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寡頭在經濟上對國民經濟統治的基本方式是()
、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實行「參與制」實現的,在政治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的。
「參與制」主要是指通過控制一定數量的股票從而層層控制許多企業的經濟上的統治方式。金融寡頭先利用手中的資本控制一些大型的母公司,通過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更多的孫公司。由此類推,金融寡頭就可運用手中的巨額資本並通過層層控制進而在事實上掌握、操縱和控制更多的資本,從而實現其在經濟上的統治。
B. 中央銀行傳統三大貨幣政策工具指的是什麼
一、 存款准備金。存款准備金,是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資金。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是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的總額的比率。
拓展資料:
中央銀行產生背景:
(1)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18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了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商品經濟的迅速擴大,促使貨幣經營業越來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圖,由此產生了對貨幣財富進行控制的慾望。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頻繁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導致連續不斷的經濟危機。面對當時狀況,資產階級政府開始從貨幣制度上尋找原因,企圖通過發行銀行券來控制、避免和挽救頻繁的經濟危機。
(3)商業銀行的普遍設立,伴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銀行業也逐步興盛起來。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在推動歐洲大陸的貨幣兌換商轉變成商業銀行的同時也加速了新銀行的涌現。
(4)貨幣信用與經濟關系普遍化。資本主義產業革命促使生產力空前提高,生產力的提高又促使資本主義銀行信用業蓬勃發展。
(5)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銀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為中央銀行的產生奠定了經濟基礎,又為中央銀行的產生提供了客觀要求。
中央銀行---網路
C. 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統治地位的實現主要是通過( )。
參與制。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實行「參與制」實現的,在政治上的統治是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的。
D. 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什麼
金融寡頭在經濟領域中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參與制來實現的。具體分析如下:
壟斷資本集團首先掌握一些大銀行或大企業作為「母公司」,通過該公司收買並掌握其他公司的股票控制許多「子公司」,再由「子公司」以同樣方法控制更多的「孫公司」,如此逐級參與,層層控制,形成一個龐大的金融資本控制體系。這個體系的最上層就是為數極少的金融寡頭。
通過參與制,支配了大量的社會資本,從而擴張自己的經濟實力,攫取高額壟斷利潤。他們還通過佔有創業利潤,發行有價證券和公債,賤價收買、「整理」或「改組」虧本企業以及進行土地投機等手段,來保證和擴大壟斷利潤。
政治上的壟斷統治導致金融寡頭政治統治的加強。他們通過同政府進行「個人聯合」,對政府決策施加壓力和影響,並派遣人員或親自擔任政府要職,直接掌握國家機器。他們還把自己的勢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例如建立了許多企業和機構,掌握出版、通訊、報紙、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為金融資本的利益製造種種輿論。他們還插手到教育、科研、藝術、體育、衛生、宗教等部門,把他們的統治進一步滲透到上層建築的各個領域。
(4)金融機構屬於經濟統治工具擴展閱讀:
金融寡頭的經濟模式:
1、需求曲線:理解寡頭的需求曲線突點的關鍵在於理解寡頭價格變動的相互影響。因為寡頭市場為若干寡頭分割,一家寡頭漲價,別的寡頭價格不變,這家寡頭的消費者都去購買別的寡頭的商品,其需求量就會大幅度減少。
反過來,一家寡頭降價,別的寡頭則要跟著降價,然後部分抵消這個寡頭降價的效應,使得這個寡頭的需求量增加有限。需求曲線的突點折斷了邊際收益曲線,這是需求曲線作為平均收益線與邊際收益線的關系決定的。邊際成本線與此折斷處相交,既不影響價格也不影響產出。
2、市場份額:理解市場份額的關鍵就是遵循MR=MC的規則,確定市場份額的分配。在成本不同,而需求曲線和邊際收益線相同的情況下,邊際成本低的企業市場份額大,價格也低;而邊際成本高的企業市場份額小,價格高。
3、價格領頭:上述兩種情況是寡頭企業各自定自己的價格,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一家寡頭定價,其它寡頭只是價格的接受者。
4、博弈論:寡頭壟斷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種博弈,也就是競爭各方都充分考慮各方在現有條件下可能做出的選擇,然後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決策。
E. 金融資本對經濟的全面統治
四、金融資本在經濟上的統治:
金融資本在經濟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實行「參與制」實現的。
參與制主要是指通過控制一定數量的股票,從而層層控制許多企業的經濟上的統治方式。
五、金融資本在政治上的統治:
金融資本在政治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的。金融寡頭可以直接出馬或把自己的代理人送進政府和議會,通過掌握政權,利用政治力量來為其壟斷統治服務;或者是把政府的高官拉過來,讓他們在其政治活動中為金融寡頭的利益服務。此外,金融寡頭還可以通過建立政策研究咨詢機構等方式來對政府的政策施加影響,並通過掌握理論工具、新聞媒介來對社會生活施加影響,從而實現對社會經濟生活的統治。
用來支付商業店員工資的可變資本;在剩餘勞動時間內實現的剩餘價值,除其中一部分用來補償工資以外的商業資本家的各種費用開支外,其餘的部分則被商業資本家作為商業利潤無償佔有。商業資本家就是通過剝削商業店員的剩餘勞動,來獲得產業資本家讓渡給商業資本家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的。
F. 金融機構包括哪些行業
銀行業金融機構之外所有的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信託公司等。
G. 金融機構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等。
1、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國家中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家干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負責制定並執行國家貨幣信用政策,獨具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
中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
2、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3、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4、信用合作社
農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稱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中文簡稱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5、信託投資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是一種以受託人的身份,代人理財的金融機構。它與銀行信貸、保險並稱為現代金融業的三大支柱。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業務:經營資金和財產委託、代理資產保管、金融租賃、經濟咨詢、證券發行以及投資等。
H. 經濟學中,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內容是什麼並分別作名詞解釋。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備率、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
1、存款准備率:是中央銀行規定各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額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央行對存款准備率的調控其實是一種宏觀經濟政策,上調存款准備率時,各商業銀行的貸款能力就會下降,市場流通的貨幣量減少,這就是緊縮的貨幣政策。
2、貼現率:是指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按照一定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種利率就是貼現率。一般情況是貼現率小於市場利率。
3、公開市場操作:是央行通過買賣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來調節貨幣市場的一種貨幣政策。這種政策有很高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但是要想完全發揮其有效性還在不斷的探索中。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
(8)金融機構屬於經濟統治工具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但要同時實現,則是非常困難的事。在具體實施中,以某項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某一貨幣政策目標,經常會干擾其他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因此,除了研究貨幣政策目標的一致性以外,還必須研究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矛盾性及其緩解矛盾的措施。
隨著經濟的增長,價格應趨於下降,或趨於穩定。因為,經濟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新生產要素的投入,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前提下,生產的增長,一方面意味著產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降低。所以,穩定物價目標與經濟增長目標並不矛盾。
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的效果還要因為資金在國際上流動而受到影響,例如,一國實行緊的貨幣政策時,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會流入,若利率浮動,本幣會升值,出口會受到抑制,進口會受刺激,從而使本國總需求比在封閉經濟情況下有更大的下降。
貨幣政策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但僅從這些方面來看,貨幣政策作為平抑經濟波動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I. 屬於貨幣政策工具的有哪些
貨幣政策工具——又稱貨幣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中介指標進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手段。
(1)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稱「三大法寶」。
◆法定存款准備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繳中央銀行作為准備金的比率。調整法定存款准備率可以迅速改變商業銀行的存款擴張倍數和貨幣乘數,以調控貨幣供給量。但該工具的效果過於猛烈,不宜經常使用。
◆調整再貼現率→商業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商業銀行對社會提供的信用量→ 貨幣供給總量;改變再貼現資格的條件→改變資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門經濟。但該工具的主動性差、調節作用有限。
◆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賣有價證券:一方面直接增減基礎貨幣→調控貨幣供應量;另一方面 影響有價證券價格→調節社會信用量。公開市場業務具有主動性強、靈活性高、調控效果和緩、告示效應好、影響范圍廣等特點。公開市場業務作用的有效發揮是有條件的 。
(2) 選擇性政策工具:中央銀行對某些特殊領域的信用活動加以調節和影響的一系列措施。
◆消費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不動產以外的各種耐用消費品的銷售融資予以控制。
◆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易的各種貸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證金比率進行限制,並隨時根據市場的狀況加以調整,目的在於控制金融市場的交易總量,抑制過度的投機。
◆不動產信用控制: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在房地產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產投機和泡沫。
◆優惠利率:是中央銀行對國家重點發展的經濟部門或產業,如出口工業、農業等,所採取的鼓勵性措施。
◆預繳進口保證金:是指中央銀行要求進口商預繳相當於進口商總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進口過快增長。
(3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一類是屬於直接信用控制,主要手段包括規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額、規定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比率和直接干預等;
◆一類屬於間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