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內審部門調研文章

金融機構內審部門調研文章

發布時間:2022-12-19 12:42:21

1. 互聯網金融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措施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風險管理就是在經營過程之中對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以及應對。互聯網金融企業是互聯網和金融企業的有機結合,由於互聯網企業具有的虛擬化、交易對象以及交易流程難以確定等特點,其所面對的風險比傳統的金融機構要高很多,因此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極其重要。所以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措施:
(一)利用計算機改善內部審計方法
1.深入計算機的審計方法。
該種方法就是對計算機內數據投入、投出的過程進行全面審計,主要內容是考核企業內部控制的體制機制設計和有效運行,評價企業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深入計算機的審計方法能夠簡化傳統金融行業手工做賬的工作,減輕工作負擔,並且利用計算機來處理數據能夠減少由人工計算失誤引起的固有風險。
2.計算機輔助審計方法。
計算機輔助方法是指將計算機技術引入內部審計工作並構建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對企業的網路運行安全及時進行監控和防衛。同時這種方法也是收集、評價審計證據的過程,通過收集的數據來檢查計算機管理系統或企業內部控制使企業資產、數據以及隱私安全得以保證。這種方法能夠提高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審計效率,降低審計成本,解決企業內審綜合能力低下的難題。
(二)重視內部審計的建設
1.提高內部審計地位。
內部審計能夠幫助企業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內部審計以其獨特的檢驗和詢問功能與企業組織結構相協調,增加了企業的價值。故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提高內審地位,改善企業經營與組織效率。
(1)互聯網企業高管重視內審作用,定期開展有關宣傳活動。高管帶領員工參觀行業優秀公司的內審工作流程,使每位員工意識到內審的重要性並對表現優秀的內部審計人員予以獎勵。
(2)成立由企業股東直接領導的內部審計部門,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直接對股東負責,減輕管理層的控制,遏制管理層凌駕於內控之上所帶來的危害。
2.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內部審計部門需要保持客觀中立,人員不可以參與經營活動,內審人員的聘請需由專人來執行。互聯網金融企業在設立審計機構時應首先成立審計委員會,該成員包括公司的主管、主要債權人和投資者,內審部門的人員聘用、調動、許可權、考核等方面直接隸屬於審計委員會,對委員會負責,從形式和實質兩個方面保持其獨立性。 (三)完善互聯網金融企業監督
我國經濟信息化程度不高,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我國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監管應採取慎重態度。通過適當的金融監管可以促進我國網路金融更好更快發展,降低內審中的法律風險。具體措施如下:
1.完善管理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法律法規。
補充適用於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相關法律條文。既要對現有法律不適合的部分進行修訂和補充,又要對未來發展情況進行分析預測。當前互聯網金融最突出的法律問題是非法集資、融資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應當與證券、保險監管機構聯手,充分披露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投資風險,禁止非法融資活動,禁止使互聯網金融企業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
2.完善現行業務營運監管辦法。
結合互聯網金融企業業務特點,從業務經營的合法合規、資本充足、資產質量、管理水平和內部控制等方面適時進行調整,構造一個符合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監管指標體系。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獨特性使其在某種程度上脫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管,但其資本充足率對客戶、消費者具有重大影響,監管部門應當對其作出相應規定,同時考慮實施准備金制度將部分市場風險內部化。
3.提升金融監管部門的網路安全技術。
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網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其涉及的不僅僅是客戶的隱私,更甚的是涉及到客戶利益。金融監管部門要求互聯網金融企業加強技術力量,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技術,如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同時應大力發展我國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技術水平,在硬體設備方面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提高關鍵設備的安全防禦能力。
4.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能力。
互聯網金融的內部審計比傳統企業內部審計更加復雜,需要審計人員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這是審計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故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1)加強自身學習,培育綜合人才。內審人員不僅要學習財會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學習風險管理、計算機與互聯網金融行業知識,包括互聯網金融行業經營特點、經濟技術指標,企業的經營戰略、經營環境、經營風險等。
(2)加強專業技能培訓,進行輪崗交流。內審人員應具備全方位知識與技能,進行大量的審計實踐。通過輪崗,審計人員應熟悉單位的各項業務及其操作流程,提高審計的實踐能力。
5.培育具有綜合能力的內審人員。
隨著內部審計在互聯網金融業的治理結構中地位日益重要。而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現狀需要企業提高現有審計人員的管理能力,完善內部審計管理工作建設。通過後續教育、業務培訓等各種途徑提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審計整體隊伍素質,為互聯網金融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管理提供符合要求的監督控制資源和後備力量。

2. 論述題求大神幫忙,結合《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指引》談談你行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以及內審部門在內部審

1、確定本行的經營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並定期檢查、評價其執行情況;
2、聘任和解聘本行的高級管理層成員;
3、制訂本行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風險資本分配方案、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4、決定本行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政策, 負責保證本行建立並實施充分而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5、監督高級管理層的履職情況,確保高級管理層有效履行管理職責;
6、負責本行的信息披露,並對本行的會計和財務報告體系的完整性、准確性承擔最終責任;
7、定期評估並完善本行的公司治理狀況;
8、負責確保本行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內審慎經營,明確設定可接受的風險程度,確保高級管理層採取必要措施識別、計量、監測並控制風險;
9、負責審批組織機構;
10、負責保證高級管理層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充分性與有效性進行監測和評估;
11、負責審議批准合規政策和合規風險管理報告,評價合規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並授權董事會下設的風險管理委員會或專門設立的合規管理委員會對本行合規風險管理進行日常監督;
12、負責信息系統的戰略規劃、重大項目和風險監督管理;
13、負責對信息科技風險管理的戰略規劃和工作目標、工作任務的方案審議、管理與監督;
14、負責制定金融創新發展戰略,並確保其與全行整體戰略相一致;

15、負責將金融創新活動的風險管理納入全行統一的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各類金融創新活動與本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和專業水平相適應;
16、制定與本行戰略目標相一致且適用於全行的操作風險管理戰略和總體政策;
17、通過審批及檢查高級管理層有關操作風險的職責、許可權及報告制度,確保全行的操作風險管理決策體系的有效性,並盡可能地確保將本行從事的各項業務面臨的操作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18、定期審閱高級管理層提交的操作風險報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風險管理的總體情況、高級管理層處理重大操作風險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監控和評價日常操作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19、確保高級管理層採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識別、評估、監測和控制/緩釋操作風險;
20、確保本行操作風險管理體系接受內審部門的有效審查與監督;
21、制定適當的獎懲制度,在全行范圍有效地推動操作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
22、法律、法規和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僅供參考-------------------------希望採納----------

3. 金融企業如何加強內部控制

解決中國的國營企業問題尚需要深入觸動微觀機制的最本質的問題,即企業的控制問題。體制改革不是萬能的,要緊的是微觀機制的改造。我國企業的根本出路在於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
轉變經營觀念,增強控制意識,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國企業迎接市場競爭的基本前提。只在宏觀經濟范圍提控制還不夠,也不能在微觀經濟中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其實,變革本身就意味著一定的風險。片面強調改革組織結構的重要性,忽視了控制方式的跟進和強化,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觀治理機制相脫離。
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在國際上的研究已日漸成熟。三大目標和五大組成部分構造了內控系統的整體框架,幫助人們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內控及其控制對象,使企業能夠以內控為有力武器,從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交流和監督評審五方面開展工作,為實現各項操作性目標、信息性目標和遵從性目標而自覺奮斗。
國際先進內控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啟示我們:要正確理解內控與管理的關系、內控與風險管理的關系和內控與內部審計的關系。我們要呼喚企業的控制意識,理直氣壯地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
經過二十年的改革實踐,人們逾來逾感到強化管理的重要,也在積極探索如何才能加強管理。內部控制的概念被國際同仁所強調,引起了中國金融界,特別是銀行界的關注。自從1997年人民銀行發出「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以來,各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普遍開展了整章建制的工作。這一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績,但是新形勢下的內控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這項工作又常被誤解為僅僅是金融機構的事,生產企業的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缺乏認識。其實,所有制及其組織結構並不是現代企業最本質的東西,最本質的是企業內部的控制文化和控制機制,中國國營企業的根本出路在於強化其內部控制。在這方面發達國家已經研究和創造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和方法,中國企業界的迫切任務是運用先進的內控理論和方法,強化內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本文通過對部分國際先進內控理論和原則的分析,闡明內控的內涵及其與管理和內部審計(稽核)的關系,分析內控對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以便促使經營管理者加強有效控制。

一、轉變觀念
轉變經營觀念,增強控制意識,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國企業界進行市場競爭的必要條件,也是金融機構向商業化金融機構演變的基本前提。

1.體制改革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近二十年來,舉國上下議論最多的話題莫過於改革了。「以改革帶動發展」也被一些地方當作戰略口號指導各項工作。我們一直批評計劃經濟制度管得太嚴太死,卻淡漠了經濟活動內部的至關重要的控制機制,特別是微觀領域的經濟單元(包括金融與非金融企業)的自我控制意識逐漸淡化。且不說國際理論界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爭論尚未休止,倒是應該指出,並非一切進步都只是靠了改革才取得的。如果政治的穩定和宏觀經濟的控制不是同改革並駕齊驅,中國的局面遠不會象今天這樣好。許多問題的解決又是改革本身力所未能及的。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國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是我們對企業改革重視得不夠嗎?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不知為改善企業傾注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是改革的力度不夠嗎?從利改稅到企業轉制,從破產兼並到減員增效,各項法規和措施層出不窮。為什麼許多企業始終建立不起自我約束的機制?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說,也就是不能硬化企業的「預算約束」。顯然,只在宏觀經濟范圍提控制還不夠,也不能在微觀經濟中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其實,體制改革不是萬能的,變革本身就意味著一定的風險。

2.轉變經營管理觀念:內部控制在不同的經濟體制下有不同的內涵,盡管其中的某些內容會有一致性。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的控制模式為實現國家計劃服務。由於國家計劃規避了大部分市場風險,國營企業的控制方式具有濃厚的行政管理色彩。現在,企業的控制模式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在新的形勢下有兩種傾向值得注意:一是一部分人習慣於甚至滿足於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認為只要能夠規范化操作就行了,不必考慮是否先進。這就混淆了不同性質經濟中的企業在服務對象和控制方式上的不同。二是雖然大家意識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強調改革組織結構的重要性,忽視了控制方式的跟進和強化。這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觀治理機制相脫離。不論是維持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還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觀念,都已經被實踐證明是有害的。

3.轉變對內控目的的認識:搞清內控的含義,並理解內控的目的,對經營管理和內審都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內部控制的概念經過了由「部分控制論」向「全部控制論」的發展。「部分控制論」認為內控包括:1)經濟業務的有關內部會計控制;或者,2)內部牽制(會計)和內部審計兩部分。這種認識的一個缺陷是,內控只與資產管理有關,而與行政、業務管理無關。「全部控制論」克服了這個缺陷,認為控制內容已超越會計和財務范圍,滲透到經營的各個方面和管理的全過程。
內控目的論的發展也經過了下述階段:1)「三目的論」認為,內控是為了保護單位的財產,會計記錄的准確可靠和及時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2)「四目的論」認為,內控除了保全資產和檢查財務資料的准確可靠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執行管理政策,提高經營效益和效率。
上述發展的啟示在於,對內控的檢查評價應有別於傳統的思路,並且目的要明確和全面,檢評要完整和深入。

4.跟上國際內控研究的步伐:同計劃經濟相比,市場經濟的發展更加仰仗於微觀機制的作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非常重視對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大促進了公司治理結構趨向合理化。公司治理理論研究的是資金的供給者如何採取措施,確保其投資取得回報。強化內控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
國際上比較有名的內控模式有英國的Cadbury、美國的COSO和加拿大的COCO。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剖析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為營造良好的內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趨於一致的政策和建議。其中尤以美國的COSO模式從理論到操作方法上闡述了一整套完整的內控框架。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asle)又在這些先進模式和實際經驗的基礎上,於1998年提出了建設銀行內控系統框架的十三項原則。我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大量的非金融性企業在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的許多失控的教訓表明,跟上國際內控研究和發展的步伐,不斷完善自身的內控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充分理解內部控制的內涵

內部控制有其科學的定義和豐富的內容。只有深刻理解內控的內涵才能明確如何強化內控。

1.准確理解內部控制的定義:不同部門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對內控會有不同的看法。現代內控理論試圖提出能被普遍接受的內控定義,以便滿足不同單位的需要。美國審計權威機構COSO(1994)的定義是:內控是一個受某單位不同層次的人影響的過程,而設計這一過程是為了實現下述三大目標提供合理的保證:經營的效果和效率;財會報告的可靠性;對現行法規的遵守。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參照各國的有關理論,在內控定義中進一步強調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對內控的影響,組織中的所有各級人員都必須參加內控過程,對內控產生影響。巴塞爾委員會把內控的三大目標分解為操作性目標、信息性目標和合規性目標。操作性目標不只針對經營活動,而且包括其他各種活動;在信息性目標中還把管理信息包括了進來,明確要求實現財務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時性。

表1 關於內部控制的三大目標的表述

COSO 的內控目標
Basle 的內控目標

1
經營的效果和效率
操作性目標:各種活動的效果和效率

2
財會報告的可靠性
信息性目標:財務和管理目標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時性

3
對現行法規的遵守
遵從性目標:遵從現行法律和規章制度

資料來源:美國COSO(1994);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1998)。

這三大目標滿足不同的需要,又相互交叉。顯然,內控是保證各項業務發展的,而不是妨礙其發展的。在操作性目標中,經營的「效果」是根據實際產出與預期計劃的產出比較而言的;經營的「效率」是根據實際產出與實際投入比較而言的。此外,公司或銀行不能為實現經營性目而不遵從法規,也不能為實現遵從性目標或操作性目標而違反財務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時性。
這是一種「全部控制論」的概念。良好的內控系統應能夠確保上述三大目標的實現。上述內控定義說明:
1)內控是一種程序,它意味著向某一終點努力,但不是終點本身;
2)內控是用來取得一種或多種互相區分而又緊密聯系的目標;
3)內控受人的影響,而不只是政策、守則或表格;
4)只能期待內控為公司管理層提供合理的保證,而不是絕對的保證。
內控的明確而科學的定義為各種單位提供了比較一致的標准,以便各單位能夠評價其控制系統和決定如何加強控制。經營管理部門和內審部門應該參照有關法規和實施細則,設定一些具體的標准,認真考察被檢查單位的內控系統,看其是否合理地確保了這些目標的實現。如果不能,總是可以從內控的某些方面找出問題的。一家銀行或公司內控抓得好不好,可以從上述三大目標加以總體考核:它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是否合理地確保了他們理解該單位實現其操作性目標的程度?它的財務報告和各項管理信息是不是可靠、完整和及時地被草擬和提供了?它的各項活動是否遵從了現行的法律和規章制度?這些方向性的標准無疑是對一個單位比較有力的鞭策。細化這些標准,對內控的深入考核更有益處。
由此可見,審計部門以往所提的「合規性審計(稽核)」、「效益性審計(稽核)」和帳務檢查等等都屬於專項審計,也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審計(稽核)工作的重心應當轉向對內部控制的審計再監督,而對內控的檢查評價有別於傳統的審計思路,其目的要明確和全面,檢評要完整和深入。

2.從總體上把握內部控制系統的框架:重要的是,現代內控理論賦予了內控廣范的職能,把內控置於很高的層面上,從而強化了內控的作用。1994年COSO認為內部控制涵蓋了五大組成部分的豐富內容: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交流和監督評審。而1998年巴塞爾委員會則在控制環境中強調了管理層的督促(oversight)和控制文化;在風險評估方面將風險的識別和風險的評估並舉;在控制活動方面又突出了職責分離的重要性;該委員會特別對信息與交流作了更多的解釋;除了監督評審活動之外,還把缺陷的糾正這種被COSO認為並非內控的活動也歸納為內控活動。巴塞爾委員會還在上述內控的五大組成部分之外,增加了監管當局對內控的檢查和評價,把它作為內控的另一不可忽視的內容。

表2 關於內部控制的五大組成部分的表述

# COSO的分析
Basle的分析

1
控制活動
管理層的督促與控制文化

2
風險評估
風險的識別與評估

3
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與職責分離

4
信息與交流
信息與交流

5
監督評審
監督評審活動與缺陷的糾正

資料來源:同上。

不論是COSO還是巴塞爾委員會都跳出了傳統的平面式的簡單思維方式,而把內控視為多維立體的空間,促使人們全面深入地理解控制和控制對象,分析解決管理控制中存在的復雜問題。其中還引出了「全息論」的概念:這五大組成部分和三大目標是緊密相聯的,就象一個人體的細胞包含了人體的各種信息那樣,一個組織中的任何一個機構、一項業務或一位成員都包含或反映出該組織中的三大目標和五大組成部分等各種信息。
三大目標和五大組成部分構造了內控系統的整體框架,現代內控理論對內控日臻完善的描述幫助人們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內控及其控制對象,使人們能夠以內控為有力武器,為實現三大目標自覺奮斗。

3.全面理解內控五大組成部分的內容:內控已經被COSO從理論上分析成為下述完整的有機結合的整體,並且得到了巴塞爾委員會的認同和發展。
1)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是推動控制工作的發動機,是所有其他內控組成部分的基礎。它奠定組織的風紀和結構,並且涉及到所有活動的核心—人,特別是人的控制覺悟,還反映政府、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生產性企業的各級管理層對內控的要求。
控制環境中的要素有價值觀、激勵與誘導機制、精神指導、員工能力、管理哲學與經營風格、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主要的問題是管理層要充分說明內控的完整性;公司要有積極的控制環境,使整個組織中的員工具有控制覺悟和自覺的控制態度,特別是高級管理層要積極地進行控制;員工的能力與其責任要相匹配。巴塞爾委員會有關管理監督和控制文化方面的原則包括:
1.董事會應當負責批准並定期審查整個經營戰略和重大政策;理解經營的主要風險,確定這些風險的可接受水平,保證高級管理層採取必要步驟,識別,衡量,評審和控制風險;批准組織的結構;並確保高級管理層不斷評審內控系統的有效性。在確保建立和維護充分和有效的內控系統方面,董事會負有最終的責任。
2.高級管理層負責執行由董事會批準的戰略和政策,維護一種組織結構,能夠明確責任、授權和報告關系;確保所委派的責任能有效地執行;確定適當的內控政策;並監督評審內控系統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3.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負責按照高標准促進員工的職業道德(ethics)和完整性(integrity),在機構中建立一種控制文化(control culture),在各級人員中強調和說明內控的重要性。公司機構中的所有人員都需要理解和發揮他們在內控程序中的作用。
2)風險評估:是識別和分析那些妨礙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的困難因素的活動,對風險的分析評估構成風險管理決策的基礎。
風險評估中的要素包括關注對整體目標和業務活動目標的制定和銜接、對內部和外部風險的識別與分析、對影響目標實現的變化的認識和各項政策與工作程序的調整。
有關風險的識別與評估的原則強調有效的內控系統需要識別和不斷地評估有可能阻礙實現目標的種種物質風險。這種評估應包括公司和公司集團所面對的全部風險(如銀行要面對信貸風險、國家和轉移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經營風險、法律風險和聲譽(reputation)風險)。需要不時調整內控,以便恰當地處理任何新的或過去不加控制的風險。
3)控制活動:是為了合理地保證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指導員工實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風險而採取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高層檢查、直接管理、信息加工、實物控制、確定指標、職責分離等。
在控制活動中主要關注控制與風險評估過程的聯系、控制活動的適當形式及其實施、對執行政策和管理指令的保證、控制活動的針對性(尤其是對信息系統的控制)等等。有關控制活動和職責分離的原則包括:
1.控制活動應當是公司日常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效的內控系統需要建立適當的控制結構,明確定義各經營級別的控制活動。這些活動應當包括高層審查;對不同部門或處室的活動的適當控制;物理控制;檢查對敞口限額的遵從情況;對違規經營的跟進情況; 批准和授權制度;查證核實與對帳(reconciliation)制度。
2.有效的內控系統需要適當分離職責。人員的安排不能發生責任沖突(conflicting responsibilities)。要識別和盡力縮小有潛在利益沖突(conflicts of interest)的地方,並遵從謹慎的和獨立的監督評審。
4)信息與交流:存在於所有經營管理活動中,使員工得以搜集和交換為開展經營、從事管理和進行控制等活動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管理者對員工的工作業績的經常性評價。
在信息方面要注意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在交流方面也要注意內部和外部信息的交流渠道和方式;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中注意控制信息系統。有關的原則包括:
1.一個有效的內控系統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內部財務、經營和遵從性方面的數據,以及關於外部市場中與決策相關的事件和條件的信息。這些信息應當可靠、及時、可獲(accessible),並能以前後一致的形式規范地提供使用。
2.有效的內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統,涵蓋公司的全部重要活動。這些系統,包括那些以某種電子形式存儲和使用的數據的系統,都必須受到安全保護和獨立的監督評審,並通過對突發事件的充分安排加以支持。
3.有效的內控系統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確保所有員工充分理解和堅持現行的政策和程序,影響他們的職責,並確保其他的相關信息傳達到應被傳達到的人員。
5)監督評審:是經營管理部門對內控的管理監督和內審監察部門對內控的再監督與再評價活動的總稱。
監督評審可以是持續性的或分別單獨的,也可以是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的。主要應關注監督評審程序的合理性、對內控缺陷的報告和對政策程序的調整等等。在監督評審活動和缺陷的糾正方面應當遵循下述原則:
1.應當不斷地在日常工作中監督評審內控的總體效果。對主要風險的監督評審應當是公司日常活動的一部分,並且各級經營層和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定期予以評價。
2.對內控系統應當進行有效和全面的內部審計。內審要獨立進行,應得到適合的培訓,並配備稱職和得力的人員。內審作為內控系統監督評審的一部分,應當向董事會或其審計委員會直接報告工作,並向高級管理層直接報告。
3.不論是經營層或是其他控制人員發現了內控的缺陷,都應當及時地向適當的管理層報告,並使其得到果斷處理。應當把有關物質的內控缺陷報告給高級管理層和董事會。
此外,巴塞爾委員會還針對監管當局對內控系統的評價提出,銀行的監管人員應當要求所有的銀行,不論其規模如何,都具有有效的內控系統,而且其內控系統符合他們的表內外活動的性質、復雜性和內在的風險;內控制度應當隨銀行所處環境和條件的改變而得到調整。凡監管者確定某銀行的內控系統不能充分或有效地針對銀行的具體風險內容(例如,不能涵蓋巴塞爾委員會內控文件所載的全部原則),監管者應當採取適當的行動。
以上五大組成部分與前述三大目標有機地相結合,構成了內控的完整體系。COSO是為各行各業提出這一思路的。盡管巴塞爾委員會的內控原則主要是針對銀行業的,國內外的金融和非金融機構在體制結構上也有所區別,我國的企業工作者仍然很有必要適應形勢,轉變觀念,從內控的三大目標出發,去考察本單位上述五大組成部分的各個方面,看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內控制度,而且,這些制度是否得以認真貫徹實施。審計檢查的方法和評價的標准也應當沿著這條思路,按照這個有機結合的整體去設計。

三、關於內部控制與管理的關系

不了解內控與管理的關系,就不可能充分加強內控工作。內審或審計人員在檢查監督的過程中,時常發現被查單位的管理層對內控認識比較膚淺,也不甚了解內控與管理、內控與內審是什麼關系。有人認為管理就是內控,抓了管理,內控自然就到位了,因而也沒有必要特別強調內控。也有人認為內控是內審(稽核)部門的工作,抓內控應該由內審部門牽頭。有些內部或外部的審計人員在進行內控檢查的時候,也因認識模糊而無從下手。因此,很有必要搞清內控與管理的關系。

1.管理的內涵及其與內控的同異
從廣義上講,管理是管理者確立目標和戰略,並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規章制度和操作方法去實現目標的全過程。管理者要執行聘用合同,為公司或銀行的所有者的利益確定明確的管理目標,包括全局整體性目標和各項業務活動水平上的目標,然後制定各種戰略和實施計劃。管理者要以一定的組織形式為依託,以一定的規章制度為依據,採取種種方法去實現既定的目標。管理者有責任控制局面,並解決和糾正在監督檢查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和錯誤,包括對有問題責任人的追究和處罰。由於所定的目標和戰略計劃會對管理單位(如企業)的行為產生影響,管理科學運用科學的原則和分析性方法,研究企業的行為。在發達國家,不論學術界還是實業界都日益重視公司治理結構的研究,以求實現投資者應得的回報。先進正確的管理方法加上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大大促進了管理的合理化和效率。
廣義上的管理涵蓋比內控更為廣泛的內容,並不是所有的管理活動都是內控活動,也並不是說非內控性的管理活動就都不重要了。比如,設定目標的決策就是一種很重要的管理責任,為內控提供了前提條件。在國外,公司的所有者代表(董事會)也要參與甚至領導這種決策。但是,重大目標的最初設定並不是在內控的工作范圍之內。同樣,許多管理方面的具體決策和一般性活動並不都代表內控。
然而,問題的關鍵並不在這里,而在於內控是管理中至關重要的部分(critical components)。管理的學問就在於抓住管理活動中的那些對實現目標至關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研究任何過程……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比如,COSO等理論所描述的內控內容中都列舉了許多控制要素和風險,這些都是管理者必須關注的地方。又如,盡管COSO認為錯誤的糾正行動不應屬於內控活動,但是巴塞爾委員會卻將其列為內控的范圍。原因很顯然,糾正錯誤已成為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目標的實現。同理,戰略計劃和風險管理這些本來被COSO視為非內控性活動,卻被巴塞爾委員會分析為內控范圍之內的活動了。盡管目標的最初設定是內控的前提條件,但是內控並沒有完全放棄對這方面的關注,內控的重要職能之一又是監督目標的設定和實現過程。至於業務活動水平上的目標的設立,雖然也被COSO視為非內控性的活動,但在COSO提出的內控操作方法中(例如在其《參考手冊》和《內部控制與風險評估工作表》中),這些目標都是內控所關注的重要內容。下表僅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

資料來源:同上。
2.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風險是針對目標而言的。風險實際上就是可能妨礙目標實現的種種問題和困難。這樣看來,風險的概念就擴大了。比如,一個武士在張弓搭箭,射向獵物的時候,他的目標是射中獵物,而他的風險就存在於他射擊獵物的全過程。首先,他本人的素質,他的精、氣、神,他的體力和視力。其次,他的弓箭的質量。再次,獵物的大小、距離和移動速度。此外,狩獵時的環境、氣候條件(風速)等外部干擾因素,也構成對擊中目標的風險。對一家公司而言,風險既預示著機遇,又會影響其競爭能力,並影響其維持融資的能力以及保持和提高其產品與服務質量的能力。
風險是如此之廣泛,以至於有人認為風險管理就是內部控制,甚至風險管理包括了內控。把兩者混淆的問題在於沒有看到內控是管理的更本質性的內容(essential part)。
誠然,風險管理是整個管理活動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可指風險管理目標和戰略的設定、風險評估方法的選擇、管理人員的聘用、有關的預算和行政管理、以及報告程序等等。風險管理的一系列具體活動並不都是內控要做的。特別是內控並不負責風險管理目標的具體設立,這是管理過程起始階段的活動。風險評估是對可能發生的不利條件或事件進行評價,並做出完整的專業性鑒定的一種系統過程。當然,風險評估首先要注意目標問題,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也談不上目標實現的風險。但是在目標方面,內部控制並不是目標的制定活動,而是對目標制定的評價工作,特別是對目標和戰略計劃制定當中風險的評估,風險管理目標的設立為內控中的風險評估提供了前提條件。內控所負責的是風險管理過程中間及其以後的重要活動,比如,對風險的評估和由此實施的控制活動、信息與交流活動和監督評審與缺陷的糾正等工作。
內部控制強調評估經營管理活動中突出的風險點(當然,這些風險點不是固定不變的),建議經營管理人員針對這些風險點實施必要的控制活動。這里所評估的既有內部的風險,又有外部的風險。那種以為內控只是控制某單位的內部風險的觀點是有片面性的。COSO和巴塞爾委員會都認為,內控的過程涵蓋了公司所面對的,並在公司內由各級人員所經營的所有的內部和外部的風險。
然而現實中的風險管理卻很實在,巴塞爾委員會指出,風險管理不同於內控之處在於,典型的風險管理比較關注特定業務的戰略的評審,旨在通過比較不同公司業務領域內的風險與報酬來使收益最大化。在我國一些銀行里,風險管理往往被狹義地理解為授信或部分業務(如信貸)的授權管理;廣義的風險不僅有信貸風險,還包括國家與轉移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和信譽風險等等。而廣義的風險管理又似乎難以真正落實到銀行的某一具體業務或管理部門,成為它的責任。其結果,我國的銀行實業界尚不存在廣義的風險管理的概念。不少銀行不能對各種風險進行總體研究和控制,甚至連統一授信都難以在一些銀行里真正實現。
不過,現實情況中的風險管理一方面有其特有的內涵和現實的范疇,另一方面也在某些內容上與內控相交叉。在上節中,COSO認為風險管理不屬於內控的范圍,而是非內控性的管理活動,這種分析也是有片面性的。特別是風險管理在「風險的識別與評估」和「控制活動與職責分離」等內控內容中,與內控相交叉,屬於內控強化過程中的管理活動。
然而,內部控制還包括「管理層的監督與控制文化」、「信息與交流」和「監督評審與缺陷的糾正」等重要的內容。在現實中,管理層的監督並不是沒有,而是遠遠沒有強調到某種「控制文化」的程度。

4. 調研文章格式

調研文章格式

所謂調研文章,即通過調查研究而形成的文字材料。它的作用,從總體上來說,就是通過反映現實生活某一方面的情況以及作者的分析與思考成果,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服務,一般調研文章成型以後以調查報告或者是調研報告命名文章,調研報告著重於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實際上是一種基於實踐的理性思考,而由此形成的調研文章則是它的外在表現形式,再優秀的調研文章,如果不付諸實踐,也發揮不了作用。它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對象。下面為大家帶來調研文章格式,快來看看吧。

調研文章格式 篇1

一、文件格式

1、調研文章採用Word格式製作。

2、頁面設置中,紙張選擇大32開(14cmx20.3cm),頁邊距均設置為1.5cm。頁眉和頁腳均設置為1cm。

3、全文行間距設為固定值17。

二、體例要求

文章排版採用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的順序。具體體例要求如下:

1、文章標題選用宋體小3號字,加粗,居中,段前、段後間距均為1行。標題中不使用逗號,如必須使用可空1格代替。

2、作者處依次為單位、職務、作者姓名,中間空1格。使用仿宋5號字,居中。每名作者佔一行。作者為3人以上,只列3人,第三名作者姓名後加「等」字樣。

3、摘要要求言簡意賅,闡明文章中心思想,不超過150字。「摘要」前縮進2字元,採用黑體5號字,後空2格,摘要正文採用楷體5號字,不分段。摘要段前空1行。

4、關鍵詞不超過5個。字體、字型大小要求同摘要。關鍵欄位後空1行。

5、正文標題分三級。

一級標題使用「一、」,獨佔一行,黑體小4號字,居中,末尾不用標點,無縮進,段前、段後間距均為0.5行。

二級標題使用「(一)」,獨佔一行,宋體5號字,加粗,縮進2字元,末尾不用標點。

三級標題使用「1」,字體、字型大小同正文,末尾使用句號,後接正文。

正文字體為宋體5號,首行縮進2字元。

6、參考文獻的項目要列全,格式如下:

[1]主編。建築結構(文獻名稱)。北京(出版城市):出版社,2003(出版年限)

[2]主編。城市規劃。上海:xxxx出版社,2001

三、其他要求

1、文中涉及法律、法規、規章一律使用全稱,加書名號。引用技術標准須後加括弧註明標准號。

2、文中標點符號統一採用全形表示。數字原則上使用阿拉伯數字。計量單位均用英文表示,如「厘米」用「cm」。

3、全文加上頁碼。

調研文章格式 篇2

關於以公安消防隊伍為主體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設的思考

(宋體小3號,加粗,居中)

公安部消防局戰訓處處長XXX

公安部消防局戰訓處工程師XXX

(仿宋5號,居中)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國現階段應急救援工作的主要特徵,針對存在的問題,借鑒發達國家通行做法,提出了整合社會各種應急救援力量、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建立政府統一領導下以公安消防隊伍為主體、其他應急救援專業力量並存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的設想。(楷體5號)

關鍵字:公安消防、應急救援體系(楷體5號)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這是針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機構設置過多、職責分工過細、協調配合不力的實際問題,提出的一項帶有探索性、創造性的改革舉措。2007年11月1日實行的《突發事件應對法》也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資源,建立或者確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因此,深刻認識、全面把握我國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深入研究、積極探索我國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設的新機制、新模式,全面推進政府統一領導下以公安消防隊伍為主體、其他應急救援專業力量並存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設,既是我國現階段提高社會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迫切需要,更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必然要求。(宋體5號,首行縮進2字元)

一、我國應急救援工作現階段特徵分析

(黑體小4號,居中)

我國現有的應急救援隊伍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上建立起來的,分散在公安消防、森林消防、抗洪救援、地震救援、水上搜救、鐵路救援、民航救援、危險化學品救援和礦山救援等十多個行業或部門,應急救援整體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相對較弱。據統計,我國現有各類應急救援人員50餘萬,這些人員中真正具有專業救援能力的不足20萬人,其中,公安消防(13.2萬人)就佔到了66%。傳統的應急管理模式在抵禦城市災害風險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面對日益增多、日趨復雜的突發事件和現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尚存在許多不適應、不協調之處。

(一)管理主體不明確(宋體5號,加粗)

參考文獻:

[1]朱耀傑主編。把讀書當成一種追求。山西:解放軍報,2013

[2]xxxx主編。城市規劃。上海:xxx出版社,2001

關於稅收收入超GDP增長的調研文章

「十五」以來,我國稅收收入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態勢,且增速一直高於gdp增速(見附表)。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過於偏重政府的結果。事實上,從1994年新稅制確立以來,國家並沒有對稅制進行大的變革,既沒有開征新稅也沒有提高主要稅種的稅率,近年來出台的稅收政策在稅負上基本是減多增少。應當說,我國稅收收入的快速增長,並不是國家從制度上加重稅負的結果。那麼,為什麼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會高出gdp的增長速度呢?

一、稅收收入增長與gdp增長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對應關系

由於物價因素、統計口徑、gdp結構與稅收結構差異等因素,稅收的增長與gdp的增長並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對應關系。判斷稅收收入增長合理與否,不能簡單地與gdp增長速度相比較。

1、價格依據差異

稅收收入增長率是按照現價計算的,包括了物價上漲因素,而gdp增長率是按照不變價格核算的,沒有包括價格上漲因素,兩者之間存在因價格差異而導致的增速差別。在當前物價過快上漲的情況下,價格因素導致的增速差別尤其顯著。如20xx年上半年cpi上漲7.9%,ppi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分別上漲7.6%和11.1%,gdp按照不變價計算增長10.4%,如按現價計算則增長19.9%,與稅收收入增速的差距相應縮小9個多百分點。

2、統計口徑差異

相對於稅收的調節范圍而言,gdp的統計范圍沒有完全涵蓋能夠產生稅收的所有經濟活動。比如股票交易和房地產二手交易等虛擬經濟活動,產生大量的稅收,但不在gdp的核算范圍之內。據統計,20xx年滬深股市的交易總額已達46萬億,是同期gdp的2倍多,產生的證券交易印花稅20xx億;房地產二手市場交易雖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數額估計也相當巨大。再比如一定資質等級以下的建築企業、規模以下的工業企業、限額以下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以及典當、信息中介、家政服務、美容美發、洗腳等服務業和個體經濟戶等新興行業,這些企業和行業產生大量的稅收,在經濟普查年度的gdp核算中納入了核算范圍之內,但在非經濟普查年度gdp核算中,由於各種限制因素,尚未納入gdp的統計核算范圍之內。

3、gdp結構和稅收結構差異

gdp由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構成,由於近年來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通常較低,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則會高於gdp的增長率。一般情況下,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通常低於gdp的增長率6-7個百分點,而第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通常高於gdp的增長率2-3個百分點。比如,20xx年gdp增長11.6%,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13%和12.1%;20xx年gdp增長11.9%,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分別為3.7%、13.4%和12.6%。

我國稅收主要來源於第二和第三產業,即便稅收收入的增長與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長同步,也會高於gdp的增長。如,今年上半年,gdp增長10.4%,而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4%,兩者的增長速度都大大高於gdp的增長速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3%,進出口總額增長25.7%,也都高於gdp的增長速度,由此帶動了上半年稅收總收入增長33.5%,增值稅收入增長22.6%,進口環節稅收增長34.7%。

4、核算方法差異

按照支出法核算的gdp,在對凈出口的核算方法上和稅收收入的核算方法存在較大差異。

在支出法中計入gdp的是凈出口額(出口減去進口),進口額在核算gdp時是減項,而進口額提供的進口稅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則是我國重要的稅源。近年來進口稅收已佔到稅收總收入的20%左右,20xx年進口稅收增長24.3%以上,帶動稅收總收入增長4個多百分點。20xx年上半年進口稅收增長35.7%,帶動稅收總收入增長5個多百分點。

5、部分稅種的累進制度帶動稅收超稅基增長

我國的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對不同收入規模的納稅人設計了不同檔次的稅率,帶有典型的累進特點,即隨著納稅人經營規模和收入的提高,其適用稅率也在「升檔」;與此同時,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工資和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標准在一定時期相對固定,而收入卻在不斷增長,客觀上對稅收增長起到了累進作用。近年來,我國企業的整體效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使得納稅人整體的實際適用稅率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這些稅種的收入相對於gdp出現了更快的增長。

二、主體稅種收入與對應經濟稅源(稅基)的增長基本協調

如前所述,稅收收入增長並不能簡單地與gdp的增長相比較,衡量稅收增長是否正常,關鍵是看稅收增長與其對應的經濟稅源(也就是稅基)增長是否協調。從稅收增長與對應的稅基增長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到,「十五」以來,主體稅種,如國內增值稅、營業稅、進口環節稅收、企業所得稅等與稅基基本保持著協調增長的態勢,而同期稅基的增長都遠高於gdp的增長。

1、增值稅

增值稅的稅基大體相當於二、三產業中徵收增值稅的行業的增加值之和。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固定資產所含稅款不能抵扣,增值稅的稅基還要在行業增加值基礎上再加上這些行業當年新購置的固定資產的金額。由於近年來我國處於工業化進程的加速階段,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增值稅收入的快速增長。近五年來,全國工業增加值從20xx年的54946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107367億元,翻了將近一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保持了快速增長,年均增長1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從20xx年的55567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137239億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25%左右。相應地,增值稅收入近五年來年均增長20%左右,增長速度與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基本協調。

2、營業稅

營業稅的稅基是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郵電通訊業、建築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和

銷售不動產等取得的營業收入。近年來,以房地產、金融保險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較快發展,帶動了營業稅收入的快速增長。20xx-20xx年,交通運輸業完成的交通運輸總量年均增長速度在10%左右;郵電通信業完成的郵電業務總量年均增長速度也在20%以上;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年均增長15%以上並且存貸款利息差不斷擴大,金融機構營業收入快速增長;過去的五年也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的時期,交易面積不斷攀升,交易價格近兩年來以月均10%的速度增長。以上這些因素都帶動了營業稅收入的快速增長,從20xx年的2844.45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6581.99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增長速度與稅基的增長速度基本協調。

3、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稅基是企業的應稅所得額,企業的贏利狀況決定著企業所得稅的多少,從經濟運行的整體上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的變化,決定著企業所得稅的增減變化。近五年來,企業經營效益大幅度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從20xx年到20xx年年均增長率都在30%左右,與企業所得稅的增速基本協調。

4、進口環節稅

進口環節稅的稅基是一般貿易進口總額,從經濟運行整體上看,進口總額的增速決定進口環節稅的增速,而外貿進口總額是減計gdp的,因而進口環節稅收的增長與gdp的增長不存在正相關關系。近五年來,一般貿易進口額從20xx年的1876.51億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4286億美元,年均增長25%以上,由此帶動了進口環節稅從20xx年的2788.59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6152.21億元,年均增長27%左右。進口貿易額的增速與進口環節稅的增速基本協調。

5、其他稅種

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資源稅、印花稅、契稅、耕地佔用稅等的征稅對象是土地、房產、車船等財產的佔有和使用量以及佔用耕地、簽訂合同、開采資源等某些特定經濟行為發生的數量。近五年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年均增長20%以上,20xx年更是高達30%;汽車消費持續高漲,銷售量不斷提高,20xx年增長了22%;礦產資源需求持續上升,天然氣產量年增長18%,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增長22%。這些稅源的持續快速增長直接決定了對應稅種收入的快速增長。

三、近年來稅收政策的調整主要是減輕企業及個人的稅收負擔

「十五」以來,國家除了因宏觀調控的需要,適當擴大消費稅徵收范圍、提高部分礦產品資源稅以及20xx年6月階段性地提高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之外,並沒有出台大幅度增稅的政策。相反,為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減輕企業及個人稅收負擔的政策,如暫停徵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全面取消農業稅、連續兩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在多個地區實施增值稅轉型試點,降低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稅率,以及20xx年4月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等等。這些政策調整都造成了大規模的稅收減收,其中,實施增值稅轉型試點每年減收幾十億元、連續兩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減收近600億元、統一企業所得稅稅率減收近1000億元、今年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預計減收近1000億元,降低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稅率、實施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等都帶來數百億元的稅收減收。除此之外,國家每年還出台大量稅收優惠政策。由此可見,「十五」以來的稅收政策調整,在減輕納稅人負擔的同時,客觀上也降低了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

四、加強稅收征管提高了稅收的足額徵收率,是推動稅收收入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各級稅務機關大力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加強企業納稅評估和稅源監控,針對各稅種征管特點和薄弱環節,不斷改進稅收征管。如:在增值稅征管方面,落實「以票控稅、網路比對、稅源監控、綜合管理」的要求,實行申報納稅「一窗式」管理,加強對海關完稅憑證、貨物運輸發票、廢舊物資發票、農副產品發票等「四小票」的抵扣管理;在企業所得稅征管方面,按照「核實稅基、完善匯繳、強化評估、分類管理」的要求,加強了企業所得稅管理;在個人所得稅征管方面,以高收入行業和個人為重點加強了個人所得稅管理,去年以來首次開展了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自行納稅申報工作;在營業稅和消費稅征管方面,加強了重點行業和品目的營業稅和消費稅管理;在其它稅種的征管方面,實施了車輛稅收「一條龍」和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強化了個體工商戶和集貿市場稅收管理。等等。

經過近些年來的科學化、精細化的稅收征管實踐,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水平已經大幅提高,有效抑制了偷漏稅現象,縮小了稅收收入能力與實際收入之間的差距,提高了稅收的足額徵收率。

有人認為,「稅收收入的基數越大,增長的空間應當越小,增長的比例也應當越低」。我們認為,這個立論本身就是錯誤的。無論從經濟常識還是數學常識來看,世界上的事物發展及其數量變化都不存在「基數越大,增長空間越小」的規律。稅收收入的增長也是如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的基數越來越大,但增長率並沒有越來越低,而是持續快速增長,如近年來gdp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速,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經濟指標每年都保持20%到30%的增長率,相應地稅收的增長速度也保持在20-30%左右。並沒有出現「基數越大,增長比例越低」的現象。

稅收來源於經濟,經濟發展的速度決定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而不是稅收基數決定稅收增長。如果經濟保持穩定快速發展,那麼稅收也會保持快速增長,如果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稅收增長也會相應減緩。

;

5. 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總結

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總結

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後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

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總結1

根據中支內審工作部署,20XX年6月份和12月份分別在全行范圍內開展對內部控制管理風險的分析評價活動。依照內控評價方案,分「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識別與評估」、「控制活動」、「信息交流與反饋」、「監督評審」五個方面內容對支行內控制度進行評審,將定期風險分析評價工作滲透到全行每一個職能股室、每一個工作環節和每一個崗位。我們將評價的監督對象確定為一線營業人員和各級管理人員;以重點股室、關鍵崗位、薄弱環節的審計為主;有針對性地檢查監督各職能部門建立的各項制度,注意內控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拓展了評價范圍,提升了評價層次。通過審計評價,共發現重要崗位尚存在十多項風險隱患和薄弱環節,一一列出,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合理的防範措施和建議,並書面報告市中支和支行領導,督促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在全行得到嚴格落實。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開展內部審計調查工作

我們根據本行的重點工作、簿弱環節及風險點確定審計調查項目二項。分別是《對瑞安支行集中采購管理情況的調查》、《對瑞安支行外匯法規、內控制度和業務操作規程執行情況的調查》。

今年8月份對支行集中采購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一些管理上的欠缺和不規范的操作,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

今年11月份對支行外匯法規、內控制度和業務操作規程執行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現場詢問、調閱部分檔案資料和觀察臨櫃操作情況,基本了解和掌握了瑞安支局外匯管理工作情況;從調查情況來看,瑞安支局能夠較好地執行外匯法規,及時貫徹落實外匯政策,建立了比較健全的內控管理制度,業務授權分責明確。並能根據上級局的內控要求,結合自身特點,對各項內控制度予以細化補充,及時修訂完善了各項外匯業務操作流程、外管股各崗位工作職責、外管股人員考核辦法,建立了《內控督導檢查辦法》。但也發現了不少一問題,根據問題的不同性質提出整改建議,基本得到整改落實。促進了外匯管理部門更好地貫徹和執行外匯法規政策,嚴格內部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操作。

今年我們通過審計調查,共發現了違規現象20餘項,提出整改建議20條,大部分已得到整改落實,分別撰寫的調查報告已呈報給支行行長和中支內審科。

(二)積極開展審計發現問題「回頭看」活動

在行長親自督導下,我支行由內審牽頭,認真組織開展了對20xx年度以來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檢查,做足做細「亡羊補牢」工作,強化了整改落實,鞏固了審計監督成效。

1、領導重視,強化整改意識。布置安排對20xx年度以來審計發現問題和整改情況進行檢查事宜。要求有關部門進一步落實責任,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強化整改意識,主動查找風險隱患,堅決杜絕同類問題的再次發生。

2、精心組織,確保整改實效。安排專人對所有審計項目進行逐一梳理,認真排查問題整改情況;並要求各部門將自查情況、未整改原因及下一步具體整改措施報內審部門。內審在各部門自查的基礎上,組織人員進行了再檢查。

3、強化責任,落實整改措施。制定了瑞安支行內審整改責任追究制度,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經過直接責任人、部門負責人認定後,根據問題的原因、性質和情節等採取相應的責任追究措施,並給予經濟處罰。

4、嚴格督促,實現整改目標。針對個別未整改到位的問題,督促,制定下一步具體整改措施。通過開展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回頭看」活動,真正實現了「整改促完善、整改促提高、整改促進步」的目標。

(四)積極參加市中支內審項目檢查

根據中支內審科的統一安排,今年主要參加了對泰順縣支行的行政執法檢查、對樂清支行行長履職審計、對溫州中心支局外匯依法行政審計,對參與的每一個項目檢查都能認真盡職地對待,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總結2

一、所作的工作

20xx年上半年責任審計科在認真完成本科室審計業務工作的同時,積極完成了辦事處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本科室主要開展了兩項專項審計,第一項是1月10日至15日開展的`對徐秋麗等2位支行副行長進行的非現場責任審計;第二項是4月9日至15日協助豫南審計協作區開展的對周偉等13位支行行長和副行長進行的責任審計。領導幹部任期內責任審計的實施,為組織部門考察使用幹部提供了可靠依據,對加強幹部管理和監督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工作存在的問題

1、審計力量與審計任務不相適應,審計質量難保證。在大部分情況下,部分同志因專業水平限制而無法獨擋一面的承擔審計工作任務,憑經驗憑感覺進行審計,把審計檢查作為例行公事,走過場,「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

2、未能更多關注支行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整改流於形式。審計提出的意見、落實到位的少。

3、工作交叉重復,在不必要的工作上,耗費了大量精力和人力,降低了審計效率。

4、審計成果運用不夠。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做好對高管人員和關鍵崗位人員的專項責任審計。進一步深化高管人員和關鍵崗位人員審計內容,逐步推行任中審計。將審計關口前移,大力推行先審後任、先審後離,克服先離任後審計的現象發生,力戒審計走過場。

2、配合上級行主動開展工作,服從於審計大局。全面實施好上級行安排的授權審計項目;完成好辦事處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四、對辦事處工作的建議

1、建立評比制度。對全年業務資料進行整理歸檔,考核總結全年工作時,對全年審計項目進行綜合考核,評出年度優秀審計項目和最差審計項目,並獎優罰劣。

2、開展「提高素質,合格審計」的專項活動。以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為前提,加大員工學習、培訓力度,目的是提高審計人員審計項目的質量,每半年組織一次審計考試,每半年開展一次審計人員工作學習匯報。

下半年,責任審計科全員將以責任審計為目標,以提高審計質量為核心,以全面完成任務為出發點,全科同志將團結一心、兢兢業業、克服困難、堅持原則,圓滿完成辦事處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總結3

自今年省分行督導組對市分行信貸財會基礎管理基本規范督導以來,市分行內部審計部統一思想認識,把握重點環節,切實加強領導,確保督導整改工作不走過場、抓出實效。

一、充分認識做好督導整改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搞好工作的自覺性。

抓好督導整改是確保全行業務「又好又快」發展和爭創「兩個領先」目標的關鍵。市分行內部審計部本著對農發行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開展督導整改。對整改需要解決的問題,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減、標准不降,抓緊抓實、一抓到底。

在抓好督導整改的過程中,市分行內部審計部緊密結合本行業務發展的實際,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通過解決思想、工作和作風上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為構建和諧督導、加快農發行發展而盡職盡力。

二、切實把握重點環節,扎實搞好督導整改的各項工作。

1、切實把握督導整改的三個環節。做好督導整改工作關鍵是要抓好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認真進行整改、向全行員工公布整改結果這三個環節的工作。市分行內部審計部對每個環節都扎扎實實、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確保督導整改工作的高質量。

2、切實把握督導整改的三個重點。一是抓好思想整改,著力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堅持把學習貫穿始終,進一步增強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針對查找出的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工作作風、遵紀守章和立足本職發揮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搞好思想整改。二是抓好工作整改,著力提高推動工作的水平。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和諧第一要義」來進行整改,進一步在全行形成合規經營的強大合力,進一步促進農發行又好又快發展,力爭在創建「兩個領先」上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推進構建平安銀行的進程。三是抓好作風整改,著力增強合規經營的本領。切實發揮督導的「督、幫、促」作用,注重改進督導方式,提高督導藝術,主動為業務部室服務,謀求業務部室的支持與配合。對督導中發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分類排隊,然後向各個部室進行反饋,幫助業務部室在易出錯環節、易出錯部位制定防範整改的措施。對於新業務,主動向業務部室進行前期警示,預警可能發生實體或程序違規的環節部位,增強員工合規經營的本領。

三、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督導整改工作和諧發展。

為確保督導整改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市分行內部審計部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做到「三到位」。一是責任落實到位。督導整改的關鍵在落實。對納入督導整改方案的整改任務,明確主要責任人和責任部門,提出整改時限,人人做到整改內容、整改措施、整改時限、整改目標「四個清楚」。二是領導帶頭到位。行領導率先垂範,帶頭抓督導整改,推動督導整改工作高效、扎實、有序開展。三是建章立制到位。按照構建平安銀行的要求,把抓好督導整改與建章立制工作相結合,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努力構建合規經營的長效機制。

;

6. 如何抓好銀行審計工作

(一)取得了對賬單和調節表後,應檢查以下內容:
1.取得本期全部銀行對賬單,根據審計重要性水平,結合專業判斷,確定需要核對的金額下限。
2.將限額以上的資金流水和銀行存款日記賬進行核對。沒有入賬的資金收付,如果沒有形成未達賬項,肯定借貸雙方都有發生,所以,為了減少核對工作量,可以只核對日記賬貸方發生數。
3.如果發現沒有入賬的資金收付,要認真查找原因,可能的原因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出借銀行賬戶、收入不入賬、挪用資金等。
(1)出借銀行賬戶的情況多見於小企業和特殊行業的企業,如建築業等。
(2)收入不入賬的情況多見於有避稅需求的企業。這種情況一般是在對賬單上先出現一筆資金收入,然後一次或分次轉出。對於這種情況,審計的策略與前一種基本相同。
(3)挪用資金的情況多見於資金存量和流量都比較大,內部控制不完善的企業。一般是對賬單上先出現一筆資金支付,然後一次或分次轉回,資金的支付可能以現金的方式進行,也可能流向證券營業部等其他單位。審計人員如果發現這種情況,除了進一步採取追查措施以外,要根據情況,必要時向企業主管人員反映情況。
(二)對於定期存款的審計,要足夠重視,控制風險,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計算定期存款及存放於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占銀行存款的比例,分析其安全性,注意是否存在高息拆借。
1.定期存單的存款期限跨越審計基準日。被審計單位先將定期存單復印留底,然後在定期存單到期之前,提前取現,用套取的貨幣資金虛增收入或挪用以及從事其他違規業務。
2.定期存單作為質押物,作質押貸款。將定期存單復印留底,用質押貸款所得貨幣資金虛增收入或挪用以及從事其他違規業務。
3.定期存單背書轉讓。將定期存單復印留底,用轉讓所得貨幣資金虛增收入或挪用以及從事其他違規業務。
4.定期存單轉存。將存在的會計期間內轉存過程與銀行日記賬進行核對,以確定所有的轉存已全部入賬,對於沒有入賬的轉存業務,要關注其利息是否已經入賬。難以逐筆核對的,要進行測算,發現不可接受的差異,要追查原因,提出建議。
(三)關注未達賬項
未達賬項的審計,是對銀行存款進行審計的主要方面之一,要根據未達賬項的具體情況,作進一步核實:
1.銀收企未收。要查明款項來源和性質,必要時與合同相核對,以確認是否屬於應轉未轉的收入。特別是對於有避稅要求和在各會計期間之間平衡利潤要求的企業,對於大額銀收企未收款項,要保持足夠的職業謹慎。
2.銀付企未付。要查明款項的去向和性質,確認是否屬於應計未計的費用。對於長期未達賬項,要保持足夠的職業敏感性,確認是否屬於挪用資金或相關違規行為。必要時,可以向款項的去向單位函證交易的性質。
3.企付銀未付。要查明款項的去向和性質,確認是否屬於虛轉成本。必要時,可以向對方單位函證交易的性質。
4.企收銀未收。要查明款項的來源和性質,特別關注款項的真實性。必要時,要函證交易的性質,以確認是否屬於虛構收入。

7. 金融機構的反洗錢內部審計由什麼部門完成

金融機構的部門兒都不一樣有內控部門兒有合規部門兒也有會計財務嗎。

8. 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的文獻綜述

一、內部審計的內涵及特徵

(一)內部審計的內涵
內部審計是獨立監督和評價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以促進加強經濟管理和實現經濟目標。定義中均包含了內部審計的目標、職能、內容、本質等要素,而這幾項要素是構建審計理論結構不可或缺的部分。與1995年頒布的原規定《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比較,其定義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審計目標由監督財政、財務收支活動,以確定其是否遵循真實、合法、效益性原則轉向監督、評價本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以促進加強經濟管理和服務於實現經濟目標——價值最大化。
2、內部審計職能由單一的經濟監督職能向以經濟監督和經濟評價為基本職能的多職能轉變。
3、從內部審計的內容看,正逐步從傳統的財務審計發展為以財務審計為基礎,包括財務事項和非財務事項的綜合管理審計。
4、內部審計的本質已不再定位於獨立的經濟監督活動,而是以服務為導向的經濟控制機制。其本質是職能的延伸。
(二)內部審計的特徵
1、服務的內向性。內部審計的目的在於促進本部門、本單位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因而內部審計既是本單位的審計監督者,也是根據單位管理要求提供專門咨詢服務者。服務的內向性是內部審計的基本特徵。內部審計一般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領導下進行工作,只向本單位領導負責。
2、工作的相對獨立性。內部審計同外部審計一樣,都必須具有獨立性,在審計過程中必須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獨立地檢查、評價本部門、本單位及所屬各部門、各單位的財務收支及與此相關的經營管理活動,維護國家利益。另一方面,由於內部審計機構是部門、單位內設的機構,內部審計人員是本單位的職工,這就促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受到很大的制約。特別是遇到國家利益與部門、單位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決策可能會受到本單位利益的限制。
3、審計程序的相對簡化性。內部審計的程序主要包括規劃、實施、終結和後續審計4個階段。由於內部審計機構對本部門、本單位的情況比較熟悉,在具體實施審計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工作都大為簡化。一是規劃階段中的許多工作,往往可以結合日常工作進行,從而使規劃工作量得以減少,時間也大為縮短。審計項目計劃通常由內部審計機構根據上級部門和本部門、單位的具體情況擬定,並報本部門、單位領導批准後實施。二是內部審計的實施過程,針對性比較強,許多資料和調查都依賴內部審計人員的平時積累。三是內部審計機構提出審計報告後,通常由所在部門和單位出具審計意見書或做出審計決定。四是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意見書和審計決定如有異議,可以向內部審計機構所在部門、單位負責人提出。
4、審查范圍的廣泛性。內部審計主要是為單位經營管理服務的,這就決定了內部審計的范圍必然要涉及到單位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內部審計既可進行內部財務審計和內部經濟效益審計,又可進行事後審計和事前審計;既可進行防護性審計,又可進行建設性審計。審計人員一般應做到其審查內容與本部門、本單位的領導要求審查的內容一致。
5、對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制又是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通過對本部門、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及經營管理情況的檢查,總結經驗,找出差距,為本部門、本單位改進經營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服務,是內部審計的基本職能,體現了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進行審計」的特徵。
6、審計實施的及時性。內部審計機構是本部門、本單位的一個部門,內部審計人員是本部門、本單位的職工,因而可根據需要隨時對本部門、本單位進行審查。一是可以根據需要,簡化審計程序,在本部門、本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及時開展審計。二是可以通過日常了解,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或問題的苗頭,並且可以迅速與有關職能部門溝通或向本部門、本單位最高管理者反映,以便採取措施,糾正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二、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當局對內部審計缺乏正確的認識,阻礙了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
我國內部審計是在政府的推動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其機構的設置、人員的配備、職權的界定最初都帶有濃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尤其是我國內部審計機構往往被要求代表國家對企業經營者進行監督。在此意識指導下,企業內部審計產生的動因使其成為了一個很不光彩的角色,彷彿是國家安插在企業的「線人」。受這種慣性認識的影響,加之內部審計的無作為表現,我國企業管理當局對內部審計的發展所持的麻木不仁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
按照規定,內部審計機構應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領導下開展工作。而實際狀況是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多數由總會計師或財務副總經理領導,有的企業至今仍然沒有專職的內部審計機構,而是將其並入財會部門或紀委監察部門。這表明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還很不合理,從而大大影響了其獨立性和權威性。
(三)內部審計機構的許可權過低,相關部門人員認識存在誤區
內部審計機構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具有履行職責所必需的許可權。但在某些情況下,被審計的部門可能會存在抵觸情緒,對內部審計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該提供的資料不提供或少提供,從而影響了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
(四)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不明確
我國的內部審計是隨著國家審計的建立、發展而產生、演化的,屬於「監督導向」型的「檢查系統」,側重於財務收支的合規性與合法性審計,即過分強調其監督的職能,而忽視其評價的職能。顯然,這種側重事後監督,而不會解決問題的內部審計模式無法滿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不利於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
(五)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中多數來自於企業財會部門或者其他部門,這部分人雖然基本上有大專以上學歷,但專業知識面窄,不具備現代內部審計所要求的知識結構和經驗。另外,內部審計專職人員較少,兼職現象嚴重,也阻礙了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的發揮。

三、發展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事業的對策

(一)轉變觀念,走出對內部審計的認識誤區
內部審計畢竟是企業的內部事務,企業內部的事務終究要靠企業自身來解決。發展我國的企業內部審計事業,單憑政府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企業管理當局的積極呼應。只有企業領導尤其是最高決策層的領導轉變對內部審計的認識,才會對內部審計的發展形成巨大的推動力。因此,企業的各級領導必須充分認識到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部控制的重要舉措;現代企業內部審計所從事的是總經理或總裁想做而又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的事;內部審計不是企業的第二紀委,而是企業管理當局的參謀或顧問。
(二)建立健全內部審計體制和機構
對於國家機關、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等,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法律法規規定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必須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未明確規定的,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並配備內部審計人員。另外,可以在單位內部設立審計委員會,配備總審計師。
(三)保障內部審計機構許可權,澄清錯誤認識
首先,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應當制定相應規定以確保內部審計機構具有履行職責所必需的許可權,如由單位一把手負責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內部審計的結果直接向最高領導人匯報。其次,還要在單位內部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宣傳和教育,使各部門認識到,內部審計旨在加強經濟管理和實現經濟目標,並不是針對某個部門、某個人的「查錯糾弊」,使各部門都能積極配合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
(四)轉變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實施參與式審計方式
由於內部審計是為內部管理服務的,其最終目標是為本組織增加價值,所以內部審計的工作重心必須由傳統的財務審計轉移到經濟效益審計上來,即由過去的「檢查系統」向「控制系統」轉變,從查錯防弊向內部控制評價和風險評估轉變。相應的,在審計方法上也要由單一的事後審計向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審計轉變;在審計手段上由手工操作為主向利用計算機、網路信息技術為主轉變。
(五)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首先,內部審計機構人員的聘用應該優先選用具備內審員資格的從業人員,以此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的學歷層次和知識結構。其次,優化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結構。由於內部審計領域的擴展,憑借原有的內部審計人員已不能適應現代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必須盡快充實工程技術、企業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計算機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以改變內部審計主要由財會人員所構成的這一不合理現狀。最後,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和考核。面對現代內部審計工作的新要求,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必須通過接受培訓和教育來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判斷能力。有關部門應通過績效考核、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形式,為內部審計人員創造學習、進修及深造的條件,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內部審計隊伍,使之適應高層次審計工作的需要。

9. 如何做好內審工作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形勢日趨復雜,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成為新常態下的主要特徵,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的農商銀行,如何適應新常態,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完善內部控制,積極發揮審計工作「免疫功能」作用,有效推進農商行加快現代企業建設步伐,促進業務健康有序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課題。本文擬結合農商銀行新常態下審計工作出現的新變化、分析當前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 內部審計 趨勢 思考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評價和咨詢活動,是農村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隨著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競爭的持續加劇,農村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也越來越被各級管理者所重視,逐漸被用來進行評價及改善內部經營活動,反映風險狀況,鞏固增強內部控制和公司法人治理基礎。特別是在經濟新常態下,農村商業銀行做好適應准備工作至關重要,這要求農村商業銀行亟需改變工作理念,圍繞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重點,堅持風險為導向,全面加強審計體系建設,不斷創新審計方式方法,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和精細化水平,實施審計工作精細化管理,大力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一、新常態下農商銀行內審工作的新變化
(一)審計觀念上出現新變化。以山東省農村信用社為例,近年來,其連續多年出台《審計運行質量考核辦法》,定期通報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利用審計信息系統數據,對審計部門開展的項目數量、審計發現問題數量及風險程度、零問題項目等方面進行分析、排名,以簡報形式進行通報並納入考核。這種考核高壓模式帶來的結果倒逼了農村商業銀行內審部門審計觀念的轉變,實現了審計效率「由鬆散到緊湊」、審計項目「由面面俱到到精準審計」、審計意識「由傳統到創新」觀念的轉變,以確保適應新形勢下審計工作的新特點,引領審計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二)審計內容上的新變化。隨著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現代金融業務與信息化、網路化的結合日益緊密,電子銀行整體呈現快速發展態勢,農村商業銀行對電子銀行的關注度也逐步加深。但相較其他國有大中型銀行,農村商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起步較晚,內審工作主要偏重於內部控制方面,所有檢查都是為了確保電子銀行的制度和風險防範措施得到執行,減少內部工作人員舞弊的可能性,對於電子銀行業務的合規風險、信息科技風險、客戶操作風險幾乎沒有涉及。另外,農村商業銀行逐步加強了對傳統主營業務的拓展研發,以山東省農村信用社為例,陸續新推出了「農貸通」、「易貸通」、「家庭貸」、「微信貸」等一系列金融產品,藉此不斷提升農村商業銀行的競爭實力。這些新情況要求農村商業銀行內審工作必須要緊跟實際形勢,逐步將審計觸角延伸到諸如信息科技、客戶經理操作風險審計、績效審計等新的領域,通過不斷完善審計內容,切實發揮內審工作監督、評價的重要作用。
(三)審計方式上的新變化。隨著雲數據的廣泛應用,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農村商業銀行漸漸認識到大數據運用的重要性,在內審工作上逐步加大了非現場審計的頻率與比重,特別是農商行的業務已經走上數據集中批量處理的時代,合理運用審計軟體等輔助程序對電子數據進行批量處理,預先設置風險預警,建立各種風險審計模塊等將成為未來審計的發展方向。運用審計軟體進行審計,不但可以連接全行的總數據,還可以取得任何時間、轄內所有分支機構的全部數據,從而做到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實現達到最佳的審計效果。
二、新常態下內審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審計范圍狹窄,審計目標滯後。目前,農村商業銀行審計工作仍停留在「查帳審計」和「制度審計」的階段,沒有真正實施以風險導向的監督評價,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內審工作仍以信貸檢查較多,對其他資金業務檢查較少(例如票據、貼現、保險理財等)。按照現代內部審計先進理念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參與風險管理和治理過程,而不是單純的合規性審計。在審計監督的實際操作中,農商行審計工作還是著重於事後監督和靜態檢查,沒有完全實現對事前、事中及事後經營的全過程監督。審計人員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在查錯防弊,而對農村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深層次的矛盾和危及農商行生存的金融風險問題則關注不多。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商業銀行的審計監督工作只是業務部門事後監督的延伸,只是對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無法實現從帳務基礎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向風險基礎審計的功能轉變。另外,對風險管理、經濟效益等等方面的審計還涉及不深,這使得內部審計無法服務於農商行的經營管理,無法適應農商行快速發展的要求。
(二)內部審計成果運用效果較差。
內審的過程不只是一個實施審計發現違規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挖掘問題根源的過程,因此必須加強內部審計成果的運用,防範違規事件再次發生。從目前的情況看,農村商業銀行內審成果運用僅僅停留在對違規問題的整改和違規人員的經濟處罰上,未及時對各條線問題進行匯總提煉,形成統一的審計風險提示或報告,通過審計將風險關口前移,嚴防各類風險。後續跟蹤審計力度不夠,審計整改僅僅「一改了之」,許多內審部門及人員在完成審計報告和下達整改通知書後,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認為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只需靜待被審計單位在規定時間之內提交整改報告,然後再決定後續審計的事實,缺乏了對整改結果的客觀評價,放棄了對整改過程的監督權和指導權,沒有形成規范的審計整改質量評價標准,因此,有可能因為被審計單位整改不到位導致審計資源浪費,內部審計的威懾作用和防範風險的作用沒有得到較好的發揮。
(三)部分審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內部審計工作知識面涵蓋廣泛,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發現,部分審計人員沒有扎實的審計知識基礎,對基本的銀行業務沒有詳細的認識與了解,導致該部分內審人員無法發現銀行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處理,易造成風險隱患。尤其是近年來非現場審計的重要性逐漸體現,審計部門若想制定出完善的非現場審計模型,需要審計人員在制定非現場模型時考慮周全並准確提取數據,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要充分了解各條線業務的具體操作流程,熟悉各風險點及業務薄弱點。相反,如若審計人員掌握不了相應的知識點,就會感覺「無從下手」,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無法形成有效的審計模型,不利於非現場審計工作開展。此外,近幾年國家陸續實施一系列法律新規,部分審計從業人員知識更新無法同步,造成法律知識的一定缺失,這使得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時難以從宏觀層面上對銀行的不良狀況進行全面且科學的分析。
(四)內部審計活動缺乏獨立性
農村商業銀行是一個以盈利為目標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自負盈虧生存下去,追求利益最大化仍然是首要目標。當前,大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審計人員的人事任免、薪酬待遇等均掌握在管理層手中,無法與被審計部門割斷利益關系,獨立性明顯缺失。在這種情況下,內部審計人員既要監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活動,又要被商業銀行管理層領導,缺乏必要的獨立性。如果農商行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到高收益高風險的項目時,內審人員通過審計發現投資有很大的風險時,可能會忽略風險,站在「利益第一」的角度去服從高管層的命令,甚至在出示審計報告時,瞻前顧後,掩藏真相,不僅不能提供獨立、客觀的審計建議,還會使得內部審計喪失對風險的預警作用,增大審計風險的存在。
三、新常態下內審工作的建議與措施
(一)加強審計成果運用。內部審計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要評價內部控制的充分性、有效性,及時提出整改建議。審計成果運用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著審計作用的發揮,因此加強審計成果運用是做好內審工作的重要環節。一是建議加大違規問題的整改力度。對審計部門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求被查單位積極採取措施,查缺補漏,亡羊補牢,加大違規問題整改力度。對問題整改不力的,要給予嚴肅處理。推行整改問責制,保證內部審計意見的落實,發揮審計在預控風險、促進管理、保障經營目標實現等方面的作用。堅持整改後續跟蹤制度,特別要緊盯嚴重違規問題,不改到位不放過。二是加大違規問題的責任追究力度。要深刻反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責不究的危害,建立嚴格的違規責任追究程序,審計部門對發現的違規問題提出處理建議,按照規定程序處理到位,嚴肅問責與追究,特別應注意堅持問責管理責任人,增強審計警示的威懾作用。三是進一步拓寬審計成果運用范圍。內審部門要適時創新,充分拓寬審計成果運用范圍,完善審計評價機制,加強風險提示,最大限度地利用審計成果,督促制度完善、操作規范,促進內部管理,提高經營成果。四是建立完善審計風險提示制度。完善審計風險提示制度,擴大審計風險的覆蓋面,認真分析審計發現問題潛在的風險隱患,以風險提示單的形式抄送各業務管理部門,並進行必要的後續跟蹤,督促專業管理部門健全、完善制度辦法和管理措施,確保風險提示的效果。
(二)加強審計人員培訓。審計人員不同於一般的專業檢查人員。隨著業務領域的擴展,業務規模的快速發展,審計部門的角色職能將更寬泛、更重要,對審計隊伍建設要求更高,對審計人員綜合能力要求更強。一是營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以近期中央開展的「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通過開展多形式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審計人員正確對待名利,立足本職,敬業愛崗,扎實工作。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著力加強幹部與員工之間的思想溝通、建立並完善座談制度、審計項目交流點評制度、工作考核評估反饋制度等,以達到用良好的環境凝聚人才的目的。二是建立分層次培訓制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照人才成長的軌跡,督促審計人員把個人的成長發展與社會責任有機結合,與現代審計事業的科學發展有機聯系起來,積極推動審計人員實現自身價值。根據轄內審計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教育培訓計劃,通過再教育、業務培訓、輪崗培訓等方式,提高培訓效果,努力培養造就一批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有戰鬥力的審計隊伍。對電子銀行、銀行卡、信息科技等專業技術含量較高的領域,可以聘請專家培訓,開展合作審計,增強審計人員的勝任能力。三是建立審計工作激勵約束機制。農村商業銀行審計部門可以對審計人員進行工作業績考評, 逐步建立審計人員職業發展規劃,實行等級管理制度。同時,要求審計人員工作中要敢於說實話、講實情,敢於堅持原則,主動揭露問題,否則造成審計風險,嚴肅追究審計人員的責任。
(三)加強審計質量控制。提高審計質量是提升審計價值的主要手段,通過開展各類審計活動提高審計質量,有效規避內審范圍窄、管理滯後等缺陷。實際工作中,可以重點加強經營決策的合規性、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性、經營成果的真實性和所報告信息的可靠性等方面的審計監督,並提出具有連續性、可比性的審計報告。實行全過程審計質量控制,建立審計項目和審計人員的評價制度,確保審計立項准確、方案合理、操作規范、報告真實;加強對審計對象的靜態和動態分析,積極發揮審計的監督和評價職能;出具的審計結論要注重科學性和實效性,並出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審計意見,為部門研究工作提供依據,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在具體的審計檢查中,審計過程可以實施分層交叉抽樣,按照時間段和人員分別抽取樣本,人員上做到對每一個參與業務的員工都進行抽樣,保證對某時間段內網點發生的所有業務進行抽樣;業務上可以以業務類型為單位監督業務辦理合規性,確保對樣本檢查的完整性,從業務開始到結束全流程進行合規檢查,確保所有橫向和縱向控制點均不被遺漏,確保審計評價監督事實客觀、完整。
(四)合理設置審計部門,保持審計部門獨立性。
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機制,切實發揮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職責要求,解決公司法人治理「形似神不似」的頑疾,為內部審計制度的實施到位提供製度基礎。內審部門要認真履行銀監會《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指引》賦予的職責,認真執行落實好審計委員會的工作職能,根據董事會授權組織指導好內部審計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獨立於管理層及各職能部門等被監督主體,才能確保內審人員在工作中獨立做出判斷。同時,農村商業銀行也應合理規劃安排審計人員的薪酬福利,使其利益獨立於各相關審計部門,從利益保障上排除內部審計人員履職的顧慮。審計部門的設置上必須堅持獨立性原則和權威性原則,讓內審部門回歸本源,承擔起內審法律法規所賦予的神聖職責。

10. 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可由什麼部門承擔

為了衡量內部財務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必須制定並執行完善的內部財務控制自我評價體系和內部審計制度。
一方面,建立一套科學可行的財務內部控制衡量標准,將內控制度的自我評價制度化,對內控制度的檢查有章可循,減少主觀性和隨意性。
設立具有相對獨立許可權的來負責財務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評價各級管理部門是否嚴格執行內控制度並提出獎懲意見,完善和健全相關制度漏洞,糾正可能存在的內部控制失效問題。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內部審計,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增強內審部門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其內部監督的職能,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進行有效監督。良好的自我評價和監督機制能夠確保切實、良好地執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效果。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內審部門調研文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美匯率影響因素 瀏覽:954
工行貴金屬定投特點 瀏覽:276
天元機電股票 瀏覽:302
湘財證券官網電話 瀏覽:349
假設總杠桿系數大於 瀏覽:418
成都國銀普惠金融服務外包有 瀏覽:432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經營貸款 瀏覽:733
私募股權投資杠桿 瀏覽:403
抓最佳組合買點趨勢指標 瀏覽:702
河北銀行理財雙周本益贏 瀏覽:618
論述某公司的金融目標 瀏覽:884
曲靖正規貸款 瀏覽:350
河南中小企業融資案例 瀏覽:97
股票每次2萬 瀏覽:923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35
公司法證券法信託法 瀏覽:131
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資料庫 瀏覽:889
汽車金融公司服務口號 瀏覽:590
招商把傭金吞了 瀏覽:121
影子銀行的高杠桿效應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