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關於金融機構支持三農

關於金融機構支持三農

發布時間:2023-06-16 19:08:55

『壹』 縣域藍海【農行縣域藍海:服務三農,打造特色金融品牌】

公司簡介中國農業銀行(下稱「農行」)是中國大型上市銀行,中國四大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數年來,中國農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列,在「世界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10位左右,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09年,農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並在2010年完成「A+H」兩地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問題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盡管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服務已大幅改善,但由於歷史和現實多方面的原因,我國農村金融服務仍然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仍存在著農村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不高、政策性扶持不到位、涉農金融機構改革仍需深化、農村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相對較差等一系列困難和問題,「三農」和縣域正在成為農村金融機構廣闊的藍海市場。
在這個背景下,穩步推進農村金融制度創新,鞏固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不僅關繫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終實現,同時也為金融機構傳統業務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契機和挑戰。
憑借著自身橫跨城鄉兩個市場的業務布局和聯通城鄉的專業、資金和網路優勢,農行穩步推進獨具特色的「藍海戰略」,將有利於其自身在面向三農、服務三農中實現自身業務經營的成功轉型。在銀行業同消搜質化競爭趨勢日益明顯的情況下,縣域藍海戰略能不能實施好,服務「三農」和商業運作能否有機結合,不僅事關農村金融環境的有效改善,一定程度上也將有利於實現農行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解決方案
過去幾年,構建清晰明確的面向「三農」的發展戰略和金融服務體系,不僅是中國農業銀行,也是中國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重大成就。按照中央面向「三農」的基本要求,結合新時期「三農」和縣域發展形勢,農行確立了「縣域藍海」發展戰略,制定了《中國農業銀行「三農」業務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了新時期中國農業銀行服務「三農」一大戰略、一個基本要求和三步走的工作總體思路。
具體來看,一大戰略,是實施「三農」和縣域藍海戰略。一個基本要求,是服務「三農」要做到目標明確、服務到位、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而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是力爭3年成功探索出「三農」業務發展的有效模式,「三農」金融服務顯著改善;5年建立起運作高效的「三農」經營管理體系,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骨乾和支柱作用更加突出;10年在農村金融市場上穩居領先地位,能夠為「三農」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優質金融服務。
為探索大型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有效途徑,農行對三農和縣域業務實行事業部制管理模式,在發揮大型商業銀行的整體優勢的同時,又立足「伍笑三農」實際,提升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農行通過推進三農金融事業部管理模式,在行內清晰劃分城市和縣域的機構和業務邊界,在組織模式、產品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等方面採取因地制宜的差異化業務運營模式,形成了獨特的縣域業務經營管理模式。
農行不斷深化「以惠農卡為載體,以農戶小額貸款為驅動」的農戶金融服務模式,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支付、結算、信貸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代理等綜合金融服務。
在穩定現有農村網點總量基礎上,農行加快網點改造和腔橋含轉型,提高網點服務能力。在西部偏遠農村,通過組建流動客戶經理組、馬背銀行、汽車銀行等形式,努力解決金融服務空白問題。通過加大ATM、POS機、轉賬電話等自助機具的投放力度,發展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服務方式,試點推廣助農小額取款業務,延伸服務渠道。
圍繞農業產業化企業金融需求,農行提出「龍騰計劃」,與農業部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暨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1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簽署了《銀企合作備忘錄》,針對性地提供信貸、國際貿易結算、現金管理、財務顧問、資產管理、融資策劃等綜合金融產品和服務。
此外,從2010年開始,農行以全國百強縣、千強鎮為重點,支持縣域城區道路建設和改造項目、市政交通樞紐工程,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基礎設施建設,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等,推動農村城鎮化發展。
成效
憑借植根縣域市場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在縣域地區,中國農業銀行品牌已擁有較高的辨識度和最廣泛的客戶認可,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范圍已從8個省(區、市)擴大到12個。已形成三農金融事業部單獨資本管理、單獨信貸管理、單獨會計核算、單獨風險撥備與核銷、單獨資金管理、單獨考評激勵的運行機制,業已形成資金來源穩定低價、信貸規模高速增長、中間業務快速增長等良好局面。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農行涉農貸款余額近1.7萬億元,較2008年末增長1.2倍,增速持續高於全行平均水平。其中,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000多家,授信2400餘億元;縣域中小企業3萬多家,貸款余額8000多億元。「三農」各項貸款在全行的比重穩步提高,縣域新增貸存比連續4年超過50%,扣除存款准備金因素,總體上做到了縣域資金「取之於農、用之於農」。
而在推進物理網點建設和創新助農服務方面,農行擁有縣域網點達1.27萬個,並在全國設立助農服務點4萬多個,布放轉賬電話等電子機具160多萬台,在全國行政村覆蓋率達37.9%。
「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農業銀行在服務「三農」的廣闊實踐中推動科學發展,初步找到了一條以縣域規模化融資和中小企業服務為基礎,以農戶為重點,以惠農卡為載體,以農戶小額貸款為驅動,以三農金融部為組織保障,服務到位、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具有農行特色的服務「三農」新模式。
中國農業銀行堅持服務「三農」的努力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地方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農業銀行惠農卡和農戶小額貸款獲得「金融產品十佳獎」、「中國最佳企業公民獎」、「中國最佳農村金融銀行」等多個獎項,中國農業銀行「服務」「三農」的責任擔當精神,被評為「新中國60年最具影響力十大企業精神」。
展望
為落實國家在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中確定的「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的總體要求,2012年,人民銀行將繼續推進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工作,在原有四川、重慶、湖北、廣西、甘肅、吉林、福建、山東8個省563家縣支行的基礎上,將農業銀行黑龍江、河南、河北、安徽4個省379家縣支行納入執行差別化存款准備金率政策覆蓋范圍。
農行將以打造優秀大型上市銀行為契機,繼續推進和深化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全面服務「三農」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再創「十二五」三農金融新輝煌。

『貳』 如何完善財政支持農村金融機構政策

一、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扶持主要政策執行中存在問題分析

(一)部分政策存在明顯的臨時性特徵,而且數額有限

如財政部關於呆賬核銷和貸款自主核銷政策,僅對金融機構(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發放並認定為不良的中小企業和涉農貸款有效,而此時間段內的新增貸款在近期形成呆賬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導致短期內該政策「優而不惠」的結果;銀行業監管收費政策實行的是三年一定的收費政策,現行政策2010年到期;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准備金稅前扣除政策也是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執行;對農村信用社的稅收減免政策則分試點地區和進一步擴大試點地區,分別執行至2008年底和2009年底。

(二)部分政策尚在試點中或存在局限,受惠面有限

如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2009年僅在黑龍江、山東、河南、湖南、新疆、雲南省等6個省(區)試點,2010年則擴大將江蘇、安徽、內蒙古3省(區)納入政策試點范圍。又如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僅針對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三類農村金融機構而言,顯然對服務農村且服務時間更長、遺留歷史問題更多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不公平。

(三)部分政策缺乏細則與整合,影響了具體執行效果

一是對有關概念內涵與外延缺乏科學的界定容易造成執行的混亂。如關於涉農貸款,在涉農貸款損失准備金稅前扣除政策中,特指《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銀發[2007]246號)統計的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但在貸款增量獎勵政策中,涉農貸款特指縣域金融機構發放的,支持農業生產、農村建設和農民生產生活的貸款,具體統計口徑以《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規定為准。根據銀發[2007]246號文件,涉農貸款除了農村貸款(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外,還包括城市企業及各類組織涉農貸款。二是現行的農村金融扶持政策有些兌付、獎勵條件設置有些籠統;有些程序性規定不甚明了,猶欠細則與整合,特別是缺乏源於基層貸款主體的民主監督及匯總申報考核確認的制度建設;有些則審查、審批程序復雜,各級各部門理解不一致,反復較多,執行成本較高。以上這些都影響到農村金融業務的引導與激勵政策的有效實施。

(四)部分政策設置門檻太高,影響了農村金融機構的積極性

如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工作和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工作都強調遵循政府扶持、商業運作、風險可控、管理到位的基本原則,設置了一系列的條件,如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僅「對縣域金融機構上年涉農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超過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給予獎勵。對上年末不良貸款率同比上升的縣域金融機構,不予獎勵。」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僅「對上年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且達到銀監會監管指標要求的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上年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上年末存貸比高於50%且達到銀監會監管指標要求的村鎮銀行,按其上年貸款平均余額的2%給予補貼」。這兩個政策同時設計了與貸款增長、不良貸款率掛鉤兩個門檻,顯然由於農村金融成本高、效率低的特點,對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發展和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質量、水平吸引不大,也不符合制度設計的初衷。

(四)針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一是資金扶持力度有待加強。一方面,由於農村信用社長期以來信貸資產質量和統計數據不實,根據2002年末全國農村信用社報表而計算的資不抵債金額並不是真實的損失數量;另一方面,對改革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的一半損失,短期內靠地方和信用社自身顯然是無法彌補的。二是資金支持方式有待完善。與支持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國家以賬面價格收購和剝離銀行不良資產以及用外匯儲備向銀行注資的方式不同,國家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在資金扶持上採取了「花錢買機制」的方式,力求促進改革措施的真正到位。但由於資金扶持條件的有限性和轉制期限的倉促性,致使「花錢買機制」短期內唯以實現預期的理論效果。

二、國外農村金融扶持政策的實踐及經驗

為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很多國家在農村金融扶持體系建設方面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考察國外農村金融扶持政策實線及經驗,對我國農村金融政策的建設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利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對農村金融服務進行強制和引導

一是政府扶持建立農村金融機構。美國、法國、日本都由政府出資設立了專為「三農」發展服務的金融機構,並通過立法明確了農村金融體系的主體和市場地位。印度出台了《銀行國有化法案》,明確規定商業銀行必須在農村地區設立一定數量的分支機構。印度儲備銀行要求商業銀行在城市開設一家分支機構,必須同時在邊遠地區開設2-3家分支機構,否則將不予審批。二是對金融機構提供「三農」金融服務的責任進行強制或引導。如印度中央銀行規定要求所有的銀行包括外資銀行要有18%的貸款投入到優先領域,即主要與農業有關的領域。《美國社區再投資法》規定所有的金融機構要把貸款的15%投放到社區,政府對達到法律要求比例的金融機構進行獎勵。

(二)利用財稅優惠政策對農村金融的可持續發展進行鼓勵和引導

為提高農村金融服務「三農」的積極性,各國普遍採取在財政、稅收、監管等政策上給予適當優惠。一是財政補貼。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就制定了農業改良資金補貼計劃,規定商業銀行從事低息農業貸款可以得到政府的利息補貼,因特殊呆賬而造成的損失還可以得到政府的補償。美國則以財政補貼為保障撬動涉農貸款,農場主可用尚未收獲的農產品作抵押,從農產品信貸公司取得9個月期限的「無追索權貸款」,當市場價格不利時,農場主以農產品現貨歸還貸款,貸款公司從政府取得損失補貼。二是稅收減免。這是各國普遍採用的一項優惠政策。泰國、荷蘭等國家對主要的涉農金融機構給予長期的免稅政策。美國的稅法規定凡農業貸款占貸款總額25%以上的商業銀行,可以在稅收方面享受優惠待遇。三是政府直接或間接撥款,擴大農村金融機構資金供給。如日本政府通過提供低利貸款和認購低息貸款,為涉農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美國聯邦土地銀行可向金融市場發行債券和票據籌集資金。

(三)把合作金融作為農業金融制度的基礎加以重點扶持

美國、德國、日本和法國等許多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合作經濟是組織個體農民、個體工商戶及中小企業發展經濟、參與市場競爭的有效組織形式。合作金融的參加者多是社會中低收入階層和貧困階層,是市場競爭中的弱者。美國、日本、德國等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明確信用社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法人,免徵稅收。如美國國會於1937年決定對信用社享受免徵聯邦收入所得稅的待遇,並在《聯邦信用社法案》中作了明確的規定。同時,美國信用社的資金來源主要為其社員的儲蓄性股份,作為一種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由儲備、公積金和未分配的盈餘這三部分組成,並不包括儲蓄性股份,所以社員存放在信用社的資金名義上仍被稱為「股份」,其收益也即為「紅利」,而不是利息,從而免徵個人利息所得稅,這兩大免稅特點使信用社迅速成為最受歡迎的金融機構。日本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了全國聯網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紮根農村的合作金融組織,在農村發揮著信貸主渠道的作用。

(四)通過完善農村金融市場環境促進農村金融的規范發展和規避風險

在不斷通過各種政策強制、鼓勵和引導加大農村金融信貸投放的同時,各國政府也十分重視農業保險、擔保、農村公共信息服務體系等的建立和健全,以便促進農村金融的規范發展和規避風險。一是支持農業保險的發展。美國於1938年頒布了《聯邦農作物保險法》,並在此後進行了多次修正以對所有農作物進行保險。日本早在1929年就頒布了《家畜保險法》,經過多次修改補充,目前,形成了《農業災害補償法》。法國政府於1960年7月通過法律規定實行農業保險,1964年建立了農業損害保障制度,拓展了保險范圍,並由國家農業災害委員會負責補償受災農民的損失。1982年又通過法律強制實行自然災害保險。法國農業保險體系基本上由私有保險公司組成,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二是健全農村信用擔保體系。法國通過地方農業局對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向農業合作社提供的農副產品收購貸款進行擔保;日本政府農林漁業信用基金協會和農林中央金庫則共同出資設立了農林漁業信用基金(日本政府佔83%),對農林中央金庫體系提供融資擔保,支持其發放涉農貸款。三是改善公共信息服務。德國建立了面向農村的公共信息服務體系、信用體系、土地抵押品登記制度等為農村金融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三、借鑒外國經驗完善我國農村金融扶持政策的建議
國際經驗表明,給予農村金融政策扶持是推動農村金融改革發展必不可少的措施。因此,應充分借鑒外國經驗,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實情的農村金融扶持政策,推動金融資源要素向「三農」有效配置。

『叄』 我國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下列哪一類金融機構是不是農村信用社

是農信社,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農村信用社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依照國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規定,組織和調節農村基金,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綜合發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

農信社分為以下部門:農信社合作社、農信社國際金融部門,政通農信社培訓學校,農信社信貸部門等,是目前由銀監會和國務院雙重領導的部門。

(3)關於金融機構支持三農擴展閱讀:

三農的相關要求規定:

1、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創新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核心和基礎。要尊重和保障農戶生產經營的主體地位,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農村生產要素潛能。

2、建立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是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的內在要求。必須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

『肆』 加大「三農」領域金融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做好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導金融系統優化資源配置,精準發力、靠前發力,切實加大「三農」領域金融支持,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指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圍繞高標准農田建設、春耕備耕、糧食流通收儲加工等全產業鏈,主動對接豎世融資需求,強化糧食安全金融保障。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加大對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金融支持。積極開發適合油茶等木本油料特點的金融產品,支持油茶規模化種植和低產林改造。加強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金融支持,提升種業育繁推產業鏈融資便利度。創新設施農業和農機裝備金融服務模式,穩妥發展融資租賃業務,支持農機裝備研發企業發行信用類債券。

《意見》強調,要圍繞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遊等產業發展特點,完善融資、結算等金融服務,豐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專屬金融產品,支持發行鄉村振興票據,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化信息協同和金融科技賦能,支持縣域商業發展、市場主體培育和農村流通網路建設。做好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金融服務,拓寬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融資渠道。強化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造等重點領域的中長期信貸投入。增強金融機構網點綜合化服務能力,加強與民生系統互聯互通,推進縣域基本公共服務與金融服務融合發展。

《意見》要求,要強化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進一步優化存款准備金政策框架,繼續加強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管理。改進金融機構內部資源配置,穩妥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繼續推進儲蓄國債下鄉,持續提升農村支付余仔肢服務水平,加強農村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改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繼續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脫貧地區的政策傾斜,保持脫貧地區信貸投放力度不減。認真落實定點幫扶政治責任,把定點幫扶「責任田」打造成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示範田」。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宣傳和經驗總結,強化統計監測與考核評估,督促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抓好《意見》貫徹落實工作,切實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戚基

『伍』 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市場化運作不斷強化,對其縣級機構的布局不斷收縮和信貸許可權不斷上收,國有商業銀行縣級機構對農村經濟發展支持的色彩逐步弱化。對我縣農村經濟發展及農業生產發展支持的重擔落在了農村信用社一家身上。我縣農業生產基礎薄弱,加上農村信用社本身先天和歷史積累存在的問題,造成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不力,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基本情況

1、XXX縣情。XXX縣地處黃河岸邊,境內交通不便,礦藏貧泛,工業較為落後,是個傳統的山區農業生產小縣,傳統農業佔主導地位。農業人口5萬多人,占總人口的85%。據統計,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9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財政收入800萬元。

2、XXX縣金融機構格局現狀。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入,XXX縣建行、工行都相繼撤並,農發行降格為信貸組,目前只有人民銀行XXX縣支行、農業銀行XXX縣支行、 8家農村信用社法人機構、郵政儲蓄及保險代辦所等金融機構。其中農行和信用社這兩家金融機構從業人員144人;截止20xx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062萬元,各項貸款余額15599萬元。其中,農業貸款10990萬元,占各項貸款總額的70%。

二、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發展情況

總體來看,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中農業貸款額度呈逐年增長態勢。平均增幅10%。有的年份增加較快,有的年份增加較為緩慢,農業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也呈逐年加大的`趨勢。其中農村信用社落農業貸款余額為5038萬元,佔到全部農業貸款的46%。

三、我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主要因素

1、農業生產基礎薄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主要還是靠天吃飯,穩產、高產田較少。20xx年開始XXX縣連續三年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農業欠收,農民收入呈極不穩定

2、受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我縣處於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范圍內,使農民的耕地更少,近年來,農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而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常有托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發生,使農民成為受害者。

3、農民取得貸款難。一是從銀行信貸資金來源來看,銀行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儲蓄存款,XXX縣整體經濟發展落後,商業銀行存款組織難度很大。二是從銀行信貸投向和規模分析來看,商業銀行市場化運營行為加大,追求利潤最大化行為導致農行放貸比以前更為為期不謹慎。公靠農村信用社的支農再貸款難以滿足需求,導致民間借貸一度流行。

4、從農民自身信用狀況分析,種種原因導致農民信貸戶信用狀況不佳。據調查,從20xx年,農村信用社大力發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以來,但貸款回收情況很不盡人意,部分農戶確因農作物欠收,養殖戶受市場行情影響,導致無力償還貸款,造成了農村信用環境差,難以取得貸款。

5、社會經濟環境和產業結構的影響。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積極加大調產力度,逐步實施了「退耕還林」等工程,大力發展棗、草、羊等主導產業,從20xx年起,種植業和養殖業收入呈逐年上升趨勢,逐步發展起了一些養羊大戶,紅棗大戶和種糧大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農村經濟增長速度遠遠不如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四、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發展的建議

1、優化經濟環境,強化政府服務職能。

一是優化整體經濟環境。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是農業發展壯大的基礎。地方政府應從當地實際出發,切實採取多種優惠措施,堅覺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把觸覺農民增收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支持「三農」發展。二是積極推進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由政府牽頭,經貿委、計委、銀行等部門配合,建立信貸投入項目庫和制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積極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並以有效信貸投入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三是應強化政府服務指導的職能。簡化辦事環節,提高服務效率;規范職能部門的收費許可權,消除對農民徵收的不合理的稅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大力整治社會信用環境,加大執法力度,有效解決當前銀行依法維權執行難的問題,確實維護金融債權。

2、改進信貸管理,增加有效信貸投入。

通過改進當前信貸管理過於僵化的模式,按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地方社會信用狀況,合理下放信貸管理許可權,提高信貸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益。在信貸投入上積極扶持「三農」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信用社要繼續引申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在支持農民發展棗、草、羊等主導產業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信貸政策的制定上不搞「一刀切」,充分考慮貧困山區農業生產特點,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合理制定不同的信貸政策,切實有效地扶持貧困山區「三農」經濟發展。

3、增強農民自身素質,提高社會信用。

在融資方面貧困地區農民要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的技術含量,在與銀行的合作方面,要以誠為本,恪守信用,俗話說得好「好貸好還,再貸不難」,要不斷提高自身在銀行的信用等級。

;

『陸』 我國金融服務「三農」主力軍是什麼金融機構

我國金融服務「三農」主力軍是農業銀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銀行充分發揮國有大行的金融主力軍作用,在「三農」、實體經濟、脫貧攻堅、小微企業、國家重大戰略和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等多個方面積極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大力推進自身改革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作為一家以服務「三農」為使命和最大社會責任的國有控股大型上市銀行,農業銀行始終堅守面向「三農」總體定位,堅持高舉服務「三農」、做強縣域旗幟不動搖,用情、用力、用心做好「三農」金融服務。

(6)關於金融機構支持三農擴展閱讀

農業銀行大力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把握「大三農」「新三農」「特色三農」的發展趨勢和特徵,不斷加大對農村產業融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村旅遊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農業農村新產業、新主體、新業態加快發展,助力「三農」轉方式、調結構、增收入。

農業銀行創新「政府增信+銀政共管」、特色產業帶動、光伏扶貧帶動、龍頭企業帶動等金融扶貧模式,扎實做好產業金融扶貧、精準到戶金融扶貧和定點扶貧工作,確保每年對扶貧開發重點縣新增貸款不低於700億元,新增精準扶貧貸款高於400億元,帶動100萬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

『柒』 三農主力軍是哪一類金融機構

1、是指以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服務機構;專門為農業提供特別貸款、貫徹配合政府的農業政策、促進或保護農業生產與經營,具備扶持性、倡導性、輔導性和調控性四大職能。
2、支持農產品價格,防止「谷賤傷農」,為農業生產和經營提供必要的流動資金貸款;支持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現代化,如為興修水利、土壤改良、道路建設、購買農業機械、技術開發與培訓等提供中長期開發性貸款。
更多關於三農主力軍是哪一類金融機構,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f1a494161610761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捌』 縣域金融怎樣服務三農,服務農村

提高農村金融的服務水平直接關繫到「三農」問題的解決,關繫到黨的各項農村工作方針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實。
一、當前農村金融服務的現狀
1.農村信用社正在成為服務「三農」的主力軍。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逐步退出農村市場,而農村信用社依靠其網點多人員多的優勢,不斷強化為「三農」服務的宗旨,加大支農力度,拓寬支農領域,增強服務效能,存貸款業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市場份額不斷攀升,社會影響逐步擴大,支農服務的主力軍作用日益顯現。
2.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仍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要內容。近年來,農村信用社廣泛吸收農民的閑散資金,大力開展組織資金工作,各項存款增長很快。同時農信社還加大了貸款投放,辦理了助學貸款、扶貧貸款、農戶小額貸款、聯保貸款等,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民的增收。
3.農民金融意識增強。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民的金融意識明顯增強。逐漸明白了「借雞生蛋」、「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道理,農民金融意識的提高也反映出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制約因素
1.服務主體缺位。國有商業銀行大幅度地撤並農村營業機構,向大中城市集中,致使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作用弱化;作為承擔農村政策性金融服務重任的農業發展銀行業務范圍狹窄,僅僅圍繞糧棉油收購做文章,成為「糧食銀行」,難以體現政策性金融機構在農業發展中的支持作用;此外,農村保險機構缺乏;郵儲只吸存不貸款,資金分流現象嚴重。農村市場只有農村信用社一家提供金融服務,農村金融服務的主體明顯缺位。
2.服務品種單一。銀行票據承兌、代理收費等中間業務在農村沒有開展;各種金融產品及服務項目例如理財和網上銀行、銀行卡業務鮮有辦理;保險在農村開辦的品種也不多,致使投保率低和人均保險金額少。農信社除了提供信貸資金外,金融服務品種不多,難以滿足農村經濟多層次的需求。
3.服務總量不足。最重要的農業信貸投入相對不足,一是農信社資金通過拆借和購買有價證券方式轉移;二是郵政吸收的儲蓄上存轉移了資金;三是國有商業銀行鄉鎮分支機構的存款上存,而使農村資金向其他行業轉移和分流,導致了農村信貸資金來源不足,農業信貸總量投入不足,信貸投入增長落後於經濟發展的增長。
4.服務機制不順。首先,農村經濟分散化經營同農村金融集約化發展之間存在著矛盾。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基本上還是以農戶為單位分散經營,農戶貸款的發放額小、面廣、量大,而農村金融在向商業化轉軌的進程中實行集約化發展戰略,這使農業發展中的經營分散化與金融服務集約化目標產生沖突。其次,農業產業化與農村金融服務專業化的發展步調不一致。在市場的導向下,各地出現了不同層次的農業產業化趨向,而農村金融機構卻不能提供相配套的信貸、進出口結算等專業化服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再次,當前農村經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呈現日益擴大及多元化的趨勢,但農村金融服務不論是在體制設計,還是在產品、服務的需求滿足程度上都存在著缺陷。
三、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建議
1.進一步加強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加快農業發展銀行改革,擴大其業務范圍,增加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中長期信貸業務。二是加快農信社改革,建立規范化的合作金融體制,完善服務功能,為「三農」提供快捷、優質的金融服務。三是放開管制,允許設立民營銀行,增加為「三農」服務的金融機構。
2.創新金融產品。盡快開辦通存通兌、異地存取款、辦理代繳費等業務;盡快開發一些低費率、廣覆蓋的保險服務產品,特別是要推出進城務工民工的保險險種。
3.建立農村資金迴流機制。一是擴大農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動幅度,增強其組織資金的能力;二是中央銀行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再貸款支持力度;三是進一步建立完善郵政儲蓄資金迴流農村機制;四是規定商業銀行每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農業或涉農領域。
4.拓寬支農領域。開發創業貸款、勞務輸出貸款等產品。要把信貸與科技開發結合起來,支持科技研究,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把信貸與農村教育結合起來,幫助農民掌握實用技術,切實提高素質,使其成為新時代知識農業的主力軍。通過科學合理地確定信貸投向,拓寬支農領域,提升信貸服務的層次。
5.改進支農方式。針對農戶貸款額小、面廣、量大的特點,農村信用社要繼續增加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的投放,完善小額信貸機制,開展現場放貸,設立「貸款專櫃」,簡化手續,採取「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辦法。

閱讀全文

與關於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dr融資融券 瀏覽:29
鑫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電話號碼 瀏覽:330
產鈷的上市公司 瀏覽:566
羅斯公司理財第十版答案 瀏覽:679
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組織機構是什麼 瀏覽:73
個體工商戶可以做外匯嗎 瀏覽:753
境外期貨交易圖書 瀏覽:564
裕豐公司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瀏覽:263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存在不足 瀏覽:623
威海商行理財產品快樂寶 瀏覽:26
蘇丹屬於外匯管制 瀏覽:275
京東旗下的貸款 瀏覽:605
銀行理財師總結報告 瀏覽:628
外匯street網 瀏覽:709
中行匯率621 瀏覽:307
深化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 瀏覽:620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會員名單 瀏覽:187
違規購買理財產品如何界定 瀏覽:74
我國金融機構的構成體系 瀏覽:537
迪拜機場美元匯率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