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及其防範論文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及其防範論文

發布時間:2022-02-27 18:15:49

1. 關於金融方面的《我國住房信貸風險及其防範機制》的論文怎麼寫啊

個人住房信貸「假個貸」的成因及風險防範
隨著我國「十一五」規劃戰略的實施、城市化進程的力n快和居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居民購房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增強,個人住房信貸業務的發展空間巨大。作為成長性和厚利性的個人金融產品,個人住房信貸業務已經成為國內商業銀行大力發展的戰略支柱業務。在個人住房貸款規模急劇擴張的同時,其自身積累的風險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暴露,特別是不符合大數定律的群發性「假個貸」風險的屢屢曝光已經引起監管當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家商業銀行也使出渾身解數對「假個貸」進行排查和化解。在此,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談防範個人住房信貸「假個貸」的粗淺看法。
1、個人住房信貸「假個貸」的主要表現形式

(1)個人住房信貸「假個貸」的定義

目前個人住房信貸的「假個貸」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都沒有統一的定義。筆者認為:個人住房信貸的「假個貸」主要是指不以真實購買住房為目的,通過虛構住房買賣交易或以虛假的借款主體或違背借款人的真實意識表示向銀行提出住房按揭申請,騙取銀行信貸資金的行為。

(2)個人住房信貸「假個貸」的主要表現形式

在個人住房信貸操作實務中,碰到的「假個貸」的形式多種多樣,筆者從「假個貸」給銀行造成危害程度的角度對「假個貸」的形式進行歸納:

①惡意套取銀行資金的「假個貸」。這類「假個貸」往往是一些資金實力較差的項目公司因項目運作不成功,在項目銷售過程中通過勾結銀行內部人員、房地產管理部門有關人員,實施的旨在騙取購房人和銀行資金的「假個貸」。開發商在資金到手後,迅速轉移資金,對項目的後續建設置之不理,或注銷公司或攜款潛逃,給銀行、購房人、社會造成重大不良影響。還有部分規模小、資金實力差的房地產中介公司為籌集資金進行炒房,通過虛構二手房買賣交易、勾結銀行內部人員、房地產管理部門有關人員,實施「假個貸」騙取銀行信貸資金,在獲利後進行提前還款,如炒房失敗則攜款潛逃。

融資用於項目建設的「假個貸」。這種類型的「假個貸」是開發商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或由於項目銷售不理想或由於戰線過長、在建項目多、後續資金不到位,或銷售雖好但其他資金未按計劃到位、項目不能停工、工程款又必須支付,於是就以假購房者的名義申請貸款,解決資金短缺,在後續資金到位時提前歸還貸款或在找到合適的買家時再通過轉按的形式變假為真。還有部分開發商不出於購房人的真實購房意識表示,以威逼利誘的方式借用關系人如公司內部職工、或花錢僱用民工的名義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公司為其出具虛假未實際支付資金的首付款證明、虛假的收入證明並且告知其應對銀行面談的技巧,從而輕松套取銀行貸款資金,用於後續項目的建設,後續貸款歸還由開發商統一轉賬或存入假借款人開立的歸還貸款的賬戶中由銀行按委託協議進行扣款。

③債權債務抵沖的「假個貸」。如買房人與賣房人之間存在債權債務之間的糾紛,通過房子的抵債,債權人再將房子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最典型的是開發商將房子抵作項目施工隊的工程款。目前雖然建設主管部門規定不允許建築施工單位墊資施工,但在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的過程中建築施工單位墊資施工、帶料施工早已成為「行規」。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在施工過程中或在工程價款結算時因為資金緊缺沒有錢支付工程款,往往會將房子作價抵作工程款給施工隊,施工隊就拿抵債的房子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進行變現,在房子找到新買主後或轉按或提前還款。由於施工隊的流動性很強,一旦在當地的工程結束沒有新的項目,施工隊便會逃廢債將房子留給銀行進行處置。

2、個人住房信貸「假個貸」的成因分析

剖析個人住房信貸「假個貸」形成的深層次原因,可以發現,地方行政部門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軟」管理和預銷售制度的缺陷為開發商實施「假個貸」提供了土壤,而銀行內控不到位又為開發商實施「假個貸」提供了便利。

(1)地方行政部門的原因

①地方行政部門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屬資本密集型行業,對資本的要求相對較高,一個房地產項目的成功運作,需要成千萬乃至上伍元的資金。住房的生產銷售關繫到、千家萬戶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關繫到地方行政部門「以人為本」施政理念的實施,也關繫到社會的安定團結,地方行政部門對關系國計民生的房地產行業管理的力度需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在:一是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本充足率要求過低。根據建設部2000年頒布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一級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注冊資本5000萬元,二級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注冊資本2000萬元,三級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注冊資本800萬元,四級房地產開發企業只需要注冊資本100萬元。1998年頒布的《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房地產開發項目應當建立資本金制度,資本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不得低於20%,這一規定直到2004年才變更為資本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不得低於35%.過低的入門門檻和項目資本金制度使得絕大部分資金實力不強、經驗不足的企業紛紛進軍房地產開發領域,為後續房地產領域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埋下了風險隱患。二是房地產市場秩序尚需進一步規范,房地產領域的虛假廣告、囤積房源、哄抬房價、偷稅漏稅和商業欺詐等不規范經營行為和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②預售資金管理制度設計不合理

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有關規定,「開發企業預售商品房所得款項應當用於有關的工程建設,但商品房預售款監管的具體辦法,由房地產管理部門制定」,這一制度設計的結果是各房地產管理部門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銀行開立預售資金專戶,由銀行履行資金監管職能。由於資金開戶方和資金使用方都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地方行政部門沒有在資金開戶方和資金使用方之間架設「防火牆」,在房地產金融業務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企業要求支用自己賬戶的資金,銀行不可能真正起到監管的作用。地方行政部門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轉由銀行來承擔導致的結果是這一制度形同虛設,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任意支用預售購房款包括銀行按揭貸款,廣大購房群體的利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同時也為有不良企圖的企業實施「假個貸」提供了土壤。

③融資渠道單一

房地產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同時它又屬於資源消耗型行業,它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貨幣緊縮政策的實施十分敏感,從房地產行業發展歷程分析發現,每一輪的宏觀調控,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就是房地產行業。追根究源是因為房地產企業先天資本積累不足,大部分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實力弱,都是以1000萬元左右的注冊資金來運作總投資上億元的項目。在面臨資本市場門檻高、房地產信託基金條件苛刻且規模小的情況下只能通過銀行貸款來進行籌融資。這也是房地產開發企業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目前,房地產項目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有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預收資金和其他資金。在操作實務中,這四項資金來源的比例一般是30%、30—40%、20—30%、5—10%.單一的融資渠道、脆弱的資金鏈條和風生水起的宏觀調控環境為部分資金實力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實施「假個貸」提供了外部條件。

④誠信缺失,社會信用制度不健全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契約經濟,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場經濟走向成熟的標志,也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要求。但長期以來,信用觀念弱化和信用體系殘缺是我國20多年改革以來一系列經濟問題如假冒偽劣、偷稅逃稅、虛假廣告、撕毀合同、欺騙股民、三角債、欠帳賴帳不還等現象的重要根源。社會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嚴重障礙。同時由於我國目前仍停留在建立個人徵信制度的起步階段,還沒有一部規范徵信行業行為的專門法律、法規,使得個人信用信息的採集與利用無法可依。社會信用法制建設的滯後以及失信懲罰機制的缺位又助長了部分企業和個人不講信用行為的發生。

(2)銀行內部的原因

①對風險與發展的把握不到位

個人住房貸款因其收益穩定、成長性好,已經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的必爭之地。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受粗放經營時代形成的信貸文化的影響,各家商業銀行在爭搶市場份額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冒進」主義思想,特別是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暴露往往在貸款發放的5~8年後開始,眼前賬面上相對對公貸款而言較低的不良率便助長了這種「冒進」主義思潮在住房金融業務條線的蔓延。同時由於國內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主要以公司類貸款為主,經營個人類貸款的時間不長、經驗不足,對個人住房貸款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等風險規律的形成、風險的識別和計量研究不夠。但以移植公司類貸款風險控制的經驗作為指導思想制定出來的業務運作流程與風險控制流程往往又與市場脫節,得不到市場和客戶的認同,不利於業務的發展。因此樹立新型科學的風險管理文化,正確把握風險與發展的平衡點,是商業銀行面臨的重要課題。

②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項目以及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審查不到位

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項目的審查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銀行無開發貸款支持的項目,一種是有銀行開發貸款支持的項目。對前一種情況由於銀行處於弱勢地位,只是面上按制度要求了解企業的房地產開發資質等級、營業執照以及項目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工程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是否齊全,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基本情況和項目的土地出讓金支付情況等深層次問題掌握不到位或趨於競爭的壓力不敢深入了解。對銀行有開發貸款支持的項目在企業現金流的分析不深人不全面,特別是對企業預收售房款的估計過於樂觀。在二手房按揭貸款中,由於缺乏量化指標對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審查也是形同虛設。

③對借款人的審查不到位

對借款人的審查重點是對借款人購房行為真實性、首付款的真實性以及房價的合理性進行審查,因為對借款申請人上述情況的審查對於銀行防範「假個貸」有著重要作用。盡管在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操作流程中對借款申請人的審查有著嚴格的制度要求,但在以效率取勝的激烈市場競爭中,絕大部分客戶經理將面談和首付款憑證的真實性審查作為影響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或流於形式敷衍了事,或將面談的內容格式化千篇一律,讓房地產開發企業輕松掌握銀行面談的要求事先進行針對性的准備,從而輕而易舉地化解銀行為防範「假個貸」而設計的措施。
④貸後管理不到位

個人住房貸款期限長,嚴格的貸後管理有利於銀行貸款質量的提高。但在以規模論英雄的今天,在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較低的光環照耀下,銀行各級管理人員的貸後管理意識跟不上貸款質量持續提高的管理要求,「重營銷,輕管理」的思想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於各級管理人員和客戶經理的頭腦中。主要表現在:一是各級行配備的貸後管理人員嚴重不足、貸款催收手段單一、貸後管理的科技支撐缺乏,二是貸後管理制度的執行不力。按照銀行個人住房貸款貸後管理規定的有關要求,貸後管理人員每季度對次級、可疑類貸款要進行全面檢查,每季度要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項目進行回訪,但這些制度的規定沒有落實到行動上。

3、個人住房信貸「假個貸」防範的對策

(1)地方行政部門方面

①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監管,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經營

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產品牽涉到千家萬戶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關繫到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的大局,因此在房地產行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國家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今天,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監管,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經營,提高其管理水平應當成為各級地方行政部門的頭等大事。一方面修改《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管理條例》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等級管理暫行規定》有關內容,提高房地產開發企業設立的注冊資金和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自有資金比例,抬高房地產行業的入門門檻,加強房地產開發企業自身資金實力的積累;另一方面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誠信記錄如虛假廣告、囤積房源、偷漏稅和虛假按揭等不良記錄作為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年檢的重要要素,提高房地產開發企業不講誠信的成本,以此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經營行為。

②加強對預售商品房的管理,改革商品房預售資金的管理制度

一方面修改《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有關商品房預售的規定,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完成項目總投資的50%才能申領《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當地的商品房預售房資料庫,並實行網上實時銷售備案登記和預抵押登記,增加商品房預售相關信息的透明度,有效防止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進行商業欺詐。同時改革商品房預售資金的管理模式,要求商品房預售資金統一由有一定公信力的第三方或由地方行政有關部門實行代管。當預售商品房項目的後期工程建設需要資金時,由資金需求方提供相關證明並進行支取,等工程完工決算後再將剩餘資金劃轉房地產開發企業。改變由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銀行開設商品房預售資金專戶任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自收自支的混亂局面。在資金的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間建立起一堵防火牆,杜絕開發商隨意挪用預售資金和惡意騙貸行為的發生,切實保護購房者的切身利益。

③拓寬房地產項目的融資渠道,改變房地產項目運作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貸款的局面

房地產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要使房地產行業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必須拓寬其資金籌措渠道,提高整個行業的資金實力。一是根據房地產項目的運作特點發展房地產信託業務,在房地產項目運作過程中最需要資金的購買土地階段通過房地產信託資金的投入解決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需求。二是適時推出房地產產業投資基金,將社會上的分散資金集中,形成資金規模優勢。由於產業基金主要投向有專業化優勢和市場品牌的企業和優勢企業的盈利狀況好的項目,客觀上形成了對有限資源的配置,有利於行業龍頭企業的脫穎而出,有利於整合國內房地產業,加快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結構性調整,優勝劣汰,增強整個行業的實力。三是鼓勵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在提高融資能力的同時,提高企業的透明度,利用社會的力量規范上市企業的發展。通過上述途徑增強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實力,減少對銀行貸款資金的依賴。

④加強誠信建設,建立起失信懲罰的機制

社會誠信的建設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是經濟秩序和諧運行的前提,是黨中央提出的一項極其浩繁的系統工程,因此加強誠信建設刻不容緩。一方面加強誠信法制建設,盡快修訂民法通則、金融法律和有關行政法規規章中如公民隱私權保護、銀行為客戶相關信息保密義務等規定,同時加快信息公開法、個人數據保護法和規范徵信機構運作等法律的立法工作,使誠信的建設和利用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加快企業徵信系統和個人徵信系統的建設步伐,盡快將工商、稅務、海關、公安、法院、電力以及各電信公司的有關個人的相關信息資料與個人徵信系統連通,進一步擴充個人徵信系統的內涵,同時提高徵信系統信息的准確性和信息更新的及時性,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全國范圍的黑名單共享和制裁製度,提高法人和個人失信的成本,使其不敢輕易拿自己的信用作賭注。

(2)銀行方面

①創新營銷模式,大力推廣直客式營銷模式,自主選擇貸款客戶

長期以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營銷模式主要是通過與房地產開發商和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合作來獲得個人住房貸款客戶資源。在這種傳統的營銷模式中,由於房地產開發商和房地產中介公司利用各商業銀行急於發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心理,佔住賣方市場,銀行對房地產開發商和房地產中介公司推薦的客戶沒有選擇權。為改變這一被動局面,銀行必須創新營銷模式。一是推出直客式個人住房貸款營銷模式,對符合條件的非按揭合作個人購房客戶,在確保客戶購房行為真實且提供階段性保證的前提下,直接給客戶提供貸款。這樣由銀行自主選擇客戶主導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發展。二是建立一支營銷包括個人住房貸款在內的個人資產直銷隊伍,實行客戶經理上門直銷+個貸中心集中中後台運作的營銷新模式。直銷客戶經理的職責是負責上門銷售個人產品、上門收集貸款申請材料、上門調查和高端、頂端個人客戶的售後回訪,並對上門收集材料的合法、合規性、齊全性、上門調查報告的真實性負責,直銷客戶經理的收入跟個人資產業務營銷目標的完成情況掛鉤,個貸中心的客戶經理只負責貸款報批、合同製作、抵押登記辦理、貸款發放、貸後催收管理等中後台環節業務的處理。通過直銷客戶經理深入目標客戶的上門服務,一方面擴大銀行個人資產產品的影響,另一方面搶占未來社區金融服務市場先機。三是進一步優化「百易安」產品,將其操作流程與二手房貸款操作流程進行整合,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適應性,同時利用銀行個貸中心的品牌優勢大力營銷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的二手房貸款業務。

②創新思路,大力營銷以住房作最高額抵押的個人貸款,改變銀行過度依賴個人住房貸款產品的局面

建設銀行作為國內最早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的商業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系列的個人住房貸款產品。同時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日益增長,絕大部分城鎮中等收入居民或多或少擁有自己的一套或一套以上的住房。這部分固化的房產如不能及時流動轉化成現金流,將極大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考慮到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現狀和國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銀行必須創新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發展思路,發揮銀行在個人住房貸款業務領域和住房公積金業務領域的傳統優勢,以住房貸款為平台,以住房為載體,大力發展以住房作最高額抵押的個人貸款業務,即以住房的評估價值為基礎按照一定抵押率設定最高額抵押,在有效額度和有效期限內允許客戶根據需要自由循環支用,滿足客戶除法律法規禁止用途外的所有合法資金用途,實現「個人貸款賬戶一戶通」,改變個人住房貸款業務過渡依賴個人住房貸款產品的局面。

③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審查

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審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是通過查詢企業項目土地出讓金支付情況、土地出讓金資金的來源等方面來印證企業的資金實力和籌資能力。二是從房地產開發資質等級證書取得的時間可以了解企業的從業經驗,對於新成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要了解企業股東是否有過從業經驗。三是要重點了解企業的組織架構,通過組織結構了解項目施工企業、物業管理公司、法律顧問單位是否與房地產開發企業存在關聯方關系,防止企業通過關聯方關系人實施「假個貸」。四是要了解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否存在拖欠施工單位工程款的情況,注意防範企業通過以房抵債的方式實施「假個貸」。對房地產中介公司要重點了解其經營范圍,掌握其是否存在自己炒房行為;了解其是否存在挪用客戶資金情況,將有過不良信用行為的房地產中介公司排除在銀行合作夥伴之夕L.

④加強對購房人的審查

堅持與借款人面談和與借款人當面簽訂借款合同等制度,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對購房人進行審查。一是借款人是否屬於房地產開發企業股東或經營管理層及其親屬,是否屬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內部職工、下屬企業或其他關聯企業的員工、項目施工單位的員工、原材料供應商的員工以及法律顧問單位的員工,防止企業以關聯方關系人的名義實施「假個貸」。二是要重點審查購房人購房的真實性,除了靈活設計面談問題外,還要通過電話回訪的方式對購房人的直系親屬調查購房人購房的真實性,使房地產開發企業無法真正掌握銀行調查的方式方法。三是通過分析勾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銀行專戶資金流水帳和比照其他購房客戶的房價等手段重點審查購房人首付款證明的真實性和房價的合理性。

⑤加強貸後管理與監控及時排除風險隱患

隨著銀行與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假個貸」市場的暗鬥,房地產開發企業實施「假個貸」的手法越來越隱蔽,即使銀行在貸前進行認真的審查也無法識別是否屬於「假個貸」。因此銀行必須加強貸後管理與監控,一是對同一樓盤或同一個房地產中介公司發生大面積拖欠貸款本息的客戶必須及時進行「假個貸」排查。二是對雖然貸款還本付息正常但通過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轉賬統一替客戶歸還個人住房貸款本息的客戶必須及時進行「假個貸」排查。三是提高貸後管理的科技含量,通過技術手段對上述可疑貸款進行自動分類,使貸後管理人員能一目瞭然地了解情況,為貸後管理人員及時採取措施准備條件。

2. 你認為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何在

在開放經濟和我國金融市場化的過程中,我國銀行體系運營中會面臨多種風險,其中流動性風險、信貸風險和利率風險是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商業銀行貸款的流動性較弱,而儲蓄可隨時提出,在部分儲備體系的條件下,任何時候銀行都可能被迫把它的負債轉換成現金,一旦顧客提取數量大於銀行保持的流動性資金數量,銀行流動性就會出現問題。如東南亞金融危機,這些國家都依賴於短期資本內流,一旦資本流出,銀行體系會發生流動性問題。在1997年11月和12月,韓國銀行就面臨嚴重的流動性短缺,貨幣當局不得不提供外匯儲備幫助這些銀行,當外匯儲備耗盡時,只得請求IMF提供幫助。盡管我國外匯儲備充足,銀行體系不會出現流動性危機,但如果大量資本流出,將影響銀行體系的正常安全運營,目前跨境資本流動頻繁快速變化的風險依然很高,必須要加強防範異常跨境外匯資金流動。信貸風險指借款者不能夠或是不願意償還借款的可能性。銀行負債主要是短期儲蓄,而資產是短期和長期貸款,當資產的價值低於負債的價值時,則銀行資不抵債。如果貸款損失超過了它的儲備和資本金,則銀行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我國信貸規模大幅度上升,防範信貸風險和不良貸款是我國銀行體系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去年前11個月我國新增貸款為9.21萬億,市場預期今年新增貸款約為7萬億至8萬億元,比今年有所降低,但與正常年份相比,這一數字應該仍然較高。隨著信貸規模的不斷增加,銀行體系的信貸風險也日益引起管理層的注意,必須重視和提前預防銀行體系的信貸風險。 利率風險主要是利率波動的風險,如果銀行支付儲蓄利息大於貸款利息,則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較高。商業銀行資產和負債期限不匹配的程度越大,銀行利率的敏感程度就越高。在利率水平波動較大時,銀行面臨嚴重的利率風險問題。所有銀行都可能面臨某種程度的利率風險。短期利率的上升可能由於多種因素:如通貨膨脹率的上升、防止資本逃避等。明年我國貨幣和信貸規模繼續增加,通貨膨脹壓力增加,利率上調預期也在上升。此外發達國家也在考慮宏觀經濟政策退出問題,利率也可能上調,商業銀行面臨本國利率和國外利率同時上升的風險,因此商業銀行要強化利率風險的管理。 對於流動性風險,應加強對外幣資產的管理和短期資本流動的監測;對於信貸風險,要嚴格審查貸款申請者,貸款分散化和要求抵押支持等措施來防範。

3. 求金融風險管理課程論文,5000字,格式是要畢業論文格式要求的

五千字,可以寫得。

4. 求一篇:談談你對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認識的論文,3000字以上

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受市場的影響加重,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下,中國的商業銀行面臨著來自國際銀行業的沖擊,商業銀行一方面存在經營風險和大量的效率損失,一方面又缺乏進行體制改革、改變現狀的動力,整體陷入一種低效率的均衡狀態。 這一切都要求國有商業銀行必須正視問題,並且盡快解決問題。

商業銀行制度的改革是首要問題。無論是我國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還是新興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制度安排上都存在著缺陷。我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產權制度實質上是產權主體單一抽象的自然人產權形式,政府行使國有銀行的財產所有權,政府的職能又通過中央政府部門引導、控制和監督。這種產權模式導致銀行產權關系模糊、風險承擔主體不明、經營效率和效益低下、利潤最大化目標難以實現等不良狀況的出現。因此要解決國有銀行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必須對國有銀行的產權制度進行改革,實行股份制改造,促使其向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商業銀行轉變。

另外,要建立有效的風險防範和管理機制,我們必須減小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與國際上的差距,減少認識上的偏差,首先應樹立先進的銀行風險管理觀念。風險管理的任務就是尋找業務過程的風險點,衡量業務的風險度,在克服風險的同時從風險管理中創造收益。其次,要建立全面風險管理方法,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及各種其他風險以及包含這些風險的各種金融資產與其它資產組合,承擔這些風險的各個業務單位納入到統一的體系中,對各類風險在依據統一的標准進行測量並加總,且依據全部業務的相關性對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再次,健全風險管理體系。要從三個層面進行調整:(1)是要適應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變化,逐步建立董事會管理下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2)在風險管理的執行層面,要改變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實現風險管理橫向延伸、縱向管理,在矩陣式管理的基礎上實現管理過程的扁平化。(3)改變以往商業銀行內部條條框框的管理模式,實現以業務流程為中心的管理體制,並不斷摸索以戰略業務體為中心的風險管理體制。要逐步實現在業務部門設立單獨的風險管理部門,通過它在各部門之間傳遞和執行風險管理政策,從業務風險產生的源頭就進行有效控制。最後,要提高風險管理技術。可使用內部評級法和資產組合管理等先進的風險度量和管理重要技術。

5. 能不能幫我提供一篇金融風險防範與管理的論文

網路金融風險防範與管理

網路金融是金融與網路技術全面結合的產物,其內容包括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上保險、網路期貨、網上支付、網上結算等金融業務。網路金融的發展使我們面臨著不同於傳統金融的新的金融風險。認識網路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和特點,對於健全和完善網路金融風險的防範和管 理機制,發揮金融對經濟發展的良性促進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網路金融條件下的金融風險
網路金融風險可分為兩類:基於網路信息技術導致的技術風險和基於網路金融業務特徵導致的業務風險。
1.網路金融技術風險
(1)安全風險。網路金融的業務及大量風險控制工作均是由電腦程序和軟體系統完成,所以,電子信息系統的技術性和管理性安全就成為網路金融運行的最為重要的技術風險。這種風險既來自計算機系統停機、磁碟列陣破壞等不確定因素,也來自網路外部的數字攻擊,以及計算機病毒破壞等因素。根據對發達國家不同行業的調查,系統停機對金融業造成的損失最大。網上黑客的攻擊活動能量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長,其可利用網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非法進入主機、竊取信息、發送假冒電子郵件等。計算機網路病毒可通過網路進行擴散與傳染,傳播速度是單機的幾十倍,一旦某個程序被感染,則整台機器、整個網路也很快被感染,破壞力極大。在傳統金融中,安全風險可能只帶來局部損失,但在網路金融中,安全風險會導致整個網路的癱瘓,是一種系統性風險。
(2)技術選擇風險。網路金融業務的開展必須選擇一種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來支撐。在技術選擇上存在著技術選擇失誤的風險。這種風險既來自於選擇的技術系統與客戶終端軟體的兼容性差導致的信息傳輸中斷或速度降低的可能,也來自於選擇了被技術變革所淘汰的技術方案,造成技術相對落後、網路過時的狀況,導致巨大的技術和商業機會的損失。對於傳統金融而言,技術選擇失誤,只是導致業務流程趨緩,業務處理成本上升,但對網路金融機構而言,則可能失去全部的市場,甚至失去生存的基礎。
2.業務風險
(1)信用風險。這是指網路金融交易者在合約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義務的風險。網路金融服務方式具有虛擬性的特點,即網路金融業務和服務機構都具有顯著的虛擬性。網路信息技術在金融業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在互聯網上設立網路銀行等網路金融機構,如美國安全第一網路銀行就是一個典型的網路銀行。虛擬化的金融機構可以利用虛擬現實信息技術增設虛擬分支機構或營業網點,從事虛擬化的金融服務。網路金融中的一切業務活動,如交易信息的傳遞、支付結算等都在由電子信息構成的虛擬世界中進行。與傳統金融相比,金融機構的物理結構和建築的重要性大大降低。網路金融服務方式的虛擬性使交易、支付的雙方互不見面,只是通過網路發生聯系,這使對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實性驗證的難度加大,增大了交易者之間在身份確認、信用評價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增大了信用風險。對我國而言,網路金融中的信用風險不僅來自服務方式的虛擬性,還有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而導致的違約可能性。因此,在我國網路金融發展中的信用風險不僅有技術層面的因素,還有制度層面的因素。我國目前的社會信用狀況是大多數個人、企業客戶對網路銀行、電子商務採取觀望態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2)流動性風險。這是指網路金融機構沒有足夠的資金滿足客戶兌現電子貨幣的風險。風險的大小與電子貨幣的發行規模和余額有關。發行的規模越大,用於結算的余額越大,發行者不能等值贖回其發行的電子貨幣或清算資金不足的可能性越大。因為目前的電子貨幣是發行者以既有貨幣(現行紙幣等信用貨幣)所代表的現有價值為前提發行出去的,是電子化、信息化了的交易媒介,尚不是一種獨立的貨幣。交易者收取電子貨幣後,並未最終完成支付,還需從發行電子貨幣的機構收取實際貨幣,相應地,電子貨幣發行者就需要滿足這種流動性要求。當發行者實際貨幣儲備不足時,就會引發流動性危機。流動性風險也可由網路系統的安全因素引起。當計算機系統及網路通信發生故障,或病毒破壞造成支付系統不能正常運轉,必然會影響正常的支付行為,降低貨幣的流動性。

(3)支付和結算風險。由於網路金融服務方式的虛擬性,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可突破時空局限,打破傳統金融的分支機構及業務網點的地域限制;只需開通網路金融業務就可能吸引相當大的客戶群體,並且能夠向客戶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實時服務,因此,網路金融有3A金融(即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向客戶提供服務)之稱。網路金融的經營者或客戶通過各自的電腦終端就能隨時與世界任何一家客戶或金融機構辦理證券投資、保險、信貸、期貨交易等金融業務。這使網路金融業務環境具有很大的地域開放性,並導致網路金融中支付、結算系統的國際化,從而大大提高了結算風險。基於電子化支付系統的跨國跨地區的各類金融交易數量巨大。這樣,一個地區金融網路的故障會影響全國乃至全球金融網路的正常運行和支付結算,並會造成經濟損失。20世紀80年代美國財政證券交易系統曾發生只能買入、不能賣出的情況,一夜就形成200多億美元的債務。我國也曾發生類似情況。

(4)法律風險。這是針對目前網路金融立法相對落後和模糊而 導致的交易風險。目前的金融立法框架主要基於傳統金融業務,如銀行法、證券法、財務披露制度等,缺少有關網路金融的配套法規,這是很多發展網路金融的國家普遍存在的情況,我國亦然。網路金融在我國還處於剛起步階段,相應的法規還相當缺乏,如在網路金融市場准人、交易者的身份認證、電子合同的有效性確認等方面尚無明確而完備的法律規范。因此,利用網路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務,簽定經濟合同就會面臨在有關權利與義務等方面的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容易陷入不應有的糾紛之中,結果是使交易者面對著關於交易行為及其結果的更大的不確定性,增大了網路金融的交易費用,甚至影響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

(5)其他風險。如市場風險,即利率、匯率等市場價格的變動對網路金融交易者的資產、負債項目損益變化的影響,以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帶來的風險等,在網路金融中同樣存在。

綜上所述,網路金融的各種業務風險與傳統金融並無本質區別,但由於網路金融是基於網路信息技術,這使得網路金融在延續、融合傳統金融風險的同時,更新、擴充了傳統金融風險的內涵和表現形式。首先,網路金融的技術支持系統的安全風險成為網路金融最為基礎性的風險,亦即它不僅關繫到網路運行的安全問題,還關乎其它風險,如信用風險、流動風險、結算風險的狀況;其次,網路金融具有傳統金融所沒有或遠不重要的特殊風險形式,如技術選擇風險;第三,由於網路信息傳遞的快捷和不受時空限制,網路金融會使傳統金融風險在發生程度和作用范圍上產生放大效應,如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國際金融風險發生的突然性、傳染性都增強了,危害也更大。因此,網路金融風險的監管和控制也就具有不同於傳統金融風險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二)網路金融風險的防範與控制

1.大力發展先進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技術

目前我國在金融電子化業務中使用的計算機、路由器等軟、硬體系統大部分由國外引進,而且信息技術相對落後,因此增大了我國網路金融發展的安全風險和技術選擇風險。因此,應大力發展我國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技術水平,在硬體設備方面迅速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提高關鍵設備的安全防禦能力。我國目前的加密技術、密鑰管理技術及數字簽名技術都落後於網路金融發展的要求,因此應大力開發網路加密技術,開發並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技術,這是防範和減少安全風險和技術選擇風險,提高網路安全性能的根本性措施。

2.健全金融系統計算機安全管理體系

從金融系統內部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建設上防範和消除網路金融安全風險,要搞好金融系統計算機安全工作管理的組織機構建設,並建立專職管理和專門從事防範計算機犯罪的技術隊伍,落實相應的專職組織機構。對現有的計算機安全制度進行全面清理,建立健全各項計算機安全管理和防範制度;完善業務的操作規程;加強要害崗位管理,健全內部制約機制。

3.加強防範和控制網路金融風險的制度建設

(1)法律制度建設。我國目前已初步制定關於網上證券交易、計算機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法規,但還遠不能適應網路金融發展的要求。應借鑒外國經驗,在網路金融發展的初期及時制定和頒布有關法律法規,如在電子交易合法性、電子商務的安全保密、禁止利用計算機犯罪等方面加緊立法,修改《合同法》、《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條文中不適合網路金融發展的部分。盡管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網路金融發展中的金融創新,但為網路金融的規范、健康發展是必要和值得的。否則,在有關法律規范長期不健全的情況下發展網路金融會積聚新的更大的金融風險,增大調整的成本。

(2)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完善的社會信用制度是減少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規范發展的制度保障。沒有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人們就會減少經濟行為的確定性預期,網路金融業務的虛擬性會使這種不確定性預期得到強化,不利於網路金融的正常發展,也會增大法律調節的障礙和成本。網路銀行業務在美國得以較快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具有完善的社會信用機制。據統計,在發達國家,企業逾期應收賬款占貿易總額的0.25%~0.5%,而我國卻在5%以上。個人信用體系在我國也基本屬於空白。因此,應在我國大力培育社會的信用意識,建立客觀公正的企業、個人信用評估體系和電子商務身份認證體系,使「誠信」成為我國社會的道德基礎,以減小信用風險。

(3)金融制度建設。為有效控制流動性風險,應當有效控制電子貨幣的發行數量,對電子貨幣的發行主體和電子貨幣的種類進行必要的限制。我國在確定電子貨幣發行者時,應當首先考慮電子貨幣發行機構的信用等級,並根據其信用等級決定獲取電子貨幣發行資格、發行電子貨幣的數量、種類和業務范圍。電子貨幣發行機構的信用等級應當每年進行考核,考核的指標可以選擇資本金、已發行電子貨幣的數量及其餘額、流通速度、外匯交易額、准備金和存款保險等內容。此外,要對發行電子貨幣的機構,特別是發行電子貨幣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管理,對其發行的電子貨幣余額要求在中央銀行存有相應規模的准備金,以實現流動性管理的目標。如果能夠將電子貨幣和傳統貨幣區分開來,分別制定各自的准備金率,會更有利於流動性風險的控制。

4.建立發展網路金融的總體規劃和統一的技術標准

我國的金融電子化是在沒有統一規劃和標準的情況下起步的。應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按照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根據管理信息系統原理,在總體規劃指導下,按一定的標准和規范,分階段逐步開發建設網路金融系統。這既有利於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網路金融風險的監管和防範。目前我國金融系統電子化建設存在規劃不統一、商業銀行技術標准不統一、技術規范不統一、商業銀行之間使用的安全協議各不相同的問題。應制定金融業統一的技術標准。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的成立為此奠定了基礎。確立統一的發展規劃和技術標准,才有利於統一監管,增強網路金融系統內的協調性,減少支付結算風險,並有利於其它風險的監測。

5.加強網路金融風險控制的國際協調與合作

網路金融業務環境的開放性、交易信息傳遞的快捷性強化了國際金融風險的傳染性。網路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國之間的市場屏障大大減少。各國網路金融業務和客戶的相互滲入和交叉,巨額國際投機資本的流動,使國與國之間的風險相關性日益增強。因此,一個國家單獨進行金融風險的控制將會事倍功半,金融監管和金融風險控制的國際性協調日益重要。為有效控制和化解金融風險,要建立與國際體系中其它金融制度相適應的規則體系和市場標准,並與其它國家金融監管機構進行必要的合作,以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

6. 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管理為題的論文5000字

仍進參考資料里了

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字數:3189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摘要:信貸風險管理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突出問題,不僅影響著我國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而且是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內在隱患。本文在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進行簡單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信貸風險的成因,並提出解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一系列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風險防範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概述

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所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就是不斷攀升的信貸風險,它不僅與我國經濟金融體制密切相關,而且還帶有一定的隱蔽性,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一個最大的隱患。近幾年,我國政府不斷地從多方面來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試圖把這個國民經濟要害部門的致命風險有效的化解,以避免使我國的金融、經濟乃至整個社會遭受與1997年東南亞各個國家同樣的打擊。但是無論是銀行內部的改革還是外部的改革都沒有顯示出明顯的成效,這無疑給我們提出了新的問題。信貸風險不僅存在與國有商業銀行裡面,在股份制銀行,同樣存在著較高的信貸風險,所不同的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主要是由經濟轉軌所承擔的政策性因素和所有者缺位造成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主要是由因缺乏避
險工具造成的市場風險和短借長貸造成的流動性風險。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成因

……

7. 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管理論文答辯會提的問題

你好
一般有 你為什麼選擇這個選題
論文解決了什麼問題
有什麼現實意義
等等
謝謝

8. 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及其防範論文答辯,大家幫忙想想老師會問什麼,謝謝

1 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特點

1.1 全程性。經營風險存在於商業銀行的各種經營項目和各個業務環節中。不論是信貸、儲蓄,還是投資,不論是票據交換,還是賬務處理,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風險,稍有不慎,風險就會由「造成損害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的損害,甚至是嚴重的損害,如貸出的資金控制不好無法如期收回本息,儲戶擠提造成流動性風險,支付差錯或收入假票、假幣造成損失等。即使是庫存資金,也會因為利率、匯率等的變動而造成損失。對商業銀行來說,沒有風險的業務是不存在的,沒有風險的資產也是不存在的。

1.2 不確定性或多變性。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產生的根源與某種人為因素有關,從而決定了其經營風險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而且市場環境、企業行為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商業銀行出於竟爭壓力,也在不斷開發新的金融服務項目,這也會使商業銀行面臨的經營風險不斷變化。

1.3 風險損失的突發性。商業銀行經營中的許多風險因素事先往往不易把握,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嚴重的危害,令銀行措手不及。如由於儲戶的提款需求具有隨機性,難於事先預測,特別是自有資金較少、吸納存款數額和儲戶多的銀行,一且因某種原因(如小道消息誤導)使得同時提出提款要求的資金需求大大超出銀行正常的備用資金,就會使銀行難以應付。再如信貸 客戶不經銀行同意將貸款用於風險很高的投機活動,貸款抵押物因火災損失而產權所有人又未對其投保等,也會給商業銀行造成突發性損害。

2 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防範措施

2.1 對信用風險的防範。信貸資產在整個資產結構中佔比大,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差息可能變小,但仍是收益最高的項目,是銀行資金運用的主渠道。防範信用風險要在加強貸前調查和貸前審查等事前工作的基礎上,重點作好以下工作:①盡快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銀行信用內部評級體系和風險模型。利用定量方法准確地對風險進行定價,不僅可以提高資產業務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根據資產的不同風險類別制定不同的資產價格,這樣不僅可以減低信用風險,而且可以提高銀行利潤。②建立完善的內控機制和激勵機制,嚴格貸款等資產業務的流程式控制制,明確責任和收益的關系,如落實貸後問責制、審貸分離等措施。③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盡快建立並完善信用風險監測信息系統,建立客戶基礎資料庫和開發客戶跟蹤系統,實現信用風險的動態化管理。④通過對資產投資方案的機會成本進行對比,選擇適時退出策略,以實現最佳的資產配置效果。⑤利用新興工具和技術來減少和控制信用風險,建立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

2.2 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防範

2.2.1 構建完善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主要是對資金管理體制進行創新,改變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一直實行的「差額」管理方式,對資金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基層行的各項資金來源全額上存管理行的資金部門,基層行的各項資金運用由管理行進行統一配置。通過資金集中,建立資金統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實現流動性、利率風險管理與信用風險管理的適度分離,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資金集中管理後各項資金的配置權集中到上級行,上級行在資金配置過程中建立起完備的經濟、金融信息網路系統和風險監控預警系統,強化對各種風險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結構上的配比,防範利率和流動性風險,同時實行謹慎會計原則,不斷補充自有資本金,增強抵禦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的能力。

2.2.2 健全獨立的內部風險管理體系。各商業銀行內部設立專門的利率風險監管的控制部門,該部門直接對銀行董事會或行長負責,制定明確定的利率風險管理及監控規程,劃分利率授權許可權和責任。合理確定內外部利率。內部利率是指銀行內部資金核算使用的利率。通過確定反映市場變化同時兼顧各部門利益的內部利率,引導資金向高收益、低風險的項目集中,降低總體風險,實現全行戰略發展意圖。與其他部門協調合作,建立以安全為前提、以效益為中心的外部利率確定體系。

2.2.3 創新商業銀行駕馭風險的產品。雖然在產品創新方面目前在制度、監管等方面還存在障礙,但是可以採取分步走的戰略。第一,根據國內金融市場發展趨勢,進行衍生產品的基礎准備。第二,開發和運用主動負債組合,如發行次級債券。嘗試創造連接不同市場的產品,將存款與債券市場、存款與貨幣市場收益掛鉤,如貨幣市場基金、結構性存款等。待政策放鬆和市場逐步完善後,推出遠期利率合約、利率掉期、利率期權債券指數期權等產品。通過研究利率市場化條件下的資金交易,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消除全行的風險敞口,防範和化解利率風險。

2.3 對操作風險的防範

2.3.1 建設內部風險控制文化。操作風險存在於銀行的正常業務活動中,銀行只有在建立了有效的操作風險管理與穩健的營運控制文化、高級管理層以高標準的道德操守嚴格要求各級管理者時,操作風險管理才會最為有效。營造風險控制文化是指全體員工在從事業務活動時遵守統一的行為規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風險的單位員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風險管理政策,對風險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夠的理解和掌握。

2.3.2 加強內控制度建設。操作風險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內控制度的完善與否。對操作風險的防範關鍵是對行為人的控制,提高行為人的業務素質。在進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時,改變業務硬約束、人員軟約束的狀況,實行三分離制度:第一,管理與操作的分離,即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不能從事具體業務的操作,要辦業務必須經過必需的業務流程;第二,銀行與客戶分離,銀行為方便客戶,可以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盡量簡化手續,但客戶經理不能代客戶辦理業務;第三,程序設計與業務操作分離。即程序設計人員不能從事業務操作。業務處理電子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內部監督的時效性、全面性。但計算機的大范圍應用尚起步階段,熟悉計算機的人不熟悉業務,熟悉業務的人不懂計算機,這在客觀上限制了計算機犯罪。但隨著員工素質的提高,復合型人才的增多,由此可能引發的一些行為風險應引起高度重視。

3 風險處置貴在及時

3.1 建立靈敏的信息、預警系統,藉助先進的裝備和信息管理技術,對各個業務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建立客戶檔案和客戶評價體系,對重要的信貸客戶事前要對其能力、品格、資本、抵押品、經營情況等履行嚴格的核實、評估程序。款項貸出後要對其經營、資產情況的變化不斷進行跟蹤。與同行業的信息建立共享合作關系,互相通報相關客戶的經營、資產狀況的重要指標,如資產負債比例、存貸余額、客戶數量、流動比率等,根據歷史數據及同行的比較,確定合理的警戒線。

3.2 堅持不懈地做好風險因素的監控工作。對於影響銀行資產和經營狀況的各類政治、經濟、社會、市場因素及其變化趨勢等,進行研究和預測。對於各種異常的變化,特別是預警指標的異常變化,要及時對相關的經營風險重新予以分析評估。新的經營項目推出之前,要對其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評估,並制定配套措施。

3.3 根據銀行的業務結構和經營特點,列出風險清單,確立風險控制的重點環節和重點對象,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

9. 風險管理與金融機構的內容簡介

在討論基礎風險類型的同時也花了大量篇幅討論《新巴塞爾協議》,並列舉了近年來發生在金融界的重大損失案例。章後練習題和作業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掌握操作程序及流程。
《風險管理與金融機構(原書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金融相關專業的教材,也適用於金融交易和風險管理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

10. 寫一篇以淺析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及其防範措施為題的論文,有誰有案例的幫幫忙!!!3Q

我也想要,能隨便發給我嗎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及其防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開展宣傳 瀏覽:904
第一黃金網投資幣57五分 瀏覽:289
金融機構稅前壞賬計提比率 瀏覽:176
mobikeofo融資 瀏覽:371
華發股份研究報告珠海唐家灣 瀏覽:281
怎麼解除微信金融服務 瀏覽:75
居民中長期貸款包括哪些 瀏覽:485
中海達融資融券 瀏覽:988
外匯入金私人賬戶怎麼追回 瀏覽:185
女性貸款秒批口子 瀏覽:989
汽車4s店融資經理職責 瀏覽:752
傭金是否計入采購成本 瀏覽:950
603318派思股份重組 瀏覽:604
融資月報表 瀏覽:845
工行的理財產品休息日可以買嗎 瀏覽:571
中信集團領導下的行業 瀏覽:801
客戶融資模式案例 瀏覽:573
蘇黎世外匯市場特點 瀏覽:144
圖c股票 瀏覽:799
上海廢銅交易價格最新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