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金融BPO的含義與外包有何區別
所謂金融BPO,是指金融業務流程外包。這一在歐美流行的商業模式,即將其公司業務運營過程中耗費大量人力的企業服務及操作中間環節,外包到人工成本比較低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全球BPO業務總量為1.2萬億美元,主要市場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
而在我國,這還是一個新興行業,目前只有中小型商業銀行的業務流程實行了部分外包。但面對如此誘人的新興市場,上海的後台金融中心早已做好准備。目前,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內的上海銀行卡產業園已經吸引了中國銀聯、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太平人壽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等金融機構,它們將自己的徵信中心、結算中心、災備中心、金融資訊產品技術中心等都搬到了這里。據了解,6萬平方米的BPO功能平台已經啟用,近40萬平方米的新平台正在醞釀建設當中,已有5家外資銀行的金融BPO業務正在洽談之中。
外包是一種戰略性經營轉變和創新,從而達到降低風險,增加企業的靈活性和改善企業效益的目的。同時,供需雙方形成了一種新的戰略性合作夥伴關系,以及一種新的服務供應鏈管理。 外包服務可以提供快捷和有效的渠道獲取關鍵的知識和專業人才,由此可以明顯地改進業務流程管理,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顯然,BPO是外包當中的一種,他們是一種包含關系.
參考資料::qtxny.gov./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881
過渡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啟下指連線上面的並引起下面的。語文課文中承上啟下是指過渡句或過渡段所起的作用。承上是總結上文內容,啟下就是引出下文,或概括下文的內容,承上啟下句在全文起過渡作用
當然有區別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同一詞用在不同語境意義可以完全不同 何況意義本就不同的兩個詞呢 建議分別網路兩個詞 可檢視意義用法 我就不在此班門弄斧了 希望幫到你 記得採納呢
模擬光滑斜面,勻速直線運動,
虛擬光線,力線,磁場線
含義(客觀內涵)、含意(主觀定義)
含義:(詞句)等包含的意義:含義深奧。也做「涵義」
含意:(詩文、說話等)含有的意思:猜不透她這話的含意
呈現一般表示外在的態勢,我們用肉眼或者稍加推測就能夠知道的;體現則是這種態勢所能歲檔表達的東西,是一種深層的狀態,我們認識到這一點一般需要一個思維過程方可。如當今國際關系呈現出各種樣式,體現碰雀握了各種利益的復雜性。
采購,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條件下從供應市場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企業資源, 以保證企業生產及經營活動正常開展的一項企業經營活動。是指個人或單位在一定的條件下從供應市場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自己的資源, 為滿足自身需要或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開展的一項經營活動。采購是一個商業性質的有機體為維持正常運轉而尋求從體外攝入的過程。
B. 金融服務領域有哪些方面的創新
由於競爭激烈,金融機構多以延伸服務來爭取更多客戶。
1.客戶需求的延伸:過去金融機構的服務只限於滿足金融業務的現實需求,而現在金融機構開始研究和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如銀行向客戶提供貸款,除了滿足客戶融資這個需求之外,還可以通過該業務顯示客戶的信用度,滿足其將來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等潛在需求。銀行可以通過公開信用評級結果、頒發信用等級證書、追加授信額度等方式滿足客戶的這種潛在需求。
2.金融服務內容的延伸:過去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服務僅限於金融業務范圍,但個性化營銷提倡銷售人員像交朋友一樣與客戶相處,對客戶在金融業務以外的某些需求也應盡力滿足,以密切與客戶之間的關系。
3.金融服務場所的延伸:長期以來,金融機構一直習慣於櫃台服務,在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形成過程中,金融機構的服務場所逐漸延伸到客戶的工作場所。而現在的金融服務則延伸到更廣的范圍,金融機構的主動營銷方式及服務手段的電子化,使社區、家庭都可以成為金融服務的場所。
4.金融服務種類的創新如果金融機構的服務種類單一,即使金融機構銷售人員的營銷能力十分強,客戶也會棄之而去。所以,豐富的金融服務種類是金融機構銷售人員營銷的有效工具。因此,各金融機構在傳統的金融服務之外,紛紛增加金融服務的種類。如理財服務、投資咨詢、財務顧問、擔任中介、項目融資等中間業務,漸漸成為金融機構的新寵。
C. 可以用什麼經濟理論分析中國服務外包業的發展現狀,怎麼分析
摘要]在新一輪的全球產業轉移中,軟體服務外包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形態和服務貿易模式,並且正在迅猛發展。作為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重要推動因素,國際軟體服務外包為尋求服務業發展的中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遇。本文在對中國軟體服務外包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中國承接國際軟體服務外包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展開了討論,進而對中國發展賀拿高軟體服務外包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中經評論·北京)縱觀產業發展史,共經歷了三次「全球化浪潮」。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實質是「市場全球化」,即通過國際貿易來拓展市場,大量的企業被新市場的遠大前景吸引而向海外拓展。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在50年前發生並持續至今,其實質是「生產全球化」,即跨國性的大企業紛紛在低薪資國家建立製造性工廠,開始了大規模的藍領職位轉移,而中國則在20世紀80年代後成為這種轉移的主要受益者,以無可爭議的優勢奪得「世界工廠」的美名。現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即「服務全球化」正向我們走來,其實質是借著互聯網和電信技術的廣泛普及,服務業正在經歷與製造業相似的變化:由生產成本高的地區轉移到成本低的地區,大量服務性、知識性的白領職位也.正在進行轉移。
當前金融危機帶來了世界范圍的產業結構調整,軟體服務外包日益成為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當前國際產業轉移新趨勢,是一個全新的、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產業。它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即:積極承接國際軟體服務外包業務、大力發展軟體服務外包產業,培育國際競爭力、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外貿增長方式,這些對於在該領域起步較晚的中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全球軟體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是最符合新興工業化要求的全新產業形態,軟體服務外包作為一種新的商務模式,近年來發展勢頭十分迅猛。伴隨著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軟體服務外包已經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推動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發展迅猛,交易規模不斷擴大
據統計,全球的軟體和信息服務市場持續增長。2007年的軟體與信息服務市場規模已達到8139億美元,其中軟體服務達1176億美元。2008年的全球離岸服務市場超過6800億美元,全球信息技術外包(ITO)的離岸外包業務主要集中在軟體服務外包,佔了42.1%,特別是軟體開發與維護的環節;而全球業務流程外包(BPO)最大的離岸外包業務則是客戶服務,財務會計業務離岸外包增長速度最陝。
伴隨著全球離岸服務市場的發展,外包的職位也越來越多。目前白領工作流向較低勞動力成本國家的數量急劇增加。在過去3年裡,美國約有40多萬個白領服務業工作崗位被轉移到海外。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在全球經濟發展與國際競爭中的地位也日漸提升。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實力較強的企業,都開始不斷地將生產性軟體服務外包出去,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敏沖(二)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智力附加值增加,成為高端就業的主力軍
發展軟體服務外包是新時期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戰略選擇。軟體服務外包禪尺屬於高端服務業的范疇,是「綠色產業」,零污染、知識含量高、資源消耗少,而且附加價值高,可以加快服務業發展和升級。實踐表明,軟體服務外包已逐漸成為推動現代服務業向高端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突破口。
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使外包所需的技術知識水平提高,全球知識型軟體服務外包興起。許多公司不僅將數據輸入、文件管理等低端服務轉移,而且還將風險管理、金融分析、研發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業務外包出去。軟體與信息外包逐步由操作外包向智能外包等高端發展,技術型、知識型的比例越來越高,軟體服務外包所需的知識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發包商與供應商的簡單關系向新型的戰略夥伴關系發展。目前軟體服務外包不僅局限於發達國家和一些大公司,許多發展中國家和一些中小企業甚至個人,為了降低成本也將部分業務外包出去,外包的客戶范圍不斷延伸。與此同時,外包的承接國家也越來越多,一些發展中國家紛紛參與到承接國際軟體服務外包的行列中來,如印度、中國、俄羅斯、韓國、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委內瑞拉、孟加拉等。全球外包接包市場集中在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印度軟體業800/0的收入來自美國的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業務,而歐洲市場絕大多數份額則被愛爾蘭所包攬。隨著全球產業梯次轉移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國、菲律賓、俄羅斯正成為新的接包力量。2008年從事全球信息與軟體外包的總就業人數已達1.4億人。
(三)設計研發服務向發展中國家進行離岸
隨著部分發達國家的本國適齡勞動力數量持續下滑、各行業面臨的競爭和利潤壓力與日俱增,軟體服務外包和離岸正成為跨國企業全球布局、應對競爭並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同時,軟體服務外包和離岸的新形式和新機會層出不窮,IT基礎設施服務和設計研發服務將成為推動離岸繼續飛速發展的新動力。通信成本不斷降低以及電信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使得人員成本在IT基礎設施運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領先的跨國企業紛紛開始將IT基礎設施服務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離岸外包,設計研發服務向發展中國家進行離岸正成為另一個新興潮流。受離岸目的地(國)低成本勞動力、人才儲備以及接近當地市場和生產等因素的驅動,跨國企業正在將設計研發向東歐、印度、中國等地進行轉移。對於後發國家,發展離岸外包服務將推動國民經濟中關鍵部門和產業的轉型,並通過人才、知識和基礎設施的聚集,創造出一個自主創新的良性循環。通過引進國際領先的軟體服務外包供應商和客戶並開展積極合作,能夠幫助提升後發國家企業的技術、管理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同時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勞動力和人才以持續推動產業的創新和科技進步。
二、中國軟體服務外包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繼上個世紀製造業全球大轉移之後,如今,軟體服務外包與離岸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新一輪全球產業革命和產業轉移趨勢。面對這樣的全球趨勢,中國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選擇和機遇,需要立足獨有優勢,把握新興機遇,積極面對挑戰,快速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中國軟體服務外包產業面臨的機遇
全球軟體服務外包業務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的,90年代中期以後獲得較快發展,進入新世紀,全球軟體服務外包仍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中國軟體服務外包盡管起步較晚,但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提出,雖然中國的承接軟體服務外包綜合實力相對遜於印度和愛爾蘭,但中國以自身特有的優勢,正在成為印度的強有力對手,是一個公認的新興外包中心。
當前金融危機帶來了世界范圍的經濟衰退,在這一新的經濟形勢下,先發國家的第一要務就是降低成本,而如何降低成本,答案就是服務外包。從長期來看,外包不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於提高服務的專業化程度,相應地提升成本的有效性。由此,越是在經濟不景氣、生存成為考驗的時候,對外包的需求越會增長。例如金融服務業,其產值和規模將不斷擴大,而金融行業的流程外包離岸所帶來的成本節省,可達到40%-60%。
中國具有大量高素質、低成本的專業技術人才。據統計,2003年中國普通高校培養的計算機軟體專業人才約14萬人,比2002年增長57.3%,軟體及相關專業畢業生26.4萬人。國內工程師每月工資僅500美元,而印度為700美元,美國則高達4000美元;中國的IT勞動力成本僅為印度的70%,美國的1/8。美國《商業周刊》認為,中國低成本、富有才乾的軟體技術人才是開展IT軟體服務外包的一大優勢。美國企業軟體服務外包產業的源動力就是通過外包來取得最低成本、獲得最大利潤。斯坦福大學劉遵義教授指出,外包有利於美國企業降低成本,保證企業生存和進一步發展壯大;沒有外包,許多類似耐克的公司都將難以生存。
中國在基礎設施、國內市場,外商投資、與北亞的語言和文化近似性等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基礎設施為例,中國擁有世界級的電信基礎設施,可實現99.98%的網路連接率,能為主要軟體基地提供穩定、不間斷的雙電源供電。大約150個民用機場連接大部分一級和二級城市,超過30個城市擁有國際機場以及國際直達航班。中國經濟經過20多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和服務體系,投資環境特別是軟環境不斷改善,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使中國企業具有大規模承接服務業外包的客觀條件。中國擁有較好的人文關聯基礎,全國超過200萬日語、韓語人才,在與北亞的語言和文化近似性突出。目前,中國北京、上海、深圳、大連、杭州等幾個主要城市已形成了區域外包中心,在開拓日本軟體服務外包市場方面發展尤為迅速,已初步形成對日軟體出口開發的骨幹企業群。賽迪顧問(CCID)認為到2010年中國外包市場能夠達到7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0.2%。
為了及時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政府推動實施了「千百十工程」,推出相應的人才培訓計劃,鼓勵軟體服務外包企業取得國際認證,以大力推動中國軟體服務外包企業盡快做強做大。具體包括:安排軟體服務外包公共培訓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大學生增加軟體服務外包專業知識和技能,鼓勵軟體服務外包企業新增大學生就業崗位的各類人才培訓項目,重點培訓大學應屆畢業生和尚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以及軟體服務外包企業新任職員工;對符合條件且取得行業國際認證的軟體服務外包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並採取有效措施支持其國際認證的維護和升級;為軟體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性貸款和相關服務;支持軟體服務外包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承接國際(離岸)軟體服務外包業務。
(二)中國軟體服務外包產業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中國軟體服務外包從無到有,規模不斷擴大,領域逐步拓寬,業務范圍主要涉及電子信息產業、生產性服務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服務對象涉及日、韓、歐、美等。軟體服務外包的業務量不斷增加,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中國現有的人力資源結構呈現「金字塔」形狀,即從事軟體服務外包的高端人才缺乏,具備綜合能力及較強應用能力的軟體人才不足,中間技術人才也相對不足,而處於金字塔底端、對技術要求不高的低端普通軟體人才數量充足。事實上,當前發展軟體服務外包對於人力資源結構的需求呈現「橄欖球」形狀,對中間技術人才的需求巨大,這就進一步暴露出中國人力資源的供給與需求嚴重不符的問題;同時,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印度相比,中國相關工作人員的英語水平偏低,缺乏相應的語言優勢;此外,由於存在文化差異,中國相關從業人員對西方商業理念缺乏了解。
其次,國際市場開拓能力低下。國際軟體服務外包競爭日趨激烈,受語言、市場營銷能力、資金等方面的影響,中國軟體外包企業缺乏一批熟悉國際規則的專業人員,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較低。中國國內軟體企業大多尚無意識或能力在國際舞台上宣傳自己的產品與實力,對CMM質量認證不重視,缺乏熟悉跨國公司運作模式和規范的軟體人才。盡管許多美國和歐洲的軟體企業對與中國進行離岸加工合作很感興趣,但由於不了解中國的軟體行業及中國軟體企業的技術和質量水平,加之盜版嚴重,因而無法建立起對中國軟體企業的信任。政府與行業組織在這些方面也沒有有效地幫助企業建立起與國外市場和客戶的聯系。反觀印度政府,積極採取措施為承接軟體服務外包創造有利條件,搶占國際外包市場。一方面採取開放的人才培養和流動政策,為承接外包創造有利的人力資源條件;另一方面為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和信息咨詢服務支持,直接推動了印度軟體服務外包出口的快速發展。承接軟體服務外包已經成為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競爭的重點,而中國的軟體服務外包企業尚未建立起嚴格的管理制度,缺乏健全的研發和營銷網路,其技術人員與客戶溝通的能力較為薄弱,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企業對國際軟體服務外包的承接。
再者,國內市場融資渠道匱乏。軟體產業是高風險、高回報的產業,其成長離不開充足的、可有效運用的資金,因而風險投資對於軟體外包格外重要。中國當前的風險資本市場發育並不成熟,而大多數軟體企業又是民營企業,信用嚴重不足導致了融資難,投入到軟體產業的風險資本十分有限。銀行「貸款擔保抵押」的限制使得許多軟體企業因缺乏足夠的資本金或擔保而很難申請到貸款,缺乏資金直接導致小型企業無法發展壯大或過早地被淘汰出局。近幾年,雖然國家投入了一些政策性資金用於支持軟體企業的發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並未達到預期效果。當前軟體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仍是企業自有利潤的積累,而這種自我滾動模式使許多企業坐失了良好的發展時機。
最後,政府政策措施不協調,分散的政策難以形成集聚效應。軟體服務外包出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管理機構涉及財政部、商務部、科技部、工信部、海關總署等許多部門。目前由於政出多門、協調不暢、管理薄弱、政策含金量不高,中國軟體服務外包出口的後勁嚴重不足。另外,產業集聚是高技術產業發展普遍採取的模式,能夠產生顯著的經濟效應。以產業園區模式發展產業,能夠發揮區域各種資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協同效應,追求適合於區域具體特徵的區域發展道路。軟體服務外包也講究規模效應,但目前中國軟體服務外包發展布局較為分散,缺乏規劃布局引導政策;企業規模小,缺少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承接與開發大型軟體服務外包項目能力不足,集聚效應受到較大制約和影響。
三、加快發展中國軟體服務外包產業的政策措施
全球軟體服務外包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對中匡I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它對研究制定和實施促進軟體服務外包發展的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研究制定軟體服務外包發展規劃
認真研究中國發展軟體服務外包的產業優勢和發展方向,結合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和服務貿易發展戰略,制定軟體服務外包發展規劃,明確將軟體服務外包產業作為國家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點,設定明確的產業發展目標(例如在出口、就業方面的目標),研究服務促進政策。一要制定軟體服務外包企業認定標准,與高新技術企業和軟體企業認定標准相銜接,為政策支持奠定基礎。二要制定引導跨國公司投資中國軟體服務外包的有關政策,給予人力服務、基礎設施便利等優惠扶持,將軟體服務外包納入外商投資企業鼓勵類目錄。三要加大服務貿易出口政策支持力度,推動設立國家軟體服務外包發展基金,制定和完善服務貿易出口補貼、出口信貸和停用保險政策。四要進一步放寬條件,降低標准,將中國軟體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納入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區域范圍,鼓勵企業到境外設立研發和營銷機構。五要加強對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建立或委託相應研究機構,借鑒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和教訓,持續跟蹤、調查、研究中國開展軟體服務外包業務的條件和發展情況,對產業發展中可能遇到的政策、法律、市場、社會以及技術發展等問題作出預研,並發布研究成果以引導企業正確決策。
(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稅收扶持政策
經認定的軟體服務外包企業,可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可考慮免徵軟體服務外包企業營業稅;適度減免個人所得稅等。政府部門協力整合資源,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對軟體服務外包產業的支持,重點資助服務人才培訓、建設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和公共技術平台、申請國際認證和評估等。
加強對軟體出口現行各項鼓勵政策的宣傳,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扶持效應。軟體企業出口軟體、進口自用設備等按照現行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財稅部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結合軟體及相關信息服務出口的趨勢和特點,繼續研究適用的稅收鼓勵政策。各部門協同配合,規范軟體及相關信息服務出口模式,簡化管理程序。對軟體和相關信息服務出口所必需的暫時進口貨物,可按照海關的有關規定予以延期出境。
(三)加強資金支持和引導力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各相關部門通過現有資金渠道,繼續加大對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和軟體出口基地的資金投入,並根據基地的發展情況逐年增加。充分利用中央外貿發展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鼓勵軟體企業自主創新、採用國際標准實施軟體開發過程管理,加大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和境外知識產權保護的支持力度。鼓勵國家政策性銀行為軟體和信息服務出口項目提供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並針對軟體企業特點給予扶持。鼓勵政策性信用保險公司為企業提供出口收匯保障、商賬追收服務和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便利。加大對軟體及相關信息服務企業的支持,允許軟體及相關信息服務企業根據實際經營需求保留外匯。
形成多方融資渠道,加快軟體外包產業與金融業的融合。一方面建立軟體產業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對軟體產業的風險投資,由國家扶持成立風險投資公司、設立風險投資基金。另一方面安排一部分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用於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化項目,建立各類發展基金,如電子發展基金、863計劃、火炬計劃等,通過開放創業板,完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有力促進產業發展。對於軟體企業來說,風險投資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更有中小軟體企業缺乏的先進管理、市場經驗、成長模式、策略夥伴、國際思維方式和對外合作通道。
(四)建立創新型軟體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模式
軟體服務外包業務屬知識密集型產業,需要有素質較全面、符合實際需求的軟體專業人才。當務之急,就是要結合中國軟體出口和軟體服務外包的發展實際,創新和完善人才培訓方式,鼓勵社會力量介入,針對不同企業(如軟體開發、軟體服務外包)、不同市場(如歐、美、日)的需求實施定製化培訓,強化動手能力和實際業務流程訓練,提高人員培訓質量。目前中國正在推廣軟體學院制度,今後軟體技術學院(校)對人員的培訓方向要配合外包特別是軟體服務外包的市場需求。另外,政府將鼓勵作為發包商的、有培訓能力的跨國公司與國內機構合作,開展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並在培訓後吸納人員就業;鼓勵中介機構如行業協會等與培訓機構合作建立人力資源庫,搭建中國外包服務業的人力資源供應鏈。
(五)加快完善嗽件園服務體系
軟體園是全球軟體及軟體服務外包發展普遍採取的模式,比如美國有四大軟體產業基地:矽谷地區、猶他州、西雅圖和東部地區;印度軟體產業形成了以班加羅爾為代表的在地理分布上相對集中的軟體企業群體;韓國有大德科技園區;台灣有新竹軟體園等等。軟體園服務體系可以同中央、地方各級政府緊密配合,打造軟體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平台,共同建立新的政策體系和新的產業支持環境;在此平台之上,軟體園充分發揮企業的專業能力,提供差異化、專業化服務,使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軟體園品牌效應凸顯。實踐證明,國內外成功的園區運營都遵循「市場化、差異化、企業化」的基本原則。
依託園區的比較優勢、基於合理的產業定位、圍繞產業的主導產品及其上下游產品來招商引資,引進高端產品生產技術,擴展技術鏈,營造主導產業,延長產業鏈,實現產業上的縫合斷層、填補空白、調整結構,形成完整產業鏈。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產業配套協作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產業鏈一旦形成,必然會吸引更多的垂直和協作關系的企業前來投資配套與服務,由此形成產業集群,推動園區及區域經濟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此外,軟體園區的設立依託大企業、龍頭企業,大企業在哪裡,哪裡就成為軟體園,並鼓勵配套企業集聚,享受一致的優惠政策。可以發動國內軟體服務外包供應商或是准備轉向軟體服務外包業務的軟體企業,自主組成發展軟體服務外包及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業務的中介組織,加強服務體系建設。設立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公共信息網路平台,提供相應的融資支持;制定差異化的地區軟體外包促進政策。
(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培育有利於軟體服務外包發展的產業環境
各部門協同配合,推動軟體及相關信息服務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提高企業誠信度,完善行業誠信制度建設,減少由人員流動帶來的知識產權泄密。鼓勵國內外中介機構加強交流與合作,通過多種方式,為軟體及相關信息服務出口企業提供客戶資信評估服務。繼續積極推行軟體正版化;鼓勵軟體出口基地設立境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台,支持和指導軟體企業到境外申請專利、著作權、商標等知識產權,對申請和維護費用、代理費用等給予補貼。
軟體服務外包產業對知識產權保護、數據安全環境的要求高,因此政府要積極探索,創造承接軟體服務外包的政策高地,從市場准人、海關監管、外匯管理、財稅激勵政策、配套資金引導、融資扶持、專業認證、人才培訓、行業管理等方面營造良好環境,降低軟體服務外包的交易成本。同時,要盡快建立與國際制度接軌的法律制度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法,加快形成有利於知識產權創造、保護與運用的體制。構建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與相關執法部門間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嚴格依法行事,堅決打擊破壞市場信用的各種違規違法行為,建立有利於保護知識產權、企業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的良好的市場環境。
四、結語
從全球發展趨勢看,軟體服務業國際轉移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新政策的出台、法令法規的頒布、中國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國內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國際服務業向中國的轉移將從淺人深縱向發展。但是目前國內承接軟體服務業轉移的一些因素,嚴重製約了中國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服務」的轉變。面對這樣的問題,中國應該吸取他國尤其是印度發展軟體服務外包的寶貴經驗,為中國發展軟體服務外包提供有效借鑒。
在以製造業為重心的20世紀,中國憑借人力資源成本優勢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新世紀這場以軟體服務外包業打頭陣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國能不能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服務」的順利飛躍?關鍵在於:在軟體外包國際市場多元化的格局中,創立自己的品牌,生產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服務產品,在大力發展軟體服務外包的同時,避免貿易摩擦的出現,為中國的貿易發展贏得-個良好的國際環境。
D. 金融外包產業是什麼
金融服務外包financial service outsourcing
金融外包是指金融企業持續地利用外包服務商(可以是集團內的附屬實體或集團以外的實體)來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擔的業務活動。外包可以是將某項業務(或業務的一部分)從金融企業轉交給服務商操作,或由服務商進一步轉移給另一服務商(即「轉包」)。金融外包始於二十世紀70年代的歐美,證券行業的金融機構為節約成本,將一些准事務性業務(如列印和存儲記錄等)外包。到了90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術升級的推動下,金融外包主要集中在IT領域,涉及整個IT行業。據統計2005年整個IT行業的支出中有45%為外包支出。近年來,盡管與IT相關的外包仍佔到全球外包業務的三分之二左右。但在金融外包領域,隨著離岸外包和整個經營過程外包BPO(bussiness-process outsourcing)業務的崛起,外包安排的日漸復雜,金融企業從外包中獲得的利益大大提高,金融外包也成為國際外包市場的主流。隨著我國金融領域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競爭的日益激烈,國內金融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根,必須了解國際金融外包動態,借鑒國外金融外包的經驗,把現有的資源集中到核心業務上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綜述:
全球金融服務機構越來越多地將原先自行承擔的業務轉交外包服務商完成。監管當局進行的行業調研顯示,金融服務機構已將相當一部分的業務外包出去,外包的安排也日漸復雜。
金融服務機構通過外包,可以將風險管理及合規等職責轉交給不受監管且能進行離岸操作的服務商進行運作。
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服務機構如何能對所負責的業務及風險控制保持信心?如何能知道自己的業務是否遵循了監管要求?當監管當局質詢時,這些機構又怎樣能表明自己確實在按章辦事?
為回答上述問題並指導受監管的金融服務機構(受監管實體),聯合論壇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為外包制訂高級指引原則。
本文對有關主要問題及風險做了詳細說明,並闡述了作為參考標準的高級原則。這些原則適用於銀行、保險及證券業。每個行業的國際委員會可根據這些原則制定更為詳細和有針對性的規定。
目前外包日益成為降低成本及實現戰略目標的手段。其中涉及到的領域包括:信息技術(如應用開發,編程及解碼)、專業運作(如某些金融、會計領域, 後台業務及處理、管理活動)、執行合約功能(如客服中心)。行業報告及監管調查表明,在金融公司安排外包的過程中,其它公司(包括公司集團內的相關公司及服務商)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個受監管實體的職能與業務可通過多種方式來執行,有關職能可拆分為產品製造、市場營銷、後台支持與分銷等。如果各種職能的實施地點不同,但仍由本實體內部的部門來負責,則此類情況就不屬於外包。該實體應在常規風險管理框架內防範有關風險。
當前更為復雜的外包安排不斷涌現。在每種安排中,無論服務商是否受到監管,但都要受到聯合論壇原則的約束。
各種行業及監管報告指出,外包涉及風險轉移及管理方面(多與跨境業務相關)的問題。各行業與監管當局認為,受監管實體越來越多地依賴外包業務,可能會影響到其管理風險及服從監管要求的能力。另外,監管當局還擔心:受監管實體採取適當措施管理風險及遵守監管要求的能力,可能因外包而難以有效向監管當局表明。
在外包業務引起的這些問題之一是對外包業務的過分依賴會嚴重影響到受監管實體的可持續性及其履行客戶責任的能力。
受監管實體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降低風險:制定全面與清晰的外包政策、建立有效風險監管流程、要求外包公司制定應急計劃、協商達成合理的外包合同、分析服務商的財務與基礎設施狀況。
監管當局能夠通過以下措施減少外包過程產生的問題:在評估單個公司時充分考慮業務外包情況、在分析系統風險時要考慮服務商的風險集中問題。
監管當局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受監管實體如何能保持強有力的公司治理。監管當局也擔憂業務外包會影響受監管實體履行監管義務。除非市場與監管當局的影響聯合起來形成有效的約束力量,否則隨著金融行業對外部服務商依賴程度的加深及IT技術的迅速發展,業務外包可能導致系統性問題。
定義:
外包是指受監管實體持續地利用外包服務商(為集團內的附屬實體或集團以外的實體)來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擔的業務活動。
外包可以是將某項業務(或業務的一部分)從受監管實體轉交給服務商操作,或由服務商進一步轉移給另一服務商(有時被稱為「轉包」)。
受監管實體將外包的高級原則運用到具體的外包業務時,應考慮以下問題:第一,應根據外包業務對受監管實體業務的重要性來應用。第二,外包實體與服務提供商之間的附屬關系或其它關系。當需要對附屬實體運用外包原則時,可做適當修改,使其體現出集團內部外包業務風險的差異。第三,服務商是否受獨立監管當局的監管。
按此定義,外包不包括購買合同。此處「購買」被定義為:從供應商取得服務、貨物或設備,但買方不轉移與客戶有關的財產權信息或與其商業活動相關的未公開信息。
受監管實體是指由監管當局授權從事受監管活動的機構。本文提出的原則即是針對這樣的實體。
外包服務商(或稱服務商、第三方),是指代表受監管實體承擔外包業務的實體。
監管當局是指所有授權受監管實體從事任何受監管業務並對該業務進行監管的機構。
金融外包發展趨勢 :
金融機構將業務外包已有多年歷史。例如自1970年以來,證券行業的金融機構為節約成本,將一些准事務性業務(如列印及存儲記錄等)外包。
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術升級的推動下,外包交易的規模已相當可觀並涉及整個IT行業。
隨後,外包出現在人力資源等更多的戰略領域。同期出現了一種名為「業務處理外包(BPO)」的新形式,是一種點到點(end-to-end)的商業鏈外包。在BPO中,金融機構與服務商的關系也由傳統的服務提供轉變為戰略合作。
外包的另一個趨勢是 「離岸化」,即將業務外包到境外。許多跨國公司試圖通過建立離岸交易及服務中心來提高本機構整體的效率。金融機構除將業務外包給服務商外,也會把一些業務交由海外附屬機構來完成。
表1列出了在印度從事外包業務的若干金融機構及其人員規模。
表1 在印度從事外包業務的若干金融機構(2003)
E. 上海金融谷的項目規劃
上海金融谷的整體規劃是:一個金融新城,兩個交易中心,三大創新體系,四個核心功能,五類服務平台。
1、一座金融新城
規劃1000畝以金融局拆念服務外包和互聯網金融為主題的全產業復合型基地,加速推進輻射長三角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特色功能區建設。以創新型、智慧型和生態型的服務園區,為助推桐困新型城鎮化建設注入全新內涵。
2、兩個交易中心
(1)信貸交易中心:為客戶提供信貸業務受理、評審、放款、交易一站式服務
(2)股權(基金)交易中心:提供股權、基金發行上市服務和場外櫃台業務交易
3、三大創新體系
(1) 模式創新:構建以互聯網金融為核心的金融服務全產業生態鏈,打造產業、地產和資本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推動產業園形態不斷升級和進化。
(2) 平台創新:圍繞園區產業發展,構建資源整合、技術和業務服務系統平台,並不斷充實、改進和完善。
(3) 運營創新:以綜合服務促進園區產業運營和發展。
4、四項核心功能
(1) 金融服務產業集群:為產業集群的形成和運營打造良好的服務和生態環境。
(2)創新金融:建立創新金融平台體系御拿,探索金融創新的有效模式,發展互聯網金融為核心的創新型金融。
(3)服務外包: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外包,成為金融機構服務支持中心。
(4)科技孵化:為科技企業和創業型企業提供政策扶持和配套的基金、貸款及融資輔導等一攬子金融服務
5、五類服務平台
(1)統一的營銷平台:為園區企業提供統一的品牌宣傳和業務推廣服務。
(2)統一的人力資源平台:提供人力資源引進、開發、管理全面服務。
(3)統一的資本投融資平台:為園區企業提供金融及資本運營服務。
(4)統一的園區運營平台:為園區企業提供流程建設、供應鏈管理等系列服務。
(5)IT運營支持平台:提供統一的信息系統軟硬體設施與運營服務。
五類平台共同促進入駐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形成財富增值最大化。
F. 金融外包是什麼意思
簡單點說,就是金融企業將自己的應該自己完成的部分工作,外發給其他企業承擔。比如說,銀行需要ATM機,但是他自己不會生產和後續維護,這個工作就可以金融外包給專業的技術公司來生產和維護這些設備。
G. 國家對金融外包服務的政策,以及外包服務現狀,導向。跟國外的對比情況
我國承接金融服務外包的策略
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並借鑒印度發展金融服務外包的成功經驗,我國在承接金融服務外包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政府制定支持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印度的經驗表明,政府對外包產業發展的支持很重要。這一方面需要成立金融服務外包的行業管理機構和專項發展基金,以行業協調和互助的方式推動外包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政府應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積極出台隱私信息保護等法規,增強國外客戶對安全的信心;改善服務模式和服務效率,盡早出台專門針對外包產業的優惠政策;採取減稅、免稅及減免房租等優惠措施降低企業運行成本。
(二)制定總體性外包承接戰略
金融服務外包的普及化為我國企業承接外包業務提供了廣泛的合作空間。我國企業承接金融服務外包的戰略要從暫時性、戰術性向長期性、戰略性轉變,根據新的形勢制定具有全局性、主動性特點的發展戰略,為企業的發展做好准備。另一方面,我國企業應改變自身的定位,從過去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加工廠」變為各大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夥伴,全面融入到各金融機構的業務中去。
(三)發揮比較優勢,挖掘細分市場,逐漸擴大業務承接范圍
各國都有自己擅長的金融服務外包的承接范圍,限於人力、財力資源的制約,在發展服務外包時不可能同時全面推進。所以,我國應該根據本國國情,分行業有計劃地選擇重點行業拓展外包領域。國內企業應分析和發掘自己的比較優勢,結合我國的勞動力和成本優勢,要增強自主創新和研發的能力,打造自己的競爭優勢,爭取全球服務外包的核心業務的承接。國內企業承接的外包業務通常是特定金融功能的業務,如客戶服務、金融分析、客戶系統軟體開發等,而業務流程外包等較復雜的業務則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因此,我國金融機構承接外包業務的發展空間還很大。這要求我國企業應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外包市場,包括信用等級評估、市場調研、後勤保障、計算機業務及系統的維護維修、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形象建設等通常業務,還包括一些新興業務及復雜程度較高的業務流程外包。此外,要發揮文化、地理上的優勢,從向韓國和日本金融機構提供IT外包服務開始逐漸擴展服務領域。隨著我國金融人才素質的提高,特別是英文水平的提高,為擴大金融外包項目流入我國提供了有利的基礎,金融機構應在細分市場的基礎上,提供專精式外包服務。
(四)建立業務動態監管制度保障服務質量
我國承包企業應在參照《金融服務外包》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制訂科學合理的外包承接流程,簽訂盡量縝密的相關承包合同,嚴格履行外包服務提供商的責任和義務,並採用接受發包單位的全面評估,以期最大限度降低承接外包服務的風險。我國承包企業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內部評估和審計制度,定期對承包業務的進展程度、質量控制和相關影響進行評價,以確保和完善業務承包的長期發展。同時,承包企業也應該制定全面的承包風險管理計劃,不但在承接外包業務時進行調查和評估,而且在合作過程中妥善處理承包業務以及與發包商的關系。整個合同期間,承包企業應監控承包業務的直接表現和潛在變化,確保業務的完成。這包括:承包企業能夠理解和達到金融機構的目標;承包業務的實施方案和進度計劃;業務進展和實施計劃之間的差異;業務進展是否嚴格履行承包合同條款;自身的財務狀況;外部環境變化造成的潛在變化。為此,在制定外包文件時需要注意服務外包的范圍、服務外包合同的規范性、服務商信用評級、服務外包中金融機構和服務商的權利和義務、服務外包出現糾紛時的處理程序等。
(五)建立業務風險管理體系和應急預案
我國的承包企業應遵循合法、風險控制、保護客戶合法權益、有效監管等原則,識別外包活動潛在的風險,借鑒國外金融服務外包監管的經驗,確立自己的符合金融服務外包監管原則的規范和制度。我國承包企業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和突發事件制定應管理體系和應急預案,對於承包業務的各種意外情形,如遇到不可抗力無法完成承包事務、內部技術或者骨幹人員的變動等影響承包合同履行等,應設計必要的應急計劃。
(六)培養外包業務專門人才
適用的專門人才是承接金融服務外包的基本前提。這就需要我國高校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辦學方向和課程設置,培養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專門人才。同時,行業主管機構或承包企業可以聯合高校進行職業資格認證和培訓,使大量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通用人才成為可以迅速進入工作崗位的專門人才。政府也應出台相關政策支持各類培訓機構對社會急需金融服務外包人才進行培訓,為金融服務外包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H. 聽說崑山正在轉型,做模具不行了嗎
先看看崑山對自己的轉型定位吧,
「全國率先」是崑山開發區給自己的新定位。在不斷做強做大電子信息產業,已實現3000億元產業基地的同時,崑山開發區又在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上衍生 出另一條「鏈」——光電產業鏈。崑山開發區內已集聚了龍飛高世代線、龍騰光電等一批核心項目,吸引上下游項目25個,總投資超80億元。目前,正在全速推 進龍飛高世代線、旭硝子、新世紀、東電等產業鏈中的關鍵項目建設,加快仁寶、神達、三星等企業增資擴股,盡快形成光電顯示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大「3000億 級」產業集群。
「一業獨大帶來的必將是產業發展風 險的增大,為此崑山開發區正努力向百花齊放的方向發展。」崑山開發區以豐田、六和等項目為重點,完善汽車零部件生產鏈,加強與VOLVO等知名企業溝通對 接,努力引進整車製造,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抓住行業企業龍頭,大力發展碳素纖維材料、LED光照明產業、太陽能光伏等新材料產業。
與崑山開發區相鄰的崑山高新區剛迎來了國批拿山,站在新平台上,崑山高新區正努力集聚創新資源,打造創新高地。
高新區負責人表示:「高新區要成立新一輪汽車整車、高級生物醫葯、OLED等五大產業招商團隊,突破產業鏈核心項目,同時加速重大項目的引進,密集啟動重量級項目建設,盡快產出,打造2個千億級、3個百億級的產業基地。」
功能轉型:造全新賽場
以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為重點,崑山高新區集聚、整合創新資源,引進和培養科技創新型企業和人才,加快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業化為目的、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和有效互動的科技創新體系。這正是崑山高新區推進自主創新、引領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經濟發展方式的「終南捷徑」。
在崑山高新區葦城南路和蕭林西路路口,一幢科技感十足的灰綠色現代建築分外顯眼。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工研院已經從藍圖變為現實,成為崑山高新區乃至整個崑山市孕育創新夢想的「超級伺服器」。工研院3年內將投入10億元,形成自主研發、技術服務、技術轉移及孵化、綜合配套和培訓五大功能,現已進駐平板顯示、機器人、小核酸等研究所及生物環保公共平台。
而在與高新區遙遙相望的花橋經濟開發區,服務外包在這里發展得熱火朝天。目前,花橋國際商務城服務外包基地、企業總部基地和海峽兩岸(崑山)商貿合作區三大產業載體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態勢。服務外包基地引進了一批金融產品研發、金融軟體開發、金融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較強的高端企業,一批金融BPO企業,一批金融IT基礎設施服務企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金融服務外包產業鏈。
體制機制轉型:亮制勝寶典
開發區的活力在於體制、機制。
12月16日,崑山開發區企業服務呼叫中心、企業高管健康中心同時成立,成為崑山開發區服務客商的又一創新舉措。站在「二次創業」的高平台上,崑山開發區提出了以新的理念謀劃長遠發展、以新的目標引領爭先進位、以新的形態塑造城市品牌、以新的功能支撐轉型升級、以新的機制激發創新活力的「五新」要求。
崑山開發區負責人說:「我們將在產業發展、功能支撐、用地融資、科技創新、幹部考核等方面,不斷進行大膽創新,使開發區真正成為改革創新的先行區、示範區。」
而在「後台花橋」通過「區鎮合一」等一系列制度創新,加快建設一流服務業集聚區和現代化商務城市,並全面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經圓敏悔過幾年的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商務城已經成為崑山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板塊之一。
開發區發展目標:爭當轉型升級的示範區、爭當高端產業集聚的示範區、爭當體制機制創新的示範區
爭當轉型升級的橘正示範區路徑
一、從以製造業為主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並舉轉型,在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促進新興戰略性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跨越發展,實現產業結構的拓展升級。
措施:從產業鏈招商向價值鏈招商轉變,搶得現代服務業的高端部分。立足自身產業發展狀況和發展特色,注重引進具有全球和區域競爭力和現代服務業項目。
二、從偏重引資向引資、引智、引技的融合發展轉型,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多渠道引進創新人才,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實現資源配置的集聚升級。
措施:重點要加大各類創新要素的集聚力度,加快引進國內外一流的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在全球范圍內吸引研發、創業型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為開發區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三、從規模數量的外延式發展向質量效益的內涵式發展轉型,加強政策引導,搭建創新平台,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創新能力的整合升級。
措施: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提高風險投資基金和創業擔保基金的規模和效益,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導,企業和社會投入為輔助的多元化、多格局科技投入體系。
四、從偏重依靠優惠政策驅動向綜合服務功能提升轉型,整合拓展開發區各項配套服務功能,不斷豐富親商服務內涵,提升開發區軟實力,實現發展環境的提檔升級。
措施:根據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不斷豐富服務內涵,提高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高效的優質服務,始終保持開發區在營造高水準、符合國際慣例、適應高水平內外資項目發展投資環境的領先優勢。
爭當高端產業集聚的示範區路徑
一、以「綠色、低碳」為導向,有限培育和發展以重大技術突破、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的新型平板顯示、新能源、新材料、醫葯及生物技術、智能電網等戰略型新興產業。
二、積極探索打造國家水準的服務業開發區,加快發展服務外包及研發設計、現代物流、金融保險、商務服務、信息咨詢、科技服務等高附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積 極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機構和營銷中心,進一步發揮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疊加效應。依託蘇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旅遊休閑等 綠色產業,做好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大文章,增強城市軟實力,全面提升城市競爭力。
三、通過實施傳統支柱產業提升計劃,促進製造業產業鏈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環節延伸。
其實崑山模具發展不是不行了,而是趨於成熟和飽和,資源配置很集中,現在沒有不賺錢的行業,只有會倒閉的公司,如果你能以獨特的服務或姿態進入這一行也是可以的啊,另外你完全也可以另闢蹊徑利用這些資源啊,現在人工成本升高,而崑山仍有大量企業入駐,不可能靠人去捏產品出來吧。只有思維放開了,拳腳才能展開!
你有創業的慾望和激情,但是缺乏經驗,願你了解深入一點再創業,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