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支持工業經濟發展

金融機構支持工業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3-01-25 22:37:33

『壹』 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為全面了解我縣金融部門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情況,破解融資難題,加快推進「強工興城」戰略,根據縣委安排,5月7日—9日,縣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對我縣提高銀行存貸比、破解融資難,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聽取了縣政府及縣發改委、工信委、財政局、工業園管委會和駐縣各金融機構有關情況匯報,到民輝化工、山谷泉酒業、凱達服裝、森源電子等園區企業進行了走訪座談。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促進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全縣金融運行總體情況

2009年、2010年、2011年,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分別為553896萬元、718423萬元、849356萬元,分別增長26.49%、26.67%、18.24%;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分別為270080萬元、377253萬元、456952萬元,分別增長33.75%、34.45%、22.97%,其中2011年貸款余額比2009年凈增186872萬元;三年存貸比分別為48.76%、52.51%、53.80%,呈逐年增長趨勢,但均低於全省、全市平均存貸比水平。2012年3月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922732萬元,增幅為7.95%;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74988萬元,比年初增加18036萬元,增幅為3.80%,貸款增加額全市排名第8位,比第1位德安縣低39300萬元,增長率全市排名第10位,比第1位湖口縣低8.51個百分點;存貸比為51.48%,全市排名第8位,比第1位德安縣低12.87個百分點,低於全市10.01個百分點,低於全省12.56個百分點;增量存貸比為24.58%,全市排名第10位,低於去年同期18.91個百分點,低於全市24.21百分點,低於全省25.87個百分點(見附表1、附表2)。

二各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情況

多年來,我縣各金融機構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的有關政策,積極服務我縣「強工興城」戰略,不斷加大對「三農」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動了我縣經濟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2009年以來,全縣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各類貸款 78億元,其中,2009—2011年分別累放貸款21.8億元、27.9億元、28.3億元。從增量看,「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增長較快。

從存貸比情況看,除農發行屬政策性銀行,存款業務少、存貸比高,沒有可比性外,其他8家金融機構2009—2011年三年平均存貸比較高的是建設銀行、信用聯社、九銀村鎮銀行和九江銀行,建設銀行三年平均貸存比為62.57%,信用聯社為60.27%,九銀村鎮銀行為60.12%;存貸比逐年增加的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信用聯社和郵政儲蓄銀行;信貸規模較大的是信用聯社、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2011年貸款余額均突破5億元。從貸款規模增量上看,信用聯社的增量最大,從2009年的6.36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10.59億元,增加4.23億元;其次是農業發展銀行,從2009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5.75億元,增加3.25億元(見附表5)。

從貸款投向結構看,截止2012年3月末,全縣各金融機構貸款余額474988萬元,其中:公共投資(重點項目)類貸款98959萬元,占投資總額的20.83%,主要分布在農業發展銀行33300萬元、九江銀行22965萬元、農業銀行19000萬元、建設銀行11024萬元;企業類貸款70574萬元,占投資總額的14.86%,主要分布在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房地產類貸款64202萬元,占投資總額的13.52%,主要分布在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全部是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支農惠農類貸款154960萬元,占投資總額的32.62%,分布在信用聯社和農業銀行;其他類貸款86293萬元,占投資總額的18.17%,主要分布在信用聯社、九江銀行、九銀村鎮銀行(具體見附表3)。

三企業及個人授信檔案建立情況

近年來,為打造我縣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各金融機構按照人民銀行、銀監會的有關要求,全面開展了中小企業和農戶評級

授信工作,並建立信用檔案。目前,縣信用聯社共建立農戶信用檔案36800戶和小微企業信用檔案94戶,已建立信貸檔案並已核發貸款證的農戶和個體工商戶可憑本人身份證和貸款證到信用社櫃台直接辦理貸款手續;九江銀行和九銀村鎮銀行充分發揮靈活、快捷的優勢,在風險可控、合規經營的前提下,新增授信客戶3天內可將貸款發放到客戶手中;縣農行主動貼近「三農」、服務「三農」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實行「一次授信,循環使用」的信貸原則。

四我縣促進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所出台的政策措施

為更好地發揮我縣金融機構在全縣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調動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增加信貸投放,促進全縣經濟趕超發展,縣政府出台了《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評獎勵辦法》,對金融機構存貸款增長、存貸比例、新增貸款用於當地投放比例等制定獎勵措施,在每年的「三干會」上,對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有突出貢獻的金融單位進行表彰獎勵。

為加強信貸融資平台和信貸中介組織建設,2009年1月,根據省財政廳和縣政府的協議,我縣在江西省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中投資認股500萬元,省公司在我縣設立分公司,即:江西省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修水縣分公司。目前,該擔保公司累計上報項目26個,上報金額9600萬元,實際為我縣企業擔保貸款15筆,擔保金額達6270萬元。2010年5月,由縣財政出資又組建了縣創業擔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對125戶企業進行了貸款擔保調查,審批通過了59戶企業貸款擔保請求,發放了擔保貸款2680萬元。此外,由縣工信委、縣人民銀行、縣中小企業局、縣工業園管委會等單位聯合搭建信貸融資平台,每半年組織一次銀企對接座談會,加強銀企對接。今年4月,在多方共同推動下,我縣啟動了中小企業融資暨「銀園保」項目,對於缺少抵押物、缺少可供質押應收賬款的優質中小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為搭建政府融資平台,先後成立了修水縣南城新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和修水縣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四類平台公司。截止2012年4月30日,政府平台公司向本縣銀行貸款本金96200萬元,余額83700萬元。

二、制約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問題和不足

我縣各金融機構在服務「強工興城」戰略,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取得了較好成效,但我縣金融機構信貸投入不足、投向結構不優、存貸比低、企業融資難的矛盾依然突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有:

一政府引導、協調和服務機制不健全。一是政府對金融機構的評估、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縣政府雖然出台了《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評獎勵辦法》,但是沒有完全按照辦法規定兌現獎勵政策。二是缺乏有效的政銀企對接協調機制。尚未建立起政府及其部門、銀行和企業之間長期、科學、誠信的信息傳遞渠道。雖然每年都召開銀企對接會,但後期的跟進服務不到位,一些好的優勢項目或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由於不了解金融機構的信貸政策、貸款品種和貸款條件,加上金融機構不能獲得企業的准確信息,貸款支持時效性不強,導致無法及時取得金融機構的有效信貸支持。三是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還需進一步增強。一方面是財政在擔保基金、專項財政貼息、信貸風險補償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是財政性資金存款配置不平衡。縣城行政事業單位個人工資代發業務多年集中在中國銀行和九江銀行,不利於各銀行之間的競爭和放貸;社保基金雖然按照要求在四大國有銀行和信用聯社開設了帳戶,但是否根據各行對縣域經濟的貢獻大小進行分配沒有明確規定。至2012年3月末,全縣財政性存款余額82863萬元,主要分布在工行10969萬元、農行9000萬元、中行25000萬元、建行18000萬元、農發行2999萬元、九江銀行6300萬元、信用聯社5351萬元、郵政儲蓄2132萬元、村鎮銀行3112元(各金融機構財政性存款情況見附表4)。

二誠信體系建設薄弱。一是少數企業、個人信用觀念淡薄、償債意識較差、還款意願不強,甚至存在惡意懸空和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嚴重損害了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的積極性。還有極少數國家公職人員故意拖欠銀行貸款,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如:縣農行反映,惠農貸款本息違期三個月以上的不良貸款已突破1.3%,且有600多萬元違期三個月以下即將進入不良的貸款,如不良貸款率超過2%,省農行就會停止縣農行新辦惠農貸款發放業務;二是有的企業經營者依法守信意識較差,個人的不良誠信記錄導致企業總體信用下降,無形中增加了企業貸款的難度;三是社會失信懲戒機制不健全,打擊逃廢銀行債務行為的力度不夠,金融司法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企業自身條件不足。一是經營管理粗放。多數企業都沒有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機制和現代企業制度,專業管理人員缺乏,以粗放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居多,發展方向和目標不明確,抵禦風險能力弱。二是財務管理不規范。不少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會計報表資料殘缺不全,資產、銷售等基本財務數據真實性和准確度不高,有的企業根本無法取得財務數據,看不到良好的連續經營記錄,銀行難以准確、完整地把握企業的資信狀況、償債能力和經營動態。三是資信等級低。不少中小企業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或成長階段,資產規模小、盈利水平低,往往難以達到信用評定等級要求,而被銀行拒之門外。四是有效抵押物不足。有的企業前期手續不完備,產權不明晰;有的企業租賃廠房生產,缺乏足夠的固定資產和抵押物,難以滿足銀行信貸抵押要求。

四金融服務效率不高。一是貸款審批的環節多、鏈條長。國有商業銀行實行集權制、集中制的信貸管理模式,縣級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許可權低,即便有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也必須嚴格執行上級行的相關要求,逐級上報,層層審批,手續繁雜,不能及時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二是信貸服務和信貸產品創新跟不上。部分金融機構信貸政策僵硬,信貸產品單一,認可的抵押物少,多數銀行貸款對企業機械設備抵押不認可。三是貸款成本較高。據企業反映,有的銀行預收的貸款保證金比例過高,1000萬元貸款要扣除100多萬元保證金。在貸款審查過程中,金融機構指定的中介機構評估、審計收費不合理,幾百萬元貸款,中介機構評估、審計收費叫價達七、八萬元,大大增加了貸款成本。四是金融機構對自己的信貸產品宣傳不夠,與企業溝通對接少,不少企業對銀行的信貸政策、貸款品種和貸款條件了解不清,不知如何才能獲得銀行貸款支持。五是少數銀行為企業服務有差距。有的銀行考慮到工作負荷重、放貸成本較高、風險大,對中小企業放貸的積極性不高;有的銀行為吸引企業開戶存款提出了諸多優惠條件,但當企業有貸款需求時,卻不能得到銀行的幫助和支持。

五擔保公司發展滯後。目前我縣已注冊的擔保公司有3家,但真正能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只有2家。受注冊資金的限制,擔保公司的擔保能力不足。縣創業擔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僅1000萬元,由於注冊資本少、擔保能力低,影響了金融機構與擔保公司的合作程度,縣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均不認可該公司的擔保資格,目前只同九江銀行修水支行建立融資擔保業務關系,而且銀行給予的放大倍數小。擔保公司的單體規模小,不僅運行成本高,而且不能享受國家對擔保公司的各項優惠政策,增加擔保公司的注冊資金已成當務之急。

六貸款投向不合理。對重點項目和有潛力的中小企業貸款少,大多數銀行熱衷於商貿性的流動資金信貸,對工業企業和重點工程項目信貸支持隔岸觀火、無關痛癢,只強調重風險控制,不注重支持幫扶,從2012年3月末貸款余額看,企業類貸款只佔貸款總額的14.86%。

三、促進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提高存貸比的建議

為提高銀行的存貸比,激勵銀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性,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完善對金融工作的引導、激勵和協調機制。一是建議成立縣金融工作辦公室,為縣政府下屬事業單位。明確縣金融辦對全縣金融工作的服務、協調職能,配備或聘請專業人員,研究分析國家金融政策、全縣金融運行情況,及時提出改善金融發展環境、促進金融業發展的建議,為縣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二是健全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考核評估機制。進一步修訂完善我縣《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評獎勵辦法》,由縣金融辦牽頭對金融部門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考核評估,並將考核評估結果予以通報;通過有效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對重點項目、中小企業尤其是仍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危困企業增加貸款投放,並將其作為對金融部門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設立專門獎項,落實獎勵基金,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有突出貢獻的銀行及行長進行重獎;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貢獻少、效率低、反映較差的銀行給予通報批評,並將考核結果報送其上級主管部門,並對行政事業單位在該行帳戶進行清理;也可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群眾代表等對金融單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專項測評,測評不滿意的限期整改,鼓勵和調動各金融機構服務地方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建立財政性存款與銀行信貸投放數量及結構、存貸比掛鉤機制。制定政府性金融資源在各金融機構中的分配管理辦法,在不違反上級有關規定的前提下,政府性金融資源要盡可能向為縣域經濟發展服務好、支持大的金融機構傾斜,加大支農貸款、中小企業貸款的財政貼息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有效信貸投放。四是建立暢通的協調溝通機制。政府要加強與駐縣銀行上級行的溝通聯系,爭取更多的傾斜政策,擴大對我縣的信貸規模。有關部門要及時了解各金融機構的.信貸政策、信貸產品以及放貸條件和企業的貸款需求,通過召開經濟金融聯席會議、政銀企座談會、項目推介會、貸款營銷洽談會,暢通信息溝通渠道,搭建交流融資平台,促進銀企合作共贏。

二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縣政府要出台關於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實施方案,開展信用企業、信用村鎮、信用農戶創建活動,對守信企業和個人實行信貸傾斜政策,倡導誠信經營的社會風氣,增強全民誠信意識。全縣各級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及公職人員要帶頭按期償還銀行貸款,做打造誠信金融環境的表率,建議在全縣開展一次拖欠銀行貸款專項清理活動,各有關單位要積極配合銀行做好本單位及幹部職工個人拖欠銀行貸款或擔保貸款的清欠工作。建立金融機構和司法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嚴厲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提高金融案件審判和執行效率,優化金融司法環境。縣人民銀行和有關單位要繼續加強徵信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檔案,擴展徵信系統的信息覆蓋面,建立信用信息交換與共享平台。企業及其經營管理人員要樹立「誠信就是企業生命」的觀念,自覺接受銀行的信貸監督,按時歸還貸款本息,提高自身信用等級。

三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夯實信貸准入基礎。一是要規范企業的財務管理。縣工信委、縣中小企業局要協調金融機構加強對企業管理人員、財務人員進行信貸知識和相關業務培訓,幫助建立健全的企業財務制度,提高企業財務數據的透明度和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使企業財務管理更符合銀行信貸要求。二是要建立企業動態監管機制。企業主管部門和有關金融機構要定期深入貸款企業抽查財務報表情況,檢查貸款效益與安全狀況,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規范經營、誠信經營,與銀行建立真實的信息互動機制,杜絕資金體外循環、抽逃資產和逃廢債務等行為,增強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心。三是要加大力度培育中小企業發展。積極引導企業制訂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導向和市場需求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重視產品研發,提升產品檔次,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四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提高金融服務質量。金融部門要結合我縣實際,因地制宜創新信貸產品,突破以不動產為抵押物的限制,推出「知識產權融資、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倉單質押性貸款」以及「小企業簡式快速貸款、小企業多戶聯保貸款、抵質押循環貸款、速貸通」等多種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品牌,降低企業信貸門檻。對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可通過推行企業主個人經營授信貸款來滿足企業需求。在還款方式上,可以推出企業按月等額還本付息方式,減輕企業還貸壓力。要繼續向上級主管行爭取信貸額度和項目,努力擴大信貸規模。切實解決不合理收費和附加貸款條件等問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短、小、頻、急的特點,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要進一步簡化銀行信貸業務流程,並對信貸事項實行限時辦結,要加快銀行電子網路建設,實行貸款網上審批,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

五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拓寬融資渠道。縣政府要研究出台關於盤活國有資產、做大擔保公司、搭建融資平台的意見,加強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一是要完善融資擔保體系。縣財政要繼續加大投入,擴充擔保公司資本金,力爭將縣創業擔保公司的注冊資本擴大至5000萬元以上,使公司的擔保資格能夠得到更多金融機構的認可,幫助擔保公司爭取國家、省、市的政策性扶持資金和代償損失彌補資金,增強擔保公司的發展後勁和應對風險的能力。要通過增資擴投、吸引外來資本以及分保、共保等方式整合資源,擴大或組建商業性擔保公司,提升擔保能力。進一步將縣直單位閑置國有資產通過有效整合形成可上市抵押資產注入城投集團,夯實融資平台,利用園區土地、房產抵押等方式為企業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二是要引進國內有實力的金融機構到我縣開設網點,促進金融機構的合理有序競爭。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在工業園區、城市開發區和鄉鎮增設服務網點,優化金融網點布局,滿足群眾金融服務需求。三是要探索信貸融資新渠道。充分發揮信用聯社、九江銀行、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信貸審批流程短、放貸時效快等優勢,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快發展,提高其風險防範能力;大力宣傳民間融資的有關政策,激活民間資金投入,探索組建新型民間融資機構,規范民間借貸行為,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

『貳』 金融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一、創新貨幣理論和貨幣發行方式,限制債務貨幣增長速度,擴大權益貨幣佔比。債務貨幣是一發行即增加社會債務的貨幣,權益貨幣是發行後不增加社會債務的貨幣。
二、利用推出數字貨幣的契機,給每個中國居民在央行開立一個賬戶,未來基欽周期收縮期如果通縮壓力大,即可向每個居民的數字貨幣賬戶直接發放貨幣,既降低宏觀負債率、縮小貧富差距、擴大消費、刺激經濟、支持實體經濟,又可直接抗通縮。
三、政策保持穩定性、連續性和可預期。一放一抽,就把企業搞死了。
四、消除所有制歧視。在貸款、去杠桿、上市等各種金融業務、金融活動方面,國企民企一視同仁。追責、擔保、質押等金融政策方面要一視同仁。國企貸款不良不追責,民企貸款不良追責,銀行就不敢給民企貸款。
五、金融杠桿過高需要時間消化,先穩杠桿。擴大股權融資佔比,加大IPO融資力度,通過加大股權融資降杠桿。對上市公司小額股權再融資,設置快捷通道。借鑒國際慣例,允許符合條件的龍頭股權投資公司上市融資。
六、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高利貸、非法集資、龐氏騙局。
七、限制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和子公司層級。要限制國有企業挾國家信用與民營企業不正當競爭,爭奪政策、資金、土地、信用資源,擠壓民企生存空間。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已到了比較嚴峻的局面,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例,2018年私營企業利潤總額17137億元,比2011年18155.52億元還要低,已退至8年前。
七、限製成立各種國營股權投資基金、國營並購基金、國營產業基金等。
八、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要遵循市場化原則,不要扭曲市場正常的優勝劣汰。支持行業頭部企業、有核心競爭優勢企業做大做強。
九、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素質。如銀行工作人員對於企業的經營情況缺乏真正了解,只關注企業的財務報表,而報表普遍失實,沒能對企業財務狀況深入了解、分析,風險把控能力較弱,導致該貸的不敢貸,不該貸的往往貸了。再如,銀行為民營企業提供訂單貸(與央企或知名企業簽訂的金額較大的訂單),如果訂單真實可靠,些類貸款風險很小,但銀行對於這類貸款往往很謹慎,縮手縮腳,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這些都依賴於金融從業人員的專業判斷。
十、在風險控制不放鬆的前提下,創新信貸風險控制措施(如個人信用但保、個人信用評估和個人信用破產制度),擴大信用貸款、長期貸款比重。抵押、擔保是控制貸款風險的好辦法,但過度依賴抵押、擔保,會讓實體經濟非常痛苦。要注重企業的第一還款來源,加強供應鏈金融支持,提高風險識別水平。擔保,一家企業出問題,導致一批企業陷入困境。連環擔保並沒有化解風險,只是將銀行應該承擔的風險轉嫁給了實體經濟,弱化了銀行的風險責任。
十一、改變短貸長投,短貸長投是造成企業壞賬率高的重要原因。鼓勵中長期貸款,避免短貸長投、變相抽貸。從制度層面規范銀行抽貸,正常經營的企業也經受不起銀行突然抽貸。銀行慣用的手法是,承諾續貸但要先還款再貸,等企業一還款,貸款就下不來了,企業可能馬上陷入困難,如果企業還借了過橋貸款(一般利率畸高),更是困難重重。
十二、支持信用級別較高企業(如AA級以上)的發債需求,符合條件的可以到境外市場發債。
十三、約束各種變相提高利率的行為,如部分貸款不能動用,以貸攬存,配套收取財務顧問費、擔保費等費用。
十四、振興信用社、農商行、城商行等區域金融機構,支持區域經濟發展,限制跨區貸款。
十五、通過金融支持民企兼並重組、做大做強。
十六、政府牽頭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探索擴大債轉股的范圍和規模。
十七、建立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的長效機制,如銀行貸款中民企和中小企業貸款佔比、銀行對民企和中小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與存款准備金率掛鉤,佔比越高、利率越低的,存款准備金率越低、上市融資和再融資支持力度越大。考核國有銀行的民企與中小企業貸款佔比和民企與中小企業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

『叄』 在金融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業的興旺發達又必須依賴於經濟的繁榮。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在金融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僅供參考。
在金融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篇1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20xx年金融工作總體思路是:以黨的精神統攬全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人民銀行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引,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總基調,認真貫徹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全力維護轄區金融穩定,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為阜康市經濟金融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貢獻。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談談20xx年的金融工作:

一是准確把握穩健貨幣政策內涵,促進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緊密結合阜康市經濟金融發展實際,正確處理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防風險的關系,進一步充實完善“能源金融、城市金融、農村金融、 文化 金融、民生金融”五個金融服務板塊內容與發展策略。20xx年阜康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7.7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35055萬元,佔全州貸款余額的10.8%,各項存款余額83.98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160181萬元,佔全州存款余額的10.9%。存貸比為68.7%。存貸比居全州第二。20xx年存款余額增長較大,貸款余額增長緩慢,主要原因為個人儲蓄存款余額增加較快,中長期單位固定資產貸款、短期單位經營貸款余額下降明顯。根據阜康市20xx年的重點項目和民生項目的融資需求,加強金融與產業的融合,搞好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使20xx年信貸支持不低於8 %的增速。

二是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導向作用,不斷調整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持“三農”工作,20xx年春耕資金缺口較大,人民銀行向阜康信用社投放涉農貸款1.5828億元,預計20xx年耕地面積92萬畝,資金缺口較小,僅6000萬,目前人民銀行已發放20xx年春耕資金5000萬。20xx年阜康全轄涉農貸款余額達 50.11億元,佔全部貸款余額的87%。其中農戶貸款余額12.77億元,占涉農貸款余額的25.4%。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2.19億元,佔全部貸款余額的38%。今年我們將以支持阜康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為主題,制定相應的金融服務規劃和方案,認真落實有關舉措,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強化金融服務水平。

三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助力中小微企業穩步茁壯成長。20xx年末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22.19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2.33億元。今年我們將認真貫徹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構建了“中小企業融資信息平台”,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加快信貸產品創新,不斷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 渠道 ;引導各金融機構推出林權抵押、存貨抵押、應收賬款質押等業務,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抵押擔保難問題。

四是深入推進金融改革發展,切實維護轄區金融穩定。推進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深化改革和加強內部管理,促使其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完善。持續不懈地做好銀行業、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機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日常風險監測工作,持續關注證券業、 保險 業發展狀況,對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非銀行機構開展風險監測,進一步完善了轄內金融業風險監測制度。

五是切實加強貨幣發行管理。20xx年投放貨幣244237萬元,回籠101749 萬元,今年我們將科學調撥發行基金,統籌做好現金供應和殘損幣回收銷毀工作。根據阜康市實際情況合理的調配大小面額的資金投放,推進發行信息化建設,加大人民幣流通管理力度,以“零容忍”為切入點,推進反假貨幣社會綜合治理,構建流通人民幣“凈化工程”長效機制。

六是不斷完善現代化支付體系。鼓勵和引導各家金融機構加大支付業務的創新力度,逐步實現銀行卡助農取款“村村通”,20xx年在轄區開設助農取款網點4家,今年預計增加2至3家助農取款網點並推動農村手機支付試點,進一步改善農村支付環境。進一步加強非金融支付服務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20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更是阜康市搶抓機遇、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一年,我們金融系統將持續進取的精神、持續創新的思路、持續有力的舉措、持續務實的作風,扎實工作,奮進有位,為阜康市經濟金融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上是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在金融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篇2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金融工作座談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有關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搶抓當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重大機遇,研究如何進一步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培育良好的市場氛圍、吸引更多的金融資本投入會寧的發展,形成銀政企良好合作、誠信合作、共謀發展、共贏互利的金融工作新局面。剛才,企業代表、金融機構和有關部門作了很好的發言,太洲同志就《會寧縣建立立體模式融資平台的指導意見》作了說明,進軍同志介紹了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對金融工作講了很重要的意見,我完全贊同。後面,孝禮同志還要做重要講話,大家要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談六個方面的意見。

第一,充分肯定金融機構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 近年來,在各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會寧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xx年,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3.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4%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4.5 億元,比年初增加6.8 億元、增長18% ;貸款余額23.2 億元,增加3.4 億元、增長17.1% 。這些成績的取得,與金融部門的支持密不可分,凝聚了金融部門各位同志的辛勤汗水,是大家顧大局、識大體,積極運作、精心經營的結果。

一是金融機構積極支持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從剛才各金融機構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出,近年來,各金融機構創新體制機制、創新金融產品,每年信貸資金都以較大幅度增長,促進了“四大產業體系”的健康快速發展,極大支持了會寧經濟的發展,加大了對工業企業的技改擴能、新產品研發、發展壯大的投入,促進了優勢產業的培育、優勢企業的壯大和優勢產品的形成;積極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時為農民擴大生產提供小額信貸;全力支持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建設,為會寧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金融單位既是企業,又在支持企業的發展;既是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既是納稅大戶,又在支持和培育納稅大戶,具有多重身份,這些身份作用都發揮得很好。

二是金融機構在服務縣域經濟的同時不斷發展壯大。 金融與經濟密切相關,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相應的反映到金融業的發展上。沒有金融的支持,企業完全靠自我發展,肯定是長不大、做不強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農業發展、全民創業也都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銀行的錢怎樣增值,怎樣生出更多的錢,也必須靠投入,就是要通過幫助這些有發展潛力的載體來“衍生”。近年來,會寧的金融機構在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通過投入獲取了更多的利潤。金融已經滲透到普通群眾的生產生活當中,尤其是近幾年各種支農貸款、創業貸款、小額貸款不斷推出,為群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實現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我們的金融機構實力在增強,利潤在增加,形成了互惠共贏的良好局面。

三是金融機構地位在銀政企關系融洽中得到提升。 金融是縣域經濟運行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金融作為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把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金融的核心工程,積極開展誠信創建,努力搭建銀企互動平台,不斷優化金融運行環境。各金融機構以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為己任,不斷創新金融服務,實現了政府、銀行、企業“和諧共贏”的良好局面。今年以來,全縣已經落實和正在逐步落實的重大項目融資,總規模將達到7.8 億元。其中:已基本落實的3.8 億元是,村鎮銀行向哈爾濱銀行爭取,為祖厲河防洪及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城區供水工程和三、四、五中校舍建設提供的2.3 億元信貸支持;農發行為新城區中心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的8000 萬元信貸支持;農村信用社為郭城工業集中區土地徵收提供的3000 萬元信貸支持;工商銀行為縣醫院提供的2000 萬元信貸支持;建設銀行為縣第二人民醫院提供的2000 萬元信貸支持。有望落實的2.8 億元是,農發行為祖厲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郭城工業集中區建設等重大項目爭取的2.8 億元信貸支持。正委託做前期工作的1.2 億元是,工商銀行的濱河西路5000 萬元的融資項目和嘉禾公司商務一號樓的2000 萬元融資項目,農業銀行的城市污水管網建設5000萬元的融資項目。同時,郵儲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8600 萬元,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全縣各金融機構主動作為,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顯得更加重要了。

第二,深刻認識金融工作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金融是依靠資金和信用分配社會資源,配置生產要素,融資量決定了社會資源佔有量,所以誰擁有了金融資源,誰就有了一隻生蛋的母雞。就會寧來講,自有財力十分有限,保吃飯杯水車薪,保運轉捉襟見肘,促發展囊中羞澀,是典型的“吃飯”財政,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經濟發展主要靠國家撥款、金融投資和社會投入。因此,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是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基礎。

一要認識到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鄧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這句話非常朴實,也非常符合我們的發展實際。我們的發展基礎比較薄弱,稅收基礎很差。如果要搞建設,只能去經營。經營什麼?經營金融。解決發展資金問題必須依靠金融,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問題。要進一步強化現代金融知識的學習,深刻認識現代經濟的鮮明特徵,那就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都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健康發展。要努力提高新形勢下做好金融工作的素質和能力,自覺地按照經濟規律、金融規律和市場規律辦事,積極創新金融工作方式,切實履行好金融管理職能,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二要認識到金融是區域騰飛的引擎。 國際國內發達的城市,都是金融中心。紐約、倫敦能夠占據世界經濟的制高點,靠的是金融。香港、上海、深圳為什麼能飛速發展,靠的是金融,是我國的金融中心,也正在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深圳為什麼發展很快,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金融,深交所在深圳,帶來的動力是無窮無盡的。為什麼說深圳是創業型城市,真正創業環境最好的是深圳,它好在什麼地方,好在有一個深圳證券交易所,能夠吸引很多企業,證券市場是非常活躍的,能夠聚集形成資本市場,能夠引進很多風險投資基金,所以深圳的創業是全國最活躍的。會寧的經濟要活起來,就要用政府資金“一瓢水”,引來銀行資金“一井水”,帶動民間資金“一江水”。

三要認識到金融是企業發展的命脈。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企業是現代經濟的主體。沒有金融的支持,就沒有企業的發展,更不會有經濟的跨越發展。沒有哪個企業的發展,不是靠金融支持而發展壯大的。中小企業發展難,難就難在融資。只有破解這個難題,企業才能得到長足發展。希望金融系統在貨款回收、補充流動資金、企業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節能減排等方面給予更多的信貸支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同時,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門檻,擴大中小企業信貸規模,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

四要認識到金融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職責。 我們為什麼要反復強調金融,為什麼要召開金融工作座談會,關鍵是金融對整個城市、對縣域經濟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縣委、縣政府強化工業主導的地位始終不會動搖,培育工業發展載體、培育核心工業企業、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培育科技型上市企業、培育多元化融資平台、培育規模化民營企業的決心始終不會動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業配套產業、輕紡服裝產業、電器製造產業、能源新能源產業、礦產資源勘察開發等支柱產業的力度始終不會減弱。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會寧縣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統籌全縣的金融工作;成立了政府融資平台性質的嘉禾公司,統籌政府融資工作。希望金融系統認真研究,積極創新信貸方式、拓寬信貸渠道、開發信貸產品,堅定不移的支持縣域產業發展。

第三,堅決破除縣域內影響金融行業發展的思想障礙。 在國家繼續加大宏觀調控和各地競相加快發展的壓力下,面對實現全面小康的歷史責任,面對千帆競發的周邊形勢,面對加快發展的重大任務,面對人民群眾的迫切期待,對金融工作的認識要有更深層次的升華,就必須破除“四論”:

一要破除與地方發展的“平行論”。 金融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不是單向的、平行的,而是雙向的、交叉的。金融服務經濟,經濟決定金融。地方經濟就是金融發展的“土壤”、“陽光”和“氣候”,如果金融游離於地方經濟發展之外,那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可以說,金融與經濟發展是命運相連、互相依存的“魚水關系”、“唇齒關系”。全縣金融系統必須牢固樹立地方發展、我壯大的理念,牢固樹立服務地方經濟就是壯大自我的意識,進一步強化全心全意為地方經濟服務的經營宗旨,通過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做大做強金融產業。

二要破除效益唯一的“市場論”。 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是生產要素,哪裡有效益,就流向哪裡;哪裡效益更好,資金就更多地向哪裡集聚。支持會寧這樣的貧困地區發展,是黨和政府的要求,也是金融系統應盡的職責。全縣金融系統一定要顧全大局,增強戰略意識、統籌意識,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多地兼顧社會效益、政治效益,確保會寧的資金全部用於會寧,更要將會寧以外的資金吸引過來、爭取過來。

三要破除怕擔責任的“風險論”。 銀行系統實行的是“貸款風險終身責任制”,主要目的是強化貸款責任。但是,這也造成了部分同志怕擔責任,怕擔風險,甚至“因噎廢食”,患上“貸款恐懼症”。金融行業的風險與收益是對等的,關鍵是如何對風險進行處理和應對,盡可能地減小風險,而不是一味地逃避風險,更不是追求零風險。我們應該看到,會寧的經濟體系逐漸成熟,信用環境逐步改善,企業都十分注重和銀行業之間建立互信關系。金融系統要通過加強調查研究,主動跟蹤服務,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和資金需求情況,在認真篩選和論證的基礎上,大膽放貸,快速放貸,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四要破除條塊分割的“垂管論”。 會寧是會寧人的會寧,會寧的改革、發展和穩定靠要每一個會寧人的共同努力。進了會寧門,就是會寧人。所有在會寧工作的同志都曾得益於會寧的發展,也可能終身在會寧工作和生活,即使少數同志有機會調離會寧,也還有難以割捨的親情友情相維系。因此,凡是設在會寧的部門單位,都有責任和義務為會寧發展服務、為會寧人民服務。希望金融系統的全體同志都要以建設會寧、發展會寧、振興會寧的大業為重,始終在思想上、言論上、行動上與縣委、縣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說會寧話、做會寧人、辦會寧事。

第四,主動適應和對接縣域經濟轉型跨越的新形勢。 省委書記王三運在白銀調研工作時要求我們:主動擔當“跨越發展的特殊責任、創新驅動的示範責任、全面小康的歷史責任”。市委書記張智全要求我們:在動態中審視市情縣情,不斷深化認識,完善發展思路,始終把發展作為“先於一切、重於一切、高於一切”的第一要務。縣委書記甘孝禮在縣委十四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上提出:“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會寧”。這些要求,同樣是對各級金融機構的要求,歸結起來就是主動適應發展的大趨勢,緊跟時代大潮流,金融行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要同頻共振。

一是要相信,會寧是金融事業發展的紅色熱土。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液”,沒有現代金融體系,就難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會寧正處於機遇疊加的關鍵期、 經濟發展的上升期、產業結構的優化期、新型工業的起步期、項目建設的高峰期, 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等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加快經濟發展的首要之舉就是突破資金瓶頸制約。這些條件,為金融事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有理由相信,會寧這塊當年成就了中國革命的紅色熱土,必將在新的歷史時期成為金融事業加快發展的紅色熱土。

二是要相信,會寧是政府融資項目的一片高地。 搶占發展的制高點,這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一句話,在網路等任何一家網站搜索,詞條數量都在幾萬條以上。對縣域經濟而言,這個制高點就是政府融資項目;對金融機構而言,更是必須搶占的制高點。就我縣而言,目前政府儲備土地達到了3000 畝以上,其中:工業發展、商住開發、公共設施,三分天下。在我們這個以河岸地聚居為主的土地稀缺的城市,實現了土地的有效供給,工業發展有土地,商住開發有土地,公共設施有土地,政府質押有土地。同時,我們又處在百業待舉的後發時期。因此,政府融資項目是金融機構最好的項目,任何一個有眼光的金融人,都應該看到這一點,都應該捷足先登地去搶占這一制高點。

三是要相信,會寧是金融服務企業的最佳平台。 “十二五”期間,會寧的工業發展將迎來一個爆發期,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以西城產業開發區、郭城工業集中區、中國 ? 會寧現代草產業科技園區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輕紡服裝加工產業園、電器製造產業園、玉米加工循環經濟產業園為重點,我們將加快基礎條件改善,著力提高承載能力,培育核心企業,推動產業集聚,打造工業經濟發展平台。目前,已編制完成四個專業園區總體規劃,並啟動實施了電器製造產業園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同時,我們創新工作機制, 按照“簽約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運營項目抓效益”的原則,“重點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具體化、具體項目責任化”的要求,一個項目、一套領導班子、一個牽頭領導、一個工作方案、一個會議紀要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加快推進一切項目建設。“硬環境不硬,軟環境不軟”的問題,將會逐步改變。由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金融服務企業,不再是金融找不到企業,也不再是企業找不到金融,金融與企業的迷失,將在政府創造的對接機制中,實現無縫對接。

四是要相信,會寧是產業引領金融的發展動力。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三大基地”、“五大戰略”、“六個跨越”,全力抓好“10 項重點工作、60 個重點項目、10 件惠民實事”,認真落實“四項根本任務”,加快培育“四大產業體系”。在全膜 種植 增收上,重點實施單產增量技術推廣,提高單位面積產出水平,努力實現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草田輪作制度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建設旱作區高產高效田和工業玉米原料生產基地。在草畜產業富民上,重點實施草畜產業標准年建設,要全面完成“21166115 ”標准工程,加快建設西部肉羊河畔交易市場,規范運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項目,完成10 個商品草整流域基地建設,實施會寧草畜產業網路信息平台建設工程,啟動肉羊產業擴量提質增效工程,爭取秸稈養畜示範縣建設項目。在工業經濟強縣上,重點培育西北大磨坊等9 戶核心企業;加快匯成服裝、飛揚電器工程建設進度,力爭6 月舉行匯成服裝投產儀式,6 月底第一批電器產品下線;加快華家嶺50萬千瓦風電工程一期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完成西北大磨坊蕎麥米等7 項新技術、7 個新產品省級科技成果鑒定。在文化旅遊興業上,加快申報爭取廣電大廈、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一廈三館”文化項目和白銀市戲劇藝術學校,完成秦劇團綜合樓建設,建設侯川齊靳、太平店大山川農家樂示範點。同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紅色旅遊名城、西北 教育 名縣建設都在有序推進;“一山一河一庫一區”為重點的城市建設在加快推進;北城綜合市場等“五大市場”為重點的市場體系建設在加快推進。產業發展已成為我們“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會寧”的新動力,也必將成為會寧金融業發展的新動力。

五是要相信,會寧是實現金融價值的廣闊天地。 金融價值是金融領域中的產品價值、機構價值、人力價值和社會信心的結合體,也是社會信用體系的要素之一。實現金融價值,需要一個合適的土壤,會寧就是適於金融價值生長的土壤。20xx年,我縣的財政支出高達20 億元以上,根據財政資金的放大效應,縣域內現金流至少放大10 倍。這說明,會寧縣域內資金的流動性至少在200 億元以上,各種金融產品,各個金融機構,每個金融白領,都通過這200 億元的流動性實現自身價值,由此匯聚成一種社會信心,並不斷強化自己的社會信用。20xx年,在會寧的廣闊天地里,我們伴隨縣域經濟前行的步伐,一路見證金融業的快速成長。充滿期待的20xx 年,我們已再次出發,將與會寧的金融精英們一起,共同推動縣域經濟轉型跨越,共同推動金融機構健康成長,共同推動金融產品理財聖地,共同在黃土地上書寫會寧金融最具價值的現代神話。

第五,積極發揮金融機構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動作用。 當前,國家針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把穩增長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2 月24 日和5 月18 日,中央銀行連續兩次累計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 個百分點,這兩次降准將釋放約8000 億元流動資金。5 月23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當前經濟形勢發出了明確信號,下階段財政、貨幣、產業等三大政策將陸續有新一輪具體政策出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認為,下一階段,貨幣和金融方面的政策將引導資金流向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公共事業等發展潛力大的領域,國家將進一步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規模。這對於降低融資成本,擴大資金投放,穩定經濟增長,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在全國8000 億元信貸資金這口“大鍋”里分“一杯羹”,甚至是“一碗飯”,爭取得到更大的信貸支持。各金融機構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從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高度,從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高度,從實現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通過積極高效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投入,為會寧加快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服務。

『肆』 廣東出台了哪些方面的主要措施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呢

首先是保障中小微工業企業營運資金的穩定。 繼續用好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工業企業的信貸支持。 鼓勵金融機構為符合續貸條件的工業企業辦理正常的續貸業務,不得盲目勉強續貸、退貸、斷貸、壓貸,保持資金流動性合理。

然後是加大對工業企業的融資支持。 落實利率市場化改革措施,繼續深化LPR改革,引導轄內金融機構鞏固貸款實際降息成果,繼續為實體經濟創造合理利潤。 推動國有大型銀行增加製造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加強對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進一步提高製造業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 引導地方法人銀行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按照普惠小微貸款增量余額的1%,為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提供激勵資金。

『伍』 經濟要穩住採取的具體措施有什麼

過去一年,我國積極應對多種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通過出台落實振作工業經濟系列舉措,全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工業經濟有效發揮了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新的一年,如何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怎樣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如何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困難?怎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
記者_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調對於我們這么大的經濟體而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請問,工信部在促進2023年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方面有哪些考慮?
金壯龍:2023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更應看到,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和內需市場強大的優勢突出,特別是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給工業經濟恢復發展帶來重大積極影響。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大穩增長工作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回穩向好。
一是加大穩增長政策供給和落實力度。近期,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出台了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17條政策舉措,在擴大市場需求、提升供給質量等方面作出了具體安排。我們將落實落細已出台的各項政策和接續措施,充分釋放政策累積效應。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的監測調度、形勢研判和政策儲備,適時推出更多政策措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工業經濟加速恢復。
二是聚焦重點行業和地區,穩住工業增長基本盤。針對機械、石化、輕工、汽車、電子等規模大、佔比高、帶動性強的支柱行業,分業施策、分類研究制定穩增長工作措施。針對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增長快、潛力大的新興產業,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打造更多新的增長點。支持工業大省「勇挑大樑」、多作貢獻,支持各地區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增長目標。發揮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協同效應,形成更多經濟增長極。
三是全面實施「十四五」系列規劃,提振製造業有效投資。對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專項,組織地方和有關方面抓緊論證,盡早啟動實施,形成實物工作量。用足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等穩投資政策,支持製造業企業瞄準高端、智能、綠色發展加大投入。深化產融合作,實施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製造業信貸投放支持。充分發揮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社會投資。加強製造業重大外資項目服務保障,鼓勵支持更多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
四是積極擴大消費,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創造新需求。著力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實施新能源汽車領跑強基工程,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試點。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開展百城千企進萬家活動,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推進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大力培育信息消費示範城市,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發展。
記者_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請問工信部在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有什麼考慮?今年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金壯龍: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製造業已形成完備產業體系,製造業規模佔全球比重約30%,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定信心決心,聚焦自立自強,統籌發展和安全,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加強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
一是提高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圍繞製造業重點產業鏈,找准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深入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完善「揭榜掛帥」等市場化機制,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加快突破一批產業鏈短板瓶頸。扎實開展強鏈補鏈穩鏈行動,堅持全國一盤棋,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攻關,不斷豐富產業生態,促進全產業鏈發展。
二是深入推進產業基礎再造。產業基礎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石。我們將聚焦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關鍵基礎軟體、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大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產業基礎共性技術中心,再培育若干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積極發揮重點實驗室作用,努力突破一批關鍵急需基礎產品,培育更多專注產業基礎的優質企業。
三是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我國在部分重要領域已形成規模和技術優勢,要加快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打造一批中國製造名片。進一步鞏固移動通信行業領先優勢,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推進6G技術研發。同時,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提升光伏產業競爭力,推動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產業組織結構優化,鼓勵採取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提高重點行業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資源掌控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提升效率效益。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開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打造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落實工業領域以及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綠色製造。
五是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我們將加快人工智慧、生物製造、物聯網、車聯網、綠色低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做好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不斷豐富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培育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實施先進製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在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先進製造業集群。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謀劃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
記者_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工信部在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困難方面成效如何?2023年還將採取哪些新的舉措?
金壯龍:去年以來,我們充分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機製作用,出台了一系列紓困解難的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022年前11個月,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2023年,中小企業平穩發展的困難挑戰依然較大,我們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強化政策惠企、環境活企、服務助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全力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健全中小企業法規政策體系,持續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和中小企業發展綜合督查,開展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推動各類惠企政策落地生效。
二是加大紓困幫扶力度。協調推動階段性惠企政策接續與完善,出台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的若干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形成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
三是促進專精特新發展。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力爭到2023年底,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8萬家、「小巨人」企業超過1萬家。
四是構建優質高效服務體系。出台進一步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完善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服務標准,推動更多優質服務直達中小企業。
五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深化雙多邊交流合作機制,建設一批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打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等國際合作品牌,引導中小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記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哪些進展?2023年工信部有何舉措?
金壯龍:數字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優勢。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總體規模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的作用日趨凸顯。網路能力不斷夯實,數字產業加快增長,產業數字化全面提速。
今年,我們將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和應用拓展為主攻方向,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千兆城市建設行動,深化5G、千兆光網建設。研究制定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行動計劃,統籌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優化IPv6性能和服務能力,完善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布局,加快車聯網部署應用。
二是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聚焦集成電路、5G、新型顯示、關鍵軟體、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重點領域,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基礎軟硬體、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智能製造裝備供給水平。研究制定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配套政策,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主體。
三是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開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深入推進5G揚帆行動計劃,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打造一批5G全連接工廠。實施智能製造合作夥伴計劃和標准領航行動,壯大智能製造裝備、工業軟體和系統解決方案產業,建設一批全球領先的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
四是加強網路和數據安全防護。貫徹國家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等法律法規,強化網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建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制度規范和標准,增強5G、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型融合領域安全保障能力,賦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
五是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創新電信市場監管,推廣應用電子證照、告知承諾等優化服務措施。指導督促平台企業合規發展,構建開放合作、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全面加強用戶權益保護,深化防範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等網路環境綜合治理,協同構築美好數字生活新圖景。___

『陸』 寧德:助企紓困幫扶有力 工業經濟持續領跑

1-5月,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一統三保”以及“三提三效”行動部署要求,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市月度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進出口總值共5項指標增幅居全省首位。

穩經濟,工業是基本盤。為促進我市工業經濟穩定運行,我市積極制定出台《關於促進2022年一季度工業生產穩定運行有關措施》《 寧德市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助企紓困若干措施》,修訂完善《鋰電新能源七條》《不銹鋼新材料七條》等產業政策。

同時,加強政策線上線下宣傳,線上依託政企直通車·惠企政策信息統一發布平台、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通過成立規上企業惠企政策研究員微信群、完善“政策雲配”、製作“每周政策速送”等形式發布、宣傳政策。

市工業經濟相關部門還加強與統計、供電等部門協調配合,強化與行業協會互動聯系,實行百億龍頭企業旬監測、百家重點企業月跟蹤,監測分析工業用電等先行指標,實時關注監測工業產值大幅度增長或較大幅度下降的重點企業,逐一分析原因,提出針對性措施。深化全市182家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和72個省級新增長點項目跟蹤服務,努力化解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存在的困難問題。

“今年以來,發布政策420餘條。線下開展惠企政策巡迴宣講(柘榮站)活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紓困政策宣講暨政銀企對接活動,組織企業參與省委兩新工委和省工信廳舉辦的惠企政策對接會等;加快政策兌現落實,用好用足中央、省里及我市疊加配套優惠政策,千方百計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1-5月,累計兌現增產增效、技改投資等省、市級各類政策獎補資金1億元,惠及工業企業413家次。”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1-5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5%,工業用電增長18.4%,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工業經濟持續領跑的核心動力來自四大主導產業。寧德時代麒麟電池發布,上汽全球車項目成功下線……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創新發展不斷釋放出積極信號。1-5月,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29%,對全市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為96.8%,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21.8個百分點。

生產穩增長,投資增後勁。今年以來,我市以“三比三賽”和“實施‘雙百’項目 獻禮‘二十大’”活動為抓手,主動靠前跟蹤服務,推進新開工項目早動工、多投資,在建項目搶進度、增投資,擬竣工投產項目早建成、早達產。

1-5月,全市完成工業投資約193億元、增長21.9%。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及二期、福建瑞鋼一期冷軋等項目實現投產;時代四期車里灣擴能、國泰電解液(二期)、卓高塗覆膜、杉杉負極材料(二期)、福浦特種鋁材、嘉元銅箔等項目年底將實現投產或部分投產;青美年產10萬噸三元前驅體材料(已投產5萬噸)和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青拓高性能不銹鋼90萬噸產能置換、青拓集團300萬噸1780熱軋、宏旺實業130萬噸冷軋等項目加快建設。

此外,前五個月我市工業招商成果豐碩。市工信部門積極梳理產業鏈關鍵環節、缺失環節,繪制“產業地圖”,推動出台《寧德市主導產業產業鏈招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制定印發《關於加快產業鏈招商推進山海協同發展的通知》,統籌推進產業鏈擴鏈壯鏈延鏈和招商布局,為市縣精準招引提供路徑參考。開展春節返鄉招商、精準招商,市縣兩級組織赴重慶、宜賓、上海等地開展小分隊招商工作。目前,全市新簽約工業項目102個,計劃總投資額328.99億元,其中四大主導產業項目36個,計劃總投資246.82億元。(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柒』 如何發揮金融業在支持中國城鎮化發展中的作用

城鎮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戰略之一,也是我國未來最大的發展紅利與增長引擎。城鎮化對擴大消費和投資需求、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是未來一段時期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城鎮化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公共服務、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等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但地方政府財力很難滿足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因此,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發揮職能作用全力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充分發揮金融業的資金融通功能和優勢,對推進城鎮化發展意義重大。
近年來,城鎮化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金融內生於經濟,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金融只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支持城鎮化建設,而金融機構追求盈利目標和城鎮化建設的社會效益存在矛盾。在我國金融資源相對稀缺的背景下,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必須找准著力點和切入點。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我國的城鎮化建設進程正逐年加快。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城鎮化建設自然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城鎮化建設作為新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主要戰略選擇之一,實現其預定目標有賴於相關政策的配合和支持,其中金融政策市必不可少的。 (一)當前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存在的難點問題
1、 金融業逐利性和城鎮化建設的社會性存在矛盾。城鎮化建設對於提升內需、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改善民生、拉動投資和促進經濟增長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但是城鎮化建設所涉及的大多數項目和中國人壽保險業追求盈利的經營宗旨存在矛盾。所以,保險業也要擴展信貸及同銀行業務攜手做好城鎮化的建設。城鎮化建設首先要保證基礎設施的完善,但是基礎設施中有很多項目不符合保險業投資要求,如城市垃圾處理、廢水處理等公益性項目,基本不產生現金流,需要政府財政補貼或者提供政策優惠維持經營,因此還款來源較難保障。
2、 城鎮化建設中項目承貸主體難落實。城鎮化建設以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為主,承辦單位主要是地方政府的相關主管部門,這些部門不具備承貸主體的資格。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地方政府不得向保險業借款,而地方政府通過創新融資方式組建政府投融資平台作為承貸主體。
3、 金融機構市場定位與城鎮化戰略存在矛盾。一是一些政策性保險公司如中國人壽保險股份公司,金融政策界定不清楚,服務范圍寬泛化,政策性引導作用發揮不充分,對區域經濟、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功能完善支持力度不夠。相反,一味地追逐利潤最大化,在信貸投向上出現商業化的趨勢,依靠政策性金融支持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設的功能相對弱化了,不利於城鎮化戰略的實施;二是長期以來各金融機構實行粗放式經營,追求點多面廣、機構層層下設,即便是在一些金融資源匱乏的偏遠鄉村,農村人壽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甚至一些其他的保險公司紛紛設立機構,竟相搶拉投資,導致低效率勞動、無效勞動。與此同時,城鎮的網點布局不合理,服務功能不完善,以城鎮化建設帶動農村發展的金融組織體系和服務網路未真正的建立起來。三是採取因噎廢食的做法,為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眾多的城市大型保險公司下設農村保險所,不利於把握保險公司的性質和服務的方向的,減弱了對城鎮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客戶的投資,不利於城鎮經濟發展和城鎮規模的壯大。
4、 在城鎮化建設中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總體不高。目前,金融資源過多地集中、流入大城市,
有的省會城市的存貸款已經佔到全省的一半以上,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資金卻較為缺乏,沒有充裕的資金作為物質基礎,不利於城鎮化過程中不同規模的城市與城鎮的和諧發展。而對於資金集聚的大城市而言,其信貸資金分布也呈現出許多不合理的現象。一方面,金融機構之間只是競爭對手,不是合作夥伴,資金畫地為牢,銀團貸款形式很少出現,資源集聚度不高,另一方面,貸款趨同現象十分普遍,各金融機構競相盲目的把大量信貸資金投向相同的大項目、大企業,造成低水平重復投入,降低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這樣真正需要信貸資金的項目或企業的融資需求卻得不到滿足,自然不利於城市建設中小型基礎項目正常的資金供給與配置,不就不利於城市的全面可持續、協調的發展。
5、 金融服務功能還不完善。金融信息網路建設與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一些金融機構尚未實現不同城鎮之間業務的聯網和異地存取資金。金融服務手段還是以傳統的投保業務為主,咨詢、結算、代理等中間業務發展緩慢,金融創新能力不前,隨著我國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居民在金融需求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對於目前城鎮化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新的金融需求,例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財務顧問。投資銀行業務、基金託管,保險業等新型業務的需求,我國保險業的金融服務功能還十分有限,尚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滿足這些新穎的金融需求,因此也不利於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
6、 完善我國城鎮化進程中金融支持作用的策略分析。
第一,優化金融市場結構,推行融資證券化。市場經濟經濟發展客觀上要求金融市場結構優化,進行融資證券化,其理論根源在與: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居民儲蓄佔主體地位。人們對投資工具的選擇呈現多樣化,投資者不僅需要安全性和流動性錢的投保存款,也需要風險大但收益高的證券:
(2)融資證券化相較於以保險為代表的間接融資具有更強的利益約束能力,這種硬約束的融資方式在約束機制方面更能體現市場經濟的一般要求。而以保險信用為主的間接融資時一種軟約束性用:
(3)融資證券化對於整個經濟具有重要的制度創新功能。有大量低成本的資本供給無疑是發展我國經濟和推進城鎮化必須解決的問題,通過融資證券化推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在資源配置中引入市場機制,由此獲得的增長效應要比單純地引進外資中得到的更加明顯。因此我國必須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擴大證券化融資在融資總量中的比重,逐步改變目前間接融資比重偏大的金童市場結構。
首先,通過不斷加快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結合金融工具的創新,以拓寬融資渠道來推行融資證券化的進程。
其一,應進一步大力發展主板市場。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完成,使主板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工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等一批大市值公司相繼上市,不僅市場規模大幅擴張,上市公司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功能進一步發揮。
其二,堅持不懈地發展中小企業板。中小企業板自2004年設立以來得到了較塊的發展,制度創新力度不斷加大,已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組織系統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是發展市場經濟,推動城鎮化的一個主要推動力。因此,我國要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質量和縮小城市發展差距,必須建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渠道。支持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中小金融機構是最適宜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組織形式。發展中小金融機構,首先必須通過制度供給,改變不利於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的政策,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和扶持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如實行有差別的金融機構設置管理辦法;改變市場准入條件,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機構打開方便之門;應該在投保利率、資金來源和運用渠道、業務創新等方面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優惠政策;其次,科學合理地規劃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設立,填補國有人壽保險基層分支機構撤並後留下的服務空白。在規劃時應把握好中小保險公司與國有人壽保險公司的市場定位,做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良性競爭、廣泛合作。在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組織,直接為中小企業發展進行融資服務。同時改革和發展農村合作金融組織,使其更好地為發展農村經濟服務。
(三)鼓勵多種形式的城市建設融資方式
首先,要加大財政投入,把財政支出的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公益性項目上,並充分發揮財政投資的杠桿作用,通過部分投資、貼息、信貸擔保和減免稅等多種方式來吸收全社會投資;
其次,應實行建設投資的多元化、市場化、規范化,發揮各類投資者、經營者共同建設城市的積極性。在項目建設上,鼓勵招商引資。在堅持項目資本金制度的原則下,鼓勵金融機構進行項目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地方政府貼息貸款;
再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機構應放寬向城鎮基礎設施貸款的限制,適當安排一定比例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與發展中長期貸款。
(四)各金融機構應找准切入點,加大支持力度各金融機構要在堅持三性原則的前提條件下,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積極探索並找准支持城鎮建設的切入點。中國人壽保險、城市保險業及股份制保險業應主要在健全城鎮功能和發展城鎮社會服務中尋求商機,重點解決距離中心城市較近的衛星鎮的金融需求,如交通、 能源、信息、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城鎮居民住房消費、教育消費、耐用消費品需求及企業化運作方式的污染綜合治理需求等。 中國人壽保險和農村保險所主要在發展城鎮經濟、促進社區服務水平提高上開展金融服務,同時積極支持面向城鎮社區服務的各類服務機構,特別是有需求潛力和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促進城鎮第三產業發展。當然優化工業結構、提升產業素質和競爭力,是城鎮經濟上規模、上水平,增強發展後勁的重要途徑。並且小城鎮在一定時期內重點發展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和為中心城市配套的工業,吸收中心城市轉移出來的加工業,對此,金融部門應積極支持。對於新成立的農村經濟實體和組織,金融機構應引導其在建制鎮中落戶發展。
(五)把握金融需求變化趨勢,提高綜合化和個性化服務能力隨著我國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數量、質量隨之提高。居民在金融需求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多。一是金融需求呈多樣化趨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要把握這一發展趨勢,加強與證券、銀行、投資基金等其他相關行業之間的合作,滿足客戶多方面的金融需求。在做好傳統業務的同時,積極開拓網路結算與服務、股票質押貸款、證券資金結算、資產管理、財務顧問、投資銀行業務、基金託管等業務領域,增加保險業的綜合服務能力。 二是居民的金融需求呈個性化趨勢。要適應金融需求個性化發展趨勢,中國人壽保險業就必須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提高個性化金融服務的能力。因此,中國人壽保險業要積極跟進市場,掌握客戶需求,實施和完善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中心、以優質服務為宗旨的客戶經理制,加大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懂金融、證券、銀行、基金等多種業務的綜合金融理財師,不斷進行業務重組、內部結構重組、保險業與市場關系重組、保險業與同業關系重組,建立個性化的服務營銷和產品創新機制,為客戶量體裁衣地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可以肯定的是,城鎮化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如何挖掘這種潛力?更多人意識到目前城鎮化的核心不再僅僅是土地的城鎮化,更是人的城鎮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既需要土地、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以及金融的支持,也需要它們的調整以適應新型城鎮化的需要。通過調整尋找支持城鎮化的切入口,抓住發展新機遇成為包括金融在內的許多行業的目標。毫無疑問,金融支持是城鎮化的必要條件,金融也會在助推城鎮化進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某金融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城鎮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存。」
作為保險業的員工我們,應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緊密圍繞保險業務發展的工作中心,把保險業務工作融入經濟的業務建設、思想建設、隊伍建設和績效管理中,以「三個確保」為目標,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不斷完善服務體系,開創我公司保險工作的新局面。我們的主要做到以下:
夯實基礎,強化培訓我公司營業部始終抓好業務員的培訓工作為基礎作用,加大開發各大企業的保障作用, 加強城鄉統籌,服務於城鄉一體化發展。在遼**鎮化發展進程中,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要圍繞四個關鍵領域,積極提供保險保障和多種金融服務。與各大銀行的網點和溝通,全力保障公司業務的發展,把監督貫穿於公司各項工作業務中,加大懲罰力度,確保各項工作廉政到位,構成「不敢為」的監督防線。這樣才能是金融業的發展得到更有利的保障。建立個性化的服務營銷和產品創新機制,為客戶量體裁衣地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在新的時期,我們將緊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繼續嚴格貫徹國家產業政策,繼續積極參與公益事業,通過組織員工開展愛心捐建、愛心助學等活動,支持農村改善人畜飲水環境和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條件。積極維護地方金融秩序,切實藉助廣覆蓋的機構和網點,開展保險知識和金融產品下鄉進村活動,向農村地區普及保險知識,幫助農戶更加熟練地使用保險產品,提高保險產品在農村的認知度和使用率。積極與地方政府推進信用村建設,加強與金融同業協作,共同防範地方金融風險,打造良好的農村誠信環境。

『捌』 劉光溪:發展小金融 鑄就大事業

劉光溪:發展小金融 鑄就大事業
—雲南大力發展小微金融的重要意義
雲南省金融辦黨組書記 主任 劉光溪

金融業發展如同繽彩紛呈的生物界一樣,是一個分層有序的發展格局,以滿足不同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需求。發達國家金融體系既有大型金融控股集團,也有中型地方性金融機構,但更多的是數量上占優的小微金融組織。大型金融集團主要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滿足國家對外發展戰略的需要。地方性金融機構主要在州內從事經營活動,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小微金融組織主要對社區、農戶和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促進經濟薄弱領域和落後地區的開發。這些金融體系如同一個完整生態系統,形成不同的自然分工,充分發揮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功能,成為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推手。發達國家金融服務體系形成這樣一個有機統一體,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工業化進程中長期實踐積累所形成的結果。新興市場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毫無疑問借鑒了這樣有效的金融發展模式,迅速地推動了資本積累與積聚,在較短時間里完成了工業化。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發展中的大國,如果要想縮短工業化進程,借鑒發達國家金融業發展經驗,可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攻效。
中國30多年的金融體制改革,主要形成以國有大中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大金融體系,並沒有改變大一統金融體制下金融資源上沉和上移的狀況,向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集中,區域二元金融和城鄉二元金融成為必然。金融是經濟騰飛的引擎,中國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就必須打破大金融體系一統天下的現狀,在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大力培育適合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小微金融,形成分層有序、分工互補的現代金融體系,既支持大項目大投資的建設,也支持三農經濟、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才能加速推進貧困地區的現代化進程。為此,全國第四次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培育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採取有效措施支持小金融機構發展,建立有利於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機制」,黨的十八大報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次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小微型金融機構,形成小金融大經濟,小金融大產業,小金融大事業,小金融大發展和小金融大世界的發展格局。
一、小微金融所蘊含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內涵
國家高度重視小微金融的發展,主要是現有大金融體系導致經濟薄弱領域和經濟落後地區金融服務空心化,嚴重地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大力培育村鎮銀行、小貸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農村合作銀行及私募股權基金等小微金融,促進當地經濟開發與開放,成為這些地區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重要選擇。
(一)小微金融是一種內生性金融服務需求
小微金融主要誕生在農村地區、落後地區以及其它金融服務薄弱領域。這些區域的貨幣化、商業化和市場化程度雖然較低,但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濟金融剩餘,為各種小微金融的誕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同時,這些區域普遍處於經濟起飛的前期階段和准備階段,需要充分發揮金融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功能,才能加速資本與財富的積累。小微金融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根據市場需求自發產生的民間金融,它的出現較好地彌補了這些區域大中金融普遍缺乏所留下的金融服務空白,主要體現出草根性、基層性和內生性的信用本質,是金融發展的原生態模式。
(二)小微金融大多是一種關系型融資模式
經濟薄弱區域的客戶零星分散或者規模較小,信用信息分散且流動相對滯後,總體資金需求量較大,但數量分散,需要大量小額、流動性較高的金融服務,這無疑加大了大中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本。在金融資源稀缺的條件下,大多數大中金融機構並不對這些區域提供金融服務,僅僅是象徵性履行一定社會責任。小微金融作為一種誕生於當地、發展立足於當地的金融機構,經營規模相對較小,所能承受的風險也較低,但具有機動靈活的經營特點,很容易與農戶、中小微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這是一種基於信譽、血緣、地緣、友緣的關系型融資,主要是長期與當地借款人合作,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相互了解關系,從而能夠准確判斷這些客戶的信用信息和信用能力,提供無抵押、無擔保信用融資,有效地解決了經濟金融薄弱區域信貸市場上由於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信貸配給,成為這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手。
(三)小微金融是金融市場化最徹底領域
經濟薄弱區域既是大中金融機構不願意或者不可能提供的服務對象,更是國家金融管理部門鞭長莫及的地區。這些區域所誕生的小微金融機構以各種身份從事信用融資活動,不存在國家統一的監管限制,市場准入門檻較低或者根本不存在市場准入限制,主要是根據市場需求成立不同的金融組織,設計出不同的金融產品,資金成本借貸雙方自主決定,融資模式和服務方式根據借貸雙方需要自行設計,滿足不同融資對象的差異化金融服務需求。小微金融經營活動真正體現了金融運行的基本規律,即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市場原則,成為我國金融市場化最直接、最徹底的區域。這些區域雖然普遍存在高利貸融資現象,產生了一定金融風險,但主要是信用資金極度匱乏所造成。只有加快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區域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四)小微金融是現代金融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完整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如同有機統一的生物系統,形成不同自然分工,滿足不同融資主體的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大金融主要為大項目、大投資和大企業服務,小微金融主要為經濟薄弱區域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在大多數小微企業成長過程中,其孵化早期融資主要依賴於小微金融機構如私募股權、互聯互保、擔保公司、互助性資金等提供金融支持。即使當小微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後,大多數主要從中小銀行機構獲得資金支持。這主要是信貸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大中金融機構與中小微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不符合其規模經營的特點,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並不一定獲得較好收益。相反地,小微金融作為一種誕生於當地的內生性金融組織,長期與當地客戶建立合作關系,成為企業孵化階段和成長早期階段最主要的資金支持者,是現代金融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
(五)小微金融是普惠金融的主要載體
中國30多年的金融體制改革,主要是形成國有大金融的發展格局。這是兩方面原因所造成,一是我國經濟體制是在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上進行漸近式改革,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主要堅持了風險優先的監管原則,認為金融風險的出現主要來自民間、民營金融機構,從而嚴格限制民間資本主發起設立金融機構;二是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起飛的前期階段,需要在較短時間里聚積一定的經濟金融剩餘,建立強大的民族大工業,這必然導致經濟金融二元結構。結果,這種制度安排造成經濟落後區域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金融壓抑,國家通過金融管制嚴格限制民間金融的發展。這種扭曲的制度安排導致地下金融、灰色金融普遍存在,滿足經濟薄弱區域的金融服務需求。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逐步加深了對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本質認識,引導這些民間金融規范化、陽光化經營,建立各種類型的小微金融機構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小微金融因此成為普惠金融的主要載體,是進一步釋放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紅利。
二、現階段大力發展小微金融意義重大
小微金融具有大型金融所不具備的優勢,成為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國家近年來也出台了許多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小微金融的發展。地方政府試點各類小微金融機構,並通過稅收優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小微金融機構的發展。國家和地方兩級政府高度重視小微金融機構發展,主要是由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亟需小微金融提供服務。
(一)發展小微金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生性需求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進入了工業化半道爬坡的「十字路口」,發達地區進入了工業化中後期階段,其它地區普遍進入了工業化前期階段。這是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的攻堅期和關鍵期,國家為此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這意味著未來10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既需要大金融推動大投資和大開發,促進大發展和大開放,更需要充分發揮小微金融的特點和特色,為經濟薄弱區域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促進這些地區的企業轉制、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誕生了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需求,成為小微金融發展重要契機,主要是與現有大金融體系,共同形成一種分層有序的金融發展態勢,合力推進小康社會的建設。
(二)發展小微金融是消除區域生產力不平衡關鍵環節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小康社會加快推進階段,並沒有改變近百年來所形成的二元經濟發展現狀。東部與西部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嚴重的區域生產力不平衡。如果不改變這種區域生產力不平衡發展的現狀,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必定落空,同時也會加大各種社會矛盾,對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中國要消除區域生產力不平衡,關鍵是如何加快經濟薄弱地區的發展,徹底改變二元經濟和二元金融狀況。這些區域的大金融體系作為一種外來式的金融組織,主要是為當地信用資金外流提供便利化,加劇了這些區域貧困循環累積馬態效應的形成,進一步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要加快推進這些區域的經濟發展,首要任務是大力發展各種內生性的小微金融機構,充分發揮金融對資源配置作用,形成一定資本積累的擴散效應,才能逐步改變落後地區生產力不發達現狀,縮短與發達地區生產力的差距。
(三)發展小微金融是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實現經濟升級的重要力量
中國經濟發展所取得輝煌成就,主要得益於改革開放以來對大一統金融體制的改革,形成以銀行、保險、證券、信託等機構為主體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這些全國性金融組織充分地發揮了資金積聚和資金調劑的資源配置功能,為農村經濟金融剩餘反哺城市、西部經濟金融剩餘反哺東部提供了便利條件,迅速地促進了這些區域的資本和財富的集中,在較短時間成長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這樣大金融體系主要為大中城市、發達地區提供金融服務,加劇了落後地區、農村地區信用資金的流出,進一步導致區域生產力不平衡發展。在商業化經營的前提條件下,國家強制要求大型金融機構為經濟薄弱區域提供金融服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這從制度安排上需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大力發展各種政策性或者商業性的小微金融機構,與大型金融形成分工不同、相互補充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滿足經濟薄弱區域所產生的金融服務需求,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四)發展小微金融是實現金融改革紅利的重點領域
中國30多年的金融體制改革主要集中在橫向層面,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和國有大型金融機構成為金融資源主要供給者和實際控制者。這些部門通過層層委託代理關系,對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的金融資源進行控制。這種金融制度安排不僅造成金融資源上移、上浮的發展現狀,更為重要的是造成金融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錯配,難以完全發揮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功能,滿足貼近市場、貼近基層實體經濟的差異化金融需求,導致經濟運行成本的增加,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發展的活力與動力。中國經濟發展要想百尺竿頭,需要對這種高度集中的金融體制進行改革,推動金融發展的重心下沉、下移,主要是大力培育和發展各種小微金融機構,實現供求在市場、定價在市場,調節在市場,讓實體經濟分享到金融體制改革紅利所帶來的實惠。
(五)發展小微金融是縣域經濟和三農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縣域經濟、三農經濟是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城鄉統籌發展,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關鍵。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縣域經濟和三農經濟的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確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這些經濟金融政策主要是在現有的大金融體系下進行安排使用,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實際上並沒有形成一種可持續的長效機制,難以真正解決經濟薄弱區域面臨金融服務缺失的問題。對於這些經濟金融薄弱區域,關鍵在於通過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特別是要推動放權讓利的金融體制改革,大力引導民間資金設立各類小微金融機構,形成多層次、適度競爭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滿足縣域經濟、三農經濟內生性的金融服務需求,解決縣域正規金融高度壓抑、民間金融高度脆弱的二元現狀,破解縣域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推動縣域經濟、三農經濟可持續發展、跨越式發展。
(六)發展小微金融是強化普及金融可獲得性和惠及民生及促進公平的重要動力
中國改革已經步入河中咽喉的深水區,體制不暢機制不靈嚴重製約了市場主體的活力,對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進一步完善形成了種種約束。特別是在金融體制領域,其市場化程度遠遠低於實體經濟,主要是延續了大一統高度集中、高度壟斷的金融發展格局,金融業發展仍然沒有突破姓國姓民、姓公姓私的思想障礙和制度障礙,人為製造了所謂的民間非法集資、非法借貸、非法合會等非正規金融現象。民間資金普遍走入地下、進入所謂的黑色和灰色領域經營。結果,經濟薄弱區域不能與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一樣公平獲得所需要的金融發展資源,而民間資金不能享受真正國民待遇,存在種種歧視性政策,這與外資金融機構享受超國民待遇形成了鮮明對比。打破傳統思想觀念上的認識誤區,合理引導民間資金進入金融領域,解決中國現階段經濟薄弱區域融資服務缺失,是惠及民生和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推手,是中國下一階段推進體制改革最大的紅利和動力。
三、雲南現階段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小微金融
雲南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實現了較快發展,但普遍落後於東部、中部地區,在西部地區也只是處於中游水平。雲南到2020年要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充分發揮金融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功能,改變目前二元金融對二元經濟形成的瓶頸制約。
(一)雲南剛進入工業化前期階段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小微金融
雲南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步入了工業化前期階段,這是一個地區經濟起飛的關鍵時期。截至2012年末,雲南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人均GDP達到3531美元,三次產業結構佔比分別為16%、42.9%和41.1%,城鎮化率為39.31%,經濟貨幣化程度為1.79,經濟對外貿易依存度為12%。上述的各項經濟發展指標表明雲南開始邁入工業化起飛重要階段,這是快速提升現有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經營水平的關鍵時期。金融是經濟騰飛的引擎,雲南現階段發展需要大力發揮金融的功能與作用,特別是要培育各類小微金融組織,彌補現有大金融體系所留下的服務空白,推動經濟薄弱區域的市場化水平,促進市場分工與交換,縮短向現代化社會邁入的進程。
(二)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小微金融
雲南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省份,是沿邊開放開發的重點區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與資源優勢在我國對外開放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1年5月,國家發布雲南橋頭堡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昆明建設成為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國家提出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主要考慮到雲南是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更是金融發展整體落後的區域。雲南要把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轉化成為經濟競爭優勢,需要大力發揮金融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功能,為打造區域性國際交通大通道、物流大通道、信息大通道和資金結算大通道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為高原特色農業、園區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以及全面推動城鎮化建設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撐。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作為橋頭堡建設的重要支撐,主要是爭取國家金融政策的優惠傾斜,既要吸引大中金融機構入住雲南,更要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設立各式各樣的小微金融機構,與現有大金融體系形成有效補充,形成一定的金融聚集效應,推動產業與金融有效對接和融合,滿足實體經濟的融資服務需求,共同推進橋頭堡建設,把雲南培育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
(三)雲南長期形成二元金融發展狀態需要大力發展小微金融
金融與經濟是共生共榮的關系,雲南經濟社會雖然整體進入了經濟起飛的發展階段,但存在較為嚴重的二元經濟和二元金融狀況,進一步加劇了區域內經濟發展不平衡。2012年,昆明、曲靖、玉溪、紅河四州市的GDP、存款和貸款佔全省的比重為51.26%、70%和74%。其中昆明市GDP、貸款佔全省比重分別為24.27%和59%。相比較之下,雲南其它12個州市的存貸比低於65%,其中昭通、版納、紅河的存貨比分別為52%、56%、57%,而昆明市的存貸比高達90%。對縣級銀行資源而言,特別是經濟落後縣份的存貸比長期維持在25%和40%之間。對於這些經濟金融薄弱領域,只有加快發展小微金融,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二元經濟發展現狀。
(四)雲南近年來小微金融成功實踐為大力發展小微金融提供了經驗
為了改變二元金融對二元經濟所形成的硬約束,雲南近年來積極嘗試發展各類小微金融機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2年末,雲南省小額貸款公司484家,股權投資基金類企業174家,村鎮銀行36家,農村合作銀行4家,農村資金互助社超過100家。這些內生性的小微金融機構作為大型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主要為經濟薄弱區域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實現了誕生於當地,服務於當地的發展要求。雲南小微金融發展突破了傳統國有金融一統天下的發展局面,大力吸引民間資金進入金融領域,合理引導所謂的地下金融、灰色金融向陽光化和規范化經營的轉變,進一步減輕民間金融風險對現有小微金融的沖擊和負面影響,從根本上改變二元金融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成的瓶頸制約,為二元經濟向現代一元經濟轉變提供支撐和服務保障。
(五)大力培育發展小微金融是雲南深化金融市場導向改革的必然選擇
雲南作為我國欠發達地區,不僅在縱向層面存在較為嚴重的二元金融,還在橫斷層面存在更加嚴重的金融壟斷現象。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的存款和貸款佔全省比重超過70%。而令人吃驚的是,這幾家大金融機構恰恰是縣域一級最為主要的金融機構,它們在所謂的商業化和股份制改造的條件下,把資源向昆明地區及其它發達地區集中,農村信用社也存在較為普遍的脫農進城發展趨勢。這無疑加劇了基層金融服務缺失,進一步加大了雲南落後地區與經濟相對發達之間的差距。雲南縣域一級普遍存在大金融體系一統天下的發展格局,如果不打破這種金融壟斷現象,只會加劇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因此,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各種小微金融,逐步形成適度競爭的金融市場主體,解決金融資源上沉、上移所導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錯配,為雲南推動地方金融、沿邊金融、跨境金融市場化改革提供經驗借鑒。
四、雲南大力發展小微金融的幾點建議
金融是現代經濟運行的核心,雲南要實現跨越發展,就必須消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報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67 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3〕87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兩文件精神,積極創造條件發展小微金融機構,彌補大中金融所留下的金融服務空白,滿足不同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充分發揮金融資源對實體經濟的配置和引導作用,才能實現城鄉和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一)從思想上改變金融機構必須國營國有的經營觀念
金融風險的出現與所有制無關,我國金融體制改革要逐步打破國有與民營的分別界限,消除所有制認識誤區在金融領域的負面影響,合理地引導民間資本主發起設立各種小微金融機構,消除基層金融高度壓抑狀態。
(二)破除政策法律方面的體制機制隱性障礙
國家金融監管部門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主要管理者,需要推動放權讓利的金融體制改革,降低民營金融機構市場准入門檻,特別是要消除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玻璃門與彈簧門現象,完善金融發展的差異化政策,加快推進小微金融管理制度建設,為民間資本主發起設立銀行、保險和證券等金融機構提供製度支持和保障。
(三)賦予地方政府金融監管調控權
國家金融管理部門要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金融調控權、監管權和發展權,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地方性金融管理部門,填補地方金融監管缺失,有效地對各種小微金融機構進行引導和管理,與國家監管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形成分層有序的金融管理體系,共同推動民營金融機構發展。
(四)地方政府要優化小微金融發展環境
地方政府部門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整合金融信息資源,實現信用信息共享,推進地方信用體系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推動建立小微金融機構運行的監測預警機制,做好融資動態跟蹤,確保小微金融機構穩定運行。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建立小微金融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小微金融機構經營負擔。制訂小微金融機構發展的指導性意見,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拓寬薄弱領域、薄弱地區的融資渠道,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對農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補貼。
(五)大型金融機構要培育和發展小微金融機構
大型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多年積累的經營管理經驗,在內控制度建設、金融人才培訓、信用資金風險控制等方面,對小微金融機構提供業務指導和幫助,推動小微金融機構規范化經營。與小微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解決因突發性流動性不足而面臨的經營危機。利用資金支付結算網路,幫助小微金融機構支付結算提供便利化服務。利用金融產品創新的經驗,為小微金融機構提供業務指導,避免因經營管理能力不足而導致新的金融風險。
(六)大力培育小微型民營金融機構
一是大力培育和鼓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等民營金融機構,在可能情況推動小貸公司能夠享受到金融機構的稅收優惠待遇。二是充分利用不同企業組織結構的優點,鼓勵民間資本主發起建立股權多樣化的民營銀行、民營保險等金融組織,引導民間資本陽光化經營,力爭成為全國民營金融機構改革發展的試點示範區域。三是大力發展資金互助社等小微型金融機構,盡可能引導向社區銀行的方向轉變,增加為「三農」經濟服務的造血功能。四是引導典當等具有抵押融資功能的民營金融機構,探索其轉換成為抵押銀行的新路子,進一步發揮其抵押擔保的融資功能。
(七)進一步加快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支持農村地區四權抵押試點,構建四權流轉登記、評估、交易的流轉市場,提升農村農戶信用能力,加速農村地區資本的積累。大力發展信用中介服務機構。支持推進現代支付系統建設,形成高效的信息支持系統。鼓勵農戶建立專業性小微信用合作社,提升農村地區貨幣化水平,進一步推動農村地區長期投資和資本積累。

『玖』 我國當前實施的促進經濟發展措施有那些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認真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要通過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創新體制機制,調動商業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的積極性,增強金融機構抵禦風險能力,形成銀行、證券、保險等多方面擴大融資、分散風險的合力,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經濟增長和促進結構調整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支持工業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東方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瀏覽:318
融資股權變更計算 瀏覽:500
金蝶期末調匯匯率 瀏覽:515
華泰證券怎麼用手機交易記錄 瀏覽:559
軍工基金理財 瀏覽:277
長城金融成都分公司 瀏覽:252
上市公司在澳門有金融公司 瀏覽:103
怎麼關閉傭金寶的理財 瀏覽:22
南瑞股票大跌 瀏覽:518
騰訊理財余額寶能買兩種基金嗎 瀏覽:280
母嬰市場上市公司 瀏覽:624
融資租賃中內含利率怎麼算 瀏覽:826
當代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瀏覽:450
萬達貸交易密碼到上線 瀏覽:823
證券研究方法論 瀏覽:753
京東金融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瀏覽:879
2019年5月5日美金匯率 瀏覽:924
孟晚舟指控金融機構 瀏覽:394
醫療投資集團排名 瀏覽:188
成熟國債期貨最小變動價位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