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認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真實內涵麻煩告訴我
但是,當該命題與我國復雜的經濟問題相結合,就會產生種種混淆與誤讀,使人難以把握其核心內涵。而在現實中,許多人也只是把原有的金融發展思路,重新戴上了該命題的帽子。
某種意義上說,該命題本身具有似是而非的地方,如要進一步加以明確,首先就需要澄清兩個基本概念。
一方面,要明白什麼是實體經濟。應該說,這一概念並沒有嚴謹的學術內涵,如果追根溯源,可以看到在古典經濟學中,由於把經濟變數分為名義和實際變數,因此往往把實體經濟歸納為企業和家庭的經濟活動,而貨幣金融活動則作為其反面。當然,次貸危機爆發以來,該概念之所以廣為人知,部分也由於其在美聯儲聲明中的日漸顯現,在美聯儲的表述中,實體經濟涵蓋除了金融和房地產之外的其他經濟部門。無論是基於理論還是政策視角,事實上實體經濟一詞都表達了同樣的含義,即屬於使一國經濟得以持續穩定運行的核心部門,並且與大多數企業的健康運作及居民生活福利密切相關。
另一方面,無論在經濟還是統計意義上,金融與非金融部門,在本質上就是相依相存的,金融部門的利潤很大程度上是與實體部門交易完成的,只是隨著信息技術進步與衍生金融產品的結構化創新,才出現了某些自我游戲式的交易活動。因此,如果強調前者,則需注意避免無意義的重復;如果是後者,則需注意談的不是金融與非金融部門的關聯,而是金融部門內部結構問題。
結合我國國情,我們認為,與發達經濟體不同的是,由於國人住的問題還未從根本上解決,
房地產部門還應納入實體經濟范疇。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背後,實際上隱含了四方面的重要問題。
首先,在微觀層面上,是強調滿足非金融企業和居民的合理金融需求,使多數微觀主體充分享受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的成果。由此來看,衡量金融是否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就是能否為那些最需要金融資源的主體提供了支持。就企業來看,小微企業與解決就業相關、農業企業與農業現代化相關、新技術企業與生產率提高相關,而它們又都是極易面臨金融短缺的主體,因此理應是落實金融服務功能的著力點。就居民來看,與其衣食住行相關的消費和投資行為,都離不開金融支持,但在我國金融體系服務對象里,對其重視程度卻一直弱於企業。
其次,在宏觀層面上,是有利於實體部門規模和結構的完善,換句話說,如果現有實體經濟結構存在缺陷,那麼金融部門不應強化這種矛盾,否則就是金融市場功能出現了問題。從總需求角度看,過高的儲蓄與投資、最終消費中的居民消費不足,都是改變我國結構失衡的重點,因此也應是金融服務的落腳點。從總供給角度看,產業結構的核心矛盾,應該是三次產業內部的低效擴張,而不僅是之間的替代問題,即高端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發展嚴重不足,由此,如果不能認清金融支持的路徑,那麼就只會加重現有經濟矛盾。
再次,就金融部門內部來看,則是避免內部結構失衡和金融創新的失控。一方面,所謂己不正難以正人,如果金融部門內部效率低下、金融機構與市場體系不完善、金融產品與服務嚴重落後,那麼也談不上服務實體經濟、引導經濟優化
,因此,促進金融市場、機構、產品等基本要素的完善,自然是討論的起點。另一方面,判斷金融創新失控與否,無非就是分析這種活動是否距離實體部門的金融需求太遠,或者是否帶來不可控的額外金融風險,以及是否會扭曲微觀主體的行為。就此而言,雖然說我國面臨的仍是金融創新不足,但也必須避免把推動創新成為金融部門追求超額利潤的幌子。
還有,就制度層面來看,應該堅持兩方面基本原則。一是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要避免行政性的干預,實現金融發展與金融監管的分離
。我國金融改革中面臨的誤區之一,就是把改革與風險控制都集中在監管部門,造成內部政策目標沖突。我們說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要創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引導金融機構的市場化合理運作,而不是犧牲市場金融原則來達到目標。二是以市場化金融運行為主,政策性金融運行為輔,共同服務於實體經濟目標。正是由於前述原因,在依靠商業金融原則難以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情況下,就需要運用政策性金融機構或工具,由政府適當分擔金融服務成本。作為市場機制尚未完善的發展中經濟體,我國亟需防止政策性金融改革走向極端。
最後,必須解決好金融部門與實體部門之間的分配問題。從歷史上,影響各國持續穩定的最終因素,還是要歸為分配失衡。之所以有人開始把金融部門與實體部門對立起來,也是這個原因。譬如,所謂銀行高利潤背後,其實也是兩大部門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出現分配矛盾。
B. 為了更好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我國應怎樣進一步建設和優化融資體系
金融發展的根基是實體經濟。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雖然總體平穩,但實體經濟面臨不少挑戰。由於金融扶持不夠,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仍然融資貴、融資難等問題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這凸顯了當下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強健實體經濟的緊迫性。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就必須把這種局面扭轉過來,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分析起來,金融具有優化資產配置、強化風險管理、發現市場價格等功能,可以成為創新創業活動的發動機、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黏合劑。但如果金融過度膨脹甚至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就有可能產生泡沫,擠壓實體經濟發展空間,乃至引發危機。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就是典型事例,其真正原因就是世界性的實體經濟與金融投向的結構性失衡。
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其與實體經濟發展總體適應,但也存在不匹配和不協調的問題。雖然我國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資金供給比較充裕,但在微觀上,一些銀行機構只看眼前、不顧長遠,仍在大肆拆入資金,借銀行理財、信託投資的名義在金融圈裡「空轉」,大玩「錢生錢」的虛擬游戲,令原本流動性充裕的國內金融業深陷「缺錢」境地,更令很多實體企業嚴重「失血」。而實體經濟經營困難,反過來又使金融部門不願介入,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對經濟健康運行極為不利。因此,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構建組織多元、服務高效、監管審慎、風險可控的金融體系,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具有戰略意義。
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首先要從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發展和良性循環的要求出發,努力盤活貨幣信貸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使用效率。在這一過程中,須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政策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真正解決金融當前時點突出服務什麼樣的實體經濟問題。盤活的存量和增量貸款,要重點向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有重大影響和示範引導作用的行業傾斜,向化解過剩產能傾斜,向小微企業傾斜,向「三農」傾斜,向消費升級傾斜。
其次,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還要深入研究和推動金融及相關領域改革。在現有體制下,我國金融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潛在風險。如,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總體粗放,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農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相對滯後,金融監管能力有待提升等。針對上述問題,應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值得關注的是,前不久,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的空間進一步擴大,在客觀上不僅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採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且有利於金融機構不斷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下一步,要健全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繼續改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清除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各項金融管制,逐步放開金融市場的准入限制,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信貸和保險市場的實質性競爭;應完善金融宏觀調控機制,更多採用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減少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活動不當的行政干預;可考慮建立和完善金融安全網,加快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建立和規范市場化退出機制。
與此同時,加強金融基礎建設,優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軟環境也是題中應有之意。金融基礎建設是金融正常運行、維護金融穩定、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務的重要保障。金融基礎建設主要包括法律法規、會計標准、徵信體系、支付清算體系等。在當前的情況下,可根據金融發展規律和實際,針對當前金融投機和民間借貸無序發展等問題,進一步完善金融發展的制度框架和頂層設計;借鑒發達國家金融業的經驗,積極建設金融機構總部和區域金融管理總部,進一步完善對商業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總部的管理和調控;加快制定存款保險、金融機構破產、信用評級以及徵信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定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法規和制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為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C. 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各地銀行機構加大了對科技型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取得了較好成效。以某市為例,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該市銀行業機構為150多家科技型企業授信130億元,佔全部授信的15%。然而,銀行在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制約因素,影響到了科技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企業財務狀況或生產經營狀況無法滿足貸款條件大部分的科技企業為發展中的中小企業,經營發展不穩定,如某市一家科技研發企業,獲取一個項目從研發到投入生產需要大概2年時間,期間客戶只預交少量訂金,研發成功即可獲的全部研發資金,如不成功則合同失效,企業自行承擔研發費用,企業因生產周期長、研發費用高、經營風險大,難以達到銀行貸款條件。
(二)可供抵押擔保的資產少通常科技企業自有資產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少,缺乏有效擔保,如某市科創園區為近年來科技企業較為集中的區域,但大部分科技企業為租用園區工廠,自有資產不足以提供抵押擔保;另一方面,科技型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因技術性強、專業性高,難以評估作押。
(三)銀行服務科技型企業能力和意識有待提升銀行專業化產品和服務差異化、特色化還不夠,對科技型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還不能完全得到滿足。目前,大部分銀行基於資金安全方面的考慮,貸款資金必須有符合條件的抵押,某市僅有商業銀行在試行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業務;且信貸產品、信貸擔保、業務流程、風險評價等主要還是面向傳統產業客戶和傳統有形資產,未根據科技企業的特點建立有區別的信貸業務系統,也沒有相應提高對科技型企業貸款的風險容忍度考核。
(四)科技型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還需完善缺乏再擔保機構以及地方擔保機構能力偏弱,部分擔保機構對企業發展評估專業性有待提高,仍然以企業是否有擔保、抵押為評判標准,弱化了為企業提供有效擔保的效果。
(五)政府對科技型企業支持有限雖然有政府「兩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和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基金)的支持,但這些資金在高新技術發展資金中所佔比重小、安排分散,不能對一些好項目大項目提供有力支持。
(六)融資渠道單一調查顯示,銀行信貸仍是科技型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占企業融資的80%以上。社會性的投融資渠道不暢、方式不多。一方面是大量社會資本積淀,另一方面由於科技型企業投資風險大,易受經營環境的影響,變數大、資產少,相應負債能力也比較低,風險較大,難以吸引投資者。企業獲取資金困難,致使一些好項目因缺少資金支持,難於做大做強,不能形成規模效益和實現產業化。
二、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實踐
(一)加強監管引導金融管理部門採取措施引導銀行加強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一是引導銀行建立完善適合科技型企業特點的信用評級制度和信貸業務流程;二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基層機構的審批許可權;三是在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和信貸規模等方面爭取更多的政策傾斜;四是對科技型企業不良貸款進行科學考核和及時處置;五是鼓勵銀行業機構創新科技型企業融資產品、融資渠道、擔保機制,最大限度地滿足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各地緊緊抓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歷史機遇,積極搭建科技專營支行,某市目前有2家銀行機構成立了科技專營支行,並配備了相關專業人才,在建立商業可持續的科技型企業貸款機制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
(三)大力推動風險補償機制建設針對科技型企業貸款風險大的特點,各地政府出台了《科技和金融試點信貸融資業務風險補償暫行辦法》,實現了科技型企業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建設的重大突破,對全面改善科技型企業金融服務環境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辦法》通過對科技支行提供一定數額的壞賬風險補償和獎勵促使銀行提高風險容忍度,降低貸款門檻,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投入。
(四)進一步豐富金融服務品種根據科技型企業市場狀況,各地銀行業機構及時開發出滿足科技型企業需求的新產品,如某市商業銀行與市中小企業創新中心、市中小企業發展中心合作,推出「專利權」質押貸款業務;並推出針對以企業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擁有的動產或貨權為抵質押擔保項下的「倉儲通」貸款業務;農村信用社推廣互助式會員制擔保貸款,為9家科技型企業授信5200萬元,累計投放資金3700萬元。
(五)對科技型企業開展上市輔導融資與融智相結合,對有上市預期的科技型企業不僅在資金上給予支持,而且在上市規劃與輔導,募集資金監管與使用,後期發展規劃等方面給予有效的智力支撐,幫助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以某市為例,在銀行的幫助下,該市有2家科技企業將於2年內實現上市,企業發展即將步入新階段。
(六)積極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以某市為例,為幫助企業實現融資方式由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2014年度由浦發銀行該市支行主承銷的1家科技企業的5億元中期票據成功發行,為企業拓展了低成本資金的來源渠道,有效支持了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對進一步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對科技型企業的專業化服務機制,開展好間接融資服務進一步推動科技專營支行管理規范化、隊伍專業化、產品標准化、作業流程化、核算獨立化、風險分散化,指導科技專營支行堅持重點服務科技型企業的經營方向、經營理念不變。探索科技支行「一行兩制」模式,堅持並完善科技支行「五個單獨」管理體制——單獨的客戶准入機制、單獨的信貸審批機制、單獨的風險容忍政策、單獨的撥備政策和單獨的業務協同政策;推動貸款審批許可權的下放;堅持信貸評估時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的兼顧、重大項目的聯合評審、風險管理前移、團隊責任制,完善科技支行風險管理機制。
(二)探索知識產權質押模式,開發適合科技型企業的金融產品指導專營機構不斷探索和創新符合科技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推進產品服務創新,滿足科技企業的發展需求。組織建立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不斷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處置方式;簡化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流程,開通知識產權質押評估「綠色通道」;制定並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評估技術規范和實施辦法;探索「評估+擔保+信評+輔導」的知識產權質押評估模式。建立「統借統還」融資平台的模式;探索信貸工廠模式,推進聯合互保貸款;探索「貸款銀行+助貸機構」的小額貸款模式。推進質押貸款創新,不斷創新保理融資模式。推進股權質押貸款、合同能源貸款、應收租金保理、債權保險融資等方面的創新。
(三)完善科技型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為企業提供切實有效服務大力推進科技擔保機構的創新。推進科技擔保在擔保模式和反擔保模式方面的創新,包括但不限於企業互助擔保、補貼資金貼現,股權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無形資產質押;推進科技擔保在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方面的創新,包括但不限於創業擔保、擔保換分紅和擔保換期權。探索貸款銀行、產業園孵化器、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政府專項支撐資金、科技擔保機構共同擔保的「科技型企業融資聯合擔保平台」模式。
(四)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創新財政投入方式與機制統籌市縣(園區)兩級支持金融、科技等相關資金,市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建立政府、金融機構聯動的風險共擔機制,重點用於信貸風險補償、創投風險補償、融資擔保債務發展、引導基金資本金注入和科技金融平台建設工作經費,發揮國有資本戰略導向作用,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支持科技金融體系發展。探索政府購買科技創新成果、服務及采購高科技企業產品的新模式;發揮稅收政策的引導作用,探索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和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進一步增加科技投入。
(五)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促進股權投資發展的政策,依託當地區域優勢,積極引進全國性或區域性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機構和拓展業務;通過政府出資引導,組建產業重組基金,促進成長型企業的發展提高和衰退期企業的整合重組。通過稅收優惠、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辦公服務和項目對接等政策優惠,創造創業風險投資市場發展的良好環境。逐步形成各類股權投資基金聚集區,促進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健康發展。通過為PE、VC等風投資本提供通道,拉動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跟進。完善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培育系統,通過上市獎勵、土地優惠,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或返還和提供中介橋梁、歷史遺留解決、協調服務等,促進科技企業上市。搭建技術產權交易平台,充分發揮其綜合服務功能,有組織推進金融創新和服務協調,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
D. 目前我國金融體制存在哪些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金融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但是整體來說我國金融體系還面臨以下問題:
(一)金融發展格局還不合理
我國間接融資比重高,金融發展格局還不合理等問題仍未解決。金融體系仍然由銀行主導,銀行業資產佔全部金融資產的90%以上,全社會的融資風險仍高度集中於銀行體系。資本市場仍具有新興加轉軌的基本階段性特徵,證券業業務結構雷同且業務種類單一,資本擴張和市場融資能力有限;業處於發展初級階段,保險密度和深度較低,保險產品不豐富保障功能發揮不夠。
(二) 金融組織體系和金融服務需要加強與完善
從組織體系看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足,銀行業對民營資本的市場開放仍有空間。從服務領域看農村金融服務需要強化,截至2009年末全國金融機構空白鄉鎮還有2792個。農村金融產品單一,服務不到位。同時,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往往面臨融資困難的問題,金融體系對對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仍不足。2012年5月26日,中國銀監會制定《中國銀監會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2013年7月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這些舉措表明意在完善我國的金融組織體系。
(三) 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和經營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一些金融改革偏重於機構的增減和人員變動,對金融制度和組織結構創新不夠重視。銀行業戰略規劃比較薄弱、競爭同質化考核機制和經營模式不科學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改觀。農村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的問題較為突出,證券公司業務模式比較傳統,創新能力較弱。一些保險公司內控和基礎管理較為薄弱,治理結構還不完善,市場競爭行為仍不規范。
(四) 金融機構潛在風險和金融系統性風險不容忽視
銀行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仍然突出,市場風險管理水平不高,內部控制需要進一步加強。銀行巨量信貸增長存在風險隱患,貸款集中度風險日趨突出,資產負債期限錯配有所加劇。國有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普遍存在資本金補充壓力,證券保險類機構的經營機制和風險管控能力需要加強。普遍存在的順周期行為和監管、會計等制度因素不利於防止和化解系統性風險。在分業監管體制下對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監管存在縫隙,此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融資主體和部分金融產品存在風險隱患。
主要金融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有待深化。貨幣市場利率向信貸市場利率的傳導機制不暢,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仍有管制長期利率定價缺乏有效的外部基準,金融機構風險定價能力較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存在靈活性不足,市場供求的決定作用有待提高,供求關系不盡合理等問題。
E. 銀行業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1.從不完備市場正確看待「壟斷論」隨著近幾年銀行整體業績顯著提高,一部分社會觀點認為銀行的壟斷力量、高利差及其他高服務費對實體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首先,針對社會各界關於銀行壟斷地位的討論,筆者認為,我國銀行業不存在壟斷,但確實存在著賣方的優勢地位。從經濟學角度看,壟斷分為自然壟斷、行政壟斷和經濟壟斷。銀行業與自然資源無關,因此不存在自然壟斷;銀行業在我國不屬於行政領域,因此不存在行政壟斷;而對於經濟壟斷,也沒有一家銀行的行為符合我國《反壟斷法》中「一個企業一種產品在市場佔有率達到50%」的壟斷行為的定義。因此,我國銀行業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壟斷。但由於市場的不完備性,作為存貸款的金融替代品還很少,規模也很小,我國銀行業存在著顯著的賣方優勢地位。即便銀行業不存在壟斷,賣方優勢意味著市場的不成熟,這使得銀行業的結構更加趨近於不完全競爭市場。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不完全競爭的特點不是通過價格競爭,而是通過服務、品牌效應等方面的競爭。這種競爭方式無論對消費者或是整體銀行業結構的穩定都是有好處的。其次,針對飽受批評的高利差及其他高服務費,這些表面現象與實際情況並不一致。從央行規定的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變動額來看,近幾年的存貸款基準利率利差並未擴大,而是有所減小;從有效存款利率來看,近年來通過理財產品的競爭,有效存款利率是上升的。另一方面,我國銀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沒有一家銀行具備靠利差維持運營的條件,其他服務收費也是建立在為客戶和實體經濟提供優良服務基礎上的合理商業行為。因此,我國銀行業沒有從壟斷或定價的方面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2.服務基層能力不足盡管如上文所述,我國銀行業沒有從壟斷或定價的方面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但它仍然面臨著其他方面的不足,導致我國實體經濟無法以最大速度發展。一般的觀點認為,當今金融系統與實體經濟脫節是由大量投機交易和資產價格泡沫導致。但需要澄清的是,這些因素應歸根於游離於資本市場的民間資本,而不是以信貸市場為主的各大商業銀行。另外,由於我國經濟過分依賴於出口和投資,而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過小,因此實體經濟不振也不能歸因於銀行。我國銀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時面臨的真正問題應該是:對基層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和服務不到位,即中小企業(以及「三農」)融資難、融資貴的困難。這一困難來源於風險方面的問題和結構性方面的問題。首先,從風險的角度看,對於銀行來說,由於存在風險防範的約束和利潤的約束,資金很容易投入到大的企業和大的行業中;中小企業風險大,業務成本高,獲得資金的難度自然會很大。這是很正常的,是由市場經濟本身所決定的。在現實中,許多容易獲得資金支持的企業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資金,許多迫切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也並不是將資金全部用來發展生產和經營,很大一部分用於償還其債務,使它脆弱的資金鏈不至於斷裂。這主要是因為市場機制的不完善,特別是價格機制的不完善。其次,從結構性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分為三點:第一是市場結構方面的問題——我國的直接融資方式並未完全發展,在資本市場中缺乏對信貸市場的結構性替代,導致各大銀行受到的向中小企業貸款的競爭壓力不夠。而在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大企業更多利用發債等方式在資本市場上融資,這使得銀行被迫向中小企業貸款助其融資。這方面的問題同樣也導致了信貸市場上價格機制不完善,民間利率與社會平均利潤率嚴重脫節,最終使得即便已經成型了的中小企業資金鏈也十分脆弱。第二是銀行產品結構方面的問題——缺乏對信貸產品的替代產品,使得貸款融資方式單一,無形中縮小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道路。第三是銀行組織體系結構方面的問題——缺乏對基層業務的風險評估和管理技術,導致各大銀行還未找到服務中小企業的較好模式。提高銀行對實體經濟服務的對策針對上文所述銀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面臨的基層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本文從金融機構建設、資本市場輔助和政府政策輔助等多個方面來探討緩解對策。1.形成具有多元化多層次金融機構的組織體系許多國際上成功經營小企業業務的大銀行都是從基層業務做起,有一套完整的包括風險評估和管理評估等方面的技術。然而,我國的各大商業銀行,大多是從向大企業發放貸款發展起來的,大企業信貸和中小企業信貸的風險技術不完全一樣,需要有學習的過程。各大銀行的層級過多,以至於目前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時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模式。因此,對於基層金融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銀行應增加供給,增設一些小型的、社區型的金融機構以及服務中小企業和服務「三農」的金融機構,增加競爭性的供給。另外,准入制度要做適當的調整,讓民間金融機構正規化、合法化,形成一個多元化的金融結構,使小的金融機構、社區的、農民的金融機構有較好的發展,讓民間資本發揮作用。由於民間金融機構對當地的或者特定產業的情況比較了解,容易判斷真實的資金需求,借貸風險也會顯著減小。同時,不要引導和鼓勵小金融機構做大做強,以免脫離其原有功能。應引導其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形成區域化或產業化的利益共同體。以此形成大銀行、中銀行、小銀行,甚至微型銀行這樣一個多層次的銀行體系,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最根本路徑,為實體經濟尋路。2.創新銀行替代產品和擔保方式近些年來,各種各樣的銀行產品層出不窮,但其適用對象大多隻針對投資者。適用於中小企業或社區、農民的融資方式卻僅限於幾種信貸產品,這無疑縮小了基層服務的覆蓋面。為了拓寬中小融資者的融資方式,銀行業應進行可行的、有針對性的銀行產品創新,如中間業務產品等。在此之上,還應擴大各創新品種的規模。其次,由於單一的擔保方式同樣限制了許多有潛力的融資者,銀行業還需要在創新擔保方式上加大力度。例如,銀行可以大力推廣應收賬款、專利等動產作為擔保,盤活目前的自由資產及探索采礦權、門票收費權、海洋使用權等權益擔保,以減少企業的擔保費用。3.尋求並創新資本市場的信貸替代品在我國整體金融市場中,作為存貸款的金融替代品還很少,規模也還太小,這就是上文所說的結構性問題。因此,不只應該在銀行內部創新銀行產品,還應在資本市場上進行可行的金融創新,有效地發展存貸款金融替代品,不僅存貸款金融替代品的品種要增加,而且規模還要足夠大。例如大幅度推進資產證券化,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在市場上,一種產品的定價不僅僅是由買方和賣方決定的,還應和這種產品的替代品有一定的關系。拓寬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方式,有益於擴大銀行的競爭壓力,減小市場的不完備程度,從而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以此提高我國全面的金融市場化程度。當然,為了使銀行業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以上方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部門賦予銀行更大的自主定價權,加強對民間資金的管控和引導,以及對整體金融市場的監管。同時我們應該注意,金融改革的過程應與國家整體的宏觀情勢相匹配,不但要與實體經濟實現良性互動,牢牢把握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為實體經濟提供針對性強、持續性好、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務。而且要提高金融服務的匹配度和適應性,創新服務機制和提高服務效率,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我國經濟轉型面臨著從產品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過程,我國的經濟結構也正在由靠投資出口拉動轉變為發展內需,加大消費和投資力度拉動。因此,金融業也要根據宏觀經濟的變化調節金融配置,特別是對產能過剩的行業區分不同情況,分別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推動調整過剩的產能。此外,銀行業應利用極為龐大的客戶群和營銷網路對創新企業的項目進行篩選,使其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與經濟發展的動力相適應。優化金融資源配置,讓金融更有力地支持實體經濟,正是當前中央所提倡的。
F. [論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金融服務對實體經濟
一、金融為何要服務於實體經濟(一)金融本身作為一種虛擬經濟(基本特點是“以錢生錢”),其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服務實體經濟——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是社會資源進行有效余兄配置的一個平台。一個健康的金融市場能夠引導社會上龐大、分散和無序的資本自動流向那些最有效率的產業和企業,從而產出最大的生產力。
(二)中國當前最引以為傲的資本,依然是我們“世界工廠”的地位
這個名詞明確告訴我們,無論是經濟的增長率還是勞動力的就業率都仰仗於堅實的實體經濟基礎,而金融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支持。第一,活躍的金融市場為實體經濟提供巨大的融資平台,滿足實體經濟的資金需要,使企業獲得長期資本,確保企業的生產動力。第二,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發行交易公司股票或債券等虛擬資本,作為發行主體的企業能夠籌集到常規積累難以在短期內獲得的充足資本,並帶動技術、勞力及其他自然資源的配置,通過產權重組和股權的置換、分割、減持、購並等虛擬資本的運作,優化企業的產權組織結構,提高資本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第三,分散市場主體的經營風險。通過資本運營和企業產權制度多元化重組等與虛擬資本相關的運作,控股企業的資金會更加雄厚,決策的透明化和科學化程度會進一步提高。伴隨著資產證券化進程的加快,從而不斷增強避險和抗險能敬判力。
(三)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實現金融業長遠發展的保證
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基礎,金融作為一種虛擬經濟,其長遠發展自然也離不開實體經濟。從銀行和證券業的角度來看,我國銀行的盈利模式依舊依賴於傳統的利差盈利模式,商業銀行貸款主要還是面向實體經濟中的眾多企業。因而實體經濟的發展程度、企業的盈利狀況決定了銀行的資本收益率,決定著銀行的利潤。股票和證券市場更是直接產生於企業的融資行為,以股票、債券為代表的有價證券的價格主要取決於企業的未來收益和社會貨幣的信用狀況。宏觀經濟形勢好,實體經濟越發展,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較高,貨幣信用狀況就比較寬松,利率水平也會比較低豎稿襲, 證券市場的行情就會比較紅火;反之,證券市場的行情就會比較低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金融是必須服務於實體經濟的。
二、當前我國金融不能充分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因
(一)資本總是逐利的,對於金融業來說,不必通過巨大的勞動就能獲得超額利潤是最大的追求
與虛擬經濟相比,實體經濟往往投入成本較高、產出周期偏長、利潤空間有限,從而不受金融業的重視。在虛擬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金融業越來越顯示出脫離實體經濟的傾向。金融精英們通過創造金融衍生產品等各種投機行為,獲取了天價的利潤,同時又完全割斷了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聯系。金融投機就像吸血行為一樣將資金帶離實體經濟,當大部分資源都流向虛擬經濟時能夠用於實體經濟的資源自然就相應減少,實體經濟就失去了循環發展的動力。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金融業過度逐利的反例,值得各國政府警覺。
(二)當前中國的金融業面臨著嚴重的資源分配錯位的問題
一方面是各種各樣的“炒”,還有眾多壟斷性的國企財大氣粗;另一方面卻是眾多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嗷嗷待哺,溫州金融危機倒下的眾多企業就是鮮明的例證。這個問題的源頭就在於中國畸形的金融體系。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時期,金融業也不可例外帶著轉軌的特徵,一種計劃體制和市場經濟混合的特徵。一方面國有商業銀行承擔著為國有經濟輸血的功能,又處在行業的壟斷地位,行政力量取代市場成為資本的主導,利率的非市場化確保國企以極低的利率從銀行取得貸款和銀行獲取暴利;另一方面卻是眾多中小民營企業從銀行貸款不得不承擔比民間***還要高的利率。例證就是2011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是3.5%,而1—3年的貸款利率卻高達6.65%,這當中就有高達3%的利差。而這個利差是由國家規定的,國家給銀行較高的利差,銀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就可以賺更多的錢。在資金緊張情況下,銀行議價能力提高,資金市場進入賣方市場,為獲得有限的信貸資金,中小企業還必須被迫接受利率高達30%-50%的上浮幅度。盡管如此,銀行信貸資金仍然主要流向了政府投資的項目和效益較好的大中型企業,“貸大戶、貸壟斷”現象突出,中小企業借貸環境並未得到根本改善。
(三)金融業之所以不能充分服務實體經濟,最根本的源頭還在於我國金融制度建設的落後性,金融行政壟斷力量強大,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
我國金融壟斷最大問題便是銀行業的壟斷,而銀行的壟斷實際便是行政權力的壟斷。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國有控股的銀行資產占國內90% 以上的份額,存款、貸款比重分別在80%和70% 以上,企業獲得資金必須從這些國有銀行借貸。聯繫上面論點也就不難發現,中國的金融業為何不能服務好實體經濟了。如果說銀行業的壟斷還只能說是抽象行政壟斷,那麼證監會、銀監會就是赤裸裸的具體行政壟斷。證監會發審委的股票發行審批制度就是最大的行政壟斷,發審委如何審查那些動輒部級的超級國企,只能利用其手中的權力來阻止中小企業上市,使眾多效率低下的國企用天價股圈走股民的血汗錢。目前中國的G D P和就業當中有2/3以上是由民營和外資企業貢獻的,國有企業僅貢獻了不足1/3,眾多中小企業因為IPO審批制度失去了從證券市場上融資的機會。從這個角度看,證監會的行政壟斷對於實體經濟根本就是百害而無一利。這個根源性的問題不解決,金融便不能充分服務於實體經濟了。
三、金融業改革措施
(一)金融業改革最根本在於打破國有金融的壟斷,依靠體制內外金融制度的調整
1.體制內金融制度的調整。第一,應該建立健全我國的政策性金融體系,我國目前的政策性銀行僅有3家,遠遠不能滿足眾多行業的融資需求。應當根據新的經濟形勢,設立新的政策性銀行。第二,國有商業銀行應當加快自己的市場化步伐,完善銀行監管法規,通過組織體系重構,內部管理強化,使國有商業銀行追趕市場經濟的步伐。第三,取消發審委,取消IPO審批制度,使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可以通過股票市場進行融資。
2.體制外金融制度的改革。第一,應該建立民間資本的內生金融機制。放開民營銀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第二,積極支持金融組織創新,建立與完善我國國有融資體制外金融組織體系。一是實行有差別的金融機構設置管理制度, 適當降低設置區域性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條件,大力促進各類金融機構的發展。二是積極支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如城鄉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以彌補國有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空缺。三是引進外資銀行及興辦中外合資銀行,增加金融市場競爭機制。第三,擴大上市公司規模,擴大企業證券市場的規模。
(二)緩解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實現利率市場化,減少管制存貸款利率在金融市場上的比例
將利率決定權下放給銀行,銀行圍繞著服務實體經濟,優化服務和信貸結構,根據企業的信用和發展狀況,評價風險結構,通過不同的風險定價體系,向企業發放不同利率的貸款。
(三)民間融資已成燎原之勢
央行的一份 調查報告 指出,2010年,民間借貸市場的資金存量已超過2.4萬億元,占當時借貸市場比重5%以上。以溫州為例,溫州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在這種情況下“堵不如疏”,國家應當承認民間融資的合法地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民間融資透明化,同時進行適度的監管,建立規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減低民間借貸潛藏的信用風險,確保資本充分服務於實體經濟。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應該以實體經濟為根本,金融業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大力進行改革與創新,才能真正做到防患於未來,中國經濟也才會迎來真正的春天。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煙台研究院)
G. 當前實體經濟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其一,房地產發展過度阻礙了實體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房地產是一個「吸金盤」,大量新增貨幣或貸款被吸入房地產業,是從實體經濟口中奪食,擠出了實體經濟的投資與信貸供應。同時,畸高的房價收入,使居民將更多收入用於支付所謂剛性需求的住房購置成本,不得不抑制其他消費需求,抑制了實體經濟內需的有效增長;房地產業的過度繁榮,相應帶來了房地產開發商財富的快速積累,提供了錯誤的財富積累示範效應;也誤導了地方政府的產業發展政策。房地產業的過度繁榮顯然已經綁架了地方政府,由於高房價有利於推高土地出讓金從而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誘導地方政府熱衷於推動房地產業持續繁榮。
其二,實體經濟內生發展動能不足,制約實體經濟持續發展。基於技術上的巨大差距,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企業奉行的基本上都是模仿跟進策略。但長期以來的模仿策略引致知識產權保護不足,企業創新意願偏弱。由於創新成果得不到保護,大部分企業根本不願意投入資金進行原創性研發,而是指望繼續依靠模仿維持生存,研發投入少,企業創新能力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企業成長空間受限。內需疲軟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瓶頸之一,內需比率偏低嚴重製約了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
其三,國內企業普遍缺乏企業家精神,企業持續發展動力不足。
其四,社會氛圍欠缺,實體經濟未受應有重視,社會投機情緒彌漫。社會投機情緒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總體上顯得比較浮躁,不願意腳踏實地經營實體企業,而更多夢想藉助投機一夜暴富。國有企業改革、股份制改革以及資本市場發展、房地產市場發展進程中的不規范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社會投機情緒。在較高的社會投機情緒推動下,實體經濟的經營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全社會幾乎整體陷入盲目發展虛擬經濟的狂熱之中。虛擬經濟在不斷侵蝕實體經濟利益的基礎上不斷加速發展,部分虛擬經濟環節甚至已經脫離了實體經濟這一必要基礎。
其五,金融體系扭曲,偏離服務實體經濟軌道。我國金融體系存在五大扭曲現象。一是金融服務價格扭曲。銀行利率管制與非銀行金融機構高收益之間不對稱,民間金融、影子銀行的融資價格與商業銀行的融資價格呈現雙軌制;二是需求與供給扭曲。公眾投資理財意識覺醒刺激金融產品需求蓬勃增長,但金融產品供應不夠豐富,投資理財工具選擇有限;三是金融資源分布扭曲。銀行業資產占金融市場總資產的近85%,而保險、基金、證券、租賃、信託等非銀金融機構的發展滯後;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的比例,以及金融資源在不同金融行業間的規模和服務水平,均顯不對稱;四是金融市場主體行為扭曲。部分資金需求方對資金的價格信號反應極其遲鈍;普遍存在實體企業脫實入虛、投資金融資產的現象;金融產品內容創新缺乏,形式創新卻大行其道;五是金融市場相對封閉發展。受嚴格的金融管制約束,我國金融體系不能藉助外部競爭機制來實現自我完善與發展,自我完善的壓力與動力不足;盡管國內融資成本高企,但實體經濟不能自主使用境外低成本金融資源。
其六,一些虛擬經濟侵蝕了實體經濟。如電子商務發展過快,但稅收、交易商品質量管理等不規范,無稅費、無房租、售假貨代價低等原因,取得了對實體店的競爭優勢,導致一批批實體店紛紛關門。
H. 金融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1、金融業對整體經濟貢獻度較低,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尚待完善。
2、資本配置效率較低,存貸款差距日趨加大。
3、銀行貸款集中度較高,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