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金融政策
法律分析:黨的十九大要求「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並作出相應部署,為我國金融改革與創新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審慎有序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應堅持三個原則:一是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目的,要通過金融改革與創新,逐步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二是以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為根本方向,要通過金融改革與創新,減少資金空轉和監管套利,促進「脫實向虛」的資金歸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客戶服務能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三是以防控金融風險為根本要求,這是金融工作永恆的主題,金融改革與創新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這個重點,並通過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更加精準地防控風險。金融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合理監管和合規經營。監管層不斷強調「所有金融活動必須依法全面納入監管,持牌經營」,消費金融也不例外。
法律依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之五規定: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貳』 2019年十三五規劃金融四大關鍵詞解讀
11月3日,《******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正式發布。在金融領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出四大關鍵詞,分別是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外匯管理負面清單、完善金融監管框架等。
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和對內雙向開放的舉措接二連三,這無疑大大加快了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而在此次《建議》中,「雙向開放」被多次提及。
《建議》提出: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
上海金融辦主任鄭楊此前曾這樣解讀金融市場雙向開放: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實際就是要求境內外的機構和投資者,能夠雙向投資於境內外的證券期貨市場,兩方面能夠全部打通,雙向能夠進行很好的資金融通,推動交易。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也有利於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近年來,人民幣跨境金融交易渠道逐步拓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有望在近期實現,外匯管理條例也在修訂之中。在這一過程中,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顯然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2011年底推出的RQFII,實際上就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環,其規模不斷增加,意味著將有更多人民幣迴流國內投資市場,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回環。而近日中德成立合資交易所,上證所理事長桂敏傑表示,三所共同出資在法蘭克福成立離岸人民幣證券產品交易平台,有利於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將為離岸人民幣市場提供豐富的投資工具,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鄭楊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是上海自貿區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人民幣國際化按照原來提法叫做人民幣走出去,人民幣跨境使用。現在基本明確地提出來,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這就要求在全球范圍內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使人民幣能夠作為支付、清算和計價以及儲備貨幣的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業內專家預期,,中國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這一重大金融改革能夠基本完成,並由此為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創造有利條件。
「雙向開放」同樣出現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部分。《建議》提出:秉持親誠惠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完善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以企業為主體,實行市場化運作,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大通道建設,共同建設國際經濟合作走廊。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需要。從自貿區試點,到「一帶一路」戰略,從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出資設立絲路基金,中國新一輪經濟開放步伐不斷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新格局正日漸清晰。在這一進程中,資本市場雙向開放被給予厚望。
業內專家表示,例如「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文件中,對金融業雙向開放有不少描述: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支持沿線國家政府和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符合條件的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等等。可以說,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利於運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服務中國經濟參與全球競爭。
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
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2013年以來,銀監會開展了首批民營銀行試點工作,批復籌建的首批5家民營銀行目前已全部開業。在此次《建議》中,「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再次出現。
《建議》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機構體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著力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金融服務。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曾在2015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截至一季度末,民間資本在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股權中的佔比超過50%的已有100多家,占總數的70%左右。至一季度末,共批准54家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財務公司等4類非銀行金融機構籌建,22家已開業,這些機構大多都有民間資本的參與。
此外,有關金融機構的部分,《建議》同時提出:加強同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建設,發揮絲路基金作用,吸引國際資金共建開放多元共贏的金融合作平台。
業內專家指出,今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三家開發性、政策性銀行的改制方案終於靴子落地,金融機構尤其銀行業面臨的責任與挑戰日益重大。不僅如此,面對p2p、眾籌、第三方支付、小貸公司等一系列金融業態的新生,監管層將持何種態度,如何允許、鼓勵其在合法范圍內經營,又如何防控風險等,是對「十三五」金融監管提出的最大挑戰之一。
外匯管理負面清單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成功經驗正在逐步推廣,中國外匯管理也正向負面清單模式轉變。
《建議》提出:轉變外匯管理和使用方式,從正面清單轉變為負面清單。
其實早在6月起,國家外匯管理局已在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方面打破經常和資本項目管理體制,尤其是在資本金和外債結匯方面引進負面清單管理,創新資本項下可兌換體制和機制。而在上海自貿區的外匯管理創新方面,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也曾建議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業內專家指出,外匯管理負面清單是落實簡政放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主體作用的現實需要,也有利於降低跨境貿易投資的成本,方便中國企業走出去、請進來,打通國內外兩個市場的資本流動渠道。在人民幣進入雙向波動階段、外匯流入流出漸趨平衡的背景下,實施外匯管理負面清單的時機已經基本成熟。
此外,外匯儲備管理制度也將進一步完善。《建議》提出:完善國有金融資本和外匯儲備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有效運用和發展金融風險管理工具。防止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業內專家指出,中國外匯儲備數量十分龐大,因此外匯管理體制需要改革。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增加通貨膨脹壓力。
1994年初,中國實行了單一匯率制度,在對資本與金融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對經常項目實施強制的結售匯制度。該制度規定,除了允許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開設外匯現匯賬戶外,對中資企業實行強制結匯,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入除少數非貿易非經營性收入外,都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而外匯指定銀行的結算周轉頭寸等都是有央行根據實際情況核定的,也就是說,央行是中國外匯市場最大的買入者。隨著中國連續貿易順差,央行只能購買超額的外匯,這就造成了基礎貨幣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貨幣乘數的作用,形成過分寬裕的貨幣供給,加劇了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央行對國內的宏觀經濟進行調控。
完善金融監管框架
「十二五」期間曾熱議的一行三會合並、成立類似金融穩定委員會等「大一統」機構的做法,在「十三五」期間是否推進,此次並沒有明示。不過,中國金融監管體系的完善還是被提上議事日程。
《建議》提出: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對此, 北京大學 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表示,改善並完善中國金融監管體系是完全必要的。目前中國實行的分業監管、相互合作的金融監管體系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很難滿足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需要。
曹鳳岐所提到的是當前越來越明顯的混業經營和分業監管之間的矛盾。「中國目前實行『一行三會』的分業管理體制,存在職責不清、監管重疊、監管漏洞、監管套利、監管成本高和監管效率不高的問題。各監管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協作和合作也存在很多問題。最終中國應當走金融統一監管或綜合監管之路,變分業監管為統一監管。建立統一監管、分工協作、傘形管理的金融監管體系。」
曹鳳岐指出,應該在條件成熟時,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職能的中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金監會」),進行綜合金融管理,負責統一制定我國金融業的發展規劃,通盤考慮和制訂金融法律、法規,協調監管政策和監管標准,監測和評估金融部門的整體風險,集中收集監管信息,統一調動監管資源。通過統一的監管機構,對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部門和金融市場進行監管,以維護金融業和金融市場穩定發展。中國金監會對中國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進行統一監管。現在的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變成金監會的下屬的分業監管部門,分別對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和相應的金融市場進行監管。金監會制訂金融監管政策和法規,協調各監管機構之間的關系。
『叄』 2021年熱點金融話題有哪些
熱點一:流通產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將進一步增強。「十四五」期間及以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商流為核心、物流為基礎、信息流為先導、資金流為支持,流通產業將不斷夯實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性作用。
熱點二:2021年消費品市場將快速增長,助推雙循環發展新格局。2021年中國疫情防控的勝利成效將進一步鞏固,經濟社會活動和居民商品消費、服務性消費將全面恢復到正常狀態,經濟增長、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將比2020年明顯加快。
熱點三: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應對模式挑戰,融入國內大市場未來可期。通過出口轉內銷推動國內外標準的加快對接,實現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
按照不同的標准,金融機構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按地位和功能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財務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等。
第四類,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肆』 2021年國家金融政策
法律分析:1. 緊抓三大政策主線
2. 明晰六大政策聚焦點
3. 關注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上的諸多變化
4. 2021年金融體系市場主體變化
5. 相關支持類政策信息
6. 繼續強化對國家區域經濟戰略的政策支持
法律依據:《金融機構管理規定》 第二條 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是金融機構的主管機關,依法獨立履行對各類金融機構設立、變更和終止的審批職責,並負責對金融機構的監督和管理。任何地方政府、任何單位、任何部門不得擅自審批或干預審批。
對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金融機構或經營金融業務的,各金融機構一律不得為其提供開戶、信貸、結算及現金等服務。
『伍』 2019.2020.2021.2022實行什麼樣的貨幣政策
2019年實施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深化金融改革開放,2019年央行系統要求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二是進一步落實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各項政策措施;三是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四是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五是全面做好外匯管理與服務;六是深入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七是加快推動金融市場創新發展和金融機構改革;八是全面提高金融服務和金融管理水平;九是繼續加強內部管理。
2020年,貨幣政策具體為: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二是創設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三是持續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四是堅持讓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2021年貨幣政策具體為: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二是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三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四是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五是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六是深度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嚴密防控外部金融風險,穩步擴大金融雙向開放;七是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八是深化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改革;九是持續改進外匯管理和服務;十是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
2022年執行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到三個「穩」:總量穩定增長,結構穩步優化,成本穩中有降,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參考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陸』 23條金融舉措出台,這些政策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有哪些積極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台23條政策舉措,從支持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這些舉措將為哪些群體帶來利好?又將為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助力?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對經濟運行的沖擊影響加大。
「關於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信貸增長情況,我們對21家全國性銀行按季度進行評估,利用相關政策工具,力保這兩類市場主體的新增信貸持續增長。」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有關人士強調,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受困企業抵禦疫情影響,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
『柒』 天津出台綠色金融支持31項措施,綠色金融是如何服務於實體經濟的
天津出台綠色金融支持31項措施,可以加快實體經濟向綠色低碳轉變,讓實體經濟更加的健康活躍。比如天津發展的綠色租賃、綠色產業基金以及綠色直接融資,可以讓這一系列的金融活動更加的有保障,讓甲方與乙方更加的信任彼此。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可以抓住轉型升級的機會加大對於節能環保以及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的建設,在後續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就會更加的符合環保政策。
只有先立後破,才可以讓企業與綠色金融進行接軌,也能讓企業的創新更有活力。
『捌』 央行、外匯局出台23條政策,涉及房產、小微企業等
4月18日,央行、外匯局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支持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23條政策舉措。
《通知》指出,今年以來,央行靠前發力加快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截至4月中旬已上繳6000億元,主要用於留抵退稅和向地方政府轉移支付。
《通知》還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支持受困企業抵禦疫情影響 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
《通知》指出,要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行業、企業、人群等金融支持。央行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擴大貸款投放、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
在對小微企業等受困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方面,《通知》指出,將發揮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作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末,按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的1%提供激勵資金,鼓勵金融機構穩定普惠小微貸款存量,擴大增量。
與此同時,將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並入支農支小再貸款管理,自2022年起,原用於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00億元再貸款額度繼續滾動使用,必要時可再進一步增加,引導金融機構提升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
此外,金融機構要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貸款模式,更好滿足小微企業用款需求。要細化實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不良容忍度、盡職免責、績效考核等要求,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加快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
要按市場化原則,通過提供中長期貸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續貸支持等方式,積極支持受困企業抵禦疫情影響,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要積極主動對接徵信平台有關的金融、政務、公用事業、商務等不同領域的涉企信用信息,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提高融資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為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加速落地,人民銀行靠前發力加快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
數據顯示,截至4月中旬已上繳6000億元,主要用於留抵退稅和向地方政府轉移支付,相當於投放基礎貨幣6000億元,和全面降准0.25個百分點基本相當。
4月15日,人民銀行宣布全面降准0.25個百分點,將再投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從全年看,人民銀行將總計上繳11000多億元結存利潤,繳款進度靠前發力,視退稅需要及時撥付,與其他貨幣政策操作相互配合,有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引導市場利率下行0.1-0.15個百分點,帶動一季度企業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21個百分點至4.4%,為有統計以來的記錄低點。
另外,加大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兩項減碳工具,加快1000億再貸款投放交通物流領域,創設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400億元普惠養老再貸款,預計帶動金融機構貸款投放多增1萬億元。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近期,受疫情多發、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房地產建築營銷活動受阻等因素影響,商品住宅銷售額出現了下滑,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也有小幅回落。
數據顯示,3月末,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萬億元,同比增長8.9%,余額同比增速比去年末下降了2.3個百分點。
《通知》指出,要完善住房領域金融服務,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2022年一季度金融數據統計新聞發布會上,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稱,3月份以來,由於市場需求減弱,全國已經有100多個城市的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情況,自主下調了房貸利率,平均幅度在20個到60個基點不等。
此外,部分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也配合地方政府的調控要求,根據城市實際情況,在全國政策范圍內,下調了本城市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這是城市政府、銀行根據市場形勢和自身經營策略,做出的差別化、市場化調整,適應了房地產市場區域差異的特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響,存在推遲償還月供、重新安排還款計劃的需求,近期多家銀行也相繼推出延期還款政策。
上述《通知》指出,對於受困人群,金融機構要靈活採取合理延後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予以支持,相關逾期貸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
『玖』 國有銀行承擔維護當地經濟秩序的政策有哪些
人民銀行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 。
為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防範金融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打擊金融違法犯罪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法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切實提高認識近年來,民間借貸發展迅速,以暴力催收為主要表現特徵的非法活動愈演愈烈,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秩序。各有關方面要充分認識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的必要性和暴力催收的社會危害性,從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維護經濟金融秩序、保持經濟和社會穩定的高度出發,認真抓好相關工作。二、把握工作原則堅持依法治理、標本兼治、多方施策、疏堵結合的原則,進一步規范民間借貸行為,引導民間資金健康有序流動,對相關非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凈化社會環境,維護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三、明確信貸規則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及《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規范,未經有權機關依法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從事或者主要從事發放貸款業務的機構或以發放貸款為日常業務活動。四、規范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遵循自願互助、誠實信用的原則。民間借貸中,出借人的資金必須是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資金,禁止吸收或變相吸收他人資金用於借貸。民間借貸發生糾紛,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8號)處理。五、嚴禁非法活動嚴厲打擊利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非法集資資金發放民間貸款。嚴厲打擊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嚴厲打擊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再高利轉貸。嚴厲打擊面向在校學生非法發放貸款,發放無指定用途貸款,或以提供服務、銷售商品為名,實際收取高額利息(費用)變相發放貸款行為。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作為主要成員或實際控制人,開展有組織的民間借貸。六、改進金融服務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經有權部門批設的小額貸款公司等發放貸款或融資性質機構應依法合規經營,強化服務意識,採取切實措施,開發面向不同群體的信貸產品。改進金融服務,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有效疏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渠道,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七、加強協調配合民間借貸活動情況復雜、涉及方面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的規定,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依法履行職責。八、依法調查處理(一)對利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非法集資資金發放民間貸款,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民間貸款,以及套取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再高利轉貸等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或涉嫌犯罪的行為,公安機關應依法進行調查處理,並將非法發放民間貸款活動的相關材料移送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二)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參與非法金融活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予以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嚴厲追究刑事責任。(三)對從事民間借貸咨詢等業務的中介機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應依法加強監管。九、加強宣傳引導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公安機關、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人民銀行等有關單位採取各種有效方式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國家金融法律法規和信貸規則。及時向社會公布典型案例,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強化風險警示,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風險防範意識,引導自覺抵制非法民間借貸活動。
『拾』 23條舉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這將帶來哪些影響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支持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23條政策舉措。新出台的舉措中,有的與重要農產品產銷、能源供應有關,有的涉及物流航運,有的旨在強化對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支持。而這些金融舉措背後,是一項項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功能:優化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抓實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用好用足民航應急貸款等工具,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為促進外貿出口平穩發展,新出台的金融舉措優化了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比如,為便利企業開展跨境融資,在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的企業類型中,新加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再如,此前減半收取的中小微企業外匯衍生品交易相關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此次直接改為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