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事件

金融機構事件

發布時間:2022-01-29 04:15:52

金融機構擠兌風波輿情處置方案

當前,金融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但金融機構社會聲譽、公眾評價上卻時常陷入負面境地。這一方面是由於金融機構直接面向民眾,其經營水平與金融消費者期待之間存在落差;另一方面與媒體在市場壓力之下的傾向性監督有關。市場化經營壓力促使媒體積極開展輿論監督,為百姓代言,但輿論監督時常面臨的種種風險(行政干預、法律訴訟、暴力阻撓等)也使媒體傾向選擇"安全"的監督對象。金融機構社會關注度高,又普遍重視聲譽成本,於是新聞媒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批評和監督就愈發密集。
金融輿情的擴大——網民的情緒傾向。《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60%人為30歲以下,他們表達意見往往帶有情緒性和隨意性。金融輿情多涉及公眾利益,容易引發貧富差距等聯想,造成話題被不斷炒熱,如不久前因銀行年報披露而引發的銀行"暴利"問題。
金融輿情的傳播規律——快速出現,迅速消退,常有反復。網路輿情來得快,可能因為一個帖子、一篇報道而突然形成焦點,但也退得快,網路熱點層出不窮。不過有的金融輿情在平息後,會在某一時刻再次因為新的由頭而爆發,如近年來銀行收費問題,就幾度出現、幾度平息而又幾度風波再起。
面對這樣的輿情現狀和特點,金融機構如何及時回應,成為關鍵。

解決方案

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之金融輿情綜合解決方案通過融合最新的海量網路信息搜集、處理、存貯、全文檢索、中文處理和文本挖掘技術,可以7×24小時實時監控成千上萬的新聞、論壇、博客、微博的最新輿情信息,幫助用戶及時、全面、准確地掌握網路動態,了解自身的網路形象、提高自身的公關應變能力和重大事件處置能力。主要功能包括:
及時全面:高並發、分布式的爬蟲技術,確保金融行業信息採集全面與及時。
專業服務:專業的數據分析與技術支持團隊,適應金融行業事件信息的隨機性、突發性、高並發的特點,隨時解決用戶所需。
省時省力:內置數萬個較高影響力的重點網站,提供優先採集機制。
更加精準:獨有的關鍵詞與去重技術,使採集到的數據更為精準。
超強分析能力:強大圖表分析,動態提供各種業務數據,使金融行業用戶使用更直觀、更便捷。
應用領域:金融行業。

② 金融突發事件有哪些種類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將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其中,自然災難和事故災難突發事件的演練,假想事件的設計較為容易,而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的引發原因較多,開展演練時的假想事件在性質和內容方面就會多種多樣,處置方式相應地也會大有不同。當前人民銀行及其各部門組織的各種應急演練經過幾年的積累,可以假想到的自然災難和事故災難大多已經演練過,之後的演練僅是不斷的重復,缺少對小概率突發事件的假想設計,導致演練組織者對演練的重視程度逐漸減弱,演練的效果也在減弱。

處置過程對宣傳和輿論引導的研究少,金融幾乎涉及每個成年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金融突發事件發生後,受到城鄉居民的關注度非常高,突發事件的傳播面和速度非常大。近年來,隨著信息業和互聯網應用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等新型媒介對突發事件傳播和處置的影響越來越大,但目前的金融突發事件處置中,由於相關人員對運用網路新型媒介宣傳和輿論的應用、掌控能力信心不足,擔心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在應對過程中容易出現封鎖消息、一味辟謠和否認、鴕鳥政策、敷衍塞責和忽視網路民意等錯誤做法,造成欲蓋彌彰的不良後果,不利於突發事件的順利應對。而人民銀行在進行此類金融突發事件的演練中,很少對應對措施中的輿論引導進行深入研究和系統化演練,導致演練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

③ 以下哪些屬於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原則

根據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銀行業重要信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
第九條 突發事件依照其影響范圍及持續時間等因素分級。當突發事件同時滿足多個級別的定級條件時,按最高級別確定突發事件等級。
(一)特別重大突發事件(l 級)
1 .銀行業金融由於重要信息系統服務中斷或重要數據損毀、丟失、泄露,造成經濟秩序混亂或重大經濟損失、影響金融穩定的,或對公眾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的突發事件;
2 ,由於重要信息系統服務異常,在業務服務時段導致銀行業金融兩個(含)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無法正常開展達
3 個小時(含)以上,或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無法正常開展達6 個小時(含)以上的突發事件;
3 .業務服務時段以外,重要信息系統出現的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產生上述1 至2 類的突發事件。
(二)重大突發事件(n 級)
1 .銀行業金融由於重要信息系統服務中斷或重要數據損毀、丟失、泄露,對銀行或客戶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的突發事件;2 .由於重要信息系統服務異常,在業務服務時段導致銀行業金融兩個(含)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無法正常開展達半個小時(含)以上,或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無法正常開展達3 個小時(含)以上的突發事件;
3 .業務服務時段以外,出現的重要信息系統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產生上
述1 至2 類的突發事件。
(三)較大突發事件(flI 級)
1 .銀行業金融由於重要信息系統服務中斷或重要數據損毀、丟失、泄露,對銀行或客戶利益造成較大損害的突發事件;2 .由於重要信息系統服務異常,在業務服務時段導致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無法正常開展達半個小時(含)以上的突發事件;
3 .業務服務時段以外,出現的重要信息系統故障或事件救治未果,可能產生上述1 至2 類的突發事件。

④ 銀行業的行業事件

產生於1995年、已風靡全球的網路銀行(中國稱「網上銀行」),正伴隨著中國網路業的迅速崛起而發展。1998年,招商銀行開中國銀行之先河,率先推出了網上銀行業務,之後中行、建行、工行出先後推出該項業務。這些不同於以往計算機應用的網上銀行,使客戶不必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享受每周7 天、每天24小時的不間斷的銀行服務。由於其間廣泛運用了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與銀行傳統的和創新的業務深入交融,不可避免地深刻影響著中國銀行業的微觀經營和宏觀監管。
一、網上銀行對商業銀行將產生本質的影響
中國網上銀行雖然是商業銀行在自身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傳統銀行業務的延伸和創新。但從現實和長遠的發展態勢看,它對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觀念、業務類型、經營方式、組織機構、管理體系、員工隊伍等都將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1、對商業銀行有重要的戰略發展意義
網上銀行的技術基礎,使其具有靈活、強大的業務創新能力,不僅可以延伸、改良傳統的業務,還出現了諸如銀證合一、存摺炒股、在線支付等新業務。並且其創新的空間還很巨大。同時,網上銀行的出現,以其靈活、便捷的優勢,正被人們迅速接受,彌補了傳統銀行業無法或不便涉及的領域,信息容量驚人。可以預料,傳統銀行業支撐著網上銀行業務的快速成長,網上銀行也將拉動傳統銀行業務的持續發展。能否及時、有效地在網上銀行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不僅關繫到能否保持商業銀行現有的市場份額,也將決定其未來的市場結構。
從現實看,中國商業銀行與國外商業銀行的差距有目共睹,並且成為加入WTO後開放銀行市場的一塊心病。但在新興的網上銀行技術方面,我們與國外的差距不大,並且中國銀行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國外銀行進來後,也不可能一下於把網路建起來。因此,加快網上銀行的發展步伐,也是迎接WTO的挑戰、縮小與國際銀行業發展差距的捷徑和機會。
2、迫切要求商業銀行更新經營、管理觀念與管理方式
網上銀行具有覆蓋面廣、客戶操作靈活、依靠網路技術、操作的無紙化、虛擬化等特徵,使銀行原有的管理觀念和業務運轉方式發生著本質的變化。對此、顯然不能簡單地套用現有銀行的業務和管理體系。比如,應由網點的擴張轉向網路的擴展;需要更新銀行的服務理念,深化服務標准,調整機構建設、成本控制、管理信息資源的獲取與利用等思路,主動揚棄、升華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以開放、接納的心態對待這一新生事物。
3、安全與風險防範更為復雜
安全與風險防範是傳統銀行業經營「三性」之首位要素,在網上銀行時代這一要素並沒有淡化。這是因為它面對著開放、虛擬、管理鬆散和不設防的互聯網,時刻經受著黑客、網路技術的挑戰與考驗,具有風險傳輸快、影響面廣等特點,還有來自銀行內部人員的操作性風險。與傳統銀行安全問題集中、具體、風險防範環節多等相比,顯得更為復雜。1998年,巴塞爾銀行業監管委員會就將對電子銀行與電子貨幣活動的風險劃分為操作風險、信譽風險、法律風險、跨境風險,以及與傳統銀行相同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等。這些問題,是發展網上銀行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二、對中國銀行業的宏觀監管和調控方式提出的新問題和要求
監管和調控的目的是理順社會行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監管和調控也要自覺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及時調整工作方式。1998年3月,巴塞爾銀行業監管委員會就針對全球電子銀行和電子貨幣的發展變化,及時把它納入銀行監管的范疇,推出了《電子銀行與電子貨幣活動風險管理》的報告。很顯然,面對網上銀行的出現和電子貨幣時代到來,中國對銀行業的現有監管和調控方式亦要及時適當調整,發揮其規范和保障作用。否則,只會束縛這一新事物的發展。網上銀行正在並將要對監管和調控銀行業的諸多方面產生影響,並呼喚著這些監管規則的轉變。
1、急需一套權威的網上銀行風險與安全標准
由於網上銀行縮小了銀行市場的地理距離,打破了地域界限,使銀行市場,金融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這在帶來效率的同時,也潛在著新的風險。防止銀行業市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提上議事日程。就目前而言,中國已有的四家網上銀行所採用的安全認證方式各不相同,國家對此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界定。對網上銀行的運轉行為,也沒有相配套的法律做約束和保障,對其中的許多行為和權益將難以公正裁定。網上銀行的一系列業務品種也需要確認。面對網上銀行的發展,誰是裁判?如何裁判?怎樣確保網上銀行技術安全的權威性?確定什麼樣的網上銀行市場准入標准和機制?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既對國家相關監管部門提出了新的任務,也困擾著網上銀行的持續健康發展。
2、社會貨幣流通速度將逐漸發生變化
在網路銀行時代,由於企業和個人資金劃轉的效率提高,大大縮短了社會資金的在途時間。毫無疑問,在同樣的貨幣總量條件下,貨幣的乘數作用被放大,其直接結果是擴大了一定時期的社會貨幣流量。對此,應引起央行的足夠重視,加強監測,增強制定貨幣政策的准確度。
3、呼喚調整對銀行業的監管方式和內容
央行對商業銀行現有的監管,主要是針對傳統銀行,重點是通過對銀行機構網點指標增減,業務憑證、報表的檢查稽核等方式實施。而在網上銀行時代,即使是傳統的業務也日益建立在電子化、網路化基礎上。機構網點的增加已不十分重要;賬務支付的無紙化、處理過程的抽象化,業務量的大幅度增加,均使現有的監管方式在效率、質量、輻射面等方面大打折扣。監管信息的真實性、全面性及權威性面臨考驗挑戰。
由於網路銀行是電子化、信息化的產物,使銀行業務創新加快。而新的業務品種多突破了現有銀行監管的政策法規,比如銀證合一的銀行卡、存摺炒股、網上支付結算等。這些業務又深受社會的喜愛。對此,就不能要求網上銀行新業務削足適履;套用現有的監管和調控標准。中央銀行必須主動研究新情況,調整現有的規則,防止」以不變應萬變」。否則只會束縛和妨礙網上銀行的發展。 2007年11月12日,美聯儲批准了招商銀行在紐約設立分行的申請。這是15年來首家獲准在美設立分行的中資銀行。預計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開設紐約分行的申請也會很快獲准。2007年10月份以來,民生銀行和工商銀行相繼發布了在海外市場的並購消息,交通銀行法蘭克福、澳門分行、工商銀行莫斯科分行也相繼開業。
2006年,中國銀行業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5.8億美元,工商銀行並購南非標准銀行一筆交易金額就達54.6億美元。
中國銀行業的海外擴張大潮已經來臨。但是,快速的發展步伐並不意味著高風險。
中國銀行業海外擴張的動因
從內部環境來說,迅速改善的經營狀況為當前中國銀行業海外並購提供了資金保證。經過1998年以來的改革,中國銀行業的主要指標已經有了較大改善。截至2007年6月末,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的平均不良貸款率為3.3%,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貸款率為2.8%。在資本充足率方面,達到8%銀行的數目已從2003年的8家增長到135家。2007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稅後利潤2544.3 億元,已經達到2006年全年利潤的84%。
通過中國政府的注資和上市融資,中國商業銀行募集了大量資金。2003年以來,中央匯金公司代表中國政府分別向中行、建行、工行注資225億美元、225億美元和150億美元。
2006年11月,工行在上海和香港證券市場同時上市,募集220億美元,為其海外擴張提供了資本。此前,建行、中行、交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均已上市。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的形勢有利於中國銀行業大舉海外擴張。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對大量外資銀行造成沖擊,貝爾斯登(Bear Stears)、北岩(North Rock)等紛紛開始與中信證券、工行、中行接觸,尋求對方收購。美元對人民幣的持續貶值也使中國銀行業收購外國銀行較為有利。美國存款量最大的25家銀行中,8家已經被外資收購,是5年前的2倍。
中國政府也在大力促進中國銀行業的「走出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鼓勵有條件的商業銀行設立和發展境外機構,包括探索採取並購方式參股境外金融機構,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 中國銀監會對於中資商業銀行海外擴張設立了很低的門檻: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權益性投資余額原則上不超過其凈資產的50%;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申請前一年末資產余額達到人民幣1000億元以上;有合法足額的外匯資金來源;公司治理良好,內部控制健全有效。
中國的金融環境也使海外擴張成為中資銀行的戰略重點。廣義貨幣供應量M2已經由2005年初的25.8萬億元增加至2007年9月的 39.3萬億元,流動性過剩使中國金融系統迫切需要尋找投資渠道。中國政府為了抑制流動性過剩造成中國經濟過熱,多次採取加息、提高准備金率等緊縮政策,這促使中國金融部門把視野轉向國外市場。
中國商業銀行的外國戰略投資者對中國銀行業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高盛作為工行的戰略投資者,擔任工行入股非洲標准銀行的財務顧問,在並購對象選擇及具體交易安排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美銀)作為建行的戰略投資者,為了整合雙方的亞洲業務,促成了建行成功收購美銀亞洲。正是在戰略投資方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的建議下,中行才會考慮進入飛機租賃行業。
低風險擴張策略
中國銀行業海外擴張的基礎是高漲的海外需求。中國對外投資企業的融資需求,使中資銀行有了海外發展的客戶基礎,不會與外資銀行發生正面競爭。2005年,據國際金融公司(IFC)調查,中國對外投資企業中58%的企業表示他們在獲得融資方面存在困難,77%的企業希望獲得長期和中期融資。據統計,過去4年,中國離岸銀行和國際融資業務保持了每年兩位數的增長,詳見前瞻《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商業銀行的海外發展戰略在地域選擇上也體現了其在配合中國客戶海外業務需求。商務部《2006年度中

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對外投資中90%的非金融類投資分布在拉丁美洲和亞洲,中國香港、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佔了81.5%。
由於香港在中國對外投資和貿易中的重要地位,中行、工行、建行等都把香港作為其海外擴張的始發地,工行、建行、交行在其海外戰略規劃中都把亞洲作為了其擴張的戰略重點。
中國企業對能源、礦產等資源的巨大需求推動了其對非洲等資源富裕地區的投資,中國銀行的進入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支持。
針對於此,工行與南非標准銀行將成立價值10億美元的全球資源基金,把握南非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低成本的融資將有助於中國企業在爭奪自然資源過程中取得成功。
中國銀行業極為注重自身能力與海外擴張方式相適應,在擴張上根據不同市場環境,採取並購和新設相結合的方式。

⑤ 中國銀行業的歷史事件(重大事件,最好全一些)

四大國有專業銀行:1979年3月13日,中國農業銀行重新得以恢復成立,集中辦理農村信貸業務,領導農村信用社。緊接著,中國銀行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也分別從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分離出來。1984年,中國工商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承擔了中國人民銀行原來辦理的金融經營業務。至此,4大專業銀行業務嚴格劃分,分別在工商企業流動資金、農村、外匯和基本建設四大領域占據壟斷地位。
股份制商業銀行:從1987年起,一批新興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出現了,今天一些具有很強競爭力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都是在這一時期創立的。1987年至1988年的兩年間,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等一批新興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陸續創立。
政策性銀行:1994年,國家出台政策,把四大國有專業銀行的政策性業務正式剝離出來,同時成立了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進出口銀行3大政策性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1995年9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組建城市合作銀行的通知》,決定自1995年起,在撤並城市信用社的基礎上,在35個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組建由城市企業、居民和地方財政投資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質的城市合作銀行。之後,組建范圍又擴大到35個大中城市以外的地級城市。
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1979年,我國一些地區和部門開始設立和籌建信託投資機構。我國郵政儲蓄作為郵政企業辦理金融業務,最早開辦於1919年,之後幾經停辦,其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各項業務發展十分迅速,截至2007年末,郵政儲蓄銀行資產總額17687.5億元,稅後利潤6.5億元。
銀監會成立:2003年4月28日,北京復興門央行大樓後,成方街33號的三座白色建築的門口正式掛上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牌子。同年,雲南銀監局成立。
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與上市:2003年開始,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銀行全面啟動股份制改造並成功上市,在公司治理、發展戰略、經營績效等方面不斷與國際先進銀行縮小差距,國有商業銀行從5年前技術上瀕臨破產蛻變為具有一定國際認知度的大型商業銀行。2005年10月,中國建設銀行率先在香港公開發行股票,之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也相繼實現公開上市,中國農業銀行目前也在為公開上市做積極准備。至此,4大國有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原載於東方財富網 )

⑥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問責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依據來《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問自責工作管理暫行辦法》第八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問責應當遵循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杈責對等、責任明確、逐級追究的原則。
案件責任人員范圍應當根據相關崗位和業務條線的職責內容、管理許可權、履職情況等因素予以認定。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問責工作應當接受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督和指導。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問責主要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式:
(一)紀律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等。
(二)經濟處理:包括扣減績效工資、降低薪酬級次、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等。
(三)其他問責方式:包括通報批評、責令辭職、解除勞動合同等。

⑦ 金融機構案件責任人包括哪些

每一個員工只要是相關的都是。

⑧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金融事件

16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泡沫是歷史上記錄最早的一次經濟泡沫,20世紀90年代中國長春也上演過君子蘭的瘋狂。鬱金香泡沫之後的英國南海股票事件,讓當過皇家鑄幣廠廠長的大科學家牛頓也血本無歸。華爾街上的金融泡沫更是多不勝數,20世紀初最有名的操盤手利文莫爾三起三落的經歷就是見證。本質上泡沫都是資本的炒作。當社會上的流動資金超過實體經濟的需要,利率又不足以讓資金留在金融機構時,資金就會流入到某一領域尋找獲利機會,並且推高該領域中商品的價格,並形成極具誘惑力的獲利效應。越來越多的資金被吸引進來,形成「滾雪球」的效應,當這個商品的價格高到後續資金無法支撐,或者社會對這個商品的價格預期發生逆轉的時候,泡沫就破滅了。就好比擊鼓傳花,沒有人接下最後一棒,這個游戲就結束了。泡沫破滅的時候資金不斷撤出,加快了價格的下跌,本身又加速了泡沫的瓦解。泡沫實際上是資本自發的傳銷,都要靠發展下線生存,一旦沒有新鮮資金的注入,沒有更多的人參與,泡沫就維持不下去了。

⑨ 金融機構發生金融案件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中小金融機構的支付風險。近幾年來,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特別是前幾年的農村基金會,一是由於內控機制不健全,管理混亂以及嚴重的違規經營,加上管理人員素質低下,違法犯罪活動經常發生,導致經營陷入困境,出現支付危機;二是由於社會信用體系沒有建立,社會信用保障機制不健全以及地方保護主義行政干預,造成中小金融機構經營舉步艱難,而出現支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出現支付風險,一般表現為:備付率低,到期存款支付困難,資金回籠慢,缺口大;經營收入少,往往收不抵支,財務狀況惡化,虧損嚴重;不良資產居高不下,難以盤活;喪失社會信譽,出現存少取多的惡性循環,往往難以吸收新的存款。金融支付風險暴發力強,社會影響極壞,容易導致金融機構倒閉,引發金融風險,危急社會穩定,導致社會動盪。 (二)金融機構潛在的經營風險 1、貸款壘大戶,潛伏巨大的資產風險。市場經濟發展到新階段,許多金融機構特別是地方銀行都以大企業大項目為主要信貸服務對象,貸款投向過於集中,單戶貸款比例、最大十戶貸款比例都嚴重超過規定的標准。由於違背了信貸風險分散原則,企業經營風險的產生直接導致金融風險的產生,企業破產,金融機構就會損失慘重。 2、內控機制缺乏約束力,潛伏著案件風險。一是監督機構不健全,特別是對高管人員權力缺乏有效監督,金融機構稽核審計人員都是在領導班子成員、甚至一把手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未能很好地行使監督權,使行、社領導的管理行為難以得到約束和規范。城鄉農村信用社雖然都設立了「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但均沒有發揮應有作用,再加上裙帶關系的原因,對一些違紀違章行為往往查而不處,甚至視而不見,長此下去,留下嚴重的案件隱患;二是目標任務分配考核不合理。有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中,存款任務都是作為硬指標分配,而且在考核中佔有很大的分值,部分金融機構為了完成任務指標,默許轄內機構進行違規經營,留下後遺症;三是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對重要工作環節,重要工作崗位缺乏有效的制度約束和監控,如信息備份,電腦操作人員的密碼更換,臨櫃人員的交接,以及出入庫、查庫等經常出現漏洞,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員工內部作案也輕而易舉,潛伏著隨時發案的危險。 3、從業人員素質低下,潛藏著道德風險。當前,金融系統中個別幹部職工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抬頭,極端個人主義膨脹責任心,全局觀念,法律紀律觀念淡薄,有的以權謀私甚至貪污挪用,受賄行賄,走上犯罪道路,其根本原因在於素質問題,金融業是一個政策性、廉潔性、信用性、紀律性很強的行業,員工沒有職業道德,缺乏自律或法制紀律觀念,沒有高度的責任心,道德風險因而產生。 4、違規經營,潛藏著法律風險。少部分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不是在如何強化經營管理上做文章,而是在經營決策時,過多考慮眼前利益,為完成各項經營指標,不惜以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為代價,進行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嚴重影響了金融程序的穩定,其中尤以高息攬存和違規放貸最為突出,它不僅損害了國家利益,引起經營成本增高和不正當競爭,還會因為經營行為得不到法律保障而引起法律風險。 5、經營環境不佳,引起信用風險。金融業經營環境不佳,有信用保障機構不健全的原因,有行政干預或行政不作為的原因,有社會個體素質及觀念的原因,社會信用的嚴重缺乏,金融機構發放貸款難以收回,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也難有回報,因而出現「懼」貸現象,個體或企業將出現「貸款難」,這是信用風險的具體表現。 (三)金融「三亂」風險。 金融業亂設機構,亂放貸,企業亂集資的「三亂」現象涉及面廣,艱根除,易復發,前幾年非法經營網點及農村基金會亂放貸,個別企業亂集資,曾引起社會經濟程序混亂和影響政局穩定,目前經治理整頓雖有好轉,但由於投資渠道不暢通、居民金融風險意識不強、國家宏觀控制信貸規模過快增長而使資金供應偏緊等原因,「三亂」風險將長期存在並有隨時復發的可能。

⑩ 銀監局文件中提到的一、二、三類案件具體指什麼

在上述案件定義的基礎上,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是否涉嫌犯罪,是否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等因素將案件分為三類:
1.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在案件中涉嫌觸犯刑法的,為第一類案件。
2.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在案件中不涉嫌觸犯刑法,但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且該違法違規行為與案件發生存在聯系的,為第二類案件。
3.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在案件中不涉嫌觸犯刑法,且銀行業金融機構或其從業人員也無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為第三類案件。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博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907
3月31日俄羅斯盧布匯率 瀏覽:88
證券之星中國重工 瀏覽:902
股東告知函可以以什麼方式 瀏覽:460
手機能安裝股票指標 瀏覽:441
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是 瀏覽:175
花都最大的金融詐騙公司 瀏覽:39
基金為什麼十大持倉 瀏覽:627
一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圖 瀏覽:328
招商銀行公戶可以買理財嗎 瀏覽:323
港幣30是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178
4月8日盧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05
中國銀行理財騙客戶 瀏覽:612
美金匯率兌換印尼 瀏覽:733
體彩怎麼算傭金 瀏覽:504
外匯占款貨幣投放 瀏覽:744
紅塔銀行理財產品不保本 瀏覽:358
高桿低桿中杠桿桿落袋 瀏覽:139
我國外匯儲備總體 瀏覽:796
股票咋開戶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