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找准金融服務重點以服務

找准金融服務重點以服務

發布時間:2023-05-05 17:36:56

『壹』 以人民為中心優化金融服務

編者按:

為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動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中國銀保監會已於2019年正式啟動了「3·15」銀行業和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統一口號為「以消費者為中心優化服務」,旨在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強化服務意識,規范市場秩序,注重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消費者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知能力,引導消費者依法、理性維權,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在「3·15」來臨之際,《中國銀行保險報》策劃推出一期專題,從防範非法集資、提高金融服務適老性、謹防過度消費等角度進行介紹和提醒,引導金融消費者正確使用金融服務,了解自身權益;倡導理性消費觀念,培育良好金融消費生態環境,增強金融消費者獲得感。



投資謹記風險防範

記者 房文彬

理性投資 遠離非法集資

近年來,「e租寶」「錢寶」「泛亞」等重大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接連爆發,特別是2018年以來P2P網路借貸平台連續爆雷,給廣大投資者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很多老百姓的血汗錢都「打了水漂」。

「投資途徑太少是導致許多老百姓選擇P2P的原因。」國際關系學院經濟金融學院講師姚金偉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表示。

為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保護 社會 公眾合法權益,國務院頒布了《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律師協會會長才華表示,《條例》對非法集資的治理從「圍追堵截」調整為「疏」「堵」結合,對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治理體系的形成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表面上看,非法集資屬於金融領域違法行為,擾亂銀行業金融機構吸納存款的市場經營秩序。但在實踐中,以正常經營為目的的非法集資佔比愈來愈少,以『投資理財』為名、行騙取金錢之實的愈來愈多。同時,非法集資的外衣日益花哨,包裝日益復雜,隱蔽性日益提升,這就要求對非法集資風險的處置必須堅持『早發現,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才華提醒廣大老百姓,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務必謹記「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遠離非法集資。

2020年11月27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 財經 》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宣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到2020年11月中旬歸零。

雖然P2P網貸機構已全部清零,但並不意味著非法集資案件就能徹底杜絕,類似「仿冒銀行」等新型風險仍然不容忽視。北京市通商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忠表示,「仿冒銀行」是指個別公司從裝修、布置、機構設置和人員稱呼都和銀行一樣,使普通人誤認為他們是銀行而與其建立合同關系,導致財產損失。作為普通消費者,如何避免被「仿冒銀行」忽悠是個綜合問題。除了政府加強監管外,消費者應樹立理性投資、價值觀念,才能有效規避風險。

目前投資的渠道眾多,例如股票、基金、債券、貴金屬,以及銀行存款等。張忠認為,理性消費者應投資和自己知識水平以及對投資產品了解程度相匹配的產品,不要將資金投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營造依法理性維權氛圍

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在《為權利而斗爭》中寫道,為權利而斗爭是每個人的神聖義務。

在現實生活中,維護自己的權利要講究方式方法,採取非理性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尤其不應該用暴力來反對不公正,不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自己也容易因此付出極大代價。

做到依法合理維權,才更有利於推動問題的解決。例如監管就多次提醒廣大保險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或享受服務過程中發生糾紛的,可以通過正規渠道直接向金融機構進行投訴,主張民事權益,依法合理維權。

如何做到依法合理維權?張忠認為,消費者在收到類似「代理退保」「全額退保」「退舊買新更劃算」等「美好」信息時,應向可信賴的專業人士咨詢,比如保險公司客服等,不要僅聽推銷人員吹噓就輕率作出決定。消費者在權利被侵害時,應及時向主管機關(比如市場監督管理局、銀保監會等)或消費者協會咨詢並尋求幫助,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損失擴大並挽回部分損失。同時,他還建議消費者學習一些法律知識或尋求法律及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的幫助,藉此更好提高維權意識和能力。

此外,姚金偉認為,要通過金融投資教育拓展消費者對依法理性維權意識的建立、維權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消費者要完整認識到金融監管體系構成及職能,明晰維權的合法途徑和手段,了解相關金融消費者保護政策,做到「知維權、能維權、會維權、善維權」,金融消費者要主動加強金融知識政策學習,克服盲目跟風的投機心態。


再「等一等」老年人

記者 胡楊

稍顯「深奧」的金融產品與越來越智能的金融服務正深深困擾著老年人群體,一道道「數字鴻溝」阻礙了老年人適應並融入智慧 社會 的腳步,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打折扣。

如何更好地滿足老年群體的金融需求?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各類金融機構都在積極思考。

推動金融服務適老化

寧波市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的研究結果顯示,現階段,人工服務仍是我國老年人銀行服務的首選,其對數字化金融服務的需求和接受度都偏低。以寧波為例,作為經濟發達的新一線城市,當地僅有55%的老人開通了手機銀行。

據建行湖北省分行營業部胡莨靚分析,老年客戶由於身體狀況和受教育水平等原因,普遍排斥銀行電子渠道和自助渠道等金融服務,偏好安全、簡單的結算工具,對櫃面人工服務依賴性較強。同時,老年客戶在網點主要辦理儲蓄和理財業務,儲蓄業務約佔七成,其中存摺存單業務更是佔比高達90%,客觀上也難以進行自助渠道和電子渠道的分流。

老年群體對人工服務的強依賴性,更要求金融機構予以耐心周到引導。

《中國銀行保險報》走訪發現,北京多數銀行網點都配備了方便老人的服務設施,例如設置專門的服務窗口、劃分愛心座椅和提供老花鏡、放大鏡、醫葯箱等,體現了對老年人的特殊關懷。

對於智能櫃機或自助設備,絕大多數銀行也要求一線業務人員在不觸及老年客戶隱私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考慮到老年人行動不便,部分銀行積極 探索 上門服務。例如某國有大行就利用移動展業上門為老年人開展金融服務,運用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實現移動化的業務受理、現場調查、實地拍照等信息採集工作,通過電子化、信息化的數據、影像流轉方式,利用網路與後台業務系統進行對接,將櫃台「搬」到客戶身邊。

某股份行北京分行推出了一些老年人專屬金融產品,例如能提供附加保險和專線電話業務的銀行卡。撥打熱線咨詢的老人可以跳過語音導航和按鍵操作環節,直接由專屬人工客服對接服務。

受經濟發達程度制約,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適老化」更加任重道遠。隨著存摺業務逐漸退出市場,只憑一張銀行卡,很多老人不清楚賬戶發生的變化,從而會產生恐慌情緒。針對這一情況,有農商行推出「存款對賬簿」業務,幫助持卡人查看賬目的收支明細,既緩解了老年人從折到卡的恐慌,又防範了一定的金融風險。

與此同時,監管也在加強引導,以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滿意度。國務院辦公廳於去年11月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後,央行隨即明確提出,將指導金融機構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頻金融場景,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貼合老年人需要的「適老」金融服務。

提高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非法集資金融詐騙案件受害者中,60歲以上老年人所佔比例高達70%,犯罪分子多通過「假借促銷活動來引導老年客戶購買虛高收益的非正規渠道理財產品」「以投資養老公寓為名,以高收益高回報的虛假養老項目吸引老年客戶進行投資」「假借P2P名號,虛假宣傳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項目,吸引風險識別能力較低的老年金融消費者」等方式實施詐騙。

寧波市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研究指出,除對新事物認知能力不足外,金融機構對客戶金融知識教育缺乏針對性的現狀,也導致了很多金融知識宣傳並未實際轉化為老年人的知識和技能。

對此,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就曾特別提出:要針對重點人群,著力加大老年人、青年學生等群體的宣傳力度,根據不同受眾的認知特點和接受習慣,差異化開展宣傳。

《中國銀行保險報》注意到,已有部分銀行開展了老年人專項金融知識宣教活動。某國有大行就在網點舉辦微沙龍,介紹電信詐騙的危害、洗錢案例等,以提高老年人對電信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的認識,並且力爭把老年群體金融知識的宣教工作形成常態化機制。

一些保險公司則聚焦老年人常用的金融產品,專門針對老年人的保險服務政策進行教育宣傳,如某險企就開展了「進社區「「進養老院」「進老年大學」等活動,普及相關金融知識。


年輕人莫過度消費

記者 於晗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其中青少年網民佔比超過四成。

由於青少年網民的崛起,網購消費不斷迎來新生力量,一些金融機構因此嗅到了商機。消費分期、學生信用卡、P2P網貸等金融產品涌進校園,「校園貸」大行其道。

2020年,權威調研機構尼爾森(Nielsen)發布的《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86.6%的年輕人都在使用信貸產品,其中半數人有債務累積。年輕人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為86.6%;年輕人平均債務收入比為41.75%,僅有13.4%的年輕人零負債。

引發年輕人過度負債的主要原因是超前消費乃至過度消費。去年12月29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風險提示稱,一些網路平台通過各類網路消費場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年輕人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有的機構甚至給缺乏還款能力的學生過度放貸,出現違約之後進行強制性催收,引發一系列 社會 問題。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州中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向外界披露了一組數據:廣州互聯網法院自2018年8月成立以來,共受理了113223件涉互聯網糾紛審判、執行案件。其中,被告為自然人且涉及網路消費借貸的案件佔比將近一半,其中超過六成案件被告為35歲以下青年,並呈現持續攀升趨勢。據此,陳海儀提出,應構建青少年網路消費借貸預防及幫扶機制,預防和幫助青年人走出債務困境。

在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有關負責人看來,網路平台誘導過度借貸,首先是信息披露不當,存在銷售誤導風險。一些機構或網路平台在宣傳時,片面強調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條件。然而,所謂「零利息」並不等於零成本,往往還有「服務費」「手續費」「逾期計費」等,此類產品息費的實際綜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部分營銷故意模糊借貸實際成本,容易讓人產生錯誤理解或認識,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其次,一些網路平台過度包裝營銷,讓消費者陷入盲目無節制消費陷阱,尤其容易誤導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再次,部分平台還過度收集、濫用客戶信息,存在個人信息使用不當和泄露風險。

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量入為出的理性消費觀,遠離過度借貸消費營銷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校園貸產品大行其道,針對青少年群體的「套路貸」案件也屢有發生。去年10月2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出警示,提醒大學生警惕不良「校園貸」,尤其當心以「注銷校園貸」「創業貸」「培訓貸」為名目的騙局。同時提示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切勿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

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提出,建議加大網路貸款監管整治力度,建議禁止給在校學生辦理信用卡和提供分期等相關超前消費的金融服務。他認為,學生沒有償還能力,超前消費無疑是給家庭和 社會 帶來巨大風險,不利於 社會 穩定和發展。

『貳』 授權雙方對接難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目前授權行業發展迅猛,但是授權雙方信息不對等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我建議你關注一下2021CLE中國授權展,對解決授權商信息不對等問題很有幫助。

『叄』 如何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金融服務提供者指希望提供或正在提供金融服務的一成員的自然人或法人,但「金融服務提供者」一詞不包括公共實體。「公共實體」指一成員的政府、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或由一成員擁有或控制的、主要為政府目的執行政府職能或進行的活動的實體,不包括主要在商業條件下從事金融服務提供的實體;或在行使通常由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行使的職能時的私營實體。
提升銀行業作風 ,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習金融知識,讓員工了解金融、了解金融產品、了解金融服務,提升員工業務素質和業務技能;
二、學習現代禮儀,讓員工熟悉服務流程,熟悉金融服務流程;
三、建立員工「雙贏的服務意識」,把握的知識用禮儀服務於客戶,讓客戶在享受服務中為你創造收益,達到雙贏的目的。

『肆』 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是

為小型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等提供的金融服務。「普惠金融」是指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臘清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納褲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若是群體是重輪茄前點服務對象。

『伍』 縣域藍海【農行縣域藍海:服務三農,打造特色金融品牌】

公司簡介中國農業銀行(下稱「農行」)是中國大型上市銀行,中國四大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數年來,中國農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列,在「世界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10位左右,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09年,農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並在2010年完成「A+H」兩地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問題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盡管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服務已大幅改善,但由於歷史和現實多方面的原因,我國農村金融服務仍然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仍存在著農村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不高、政策性扶持不到位、涉農金融機構改革仍需深化、農村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相對較差等一系列困難和問題,「三農」和縣域正在成為農村金融機構廣闊的藍海市場。
在這個背景下,穩步推進農村金融制度創新,鞏固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不僅關繫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終實現,同時也為金融機構傳統業務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契機和挑戰。
憑借著自身橫跨城鄉兩個市場的業務布局和聯通城鄉的專業、資金和網路優勢,農行穩步推進獨具特色的「藍海戰略」,將有利於其自身在面向三農、服務三農中實現自身業務經營的成功轉型。在銀行業同消搜質化競爭趨勢日益明顯的情況下,縣域藍海戰略能不能實施好,服務「三農」和商業運作能否有機結合,不僅事關農村金融環境的有效改善,一定程度上也將有利於實現農行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解決方案
過去幾年,構建清晰明確的面向「三農」的發展戰略和金融服務體系,不僅是中國農業銀行,也是中國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重大成就。按照中央面向「三農」的基本要求,結合新時期「三農」和縣域發展形勢,農行確立了「縣域藍海」發展戰略,制定了《中國農業銀行「三農」業務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了新時期中國農業銀行服務「三農」一大戰略、一個基本要求和三步走的工作總體思路。
具體來看,一大戰略,是實施「三農」和縣域藍海戰略。一個基本要求,是服務「三農」要做到目標明確、服務到位、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而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是力爭3年成功探索出「三農」業務發展的有效模式,「三農」金融服務顯著改善;5年建立起運作高效的「三農」經營管理體系,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骨乾和支柱作用更加突出;10年在農村金融市場上穩居領先地位,能夠為「三農」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優質金融服務。
為探索大型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有效途徑,農行對三農和縣域業務實行事業部制管理模式,在發揮大型商業銀行的整體優勢的同時,又立足「伍笑三農」實際,提升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農行通過推進三農金融事業部管理模式,在行內清晰劃分城市和縣域的機構和業務邊界,在組織模式、產品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等方面採取因地制宜的差異化業務運營模式,形成了獨特的縣域業務經營管理模式。
農行不斷深化「以惠農卡為載體,以農戶小額貸款為驅動」的農戶金融服務模式,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支付、結算、信貸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代理等綜合金融服務。
在穩定現有農村網點總量基礎上,農行加快網點改造和腔橋含轉型,提高網點服務能力。在西部偏遠農村,通過組建流動客戶經理組、馬背銀行、汽車銀行等形式,努力解決金融服務空白問題。通過加大ATM、POS機、轉賬電話等自助機具的投放力度,發展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服務方式,試點推廣助農小額取款業務,延伸服務渠道。
圍繞農業產業化企業金融需求,農行提出「龍騰計劃」,與農業部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暨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1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簽署了《銀企合作備忘錄》,針對性地提供信貸、國際貿易結算、現金管理、財務顧問、資產管理、融資策劃等綜合金融產品和服務。
此外,從2010年開始,農行以全國百強縣、千強鎮為重點,支持縣域城區道路建設和改造項目、市政交通樞紐工程,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基礎設施建設,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等,推動農村城鎮化發展。
成效
憑借植根縣域市場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在縣域地區,中國農業銀行品牌已擁有較高的辨識度和最廣泛的客戶認可,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范圍已從8個省(區、市)擴大到12個。已形成三農金融事業部單獨資本管理、單獨信貸管理、單獨會計核算、單獨風險撥備與核銷、單獨資金管理、單獨考評激勵的運行機制,業已形成資金來源穩定低價、信貸規模高速增長、中間業務快速增長等良好局面。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農行涉農貸款余額近1.7萬億元,較2008年末增長1.2倍,增速持續高於全行平均水平。其中,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000多家,授信2400餘億元;縣域中小企業3萬多家,貸款余額8000多億元。「三農」各項貸款在全行的比重穩步提高,縣域新增貸存比連續4年超過50%,扣除存款准備金因素,總體上做到了縣域資金「取之於農、用之於農」。
而在推進物理網點建設和創新助農服務方面,農行擁有縣域網點達1.27萬個,並在全國設立助農服務點4萬多個,布放轉賬電話等電子機具160多萬台,在全國行政村覆蓋率達37.9%。
「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農業銀行在服務「三農」的廣闊實踐中推動科學發展,初步找到了一條以縣域規模化融資和中小企業服務為基礎,以農戶為重點,以惠農卡為載體,以農戶小額貸款為驅動,以三農金融部為組織保障,服務到位、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具有農行特色的服務「三農」新模式。
中國農業銀行堅持服務「三農」的努力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地方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農業銀行惠農卡和農戶小額貸款獲得「金融產品十佳獎」、「中國最佳企業公民獎」、「中國最佳農村金融銀行」等多個獎項,中國農業銀行「服務」「三農」的責任擔當精神,被評為「新中國60年最具影響力十大企業精神」。
展望
為落實國家在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中確定的「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的總體要求,2012年,人民銀行將繼續推進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工作,在原有四川、重慶、湖北、廣西、甘肅、吉林、福建、山東8個省563家縣支行的基礎上,將農業銀行黑龍江、河南、河北、安徽4個省379家縣支行納入執行差別化存款准備金率政策覆蓋范圍。
農行將以打造優秀大型上市銀行為契機,繼續推進和深化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全面服務「三農」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再創「十二五」三農金融新輝煌。

『陸』 央行:促進信用債發行 加強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

2月26日,2019年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工作會議於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18年人民銀行系統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工作,部署了2019年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重點工作,有眾多銀行及機構參加了會議姿笑。
會議總結2018年人民銀行金融市場談到,推動金融市場規范和創新發展,強化宏觀信貸政策結構調控功能,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加大、手段豐富,債券市場等金融市場穩步發展、持續開放,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持續穩步推進,房地產金融宏觀調控和長效機制不斷完善,金融精準扶貧持續發力,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全面開局,金融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多點並進,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會議講到2019年計劃時指出,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信心、務實進取,全面做好宏觀信貸政策指導和金融市場創新發展各項工作,推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會議強調,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積極推動金融市場規范健康發展。注重發揮債券市場在支持實體經濟和商業銀行等機構資本補充中的作用,多措並舉促進信用債發行,穩步發展資產證券化。建立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違約處置機制,維護債券市場平穩運行。穩步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推動債市制度創新和產品創新。要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做好機構監測和風險防範。繼續加強對黃金市場的監管和制度建設,強化票據市場建設和風險防範,加強同業拆借市場管理,推動各類市場創新規范發展。繼續推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推進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制備渣度建設。
會議要求,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優化信貸投向和結構,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准金融服務重點,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為本,進一步落實好各項信貸政策。加強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落實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全面深化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大信貸投入力度,發揮債券融資支持作用,強化「幾家抬」政策合力。全力做好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注重金融扶貧質量和風險防範,推動金融精準扶貧可持續發展。繼續加強對鄉村振興、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兩權」抵押貸款試點銜接等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重大風險任務艱巨,許多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人民銀行金融市場系統干仿冊悄部職工要圍繞支持實體經濟融資的債券創新、票據市場完善、黃金租賃、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政策傳導、鄉村振興、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重點領域,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加強調查研究,找准金融市場和信貸運行的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提高政策制定和執行效果。

『柒』 中國農業銀行的特色服務是什麼

農業銀行服務三農的戰略思考 200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了農業銀行「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的改革原則,並要求農業銀行發揮農村金融的骨乾和支柱作用。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涉及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兩個領域,將會對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解決好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條件下如何服務「三農」問題,是農行成功改革的關鍵。 中央確定農業銀行面向「三農」的市場定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中央國務院從國有商業 銀行改革、農村金融體系改革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局出發,要求農業銀行強化面向「三農」的市場定位和責任,為農行確立獨具特色的市場定位戰略指明了方向,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也是符合農行實際的。 一是有利於新農村建設戰略的順利實施。當前,農村金融仍是整個金融體系的薄弱環節,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農村金融機構網點少,產品和服務單一,農村資金外流嚴重,「三農」貸款難問題突出,「三農」金融服務不足的矛盾亟待解決。作為惟一一家在全國所有縣域都有分支機構的大型商業銀行,農行擁有全國最多的物理網點,最大的從業人員隊伍,覆蓋面最廣的電子化網路,最廣泛的客戶群體,功能全面的業務產品體系和先進的科技支持系統,在服務縣域經濟方面具有資金、網路和專業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農業銀行堅持面向「三農」,為廣大縣域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成為縣域先進金融產品的推廣者和農村金融層次提升的引導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二是有利於優化國家金融戰略布局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從國家金融戰略布局來看,除農行外,其他大型商業銀行逐步退出了相當部分縣域市場,主要為大城市、大客戶和大項目服務;合作金融機構單個經營規模較小、市場較分散,系統服務能力相對較弱;政策性銀行受服務功能限制,只能在特定領域開展業務。而農行擁有1萬多個大中城市網點、1.4萬多個縣域網點和多家海外分支機構,建成了國內最大的金融服務網路,在國家金融戰略布局中發揮著連接城鄉金融橋梁和紐帶的重要作用。同時,農行能提供對公、對私、銀行卡和電子銀行四大系列230多種產品,代理 證券、保險、基金、黃金等其他金融產品和服務,並不斷推出綜合化、集成化、精細化和套餐化的新型金融產品。在「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新階段,農業銀行面向「三農」,以縣域為基礎,發揮農村金融的骨乾和支柱作用,城鄉聯動,農工商綜合經營,既可以促進城鄉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又有助於建立適應「三農」特點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銀行業同質化競爭的問題。 三是有利於發揮農行自身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長期以來,農行以服務「三農」 為己任,形成了獨特的市場布局和鮮明的經營特色。2006年年底縣域貸款和城市行管理的涉農貸款共計1.7萬億元,佔全部貸款的55%;農行60%的網點、51%的員工和42% 的存款也都分布在縣域。在 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新農村建設實際上已全面涵蓋各種經濟成分和越來越多的產業,農村金融需求正在呈現出綜合化、多樣性的特徵,客戶價值鏈不斷延長,農行在縣域的有效發展空間也在日益拓寬。著眼於充分發揮在縣域的固有優勢,著眼於未來潛在的市場,農行都應繼續鞏固縣域商業金融主渠道地位,夯實業務發展基礎,增強核心競爭力,在積極服務新農村建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正確認識服務新農村建設中的機遇和挑戰,探索建立縣域業務新型經營模式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深入,農業銀行發展縣域業務已進入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以區域化布局、標准化管理、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為特徵的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業的素質、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發展空間廣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第二、第三產業日益繁榮,特色資源開發成為新亮點,中小企業異軍突起並出現集群化發展趨勢。農村居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民投資和消費能力日益增強,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現代農業和縣域經濟的發展,必然產生對金融服務的旺盛需求,預計到 2020年新農村建設需要投入資金15萬億~20萬億元。縣域商業金融的潛力很大,農業銀行大有可為。 但是, 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農業仍是弱質產業,農村金融業務的管理成本和經營風險依然高於城市業務。農行要解決好服務「三農」與商業運作之間的矛盾,必須做到「三個統一」: 首先,要將服務「三農」與提升農行市場價值統一起來,重點支持縣域有效金融需求。新時期農業銀行面向「三農」,不是要走專業銀行時代大包大攬的老路,而是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按照風險管理和分類指導原則優選重點產業、行業和客戶,提供本外幣結合、境內外聯動的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一攬子金融服務,在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努力實現自身的良性發展和價值最大化,真正處理好提高自身效益與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其次,要將服務「三農」與提高農行核心競爭力統一起來,著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農業銀行要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集中力量發展有堅實基礎、有競爭能力、有市場需求的縣域業務,推動城鄉聯動發展,打造獨具特色的服務品牌,建設最大的服務「三農」的銀行,最大的中小企業銀行,最大的個人銀行和最大的網路銀行。近年來,農行很多規模大、效益好的分行在逐步確立縣域市場主導地位的基礎上,穩步拓展其他高端業務市場,形成了多元化市場相互促進、有機聯結和協調發展的格局,為全行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實踐證明,這是現階段符合農行實際的發展戰略。 第三,要將服務「三農」與推動組織、機制和流程創新統一起來,積極探索建立因地制宜、靈活高效、有機銜接的城鄉雙層經營體系。農行要用創新的思路推動縣域業務有效發展,重點創新業務發展模式、風險管理機制、業務管理流程和產品服務體系。適應 國二元經濟結構特點,改革控制與決策機制,構建有別於城市行、適應縣域經濟特點的縣域機構管理模式,著力打造高效率、有特色、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三農」服務平台。藉助信息技術系統,加強和改進縣域農行的基礎管理、資本管理、風險定價管理與合規管理,建立金融服務「三農」的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合理安排資源配置傾斜政策,加大對縣支行的投入力度。發揮城市業務在資金、管理、產品、信息等方面對縣域業務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著力加強縣支行服務能力建設。 堅持商業運作,找准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 農業銀行是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新時期,必須按照商業運作原則,合理確定農業銀行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職能分工和服務重點,積極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們將其概括為「四個服務、四個促進」: 一是服務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重點扶持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的龍頭企業發展,推動千家萬戶的農戶小生產與國際國內大市場對接。積極介入特色農業和特色資源開發領域,培育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大對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設的信貸投入,暢通城鄉商品雙向流動渠道。配合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為農產品(18.88,-0.20,-1.05%)貿易和境外農業資源綜合開發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務。 二是服務城鄉一體化,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大力扶持勞動密集型、創新型、特色型縣域中小企業和小企業集群發展,培育縣域經濟支柱產業。抓住城鄉產業依存度和相融度提高的機遇,制定實施對城市周邊的工業園區和大型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整體服務方案,促進城鄉產業融合。為農村城鎮化中的水電路氣暖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科教文衛、通信傳媒等公共事業項目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利用覆蓋全國所有縣域的骨幹金融服務網路,為其他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和中央政府調控農村經濟提供網路平台。 三是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東部發達地區,積極為企業擴大再生產和拓展市場提供創新服務,推動產業梯次轉移和資本流動。在中西部地區,加大對重點縣支行的指導和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著力培植一批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支柱企業。在西藏、青海、新疆兵團和其他經濟金融欠發達地區,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務職能,促進公共金融服務均等化。 四是服務農民生產生活,促進農民增收。以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基地內配套農戶為重點,穩步增加農戶貸款規模,發展農村消費信貸業務,幫助農民發展生產和提升消費結構。積極參加政策性貸款招標,努力提高扶貧信貸資金使用效益,推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依託電子化服務網路和特色銀行卡產品,為進城務工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代發工資和匯兌服務。大力推廣電子銀行、銀行卡、保險、基金以及個人 理財等金融新產品,為相當一部分先富起來的農民提供更高層次的金融服務。發展對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的批發性融資業務,增強其發放農戶貸款的資金實力。 不可否認的是,在金融資源匱乏的貧困地區,農業銀行如何在面向「三農」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目標,這是備受社會關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在不同層面存在一些爭議,國內也沒有成功經驗可資借鑒。但是, 們認為,農業銀行有國家的信用基礎,有縣域商業金融主渠道的優勢,有長期服務「三農」的品牌和信譽,已經具備了在這些地區開拓縣域市場的堅實經營基礎。同時,對於貧困地區低於市場平均收益率的業務,也確實需要國家給予財政、貨幣和法規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目前,農業銀行正在全面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財務重組的各項基礎工作和公司治理建設,抓緊構建現代商業銀行運行機制,積極穩妥地推動股份制改革進程。只要農村金融的扶持政策到位,農業銀行未來同樣可以在服務「三農」中創造有吸引力的經營業績和股東回報,維護上市公司的整體形象。-

『捌』 關於銀行會如何開展普惠金融問題

銀行的一般舉措:
1、加大資金供給,緩解普惠金融重點領域融資難融資貴。
2、加強渠道建設,提升普惠金融服務便利性。一是推進線上服務。二是加快自助銀行建設。廣泛鋪設,推進鄉鎮市場。
3、拓展服務模式,提高普惠金融服務可獲得性。
4、創新驅動,推進普惠金融業務商業化運作。
5、多措並舉,建立專業化經營機制。
6、普惠金融數字化

拓展資料: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2018年8月5日,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微眾銀行合作編寫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8)在北京公開發布。10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摘編版。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當前,國際社會發展普惠金融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仍有不足,根據世界銀行估算,2014年仍有約20億成年人無法享受到最基礎的金融服務。
為了進一步推動全球普惠金融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京指出,在召開的G20峰會上,普惠金融將被列為重要議題之一,有3個關於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會提交給峰會討論。
據了解,這3個文件分別為:一是《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包含8項原則,66條行動建議,這是國際社會首次在該領域推出高級別的指引性文件;二是《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升級版,增加了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新指標;三是《G20中小企業融資行動計劃落實框架》,提出改善中小企業徵信體系、鼓勵動產抵押融資、改革中小企業破產制度三項優先改革措施。

『玖』 人民銀行會如何為3億新市民提供精準有效的金融服務

人民銀行會如何為3億新市民提供精準有效的金融服務?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多名專業人士在接納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明,有關部門和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個人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全國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共享平台和地區性數據管理平台,並完全免費向金融機構對外開放,減少金融機構服務項目新市民的成本費。業界權威專家覺得,可以考慮到充分運用社會化信用評級機構的功效,探尋發布新市民個人徵信商品,為新市民金融服務給予支撐點。監督機構要健全各項政策,消除金融機構服務項目新市民的顧忌,激起金融機構自主創新產品與服務的主觀能動性。消費金融公司應用互聯網金融在服務項目個體戶層面已經有積極推進,應激勵有實力的消費金融公司擴張對個體戶等新市民人群的服務項目。

『拾』 人民銀行為何切如如何推動我國普惠金融服務發展

人民銀行切如推動我國普惠金融服務發展的答案如下。
1、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少,人民銀行聯合有關部門深入推進貧困地區普惠金融發展,積極加大農村地區的金融供給,不斷做大農村蛋糕,助力帶動更多貧困人口分享產業發展收益。
2、普惠金融改革摸著石頭過河,人民銀行會同相關地方政府、部門先後建設了6省7地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圍繞普惠三農扶貧三大主題,形成各具區域特色的改革創新模式。
3、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人民銀行找准工作重點,完善金融基礎設施,著力服務特殊群體,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讓金融服務更加安全便捷地走進千家萬戶、百姓身邊,打通了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4、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伴我行,人民銀行持續深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金融消費者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構建多元化金融消費糾紛解決機制,保護人民群眾通過勤勞致富創造出來的財產,維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

閱讀全文

與找准金融服務重點以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螞蟻基金南方理財 瀏覽:801
基金理財怎麼賺錢 瀏覽:274
金融機構取什麼名字好 瀏覽:832
銀行外匯登記是什麼 瀏覽:322
做期貨能賺錢十大法則 瀏覽:642
企業穿透指標 瀏覽:477
上海市粵慧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222
輝煌金融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793
民營小微金融服務宣傳照片 瀏覽:831
金融機構收費治理報告 瀏覽:31
農信社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瀏覽:947
建行信用卡境外匯款 瀏覽:90
優先股屬於金融資產 瀏覽:103
收益型股權融資模式解釋 瀏覽:176
最新江蘇雞蛋價格行情預測分析 瀏覽:355
杠桿斜放的物體阻力 瀏覽:889
融資租賃年限平均法 瀏覽:421
海南分銷傭金規定 瀏覽:383
金融資本引入 瀏覽:788
甘肅信託費用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