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中國金融跨國公司

中國金融跨國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27 06:37:47

① 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跨國公司的戰略選擇

美國金融危機給世界帶來的經濟影響及中國應對策略

美國金融危機在08年9月開始發爆發以來,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動盪不安,也讓世界經濟走向極度的低迷之中。美國華爾街帶來的這場金融風波引發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的金融走向破產邊緣。還有相當多的國家也在忙於自救當中,美國自身已經是因金融問題而焦頭爛額,窮於應付,採取多種措施還是解決不了這個巨大金融危機影響。美國向世界各大國請求共同行動來應對這次前所未有的美國金融動盪不安帶給世界的影響和經濟危機。為此,美國及西方國家,中國及亞太各國,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國,中東各國,南美各國,非洲各國,俄羅斯等國家都在盡全力組織應對。聯合國也沒有閑著,幫著為美國擦屁股,以共度這場全球經濟危機。中國在這場危機中也不能倖免,損失也不小,但中國好在發展勢頭強勁,外匯儲備充足,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較大和啟動一系列利好政策來抵禦美國引爆的全球金融動盪和經濟危機。這里,且看宇內一刀來為網友們進行論述和分析,以示網友:

首先來回顧一下,由美國引發的這場全球金融動盪帶來的世界經濟危機!

08年3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

08年9月7日,有美國房貸市場半壁江山的美國五大銀銀行之二的「房利美」及「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宣告這兩個銀行正式破產。

08年9月15日,處於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銀行」申請破產保護,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投資銀行」被美國銀行收購。等於是又關停了並掉一個銀行了。

08年9月21日,美國的第一大投資銀行「高盛銀行」和第二大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銀行」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

08年9月16日,美國的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宣布已到危急關頭,其也是世界最大的國際保險集團公司。

08年9月25日,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邦監管機構接管,正式成為美國的國有資產。

08年9月29日,美國的「美聯銀行」被「花旗銀行」正式收購了。

從上面看,美國的五大投資銀行全部倒閉、關停或轉型。這正式向世界表明美國的投資銀行已無力進行世界投資了,美國政府已走向破產之路。

美國邁入金融動盪不安和走向有史以來的經濟危機後,為世界帶來的嚴重的金融動盪和經濟影響。這里我們再來看看世界各地和各主要大國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情況:

英國受到的影響狀況:美國次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和經濟海嘯風暴迅速抵達大洋彼岸的英國,和美國有著「相同語言」的英國成為這次風暴的首位「受害者」。是繼美國普通民眾消費者之後,英國民眾也在開始感受到這場由美國金融動盪帶來的全球性危機對其經濟和生活的影響。英國民眾的消費現在是入不付出了,人均每月要從儲蓄中拿出41英鎊(約合人民幣489元)彌補平時的生活不足 ,可見經濟也是拮據。據說英國現在的房地產市場也受到了巨大沖擊,英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連續11個月處於萎縮狀態,而這種下降趨勢還在繼續,看不到終點。

印度受到的影響狀況:印度股市已經是承受不住來自美國的沖擊壓力,在走入難以挽回的潰散之路上,以前眾多IPO案現在已經在撤銷。來自境外的外資對前景是嚴重悲觀和失望,孟買證交所敏感30指數跌破兩年來最低點,上周一,印度股市指標股指孟買證交所BSE敏感30指數即跌破12000點大關,以兩年來最低的11.801.70點收盤。印度的經濟前景不容樂觀,美國國會通過的85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在印度沒有引起任何利好的反應,相反,有很多投資者認定美國經濟已病入膏肓了,與美國經濟聯系緊密的印度將難逃厄運。印度政府指示某些地方的警方開始監視湖泊、運河等地,以免投資失利者自殺行為等現象。

日本受到的影響狀況:08年10月8日,日本東京股市,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在當地時間下午1點半時跌至9502.48點,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了653點多,比去年7月的18261.98點幾乎縮水一半。股價的持續下跌讓日本民眾不得不害怕,有的日本民眾居然後悔沒有在較高價位時拋出手中股票。受經濟的不景氣影響,日本各百貨商店經歷前所未有的景況,今年8月份日本全國百貨商店女性服裝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比減少5.3%,女式手提包等隨身用品的銷售額同比也減少3.6%。「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嶌峰義清稱:「此前,日元只對美元升值時,日本企業還可以從日元對歐元貶值中得到補償,現在美元、歐元同時貶值,這種情況嚴重打擊日本企業。」
俄羅斯受到的影響狀況:2008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不良苗頭,俄羅斯金融上最先反應在證券市場上。開始時股指調頭向下,開始時以為只是正常調整,在短短5個月後,連破數個重要關口,跌幅超過60%,特別是在10月6日創有史來單日最大跌幅紀錄,指數收盤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9%,以866點報收。受經濟的嚴重影響,老百姓購房門檻也被抬高了,房價又居高不下,房市交易現委縮,銀行一度停止房貸。雖然說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但俄羅斯經濟總體運行還是比較正常的,宏觀經濟指標表現良好,200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超過12%。俄羅斯政府還擁有雄厚的儲備資金,截至9月1日,黃金外匯儲備達5816.381億美元,與年初相比增長21.7%,這些都保障著俄羅斯經濟正常發展和經濟的平穩運行!

中東國家受到的影響狀況:在中東地區,各國股市在10月7日紛紛下跌,市值大大縮水。據估計在過去三天中,有6個海灣產油國的7個股市總共縮水了1500億美元,總市值跌至8000億美元左右。

非洲國家受到的影響狀況:肯亞股市,內羅畢證券交易所有20種股票指數已從去年底的5400多點跌到目前的約4100點。東非最大經濟體肯亞股市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奈及利亞股市,現在這兩大股市已經是持續數月的呈下跌態勢,市場交易少了許多。

巴西受到的影響狀況:根據巴西一家專業統計機構9月初公布的數字,今年5月,巴西股市總值14040億美元,但到9月8日總市值只有8720億美元,跌幅為30.8%。10月6日,聖保羅股市再度遭遇「黑色星期一」,下跌幅度一度超過15%。可見這次嚴重的經濟危機對巴西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中國受到的影響狀況:中國的股市也同樣受世界及美國的金融動盪不安的嚴重影響,下跌了不少。不過受政府一系列措施的推出,已止跌回穩。中國有關各大銀行對美國的投資和有關債券等確實損失不小,都有相當的損失。但隨著國家的調控等措施已是盡量減少損失。

歐洲各主要大國受到的影響狀況: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對美國金融動盪帶來的嚴重影響也是相當大的。股市在不斷下跌,物價的高漲讓普通民眾買不起高檔品。失業加劇,經濟在不斷委縮,歐元也在變相貶值。美國向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伸手要援助也得不到幫助。相反,歐洲聯盟國家及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都在批評美國的經濟政策和措施不力,給他們帶來經濟的嚴重不利影響。

由美國華爾街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機有如巨風海嘯,迅速波及全球。不管是同屬發達國家的歐洲聯盟國家,還是英國或是日本,還是經濟尚未開放的非洲,以及是坐享石油美元的中東,或者說是新興崛起的金磚四國等國家。都在感受著這場金融巨風帶來的狂掃與震撼。世界在不斷進行全球化的今天,已經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美國金融危機之外的絕緣體了。因此世界團結起來應對這場全球危機也是必然。由於這場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主要國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擔心發達國家或承諾捐助的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欲減緩或放棄原先承諾,從而影響到聯合國持續推動改善的千禧年發展目標、氣候變遷與燃油危機等。為此,聯合全球主要國家領導人及各大組織領導人進行磋商應對這場危機。10月13日,全球各主要國家財長齊聚華府研商因應全球信用危機之道,聯合國計劃在二十四日邀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相關機構首長召開理事會議,討論聯合國的因應策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主持理事會議,聽取兩大金融機構負責人等首長與專家的建議。世界和國的聯合應對,希望能夠加快結速這場危機,為世界帶來金融穩定與經濟平穩及經濟發展。

中國在這場金融風暴與經濟危機中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中國的損失也是巨大的。但作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國家,中國在不斷地推出自已的利好政策與措施來穩定中國市場和世界金融及經濟秩序,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中國強勁的發展態勢和穩定的政策是世界經濟的「避風港」!

中國應對這次美國金融和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行動來穩定和促進發展:

一.降低了存貸款利率,促進經濟的平穩運行。

二.免除了存款利息稅等。

三.加快和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力度,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與生存發展。

四.打擊金融系統的腐敗分子和美國嬰鵡,為中國的金融穩定和平穩運行奠定重要的生存和發展基礎。

五.加強各銀行系統的監管力度,調整銀行運作能力。維護金融穩定。

六.啟動新一輪「新農村建設」和農業改革,推動中國的農村經濟發展,使我國的經濟由單一城市經濟,引向城鄉兩大經濟發展動力的車輪飛奔上來。加快中國城鄉一體化經濟的發展,從而使中國經濟邁入世界高速發展之路。推動和引領世界的經濟發展。

美國這場金融海嘯給世界帶來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宇內一刀以為,美國將在這場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從世界經濟超級大國的地位上落下來,成為一個一般性大國。美國的「自由女神」將走下神壇邁向歷史的垃圾處理場。美國的軍事力量因為缺少經濟力的支撐在不久的將來也將來走向衰亡。在新興國家的發展及美國的跟隨國家的反目下,美國不久後將走向世界最危險國家的行列。美國經濟衰退導致美國政府和民眾破產,美國的資本主義帝國將走入世界末日。美國內部不和,人民種族分裂,國內人民內部矛盾激化,窮兵黷武在軍隊盛行,國家行將分裂。人們在不久的將來將向社會主義國家看齊,美國的政策也將以社會主義國的政策為範例來進行演變。美國高舉的「自由、民主、人權」在美國及西方走入死胡同,相反,社會主義國家的新的高度發展的「自由、民主、人權」得以成功。美國正式被社會主義制度代替和共產主義理想洗腦,一個既將崩潰而分裂的美國被中國和古巴等共產主義國家挽救了,成為世界共產式的民主國家。從此,美國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影響下獲得新生!

受金融危機影響 在華跨國公司寄望中國市場

金融危機之下,消費者的惜金和市場的低迷讓企業越發感到局勢艱難,即使是跨國公司,日子也不好過。裁員、合並、減產、出售資產……這些利空的詞彙最近經常和跨國公司,甚至是世界500強企業的名字結伴出現。
盡管中國也受到危機的影響,但一些在華投資的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仍然充滿信心。而在歐美市場已經或接近衰退的情況下,經濟增長仍然接近兩位數的中國,也讓在華投資的跨國公司寄予更大的希望。
看重中國市場汽車是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據LeFigaro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全球汽車銷售量呈整體下行。其中,西班牙市場汽車銷量下降幅度高達40%;義大利市場的銷量跌幅達18.9%;美國通用汽車(Gen鄄eralMotors)的銷量下跌45%,跌幅創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低點;美國福特車(Ford)的銷量下跌30%;日本豐田車(Toyota)的銷量下降25.9%。
但在中國市場,跨國公司仍然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今年1~9月份,通用汽車在華共計銷售830,480輛汽車,同比增長10.2%;市場份額約為12%。通用汽車公司公關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答復,現在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時刻,對全球汽車產業來說,其實都面臨著這樣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對於中國汽車行業而言,8月和9月的市場需求感覺要比去年稍微弱一些,這不僅由於近來凸顯的全球經濟危機,同時也是由於受到了四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油價攀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這和目前中國快速增長的市場相比會有一些落差,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市場需求的減少還是非常小的。
該公司表示,這並不會影響我們在中國市場的繼續發展。通用汽車認為像中國這樣的高增長、高產銷量的新興市場,短期的波動是有的;而長期來看,還是增長的。中國市場仍然是通用汽車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通用汽車公司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新興市場國家比中國重要,通用汽車預期來自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要高於任何其他市場。「現在我們面臨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同通用汽車在北美實施的復興計劃都不會影響到我們對中國市場的積極戰略,包括新投資以及引入新車型。」
而IT業巨頭英特爾公司最近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也顯示出其在亞太區的利潤大增。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該公司營收102億美元,同比增長1%,其中英特爾在亞太地區的營收為53.89億美元,凈利潤同比上漲了12%。
同樣是IT企業的惠普公司也認為,中國經濟發展中仍然蘊藏很多商機。中國惠普有限公司列印及成像系統集團、消費客戶及噴墨系統事業部總經理張永紅此前對媒體表示,雖然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不好,但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仍然蘊藏很多商機,「比如在西部,四川地震後,旅遊業的重新創建,惠普就通過全能、高效、節省的優勢幫助旅遊業高效創業。」他表示,金融危機爆發後,確實存在大型企業放緩采購速度,企業用戶減少,但是針對這樣的情況,細分客戶是企業成長的關鍵,同時,惠普也將用好的產品專注於成長型企業。
在華投資不減與在歐美市場分外謹慎不同,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投資計劃並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通用汽車公司表示,其將將繼續在中國投資,並保持在中國的領先地位。「到目前為止,我們對中國的投入一直是一如既往的,是全速推進的。我們會將在中國市場的所有收益繼續重新投入到中國,這會給通用汽車在中國的長遠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通用汽車計劃2008年以及2009年,每年向中國市場投資10億美元,以保證通用汽車在中國的繼續高速增長。
據了解,截止2007年底,通用汽車向中國市場的投資總額已經達到42.94億美元。其還將繼續向中國市場引入新的產品和技術,包括混合動力及新能源汽車及技術。同時,雪佛蘭Volt增程型電動車將於2011年引入中國,中國也將成為美國本土之外第一個引入Volt電動車的市場。
而丹麥在華最大投資企業之一的諾維信公司同樣表示,其在中國的投資不會改變。自1994年起諾維信公司在華累計投資2億美元,分別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了全球酶制劑生產基地,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設立了中國首家外資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此外,諾維信在江蘇太倉建立了蘇州宏達制酶有限公司;在沈陽設立了微生物生產基地。
目前,中國在諾維信全球化戰略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已逐漸成為諾維信最重要的業務增長引擎和研發、生產及運營中心。諾維信中國總裁柯銘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看其產品很大部分是用於生活食品、洗滌、紡織等生活基礎需求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未來在中國,諾維信的研發將不斷加強。他說:「一棟新的研發樓已經在施工中,預計到明年7月1日完工,屆時我們的各研發小組都可以得到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設備。我們的研發力量將擴展至基礎研發,包括微生物篩選和利用;應用研發,主要是諾維信現有產品針對中國客戶的優化和第二代燃料乙醇技術的研發。」
而英特爾公司也宣布了一系列在華投資計劃。上月底在中國進行第五次訪問的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宣布,為深圳創意科技注資2000萬美元,支持綠色科技發展,這是英特爾對中國環保科技領域的第一筆投資。另外,英特爾正在中國投入1.5億美元,支持67個項目,以推動IT產業生態系統建設和提升本土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歐德寧堅持,英特爾在明年的所有投資計劃保持不變,包括對中國的一系列投資。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② 中國金融類跨國公司有哪些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投、

③ 中國最大的十家跨國公司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 中建 中糧 中金 海爾 聯想 一汽 香港地區的和記黃埔以及台灣省的鴻海精密、台灣中油公司 希望蛋卷的回答能幫上你 補充: TCL聯想等入選復旦大學《中國跨國公司排行榜》 2009年02月01日17:32 來源: 我有話說 查看評論(0) 好文我頂(0) 記者 張騫 晚報訊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昨天發布《中國跨國公司排行榜》。依據其海外資產排名,有18家中國跨國企業進入榜單。 這18家企業依次為:中信集團、中遠集團、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首鋼集團、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TCL公司、聯想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深業集團、寶鋼集團、上汽集團、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海爾集團。這18家中國跨國公司覆蓋4個廣義的行業種類:多元化型企業、能源礦業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機電業,每一類分別占據了所有18家企業海外資產的36%、23%、31%和10%。 調查表明,中國跨國公司尚處於起步階段,跨國指數僅為15%,比俄羅斯和巴西的跨國公司的同類指數要低。中國跨國公司對海外資產進行整合的能力也較弱。18家企業中只有兩家有多於100億美元的海外資產,只有三家擁有超過10000名的海外雇員。 根據2008年的 《世界投資報告》,在世界前100家非金融性質的跨國企業中沒有中國企業。 希望這次能幫上你。

採納哦

④ 金融危機後跨國公司對中國投資的新特點

哇,明天交的作業現在才想寫,佩服你的魄力啊!幫你湊兩句

跨國投資一貫的目的就是分享和奪取中國經濟成長的成果。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舉動值得關注的有這么幾點,我認為也是指引跨國投資的新方向。
1、舉起新能源的大旗,大有依靠新能源製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氣概。
2、打擊其他國家的製造業,日本、中國等等,手段多多。
3、加強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操縱,比如最近的歐元美元走勢。

因此跨國投資的新特點可以簡單的套用一下就是:
1、依託自身的出身優勢,搶占、控制產業技術的制高點。
2、繼續跟蹤資源類產品的市場走勢和尋找投資機會,伺機而動,比如說對稀土、稀有金屬等原材料領域,對農業等基本生產領域,從源頭上分享利益。
3、藉助國際政治經濟力量對中國政府的壓力,試圖進入金融領域,直接通過金融手段獲取利益。

⑤ 金融危機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本土化經營策略轉變有哪些

多的不知道,那我們公司舉例,危機後經營策略有以下轉變:
1. 裁員50%,同時不招聘新人;
2. 取消70&的市場推廣費用;
3. 取消所有國際出差或會議計劃和費用
4. 國內出差費用降低50%以上

總之就是「開源節流」。

⑥ 在金融危機下跨國公司的經營策略是什麼

草 這還用說嗎 加快發展速度 加強內地市場 飽和經營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東西你要能做到壟斷 那經濟在危機也和你沒關系

在說你也得先說你公司是哪的啊 發展什麼業務 總公司是哪的啊

太多人知道金融危機這個詞了 太多人天天提了 我真cao了 礙不礙你們個事兒

我得嘴欠說兩句 別覺得知道現在經濟不好 天天把金融危機掛在嘴邊就象個人兒了 差老了

金融危機 在我看來其實是天大的好事啊 等著盼著終於來了 口水都下來了 因為金融危機其實是給窮人上位的機會 是縮短貧富差距的必經過程 因為有危機才有復甦 經濟不就是做買賣嘛 買賣買賣不就是底買高賣嗎 沒有危機怎麼底 怎麼把有錢人的資產變少 怎麼讓窮人把錢變多點 在說了 全世界都可以說金融危機 中國不可以 中國只是因為政府想控制經濟的節奏才鑄造了這樣的大環境 就象10幾20年前一樣 中國政府每10來年就來這么一次 世界都在危機 中國在通貨膨脹 之所以現在物價下劃只是因為政府想避免過度通貨膨脹有計劃的調整物價 也是巧了 現在經濟不好 中國政府的控制手段被遮擋了不少 其實中國的經濟完全在政府控制之中 就象90年代萬元戶的崛起和2年間的迅速衰落 其實和現在一樣的 當年92年以前1W存銀行利息是百分之10-12 當時的人工資才不到7 8十塊一個月 所以萬元戶才那麼NB吃利息都比人掙得多 可是92-94短短兩年人均月收入高達3 4百 人人攢兩年錢都能當W元戶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中國的錢狂升值(我在美國感覺不是美圓貶值太厲害而是RMB上漲太NB) 中國的物價暴漲 和當時是一樣一樣的 也是短短的兩年 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咱們活了20多年物價才長了1倍 這兩年就又漲了一倍 其實同樣的疑惑在我們父母2 3十歲的時候也有過 中國政府每10幾年或者20幾年都會來這么一下 所以在敗老說中國金融危機了哈 中國TM比哪都不危

不過話又說回來 金融危機還是好地 需要地 而且是要來的更猛烈些地 因為年輕人想上位需要機會啊 經濟那麼好 有錢人那麼多 你憑什麼出頭啊 現在有很多上一輩的人說自己沒趕上80年代改革開放90年代下海經商 其實都不是沒趕上 只是當時沒看明白 覺得經濟這不好那不好的 都沒下手干點什麼 都沒把握住啊 現在想起來覺得是機會過去了 其實當時一個個嚇的象狗似的 覺得經濟完了要崩潰了 這樣人一點都不值得可憐 不過大家應該也發現了 一到經濟不好的時候一旦有了復甦的勢頭馬上就有一批人和一批新興事物崛起了 類似94以後玩股票 股甾以後玩網路 現在要網路在下去了呢 反正中國政府是精 經濟在不好也控製得住 如果有一小部分人跑到前頭了 先人一步富起來了那榮譽全歸於政府了 都說是改革開放好 草 其實是那些人看得明白 博了一下大環境 博對了就先富起來了 博錯了早就死了 他們沒死說明中國金融完全沒有什麼危機嘛 根本就是 改革改革在改革 控制控制在控制 那還怕什麼 在說了金不金融危機管你個XX事 你掙多少錢啊 還是做多大買賣啊 一天到晚金融危機掛在嘴邊 非把自己弄的象個人兒似的 我怎麼就看不起呢 沒有文化的還沒事問問我前景怎麼樣 我cao我哪知道 我學經濟的我就可以主導經濟啦 我是誰啊 我覺得這些人要是明白經濟危機什麼意思就應該感到高興 做夢都帶著微笑 而不是整天不該自己的事一個兩個都愁死了 尤其是在美國的中國人 論經濟實力你們是全美最狗的 受影響也是最小的 人家不怕你怕什麼 都說光腳不怕穿鞋的 可是中國人呢 光腳的非說我好幾萬塊的大皮鞋穿著不舒服讓我給扔了 你裝給誰看啊 說你們別不願意聽昂 更有些裝懂的還說 美國都這樣了中國怎麼辦 我還就告訴你了 俺們中國他就沒危機過

好了 發完牢騷了 最後該說一點正面的話了 其實現在危機也好 正是為咱們這代准備的 大家就盡量把握吧 現在干什麼都不用怕 投資什麼都不能賠 將來怎麼地都不能後悔 如果看完了我的文章了 那些有點腦子的能趕緊研究研究能幹點什麼 別讓這10幾20年才一次的大潮過去了 那些覺得是自己是個人兒的賤人們也都閉了吧 別讓人瞧不起了 更別在美國丟咱中國人的臉了 還有些人可能覺得我說的不對 在biang說 你也別發表你那X意見 我就是這觀點 我問題就是這么看的 你看著不爽自己研究去 別JB各樣我

⑦ 試比較中國金融市場與西方國家金融市場,中國存在哪些

中國與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金融制度比較一國的金融制度一般包括三大要素,即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金融機構是指經營貨幣資金的各種金融組織。金融市場是金融機構和其他經濟主體從事金融活動的場所和領域。金融工具則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並能證明金融交易金額、期限和價格的書面文件。由於金融機構是金融市場上的主體,而金融工具是金融機構進行金融活動的手段,對金融工具的交易構成了金融市場的主要內容,因此,一國的金融機構在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下面我主要通過介紹美國、英國、德國三個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與我國進行比較。
美國
《一》美國的以聯邦儲備體系為中心的金融機構體系美國的金融機構主要由聯邦儲備體系(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府金融機構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所組成。
(1) 聯邦儲備體系美國的聯邦儲備體系由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和聯邦儲備銀行以及幾大顧問性質的機構組成。聯邦儲備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貨幣政策,監管12家聯邦儲備銀行和聯儲管轄范圍內的金融機構,確保美國支付體系的完整性和連續性,負責執行有關消費信貸的聯邦法規。同時,委員會還須向國會提交起經營情況的年報,以及一年兩度的有關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和聯儲貨幣與信貸供應增長目標特別報告。公開市場委員會是負責實施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業務的專門機構,即由他來決定聯儲在公開市場上應做何種交易。這些交易是指通過買賣政府和聯邦機構的證券,以吞吐存款機構的儲備,從而實現貨幣政策的目標。公開市場委員會也規定和指導外匯市場上美圓對外匯的操作。美國有12個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這些銀行在本區內設立自己的分行。它們的職責有:提出有關貼現率的建議;存款機構的准備金,通過貼現窗口向其提供貸款;印製、保管貨幣;清算存款機構的支票,為其轉帳;代理國庫;對轄區內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管。
《二》商業銀行美國的商業銀行有兩個主要特點,雙軌銀行制度和單一制。雙軌銀行制度指商業銀行的注冊分為聯邦政府注冊的國民銀行和在州政府注冊的州銀行。單一制是指,美國政府一般不允許跨州設分支機構。還有美國對銀行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除了50個州每州有一個銀行管理機構外,聯邦共有3個銀行管理機構並存,即:財政部所屬的通貨總監、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銀行進行檢查監督。
《三》政府金融機構 這是指有美國聯邦政府創辦的金融機構。主要有住宅信貸機構、農業信貸機構和進出口銀行。
《四》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美國,將商業銀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機構統稱為非銀行金融機構。 包括,儲蓄貸款社,互助儲蓄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養老基金,信託公司,金融公司、投資公司以及投資銀行。在這些機構中有的可吸收存款,如儲蓄貸款社、信用社等;有的則不接受存款,且資產的流動性較小,如保險公司、退休養老基金等。前者稱之為非銀行存款機構,後者稱之為非存款金融機構。
《五》美國在國外的銀行二戰後由於美元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貨幣,美國壟斷資本迅速擴張,海外投資激增,以及跨國公司的崛起,需要巨額資金支撐美國壟斷資本在海外的擴張,這樣促使了美國銀行在國外的迅速發展。
以上這些主要內容就是美國的金融機構體系的框架。
下面接著介紹英國的金融機構體系的主要部分。 英國英國的金融機構由兩部分構成,英國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英格蘭銀行是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主要的職能為: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政府的銀行。英國的銀行系統種類齊全,數量眾多,按照英國最新分類,"英國的銀行"主要包括零售性銀行、商人銀行、貼現行、其他英國銀行和海外銀行等機構。
英國的其他金融機構是指除了銀行以外的各類金融中介機構,主要包括房屋互助協會、國民儲蓄銀行、單位信託公司、金融行、養老金基金機構、保險公司。分行制是英國銀行體系的特色之一。
英國的銀行最早普遍實行分行制,被稱為英國模式,其特徵是:總行設在大城市,然後在國內外廣設分支機構作為總行的派出機構,由此控制全國的大部分銀行業務。英國銀行制度另一重要特點是,存在著不少專門從事票據貼現業務的貼現所。英國與其它國家不同,企業一般不直接向存款銀行要求貼現,存款銀行也不直接向英格蘭銀行要求貼現,而是通過貼現所辦理貼現與再貼現業務。
最後,倫敦作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批的投資者,因而就有大量的外國銀行雲集倫敦。
德國德國的銀行體系是從19世紀中葉,隨著國家工業化及其所引起的資本需求而發展起來的。德國的金融體系由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組成。德意志銀行是德國的中央銀行,在金融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擁有較大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聯邦銀行被認為是歐洲各國中最具有獨立性的中央銀行,按銀行法規定,聯邦銀行可以不接受政府對該行發布的指示。當聯邦銀行和聯邦政府在處理問題上有分歧而不能取得協議時,政府只能提出推遲作處決定的要求,而不能否決銀行的決定。
德國的商業銀行資本雄厚,非常活躍,在金融市場上處於強有力的地位。屬於商業銀行的有大銀行(主要三大家)、區域性銀行、外國銀行和私人銀行。德國的商業銀行對工商企業控制力較強,主要是採取參股辦法進行控制,通過參股,形成許多以銀行為核心的大的壟斷資本集團,由於是同一集團,銀行對企業資金的支持也是積極的。
還有德國的銀行業務基本上是多樣化和綜合化。除了商業銀行還有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包括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和保險公司。
以上就是這三個主要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金融體系結構,下面我主要寫我國的金融體系結構,從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別。中國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領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格局。具體結構是: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其他商業銀行;農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在華外資金融機構。
(1)作為我國中央銀行的中國人民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訂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的國家機關。它具有世界各國中央銀行的一般特徵:是通貨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政府的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而設立,作為派出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負責其轄區內的金融監管管理,承辦有關業務。
(2)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投資成立的,根據政府的決策和意向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務的銀行它們的活動不以營利為目的,並且根據具體分工的不同,服務於特定的領域,所以也叫政策性專業銀行。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銀行。在起經營過程中,貫徹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競爭,自主經營與保本微利的基本原則。
(3我國金融機構體系中主體地位的是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目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無論在人員,機構網點數量上,還是在資產規模幾市場佔有分額上,均處於我國整個金融領域絕對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以上三大板塊以外,還有其他商業銀行,農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和在華外資金融機構。上面的四大部分主要是介紹了四個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的主要部分。通過對它們的說明,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很大區別,我國可以借鑒它們的某些優點。

⑧ 我國著名跨國公司有哪些

國著名跨國公司有:

1、在2015年中國100大跨國公司中,跨國指數排前10位的企業分別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廣東省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還有中國大連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天津聚龍嘉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卧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跨國指數仍居首位,達到68.91%,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8)中國金融跨國公司擴展閱讀

1、2015年8月22日,2015年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中國企業聯合會推出中國跨國公司報告,並發布2015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榜單。

2、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是由擁有海外資產、海外營業收入、海外員工的非金融企業,依據企業海外資產總額的多少排序產生。

跨國指數則按照(海外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總額+海外資產÷資產總額+海外員工÷員工總數)÷3×100%計算得出。

3、2015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入圍門檻為26.67億元,比上年的21億元提高了5.67億元,海外員工754731人,平均跨國指數為13.66%,共擁有海外資產56334億元,實現海外收入51771億元。

4、2015中國100大跨國公司主要在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北京佔43%,上海、廣東和山東均佔8%,浙江佔7%,遼寧佔3%。

5、從公司性質看,2014中國100大跨國公司中,國有控股企業仍然占據明顯的主導地位。

6、從行業分布看,2014中國100大跨國公司的行業分布相對比較分散,超過4家企業的行業分別是建築業、一般有色冶金及壓延加工業、汽車及及零配件製造業、黑色冶金及壓延加工業、家用電器及零配件製造業等。

⑨ 中國與國際金融業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 中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下)

編者按: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改革與創新。金文撰寫的《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一文,從歷史的角度,全面闡述了金融業的起源發展,以及在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的大趨勢之下,金融創新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讀後引人深思。人民網天津視窗將持續報道該文章。以下為在《新金融觀察》第三十八期上刊載的「二十二、中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下)」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集中、統一、單一的金融體系,中國人民銀行集管理職能與運營責任於一身,負責貨幣管理和信貸運營。除此之外,沒有信貸市場、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也沒有建立人民幣價格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貨幣體系。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發揮金融現代經濟核心作用,支持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共同發展,支持金融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對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實施分業監管,積極發展信貸市場、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金融業發展和金融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中得到持續發展。

獨立統一的貨幣體系建設

新中國高度重視貨幣體系建設。統一發行人民幣,迅速完成幣制改革,確立人民幣作為獨立的統一的國家貨幣地位;合理確定本幣價格及其利率水平,合理確定外匯價格及其匯率水平;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逐步開發人民幣的貨幣職能;根據國家發展和國際分工需要,積極發揮人民幣的重要作用,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中國國際地位、維護國家和平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幣發行及幣制改革。人民幣(RMB)是中國法定貨幣,為紙幣本位制貨幣,沒有法定的含金量,執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職能。中國人民銀行是人民幣主管機關。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主幣共有12種面額,包括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人民幣取代國民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以及外國銀行發行的各種外國貨幣,結束了舊中國長期存在的幣制混亂歷史,對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和恢復發展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政府統治時期遺留的惡性通貨膨脹問題尚未根除,戰後物質極度匱乏,導致物價節節上漲,第一套人民幣沿用了面額巨大的主幣幣值設計。1955年,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初步勝利,物價趨於穩定,財經狀況好轉,當年3月1日開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並根據經濟發展要求進行貨幣改革。主幣改為1元、2元、3元、5元和10元共5種面額,以1元兌10000元的比價,發行新幣並回收舊幣,5月15日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及同時實施的幣制改革,奠定了新中國獨立、統一、穩定的貨幣制度基礎,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發行第三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1999年10月1日發行第五套人民幣,建立了中國獨立統一的人民幣貨幣體系。

人民幣匯率制度發展。新中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人民幣匯率制度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年到1955年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在統一發行人民幣的基礎上,於1949年1月18日在天津首次公布人民幣匯率,建立了以本幣和利率為基礎的外匯和匯率體系。人民幣是紙幣本位貨幣,與當時美元世界貨幣的金匯兌本位制沒有直接聯系,因此不能按照貨幣的黃金平價確定人民幣價值及其匯率,只能採用物價對比法換算人民幣的匯率。新中國成立初期通貨膨脹嚴重,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1949年1月18日的80元(第一套人民幣),調至1950年3月13日的42000元(第一套人民幣),再調至1952年12月的26170元(第一套人民幣)。這一時期,中國對外貿易數量很少,對外貿易主體是私營企業。第二階段,1955年到1972年的固定匯率制度。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對外貿易主體改為國營企業,主要產品和貿易價格納入國家計劃,國家參照各國本幣的匯率,確定人民幣匯率,並使之與物價脫鉤。1956年和1972年兩個時點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分別為2.46元(幣制改革後的新幣,下同)和2.24元。第三階段,1973年至1980年的一攬子貨幣加權平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又發生了嚴重的國際石油危機,很多國家將固定匯率制改為浮動匯率制,人民幣匯率頻繁調整,並改用一攬子貨幣加權平均的匯價,作為人民幣匯價調整變動的依據。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1973年的1.98元變為1980年的1.49元。自新中國成立起至1980年,中國主要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對內高度集權,對外高度封閉,國際貿易總量很小,國家外匯儲備很少,適時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制度,不斷調整人民幣匯率,促進了國民經濟和國際貿易發展。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改革開放之後至1996年之前,國家對匯率制度進行了幾次改革。第一階段,1980年到1984年的雙重匯率制度。1979年,中國推行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對外貿易由計劃管理改為市場競爭,同時開始實行雙重匯率制度,作為以市場手段管理外匯的制度試驗。國家除規定官方外匯牌價之外,還規定出口結匯和進口用匯指標,以多結匯和少用匯的指標余額,適用於市場外匯價,官方外匯牌價和市場外匯價兌美元的匯率,分別為1.50元和2.80元。第二階段,1985年到1990年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推行人民幣雙重匯率制度,對內加重了部分外貿企業政策性虧損,對外造成了國際上的指責和非議。1985年1月,國家取消雙重匯率制度,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定為2.80元。但此前實行的雙重匯率制度已經打開了市場外匯價的人民幣價格的匯率市場發現機制,重新恢復的單一匯率制不僅未能消除已經形成的市場外匯價,反而加劇了官方外匯牌價與市場外匯價的市差和價差,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制度。第三階段,1991年到1994年實行匯率並軌制度。1991年,開始實行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浮動制度,國家參照國際外匯市場情況,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地調整。1994年推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國家將官方外匯牌價和市場外匯價兌1美元的匯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元和8.70元,統一定為1994年1月1日的8.70元,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直至2004年年底,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穩定在8.30元左右。

人民幣經常賬戶項目可兌換。1994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後,國家進一步深化外匯制度改革,1996年4月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旨在消除經常賬戶非貿易非經營性交易的匯兌限制,不再限制不以資本轉移為目的的經常性國際交易支付和轉移,不再實行歧視性貨幣安排和多重匯率制度,當年12月1日實現了人民幣經常賬戶項目的可兌換。主要的政策制度措施是:消除因私用匯的匯兌限制,擴大供匯范圍,提高供匯標准,允許中國居民境內的合法資產收益以及駐華機構和來華人員的合法人民幣收入換成外匯匯出;廢除企業外匯留成和外匯上繳制度,由銀行結匯售匯,取消境內的外幣計價結算,廢除外匯券,禁止外幣在境內流通;外商投資企業經常性用匯納入銀行結匯售匯體系,可保留一定比例的外匯收入,允許在華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辦理結套匯等業務,取消經常項目匯兌限制;取消外匯收支指令性計劃,建立外匯交易市場,改進匯率形成機制,國家對外匯和國際收支進行宏觀調控,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繼續調整完善國際收支和人民幣匯率政策,包括降低出口產品退稅平均稅率,支持企業在國外投資;國際金融機構可在國內發行人民幣債券,跨國公司可以集中操作外匯資源;提高個人出國(境)換匯限額,移民和非居民的國內資產可以兌換外匯出境;放寬外匯賬戶開戶和外匯賬戶限額管理,推行經常賬戶項目可兌換便利化等。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2005年7月21日,中國實施人民幣匯率改革。第一,建立人民幣匯率市場形成機制。根據中國貿易順差程度和企業國際貿易適應能力,確定人民幣匯率升值2%,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為8.11元,同時調高境內商業銀行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價格,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格在中間價的千分之三內浮動,人民幣兌其他貨幣的交易價格在中間價的一定幅度內浮動。第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參照國際外匯市場主要貨幣匯率,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降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中國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建立人民幣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增強匯率等經濟杠桿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理順外匯供求關系,健全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為推進資本賬戶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政策支持。自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開始至2011年4月29日,經歷了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8.30元降到了6.49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累計升值率超過25%;中國的外匯儲備由8189億美元增加到30446億美元。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制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以人民幣報關並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出口貿易結算業務,包括進出口信用證、托收和匯款等結算方式。2009年7月先在上海等五個城市試點,2010年6月擴大到2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試點,試點地區進出口量佔全國進出口總量的90%。試點地區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2010年為5063億元,2011年1季度達到3603億元。建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制度,增加了國際結算的貨幣幣種選擇,降低外匯匯率風險,減少國際貿易交易成本,適應居民和非居民以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實際需求;以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使之形成了以交易為基礎的價格,增加了人民幣價格市場形成機制的參照標准,促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和完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促進中國金融業的發展與開放,增強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金融資源配置能力

⑩ 國際金融危機後跨國公司在華產業布局

統計資料顯示,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後,歐美的許多跨國公司開始密集性地在華設立研發機構,涵蓋食品、通訊、制葯、軟體、化工等眾多的行業,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兩個特大型城市,有的跨國公司通過整合提升了在華研發機構的層次,有的已在華設立了多家研究機構。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9年底,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各類研發中心已超過1200個,主要涉及技術密集型行業,如電子通信、生物醫葯、交通化工、軟體設計等。

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的戰略定位共有技術支撐機構、中國研發中心、亞太地區研發中心和全球研發中心四個層次,隨著時間推移呈現抬升的趨勢。在華的相當一部分研發中心已不再是地區性的研發基地,而是成為全球范圍內舉足輕重的研發基地。

閱讀全文

與中國金融跨國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全款買車金融服務費 瀏覽:118
期貨日內周期配合 瀏覽:570
外匯反向跟單可行嗎 瀏覽:934
期貨合約和現貨合同的區別 瀏覽:801
金融機構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 瀏覽:405
北新路橋股票預測 瀏覽:605
怎麼看余額寶理財產品在哪 瀏覽:943
重慶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108
000937增發價格 瀏覽:963
建行杠桿保證金炒外匯 瀏覽:454
金融機構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瀏覽:164
境外匯款可以 瀏覽:242
房地產融資特點有哪些內容 瀏覽:422
中信證券的基本面分析 瀏覽:84
雁盛實業股票 瀏覽:239
外匯期貨交易商 瀏覽:57
上海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76
金融理財顧問公司 瀏覽:635
做深做優金融服務 瀏覽:653
境外股東質押股票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