國金融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推動能力。
⑧ 中國的三大金融機構有那些
中國的三大金融機構是銀行、保險、證券。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編碼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宏觀層面統一了中國金融機構分類標准,首次明確了中國金融機構涵蓋范圍,界定了各類金融機構具體組成,規范了金融機構統計編碼方式與方法。
該《規范》對金融機構的分類:
貨幣當局
1、中國人民銀行;
2、國家外匯管理局。
監管當局
1、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2、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
1、銀行;
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聯社);
3、農村信用合作社(含聯社);
4、農村資金互助社;
5、財務公司。
銀行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
1、信託公司;
2、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3、金融租賃公司;
4、汽車金融公司;
5、貸款公司;
6、貨幣經紀公司。
證券業金融機構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3、期貨公司;
4、投資咨詢公司。
(8)國內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通常提供以下一種或多種金融服務:
1、在市場上籌資從而獲得貨幣資金,將其改變並構建成不同種類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資產,這類業務形成金融機構的負債和資產。這是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行使這一功能的金融機構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類型。
2、代表客戶交易金融資產,提供金融交易的結算服務。
3、自營交易金融資產,滿足客戶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需求。
4、幫助客戶創造金融資產,並把這些金融資產出售給其他市場參與者。
5、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保管金融資產,管理客戶的投資組合。
上述第一種服務涉及金融機構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種服務是金融機構的經紀和交易功能;第四種服務被稱為承銷功能,提供承銷的金融機構一般也提供經紀或交易服務;第五種服務則屬於咨詢和信託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機構
⑨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介紹
所謂「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是指業務規模較大、業務復雜程度較高、一旦發生風險事件將給地區或全球金融體系帶來沖擊的金融機構。根據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通過的協議,這些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將被要求額外增加資本金,金融穩定理事會將在每年11月對名單進行審查和更新。
⑩ 全國系統重要性機構 包含哪些銀行
「系統重要性銀行」是指一些巨大的金融機構,他們的問題對某一個國家、或者全球金融體系造成影響。這個概念是在09年金融危機之後提出來的,進入了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就意味著遭遇更嚴格的監管,所以標準的出台關繫到所有大型銀行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