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農業金融服務改革試點是

農業金融服務改革試點是

發布時間:2023-02-09 09:15:53

A. 國家三農政策扶持項目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補貼新政策。

農業補貼一直是我國農民十分關心的問題,2019年,國家根據以往經驗教訓,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農作物補貼政策供農民參考,在新政策上,國家將針對大豆補貼,當然任何補貼都是提前申請,申請後農民可以享受,大豆補貼主要是內蒙古以及東北三省等地,補貼強度約為150塊錢畝,但一些地區稍微高一點,2019年,補貼范圍與之前大致相同,大米補貼也大致相同。

二、關於農民養老的新政策。

明年繳費政策會有變化,從明年起一次性補繳繳費政策將失效,所以農民朋友如果45歲了還沒有繳納保險金那就要抓緊了,第二,將農民的土地的新補貼項目的狀態,具體的補貼根據你的土地面積,三是養老保險繳費的方式改變,國內某些地方的人們減輕農民負擔不起繳納養老保險費,明年將能夠實現農村養老貸款,經濟困難的可以申請低息貸款養老保險待遇,等到60歲以後領取養老補貼,銀行可以適當扣除部分貸款發放剩餘的錢。

三、農業、農村和農民補貼新政策。

國家將在2019年對購房給予補貼,進入城市後,宅基地和耕地歸集體所有的國家給予3萬至5萬元補助,土地補償、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面積補償價格x宅基地面積+房子重置價格。貧困家庭學生是接受技術教育,所有地區依照本法的實施減少國家的財政援助和學費政策,並制定減免學費和雜費,教育費用,生活津貼政策,貧困家庭應用技術學院的學生,根據標准對每個孩子每年補貼3000元。新型合作醫療的賠償范圍包括門診賠償、住院賠償和重病賠償。

四、三農政策重點扶持的項目。

十三五期間中央明確要大力支持和發展的行業並且設定了具體的發展目標,這些項目包括:生態循環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農用機械和農用物資、有機農業/休閑觀光創意農業、農業服務業和農業服務業。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 一、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機制改革。(一)分類推進金融機構改革。在穩定縣域法人地位、維護體系完整、堅持服務「三農」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穩妥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更好地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完善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省聯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強化服務功能,優化協調指導,整合放大服務「三農」的能力。研究制定農業發展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明確政策性業務的范圍和監管標准,補充資本金,建立健全治理結構,加大對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支持。鼓勵大中型銀行根據農村市場需求變化,優化發展戰略,加強對「三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探索商業金融服務「三農」的可持續模式。鼓勵郵政儲蓄銀行拓展農村金融業務,逐步擴大涉農業務范圍。穩步培育發展村鎮銀行,提高民營資本持股比例,開展面向「三農」的差異化、特色化服務。各涉農金融機構要進一步下沉服務重心,切實做到不脫農、多惠農。(銀監會、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等按職責分工分別負責)

B. 目前鄉村金融的規模如何

對於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組織與活動的規模、分布和作用,學者們進行了一些調研和評估。在總量規模估計上,學者們的估計差異仍然較大;在分布和作用方面,學術界的分歧較小。總體看法為,農村民間金融組織與活動的規模大、分布廣、作用重要。

3.1 規模
我國農村都普遍存在民間金融組織或活動。不同學者對其規模作了不同的估計。由於農村民間金融調查存在樣本小、總體大的問題,學者迄今為止所作的統計推斷並不一定可靠。有關農村民間金融的總量估算數據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指向性的。郭沛(2003)依據第三方調查數據計算了我國農村非正規金融規模在2002年為2001億元-2750億元之間。中央財經大學課題組2004年對全國20個省,82個市縣,206個鄉村、110家中小企業、1203位個體工商戶進行了實地調查,對各地區地下金融規模、農村地下金融規模、中小企業非正規融資規模進行了基本判斷,測算出2003年全國地下金融(地下信貸)的絕對規模在7405億元——8164億元之間(李建軍等,2004)。兩者的推算在方法論上均有明顯缺陷,但無疑是可貴的嘗試。[10] 根據一些學者的不完全統計,中國農村「高利貸」高達8000億到1.4萬億元,僅浙東南地區就有3000多億元(唐仁健,2003;張宇哲,2004)。但這種計算依據並不清楚。

也有一些研究估算了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的相對規模。IFAD(2001)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農民來自非正規金融市場的貸款占來自正規金融市場的四倍以上,非正式信貸市場對農民的重要性遠勝於正式信貸市場。

上述中央財經大學課題組(2004)的調查結果為,全國20個被調查省、區、市的地下金融規模平均指數為28.7,即全國「地下金融」的業務規模占正規金融機構業務規模的比重近三成。從不同區域角度看,西部7省區、東部8省區和中部5省區的地下金融規模指數分別為28.98、28.66和25.2。中央財經大學課題組調查結果雖然不能推算到全國或者東中西部地區的民間金融相對規模,但從中至少可以看到這些調查樣本中的民間金融相對規模。

3.2 分布
我國全國農村各地普遍存在民間借貸。溫鐵軍(2001a)組織調查了分布在東、中、西15個省份24個市縣的41個村。[11]調查到借貸案例57起;放貸案例27起。對調查資料作統計處理後的發現是:除了有兩個地方存在不計利息的民間借貸外,其餘地區均有高利息民間借貸存在。如果按照調查地點計算,民間借貸的發生率高達95%,高利息的民間借貸發生率達到了85%。[12]

民間金融組織或活動在各地的形式有差別。比如江浙、福建、廣東存在各種合會,東北存在「對縫」業務,陝西、山西存在各種 「基金」(席秀梅等、2004)。所謂「對縫」業務,是指利用銀行借貸「轉貸」出去謀取利差(楊愛新等,2004)。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截至2001年存在眾多典當行、寄賣行採用「利滾利」方式高息放貸現象(周崇華,2001)。普遍根據江蘇省鹽城市金融學會課題組的最新調查(王大龍,2004),鹽城市各縣民間金融形式主要為四種:互助形式的民間借貸(不計息或者低息),「高利借貸」,企業內部集資,村級經濟組織成為民間放貸的新主體。根據中國社科院《鄉鎮企業融資與內生金融創新研究》課題的研究,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的民間金融種類比較多,包括互助形式的民間借貸(不計息或者低息),親友熟人之間、個人和單位(政府、學校、企業等)之間、單位之間的「高利借貸」,專門民間放貸人的借貸,銀背,合會(標會等),地下錢庄,企業集資等。廣東地區的民間借貸的組織形式,一種是無組織的零散的民間借貸,包括私人間借貸、企業間借貸及集資;另一種是有組織的民營金融,包括信息公司、互助金會、標會和當鋪等。但廣東有組織的民間借貸較少,基本上是屬於圈子內借貸,借貸雙方信息很對稱(巫燕玲,2004)。

3.3 作用
無論是民間金融還是官方、半官方金融,其供給都是需要面向需求,其作用和效率首先視其在何等程度上反映偏好和滿足需求而定。農村民間金融的效率和作用首先看其是否能夠、在何等程度上反映民眾的偏好、滿足民眾的金融需求。農戶的有效信貸需求有以下幾個特點(唐仁健,2003):(1)小規模、分散化;(2)多樣性、復雜性; (3) 缺乏或較少抵押擔保; (4)方便、及時;(5) 由於貸款量不大、季節性強,農戶、小額貸款、對利率事實上並不太敏感。與此對應,金融供給者越是貼近農戶,其與農戶之間的信息對稱性就越高,信息優勢和成本優勢就越大。可以說,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組織在對分散農戶提供金融服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從當前比較有權威性的調研看,隨著農信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的開展,正式金融對農戶和農村企業的信貸服務涵蓋廣度雖然比以前有所改善,但是其服務的深度仍然是有限的。[13]

調查數據顯示,迄今為止,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對民間金融組織信貸的依賴度較高,對農戶和農村企業金融服務需求的滿足程度較高,作用較為突出。根據何廣文(1999)對浙江、江蘇、河北、河南、陝西的21個縣的365個農村家庭的問卷調查,這些農村家庭借款行為的60.96%是與民間放貸主體之間發生的。根據國家統計局農調隊對農戶固定調查點進行的抽樣調查,多數農戶從銀行和信用社得到貸款難度較大。2000年至2003年,農民每人每年從銀行和信用社借入資金65元,通過民間借貸借入190 元,分別占借入資金總量的25%和75%(傅志寰,2004)。

民間金融的重要性為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系統對31個省市自治區2萬多農戶的跟蹤調查數據所證實(見表格2)。從1995-1999年,這些農戶私人借款

表格 2 1995-1999年農戶借貸資金來源構成

(單位:%)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銀行、信用社貸款
24.23
25.42
23.94
20.65
24.43

合作基金會借款
5.52
3.45
2.91
3.42
3.47

私人借款
67.75
69.27
70.38
74.29
69.41

其他
2.50
1.86
2.78
1.64
2.68

資料來源:溫鐵軍,2001a。

每年均占信貸資金來源的67.75%以上。同一系統的調查結果表明,1999年,農戶通過民間借貸市場獲得的貸款占農戶貸款總數的69.41%,平均每戶1008.56元,其中,有息借款491.87元,佔48.77% (曹力群,2001a)。2000年,平均每個農戶累計借入款1020元,其中約700元來自民間借貸,而且在私人借款中有息借貸的比重高達47.7%,其中大部分為高息借貸(曹力群,2001b)。2003年的農戶借款中,銀行信用社貸款佔32.7%,私人借款佔65.97%,其他佔1.24%;1995年農戶借款中,銀行信用社貸款佔24.1%,農村合作基金會借款佔5.5%,私人借款佔67.9%,其他佔2.5%(張信哲,2004)。

據江西省農調隊對全省2450戶農戶的抽樣調查,2003年有574戶有借貸行為,佔23.4%,其中從銀行或信用社得到貸款的有120戶, 占被調查農戶的4.9%;從2001年至2003年,從銀行或信用社得到的貸款僅占農戶總借貸收入的13—23%左右,而民間貸款所佔比重為76—86%(傅志寰,2004)。據安徽省農委從農村調查點了解的情況,2003年農民戶均借款中,來自銀行、信用社的佔12.6%,來自民間借貸的佔83.5%(傅志寰,2004)。根據人民銀行濟南分行2004年的調查,山東省50%的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滿足依賴於民間借貸,在流通領域這一比例則高達80%,而且民間借貸的利率往往在10%以上(蔣飛,2004)。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中德農戶金融需求研究課題組1999年的典型調查也同樣印證了民間金融的重要性(何安耐、胡必亮主編,2000)。廣東省東莞市雁田管理區(原雁田村)最初發展農村工業,其資本依靠其強大的宗族私人親屬關系借貸和引進資金。5個典型調查村,非正規金融活動均佔有超過65%的比重,無論它們在何種經濟發展水平(見表格3)。[14]

表格 3 五村莊農戶借貸款來源的比例

(1997-1999年3年數據,%)

王澗村

屯瓦村

福星村

項東村

雁田

個人和民間借貸
65.2
65.6
80
81.3
73.33

國有商業銀行
/
4.2
0
0
26.67

信用社
32.3
22.3
19.6
18.8

基金會
2.5
0
12.4

0

資料來源:何安耐、胡必亮主編,2000。

從總體上看,當前正式金融由於存在壟斷化、商業化等傾向,只能提供有限的農村金融服務供給,更難以滿足日益多樣化的農村金融服務需求。在這一情況下,民間金融在現階段滿足農村金融需求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C. 農業銀行理財產品贖回多久能收到

半封閉式理財產品在固定的時間才能贖回,開放式理財產品隨時可以贖回。因此封閉式理財產品只能到期贖回,半封閉式理財產品可以到期贖回或在固定日提前贖回,開放式理財產品可以到期贖回或隨時贖回。
【拓展資料】
發展歷程:
2004年,中國農業銀行積極支持公益事業,組織廣大員工開展「中國農業銀行萬畝員工林示範工程」捐款活動,用於甘肅省定西地區荒山綠化,捐款共計547.8萬元,為「再造西部秀美山川」貢獻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向遭受印度洋海嘯的東南亞國家捐款283.8萬元;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10多萬元;向國務院確定的定點扶貧縣支出幫扶款100萬元;堅持為金融系統特困女職工捐款,捐助金額達89.2萬元。
2006年11月,完成了歷時三年多的全國數據集中項目。
2006年,中國農行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三。
2007年,完成數據中心遷移工程一期,順利實現了業務數據由數據運行中心(北京)和全國36個分中心到農業銀行數據中心(上海)的大切換,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並通過國際標准化認證,農業銀行災難備份中心(北京)的建設進展順利,作為農行IT基礎架構的重要核心之一。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總的原則是「堅持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
2007年9月,農行選擇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四川、甘肅、重慶等八個省(區、市)開展面向「三農」金融服務試點。
2007年向社會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坦誠、詳盡地展示了中國農業銀行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企業責任觀及2007年度社會責任表現,並承諾將緊扣「三農」主題,關注「三農成長」,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廣大人民福祉,為小康社會建設盡職盡責。
2008年1月23日,農業銀行明確提出「3510」奮斗目標和發展戰略。
2008年3月,農行開始推動在6個省11個二級分行開始「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
2008年5月底,「三農」金融服務第一階段試點結束。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農業銀行在第一時間進行捐款,截至2008年5月28日下午,中國農業銀行向地震災區的捐款總額達10440.28萬元,其中農行員工個人自願捐款7440.28萬元。中國農業銀行自1979年恢復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行員工開拓創新,奮力拚搏,在建設現代商業銀行的征途上,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實現了由專業銀行向現代商業銀行的歷史性轉變,資金實力顯著增強,業務領域不斷拓寬,經營結構逐年優化,財務收益大幅躍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自身不斷成長壯大。
2008年8月,農行總行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全面推動全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

D. 《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的意見》在哪些市(縣)試點

第一,有內在需求。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農村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經濟加速發展,農民的收入持續增加。2010年末,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已接近6000元,不少發達地區已經超過1萬元,很多農村和農民正在由過去主要解決溫飽問題開始轉向致富奔小康,更加註重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幸福度。特別是隨著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快速發展變化中的「三農」經濟迫切需要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及時跟進,需要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供給及時跟上。
第二,有基礎條件。農村金融改革從1986年「行社分家」到現在,做了大量積極有效的探索。一是積極推動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主要涉農金融機構不斷完善公司治理,逐步實現商業化自主經營;二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准許金融機構對貸款自主定價;三是大力發展農村新型金融機構,鼓勵更多的民間資本向農村有序流動。同時,鼓勵縣域地方法人可貸資金的一定比例留在當地使用,並探索推進農業銀行「三農事業部」改革試點。此外,積極推進農村徵信體系、支付結算體系等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通過多方面、多角度的改革,應該說,我國目前農村金融機構的組織體系、金融機構的產品創新能力、農村金融基礎設施、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等已經具備了為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工作提供支撐的基礎條件。
第三,有政策環境。中央反復強調,「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2010年,中央連續七個一號文件聚焦「三農」。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農村金融是農村經濟的核心,必須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同時,要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促進更多的資金流向「三農」。所以,從統籌城鄉發展、擴大內需、調整結構、改善民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局考慮,政策環境要求我們在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方面不斷地取得務實突破。
第四,有現實意義。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不僅有利於緩解農民貸款難,促進更多的信貸資金流向農業、農村和農民,而且有利於緩解對農村和農民金融服務不簡便、不到位的問題,有利於向農村和農民普及金融知識,有利於活躍農村商貿流通和促進擴大農村消費,也有利於金融機構培育和拓展新的盈利增長點。這項工作,對改善農村民生有利,對政府發展經濟有利,對金融機構拓展業務有利,是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內在呼喚。從來沒有一個金融創新,像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一樣,能夠把各方面的政策和力量緊緊凝聚在一起。

E. 中國農業銀行貸利率

1、短期貸款
一年以內(含一年)4.35
2、中長期貸款
一至五年(含五年)4.75
五年以上4.90
3、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五年(含)以下2.75
五年以上3.25
拓展資料
發展歷程
2004年,中國農業銀行積極支持公益事業,組織廣大員工開展「中國農業銀行萬畝員工林示範工程」捐款活動,用於甘肅省定西地區荒山綠化,捐款共計547.8萬元,為「再造西部秀美山川」貢獻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向遭受印度洋海嘯的東南亞國家捐款283.8萬元;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10多萬元;向國務院確定的定點扶貧縣支出幫扶款100萬元;堅持為金融系統特困女職工捐款,捐助金額達89.2萬元。
2006年11月,完成了歷時三年多的全國數據集中項目。
2006年,中國農行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三。
2007年,完成數據中心遷移工程一期,順利實現了業務數據由數據運行中心(北京)和全國36個分中心到農業銀行數據中心(上海)的大切換,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並通過國際標准化認證,農業銀行災難備份中心(北京)的建設進展順利,作為農行IT基礎架構的重要核心之一。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總的原則是「堅持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
2007年9月,農行選擇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四川、甘肅、重慶等八個省(區、市)開展面向「三農」金融服務試點。
2007年向社會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坦誠、詳盡地展示了中國農業銀行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企業責任觀及2007年度社會責任表現,並承諾將緊扣「三農」主題,關注「三農成長」,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廣大人民福祉,為小康社會建設盡職盡責。
2008年1月23日,農業銀行明確提出「3510」奮斗目標和發展戰略。
2008年3月,農行開始推動在6個省11個二級分行開始「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
2008年5月底,「三農」金融服務第一階段試點結束。

F. 全國首個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是哪裡

你這個問題第一個地方是革命老區山東臨沂,現在已經基本推開了,您這個名字太長了,簡單的叫法是:金改區或者金融改革實驗區。

G. 現在有沒有 農業 貸款 或者其他的扶持政策

2015年7月13日,財政部公布了《關於中國農業銀行(行情601288,咨詢)三農金融事業部涉農貸款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顯示,對農行納入「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各地分行下轄的縣域支行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行下轄縣域支行(也稱縣事業部),提供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和農村各類組織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減按3%的稅率徵收營業稅。
而正常銀行貸款的利息收入營業稅率為5%。
「三農金融事業部」是農行根據股份制改革要求,為實施三農和縣域金融服務專業化經營而採取的一種內部組織管理模式。事業部以縣域金融業務為主體,在治理機制、經營決策、財務核算、風險管理、激勵約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央行年初發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將研究擴大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深化改革試點范圍,繼續探索商業性金融服務「三農」的可持續模式,全面提升「三農」和縣域金融服務水平。
金融支農具有兩個顯著優勢一方面,具有放大財政資金的效應,撬動金融資金的放大效果可達5~10倍;另一方面,運用金融資本支持農業生產,有利於實行市場化運作和農民自主選擇。

H. 中國的金融改革有哪些

金融改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將允許投資者做空股票的試驗方案的規模擴大了3倍;
2、採取措施支持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暗示允許更多私人資本進入銀行領域;
3、將嚴密管制的資本賬戶略微放鬆。
在A股市場上,金融體制的一系列改革對銀行、保險和券商信託等板塊形成了反復向上的刺激動力,在利好政策刺激下,金融股的企穩走強將對整個A股的趨勢見底回升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而伴隨著金融業壟斷門檻的降低,部分優秀的商業銀行、創新能力較強的券商以及與互聯金融相關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預期將產生逆轉,優秀金融公司或參股金融公司的估值有望出現價值回歸行情。
(8)農業金融服務改革試點是擴展閱讀。
會議認為,堅持突出特色、重點推進,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地區分類開展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可為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積累經驗,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會議決定,一是建設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通過發展專營化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服務新模式、支持小微企業在境內外直接融資、完善信用體系等舉措,探索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二是在吉林省開展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圍繞分散現代農業規模經營風險、盤活農村產權,對農村金融組織、供應鏈金融服務、擴大農業貸款抵質押擔保物范圍、優化農業保險產品等進行探索。

I. 中國農業銀行發展歷史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是中國大型上市銀行,中國五大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六個階段。\x0d\x0a第一階段(1951年—1952年):\x0d\x0a1951年8月成立中國農業合作銀行。也就是建國後的第三年,是新中國關於農村金融體系的一次嘗試。\x0d\x0a主要任務:按照國家計劃辦理農業的財政撥款和一年以上的農業長期貸款,扶持農村信用合作的發展。\x0d\x0a1952年,撤銷。原因是農業合作銀行成立後財政撥款和長期貸款業務基本沒有展開。農業發展的落後和合作化運動,使得農村根本就沒有貸款業務的金融需求。\x0d\x0a第二階段(1955年—1957年): 1955年3月,成立中國農業銀行。\x0d\x0a主要任務:辦理財政支農撥款和農業長期貸款與短期貸款,貸款對象主要限於生產合作組織和個體農民,貸款用途限於農業生產,其他農村金融業務仍由人民銀行辦理。\x0d\x0a1957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並。\x0d\x0a第三階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再次設立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中,國家採取加強農業的措施,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支援。\x0d\x0a1965年11月,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合並。\x0d\x0a第四階段(1979年—1994年):\x0d\x0a1979年2月,決定正式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國務院的直屬機構,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恢復設立中國農業銀行是 主要任務是,統一管理支農資金,集中辦理農村信貸,領導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農村金融事業。\x0d\x0a此後,中國農業銀行再也沒有撤銷過。\x0d\x0a第五階段(從1994年4月-1997年7月):\x0d\x0a以1993年12月國務院作出的《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為基礎,要求通過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監督和管理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密切配合、協調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x0d\x0a\x0d\x0a實際上就是把中國農業銀行中的政策性銀行功能、商業銀行功能、農村信用社進行分離,分離的結果是:1994年4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從中國農業銀行分設成立,糧棉油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等政策性業務與農業銀行分離,農業銀行開始按照1995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逐步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運營機制。 \x0d\x0a1996年8月,國務院又作出《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經營為基礎,商業性金融、政策性經營分工協作的農村金融體系。農業銀行認真貫徹執行《決定》的有關精神,在矛盾多、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統一思想,顧全大局,積極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省級以下分支機構的設立和農村信用社與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的改革。\x0d\x0a1997年,農業銀行基本完成了作為國家專業銀行「一身三任」的歷史使命,開始進入了真正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的新的歷史時期。\x0d\x0a第六階段(1999年-2010年): 股份制改革階段\x0d\x0a1999年,農行和工中建三家銀行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2004年,農行第一次上報股改方案。\x0d\x0a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總的原則是「堅持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x0d\x0a2007年9月,農行選擇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四川、甘肅、重慶等八個省(區、市)開展面向「三農」金融服務試點。\x0d\x0a2008年1月23日,農業銀行明確提出「3510」奮斗目標和發展戰略。 2008年3月,農行開始推動在6個省11個二級分行開始「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x0d\x0a2008年5月底,「三農」金融服務第一階段試點結束。\x0d\x0a2008年8月,農行總行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全面推動全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x0d\x0a2008年10月,農行股改方案獲國務院通過。\x0d\x0a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正式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農行融資約221億美元,並成為全球最大的IPO,至此,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全部實現上市。\x0d\x0a2011年7月22日,中國農業銀行與英國劍橋大學劍橋海外留學生基金會在京簽署了《中國農業銀行劍橋獎學金諒解備忘錄》。\x0d\x0a截至2011年末,總資產達11.68萬億。\x0d\x0a2012年11月23日,國家住建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司信息化推進處吳旭彥處長一行來泰安就本項工作開展調研,並在泰安市公積金中心召開座談會。\x0d\x0a2012年12月23日,中國農業銀行2013年「金鑰匙春天行動」 啟動儀式在廈門舉行。\x0d\x0a2012年農行以康復扶貧貸款為推手,不斷推動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貧困殘疾人的自身發展能力。截至2012年末,農行累計投放康復扶貧貸款3.4億元,較2011年增加1.7億元,貸款支持助殘扶貧企業或項目42個,輻射8731戶殘疾人農戶,戶均增收8990元。\x0d\x0a2013年2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農業銀行《城鎮化建設與金融服務全面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武漢舉行。

J. 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的發展歷程

中國農業銀行於1979年2月恢復成立,總部設在北京。
1979年2月23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恢復中國農業銀行的通知》。
1984年6月1日,農業銀行引進首筆世界銀行貸款。
1985年6月24日,中國農業銀行首次統一行名字體。
1985年6月25日,中央決定成立中國農業銀行黨委。
1997年,農行政策性業務剝離速度加快。
1999年,農行和工中建三家銀行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2004年,農行第一次上報股改方案。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總的原則是「堅持面向『三農』、
農行在香港成功上市
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
2007年9月,農行選擇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四川、甘肅、重慶等八個省(區、市)開展面向「三農」金融服務試點。
2008年1月23日,農業銀行明確提出「3510」奮斗目標和發展戰略。
2008年3月,農行開始推動在6個省11個二級分行開始「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
2008年5月底,「三農」金融服務第一階段試點結束。
2008年8月,農行總行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全面推動全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
2008年10月,農行股改方案獲國務院通過。
2009年1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10日農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開業,農行加快國際化戰略布局。
2010年7月15日,農行公司網上發行的103.10億股在上交所掛牌交易;H股交易7月16日在香港上市,至此,四家國有大行將全部完成「A+H」兩地上市。農行A+H股IPO在全球募集221億美金,成為全球歷史上最大IPO。
2015年3月23日,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由黃浦區徐家匯路599號喬遷至浦東新區農銀大廈。

閱讀全文

與農業金融服務改革試點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股權變更計算 瀏覽:500
金蝶期末調匯匯率 瀏覽:515
華泰證券怎麼用手機交易記錄 瀏覽:559
軍工基金理財 瀏覽:277
長城金融成都分公司 瀏覽:252
上市公司在澳門有金融公司 瀏覽:103
怎麼關閉傭金寶的理財 瀏覽:22
南瑞股票大跌 瀏覽:518
騰訊理財余額寶能買兩種基金嗎 瀏覽:280
母嬰市場上市公司 瀏覽:624
融資租賃中內含利率怎麼算 瀏覽:826
當代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瀏覽:450
萬達貸交易密碼到上線 瀏覽:823
證券研究方法論 瀏覽:753
京東金融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瀏覽:879
2019年5月5日美金匯率 瀏覽:924
孟晚舟指控金融機構 瀏覽:394
醫療投資集團排名 瀏覽:188
成熟國債期貨最小變動價位 瀏覽:549
存金寶周五價格不顯示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