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法案

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法案

發布時間:2022-02-21 22:10:35

❶ 請問誰有《美國新金融監管法案》的文本容或者請問誰知道美國《新金融監管法案》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核心思想就是加大了政府的權力,新的法案忒厚了,估計美國人自己看著都頭疼。
奧巴馬帶領著美國走向大政府的這條不歸路。

❷ 關於美國次貸危機的成因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丙戌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次貸危機的成因
對於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一般看法都認為,這場危機主要是金融監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華爾街投機者鑽制度的空子,弄虛作假,欺騙大眾。這場危機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近三十年來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所謂新自由主義,是一套以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理想,以減少政府對經濟社會的干預為主要經濟政策目標的思潮。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經濟滯脹危機,內容主要包括:減少政府對金融、勞動力等市場的干預,打擊工會,推行促進消費、以高消費帶動高增長的經濟政策等。
一、為推動經濟增長,鼓勵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歷來重視通過消費促進生產和經濟發展。亞當斯密稱「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歸宿和目的」。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導源於一種以城市享樂生活為特徵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奢侈消費在表面上促進了生產。
二、社會分配關系嚴重失衡,廣大中產階級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存在著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老百姓超前消費,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卻一直呈下降態勢。據統計,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後,美國的平均小時工資僅僅與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歲男人的收入則比30年前同樣年紀的人,低了12%。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統計表明,這幾十年來美國貧富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美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但收入卻不見增長,與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密切相關。
三、金融業嚴重缺乏監管,引誘普通百姓通過借貸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新自由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後,美國一直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寬對金融業的限制,推進金融自由化和所謂的金融創新。例如,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加恩-聖傑曼儲蓄機構法》,給與儲蓄機構與銀行相似的業務范圍,但卻不受美聯儲的管制。根據該法,儲蓄機構可以購買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發放商業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甚至購買垃圾債券。
另外,美國國會還先後通過了《1987年公平競爭銀行法》、《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等眾多立法,徹底廢除了1933年《美國銀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基本原則,將銀行業與證券、保險等投資行業的之間的壁壘消除,從而為金融市場的所謂金融創新、金融投機等打開方便之門。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國華爾街的投機氣氛日益濃厚。特別是自90年代末以來,隨著利率不斷走低,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速度不斷加快,加上彌漫全社會的奢侈消費文化和對未來繁榮的盲目樂觀,為普通民眾的借貸超前消費提供了可能。特別是,通過房地產市場只漲不跌的神話,誘使大量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消費者紛紛通過按揭手段,借錢湧入住房市場。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對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也造成嚴重影響。 有學者指出,「技術層面上早該破產的美國,由於欠下世界其他國家過多的債務,而債權國因不願看到美國破產,不僅不能拋棄美國國債等,甚至必須繼續認購更多的美國債務,以確保美國不破產」。
由於之前的房價很高,銀行認為盡管貸款給了次級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則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來還,拍賣或者出售後收回銀行貸款。但由於房價突然走低,借款人無力償還時,銀行把房屋出售,但卻發現得到的資金不能彌補當時的貸款+利息,甚至都無法彌補貸款額本身,這樣銀行就會在這個貸款上出現虧損。
一個兩個借款人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好,但由於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級信用貸款者,這樣就導致了大量的無法還貸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說,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❸ 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方案

在200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推進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機構等其他金融機構改革」;2013年和2014年又連續兩年提出「實施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發揮好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產品供給中的作用」。
2015年4月12日,官方宣布,由中國央行會同有關單位提出的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改革方案,已經正式獲得批准。
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明確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進一步明確了政策性銀行的定位。
關鍵點
其一,官方將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則,補充三大銀行的資本金。中國央行相關負責人12日對記者透露,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統一按照10.5%的標准實施。
其二,首度明確提出將對三大銀行採取「資本約束機制」。此前,對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採取何種約束機制,坊間一直存在爭議。
其三,明確要求三大機構完善組織架構和治理結構。此前,雖然國家開發銀行於2008年12月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時就成立了董事會,而近期履新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胡曉煉也是以黨委書記、董事長的身份上任,但三大機構在公司治理方面仍存很大改善空間。

❹ 本次金融危機的全球演變過程 字數3000左右

當次貸危機爆發時,相信很少有人意識到它居然真的會演變成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不就是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了嗎,況且次貸資產總共算起來不過幾千億,而如今只美國政府一家用於救市的資金都萬億以上了。為什麼這小小的次貸會催生出一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令冰島等國家瀕臨破產,讓全世界經濟面臨衰退。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的形成過程。
1、美國房地產泡沫泛起。
2000年底科技股泡沫破滅和2001年9·11事件後,美聯儲大幅降息,從2000年底的6.5%降到2003年中旬的1%,這刺激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美國的房貸有很多創新形式。比如「無本金貸款」、「2-28 可調利率分期付款」(貸款人在前兩年為30年的貸款付很低的利率和月供,利率突然在第三年提高)、「循環貸」(如果房產增值,就可以用增值部分作抵押貸出更多的錢「。在這種低利率環境和「創新」手段的刺激下,誰都願意貸款買房,無論有沒有還款能力。房產價格從平均家庭收入的2.8倍-3倍增長到4.1倍,而這個高價位是不可持續的。
2、房產泡沫破滅。
從2004年6月開始,為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苗頭,美聯儲連續17次升息。房貸負擔加重,房價開始下跌,很多無力償還貸款的購房者開始斷供。即使有還貸能力的購房者發現貸款額已經超過房產當前的價格,也選擇退房。貸款拖欠率和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率大幅飆升。2006年第四季度次級貸款的違約率上升至13.3%。
3、房貸證券化產品減值讓對沖基金和投資銀行遭重創。
美國的房貸資產普遍進行證券化,初衷是為了讓非流動性資產在未來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後來演變成投機炒作的工具。其中以MBS(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CDO(抵押債券憑證)最流行。此類品種是風險偏好高的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最愛,他們可以用高達50-60倍的杠桿對投資這些衍生金融產品獲利。而一旦抵押貸款違約率上升,MBS和CDO等產品的市場價值就縮水,惡化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資產負債表。貝爾斯登旗下的兩只對沖基金就死在這上面,直到整體被摩根大通賤價收購。房利美和房地美也因此陷入困境,最終被政府接管。
4、CDS引爆全球金融危機。
貝爾斯登被收購後市場暫歸平靜,但房產和衍生品泡沫一旦被刺破,就很難癒合。投資銀行的杠桿操作風險高,就拿去做「保險」,這種針對債券違約的保險叫CDS(信用違約掉期),美國CDS市場從2001年的9千多億發展到2007年底的62萬億美元的恐怖量級。顯然,這種保險並不「保險」,AIG手中持有大量的CDS合約(占這個市場的80%以上份額),當與次貸相關的CDS產生巨大損失,美國政府毫不猶豫的國有化AIG。CDS還是對沖基金、投資銀行用於對賭某家公司未來是否會破產的工具。雷曼兄弟破產前,CDS的價格(1000萬美元債務損失的五年保險成本)就大幅飆升。而華爾街也就是通過CDS將MBS和CDO賣給全球的投資機構和個人。所以美國遭殃、全球受罪。
5、去杠桿化導致全球流動性緊縮,各國政府救市忙。
近年來一系列的金融創新,藉助杠桿工具向資本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同時M2又監測不出貨幣供應失控,造成資產價格泡沫。當泡沫破滅出現金融危機,金融杠桿迅速下降,去杠桿的結果使得貨幣供應量大幅下降。同時風險偏好度減弱,也使貨幣流通速度降低。簡單的理解就是以前10萬資金可以做100萬的事(杠桿化),但現在做不了那麼多了(比如只能50萬),而且連那40萬可能也貸不出來(整個社會信心不足),這必然導致資產價格的更大幅度縮水,並沖擊到實體經濟。
全稱「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動盪引起的金融危機。一場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連續加息引爆「定時炸彈」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在前幾年美國住房市場高度繁榮時,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況下被認為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借款人也獲得了購房貸款,這就為後來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形成埋下了隱患。
部分歐美投資基金遭重創
伴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出現,首先受到沖擊的是一些從事次級抵押貸款業務的放貸機構。今年初以來,眾多次級抵押貸款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保護,其中包括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
同時,由於放貸機構通常還將次級抵押貸款合約打包成金融投資產品出售給投資基金等,因此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愈演愈烈,一些買入此類投資產品的美國和歐洲投資基金也受到重創。
以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為例,由於受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拖累,該公司旗下兩只基金近來倒閉,導致投資人總共損失逾15億美元。此外,法國巴黎銀行9日宣布,暫停旗下三隻涉足美國房貸業務的基金的交易。這三隻基金的市值已從7月27日的20.75億歐元縮水至8月7日的15.93億歐元。
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擴大至其他金融領域,銀行普遍選擇提高貸款利率和減少貸款數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顯出流動性不足危機。9日,在法國巴黎銀行宣布暫停旗下三隻基金的交易後,投資者對信貸市場的擔憂加劇,導致歐洲和美國股市大幅下跌。其中,紐約股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比前一個交易日下跌387.18點,收於13270.68點,跌幅為2.83%。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如果進一步升級,並擴大至更多金融領域,將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更加劇烈的動盪。而且,危機如果影響到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個人消費開支,則會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歐美日央行緊急出手應對
面對已經形成甚至有擴大趨勢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中央銀行正積極行動,希望通過向貨幣市場提供巨額資金恢復投資者信心,保持金融市場穩定。歐洲中央銀行8月9日宣布,向相關銀行提供948億歐元的資金。8月10日,歐洲中央銀行再次宣布向歐元區銀行系統注資610億歐元,以緩解因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造成的流動性不足問題,並穩定信貸市場。美聯儲下屬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於9日向銀行系統注入240億美元資金。日本中央銀行8月10日宣布,向日本貨幣市場注入1萬億日元的資金。
發生在美國的次級債危機猶如風暴雲團,不僅令道指持續跳水,歐洲三大股市指數、日經指數、恆生指數也紛紛出現了暴跌行情。
在截至2006年6月的兩年時間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而且,自從2005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隨著住房價格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受此影響,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開始顯現並呈愈演愈烈之勢。
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次貸危機從2007年8月全面爆發以來,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使金融市場產生了強烈的信貸緊縮效應,國際金融體系長期積累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得以暴露。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的這次次貸危機正波及全球,全球金融體系受到重大影響,危機沖擊實體經濟。中國也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

金融工具過度創新、信用評級機構利益扭曲、貨幣政策監管放鬆是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主要原因。美國政府採取的大幅注資、連續降息和直接干預等應對措施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由此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金融調控政策必須順應經濟態勢,符合周期性波動規律;應在加強金融監管、健全風險防範機制的基礎上推進金融產品及其體系創新;應抓住有利時機,鼓勵海外資產並購,優化海外資產結構,分散海外資產風險。
為了防止危機進一步蔓延,有統計稱,短短48小時內世界各地央行已注資超過3200億美元緊急「救火」。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丙戌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次貸即「次級按揭貸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 ,「次」的意思是指:與「高」、「優」相對應的,形容較差的一方,在「次貸危機」一詞中指的是信用低,還債能力低。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當地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可是在這里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買房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准,就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次級抵押貸款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與傳統意義上的標准抵押貸款的區別在於,次級抵押貸款對貸款者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要求不高,貸款利率相應地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記錄不好或償還能力較弱而被銀行拒絕提供優質抵押貸款的人,會申請次級抵押貸款購買住房。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由於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對於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一般看法都認為,這場危機主要是金融監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華爾街投機者鑽制度的空子,弄虛作假,欺騙大眾。這場危機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近三十年來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所謂新自由主義,是一套以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理想,以減少政府對經濟社會的干預為主要經濟政策目標的思潮。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經濟滯脹危機,內容主要包括:減少政府對金融、勞動力等市場的干預,打擊工會,推行促進消費、以高消費帶動高增長的經濟政策等。
一、為推動經濟增長,鼓勵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歷來重視通過消費促進生產和經濟發展。亞當斯密稱「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歸宿和目的」。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導源於一種以城市享樂生活為特徵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奢侈消費在表面上促進了生產。
二、社會分配關系嚴重失衡,廣大中產階級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存在著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老百姓超前消費,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卻一直呈下降態勢。據統計,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後,美國的平均小時工資僅僅與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歲男人的收入則比30年前同樣年紀的人,低了12%。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統計表明,這幾十年來美國貧富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美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但收入卻不見增長,與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密切相關。
三、金融業嚴重缺乏監管,引誘普通百姓通過借貸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新自由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後,美國一直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寬對金融業的限制,推進金融自由化和所謂的金融創新。例如,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加恩-聖傑曼儲蓄機構法》,給與儲蓄機構與銀行相似的業務范圍,但卻不受美聯儲的管制。根據該法,儲蓄機構可以購買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發放商業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甚至購買垃圾債券。
另外,美國國會還先後通過了《1987年公平競爭銀行法》、《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等眾多立法,徹底廢除了1933年《美國銀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基本原則,將銀行業與證券、保險等投資行業的之間的壁壘消除,從而為金融市場的所謂金融創新、金融投機等打開方便之門。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國華爾街的投機氣氛日益濃厚。特別是自90年代末以來,隨著利率不斷走低,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速度不斷加快,加上彌漫全社會的奢侈消費文化和對未來繁榮的盲目樂觀,為普通民眾的借貸超前消費提供了可能。特別是,通過房地產市場只漲不跌的神話,誘使大量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消費者紛紛通過按揭手段,借錢湧入住房市場。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對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也造成嚴重影響。 有學者指出,「技術層面上早該破產的美國,由於欠下世界其他國家過多的債務,而債權國因不願看到美國破產,不僅不能拋棄美國國債等,甚至必須繼續認購更多的美國債務,以確保美國不破產」。
由於之前的房價很高,銀行認為盡管貸款給了次級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則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來還,拍賣或者出售後收回銀行貸款。但由於房價突然走低,借款人無力償還時,銀行把房屋出售,但卻發現得到的資金不能彌補當時的貸款+利息,甚至都無法彌補貸款額本身,這樣銀行就會在這個貸款上出現虧損。
一個兩個借款人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好,但由於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級信用貸款者,這樣就導致了大量的無法還貸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說,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對美國經濟
首先,美國的許多金融機構在這次危急中「中標」,而且其次貸問題也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
其次,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健,不乏繼續增長的動力。
這是因為美國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強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學排行榜顯示美國的科技實力和創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當的時間內沒有國家和組織能撼動;而且美國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像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進行戰略收縮就有效的緩解了當時的危機。
而有論者認為,70年代美國的經濟危機根本上沒有解決,負債逐年增加,從1975年至今沒有出現過貿易順差。無論是凱恩斯主義的羅斯福新政也好,還是在七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新自由主義也好,沒有解決社會分配和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之間的缺口問題,美國就從根本上無法擺脫其經濟危機。

對全球經濟
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將繼續阻礙生產的增長。更大的問題的是,影響房價出現兩位數下降的因素對在房地產泡沫鼎盛時期消費者大舉借債的美國會產生什麼影響。持樂觀看法的人從消費者支出的反彈中得到些許安慰,但這可能是一個錯誤。房價呈兩位數下降將使越來越多的抵押貸款借款人陷入財務困境。問題已經在其他消費者債務上顯現出來,如信用卡違約率正在上升,貸款機構很可能面臨更加棘手的局面。隨著住房擁有者感到自己越來越窮,消費者支出必將受到抑制,特別是在股市持續下滑的情況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國的次貸危機也可能產生心理蔓延,特別是房價的重估。盡管在美國不計後果向高風險借款人放貸的規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價的膨脹一直比美國更為嚴重,英國、西班牙等國更容易受到房價泡沫破滅的打擊。
另外,《經濟學家》還指出,全球經濟抵禦美國經濟疲軟的能力也不應被誇大。盡管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佔GDP約6%,因消費的產品遠多於其生產的產品,美國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需求來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劇下降必然將損害其他地區的經濟。

對中國經濟
第一,次貸危機主要影響中國的出口。
次貸危機引起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而這其中最主要是對出口的影響。2007年,由於美國和歐洲的進口需求疲軟,我國月度出口增長率已從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國次貸危機造成我國出口增長下降,一方面將引起我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同時,由於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小於勞動力的供給,將使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增加。
其次,我國將面臨經濟增長趨緩和嚴峻就業形勢的雙重壓力。
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面臨巨大壓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業的倒閉,也加劇了失業的嚴峻形勢。
最後,次貸危機將加大中國的匯率風險和資本市場風險。
為應對次貸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美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弱勢美元的匯率政策。美元大幅貶值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匯率風險。在發達國家經濟放緩、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加速流向我國尋找避風港,將加劇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險。

❺ 美國次貸危機的原因

對於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一般看法都認為,這場危機主要是金融監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華爾街投機者鑽制度的空子,弄虛作假,欺騙大眾。這場危機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近三十年來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所謂新自由主義,是一套以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理想,以減少政府對經濟社會的干預為主要經濟政策目標的思潮。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經濟滯脹危機,內容主要包括:減少政府對金融、勞動力等市場的干預,打擊工會,推行促進消費、以高消費帶動高增長的經濟政策等。
一、為推動經濟增長,鼓勵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歷來重視通過消費促進生產和經濟發展。亞當斯密稱「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歸宿和目的」。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導源於一種以城市享樂生活為特徵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奢侈消費在表面上促進了生產。
二、社會分配關系嚴重失衡,廣大中產階級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存在著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老百姓超前消費,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卻一直呈下降態勢。據統計,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後,美國的平均小時工資僅僅與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歲男人的收入則比30年前同樣年紀的人,低了12%。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統計表明,這幾十年來美國貧富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美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但收入卻不見增長,與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密切相關。
三、金融業嚴重缺乏監管,引誘普通百姓通過借貸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新自由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後,美國一直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寬對金融業的限制,推進金融自由化和所謂的金融創新。例如,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加恩-聖傑曼儲蓄機構法》,給與儲蓄機構與銀行相似的業務范圍,但卻不受美聯儲的管制。根據該法,儲蓄機構可以購買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發放商業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甚至購買垃圾債券。
另外,美國國會還先後通過了《1987年公平競爭銀行法》、《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等眾多立法,徹底廢除了1933年《美國銀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基本原則,將銀行業與證券、保險等投資行業的之間的壁壘消除,從而為金融市場的所謂金融創新、金融投機等打開方便之門。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國華爾街的投機氣氛日益濃厚。特別是自90年代末以來,隨著利率不斷走低,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速度不斷加快,加上彌漫全社會的奢侈消費文化和對未來繁榮的盲目樂觀,為普通民眾的借貸超前消費提供了可能。特別是,通過房地產市場只漲不跌的神話,誘使大量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消費者紛紛通過按揭手段,借錢湧入住房市場。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對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也造成嚴重影響。 有學者指出,「技術層面上早該破產的美國,由於欠下世界其他國家過多的債務,而債權國因不願看到美國破產,不僅不能拋棄美國國債等,甚至必須繼續認購更多的美國債務,以確保美國不破產」。
由於之前的房價很高,銀行認為盡管貸款給了次級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則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來還,拍賣或者出售後收回銀行貸款。但由於房價突然走低,借款人無力償還時,銀行把房屋出售,但卻發現得到的資金不能彌補當時的貸款+利息,甚至都無法彌補貸款額本身,這樣銀行就會在這個貸款上出現虧損。
一個兩個借款人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好,但由於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級信用貸款者,這樣就導致了大量的無法還貸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說,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❻ 什麼是美國資產重組託管公司

美國資產重組託管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 RTC),是世界上最大的臨時性金融機構,於1989年8月根據《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法案》(FIRREA)設立,主要職能就是對破產儲貸協會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進行重組清理。經過6年多的運營,RTC基本完成了其使命,並已於1995年底自行關閉,但它的實踐確為其後全球金融機構重整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成功範例。

❼ 美國次貸危機是什麼時間暴發的

美國次貸危機是2006年暴發的。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也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次貸即「次級按揭貸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 ,「次」的意思是指:與「高」、「優」相對應的,形容較差的一方,在「次貸危機」一詞中指的是信用低,還債能力低。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當地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可是在這里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買房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准,就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次級抵押貸款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與傳統意義上的標准抵押貸款的區別在於,次級抵押貸款對貸款者信

用記錄和還款能力要求不高,貸款利率相應地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記錄不好或償還能力較弱而被銀行拒絕提供優質抵押貸款的人,會申請次級抵押貸款購買住房。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由於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

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7)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法案擴展閱讀:

次貸危機的原因:

一、為推動經濟增長,鼓勵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歷來重視通過消費促進生產和經濟發展。亞當斯密稱「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歸宿和目的」。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導源於一種以城市享樂生活為特徵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奢侈消費在表面上促進了生產。

二、社會分配關系嚴重失衡,廣大中產階級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存在著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老百姓超前消費,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卻一直呈下降態勢。

據統計,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後,美國的平均小時工資僅僅與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歲男人的收入則比30年前同樣年紀的人,低了12%。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統計表明,這幾十年來美國貧富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美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但收入卻不見增長,與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密切相關。

三、金融業嚴重缺乏監管,引誘普通百姓通過借貸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新自由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後,美國一直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寬對金融業的限制,推進金融自由化和所謂的金融創新。

例如,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加恩-聖傑曼儲蓄機構法》,給與儲蓄機構與銀行相似的業務范圍,但卻不受美聯儲的管制。根據該法,儲蓄機構可以購買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發放商業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甚至購買垃圾債券。

另外,美國國會還先後通過了《1987年公平競爭銀行法》、《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等眾多立法,

徹底廢除了1933年《美國銀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基本原則,將銀行業與證券、保險等投資行業的之間的壁壘消除,從而為金融市場的所謂金融創新、金融投機等打開方便之門。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國華爾街的投機氣氛日益濃厚。特別是自90年代末以來,隨著利率不斷走低,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速度不斷加快,加上彌漫全社會的奢侈消費文化和對未來繁榮的盲目樂觀,為普通民眾的借貸超前消費提供了可能。

特別是,通過房地產市場只漲不跌的神話,誘使大量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消費者紛紛通過按揭手段,借錢湧入住房市場。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對全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也造成嚴重影響。

有學者指出,「技術層面上早該破產的美國,由於欠下世界其他國家過多的債務,而債權國因不願看到美國破產,不僅不能拋棄美國國債等,甚至必須繼續認購更多的美國債務,以確保美國不破產」。

由於之前的房價很高,銀行認為盡管貸款給了次級信用借款人,如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則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來還,拍賣或者出售後收回銀行貸款。

但由於房價突然走低,借款人無力償還時,銀行把房屋出售,但卻發現得到的資金不能彌補當時的貸款+利息,甚至都無法彌補貸款額本身,這樣銀行就會在這個貸款上出現虧損。

一個兩個借款人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好,但由於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級信用貸款者,這樣就導致了大量的無法還貸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說,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❽ 報考國家公務員,銀監會,銀監監管類,專業科目筆試應該怎樣准備呢求指導!!

相關知識方面可以看看金融專業的知識,比如貨幣銀行學,銀行風險等,看一下銀行監管方面的制度或者章程什麼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①重要的監管大法有:1863年《國民銀行法》;1913年《聯邦儲備法》;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1978年《國際銀行法》;1980年《放鬆存款機構管理與貨幣控製法》;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與加強法》;1991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善法》,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等。

❾ 美國金融改革法案對美國股票有什麼影響

對美國金融股票是利空,因為監管嚴格,金融機構的錢沒那麼好賺了。

對其他行業來說,因素待定。

❿ 人民銀行系統20年前原支行因機構改革撤並今日領導同事再相聚怎麼聊

編者按:首先,告訴大家一個消息:人民銀行總行將於近期在官網()上發布人民銀行分支行招考公告及招考簡章,接受報名(應屆生和在職人員均有)。網上報名時間:2015年12月11日至12月20日,筆試時間:2016年1月9日上午9:30—12:00。有意者請自行關注。其次,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團隊給大家分享三篇網路上關於人民銀行的文章,讓報考者對人民銀行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團隊不對文章所述的真實性負責)。此外,團隊也采訪了一些人民銀行員工,請他們講幾句關於人民銀行工作的感受,以饗讀者(僅代表受訪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其供職單位意見),當然,編者手癢會做點解讀(僅代表編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受訪者意見)。

人民銀行員工的采訪
※昵稱:小賤;工作時間:20年+;工作內容:金融統計
寄語:有真本事,有鬥志,請不要選擇人民銀行。肺腑之言,不能耽誤了有志青年。
編者解讀:如果你想生活無虞(注意,不是富足,是吃不飽餓不死那種),佳人相伴,每天柴米油鹽,抱著一胎二胎知足而樂(靠人行工資估計難養活,靠家屬養活吧),人民銀行還是不錯的選擇的(推薦賢妻良母型的女生和想安安穩穩生活的男生),如果你想浪(什麼是浪,自己體會吧),不如趁著年輕去浪一浪,因為外面的世界遠比你想像的精彩,而人民銀行也遠比你想像的沉寂!為此,編者斗膽諫言:985,211一般學校及以下的研究生,建議去省行;清華、北大、復旦、人大高材生,省行及以下不建議考慮,當然,總行嘛,自己斟酌了(公務員,你懂的)。

※昵稱:我是一棵草;工作時間:10年+;工作內容:金融統計
寄語:不會寫材料的不要來,能寫為第一要務,總行除外。
編者解讀:不可否認,調研和寫文章是人民銀行分支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也幾乎成為了評價幹部的重要指標。為此,編者認為,如果你確定要去人民銀行,即便你從來沒有寫過文章,也不要畏懼,萬事開頭難,只要你不蠢,寫材料並沒你想的那麼難。其次,從編者了解的情況看,人民銀行分支行寫材料較好的部門是調查統計部門和貨幣信貸部門,因此,如果你有幸進入這兩個部門,恭喜你,幾年後,你寫材料應該不會遜色。
那麼,人民銀行分支行員工每天到底在寫些什麼東東呢?別急,網上有很多人行的報告之類的書籍賣,你不妨買來參閱一下?此外,調統部門寫的文章也有公開渠道獲取,去網上買幾本《金融統計與分析》期刊看看吧,這是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編的,內容基本都是來自分支行撰寫的材料,說是金融統計的文章,其實也反映了整個人民銀行寫材料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形式。

※昵稱:力子;工作時間:10年+;工作內容:國庫
寄語:如果沒有太多想法,人行也是一個不錯的港灣,我一直覺得,人行相對來說是個比較單純的單位。
編者解讀:編者有幸結識一些人民銀行的員工,與其他政府部門的人相比,他們確實單純很多。很多人都是模範丈夫/妻子,多數人下了班就回家做飯照看小孩,基本也沒有看見幾個經常泡吧的(或許因為收入低沒錢泡?不得而知)。采訪中發現,他們普遍說應酬很少,喝酒機會也不多,因為不用去討好客戶或者跟別的單位有利益的牽連,而且交際的圈子也很小,編者有個同學,在異地工作,工作近十年,認識的人還僅限於同事圈(被我鄙視了良久)。所以,你想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人民銀行的員工哦。

※昵稱:滴滴答答;工作時間:5年+;工作內容:國庫
寄語:上知宏觀調控大政方針,下知豬肉買賣民生疾苦;橫批:調研興行
編者解讀:據說「調研興行」是央行行長提出的方針。然後不停有關於人行調研的笑話傳出,比如說農民經常接待人行員工,調研今年母豬又多生了多少只豬仔仔等等。但從側面也可以看出,人民銀行工作涉及面之廣,同時也說明調研在人行的重要性。所以,金融統計前沿創始團隊建議你,加入金融統計前沿,你的調研能力會進一步提升哦。

※昵稱:二二;工作時間:7年+;工作內容:國庫
寄語:工作不是閑聊喝茶看報,而是事多忙碌加班。
編者解讀:采訪中發現,沒人說很閑的。外界認為喝茶看報過一天的閑適生活從這些人的言語中也難以感受到。每個人很忙,據編者了解,最忙的當屬總行,其次是省行,再次是市行。從工作內容看,金融統計和貨幣信貸最是忙碌,筆者平時聯系金融統計的同學,都是匆匆就被掛了電話,晚上、周末加班似乎也是常態,不是報送數據,就是寫材料,要不就是為領導和他們單位的各個部門提供信息材料。但在編者看來,忙,說明你在成長,不是嗎?向上吧,少年!

※昵稱:月月;工作時間:10年+;工作內容:統計&徵信
寄語:小圈子,大作為,這里絕對不是一個埋沒人才的地方。(這里擁有整個金融業的平台,夠你發揮折騰的。這是一個垂直管理、機構遍布全國省市縣的龐大系統,有能力和作為的年輕人很快就會脫穎而出,名冠全國,比如勤勞的小編。這里文化氛圍比較融洽,工作環境比較和諧,工作中會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基友,結下深厚的友誼。)
編者解讀:(高能預警,前方涉及細致的業務和部門分析,不真心報考的,可以忽略不看哦)好吧,編者承認被這個月月同學的熱情感化了,編者都恨不得馬上去報考人民銀行了,可是編者要是進去了,去哪個部門好呢?貨幣發行處,每天搬大捆的鈔票,看著幾億元的票子刷刷被銷毀,是不是會很心痛呢;國庫處,聽著很牛,代理國庫哦,平時寫寫國庫報告之類的,估計也不錯;辦公室,人事處,那裡都是出領導的地方,只不過編者單純,經不起那番脫胎換骨的折騰;反洗錢處,權力部門哦,可是你知道他們經常要出去檢查,車馬勞頓,很辛苦的,什麼,你覺得有油水,醒醒吧,少年,拿一次試試,舉報在等著你;想來想去,我還是去信貸處或者調統處吧,到底哪個處更好呢?金融統計前沿創始人團隊強烈推薦,調統處。原因有三:1.這是一個綜合性業務部門。什麼叫綜合性業務部門?就是,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所有的業務都可能在你這匯聚,因為,你接觸的是幾乎所有金融業務數據,包括但不限於:人民銀行內部會計產生的數據,國庫數據,貨幣發行數據,貨幣政策工具所引起的各類數據,如跨境人民幣數據,再、再貼現、還有各種麻辣粉,酸辣粉等政策工具,只要涉及資金變動的,數據都會報送調統處;商業銀行的幾乎所有經營數據,存款、、產品數據、信託產品數據、同業往來數據、持有的資產、負債、投資……不一而足;統計局的數據,因為你要和統計局往來;銀監局的數據,因為你要和銀監數據共享;財政部、商務部……好吧,不列舉了,你只要知道,涉及金融業的資金流動,都會在你的數據中反映,那麼,你是不是有更多的機會涉獵各個部門的業務了呢?2.這是一個接地氣的部門。一方面,前面說了,人民銀行員工比一般政府部門員工還單純些,那麼,調統處的員工呢,簡直是單純中的戰斗機,筆者接觸了很多人,都是埋頭幹活,不溜須拍馬,不鉤心斗角的貨色。另一方面,調統處每年都要到商業銀行檢查,有機會深入接觸和了解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可以說,去了調統處,只要你肯學習,商業銀行的各類業務基本都能涉足,這比你單純進商業銀行的一個部門,只了解一項業務是不是更爽一些呢?你感覺不爽,跳槽到商業銀行,也能很快上手吧。3.這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從了解情況看,全國調統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比其他部門要多一些,和所有商業銀行每月也均有業務往來(主要是報送數據和材料),與政府其他部門也均有往來。可以說,統計,是一個大家庭,大集體,你值得加入。
編者犧牲周末時間,說了那麼多,也是累了,如果你覺得好,轉發支持金融統計前沿吧。下面編者分享三篇文章,也要繼續加班去了(搞得跟人民銀行一樣的忙,也是醉了)。高能預警,文章很長哦,有時間慢慢看吧。

分享文章一:人民銀行員工在做些什麼
人民銀行作為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監管單位,總是引起商業銀行的員工嫉妒其「高大上」,並引發好奇猜想,那麼人行到底是個怎樣的機構呢?
一、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
地市一級內設部門普遍都在20個以內,副處級和科級的支行一般也就3-6個科(股)室,一般按職能來,可以分業務及內勤部門(有無對外),業務部門又可以分務實和務虛。比如:
保衛、發行,負責人民幣的發行。會計、營業室,包括賬戶管理、支付結算、銀行間資金往來都在這。國庫,引出了當年與財政部的代理經理之爭。外匯局也是我們的內設部門,也有金融統計、徵信、貨幣信貸、內審一類的,就不廢話了。有的部門一天到晚喝不上水,有的部門整天瞎晃悠,標準的政府機關,就是所謂的,平時不一定對你有作用,不一定有多少事忙,但你取消它還真就挺麻煩的,大部分的政府機關都有這個問題。
人員么,我這邊接近150人,全國算中等水平,下面的縣支行都在30人以內掙扎,當然考慮到每個地市一個中心支行,每個建制縣區都一個支行,全國直接就14W了,但是人員斷層嚴重,尤其是縣支行,2000年以後基本不招人,前幾年一直有個笑話,縣支行40歲左右的,熬多十年,中支不派人的話,你再爛都能當上行長。中心支行也一樣,每年退休的比招的人多,幹部年輕化,人員精簡,跟國家的大趨勢。
二、工作環境和待遇
環境這個東西是一個外生變數,比如我們這邊,來客人了沖茶是個最基本的禮儀,舉民皆茶(你能猜出來就猜吧),所以再不喜歡上班期間沖茶都沒用,這是風俗,必須接受。當然看報紙看手機這肯定有,快退休的,偷懶的,哪個單位都避免不了,企業也一樣,參照上面黑體字。
整體來講,中支一級氛圍都不會太差,有沖突的就是工作責任劃分,以及陞官加薪的時候,沖突完第二天一樣過,尤其對本地人來講,平淡過日子才是正途。工作地點嘛,省分行以下的,建築都是2000年前後統一興建的,不少屬於你進去會覺得是八九十年代風格的辦公方式,一點不現代化。
待遇這個問題要令陰謀論的同志們失望了,我沒條可曬,略高於本地公務員,與商業銀行最低層員工持平,我們單位處級領導工資比不上國有銀行科級職工的1/2。
我曾經看著每天上班經過的麵包店招賣麵包小妹,一天10小時分兩班,3000起,包吃有提成,恰逢發工資,失落了好幾天,然後回想起我第一年實習期拿了整整一年的1600塊月薪,平衡了。
我們不屬於公務員的身份導致我們漲薪的次數跟幅度近幾年一直落後於公務員,二三十年前,有一個人在人行工作,可以撐起一個小家庭過中等偏上的生活,現在么,工資只夠自己過日子,偶爾幫補家裡,買房就肯定不用想了,一套房子花你十五年不吃不喝都不奇怪,當然社會進步了,沒什麼好抱怨,不過目測繼續這樣下去,中支縣支很多人才和非本地的職工將進入集體離職潮。
如果工資與公務員齊平同時三定轉公務員,大量的有人脈的職工也會調離,最終剩下一堆「老弱病殘」,這就是現狀。
三、部分工作內容
工作第一年做的是縣支行發行庫的發行會計,很多人羨慕的工作,每天出庫入庫,打憑證登系統做報表,偶爾寫寫報告,下午三點半日結後就可以整理內務了,而且工資還比別人高,一個月多出來整整30塊錢(丫真是30塊,80年代的標准足足執行了三十多年)!是一個規范的業務崗位,每天要做的事不多,但又重要,所以是專人專崗AB角的。
發行部門也是專職的苦力活,那時錢還是100斤1袋的,一捆一捆驗,裝袋,搬車,然後兩人一組摞成十袋高的錢垛,少的時候一天十來袋,多的時候一天上百袋,就5、6個人,平均年齡48歲(原諒我一個人就拖低了5歲多),都特么靠人力,扭傷割傷都是常事,脫下那身白大褂,跟民工沒多大區別。
很多業務崗位都是這樣,包括營業室國庫一類,規定的時間內你只能做那些事,保證不做錯,不會也不能安排其他影響業務的工作,相當於流水線工人,這是很多人眼裡人員臃腫的表現,但是一但出錯大家都跑不掉,而且對當地影響很大,所以兼崗現象很少,寧願讓小部分人閑著,竊以為也確實應該這樣。這些業務崗位是人行運行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其他一切管理都要在此基礎上開展。
第二年去的是調查統計科,號稱最不願去的部門排行榜第一名,集金融統計、金融研究、徵信管理於一身,萬幸的是我離開後那裡的工作更多了(先自贊一個,我們金融統計還是比統計局工作要較真的,好歹我們的統計數據不會給不同領導是不同數,也不會這季的數據下季度是不能用的)。
這是個集務虛和務實於一身的部門,金融統計和金融研究,每天就是跟不同的政府部門要數,寫報告寫調研,這個模型那個理論的,然後作為當年工作考核的重要部分,要看你的文章當年被上級部門採用多少次,領導批示多少次,已經不是周老哥當年「調研興行」的含義了,人行的業務部門很多都在慢慢變成一個「報社」的編輯部,用抄襲別人的文章來應付上級開展的一大堆沒有實際意義的調研任務。徵信業務對外,就不細談了。
第三年到的貨幣信貸管理科,號稱最不願去的部門排行榜第二名,人行有三大職能,貨幣政策,金融穩定,金融服務,這部門獨占前倆,完全務虛型,做久了會感覺自己真的沒有實際價值的產出,就是應上面要求,每天寫報告寫調研,單上個月就十個報告三個調查,還一堆其他的事,說多了都是淚。
以上三個部門我覺得是我們這些工作在底層的人的真實寫照了,除了其他部門職能不太一樣,來來去去都這三樣。
四、個人發展
上面說了工作內容,對應的是工作能力,有個領導說的好,一個單位總有四種人,會做事會做人的,會做事不會做人的,會做人不會做事的,不會做人也不會做事的,少了哪種都不行。悲劇就在於領導可能是以上任何一種。
政府機關論關系論資歷這種事是不可能完全根除的,而且跟本單位的管理方式有關,職位有限,人員更替速度慢,有些有才華的人可能一輩子得不到晉升,工資待遇也沒有辦法脫離職位太多,這個對很多有志向的年輕人是一個很壓抑的現實,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一輩子無風無浪的。
同時,務實業務部門學的業務適用面很窄,務虛業務部門學的多是公文寫作,非業務部門工作很多隻要初中高中畢業就能做,而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網也局限在金融系統。
很多人做個5、6年,個人的能力就逐漸跟社會脫軌了,工作技藝不如商業銀行的,人際關系不如政府部門的,想跳槽去銀行企業人家不要,非公務員不能走調動從政的道路,剩下的選擇很少,就像溫水煮青蛙。所以說能走的都是牛人,看得清環境,有理想有抱負。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么想,畢竟這是一份餓不死你又感覺還有「面子」的工作。

文章來源:財金閱讀原創【越】系列

分享文章二:帶你揭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的神秘面紗
很早以前是沒有銀監會的,中國的金融行業都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管理。後來隨著金融行業發展,央行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就有點自相矛盾。比如宏觀經濟出現了泡沫,負責宏觀調控的央行應該迅速撲滅泡沫。但是負責監管銀行風險的央行要規避行業風險,不能對銀行業造成太大沖擊,只能很慢慢的撲滅泡沫。或者反過來,有時候央行的宏觀調控職能需要它加大貨幣投放、刺激經濟,但是它的監管職責又要求它嚴控風險、避免壞賬、控制信貸規模,兩者很難協調。
隨著宏觀調控規模加大、金融監管嚴格細致,這些矛盾也越來越明顯。最後乾脆把監管職能分離出去,另行設立銀監會,央行主要保留宏觀調控的職能。一家機構只負責一件事情,各自把自己的職責做好就行了,工作起來比較清爽。現在銀監會才是正宗的監管部門,負責監管銀行業。央行最宏觀的職責是研究協調金融行業的整體發展,寫規劃,具體的職責包括定貨幣政策、匯率政策、搞宏觀調控等等。央行也保留了少量監管職能,主要管銀行間、同業拆借等市場和徵信行業,但是央行主要工作不是監管。銀監會2012年底全國有近24000職工,這些職工中大部分來自於當年的人民銀行。
人民銀行現在主要負責宏觀,人行總行是公務員,人行地方是純事業單位,所以地方人行職工的待遇中績效工資空間較大,受政策限制較少,這也是人行目前待遇普遍高於銀監會的主要原因。當初銀監會剛成立的時候,銀監會職工待遇遠好於人民銀行,後來進行公務員序列改革後,每況日下,說起來現在銀監的那些人行老員工們全是眼淚兒,悔不當初啊。
人民銀行現在手上的監管權只有反洗錢,但是人民銀行畢竟是百年老店,從上到下對政治的理解高於銀監會,所以混得是風生水起,把握這些權力也能讓銀行服氣,銀證保都可以查,相當生猛。現在各個銀行和單位的開賬戶什麼的都在人民銀行手上,這是命脈,關鍵時候人行若發出停賬戶的大招,什麼單位都可以瞬間讓你服氣,這就是人民銀行厲害的原因了。銀監會成立業已十年,對中國銀行監管事業做出了很多貢獻,取得的成績是明顯的,現在的銀行金融監管的條例也主要都是銀監牽頭,應該說銀監會是銀行監管的絕對主體。
世界各個國家的金融監管模式不一樣,分業監管和混業監管都存在,中國一行三會的模式以後會不會改革發展成一個大的金管局,其中有銀行部、證券部和保險部也尚未可知,要看政策和市場的發展,但當下的情況,並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人行都還是老大,這一次的全會,新聞介紹了周老闆列席,但沒有介紹尚老闆等等就是明證。
從地位上來說,人總行應該是要高於銀監會的,舉個例子,通常從銀監會保監會以及證監會主席調至人總行行長可以算高升。但是在地方,銀監局和人行的地位應該是差不多的,當然,這是相互之間的感覺,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說它肯定誰都不敢得罪。人行現在總體的發展方向是宏觀調控,以調研立行,但是在地方人行的兄弟姐妹日子是過得異常憋屈的,所以近兩年都在不斷的搞綜合執法檢查以及各種專項檢查,如反洗錢、支付結算、現金管理、外匯等等,當然,商行的兄弟姐妹自然是叫苦連天,但是沒辦法,這是人行在發現自己地位每況愈下後的無奈之舉。所以如果說人行沒有監管是不對的,人行的監管區別於銀監局的監管,雙方各有側重點,然而銀監局手裡有個很致命的尚方寶劍,那便是商業銀行高管的任職是必須進過銀監局審批的,所以,你們都懂的。

分享文章三:寫給想進人民銀行的人
進人行工作兩個月了,想想自己去年找工作的艱辛和困惑,決定還是寫個東西給後來的同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本人基本情況:男生,985本科,985碩士,現在供職於華東地區某地市級中心支行,土生土長的當地人。2013年經濟金融類73分招考進入人行。

招考前准備:報名時間什麼的關注應屆生就可以了,筆試准備最重要的一本書是易綱(前央行副行長)主編的《貨幣銀行學》,格致出版社。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各位,筆試卷子將近有一半的題目能在這本書上直接找到答案。至於考多少分能進面試,這個根據地域不同差別會很大,個人感覺一般東部省會中支以上的機構75分會比較穩妥,地市一級的中支68以上肯定妥妥的。順帶說一下,最後一個20分的論述大題一般人是不怎麼拿分的,所以70以上基本算是高分了。

關於面試:當你以1:5的比例進入面試以後,你的筆試成績就沒什麼用了,所有人都回到同一起跑線上(這方面不同大區可能有差別,以實際情況為准),面試表現將對最終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所以好好表現吧。對於很多同學十分關心的子弟問題,在此十分遺憾地告訴各位:不要和子弟爭,你永遠爭不過子弟的!至於需不需要找關系疏通……樓主必須坦承,雖然樓主本人覺得不用找關系也能面上,但家裡不放心,還是找了關系的。不過入行以後發現很多同事都是憑自己的本事面上的,所以大家也不要緊張哈,在此還是要感謝一下樓主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

關於面試之後:政審、體檢通知什麼的節奏會比較慢,其實跟機關作風什麼的完全沒有關系,以樓主所在的中支為例,200多人的單位人事科只有5個人,一大堆事,還要應付上級檢查,人家真的只是忙不過來……所以大家耐心等就好了,只要考上就不會漏掉你的!我們是1:1體檢,按照公務員體檢標准來,不過有點小毛小病的只要不影響工作問題都不大,不會刷你。當然,行里也是有備胎的,如果你問題很大,也可能會被刷掉。

如果你順利挺過了上述所有環節,那麼恭喜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行員工了,下面我們來聊一點工作以後的事!

關於編制:現在人行分支機構的管理體制全稱叫「既參照公務員又參照事業單位的行員管理體制」,比如樓主的醫療保險享受的是在職公務員待遇,但養老是人行獨立的體制。總之,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身份,但希望大家明確一點,你不是公務員!當然,樓主也見過家裡關系特別硬直接調到公務員系統的……自己汗一個……

關於工作氛圍:在此,樓主要提醒一下一些自以為是名校的學生,收起你那個自以為了不起的范,腿要勤一點,嘴要甜一點,好的人際關系是自己爭取出來的,在你對單位有所貢獻之前,沒有人有理由必須尊重你!另外,不要以為人行的老員工都是低學歷,水平都不行。以樓主為例,樓主的科長是20年前的浙大畢業的,分管副行長是24年前的北大畢業的,所以在摸清水有多深之前,別把自己淹死。至於辦公室政治,如果你所在的科室年輕人很多,競爭就會激烈,關系會比較復雜,自求多福;如果科室里沒什麼年輕人,只要裝的比較像小白兔,前輩們都會很關照你的。

關於工作壓力:在人行只要喝喝茶看看報領領工資就可以了?親,該吃葯了!隨著上級考核越來越嚴,人行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舉個栗子,我有個在辦公室的同事,主要工作是編譯世界貨幣組織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各類報告,再上報上級加分。這樣的活基本所有中支都在搶!由於時差關系報告總是在晚上出來,於是他基本總是大半夜在那翻譯報告,因為翻得不好沒分加,翻得沒其他中支快也沒分加,50頁A4的英文報告要求4個小時以內翻出來再總結上報……當然,不同科室的工作量會有差別,但東部發達地區的中支一級的人行都不會太閑。如果有人要問樓主工作量和商業銀行比怎麼樣?樓主只能說這沒有可比性,具體原因在下一點中說明。

關於晉升體制:現在人行強調「研究立行」,上級行都是用信息、調研報告、學術論文來考察下級行,所以現在想在人行出人頭地基本只有一條路:會寫!如果你覺得寫文章是件痛苦的事,那人行的工作壓力足以把你壓垮。如果你擅長寫文章,那就很容易被領導重視,也容易混得如魚得水。現在中心支行一般入行三年至五年後可以參加副科長的競聘,所以同學們,玩命寫吧!

關於福利待遇:終於來到大家最關心的內容了,是不是很期待啊?樓主現在在實習期,一個月工資條上的工資是2409塊錢……不過幸好我們還有月度考核獎金,季度考核獎金,年度獎金和平時的一些福利,這些錢零零總總加起來轉正後年收入大概在7-8萬,省會中支會高一點,10萬左右,畢竟一般省會的開銷會比較高,縣支行會低一點,大概5-6萬,基本情況就是這樣。隨著級別的上升,各項收入都會增加,偷偷告訴各位,樓主小瞄了一下科長的工資條,上面竟然有4900塊!(請大家原諒樓主是窮人家孩子,沒怎麼見過錢……)不過在福利上,樓主想幫大家澄清一個概念,其實你一年掙多少錢並不重要,一年能攢多少錢才比較重要,毫不客氣滴講,樓主現在是行里,發多少,基本就能剩多少(因為平時,住在家裡,早餐和午餐在行里食堂解決,一個月玩命吃不會過300,不怎麼花錢……),所以樓主建議大家如果要考人行的話還是回家鄉吧,外地這個工資的確有點低。

關於社會地位:總體來說,人行的社會地位還是不錯的,下去檢查商業銀行年薪幾十萬的老總也要客客氣氣地給我這個小實習生端茶遞煙,更不要說我們領導了。如果沒對象的在人行要找對象就太方便了,一票人爭著幫你介紹。不過這個世界上錢又多地位又高的工作是不存在的,即便有,也輪不到我們這樣的普通人。老話說,錢都是黃蓮樹下來的,有這樣的社會地位就不要太計較你的薪水了。

最後,樓主想說:如果你們家缺錢,不要來人行;如果你很想掙大錢,不要來人行;如果你非常有性格,不要來人行;如果你厭倦寫文章,不要來人行。除此之外,人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的確是個相當不錯的平台。

最後的最後,祝大家在求職工作中事事順利,天天開心!
文章來源:網路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法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邦儀器股票 瀏覽:571
安信證券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41
最低漲幅股票 瀏覽:418
中小型企業融資與金融服務 瀏覽:807
絲綢交易所概覽 瀏覽:5
上海虹葉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867
富達利貴金屬 瀏覽:883
台灣期貨天王張松允 瀏覽:447
國家期貨業協會網站 瀏覽:622
訊策科技融資 瀏覽:282
重慶鈊渝金融租賃公司 瀏覽:248
京能動力股票 瀏覽:360
跨過創新的全球杠桿 瀏覽:331
西部信託項目經理助理 瀏覽:695
金融資產出讓和受讓 瀏覽:872
西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973
多大可以貸款創業 瀏覽:180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負債包括 瀏覽:192
軟體安全上市公司 瀏覽:835
財政部金融機構市場化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