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險公司會倒閉嗎或者捲款跑嗎
對保險公司破產倒閉這個問題,阿寶叔開門見山說三個點:
1.保險公司設立門檻高,運營監管嚴格,安全系數高
2.保險公司破產也是可能的
3.即便破產,我們的保單也基本不受影響 一
保險公司破產?難!
有人來問保險公司破產的問題,我一般都會先抬出一個事實:中國大陸自1980年恢復保險業務以來,還沒有保險公司破產的記錄。
為什麼?因為保險公司的設立、運營、破產退出,後面都有一套嚴格的監管機制。
先說設立。
《保險法》第六十八條規定:
這個條款的意思是:承接了一堆爛債的新公司,這只基金會給它補償,補償額度即以上面的90%、80%為限。
有了保險保障基金的幫助,承接了破產保險公司合同的公司,就不會受拖累,影響經營。
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的人壽保險合同只是直接發生了轉讓。只要是保險合同規定的,不管到了哪家公司,都不會更改。
Ps:雖然保單在轉移之後效力不變,但是有些合同的投資收益還是會有變化,比如分紅型的分紅,本身就是波動的,它來自於保險公司自身的收益分配。這家保險公司都破產了,自然談不上分紅。
四
小結
寫到這里,阿寶叔可以直接說結論了:
保險公司不僅很難破產,概率太低,而且即便太作死破產了,我們的保單也基本不受影響。
② 中國倒閉的三家銀行除了海南發展銀行 還有兩家是什麼銀行
正式關閉的只有一家,海南發展銀行,簡稱海發行。中國被關閉的金融機構不少,如廣國投,華銀等等。
海南發展銀行倒閉過程: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海南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很多信用社通過高息攬存的形式發展業務。到1997年年底時,海南省已有幾十家信用社出現資不抵債、無法兌付到期存款等問題,並發生多起擠兌事件。最終海南省政府決定讓海發行兼並這些信用社,背起它們的資產和負債。
1998年3月22日,央行在陸續給海發行提供了40億元的再貸款用於「救火」後,決定不再給予資金支持。
1998年6月21日,央行發出公告:由於海發行不能及時清償到期債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央行《金融機構管理條例》,決定關閉海發行。
海發行關閉後,個人存款轉由工商銀行託管,由於公眾對於工商銀行的信任,並沒有造成大量擠兌。
而對法人(公司)存款則進行債權登記,待清算完後再行兌付,但是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近20年至今未完成清算。
(2)2018金融機構倒閉擴展閱讀:
事件啟示
首先,在海發行關閉事件中,我們看到其原因包括經營管理混亂、承擔接管問題信用社等。而在其背後,則是房地產泡沫崩潰可能導致金融失敗的殘酷事實。
上世紀90年代,海南房地產市場崩盤,導致包括信用社在內的金融機構出現大量不良資產,海發行則不幸成為這輪房地產泡沫危機的「犧牲品」。在當前房地產市場與金融體系關聯更加復雜的情況下,這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警示。
其次,在海發行遺留問題的背後,可以看到中國金融機構的退出制度尚未建立起來,這在客觀上阻礙了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步伐。長期以來。
中國的金融機構退出市場,往往都是行政性關閉,或者是關閉後走向行政性主導的破產,因此往往被人戲稱為「計劃性破產」。市場化破產機制的缺位,使金融運行的規范化、程序化、市場化都難以完全建立起來。
再者,海發行關閉的直接原因,就是儲戶因為恐慌引起的「擠兌」所造成的。擠兌的發生往往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儲戶在缺乏銀行的信息,二是由於存款缺乏安全保障,導致儲戶信心喪失。
其中的教訓,一是要求金融機構不斷提高運作規范性和透明度,使公眾能夠充分了解內部的風險收益特徵,二是要求盡快建立起中國的存款保險制度,成為挽救儲戶信心的「最終安全網」。
③ 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什麼中國是否存在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基本特徵:
金融領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標的急劇惡化,以至於影響相關國家或地區乃至全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主要表現有:
1、股市暴跌。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標志之一。
2、資本外逃。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又一主要標志之一。
3、正常銀行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並伴隨銀行擠兌、銀根奇缺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
4、官方儲備大量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5、出現償債困難。
(3)2018金融機構倒閉擴展閱讀:
從內需來看,一方面2008年後全球經濟增速顯著走低,2008—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僅3.4%,低於2002—2007年的4.8%;另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後陷入長期停滯,國家范圍內的孤立主義、單邊主義和保守主義明顯抬頭,造成全球經貿摩擦持續升級。
2018年3月以來中美之間的經貿摩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國際經貿摩擦增多,中國傳統製造業外需增長明顯放緩。
一旦國內外需求增速同時下降,中國傳統製造業將面臨產能過剩的挑戰。鋼鐵、煤炭、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航運、光伏、風電、石化被稱為中國「九大產能過剩行業」。
2008年至2014年,鋼鐵、電解鋁、水泥、煉油、平板玻璃、造紙等行業產能利用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國際製造業中,產能利用率的警戒線通常是75-80%。
到2014年,中國鋼鐵、水泥、煉油和其他行業的產能已低於國際警戒線。
參考資料:網路-國際金融危機
④ 倒閉的證券機構
證券公司涉及的客戶眾多,一旦發生破產等風險事件,將會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甚至危及公共安全。目前,我們國家有足夠的措施在這類公司破產時保護投資者的資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投資者不需要太擔心。他們將有足夠的時間將資產轉移給客戶,並有足夠的資金彌補損失。當這類大型金融機構出現重大危機,導致經營難以為繼時,中國通常會以託管經營或資產重組等對公共財產損害最小的方式處理危機。
擴展信息:
1.在證券行業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幾次證券公司的倒閉事件。從2002年到2006年,至少有20家證券公司破產,包括南方證券、華夏證券、漢唐證券等一些知名證券公司。從過去這些證券公司的破產經歷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在破產的證券公司開戶的投資者會遇到的一些情況。
2.南方證券由建行承辦。
曾經的南方證券
2004年1月,由於客戶80億備付金被挪用,自營業務巨虧,中國證監會和深圳市政府接管了南方證券。
2005年2月,央行提供80億元再融資,幫助南方證券支付保證金。
2005年9月,在原南方證券基礎上重組的中國殷鑒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在深圳成立。這就是後來被中央匯金收購的中投證券。
3.華夏證券由中信建投承辦。
曾經國內前三的華夏證券,先是無限制的擴張投資各種行業,然後違規坐莊,再違規委託理財。最後因為挪用客戶存款,財務成本過高而萬劫不復。2015年12月15日,中國證監會、北京市政府停止證券業務活動,吊銷業務許可證。
在此之前的2015年8月,中信建投收購了華夏證券的全部證券業務,華西證券名存實亡。
⑤ 19家系統銀行不可倒閉的原因
19家銀行上榜「大而不能倒」名單
喻觀財經
2021-10-15 22:56 · 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
文 |俞燕
編 |吳戈
出品 |喻觀財經
13年前的那場試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讓數家金融業百家老店轟然而倒。比如最近總是被人們重提的雷曼兄弟,比如與中國淵源深厚的AIG。
這場危機,讓各國的監管者們認識到,如何對這些「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監管是多麼重要。
這些「大而不能倒」的銀行,有個專業術語叫系統重要性銀行(SIB),即指那些規模大、業務復雜性高、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強、在金融體系中提供關鍵服務的銀行。其風險具有外溢性,其經營情況的穩定程度,對於整個金融的穩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危機過後,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已成為全球銀行業監管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2011年11月,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發布《針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政策措施》,提出針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計劃,同時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G-SIFIs)名單。
而我國用了三年時間,把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體系框架初步構建起來。
2018年11月,一行兩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銀、保、證行業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評估識別、附加監管和恢復處置的總體政策框架。
2019年11月,PBOC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並在一年後(2020年12月)發布了正式版本《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下稱「《辦法》」)。
2021年4月,PBOC和CBIRC聯合發布了《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並在六個月後的今天發布了《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下稱「《規定》」)。
《規定》的正式發布,標志著我國初步建立了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的一般性框架。
而業內都在關注,誰會上榜這個名單。
根據本次官宣,共有19家銀行入選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包括6家國有商業銀行、9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4家城市商業銀行。
從上榜家數來看,少於此前業內的預測。從名單來看,各選取了不同性質、規模和風險狀況的銀行。在上榜銀行中,唯一的未上市銀行便是廣發銀行。
上榜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意味著監管部門對這19家銀行要有更高的監管要求。就譬如學霸的自我要求和外部要求,顯然要高於學渣們(並沒有說未上榜的銀行不好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