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金融模型
金融模型就是跟據所收集的數據利用回歸分析做出一個影響所分析數據的公式,根據公式將數據帶入可以進行預測,在股市上的應用就是可以預測股市價格,在這方面比較好的軟體是SARS。通俗的講金融模型是在金融領域中,可以用來作為模型的產品,與金融產品的區別是:金融模型是虛擬的,金融產品是實質的。
(1)公司金融和金融建模的關系擴展閱讀:
有關金融建模的書籍:
《金融建模:使用Excel和VBA》闡釋金融學的一些主要模型以及使用excel和vba構建這些模型的方法。這些模型涉及固定收益證券、組合投資管理、資產定價和風險管理等多個領域。通過《金融建模:使用Excel和VBA》的學習,讀者不僅可以得到一些主要金融模型的知識,還可學到在金融領域應用excel和vba的技術,從而大大提高未來的或當前的職場競爭力。《金融建模:使用Excel和VBA》適用於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mba學員和金融從業人員。
行為金融模型有哪些
行為金融學有五大經典模型:DSSW模型、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BHS模型,具體為:
DSSW模型: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雜訊交易的基本模型,簡稱DSSW模型,他們認為,當理性套利者進行套利時,不僅要面對基礎性變動的風險還要面對「雜訊交易者」非理性預期變動的風險。該模型證明了非理性交易者不僅能夠在理性交易者的博弈中生存下來,而且,由於雜訊交易者製造了更大的市場風險,他們還將有可能獲得比理性投資者更高的風險溢價。
BSV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他們假定投資者決策時存在兩種偏差,其一是代表性偏差,其二是保守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會造成投資者對信息的反應過度,保守性偏差會造成投資者對新信息的反應不充分,導致反應不足。
DHS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1998)提出,他們把投資者劃分為有信息的投資者和無信息的投資者,而有信息的投資者存在兩種偏差,一是過度自信,二是自我歸因偏差。投資者通常過高的估計了自身的預測能力,低估了自己的預測誤差;過分相信私人信息,低估公開信息的價值。
HS模型:Hong 和Stein(1999)年提出。該模型假定市場由兩種有限理性投資者組成:「信息挖掘者」和「慣性交易者」。兩種有限理性投資者都只能「處理」所有公開信息中的一個子集。信息挖掘者基於他們私自觀測到的關於未來基本情況的信息來做出預測,他們的局限性是不能根據當前和過去價格的信息進行預測。慣性交易者正好相反,他們可以根據價格變化做出預測,但是他們的預測是過去價格的簡單函數。HS模型將中期的反應不足和長期的價格反應過度統一起來,一次又稱為統一理論模型。
BHS模型:Barberis Nicholas,Ming Huang,and Tano Santos(2001) 提出,該模型是基於均值市場的假設而建立。和前面的三個模型不同,BHS模型沒有將有偏的預期引入到模型中,而是從資產定價的另一方面,即投資者的風險態度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傳統的基於消費的定價模型中,作者引入前景理論所揭示的「損失厭惡」現象和另一個關於偏好的「私房錢效應」,產生了一個隨前期收益狀況而變化的風險厭惡,價格升高後投資者風險厭惡程度降低,價格將被進一步推高。價格降低後投資者風險厭惡程度升高,價格將進一步打壓。這個模型可以解釋市場方面的三個偏差現象:過度波動現象,股權溢價之謎,收益可預測性。
⑵ 金融專業主要學什麼
金融專業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投資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保險等方面的基本理論。
金融專業的就業面非常廣,畢業生主要在政府部門、銀行業、證券、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上市公司等從事相關工作。
⑶ 金融學和公司金融是什麼關系。
國內學校,系和專業設置都不夠嚴謹,
金融是統稱,主要包含兩塊,corporate finance企業金融和market finance市場金融。專但在國屬內有的院校將金融學和企業金融相分開,特指金融理論學。具體設置,你還得看其課程設置
上財還是不錯的,位置也很好,就其錄取分數講性價比還行。不過現在金融人才過飽和,海歸的,名校的一抓一把,相對的,上財畢業生就不怎麼占優勢了
⑷ 金融的投資學和公司金融有什麼區別
金融的投資學和公司金融可以說既有聯系,也有區別.金融學也研究投資,在金融學可中證券投資只是金融的一個分支;而投資學也研究金融性投資.但由此就說投資學是金融學的一部分,可能有失偏頗.
二者的根本區別:
一,是理論基礎不同,金融建立在市場「無風險」的基礎上,而投資學建立在「風險計算」的基礎上.金融學的理論基礎是有效市場理論和理性人假設.如金融學研究的利用應用數學工具來為金融行為建模,只有在市場理性情況下這種分析才可靠,如果假設條件的不成立,市場反復無常,這種分析就會毫無價值.而投資學的理論基礎是市場非理性,或者說是「市場先生假說」,如果沒有市場反復的狂躁不安和情緒極端低落,價值投資者不可能有機會投資成功,也就沒有巴菲特的輝煌成就.
二,是研究對象不同.金融學的研究對象是金融工具的價格,而投資學的研究對象是金融工具的價值.金融學認為風險來自價格的波動程度和波動過程;對投資學而言,價格的波動程度和波動過程是與風險無關的,他們只關心價值是多少,市場先生提供的買家是否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和利益.
三,是研究方法不同.現代金融學已經完全將學科引入到復雜的數學工具應用上,而投資學的研究方法是,基於公司財務數據和管理能力採用現金流貼現方法的理性價值計算,如巴菲特從來不用電腦來計算,甚至連計算器也不用.他講道,如果計算一家企業的價值復雜到需要使用電腦的話,那他早就失業了.
四,是內涵和外延不同.金融注重研究「錢」的融通,調整經濟發展機理.投資學研究使錢生錢,除了研究金融概念上的投資,還研究投入實業、實體經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