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監管幾年一調整

金融機構監管幾年一調整

發布時間:2022-10-21 04:39:31

A. 中國金融監管發展歷程經歷了哪些階段

發展歷程總體上來說,中國金融監管的改革與發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一)起步階段:

金融監管的缺失(1949年—1978年)。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成立。此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隨著職能的調整,幾家銀行經歷了多次的合並與分立。這樣的經濟體制背景與金融組織結構,構成了中國金融業與金融監管發展的基礎,也逐步形成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特有的監管體系。

當時的中國金融市場完全以銀行為主,主要經營活動是計劃撥款、貸款和存款,基本不涉及證券、保險和外匯等業務。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是集貨幣政策、金融經營和組織管理等多項職能於一身,它對於金融體系的監管也是計劃和行政性質的。

可以說,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事實上並不存在現代通行的「金融監管」概念,金融體系的運作與管理機制也與市場經濟截然不同。

因此,准確地說,當時的中國金融市場並不存在金融監管制度,只有金融管理體制。當然,在當時的經濟體制與金融發展水平條件下,這樣一種以中國人民銀行為單一主體的金融集中管理體制,保證了當時一個嶄新國家的金融體系的統一與高效,也為其日後以央行監管為主導的金融監管提供了一定的經驗、組織機構和人員方面的儲備。

(二)過渡階段:

金融監管的確立(1979年—1991年)。中國自1978年底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逐步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大大促進了中國金融業的發展,並對金融市場體制和機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時最突出的變化是政府相繼恢復或新設了幾大專業銀行以及保險、信託、證券等行業的金融機構,並為規范其經營行為出台了一些行政性規章制度。

這一階段,隨著專業性金融機構從中國人民銀行中獨立出來,對於它們經營行為的規范也由內部管理變為外部監管。中國人民銀行被正式確立為中央銀行,並且成為相對獨立、全面、統一的監管機構,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和機制正式確立。

但是這種監管仍然主要依賴於行政性規章和直接指令式管理。這種監管體系中各主體的地位和權力依託於行政體系,而不是由明確的法律授權形成的。

(三)發展階段:

分業監管的確立(1992年—2003年)。199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四大明確提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為中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也催生了證監會、原保監會及原銀監會等專業監管機構。證券法、保險法、銀行法等基本法律相繼誕生,分業監管體制也逐步確立。

在這一階段,以證監會、原保監會、原銀監會的分業監管的體系逐步形成。中國人民銀行完全分離出日常、具體的金融監管權後,主要承擔貨幣政策,也擔負支付清算、外匯管理、徵信和反洗錢等基本制度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對維持金融市場秩序和市場穩定起主導作用。金融監管步入法治化階段,基本金融法律體系得以確立和完善。

(四)完善階段:

機構監管的完善(2004年-2017年)。2004年以來,中國金融分業監管的體製得到進一步鞏固與完善,監管協調與國際合作也有了新的發展。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加強宏觀審慎監管的嘗試和其他改革探索也在逐步推進。這一階段的中國金融監管改革與發展,與迎接金融全球化、金融創新、綜合化經營以及金融危機的挑戰密切相關。

在此階段內,「一行三會」分業監管體制在以下幾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

一是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對《證券法》《公司法》等多部法律進行了修訂。

二是加強監管執法和豐富監管內容,對現場檢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復議等行為進行了規范,並加強了對金融創新和部分跨金融領域經營的監管。

三是金融監管機構之間加強了協調配合,監管機構之間建立起聯席會議制度。

四是審慎性監管和功能型監管已被提到監管當局的監管改革議事日程上。

(五)變革階段:

功能監管的嘗試(2018年至今)。為有效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協調,2017年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作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常設執行機構,統籌協調金融監管政策間,部門間及其與其他相關政策的配合。

同時,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要求,將原銀監會與原保監會進行合並,這是統籌協調銀行和保險領域監管的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金融業發展的新需要。除此之外,保留證監會的相對獨立也有進一步鼓勵和支持直接融資市場發展之義。

在新的「一行兩會」框架下,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將更加清晰,更多的擔負起宏觀審慎管理、金融控股公司和系統重要性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基礎法律法規體系及全口徑統計分析等工作。

各地相繼成立的地方金融監管局也將承擔起對「7+4」類機構以及一些新興金融業態的監管工作。改革方向考慮到金融監管體系的路徑依賴因素及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情況,「三層+雙峰」將是中國金融監管框架的未來方向。

「三層」是指頂層為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中間層為具體的金融監管機構,底層為相應的地方監管部門;「雙峰」則是指在整體的金融監管組織體系內,將具體的監管職能分為審慎監管機構和行為監管機構。

B. 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應該幾年輪崗一年回有沒有相關的規定

【答案】A【答案解析】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市場准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機構、業務和內高級管理人員。機構容准入是指批准金融機構法人或分支機構的設立和變更,業務准入是指批准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以及開辦新的產品和服務,高級管理人員准入是指對金融機構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進行審查核准。?

C. 銀行監管期是幾個月

法律分析:這個要看你貸款的時間是多久,如果是24個月的,那麼就是六個月,如果是36個月的,那麼就是12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第十五條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並發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

第十六條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

第十七條 申請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者銀行業金融機構變更持有資本總額或者股份總額達到規定比例以上的股東的,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對股東的資金來源、財務狀況、資本補充能力和誠信狀況進行審查。

D. 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監管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履行下列職責:

(一)發布與履行其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三)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四)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

(五)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

(六)監督管理黃金市場;

(七)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

(八)經理國庫;

(九)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十)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

(十一)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

(十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

(十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依照本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釋義】 本條是關於中國人民銀行職責的規定。

2003年4月28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後,我國的金融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工作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通過貨幣政策發揮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成為人民銀行的首要職責,而以前由人民銀行行使的對金融機構的審批監管權利則交給了銀監會。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對人民銀行的職責做了部分調整。從條文上看,由原來的兩款十一項修改為兩款十三項。從內容上看,取消了「按照規定審批、監督管理金融機構」和「按照規定監督管理金融市場」的職責規定,明確了人民銀行的監管范圍,增加了人民銀行的反洗錢職責規定,並將人民銀行規章制度權的內容由原來的第五項調整到第一項,從而使各項職責的排列在邏輯上更加合理。

以上職責調整強化了人民銀行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有關職能,使其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過去人民銀行實施金融宏觀調控,維護金融穩定主要是通過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審批、業務審批、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審查和監管指導等直接調控方式來實現的,監管職能分離後人民銀行對金融業宏觀調控和維護金融體系穩定的方式將主要從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高度對金融業的整體風險、金融控股公司以及交叉性金融工業的風險進行監測和評估,履行好「最後貸款人」的職責,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本條規定的人民銀行職責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行政管理方面的職責,主要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項,規定的是人民銀行作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機關所享有的規章制度權、制定的執行貨幣政策權和金融秩序管理權。另一類是第一款其他項和第二款規定的是人民銀行從事金融業務方面的職責。當然,這兩方面的職責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其中有許多交叉重合的部分。作為國家的最高金融管理單位,人民銀行具有在其職責許可權范圍內發布命令和規章的權利,並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人民銀行享有發布命令和規章的權利,表明其具有行政機關的性質,這一點與其他銀行有質的不同。人民銀行發布的命令和規章僅限於為履行其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之目的,並且不能與國家的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相沖突。人民銀行代表政府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運用自己所擁有的金融調控手段,對貨幣與信用進行調節和控制,進而影響和干預整個社會的經濟進程,實現保持貨幣幣值穩定,促進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目標。具體包括運用存款准備金手段、再貼現和再貸款手段,利用公開市場操作及其他手段進行調控等。人民銀行是國家的中央銀行,具有發行貨幣並管理貨幣流通的職責。它壟斷貨幣發行特權,成為全國惟一的貨幣發行機構。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紙幣都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發行紙幣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的特權。這種對發行權的獨占,一方面有利於防止因分散發行造成的信用膨脹、貨幣紊亂和幣制不統一,另一方面也利於調節和控制貨幣流通量。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由一家銀行發行鈔票,並有政府作後盾,也有利於貨幣的穩定。銀監會成立以後,人民銀行的部分金融監管職責劃歸銀監會,但仍保留對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匯、黃金市場的監督管理職責。金融市場在金融發展乃至經濟資源配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基礎功能作用,為了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促進貨幣市場與整個金融市場的健康協調發展,人民銀行設立了金融市場司,其基本職能是擬訂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的管理規定;承辦有關金融機構在上述市場的市場准入及退出審批工作;分析市場工具對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監測分析金融市場的發展,防範跨市場風險。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產業政策,研究、擬訂和實施信貸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本條第十項增加了人民銀行反洗錢職責的規定。這是本次人民銀行法修改的諸多看點之一。「洗錢」是指將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目前洗錢已成為國際公害,加入WTO以後,國際社會對中國加入反洗錢是一項龐大系統的工程,需要公安、外交、海關、稅務、工商等多個部門的協調配合,根據國務院批準的「三定」(定機構、定職責、定人員編制)方案規定,原由公安部承擔的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的職責轉由中國人民銀行承擔。中國人民銀行將原來的保衛局改為反洗錢局,反洗錢局的主要職責是承辦和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研究和擬訂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劃和政策;承辦反洗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匯總和跟蹤分析各部門提供的人民幣、外幣等可疑支付交易信息,對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並協助司法部門調查涉嫌洗錢犯罪案件。因為支付清算系統是資金流動的重要渠道,所以人民銀行作為社會資金清算服務的最終提供者,能通過對大額資金流動的監測發現可疑資金的線索,有條件在反洗錢工作中擔當組織領導角色。2003年初,人民銀行先後公布了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第三部「反洗錢」部門規章,具體規定了反洗錢的各項措施和職責。

第一款其他項和第二款是關於人民銀行從事金融業務活動的規定。與其他銀行相比,人民銀行的金融業務具有特殊性,即它是以執行貨幣政策為目的,而不是以營利為目的,這是由人民銀行的性質和地位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四章第23條至第30條具體規定了人民銀行從金融業務的范圍。修改稿對該部分的變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將「金融機構」限定為「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區分出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二是對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業務方面的貨幣政策工具增加了「金融債券」。調整後,人民銀行從事金融業務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存款准備金、基準利率、再貼現、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匯等貨幣政策工具;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理國庫;代理國務院財政部向各金融機構組織發行、兌付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根據需要,為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組織或協助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之間的清算系統,協調銀行業金融機構之間的清算事項,提供清算服務;根據執行貨幣政策的需要,決定對商業銀行貸款的數額、期限、利率和方式;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除國務院決定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外,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並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

E. 我國央行金融監管的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到1983年以前,我國央行既行使貨幣發行和金融監管,又從事信貸,儲蓄,外匯等業務。屬於復合中央銀行制。
這時,是大一統的金融體系,中國人民銀行是唯一的銀行,分支機構設立在全國各地,即管理又經營,所以各級金融機構上下級高度統一。這時期成立的建行(監管 基本建設財政撥款)農行(監管農村金融)還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都屬於央行。

實際上從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就開始改革了,79年農行,中國銀行,建行,從央行分離。只是1983年後,國務院才規定專門行使央行職能,標志著我國現代央行制度確立。隨後,隨著監管的松動,其他商業銀行成立,非銀行機構也開始設立。
這期間,央行仍在沿用傳統的資金分配方法,沒有形成有效的間接監管機制。

1992年證監會成立。

直到1994年,才開始全面的央行改革。不再對企業直接發貸款。95年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法》才確立央行體制。這時央行職能才定下來。央行各省市的分支機構,才轉變為監管,統計為主要職能。(補充:90年代出台了很多監管方面的法律,才使監管有法可依《保險法》《證券法》等)

2003年保監會掛牌,隨後銀監會掛牌,銀監會成立標志著央行集貨幣政策和銀行管理於一體的管理模式正式結束。(至此,我國一行三會構成分業監管體系。

F. 中國金融監管模式是

分業監管
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為:
1、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完善有關金融機構運行規則;發布與履行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2、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3、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4、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
5、確定人民幣匯率政策;維護合理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實施外匯管理;持有、管理和經營國家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
6、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7、經理國庫。
8、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支付結算規則,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9、制定和組織實施金融業綜合統計制度,負責數據匯總和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
10、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承擔反洗錢的資金監測職責。
11、管理信貸徵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12、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13、按照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中國銀監會主要職責包括:
1、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並發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
3、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任職資格管理;
4、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
5、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
6、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現場檢查,制定現場檢查程序,規范現場檢查行為;
7、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並表監督管理;
8、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銀行業突發事件處置制度,制定銀行業突發事件處置預案,明確處置機構和人員及其職責、處置措施和處置程序,及時、有效地處置銀行業突發事件;
9、負責統一編制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統計數據、報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對銀行業自律組織的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
10、 開展與銀行業監督管理有關的國際交流、合作活動;
11、 對已經或者可能發生信用危機,嚴重影響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接管或者促成機構重組;
12、 對有違法經營、經營管理不善等情形銀行業金融機構予以撤銷;
13、 對涉嫌金融違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以及關聯行為人的賬戶予以查詢;對涉嫌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的申請司法機關予以凍結;
14、 對擅自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非法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活動予以取締;
15、負責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16、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中國證監會在對證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職責:
1、研究和擬訂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起草證券期貨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制定有關證券期貨市場監管的規章、規則和辦法。
2、垂直領導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對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管理有關證券公司的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
3、監管股票、可轉換債券、證券公司債券和國務院確定由證監會負責的債券及其他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託管和結算;監管證券投資基金活動;批准企業債券的上市;監管上市國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活動。
4、監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規必須履行有關義務的股東的證券市場行為。
5、監管境內期貨合約的上市、交易和結算;按規定監管境內機構從事境外期貨業務。
6、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按規定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的高級管理人員;歸口管理證券業、期貨業協會。
7、監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期貨結算機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證券資信評級機構;審批基金託管機構的資格並監管其基金託管業務;制定有關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指導中國證券業、期貨業協會開展證券期貨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工作。
8、監管境內企業直接或間接到境外發行股票、上市以及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到境外發行可轉換債券;監管境內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到境外設立證券、期貨機構;監管境外機構到境內設立證券、期貨機構,從事證券、期貨業務。
9、監管證券期貨信息傳播活動,負責證券期貨市場的統計與信息資源管理。
10、會同有關部門審批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中介業務的資格,並監管律師事務所、律師及有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活動。
11、依法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調查、處罰。
12、歸口管理證券期貨行業的對外交往和國際合作事務。
13、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
1、擬訂保險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制定行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起草保險業監管的法律、法規;制定業內規章。
2、審批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保險集團公司、保險控股公司的設立;會同有關部門審批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設立;審批境外保險機構代表處的設立;審批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公估公司等保險中介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審批境內保險機構和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保險機構;審批保險機構的合並、分立、變更、解散,決定接管和指定接受;參與、組織保險公司的破產、清算。
3、審查、認定各類保險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制定保險從業人員的基本資格標准。
4、審批關系社會公眾利益的保險險種、依法實行強制保險的險種和新開發的人壽保險險種等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對其他保險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實施備案管理。
5、依法監管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市場行為;負責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監管保險保證金;根據法律和國家對保險資金的運用政策,制定有關規章制度,依法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進行監管。
6、對政策性保險和強制保險進行業務監管;對專屬自保、相互保險等組織形式和業務活動進行監管。歸口管理保險行業協會、保險學會等行業社團組織。
7、依法對保險機構和保險從業人員的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對非保險機構經營或變相經營保險業務進行調查、處罰。
8、依法對境內保險及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的保險機構進行監管。
9、制定保險行業信息化標准;建立保險風險評價、預警和監控體系,跟蹤分析、監測、預測保險市場運行狀況,負責統一編制全國保險業的數據、報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發布。
10、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G. 中國人民銀行多久調整一次基準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多久調整一次基準利率,根據經濟形勢的需要而定。有時一年調幾次,有時幾年調一次。

中國人民銀行採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調整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包括再貸款利率是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所採用的利率。調整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利率,制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制定相關政策對各類利率結構和檔次進行調整等。

(7)金融機構監管幾年一調整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利率同期限存款中最高,流動性較差。適合追求高利息並能承擔一定流動性風險的投資者。

零存整取定期存款是儲戶在進行銀行存款時約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種儲存方式。零存整取一般每月5元起存,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只有一次補交的機會。存期一般分為一年、三年和五年。零存整取利率一般為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的60%。

H.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京市金融機構財務監管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範本市地方商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財務行為,促進各類金融企業公平競爭,加強財務監管,建立集中統一的財務監管體制,防範金融風險,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經依法登記注冊,持有經營業務許可證,具有法人地位的市屬和本市管理的商業銀行、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農村信用社、財務公司、租賃公司、典當行等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以下統稱金融機構)。第三條金融機構應當在辦理工商登記之日起30日內,向同級財政部門提交企業設立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合同、章程等文件的復印件。第四條金融機構發生遷移、合並、設立分支機構以及其他變更登記等主要事項,在依法辦理手續之日起30日內,向同級財政部門提交有關變更文件的復印件。第五條金融機構應當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執行國家的財政財務制度,以及市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並接受同級財政部門的檢查和監督。第二章監管機構和體制第六條市財政部門負責本市金融機構財務監管工作;負責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市金融機構財務監管的規定;負責對區縣財政部門的監管工作進行指導。第七條區、縣財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內農村信用聯社的財務監管,並按照市財政部門的要求對市屬金融機構在當地的分支機構進行日常財務監管。第三章監管職能第八條建立重要財務事項的備案和審批制度。金融機構要自覺接受同級財政部門依法實施的財務監管,對重要財務事項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及時向財政部門報批或者備案。第九條金融機構應當建立和完善內部財務制度。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幫助金融機構制定內部管理辦法,完善包括總經理、財務負責人以及財務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在內的企業內部財務監督管理責任制。第十條金融機構應當建立財務計劃申報和審批制度。財務計劃內容主要包括:業務管理費用(或業務管理費用率)、實現利潤、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含購買土地使用權形成的無形資產)購建規模、呆帳准備金提取和壞帳核銷計劃等計劃指標。
金融機構要按照規定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送財務計劃。
(一)國有獨資及國有控股的金融機構要以法人為單位,在每年1月20日前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送財務計劃,同時報送信貸資金計劃表。財政部門對國有獨資及國有控股的金融機構報送的財務計劃要進行認真審查,按規定期限批復。
(二)其他金融機構的財務計劃,報同級財政部門備案。第十一條金融機構應當建立和完善財務決算報告和審批制度,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編制、報送年度財務決算報告。
(一)國有獨資及國有控股的金融機構編制的年度財務決算報告報送同級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審核,並按規定期限批復。
(二)其他金融機構的財務決算經社會中介機構審核後報同級財政部門備案。第十二條金融機構應當建立費用專戶管理制度。金融機構要按照《北京市財政局轉發財政部關於印發〈金融企業費用專戶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於每年4月底以前向同級財政部門上報當年費用指標計劃,由財政部門批復後予以執行。金融機構的費用支出必須嚴格執行財政部門核定後費用率或費用總額,不得擅自調整。金融機構要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防止擠占信貸和營運資金。第四章監管職責第十三條財政部門有權對金融機構財務活動進行監督和檢查。監督和檢查的內容包括日常監督管理和專項管理工作。第十四條對金融機構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一)監督檢查金融機構的財務處理和會計核算程序是否符合財政部有關財務制度以及其他有關規定。
(二)監督檢查金融機構呆帳准備金、壞帳准備金、投資風險准備金等的提取是否符合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
(三)監督檢查金融機構應收、應付利息是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計算方法計算;是否嚴格按照財務制度規定確定逾期貸款和呆滯貸款。
(四)監督檢查金融機構的對外投資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五)監督檢查金融機構的資金調度控制制度,確保資金調度的安全。
(六)監督檢查金融機構成本費用和消費性資金的合理使用。督促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嚴格執行《金融保險業務財務制度》、《保險企業財務制度》規定的成本范圍和費用開支標准,准確核算成本費用,建立健全內部成本控制制度,嚴禁少計少攤成本或者亂擠亂進成本。
(七)監督檢查金融機構的資產處置。對金融機構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等凈損失以及被盜損失、財產盤虧等,建立嚴格的鑒定和審批制度。
(八)監督檢查金融機構是否依法進行利潤分配。股份制金融機構在進行正常稅後利潤分配之前,是否考慮本企業呆帳等不良資產的實際情況,並補提呆帳准備金後再進行分配。
(九)做好金融機構的財務分析工作。要根據金融機構提供的月報、季報、年報等財務報表信息,跟蹤金融機構資金運動和資產使用過程,防止出現金融風險。
(十)各區、縣財政部門要按季度向市財政部門報送本地區金融機構季度報表和財務狀況分析報告,年終報送本地區金融機構年度財務決算報告。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監管幾年一調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11月1日中間匯率 瀏覽:616
壽光的金融投資公司 瀏覽:993
公司理財的案例 瀏覽:422
招商銀行買不了理財 瀏覽:286
開源證券十大股東 瀏覽:821
2015年山西上市公司資產凈利率 瀏覽:74
金融機構責任追究原則 瀏覽:711
期貨中盈虧平衡點 瀏覽:27
中美匯率影響因素 瀏覽:954
工行貴金屬定投特點 瀏覽:276
天元機電股票 瀏覽:302
湘財證券官網電話 瀏覽:349
假設總杠桿系數大於 瀏覽:418
成都國銀普惠金融服務外包有 瀏覽:432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經營貸款 瀏覽:733
私募股權投資杠桿 瀏覽:403
抓最佳組合買點趨勢指標 瀏覽:702
河北銀行理財雙周本益贏 瀏覽:618
論述某公司的金融目標 瀏覽:884
曲靖正規貸款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