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了嗎
改革開放後,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我國經濟重要區域,形成西岸的生態保護開發模式和東岸的經濟發展開發模式。粵港澳大灣區政府管治模式形成強化核心地位的廣佛合作模式、優化功能格局的西岸發展模式和提升總體銜接的西岸發展模式。因金融業的獨特屬性,通過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產業空間格局的分析,有助於理解現有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有助於因地制宜地處理東岸和西岸經濟走廊發展模式。
表1 粵港澳大灣區功能性城市區域金融產業布局
2009年簽署《珠中江緊密合作框架協議》及配套協議,涉及年票互通、通信一體化、電視節目互相落地等。珠中江城市規劃合作、珠海中山跨界斷頭路打通。《珠中江勞動保障工作緊密合作框架協議》中的社保同城化等核心協議的推動則存在一定的難度。
我國外資負面清單逐步減少使得外資獲得更理想的國內投資和產業發展環境,其中,國際金融產業進入我國後對我國發展形成雙面性。一方面,國際金融產業帶來的經驗有助於規范國內金融發展模式,優化金融產業空間格局;另一方面,國際金融產業對國內金融產業帶來的競爭會擠壓原有發展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對境外人才的稅率等優化有助於粵港澳大灣區吸引高端產業和人才,金融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輔助產業將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將助力區域逐步實現與國際金融等層面的銜接。
『貳』 粵港澳大灣區網是什麼機構
粵港澳大灣區網是由中國企業新聞觀察網聯合粵港澳大灣區28家金融機構、36所院校、200個商協會回和100多家全球知答名媒體於2017年聯合舉辦,現由中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是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站。
粵港澳灣區網堅持"縱覽粵港澳形勢動態,聚集粵港澳大灣區經營謀略,傳播區塊鏈熱點信息,展示區塊鏈豐富價值"的辦網方針,依靠世界權威機構(中國社會經濟決策咨詢委員會、中國社會經濟決策咨詢中心、中國市場研究中心和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對粵港澳大灣區進行研判和決策,運營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十大商業銀行、十大律師事務所、十大會計事務所、十大知識產權公司、中國職業信用平台及國家相關部委100餘家互聯網和金融研究機構平台合作,吸納國際、國內200所重點院校650位知名專家、學者的權威觀點,擁有兩千餘名優秀采編人員和五百名全國互聯網技術骨幹特約撰稿人提供的一線資料。其權威性、前瞻性、綜合性、戰略性、真實性、實用性獲得全球市場認可,使粵港澳在全球大灣區領域獨樹一幟。
『叄』 粵港澳大灣區相關股票
粵港澳概念股如下,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