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的宿州的蕭縣
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古為蕭國,春秋時附屬於宋,秦置蕭縣,隋唐至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江蘇省徐州,1955年由江蘇省劃歸安徽省,沿革至今。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人口130萬,轄18鎮5鄉708個行政村。開放的蕭縣日益顯現出其特有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交通區位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蕭縣緊靠徐州都市經濟圈中心城市徐州市,縣城距京杭運河30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連雲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門」之稱。鄭徐客運專線從境內穿過,並在徐州高鐵站與京滬高鐵相連。 蕭縣東臨老京滬鐵路,隴海、符夾鐵路縱橫穿過,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0、311兩條國道和三條省道及星羅棋布的縣鄉道路形成的交通網路與周邊地區緊緊相連,承東啟西,南引北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資源環境
——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名優農產品基地眾多。蕭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年日照時數為2220至2480小時,年均氣溫14.4℃,年均無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蕭縣植被保存完好,工業污染程度低,具有生產加工綠色食品的自然條件。耕地面積10萬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全縣水果掛果面積50萬畝,主要有葡萄、蘋果、梨、黃白桃、巴斗杏、柿子、櫻桃、山楂等。孫圩子胡蘿卜、閆集黑皮冬瓜、馬井韭青韭黃、聖泉蕭國聖桃、黃河故道水晶梨、龍城石榴、新莊黃牛、黃口三元雜交豬、丁里華英鴨等名優農產品種養基地聞名全國。
——名優特產。
1、種植:年種植優質小麥100萬畝,總產值3.7 5億公斤。優質玉米50萬畝,總產值2億公斤。優質棉花25萬畝,總產值1750萬公斤優質無公害瓜菜30萬畝,花生、大豆、芝麻、山芋等50萬畝。
2、水果:全縣現有水果面積50萬畝,其中梨20萬畝、蘋果10萬畝、葡萄8萬畝、桃7萬畝、干雜果5萬畝,其中結果面積34萬畝,水果總產量達6億公斤左右。
3.畜牧:全縣常年存欄牛17萬頭、生豬116萬頭、羊100萬只、禽1500萬只.
4、水產:水面積11.5萬畝,可養水面積3萬畝,已養水面積2.4萬畝,精養魚塘5000畝,主要引進建鯉F6. F7,湘雲鯽、彭澤鯽、團頭魴、美國叉尾鯝等品種,年水產品產量達5000噸左右。
5、農副產品:板材加工企業300多家,年產值近億元。年產葡萄汁5000噸。棉花加工、麵粉加工、飼料加工、奶製品加工已形成規模。
6、林木:全縣林木覆被率現為31.8%,林地面積89.4萬畝,其中用材林面積36.2萬畝,經濟林面積35.2萬畝,其它林種面積18萬畝。全縣林木總蓄積量230萬立方米,活立木年生長量20萬立方米,年可採伐量10萬立方米,年產用材林枝丫量10萬噸,經濟林枝丫量15萬噸。
——礦產資源豐富,水電供應充足。蕭縣為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已探明煤炭儲量 7.5億噸,現有17對礦井,年產能力120萬噸;探明石油儲量 7億噸,煤層氣儲量1000億立方米,石灰岩儲量30億噸;鐵礦石、瓷石、高嶺土等儲量可觀。蕭縣南北分屬淮、黃河水系,地下水量為2.6億立方米,水質優良,生產、生活用水充足。電力供應屬華東電網,設施完善,境內有11萬伏以上變電所2個,生產生活供電充足。
經濟發展
——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
蕭縣工業發展歷史久遠,歷經滄桑。公元9年,出現鑄造銀、銅質錢幣的造錢工廠;北宋年間,開始出現陶瓷生產,神宗元豐年間,開始出現小煤窯,蘇東坡曾作《石炭歌》贊之。改革開放以來,蕭縣工業在調整和機制創新中快速發展,現有48個縣屬工業企業,近2萬家鄉鎮企業,廣東錦豐、江蘇維維、山東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達爾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來蕭投資。200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7億元(1990年不變價),形成了煤炭開采、農副產品加工、建材、造紙、釀酒、化工、紡織、機械製造等八大主導產業,有較強的協作配套能力。經省政府批准,在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交匯處設立的佔地500餘畝的工業園區,是蕭縣對外開放的窗口、體制改革的實驗區,現已成為國內外客商投資的熱土,是蕭縣工業發展的新亮點。
歷史人文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蕭縣春秋時期為蕭國地,秦置蕭縣。自古有「文獻之邦」之美譽,風騷人物薈萃,春秋三賢(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皆孔門高足;今為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擅長丹青者2萬餘人,其中劉開渠、朱德群、王肇民、蕭龍士、卓然、吳燃等為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大師,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猶如繁星璀璨,縣城書畫藝術一條街集書畫創作、裝裱、展覽、交易、鑒賞於一體,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國內外書畫愛好者紛至沓來,投資近億元的書畫藝術博覽城已完成規劃設計。突出的人文優勢同時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蕭縣飲食文化聞名大江南北,「蕭縣羊肉湯」、「皇藏峪蘑菇雞」、「聖泉寺燒全羊」「地鍋雞」等各種風味小吃成了黃淮地區城鄉人們的美味佳餚。
——旅遊資源豐富,特色獨具。
蕭縣古跡遍布,千年古剎天門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庫、漢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遺跡、閔子騫鞭打蘆花處、三讓徐州的賢人陶謙墓、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劉裕故里、蘇軾發現煤炭處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交相輝映;皇藏峪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0年被國家文物保護委員會授予「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稱號,是皖北地區正在崛起的旅遊熱點,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萬餘人次。景區內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落葉闊葉林帶,動植物種類繁多,總面積20平方公里,山、水、泉、澗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小氣候明顯,素有「幽谷聖地」、「淮海佳境」之稱。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有漢高祖劉邦稱帝前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劍泉、蘇軾祈雪處、閔子祠等,山中瑞雲寺於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佛教重點寺院;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遺址蔡窪、「蕭泗銅靈」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生產生活設施完善,人居環境良好。蕭縣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穩定,郵電通訊發達,醫療衛生、環保、廣播電視和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旅遊、物流、金融、商貿、房地產等行業全面發展,服務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蕭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示範縣。
行政區劃
蕭縣轄18個鎮、5個鄉:龍城鎮、黃口鎮、楊樓鎮、閻集鎮、新莊鎮、劉套鎮、馬井鎮、大屯鎮、趙庄鎮、杜樓鎮、丁里鎮、王寨鎮、祖樓鎮、青龍集鎮、張庄寨鎮、永堌鎮、白土鎮、官橋鎮、酒店鄉、聖泉鄉、莊裡鄉、孫圩子鄉、石林管區。
❷ 合肥有哪些上市的公司
美菱電器 皖美復菱B 鑫龍電器 國通制管業 全柴動力 安徽水利 銅峰電子 永新股份 時代出版 國元證券 黃山旅遊 華孚色紡
黃山B股 安 納 達 精工鋼構 豐原葯業 *ST科苑 精誠銅業 華茂股份 合肥百貨 豐原生化 古井貢酒 安科生物 六國化工
豐樂種業 東華科技 合肥三洋 方興科技 巢東股份 江南化工 華星化工 精達股份 雷鳴科化 馬鋼股份 海螺水泥 中鋼天源
皖能電力 古井貢B 三佳科技 四創電子 國風塑業 合肥城建 金馬股份 科大訊飛 江淮汽車 中鼎股份 國投新集 山鷹紙業
❸ 安徽蚌埠在哪啊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工業城市,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京滬、淮南鐵路交點。全市已形成以輕紡工業為主,並擁有機械、化工、醫葯、電子、建材等行業的工業體系。其中平板玻璃、濾清器、燈芯絨、啤酒、玻璃製品、卷煙等產品均在國內名列前茅,檸檬酸產量、質量在亞洲位居前列。 蚌埠是僅次於合肥的安徽省重要樞紐城市,皖北的商貿中心與加工製造業中心、郵電通訊指揮調度中心、也是省內僅次於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擁有高等院校11所,其中解放軍坦克學院與解放軍汽車管理學院、空軍第十三飛行學院、解放軍海軍士官學校四所重要軍校均駐蚌埠,海軍蚌埠士官學校是我軍創辦最早的兩所士官學校之一,戰略地位可見一斑。蚌埠擁有科研院所眾多,原電子工業部40、41所,解放軍第123醫院,兵器工業部214所(華東微電子研究中心)等重要軍工部門附設於此。
❹ 安徽中皖小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中皖小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是2018-04-19在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阜南路169號東怡金融廣場B-703。
安徽中皖小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100MA2RMJAC93,企業法人邵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中皖小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安徽中皖小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❺ 今年4月25日,以「應對金融危機,加快中部崛起」為主題的中部論壇在安徽省省會舉行.閱讀有關資料和圖,
(1)中國中部地區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個省.
(2)安徽省-皖-合肥、湖北省-鄂-武漢;
(3)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4)受氣溫降水等條件影響,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
(5)中部地區是全國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具有發展市場和流通的區位優勢.長江的黃金水道跨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主要鐵路有京廣、京九、隴海線等.
(6)中部地區位置優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基礎雄厚;市場廣闊等,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近年經濟發展較快.
(7)香港特別行政區,經濟發達,技術力量雄厚,與中部地區可以互補發展.
(8)中部六省GDP總量保持快速發展的趨勢,2008年GDP增長率最高的是安徽省,從2007年到2008年GDP增長率下降最多的是山西省.
故答案為:(1)山西;湖南;(2)合肥;鄂;(3)秦嶺;(4)水稻;(5)長江;京九;(6)區位優勢、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基礎雄厚、市場廣闊等(言之有理即可);(7)A;(8)合肥;太原.
❻ 今年4月25日,以「應對金融危機,加快中部崛起」為主題的中部論壇在安徽省省會舉行.閱讀有關資料和圖,
(1)中國中部地區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6個省. (2)安徽省-皖-合肥、湖北省-鄂-武漢; (3)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4)受氣溫降水等條件影響,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 (5)中部地區是全國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具有發展市場和流通的區位優勢.長江的黃金水道跨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主要鐵路有京廣、京九、隴海線等. (6)中部地區位置優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基礎雄厚;市場廣闊等,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近年經濟發展較快. (7)香港特別行政區,經濟發達,技術力量雄厚,與中部地區可以互補發展. (8)中部六省GDP總量保持快速發展的趨勢,2008年GDP增長率最高的是安徽省,從2007年到2008年GDP增長率下降最多的是山西省. 故答案為:(1)山西;湖南;(2)合肥;鄂;(3)秦嶺;(4)水稻;(5)長江;京九;(6)區位優勢、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基礎雄厚、市場廣闊等(言之有理即可);(7)A;(8)合肥;太原. |
❼ 安徽蕭縣的經濟水平怎麼樣
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古為蕭國,春秋時附屬於宋,秦置蕭縣,隋唐至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江蘇省徐州,1955年由江蘇省劃歸安徽省,沿革至今。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人口130萬,轄18鎮5鄉708個行政村。開放的蕭縣日益顯現出其特有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蕭縣緊靠徐州都市經濟圈中心城市徐州市,縣城距京航運河30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連雲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門」之稱。東臨京滬鐵路,隴海、徐阜鐵路縱橫穿過,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0、311兩條國道和三條省道及星羅棋布的縣鄉道路形成的交通網路與周邊地區緊緊相連,承東啟西,南引北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名優農產品基地眾多。蕭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年日照時數為2220至2480小時,年均氣溫14.4℃,年均無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蕭縣植被保存完好,工業污染程度低,具有生產加工綠色食品的自然條件。耕地面積10萬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全縣水果掛果面積50萬畝,主要有葡萄、蘋果、梨、黃白桃、巴斗杏、柿子、櫻桃、山楂等。孫圩子胡蘿卜、閆集黑皮冬瓜、馬井韭青韭黃、聖泉蕭國聖桃、黃河故道水晶梨、龍城石榴、新莊黃牛、黃口三元雜交豬、丁里華英鴨等名優農產品種養基地聞名全國。
——礦產資源豐富,水電供應充足。蕭縣為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已探明煤炭儲量 7.5億噸,現有17對礦井,年產能力120萬噸;探明石油儲量 7億噸,煤層氣儲量1000億立方米,石灰岩儲量30億噸;鐵礦石、瓷石、高嶺土等儲量可觀。蕭縣南北分屬淮、黃河水系,地下水量為2.6億立方米,水質優良,生產、生活用水充足。電力供應屬華東電網,設施完善,境內有11萬伏以上變電所2個,生產生活供電充足。
——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蕭縣工業發展歷史久遠,歷經滄桑。公元9年,出現鑄造銀、銅質錢幣的造錢工廠;北宋年間,開始出現陶瓷生產,神宗元豐年間,開始出現小煤窯,蘇東坡曾作《石炭歌》贊之。改革開放以來,蕭縣工業在調整和機制創新中快速發展,現有48個縣屬工業企業,近2萬家鄉鎮企業,廣東錦豐、江蘇維維、山東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達爾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來蕭投資。200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7億元(1990年不變價),形成了煤炭開采、農副產品加工、建材、造紙、釀酒、化工、紡織、機械製造等八大主導產業,有較強的協作配套能力。經省政府批准,在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交匯處設立的佔地500餘畝的工業園區,是蕭縣對外開放的窗口、體制改革的實驗區,現已成為國內外客商投資的熱土,是蕭縣工業發展的新亮點。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蕭縣春秋時期為蕭國地,秦置蕭縣。自古有「文獻之邦」之美譽,風騷人物薈翠,春秋三賢(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皆孔門高足;今為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擅長丹青者2萬餘人,其中劉開渠、朱德群、王肇民、蕭龍士、卓然、吳燃等為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大師,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猶如繁星璀璨,縣城書畫藝術一條街集書畫創作、裝裱、展覽、交易、鑒賞於一體,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國內外書畫愛好者紛至沓來,投資近億元的書畫藝術博覽城已完成規劃設計。突出的人文優勢同時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蕭縣飲食文化聞名大江南北,「蕭縣羊肉湯」、「皇藏峪蘑菇雞」、「聖泉寺燒全羊」等各種風味小吃成了黃淮地區城鄉人們的美味佳餚。
——旅遊資源豐富,特色獨具。蕭縣古跡遍布,千年古剎天門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庫、漢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遺跡、閔之騫鞭打蘆花處、三讓徐州的賢人陶謙墓、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劉裕故里、蘇軾發現煤炭處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交相輝映;皇藏峪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0年被國家文物保護委員會授予「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稱號,是皖北地區正在崛起的旅遊熱點,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萬餘人次。景區內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落葉闊葉林帶,動植物種類繁多,總面積20平方公里,山、水、泉、澗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小氣候明顯,素有「幽谷聖地」、「淮海佳境」之稱。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有漢高祖劉邦稱帝前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劍泉、蘇軾祈雪處、閔子祠等,山中瑞雲寺於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佛教重點寺院;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遺址蔡窪、「蕭泗銅靈」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生產生活設施完善,人居環境良好。蕭縣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穩定,郵電通訊發達,醫療衛生、環保、廣播電視和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旅遊、物流、金融、商貿、房地產等行業全面發展,服務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蕭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示範縣。
❽ 安徽省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挑戰最為嚴峻的一年,也是我們搶抓機遇逆勢而上、發展成就振奮人心的一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萬眾一心,克難奮進,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取得明顯成效,綜合實力有新提升,結構調整有新進展,改革開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我們隆重慶祝新中國六十華誕,極大地激發了全省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崛起信心。
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突破一萬億元,達到10052.9億元,比上年增長12.9%。財政收入1551.2億元,增長17%,其中地方收入863.9億元,增長19.2%。糧食總產量614億斤,再創歷史新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87.9億元,增長2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63.2億元,增長3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7.8億元,增長19%。進出口總額156.4億美元,下降22.5%,較上半年降幅收窄10.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6元,增長8.4%。農民人均純收入4504元,增長7.2%。居民消費價格下降0.9%。城鎮新增就業5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1%。
過去的一年,我們主動強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舉措,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面對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我們密切關注形勢變化,積極跟蹤政策走向,主動作為,果斷決策,深入落實中央一攬子計劃,先後出台一系列保增長的政策措施,較早地實現了經濟回升向好。牢牢把握國家擴內需的政策機遇,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開工建設了一批重大項目,幹了一批我們多年想干而沒有條件乾的大事。合蚌客運專線、合福鐵路安徽段、九華山機場、宣績高速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馬鋼車輪擴能改造、新橋國際機場等重大項目扎實推進,江淮汽車年產20萬輛乘用車、銅陵銳展發動機、國電蚌埠電廠二號機組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經過多年建設,總投資183.4億元的14項治淮骨幹工程全面完成,標志著淮河中游骨幹防洪體系基本建成。六潛高速、六武高速安徽段、阜周高速北段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302公里,通車總里程超過2800公里。千方百計保企業,加大幫扶力度,出台減輕企業負擔和金融支持小企業的多項舉措,全年減免緩稅費312億元,在關鍵時刻提振了企業信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中部第一、全國前列。認真落實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工作,銷售家電、汽車、摩托車、農機等231.5萬台(輛),銷售額108億元,家電下鄉銷售量居全國前列,補貼兌付率全國第一,200多萬農戶受益,同時鼓勵普通商品住房消費,開展地產品銷售對接等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消費持續快速增長。堅持把保市場、保份額作為外貿工作的重點,多措並舉,有效遏制了進出口急速下滑的態勢。把握宏觀政策導向,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加大信貸投放,新增本外幣貸款2406億元,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年新增上市公司7家,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163億元,發行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共234億元,財政部代理發行我省地方政府債券77億元。大力完善地方金融體系,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有力地支持了經濟社會發展。農村信用社專項票據兌付工作全部完成,新組建開業農村銀行13家,新增擔保機構25家,獲准開業小額貸款公司123家,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17個市,中國進出口銀行、民生銀行、匯豐銀行等14家境內外銀行在我省新設23家分支行。
過去的一年,我們全面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大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著眼增強創新能力,重點實施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人才和技術研發政策,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全省呈現出創新活力增強、創新能力提升、創新人才集聚、創新型產業快速發展的好勢頭。我省被批准為首批三個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之一;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16386件和8594件,在全國位次分別提升2位和6位;13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其中1項首次獲得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新增國家級創新型企業6家、試點企業10家,增量全國第一;新增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4家;新增國家級質檢中心2家,總量達到9個,居中部地區首位;新增兩院院士4名。全力推進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聚焦核心區域、核心企業和核心項目,狠抓企業主體、創新載體和產學研一體建設,科技、產業、改革和人才成果加速涌現,試驗區建設進入國家層面。科技研發實現新突破,建成世界首個量子通信網路,奇瑞混合動力轎車、科大訊飛暢言教學產品等成功面市。創新型產業加快發展,京東方液晶平板顯示器、普樂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等重大項目扎實推進,高新技術領域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9戶。體制機制創新加速推進,啟動建設合肥創新服務平台,省及合蕪蚌三市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順利運行,招募風險投資機構10家,募集資金30億元以上。人才培養和引進取得新進展,與國家外專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實施引智項目237項,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工作基地落戶合肥,中科大微尺度國家實驗室和奇瑞公司成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制定實施鋼鐵、汽車等9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台文化、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完成重點產業技改投資1800億元,工業化率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新跨越,產值增幅達30%以上,皖新傳媒成功上市,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業態發展迅速。落實完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推開擴大縣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工作,選擇150個實力較強的鎮開展擴權強鎮試點,縣域經濟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扎實推進合肥經濟圈、皖江城市帶和沿淮城市群建設,區域發展進一步協調。繼續深化加快皖北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皖北地區呈現加速發展的可喜局面,合肥等市縣與皖北三市六縣結對合作進展順利。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推進淮河、巢湖等重點流域環境整治,所有市縣都建成污水處理廠,新增日處理污水能力101.5萬噸,新增燃煤機組脫硫設施496萬千瓦,「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提前一年完成。
過去的一年,我們持續加強「三農」工作,不斷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加大城鄉統籌力度,著力解決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多渠道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實現了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積極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認真執行小麥、水稻等最低收購價,發放各類涉農補貼120.7億元,比上年增加11.7億元。深入推進糧食生產「三大行動」,戰勝皖北地區50年一遇的特大乾旱等自然災害,奪得糧食豐收。扎實開展畜牧業升級計劃和水產跨越工程,畜牧水產業規模養殖比重較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532」提升行動,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2582.5億元、增長29.7%,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4115家、增加744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507個,完成新型農民培訓59.8萬人。成功舉辦首屆安徽(合肥)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和第十屆安徽名優農產品、綠色食品(上海)交易會。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步伐加快,「新網工程」網點達3.8萬個,比上年增加3296個。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6708公里,新建改造排灌泵站11.8萬千瓦,新增改善灌溉面積230萬畝、除澇面積80萬畝,投入16.6億元、新開工建設43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新增營造林195萬畝,新增農村沼氣用戶近10萬戶,解決了316.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積極穩妥開展農村土地整治整村推進試點和農村危房改造試點,連續1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新農村建設「千村百鎮」示範工程取得新進展。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啟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惠民直達工程」試點成效明顯,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和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擴大省級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基本完成集體林權確權發證任務並開展配套改革試點。
過去的一年,我們積極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切實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中小企業2502戶,增長23.8%。部門預算改革全面推開,地方稅制改革繼續深化,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順利完成,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全部取消。經過周密部署精心實施,穩妥解決了工商系統市場辦管脫鉤問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籌備組建省演藝集團、省廣電傳媒產業集團,172家經營性文化單位實現轉企。積極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選擇32個縣(市、區)啟動基層醫葯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這項工作受到廣泛認可,人民群眾普遍歡迎。全力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主動配合國家部委編制示範區規劃,邊規劃邊建設,邊申報邊推進,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示範區規劃已獲國務院批准,成為我省第一個國家層面戰略規劃,為加速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平台。參與泛長三角發展區域分工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交通、能源、科技、金融、旅遊、質監等重點領域合作取得新進展。積極謀劃並大力推進與央企調整結構合作發展,在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現代服務、基礎設施等領域簽訂合同項目77個、總投資1840.8億元,已開工項目35個、投資額975.1億元,開創了與央企戰略合作的新局面,對推動我省長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積極參與並主動對接上海世博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在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的背景下,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取得了豐碩的經貿與合作成果,彰顯了安徽優勢,擴大了對外影響,提振了崛起信心。黃山航空口岸和馬鞍山、池州水運口岸對外開放,全省口岸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對台經濟合作加強,合肥至台北直航開通。全年實際到位省外資金4640億元、增長43.8%,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8.8億美元、增長11.3%,新落戶世界500強企業4家。入境旅遊人數達到156.2萬人次,增長18.2%。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增長33.4%,對外投資拓展到44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資源開發勘探邁出新步伐。國際友好城市新增3對,達到69對。
過去的一年,我們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堅持民生為第一目標,在財政收支壓力加劇的情況下,繼續加大民生工程推進力度,實施項目由上年的18項拓展到28項,投入由176億元增加到254億元,惠及6000多萬城鄉居民。針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城鎮困難群體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1%,建成和在建農民工創業園253個,培訓農民工52.8萬人,返鄉農民工中98%返城就業,全省就業形勢基本穩定。社會保障體系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626.8萬人、1447萬人和377.8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啟動,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12.5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享受到廉租房保障。採煤塌陷區村莊搬遷應急工程首批項目進展順利。實行新的扶貧標准,扶貧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推進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制度和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加快職業教育大省建設,高等教育「雙百工程」和質量工程取得新進展。按照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准,全面排查鑒定中小學校舍,制定實施3年消除安全隱患工作方案,完成加固改造年度任務,努力將中小學校建成質量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場所。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實推進。話劇《萬世根本》、黃梅戲《雷雨》等一批精品佳作獲國家級獎項,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第二屆中國農民歌會、第五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徽州文化生態保護項目獲第三屆文化部科技創新獎唯一特等獎。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免費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婚前醫學檢查和農村孕產婦保健,啟動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城市社區衛生覆蓋率達8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質量全國領先。 「全民健身、健康安徽」主題活動蓬勃開展,我省健兒在全運會上取得13金、12.5銀、9銅的歷史最好成績。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果,馬鞍山市榮獲中部地區唯一的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進一步繁榮,外事、僑務、港澳、統計、文物、檔案、地方誌、參事文史工作繼續加強,地震、氣象、地質、測繪、防災減災工作扎實推進,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和紅十字事業取得新進步。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團結、宗教和睦局面繼續鞏固。
過去的一年,我們高度重視維護社會穩定,努力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認真落實穩定第一責任,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圓滿完成國慶60周年安保任務,全省社會治安大局穩定,人民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加強信訪工作創新,建立下行接訪、涉訪特困救助、網友留言辦理反饋等制度,加強積案化解,信訪總量穩中有降。深入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頓,扎實推進產品質量和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基本形成覆蓋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落實法律援助政府責任,全省已建法律援助中心123個、法律援助工作站2060個。對口支援松潘縣災後重建工作加速推進,已完工和在建項目37個,占項目總數的80.5%,受到災區群眾的廣泛好評。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雙擁優撫工作取得新進步,駐皖部隊和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在抗災救災、維護社會穩定、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過去的一年,也是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施政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年。我們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著力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我們堅持依法行政,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基本完成省、市、縣三級政府機構改革任務。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進一步密切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聯系,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推進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45件、政協委員提案815件。加強政府法制建設,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規范執法行為,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12件,制定、發布省政府規章8件。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啟動實施新科技成果、招商項目和就業勞務信息發布「三個窗口」建設,繼續深化「一站式」服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的八項要求,因公出國(境)、公務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用支出比前三年平均數分別下降37.5%和20.6%,「小金庫」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勤政廉政建設有新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政府工作與人民的期待還有差距。主要是: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仍比較困難,民間投資意願不強,居民消費後勁不足,外貿下降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轉。一些長期制約我省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進一步凸顯,農業基礎仍然薄弱,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城鎮化進程滯後,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難度加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政府職能轉變與科學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公共服務能力有待增強,行政效能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部門思想解放不夠、創新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辦事效率不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鋪張浪費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極少數人甚至以權謀私、貪污腐敗。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絕不辜負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