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平安綜合金融公司受誰監管,是保監會還是銀監會
保監會管。具體是投訴保險公司還是業務員。有區別
㈡ 公司賬戶被監管了該怎麼辦
摘要 金融監管的理由有沒有告訴你們呢,金融監管有例行操作的可能,也可能是你們公司的行為涉嫌違法違規了哦
㈢ 金融租賃公司為什麼要受銀監會監管
首先,根據國務院授權,銀監會是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專托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屬機構,維護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的。其中非銀部主要負責監管信託公司、租賃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
其次,金融租賃公司一般股東中有銀行的身影,可以進入銀行間系統進行交易,涉及了中國的金融系統,而商務部監管下的融資租賃公司並不涉及銀行間市場交易,而是由銀行、金融機構等的信貸等業務為資金渠道,類似二級市場,獲得資金,並不直接參與銀行間市場,屬於貿易類項下,因為歸口商務部監管。
最後,因為近年來金融創新比較多,政府也在精簡事前審批的流程,租賃公司目前通過一些結構設計,實際還是可以操作大金額的融資收付的,雖然不直接參與銀行間市場,但是對金融系統已經有實質的影響。
㈣ 騰訊等13家頭部網路金融平台被監管約談,原因究竟是什麼
因為這些平台都涉及到了一定的金融問題,換而言之,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將會走向更為良性的運作方向。
以前我們在提到互聯網金融的時候,總會和野蠻生長這個詞聯繫到一起。事實也確實如此,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2015~2018年期間,很多互聯網企業開始了互聯網金融業務,但之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並不健康。
我先談一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情況。
先不說這一次互聯網金融公司被約談的事情,因為互聯網公司有著龐大的用戶基礎,所以他們在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時候非常方便,我們可以把這種業務理解為線上金融業務,也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線上放貸業務。在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的這么多年裡,這個行業一直處在野蠻生長的狀態,並且存在很多問題,很多人對互聯網金融持負面看法。
㈤ 中國平安綜合金融公司受誰監管,保監會還是銀監會
保監會主要管理保險公司,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公司等保險業的相關金融及中介機構
銀監會主要管理銀行、信託投資公司等銀行業金融機構
證監會主要管理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另證券交易所等金融機構。
因為業務具有重疊性,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雖然主要歸司法部、財政部領導,但其涉及
相關金融業務也受上述金融監管部門業務監管。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㈥ 中國證監會監管的金融公司有哪些
1、中國證監會監管的金融公司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包括
①銀行:四大國有銀行,浦發,民生,華夏等
②券商:中信,海通,廣發,國元,長江等
③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新華人壽
④信託:陝國投,安信信託,愛建股份
⑤期貨:中國中期
2、金融公司(也稱財務公司)在西方國家是一類極其重要的金融機構。其資金的籌集主要靠在貨幣市場上發行商業票據、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債券;也從銀行借款,但比重很小。匯集的資金是用於貸放給購買耐用消費品、修繕房屋的消費者及小企業。金融公司分為銷售金融公司、消費者金融公司及工商金融公司三類。一些金融公司由其母公司組建,目的是幫助推銷自己的產品。比如,福特汽車公司組建的福特汽車信貸公司是向購買福特汽車的消費者提供消費信貸。
㈦ 保險公司被監管後帶來什麼後果
保險公司被監管對被保險人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保險公司還要繼續按合同履約。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會實行一些措施來保證保險公司能夠履行保險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三十八條對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並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下列措施:
(一)責令增加資本金、辦理再保險;
(二)限制業務范圍;
(三)限制向股東分紅;
(四)限制固定資產購置或者經營費用規模;
(五)限制資金運用的形式、比例;
(六)限制增設分支機構;
(七)責令拍賣不良資產、轉讓保險業務;
(八)限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
(九)限制商業性廣告;
(十)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
(7)金融公司被監管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遵循依法、公開、公正的原則,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維護保險市場秩序,保護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百三十四條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並發布有關保險業監督管理的規章。
㈧ 現金貸被監管,金融服務公司還可以注冊嗎
現在金融相關的公司注冊不了
㈨ 上市公司是否受到金融機構的監管
按照金融機構的管理地位,可劃分為金融監管機構與接受監管的金融企業。例如,央行專、銀監會、保監屬會、證監會等是代表國家行使金融監管權力的機構,其他的所有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都必須接受其監督和管理。
金融機構中的證監會有權監管理上市公司,但籠統說上市公司受金融機構監督就是錯誤的。
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上市公司的債權人,雖然無權監督上市公司,有權力要求提供全面、可靠的財務資料,接受相關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