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央行: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
11月6日,國新辦舉行金融機構合理讓利落實進展有關情況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有記者提問,有預測認為,四季度的GDP增速將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那麼金融機構讓利政策下一步會不會考慮作出調整?明年是否會延續這一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堅持總量政策適度、融資成本下降、支持實體經濟三大確定性的方向,以制度和政策的確定性應對高度的不確定性。前期由於疫情原因,不確定性非常大,政策要有確定性,貨幣政策主要是三個方面,首先是量上要有一定的數量,當然不能太多,不能溢出來。另外,資金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要有確定性的預期。還有,資金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游戲。讓這三個確定性應對高度不確定性,效果是好的。
他繼續指出,當前國內經濟復甦態勢良好,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均保持穩定,企業貸款利率持續下行,並處於歷史較低水平。隨著LPR改革,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順暢,1.5萬億元的讓利目標今年是可以完成的,這些政策為「六穩」「六保」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劉國強認為,目前看,國際上總體呈現出經濟復甦的態勢,雖然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即使疫情出現反復,也不大可能回到一季度的全面停擺狀況,所以總體恢復的方向應該是確定的。這是國際經濟的環境。這一段時間,國際上都在討論未來應對措施退出的問題,特殊時期的政策也不能長期化,大家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一致的意見是,退出是遲早的,也是必須的,但是退出的時機和方式需要進行認真評估,主要是根據經濟恢復的狀況進行評估。金融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經濟狀況決定金融的政策應該怎麼去適應。
❷ 為什麼金融業要為實體經濟服務
善林金融表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亦是其天職和宗旨。服務實體經濟不僅能夠有效防範金融風險,也能促進實體經濟的成長,使實體經濟迸發出勃勃生機。
❸ 金融改革如何為實體經濟服務
金融為實體服務是天生的職責,但是銀行也是企業,他要遵循盈利的原則,首先要選擇優質的有持續發展能力企業支持,因為這樣才能保證金融企業的盈利,其次,要選擇長期已經長期合作並有一定資金沉澱的企業支持,這樣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也發展自己,其次,如果沒有和合作歷史,企業也沒有資金沉澱,這就要選擇高新技術企業,因為他是有發展的,金融為實體服務並非一句話的目標,真正做起來很難,這樣在機制上完善
❹ 什麼叫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你好。就是金融資金來幫助公司解決流動性問題,配合公司的上市融資兼並等。從而支持企業做強。滿意請採納謝謝!
❺ 金融如何服務於實體經濟
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關鍵是要改變造成這種結果的體制和機制,營造適宜的生態,用「勢」而不是用「力」,讓金融和實體經濟各歸其位,尋找新動能重新平衡兩者力量,形成基於真實認知的良性循環
❻ 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有哪些舉措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
❼ 為什麼金融企業要為實體經濟服務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也為國民經濟發專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這屬些年金融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金融中心城市遍地開花、產權和衍生品交易所多如牛毛、居民理財產品爆發式的增長、民間借貸和融資銀行過分膨脹等。
2、金融業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自我創新、自我膨脹,導致了資本配置失衡,產業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出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出現了空心化趨勢。虛擬經濟虛胖必然助推和加速金融資本、資產、資源的泡沫化,同時也導致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微小企業融資困難。產業資
金流失、實體經濟失血,國民經濟虛弱萎縮。在這種情況下,有形商品與無形商品變相證券
化、債權化、資本化,所以地下的影子經濟和金融虛擬經濟激進發展,正在極大地沖擊實體
經濟,導致經濟目前過度投機化、超前虛擬化、人為空心化。
3、金融業必須面向實體經濟。因為金融來自實體經濟,金融業的發展必須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經濟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非實體經濟因素,如金融證券、債券、房地產和金融投機交易,只要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對經濟是有利的;但如果嚴重脫離資本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必然會導致虛假繁榮和泡沫經濟。
❽ 為何說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
據報道,步入2018年,伴隨著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也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2018年資本市場將繼續推進防風險、促改革,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動能。
分析人士表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展望2018,隨著資本市場配套制度的不斷升級完善,服務好實體經濟可期。
❾ 為什麼金融機構要為實體經濟服務
金融機構要為實體經濟服務原因如下:
1、是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完善產業鏈條,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從資本的逐利性角度來講,只有產業鏈完善了,產業集群形成了,對資本才有吸引力,建議對清遠傳統優勢支柱企業,如陶瓷、水泥、有色再生金屬等,採取聚集優勢企業,完善產業鏈,做大產業規模的方式,提升競爭力,以不斷增強產業對資本的吸引力。
2、是加大對引進金融機構的政策引導,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對於近年來新進金融機構,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大政策引導,引導其將資金投入到促進清遠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的領域,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同時,政府相關部門要健全激勵約束機制,除鼓勵外來金融機構來清遠設立機構外,還要建立對應的約束機制,例如設定存貸比、小微企業貸款增速等年度考核指標,促進其加大對清遠經濟的支持力度,對於年度考核不達標的機構,限制其在清遠地區的後續設點。
3、是在「引進來」的同時,要積極鼓勵本土金融機構「走出去」,加大區域金融輻射,拓展資金。更多資訊來源炎黃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