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

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

發布時間:2023-07-20 23:55:03

『壹』 銀行裁員潮反應出什麼問題,接下來的人們該如何生存

大家都知道一直以來銀行業的收入都是非常高的,也是非常讓人羨慕的一個行業,所以很多人都嚮往銀行的工作。但是最近幾年銀行業的日子其實也並不大,無論是國內的銀行還是全球其他銀行,都陷入了裁員潮當中。

據彭博統計的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有50多家銀行宣布裁員,累計裁員接近8萬人,這個數據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其中歐洲是裁員的重災區,2019年歐洲地區的銀行計劃裁員達到6.35萬人,佔全球裁員總數的82%,這裡面計劃裁員最多的銀行分別是德意志銀行裁員1.8萬,義大利裕信銀行裁員8000人,西班牙桑坦德銀行裁員5400人。

但是彭博社所統計的這些數據並不能真實的反映全球的裁員數據,實際上2019年全球各大銀行裁員的數量要比7.8萬多出很多。比如彭博社所統計到的亞太地區宣布裁員的數量只有513人,但實際上亞洲很多銀行單個銀行的裁員數量都已經超過513人了,只是很多銀行沒有進行官方宣布,所以沒統計到數據而已。

比如根據2019年上半年各大銀行財報數據顯示,在A股33家上市銀行當中,有21家銀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員,合計裁員人數超過3.8萬人。

實際上自從2008年發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各大銀行都在不斷的裁員,其中2015年達到了一個小高峰,此後很多銀行的裁員都加快步伐。從2015年到2019年,全球各大銀行累計裁員人數已經超過42萬人。

第一、全球經濟發展不理想。

自從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很多國家的經濟都陷入了發展緩慢當中,至今仍然有很多國家沒有緩過來,而最近這兩年時間全球又開始經歷一輪經濟放緩的態勢,特別是在全球貿易爭端不斷加劇的情況下,整個經濟環境都不太理想。

而經濟是金融業賴以生存的基礎,經濟發展不理想,銀行業也不可能過上好日子。所以在經濟發展放緩的情況下,銀行的盈利能力下降,對應的只能通過解僱員工來提高盈利能力。

第二、負利率的影響

面對經濟增長乏力,經濟發展放緩,很多西方國家都降低利率,試圖通過低利率來刺激 社會 投資,從而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而實行負利率之後,影響最大的就是銀行。

銀行是通過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賺取利差的,如果利率降低了甚至是負利率,那麼銀行的盈利空間是非常小的。目前歐洲很多國家都實行負利率,包括亞洲的日本也實行負利率。

特別是自從2019年8月份美聯儲連續多次降息之後,全球各大央行也紛紛跟著降息,現在很多銀行的貸款利率已經非常低,銀行的盈利空間嚴重被壓縮,甚至出現虧損的情況。所以這些銀行只能通過裁員來節省成本的支出。

第三、銀行業 科技 的進步。

在這一輪全球銀行裁員潮當中,不僅是那些經濟發展緩慢的國家大量裁員,在一些新興經濟國家也出現裁員。比如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仍然是比較快的,每年的經濟增速仍然維持在6%以上,而且中國的利率也相對來說比較高,各銀行的盈利仍然非常可觀,一些大銀行一年的利潤就達到上千億,每天賺錢好幾個億。


但即便這些銀行發展的很好,他們同樣也在不斷地裁員,比如2018年六大國有銀行的員工人數都紛紛減少,其中人數減少最多的是農業銀行,減少人數達到13,616人,建設銀行的員工人數也減少6600個人以上。

而這些盈利能力比較強,發展比較好的銀行之所以出現裁員,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銀行業 科技 的進步。

最近幾年隨著機器人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銀行很多崗位都可以實現自動化,很多銀行的業務都可以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來辦理,即便是到櫃台辦理,90%以上的業務基本上都可以通過自助終端來實現。所以現在很多銀行都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因此各大銀行只能通過裁員來節省成本提高利潤。

曾幾何時,銀行業可是非常吃香的行業,即便目前仍然是很多人嚮往著行業,但是隨著全球銀行業裁員潮的到來,很多銀行工作人員都開始有危機感,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裁員。

那對於被裁員的銀行員工來說,他們該何去何從呢?如何重新找到新的工作呢?

實際目前不僅是銀行業有裁員潮,其他行業同樣也有裁員潮,即便是華為這樣的大企業也開始宣布裁員了,說明目前整個經濟環境確實是不太理想。但是面對裁員潮大家也不必過度擔心,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即便不在銀行工作了,大家仍然有其他工作可以選擇,從銀行辭職出來之後,大家一般有幾個去向可以選擇。

第一、轉到其他銀行去

雖然銀行業總體是處於裁員趨勢當中,但也有一些銀行仍然在迅猛發展,員工在不斷增加,比如2019年上半年,類似浦發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成都銀行,這些銀行的員工規模都是在不斷增加的

因此大家被銀行裁掉之後,如果自己有能力有客戶資源,完全可以投靠到其他銀行當中去,這是最直接的再就業方法。

第二、到其他金融機構

金融行業出來銀行之外還有其他類型的機構,比如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擔保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理財公司,p2p公司,網貸公司,徵信公司等等,這些非銀金融業對於從銀行辭職出來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有興趣的。

第三、自主創業

在現實當中確實有不少人從銀行辭職出來之後自己創業的,而且有些人創業做的還挺好的,如果大家有一定的人脈資源,有一定的能力創業也不失為一個出路。

第四、到其他行業中

雖然現在很多行業都有一些專業上的要求,但嚴格上來說,只要你有能力,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去工作,現在很多行業都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只要大家有能力肯努力,其實到其他行業當中去也照樣可以混得很好。

據彭博的一份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全球銀行裁員總人數已超過42.5萬人,在過去的2019年,全球銀行業裁員人數達7.77萬人,但實際的人數可能遠遠不止,因為很多銀行都是悄悄裁員的,根本就沒有披露裁員的計劃。

根據彭博的報告顯示,2019年歐洲銀行是裁員重災區,「官宣」計劃裁員6.35萬人,占裁員總數的近82%。其中的德意志銀行裁員1.8萬人,排名第一,其次是義大利最大的商業銀行裕信銀行,裁員8000人。北美銀行排在第二,計劃解僱近7669人;拉丁美洲的銀行位居第三,「官宣」裁員3500人。而亞太地區「官宣」裁員的數量最小,只有513人。

其實在過去的5年間,銀行的裁員潮是一直沒有間斷過。從2014年開始,2015年到達一個高點,直到2019年又重新沖上一個小高峰。可以這么說,銀行裁員潮不僅僅在國外洶涌,在國內也是一浪接一浪。

根據五行大公布的年報數據,我們對比了2017年和2018年的數據,2019年相信員工人數還會進一步的縮減。總的來看,2017年五大行縮減了2.7萬人,2018年五大行繼續裁員2.6萬人,2019年相信這個數字估計也不會低於2萬人次。

這樣一個銀行的裁員潮意味著什麼呢?是否就是意味著經濟危機的到來呢?從國際上的形勢來看,導致裁員潮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放緩;但是回看國內,主要還是技術變遷和競爭環境的變化所導致。下面就讓我們逐一來看看。

1、歐洲經濟一直萎靡不振是銀行裁員的主因

歐洲地區的經濟放緩已經連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包括歐洲地區經濟的火車頭德國,英國和義大利,均陷入了增速下滑的境地。

從1980年開始,歐盟GDP在全球經濟體中的比重就開始一路下滑,增速自從金融危機以後就一直在萎靡不振。作為歐盟經濟的火車頭,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的經濟總量約為占歐元區19國的75%。在2018年實現小幅回升後,2019年歐盟的經濟情況似乎並不樂觀。根據歐盟委員會的一份報告預測,歐元區GDP增速將從2018年的1.9%放緩至2019年的1.2%。而歐盟第一經濟體—德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減緩過半,由2018年的1.4%降至0.5%;義大利的GDP增速更是由2018年的0.9%驟減至0.1%。

整體下滑的經濟形勢,使得歐洲地區不得不通過利率寬松(負利率)來繼續刺激經濟的增長,與此同時,也進一步惡化了銀行的競爭環境。負利率的貨幣政策使得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很難轉嫁到客戶身上,這加大了銀行的盈利壓力,而且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銀行的經營壓力進一步上升。雙重夾擊使得銀行不得不通過削減成本來降低業績壓力,而人力成本是這裡面最直接可見,見效最快的成本,這也是歐洲成為銀行裁員重災區的最根本的因素。

但銀行裁員並非是大規模的裁員,而是根據經營的情況進行的正常的經營行為,並非是因為經濟惡化,企業虧損做出的決定,這是有本質區別的。這是我們需要重點區分的驅動因素,因此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影響最大的還是銀行的工作人員。

2、國內銀行業競爭激烈是裁員的重要因素

回看國內銀行的裁員情況,相比國際上而言,其實是相對比較輕微的。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官方網站2019年10月10日公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截至2019年6月底)》,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數量共計4597個。而根據此前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中國約有350萬名銀行從業人員,其中大約80%都是櫃員。

而2018年中國銀行裁員的人數也不過幾萬人,相比之下還是比較少的,但是這是一個趨勢。因為金融 科技 的發展,國內銀行在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的情況下,是有很大動力去鋪設人工智慧櫃台去替代人工的,畢竟其他的銀行都在做,如果你不做,那你的成本就高,你就沒辦法競爭過別人。目前智能櫃台業務開始逐漸進入大型銀行的網點,通過試運行開始逐步過渡後,就會減少對相應櫃台人員的需求,這是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但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因此,中國銀行業的裁員潮主要還是基於競爭環境的變化所導致的,這一點對於廣大人民群眾來說並沒有太多的直接影響,反而會提高客戶在銀行辦業務的體驗,但是會影響部分櫃台人員的工作飯碗。

因此,要理性看待銀行裁員的背後的真實原因,不能因為看到裁員就認為是因為經濟的整體原因所導致,行業競爭環境的變化, 科技 的進步也有可能促使裁員的出現。只要是屬於行業的正常調整,反而會促進行業的發展。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銀行業的裁員主要是網點和一線櫃員的裁撤,這些年銀行也經歷了先降低櫃員人工成本,比如採用派遣制或者有區別的勞動合同方式降低人員成本。隨著大勢發展銀行只能進一步的收縮網點、裁撤人員,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低效網點會被裁撤。


銀行業作為最古老的行業,一直都會是常青樹。我們所看到的都是銀行業的轉型和業務模式的變更,並不是銀行業長期看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

財富的二極分化對銀行零售業務沖擊是網點收縮的主要原因, 每年的私人銀行業務的報告都會撥動大家的心旋。2018年底公布的數據北京是全國高凈值人群比列最高的地區,達到了千分之7.4。


未來財富的變化路徑還會是越有錢的財富增長越快,銀行的吸收儲蓄的主要來源已經不再是個人散戶。龐大的銀行網點往往還是為個人散戶和企業服務,個人零售業務的利潤可能很多網點都是虧損的。這是銀行收縮網點的主要動力, 成本、利潤永遠是企業的驅動力。


首先:各種互聯網金融業態的出現,吸收了大量的零售業務。


其次:互聯網新增了各種支付手段,讓大量的銀行零售業務也不需要通過銀行處理。

總結:銀行收縮網點主要動力是財富分化,有價值的客戶資金量越來越大、越來越集中,銀行更喜歡大客戶了。 科技 的進步讓傳統零售業務出現遷移到其它交易平台,銀行有縮減零售業務的可能。

任何企業裁員,都是在考慮了開支之後的選擇。

其實銀行裁員,早在之前幾年相關議論就喧囂塵上了。

一,櫃員機,網路銀行,手機銀行代替大量人工。

之前這些也一直存在,但是沒有裁員,是因為當時的 社會 主力,並不很會用這些,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的 社會 主力都是80-90後了,對於這些物品都能熟練運用,所以現在才開始出現大量現象,其實我們現在去銀行辦事的機會並不多,一般銀行窗口也開的少了。

大多數都是搞金融服務的。

二,近幾年金融層面並不好,相關從業人員能感受到來自上層的檢查越來越嚴格。

據說在上海那邊,走在路上穿著金融行業相關服裝去上班的,都容易給卡主查身份證工作證。

所以,銀行裁員勢在必行,櫃員這個職業肯定會被一壓再壓。

至於該如何生存,如果還想在銀行行業的話,就要看目前銀行的主要業務方向是什麼,朝這個方向發展必然是對的。

任何行業都離不開人,能者上,庸者讓是必然的。加強學習,增強能力是唯一出路。

銀行裁員,在浮雲君看來是 社會 發展的必然。


就以浮雲君自己為例,幾乎幾年都沒有去過一次銀行了,工資卡與支付寶、微信綁定後,消費直接掃碼支付,即便是需要提取現金,ATM 機也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各路銀行 APP 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部分的業務,都已經可以在網上辦理,比如換匯、理財、存定期,一部智能手機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松完成操作。很多銀行的網點甚至已經成為多餘,在成本的考量之下,越來越多銀行實際已經開始減少分布在各地的網點,當然,隨之肯定會有相當一部分的銀行從業者遭遇失業。


即便是偶爾一次進入銀行辦理業務,比如激活銀行卡,開通網上銀行等基本業務,現在我們用戶都可以直接在機器上辦理,效率高,還基本不用排隊,一個銀行網點,往往實際需求的工作人員數量已經很少。



曾經的銀行工作職位被大家稱之為「鐵飯碗」,很多人搶破頭皮也想進入銀行體系,但是到了現在,那些曾經的「天之驕子」卻需要面對中年失業的危機!


隨著 科技 的進一步發展,技術壁壘的進一步突破,不僅僅是銀行工作者,工廠的操作工、設備維修工、搬運工都會被越來越智能、高效的機器人所取代,浮雲君所在的公司,自動化已經取代了 近乎 70% 的人力!


而在未來 10 年,無人駕駛 汽車 步入我們的生活,大批的公交車、計程車、外賣、快遞人員都將面臨失業的危機!




要想自己不被機器所取代,就需要堅持不斷的學習,讓自己成長的速度達到甚至超過機器成長的速度!


不僅僅專注學習於自己所在的領域,比如浮雲君是一位工程師,對於法律、金融、語言、AI、文學 等等方面也要有所涉獵和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和沉澱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價值,即便是遭遇失業,憑借自己的才能和學識也能夠找到其他的工作。



其實,業余時間從事一門副業,並且不斷堅持,也是應對中年危機較好的方法。


副業可以與本行業相關,也可以和自己興趣相關,雖然起初大部分收益不多,但是十年、八年如一日地堅持,把副業和主業一樣認真對待,讓自己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那麼獲得可觀的回報還是可以期待的。


即便是主業遭遇了失業,還可以憑借副業「續命」,這不是很好的考量嗎?





面對越來越「咄咄逼人」的機器人、自動化和數字化,在未來大部分人遭遇失業和中年危機都是可以預料的。想要讓自己不至於中年遭遇困頓,堅持學習、不斷吸取新的概念的想法、進行新的嘗試是很重要的,為了不被時代所淘汰,我們需要加倍努力!


中年危機和失業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是一旦發生就會成為晴天霹靂,還是早點有所防備比較妥當!


『貳』 陝北兩家農商行合並,中小銀行掀起重組潮

近日,陝西榆林榆陽農村商業銀行、陝西橫山農村商業銀行以新設合並方式發起設立陝西榆林農村商業銀行獲得陝西銀保監局批復,成為我省新一地級市農商行合並重組案例。

在全國范圍內,圍繞農信機構、甚至中小銀行之中的合並重組潮正在來臨。

記者查詢銀保監會公示發現,截至2019年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4607家,其中農村商業銀行1478家。在銀保監會公布的法人名單上,陝西地區的農商行共有55家。

陝西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及合並重組正逐漸提速。據秦農銀行官網7月4日消息,秦農銀行擬全資收購西安市長安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簡稱「長安聯社」),秦農銀行將按照長安聯社清產核資後每股凈資產的價格(若每股凈資產低於1元,按每股1元)購買長安聯社現有股東持有的長安聯社股份。秦農農商銀行全資收購長安聯社後,長安聯社法人主體資格保持不變,其權利義務繼續由被收購後的長安聯社承擔,其員工的勞動合同關系保持不變。

在6月29日召開的秦農銀行年度股東會上,上述議案獲得審議通過。在此之前,2015年,秦農銀行在原西安市碑林區、新城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6家市區聯社基礎上完成合並組建後開業;2016年起,秦農銀行啟動對閻良區、臨潼區、高陵區聯社及周至縣、藍田縣、戶縣聯社改制。而在2017年,秦農銀行也已對長安聯社實行代管。

西安一家金融服務機構王姓負責人介紹,一些既有農村金融機構無法擺脫 歷史 和政策影響,例如金融產品不足、不良貸款率較高、甚至存在虧損及資金被佔用等問題,重組改革有利於強化金融機構資源、吸收更多投資者,由此全國多地都在推進農商行組建及農合機構改制。

今年以來,全國已有多家農商行合並重組展開。6月23日,無錫農商行和江陰農商行同日發布公告,擬分別出資7.82億元和3.38億元共同發起設立徐州農商銀行。此外,在河南,漯河市、焦作市和三門峽市等均在緊鑼密鼓的推進市級農商行組建工作。

除上述農商行,多家中小銀行也正在迎來重組潮。例如:6月26日,攀枝花市商業銀行與涼山州商業銀行分別公告稱,宣布將通過新設合並方式共同組建一家商業銀行。

華泰證券一位分析師認為,中小銀行的重組潮源於金融機構提高抗風險能力的訴求。國內目前有4000多家中小銀行,由於一些中小銀行自身管理與經營能力相對有限,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疫情沖擊之下,部分中小銀行受到沖擊,資產負債表和經營穩健性受到威脅。

事實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在4月22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曾提到,「中小銀行在疫情期間受到明顯沖擊,今年將會大力推進中小銀行的改革重組工作。」

目前國內中小銀行重組既有區域性機構整合重組,做大城商行或農商行,減少區域內同業競爭;也有引入戰略投資者,盤活銀行內部資產,增厚銀行資本金,提高競爭能力。

而隨著一些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強的城商行,特別是農商行誕生,它們也正在成為排隊上市的重要力量。在證監會最新披露的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中,有18家銀行排隊IPO,其中農商行數量多達11家。

華商報記者 李程

『叄』 中國郵政銀行是國有銀行嗎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確定無疑是國有六大銀行之一,主要看其第一大股東為中國郵政公司,自然是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一並稱為國有銀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國有金融機構,隸屬於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是我國的中央國有企業,就是俗稱的央企。也就是說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並不直接隸屬於國務院或者國資委,而是央企的子公司。
郵儲銀行的成立最晚,作為國有六大行之一的郵儲銀行,其全稱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於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商業銀行。相比其他國有五大行來說,郵儲銀行是成立時間最晚的。比如交通銀行成立於1908年、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中國農業銀行於1951年成立、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則分別是1954年和1984年成立的。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為國務院授權投資機構,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義務。財政部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國有資產管理部。因此郵儲銀行可以說是國有銀行,當然更嚴格來講應該是國有控股銀行。
郵政儲蓄銀行2016年9月28日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達到了591.5億港元。為什麼不在中國上市?可能為了避免對中國股市資金的吸收效應吧。目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已經成為第六大行。
另外,郵政銀行雖然是六大行中總資產最少的,但是郵政銀行是六大行中存款比例最多的,遙遙領先的存款比例,為未來發展各種業務的提供有利條件。在儲蓄和郵政這兩方面的業務發展之下,公眾對郵政銀行的品牌和信譽是十分良好的,為開展金融服務打下了誠信的基礎。
【拓展資料】
國內銀行業習慣性的稱呼國有四大銀行,或者直接稱呼四大銀行,只能說明郵儲銀行跟四大銀行還是有差距的,具體體現在成立時間、資產規模、客戶群體以及客戶認可度等方面。
第一,成立時間的差距。郵政儲蓄銀行成立於2007年3月,發展至今只有不到12年的歷史,算是一個年輕的銀行,盡管在國內有超過4萬個網點,屬於銀行業網點巨頭,只是年輕人缺點資歷了;看看四大銀行的成立時間吧: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已經有107年的歷史,農業銀行成立於1951年,至今已有68年歷史,建設銀行1954年成立,也有65年歷史,工商銀行1984年成立,已有35年歷史。和這些老銀行相比,郵儲銀行在它們面前更像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
第二,資產規模和業務種類的差距。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資產規模目前在30萬億——20萬億之間,在國內銀行業屬於自成一檔、高高在上的金融界四巨頭,而郵儲銀行目前勉強9萬億資產規模,不是一個檔次的;在業務發展方面,中農中建四大銀行的業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各方面既完善又成熟,風控經驗豐富,產品種類齊全,應有盡有的滿足客戶選擇,郵儲銀行的業務基本還是老郵局那一套,集中吸收個人存款,發放貸款,適當增加了個別的理財產品、代理保險等業務。
第三,客戶對象的不同。工農中建四大銀行面向大型企事業單位、上市公司、大商鋪等,重點放在了大城市,在縣域安置網點都是零星三五個,銀行服務對象向著大型化、集團化的方向主攻;郵儲銀行的客戶以基層老百姓為主,網點更多鋪設在鄉鎮,服務三農,小微企業為主要目標和方向。
第四,客戶認可度低。郵儲銀行的存款利率明明是高於四大銀行,但是客戶對郵儲銀行並不認可,單從郵儲銀行源源不斷的投訴事件來看,郵儲的服務還有大量提升的空間,今後還要加強員工業務操作的合規性、業務的精細化學習。

閱讀全文

與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苦楝股票概念 瀏覽:558
領信股份股票 瀏覽:268
關聯交易董事會表決 瀏覽:412
甲方給置業顧問傭金 瀏覽:194
為落實金融服務經濟 瀏覽:431
南京的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254
下載了好省怎樣看傭金 瀏覽:282
持牌金融公司的錢不還會怎樣 瀏覽:301
光大證券軟體怎樣打新股 瀏覽:871
10月7號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08
中航信託上海地址 瀏覽:151
甘肅銀行理財產品贖回 瀏覽:720
匯率與牌價 瀏覽:120
溫州銀行的股東 瀏覽:389
金融機構股權是生息資產嗎 瀏覽:794
要股票基金 瀏覽:459
人民幣對克朗匯率 瀏覽:663
義方學堂融資 瀏覽:826
建設銀行個人理財優點 瀏覽:290
我愛我家新房傭金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