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支持的意見

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支持的意見

發布時間:2023-07-27 07:09:20

① 商業銀行應如何加大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力度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在穩定增長、擴大就業、促進創新、繁榮市場和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需求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視,「據統計,全國中小微企業創造了80%的就業、60%的GDP和50%的稅收,而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比例僅20%多一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該充分認識到中小微企業的重要性。改變對中小微企業認識不足及態度,多策並舉,多管齊下,不斷提高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從根本上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難題,全力支持小微企業良性發展。

大力發展中小型金融機構

中小微企業與本地中小銀行建立長期穩定的銀企關系,並由這家中小銀行向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包括基本結算及存貸款服務,是理論上最優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模式。

大力發展市場定位更加明確的中小銀行是解決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最有效的辦法。從實證分析結果看,市場定位更加明確的城商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效率普遍較高,它們機構點多面廣,具有信息、成本、管理等優勢,與小微企業更加「門當戶對」。既能增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有效供給,又能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競爭性。因此,直接設立市場定位為小型、微型企業的中小銀行機構可以有效提升銀行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工作效率。完善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機制,建立適合中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評估制度,解決中小微企業授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建立和完善與中小微企業發展相適應的融資模式,合理調整信貸投向,充分發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支持中小微企業的主渠道作用,突出支持地方重點中小微企業。

改進小微企業信貸管理機制,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完善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加強內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設,提高專業人員素質,最大限度地降低貸款風險。

一是建立約束與激勵相統一的信貸管理機制,促進銀行貸款營銷的積極性,改善金融服務,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強化貸款責任制,推行以行長負責制為中心的貸款管理體制,明確客戶經理的責任,同時建立貸款激勵機制,提高客戶經理發放貸款的積極性。加強對客戶經理的工作能力與道德水平的考核,建立一支品質過硬的客戶經理隊伍。

二是嚴格按照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規定程序辦理和發放貸款,審核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其可行性,按規定要求辦理。

三是改進和建立適合中小微企業的信貸管理及審批機制,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合理下放中小微企業貸款審批許可權,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加強金融產品創新,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產品創新為手段,滿足多元化、個性化資金需求。建立適合中小微企業業務開展的信貸制度、風險管控制度和激勵考核制度,保證中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加快產品及擔保方式創新,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區域和處於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微企業,加大金融創新力度。

四是確定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的合理比例,避免貸款過度向大企業、大項目集中,防止增加信貸風險。

五是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後的監督,定時檢查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掌握企業的資金運用情況,對有多個戶頭的中小微企業,各銀行之間應加強聯系與協作,減少逃廢銀行債務現象的發生。

六是加強對中小微企業所有者的約束,為了避免企業所有者逃廢銀行的債務,可以要求所有者以個人家庭財產作為抵押物品。

發展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發展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不僅僅是銀行的社會責任,更是銀行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調整信貸結構、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

銀行要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營銷服務,主動參與所在區域政府的產業規劃,加強與企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形成良好的關系,取得營銷優質客戶的先機和相關行業優勢客戶資源的源頭,鎖定目標優質客戶。藉助政府出台與貸款相關的各種補貼、貼息、損失承擔政策,可以促使企業按月還款提高企業守信意識。由於種種原因,不少銀行只對大中型和行業重點骨幹企業開展主動的營銷服務,對中小微企業往往坐等上門,為此失去了不少潛在的優質中小微企業客戶。

因此,銀行要主動挖掘中小微企業市場的潛力,制訂並落實資金營銷計劃,主動尋找、選擇和培養客戶,滿足產品有市場、有效益、守信用的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處理好與工商、稅務、海關的關系,取得能夠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盈利狀況的第一手資料。例如,稅單、報關單、進出口業務量等,更加有利於優質客戶的識別和判斷。行業協會或商會是銀行拓展目標客戶的最有效渠道之一。銀行以特別會員身份參與活動,既能了解行業最新的動態及發展趨勢,又能廣泛地宣傳銀行的產品和服務。注重大客戶上下游的供應鏈中小微企業的分析,滿足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建立專門的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銀行要對不同類型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不同的融資支持力度,對有信用、有市場、有效益的中小微企業給予大力支持。

銀行要對不同類型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不同的融資支持力度,對有信用、有市場、有效益的中小微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對暫時盈利能力較差,但市場反應敏感的中小微企業,在審查企業貸款條件時,應把第一還款來源的現金流量情況和企業發展前景作為主要考察對象,給予適當的信貸支持。

注重信息的准確評價,針對中小微企業投資主體和所有制結構多元化、財務報表可信度不高的特點,對中小微企業的等級評定和客戶評價根據實際情況,減少對企業正式財務報表、商業計劃或各類書面文件等硬信息的過分依賴,注重現場調查和收集企業非財務信息以及中小微企業的信用記錄、還款情況、經營者素質和對銀行忠誠度等信息,必要時把借款企業和主要經營者家庭財產合並為一進行信用分析。

充分把握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實施差別化的信貸發展策略

從風險控制、價值發掘和客戶管理的角度,對中小微企業客戶群體進行合理細分,並實施差別化的信貸發展策略。

由於中小微企業客戶群體具有特殊性,在積極發展中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時,應高度重視其信貸風險。加強防範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的對策研究,從風險控制、價值發掘和客戶管理的角度,對中小微企業客戶群體進行合理細分,並實施差別化的信貸發展策略。

在行業上,選擇國家產業和環保政策鼓勵具有較強生命力和高成長性、科技含量高的行業;在產業鏈上,選擇處於重要產業鏈上下游、為績優大型企業提供配套協作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在企業生命周期上,選擇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且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在客戶品質上,重點選擇經營有特色、產品有市場、經營效益好、信用等級高、管理較規范、管理人員素質較好的中小微企業。此外,與公司類大企業客戶相比,中小微企業客戶資金實力較弱、抗風險能力較差。因此,建議在客戶准入與選擇中,充分把握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重點支持與大中型客戶建立穩定協作關系的中小微企業客戶。

堅持市場原則和商業化運作模式,推進中小微企業業務風險定價

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定價不僅要考慮目前市場競爭情況,更要加強對未來利率市場發展趨勢的判斷和分析。

中小微企業業務風險相對較高,銀行貸款議價能力相對較強,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定價不僅要考慮目前市場競爭情況,更要加強對未來利率市場化發展趨勢的判斷和分析。因此,要根據中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水平、籌資成本、管理成本、收益目標及當地利率市場水平等因素,在科學計量信用、市場、操作風險的前提下,按照有利於彌補資本成本、有利於創造價值回報、有利於防範風險、有利於實現戰略預期的原則,對不同行業、不同擔保方式、不同借款人的中小微企業貸款實行不同的風險定價,合理確定價格,對不同借款人實行差別利率,並根據風險變化靈活進行調整。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定價不僅要考慮目前市場競爭情況,更要加強對未來利率市場發展趨勢的判斷和分析。

從政策上講,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可以上浮,沒有上限限制,從銀行經營上講,貸款風險大,成本高,應該實行高利率,從道義上講,銀行應該扶持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過高,容易受到指責。由於中小微企業風險大,應該提取較高比例的壞賬准備金,這樣,利率就應該有所提高。要解決中小微企業承受能力和銀行效益問題,首先要求中小微企業依靠自身的積累和尋找合夥人維持企業的生產經營,銀行貸款主要滿足臨時性,季節性的資金需求,這樣銀行資金所佔比重不高,使用時間有限,高一點的利率是完全可以承受的。隨著利率的市場化,貸款利率完全由銀行與企業協商,充分發揮資金價格在分配資金方面的引導作用,增加銀行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摘自和訊網)

② 保險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這是我從我們網站上復制下來的,希望能幫到你

國務院關於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國發〔2014〕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業熱情,小型微型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發展中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為切實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發揮現有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地方中小企業扶持資金將小型微型企業納入支持范圍。(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務部、工商總局等部門負責)
二、認真落實已經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研究出台繼續支持的政策。小型微型企業從事國家鼓勵發展的投資項目,進口項目自用且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設備,按照有關規定免徵關稅。(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等部門負責)
三、加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小企業創業基地(微型企業孵化園、科技孵化器、商貿企業集聚區等)建設的支持力度。鼓勵大中型企業帶動產業鏈上的小型微型企業,實現產業集聚和抱團發展。(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務部、工商總局等部門負責)
四、對小型微型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按照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型微型企業,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中國殘聯等部門負責)
五、鼓勵各級政府設立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積極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積極引導創業投資基金、天使基金、種子基金投資小型微型企業。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型企業可按規定享受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政策。(財政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證監會、科技部、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負責)
六、進一步完善小型微型企業融資擔保政策。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擔保機構,引導其提高小型微型企業擔保業務規模,合理確定擔保費用。進一步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融資擔保的財政支持力度,綜合運用業務補助、增量業務獎勵、資本投入、代償補償、創新獎勵等方式,引導擔保、金融機構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為小型微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銀監會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科技部、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等部門負責)
七、鼓勵大型銀行充分利用機構和網點優勢,加大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建設力度。引導中小型銀行將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和戰略轉型相結合,科學調整信貸結構,重點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小型微型企業的經營特點和融資需求特徵,創新產品和服務。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商業可持續和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單列小型微型企業信貸計劃。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大力推進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銀監會會同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務部等部門負責)
八、高校畢業生到小型微型企業就業的,其檔案可由當地市、縣一級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保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等部門負責)
九、建立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信息互聯互通機制。依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在企業自願申報的基礎上建立小型微型企業名錄,集中公開各類扶持政策及企業享受扶持政策的信息。通過統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匯集工商注冊登記、行政許可、稅收繳納、社保繳費等信息,推進小型微型企業信用信息共享,促進小型微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通過信息公開和共享,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政府部門和銀行、證券、保險等專業機構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從小型微型企業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樣本企業,進行跟蹤調查,加強監測分析。(工商總局、發展改革委、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統計局等部門負責)
十、大力推進小型微型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為小型微型企業免費提供管理指導、技能培訓、市場開拓、標准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財政部、科技部、商務部、質檢總局等部門負責)
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在落實好已有的小型微型企業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對政策的解讀、宣傳力度,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各地區、各部門要確保政策盡快落實,並適時提出進一步措施。
國務院
2014年10月31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C

金融

編輯評論/注釋

文章| 《中國金融》第6期,2022

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小微企業在激發市場運行活力、培育經濟發展動能、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支撐國計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既是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落實「六穩」「六保」要求的重要保障。也是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加快銀行業務戰略轉型的必由之路。

建立機制,加強保障,明確小額信貸發展戰略。

集中統一思想,從戰略高度規劃和推進小微金融業務,不斷完善戰略規劃、考核評價、激勵機制、資源配置等頂層制度設計。充分激發小微金融業務發展的動力、活力、能力和潛力,形成「全行一盤棋」的良好發展局面。

確立普惠金融發展戰略。2021年,中國銀行正式將普惠金融明確作為全行「八大金融」戰略之一,舉全集團之力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投入力度。緊密圍繞產品創新、數字轉型、綜合服務、渠道建設等方面重點發力,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推動普惠業務跨越式增長、打造數字化線上化發展引擎、建設全功能綜合服務平台等系列戰略目標。

強化績效考核和資源配置。一方面「立好規矩」,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擴大普惠金融、小微業務的考核權重至超過10%,提高小微企業首貸戶、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續貸業務佔比的考核要求。另一方面「備足糧草」,持續加大對小微業務的財務、人力、科技等資源投入力度,科學實施不良容忍和盡職免責制度,建立「敢貸、願貸、能貸」長效機制,鉛斗彎點燃基層內生發展「自驅力」。

創建「量化積分評價體系」。注重強基礎、練內功、提後勁,把分行小微企業服務能力量化分解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業務推動、風險管控、創新發展五大方面40多個維度,採取「積分制」進行綜合評價,比如,建立網點普惠金融服務質效承諾機制可積1分、研發區域特色線上融資產品最高可積3分,引導分行不惟指標、不惟考核,全面增強服務能力,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做好「自選項目」。

優秀的模式和強大的產品,打造統一的小額信貸模式。

自2008年在業內首創「信貸工廠」業務模式以來,中國銀行一直深耕小微金融服務領域。近年來,以「綜合經營、雙輪驅動、三大利器、四種場景」為主線,著力構建金字塔形的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的小額信貸服務體系。以中國銀行「惠心願」為品牌,建立了涵蓋行業、個體工商戶、網路融資等八大系列小額信貸產品和服務,覆蓋50多個領域。

對公對私一體運營。建立完整統一的小微金融業務模式,由普惠金融事業部統籌管理全行小微企業法人、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小微客群銷卜,全面打通對公、對私營銷管理、產品流程、數據系統與風控機制,實現產品標准化、作業流程化、生產批量化、隊伍專業化、管理集約化和風險分散化,形成「1 12」的發展合力。

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線上方面,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平台 數據 模型」基礎能力,推動展業模式由「專家經驗式」向「數據驅動式」轉槐悶變。目前中國銀行已形成「信用貸」「銀稅貸」「抵押貸」「經營貸」「稅易貸」五大線上產品系列,2021年小微企業線上貸款余額較上年新增超過26倍。線下方面,持續升級「信貸工廠」,通過擴大准入范圍、提升審批許可權、優化流程機制、簡化審查資料,提高授信審批效率,提升敏捷反應能力;2021年中國銀行「信貸工廠」客戶近14萬戶,授信余額近6000億元。下沉服務重心、延伸服務觸角,分別建設1500家、400家、120家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科技金融特色網點,打造服務小微、三農、「雙創」客群的前沿陣地。

四類場景靈活便捷。深度參與「智慧政務」建設,攜手政府機構共建「數字共同體」;2021年,作為首家金融機構成功對接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金融服務平台,中國銀行利用「政采貸」幫助政府采購上游供應商解決融資難題。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為涉農小微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三農主體提供「致富貸」線上融資產品,有效突破傳統農業信貸「客戶信息少、服務半徑小、獲客成本高、緩釋不充分」等難點。大力支持穩外貿、穩外資,推出「單一窗口融資」及「外貿貸」等特色線上融資業務,根據企業的貿易結算、出口退稅等情況自動核定信用額度,為小微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保駕護航。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聚焦集成電路、數字安防及數字產業集群,創新科技等級、專家評審、財政資助、投融資階段等量化評價體系,支持數字經濟領域優質小微客戶成長。未來中國銀行將秉承開放共享理念,致力於打造「1」個智能普惠金融平台,打通個人、企業、政府、金融機構「4」類客群普惠服務邊界,搭建「N」重普惠金融服務場景,薈

聚多元戰略合作方,建設無界開放的普惠金融服務生態。

求突破、勇創新,深化關鍵戰略領域支持

緊密圍繞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中國銀行加大對科技創新、產業鏈供應鏈、三農經濟、「走出去」「引進來」等領域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促進小微金融與科技金融、產業鏈金融、縣域金融、跨境金融等重點戰略融合發展,幫助小微企業成長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構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銀政合作體系。深化與工信部的戰略合作,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做大「多元化合作」,做深「專屬化服務」,做實「精細化管理」,幫助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打造「『專精特新』成長之路」專屬模式,為「小巨人」「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各類企業提供集信貸、投資、申請輔導、撮合交易等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產品;大力推廣「中銀專精特新普惠行」、首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跨境撮合對接會等主題活動。目前中國銀行已為近1.5萬家「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授信支持,余額超過1100億元,得到國務院領導充分肯定。

打造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首選銀行」。大力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創新,幫助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促進知識產權資源價值實現,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能。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合作成立「知識產權融資創新實驗室」,構建知識產權「政產學研」全面合作機制,探索建立貫穿價值發現、風險評估、風險處置等環節的知識產權金融新模式。針對傳統知識產權融資三大痛點,研發普惠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知惠貸」:根據企業整體價值分級匹配不同的信用額度,應對知識產權「價值識別難」;利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專利技術「評估變現難」;加強貸前、貸中、貸後全流程管理,緩解「風險控制難」。2021年,中國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累計貸款金額360億元,質押登記項目超千個,各項指標居金融機構首位。

創新普惠型產業鏈供應鏈服務模式。遵循「向『1』要客群質量、向『N』要客群數量」的思路,加大對小微客群高度密集的供應鏈上下游綜合信貸支持,讓供應鏈金融真正惠及更多的市場主體。深入拓展傳統「強信用」模式下的政府或核心企業供應鏈,為供應鏈長尾端小微企業增信賦能;不斷加強「強數據」模式下與電商平台或專業供應鏈管理平台的互聯互通,藉助數據鏈和證據鏈,將「1 N」拓展至「1 N N」;積極探索「強場景」模式下的生活場景平台合作,深入挖掘小微客群B2B、B2C場景業態。目前,中國銀行已推出「華為惠貸」「小米貸」「美團貸」等多款普惠型「鏈式惠貸」服務模式,通過「單鏈探索——多鏈復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形成大企業、小企業、金融企業和服務平台全鏈條合作共贏的局面。

找准鄉村縣域振興發展「中行賽道」。圍繞「五大振興」總體目標,大力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構建中行特色助農發展模式。產業振興方面,陸續推出「農田貸」「光伏貸」等系列涉農產品,全面加大對農產品穩產保供、農業產業升級優化、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生態振興方面,積極探索碳排放權抵質押業務,打造「低消耗、低殘留、低污染」綠色示範項目,推廣「樂家貸」「宜居貸」等「美麗鄉村」金融服務模式。文化振興方面,研發「創業貸」「民宿貸」等特色產品,支持研學教育、田園養生、拓展訓練等新型農文旅產業一體化發展。組織振興方面,打造特色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示範區,暢通三農服務「毛細血管」。人才振興方面,開設「鄉村振興學堂」和「慧政學堂」,支持鄉村人才培養,幫助基層幹部提升經濟管理與社會治理能力。

深入助力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早在2014年,中國銀行就在業界首創「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搭建中小企業全球互聯互通平台,幫助企業深度融入全球資金鏈、價值鏈、產業鏈。近年來,中國銀行一直致力於中小企業國際化、全球化發展,迄今已舉辦包括中國—中東歐國家中小企業跨境對接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企業供需對接會、歷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貿易投資對接活動等在內的89場企業對接活動,為來自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家企業提供「融資 融智」金融增值服務,受到各國政商界的廣泛贊譽。針對後疫情時代企業需求變化,中國銀行創新推出「中銀e企贏」全球企業生態系統,構建集銀行拓客活客、政府招商引資、企業資源引進於一體的線上綜合信息服務體系;目前已實現供需專區、招商引資、金融服務等主要功能上線,吸引近千家小微企業入駐。

促聯動、聚合力,深化「一體兩翼」綜合服務

充分發揮綜合化、多元化經營優勢,調度集團整體資源投入社會關切和公益事業,扶持弱勢群體發展,服務百姓安居樂業,形成以商業銀行為主體,村鎮金融、消費金融、公益金融、支付金融等為特色的多維度、綜合性小微金融服務格局,滿足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中銀富登繼續鞏固全國最大村鎮銀行集團地位,充分發揮紮根縣域、支農支小優勢,建設以縣域為「基點」的法人行機構、鄉鎮為「支點」的支行機構、商圈/產業鏈/協會為「觸點」的普惠金融服務點的三級普惠服務網路,持續解決農村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目前中銀富登已在全國范圍內設立法人機構126家,在鄉鎮設立支行189家,設立普惠金融服務點69個,覆蓋16個省市、51家村鎮銀行。

中銀消費深耕消費金融細分領域,打造以「樂享貸」抵押貸款、「好客貸」信用貸款,以及交易分期貸款三大消費金融產品體系,為廣大客戶提供簡單、便捷、專業、靈活的消費金融服務,不斷豐富線上、線下及O2O「三位一體」場景使用,助力擴大內需、促進消費。

中益善源全力推進金融幫扶,融合公益理念、市場力量、政府支持、金融服務和區塊鏈技術,研發「公益中國」精準扶貧平台,通過大愛超市、善源集采、善源商場、善源公益、公益檔案等多種模式,幫助貧困地區快速打通農特產品銷售渠道。

中銀通支付積極踐行「支付便民、支付惠民」,作為國內唯一的金融標准預付卡特許經營機構,先行先試跨行業、跨地區小額便民支付與一卡通用,幫助開啟移動支付新生活。創新數字貨幣硬錢包,無需聯網、無需密碼即可實現支付即結算、支付不找零、支付無壁壘、交易更安全,滿足百姓便捷、可靠、安全的日常小額高頻支付需求。

疏堵點、解難點,切實做好民生支持保障

始終關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的冷暖,向社會各界積極傳遞金融抗疫的溫暖情懷,千方百計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提升融資便利性和可得性,著力為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減負降壓,為打贏重振民生保衛戰和經濟發展戰貢獻金融力量。

發揮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政策效能。綜合運用展期、無還本續貸、還舊借新等多種方式實施延期還本付息,自2020年1月至2021年末,累計為普惠小微客戶辦理延期償還本息超過1800億元,惠及3萬余家小微企業客戶。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投放,2021年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佔比超過27%,3年來佔比累計提升超過3個百分點。

提升企業融資靈活性和便利度。先後推出「中銀接力通寶」無還本續貸產品和「隨時惠」隨借隨還服務方案,減少小微企業轉貸環節、降低轉貸成本,便利企業因需提取、隨時歸還、循環使用貸款資金。與商務部聯合開展「誠信興商」活動,利用企業信用配置金融資源;在「中銀商信貸」產品項下,服務客戶超6萬人,核定授信450億元,授信余額達400億元。

做好抗疫特殊時期服務保障。2021年春節期間,中國銀行在市場上率先推出「惠過年」普惠金融專項營銷活動,為響應「就地過年」號召的小微企業和員工提供便捷融資、免費保險保障及其他綜合金融服務;期間服務客戶超過7500戶,核定授信超360億元,投放授信超205億元;活動被多地政府納入屬地「政策紅包」,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作為成立110周年的獻禮之作,中國銀行在2023年春節和冬奧盛會期間,進一步推出「千崗萬家」普惠金融行動計劃,為小微企業提供用工、經營周轉以及就業撮合等綜合性支持,助力緩解社會「用工難、用工貴」問題,真正做到「促千崗就業,保萬家民生」。

金融賦能小微客群發展。創辦「普惠金融研修院」產教融合平台,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打造小微金融領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基地」、開放辦學的「培養基地」、業務發展的「賦能基地」、前沿理論和先進實踐的「交流基地」,陸續推出「普惠金融網路學院」「普惠金融前沿大講堂」「惠如願·惠企行」小微企業論壇、「惠如願·菁英薈」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四大普惠特色培訓品牌,對內為員工搭建基礎業務和前沿知識的學習平台,對外探索了一條銀、企、校合作共建的有效途徑,真正實現「賦能員工、賦能集團、賦能客戶、賦能社會」。■

相關問答:

④ 小微企業金融政策

法律分析:人民銀行多措並舉,優化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加強信貸政策指導,督促金融機構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完善市場化融資環境,拓寬中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持續開展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高小微企業融資的可獲得性。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第一條 確保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和增量「兩個不低於」的目標。繼續堅持「兩個不低於」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目標,在風險總體可控的前提下,確保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在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保持全年貨幣信貸總量的前提下,優化信貸結構,騰挪信貸資源,在盤活存量中擴大小微企業融資增量,在新增信貸中增加小微企業貸款份額。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和差別准備金動態調整機制的引導作用,對中小金融機構繼續實施較低的存款准備金率。進一步細化「兩個不低於」的考核措施,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小微企業貸款比例、貸款覆蓋率、服務覆蓋率和申貸獲得率等指標,定期考核,按月通報。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商業可持續和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單列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合理分解任務,優化績效考核機制,並由主要負責人推動層層落實。(人民銀行、銀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⑤ 國家對小微企業有哪些金融扶持政策

為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並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月14日,國務院網站全文刊發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金融對民企、小微和「三農」的支持力度。 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方面:
《指導意見》提出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堅守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准公共定位,彌補市場不足,降低擔保服務門檻,著力緩解小微企業、「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支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體舉措包括:明確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支持范圍和重點對象,聚焦支小支農融資擔保業務、切實降低小微企業和「三農」綜合融資成本並實行差別費率、完善銀擔合作機制、強化財稅正向激勵、構建上下聯動機制加強協同配合、逐級放大增信效應和優化監管考核機制等。
《指導意見》要求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確保支小支農擔保業務佔比達到80%以上,帶動合作機構支小支農擔保金額佔全部擔保金額的比例不得低於80%,其中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及以下的佔比不得低於50%。引導合作機構逐步將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其中,對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收取的擔保費率原則上不超過1%,對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上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收取的擔保費率原則上不超過1.5%。
在完善銀擔合作機制方面,《指導意見》要求銀擔合作各方要協商確定融資擔保業務風險分擔比例。原則上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責任比例均不低於20%,省級擔保、再擔保基金(機構)承擔的風險責任比例不低於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承擔的比例。同時國家融資擔保基金要推動與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對總」合作,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分支機構審批許可權並在授信額度、擔保放大倍數、利率水平、續貸條件等方面提供更多優惠。銀擔合作各方要細化業務准入和擔保代償條件,明確代償追償責任,並實施跟蹤評估。
在強化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的同時,《指導意見》提出強化財稅正向激勵,加大獎補支持力度、完善資金補充機制,探索風險補償機制,並落實扶持政策,符合條件的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的擔保賠償准備金和未到期責任准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按照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機構准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執行。
「探索建立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廣泛參與,出資入股與無償捐資相結合的多元化資金補充機制。」《指導意見》明確,中央財政要根據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業務拓展、擔保代償和績效考核等情況,適時對其進行資金補充。鼓勵地方政府和參與銀擔合作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支小支農業務拓展和放大倍數等情況,適時向符合條件的機構注資、捐資。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對支小支農擔保業務佔比較高,在保余額、戶數增長較快,代償率控制在合理區間的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給予一定比例的代償補償。
與此同時,《指導意見》提出優化監管考核機制,要求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健全內部考核激勵機制、完善績效評價體系。
「金融管理部門對貸款利率和擔保費率保持較低水平或降幅較大的機構給予考核加分,鼓勵進一步降費讓利。對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提供擔保的貸款,結合銀行業金融機構實際承擔的風險責任比例,合理確定貸款風險權重等。」《指導意見》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和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要優化支小支農業務內部考核激勵機制,重點考核業務規模、戶數及其佔比、增量等指標,降低或取消相應利潤考核要求。
根據《指導意見》,其基本原則為「聚焦支小支農主業、堅持保本微利運行、落實風險分擔補償、凝聚擔保機構合力」。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要嚴格以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為主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不斷提高支小支農擔保業務規模和佔比;不以營利為目的,在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保持較低費率水平,切實有效降低小微企業和「三農」綜合融資成本,構建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合理分險的銀擔合作機制。
也明確禁止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不得偏離主業盲目擴大業務范圍,不得為政府債券發行提供擔保,不得為政府融資平台融資提供增信,不得向非融資擔保機構進行股權投資。

⑥ 疫情銀行對企業的扶持政策

各地要主動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推動金融機構對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推廣基於多維度大數據分析的新型徵信模式,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優質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分和貸款可得性。發揮應急轉貸資金作用,降低應急轉貸費率,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供應急轉貸資金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對疫情期間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不良部分給予適當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條對從事傳染病預防、醫療、科研、教學、現場處理疫情的人員,以及在生產、工作中接觸傳染病病原體的其他人員,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採取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和醫療保健措施,並給予適當的津貼。

⑦ 小微企業貸款有哪些優惠政策

小微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資金周轉不靈、資金鏈斷裂等問題,而要解決這種問題,通常會選擇小微企業貸款。
小微企業申請貸款,應該先向金融機構或者政府相關部門了解當地政策,再看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然後向指定機構申請貸款。這里介紹下常見的小微企業貸款優惠政策。
擔保優惠:有的地方小微企業扶持是由政府部門為企業貸款擔保,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或者由金融機構放款,擔保公司提供擔保,政府補貼擔保費。小微企業可以在抵押物不足的情況下獲得銀行貸款支持。
利率優惠:有一類小微企業貸款扶持是由金融機構貸款、指定擔保機構擔保、政府部門貼息。

降低貸款門檻:小微企業資質不如大中型企業,常常無法提供充足的抵押物或者理想的經營流水證明,金融機構會針對小微企業降低貸款要求。不過這類貸款通常也是需要有第三方擔保的(政府或者擔保公司)。
加快貸款速度:企業貸款從申請到放款通常會有一個較長的審批過程,有的企業貸款審批時間長達三四個月。有的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貸款提供了快速通道,使企業能快速獲得資金。
小微企業扶持貸款,通常是地方政府出台具體的政策,和指定金融機構合作,為小微企業貸款提供服務。因此,各地的優惠政策都是不同的,獲得優惠貸款的條件和方式也是不同的。

⑧ 保險公司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

一、高度重視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一)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是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的一項具體任務,是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和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戰略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意見支持的小微文化企業,是指演藝業、娛樂業、動漫業、游戲業、文化旅遊業、藝術品業、工藝美術業、文化會展業、創意設計業、網路文化業、數字文化服務業等行業及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企業中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小型和微型企業。要充分認識發展小微文化企業的重要意義,積極營造有利於提高小微文化企業創新能力、擴大發展規模、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激發全社會文化創造活力。
二、增強創新發展能力
(二)培育企業發展優勢。指導小微文化企業以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文化需求為導向,以創意創新為驅動,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在開展特色經營、創新產品特色和服務、提升原創水平和科技含量等方面形成競爭優勢。制定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政策的配套措施,支持小微文化企業拓展與裝備製造業、消費品工業、建築業、信息業、旅遊業、體育和特色農業等產業的融合發展空間。
(三)激發企業創新意識。鼓勵小微文化企業把握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發展趨勢,催生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服務。加快培育產權、版權、技術、信息等要素市場,為企業提升文化創意成果轉化和市場化運用水平創造條件。加強文化品牌建設,促進小微文化企業向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典型案例的宣傳和培訓,增強小微文化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水平。
(四)提升經營管理水平。通過業務培訓、樹立典型、總結模式、推廣經驗等形式,幫助和引導小微文化企業建立與發展階段和發展目標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發展活力。鼓勵小微文化企業運用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拓展經營領域,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推動文化行業標准化建設,制定並推廣一批文化產品、服務、管理等標准,支持小微文化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支持創業服務機構、管理咨詢機構面向小微文化企業提供管理咨詢服務。
三、打造良好發展環境
(五)優化文化市場環境。貫徹落實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的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小微文化企業。簡化和減少文化市場行政審批事項,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的落實工作。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行政審批信息公開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和查詢、辦理文化市場行政審批事項的便利程度。建立健全文化市場信用體系,完善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機制,引導小微文化企業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經營。健全12318文化市場舉報體系,暢通維權投訴渠道,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切實保護小微文化企業合法權益。
(六)推進創業載體建設。引導現有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創新運營管理模式,提升服務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水平,將服務效果作為認定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試驗園區的一項重要條件。支持合理利用閑置廠房、場地和廢棄工業設施等,將其改造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創業輔導服務功能,運作規范、業績突出的小微文化企業創業基地。對小微文化企業自發集聚形成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加強規范和引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相應配套服務,改善企業集聚發展環境。鼓勵互聯網創業平台、交易平台等新興創業載體的發展,拓寬小微文化企業的互聯網創業發展渠道。實施「成長型小微文化企業扶持計劃」,培育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小微文化企業和孵化效果顯著的小微文化企業創業發展載體。
(七)加快人才培育步伐。將小微文化企業培訓工作納入「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扶持范圍,加強對小微文化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培養。鼓勵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小微文化企業創業載體和社會教育服務機構對小微文化企業經營者和創業者開展有針對性的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推進網路課堂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擴大小微文化企業培訓工作覆蓋范圍。打破文化人才職稱評定的體制壁壘,逐步建立面向社會文化藝術人才開放的職稱評定製度。實施「文化產業創業創意人才扶持計劃」,適應創業創意人才成果轉化、市場推廣的需要,運用市場化辦法,體現普惠性原則,通過合適的平台,加大資金投入、提供展示機會、擴大品牌影響,促進創意成果轉化和創業團隊孵化。
(八)拓展企業營銷途徑。鼓勵各類文化產業展會、中小企業展會、電子商務平台等面向小微文化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政府部門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文化展覽展銷活動,在名額、費用等方面可向小微文化企業適當傾斜。培育一批服務小微文化企業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經紀、代理機構。充分發揮駐外使領館文化處(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的作用,幫助小微文化企業了解和分析海外文化市場動態、建立和拓展海外營銷網路。研究制定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扶持措施,支持小微文化企業開拓國際文化市場。
(九)鼓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鼓勵小微文化企業根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相關規定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制定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具體措施。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對小微文化企業及小微文化企業份額達到30%的聯合體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投標產品和服務,可在價格扣除優惠政策規定范圍內按較高標准執行。
四、健全金融服務體系
(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鞏固和深化文化行政部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文化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開展小微文化企業財務咨詢、項目對接、貸前輔導等服務,支持保險機構開發適合小微文化企業特點的保險險種,探索開展保證保險、信用保險等業務。引導金融機構不斷提升小微文化企業金融服務的便捷化、規模化、個性化水平。鼓勵各級政府搭建的中小融資擔保平台為小微文化企業提供擔保。實施「文化金融扶持計劃」,提升面向小微文化企業的金融服務規模與水平。
(十一)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大力推廣小微文化企業集合債券、集合信託、短期融資券和行業集優債券等。支持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為小微文化企業融資提供相關服務。鼓勵符合條件的小微文化企業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積極引導各類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企業投資小微文化企業。在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基礎上,鼓勵文化產權交易場所為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提供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依託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為小微文化企業提供中介服務。
五、完善財稅支持政策
(十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引導示範作用,著力改善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環境,促進小微文化企業創業發展。加大中央財政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實項目補助、貸款貼息、保費補貼等措施,實現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與企業需求的有機銜接。支持小微文化企業在項目實施中更多運用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符合條件的可通過「文化金融扶持計劃」給予支持。各級財政部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切實加強對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促進引導,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制定和實施小微文化企業孵化培育專項計劃,並探索建立小微文化企業融資風險補償機制。
(十三)落實稅費優惠政策。落實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暫免徵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以及免徵部分小微文化企業文化事業建設費、部分藝術品進口關稅減免等各項已出台的稅費優惠政策。按照有關規定有序推進動漫企業認定工作,落實支持動漫企業發展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研究完善有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結合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試點,逐步將文化服務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
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十四)構建公共服務網路。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台功能,不斷豐富信息發布、政策查詢、融資指導、人才培訓等服務內容。加快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建設,提供政策指導、信息交流、項目與產品查詢等公共服務。繼續推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建設,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開發面向小微文化企業的特色專業服務產品,發揮平台網路輻射作用,逐步提高服務水平,擴大服務范圍。支持建立小微文化企業服務台,符合條件的可作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予以重點培育。積極開展小微文化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並對信用好的小微文化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十五)發揮社會組織作用。鼓勵文化行業協會、商會吸收小微文化企業入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規范市場秩序、開展行業自律、制定行業標准、調解貿易糾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切實維護小微文化企業權益。支持行業協會、商會與各類小微文化企業載體在發展規劃、信息交流、市場推介、創意轉化、投資融資、人才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強對小微文化企業創業發展的指導和服務
(十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協調合作,發揮新聞媒體優勢,廣泛報道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形勢和扶持政策,深入挖掘和宣傳成功企業的典型經驗,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精神,形成有利於小微文化企業創業和發展的輿論環境,進一步堅定小微文化企業的發展信心
(十七)強化指導協調機制。各級文化行政部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財政部門要將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工作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落實,並納入本地區、本部門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和文化建設的整體工作部署中。充分發揮本地區促進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將文化行政部門納入領導小組,做好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指導協調工作,形成政策疊加優勢。加強對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調查研究,逐步建立對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情況定期抽樣調查和常態化監測分析機制
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結合本地區發展實際,會同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抓緊研究制訂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具體辦法,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⑨ 銀行金融支持小微企業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近幾年,中小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長期以來,中小企業一直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是我國金融領域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具有單筆融資金額低、企業更加分散、單個主體風險高等特點。融資難、成本高是目前的關鍵問題。截至2017年底,全國小微企業法人約2800萬戶,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面對如此眾多的小微企業,迫切需要尋求一種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服務模式。

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

當前,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面臨諸多困難。

高商業成本和高機會成本。由於小微企業數量多、分布散,商業銀行需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滿足小微客戶的融資需求,需要更多的客戶經理來開拓新客戶,需要更多的數據分析和網路覆蓋運悄來捕捉新客戶。單個小微客戶的融資額小,商業銀行客戶經理給一個小微企業授信100萬元和給一個億以上的大企業授信幾乎需要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單個小微企業的融資收益低於大企業,所以對於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來說,做小微企業的機會成本相對較高。

難以識別風險,業務效率低。小微企業缺乏規范性,財務缺乏透明度,資質普遍較差,抗風險能力較弱,存在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通過傳統的大中型企業財悶悄譽務分析,難以識別風險,挖掘優質小微企業客戶。同時,小微企業單筆融資需求低,融資時效性強。商業銀行使用傳統信貸流程會導致自身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無法滿足小微企業正常業務周轉的時效性融資需求。

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主要以線下和線上兩種模式服務小微企業。

線下模式有「人群戰術」和「信用工廠」兩種。

「人群戰術」只在區域作戰中使用。小微企業天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的問題,商業銀行識別小微企業的風險需要很大的成本。我國江浙地區民營經濟發達,小微企業較為活躍,宗族關系濃厚。幾年前,泰隆銀行等江浙地區的商業銀行就依託當地特色,摸索出了服務小微企業的「人群戰術」模式,大量聘用當地接近小微企業密集區域的客戶經理,為小微企業服務。這些客戶經理可以通過社會關系有效獲取小微企業的實際業務和個人徵信信息,幫助商業銀行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有效識別風險。但這種模式只適用於信用環境好的小區域,人力成本的投入較高,大規模使用會增加過高的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

「信用工廠」可以提高業務效率,降低機會成本。借鑒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在東南亞小企業信貸業務方面的先進經驗,中國的一些大型商業銀行,如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都採用了「信貸工廠」的模式來服務小微企業。在「信貸工廠」模式下,客戶經理招攬客戶並進行盡職調查研究,螞段由自動化的「信貸工廠」完成信用報告、貸後檢查和授信審批,降低了客戶經理的機會成本,提高了審批效率,滿足了客戶的及時融資需求。

網上

線上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客戶范圍廣,效率高。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量金融機構開始利用線上「互聯網金融」模式滿足客戶的融資需求。大型商業銀行依託自身積累的數據和客戶資源,推出相應的線上金融產品。線上「互聯網金融」模式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全國各地的客戶都可以通過銀行在線申報、在線審批完成融資,既提高了銀行的獲客能力,又滿足了客戶的時效性融資需求。

大型銀行小微服務的模式選擇

目前,大型商業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時,需要解決降低成本、識別風險、提高效率三大問題。通過對現有線下「人群戰術」模式、「信貸工廠」模式和線上「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分析,我認為大型商業銀行需要利用線下「信貸工廠」和線上「互聯網金融」的雙重疊加模式來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線下「信貸工廠」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機會成本,提高業務效率,滿足100萬元以上額度小微客戶的融資需求。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利用「信貸工廠」模式服務小微企業,取得了一定成效。「信貸工廠」可以降低客戶經理發展小微企業的機會成本,讓客戶經理在成為大客戶的同時,有精力服務小微客戶,提高工作積極性。同時,將信貸審批人員和風險監控人員嵌入「信貸工廠」,可以提高小微企業的信貸審批效率,幫助其及時獲得融資服務。而線下「信貸工廠」模式受限於人員和區域運營,無法滿足大量小微客戶的融資需求。對於授信100萬元以上的小微客戶具有效率優勢,但對於更多100萬元以下的小微客戶,很難滿足其融資需求。因此,需要其他模式來更好地滿足更多小微客戶的融資需求。

相關問答: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支持的意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蘭州金匯貸款公司 瀏覽:635
苦楝股票概念 瀏覽:558
領信股份股票 瀏覽:268
關聯交易董事會表決 瀏覽:412
甲方給置業顧問傭金 瀏覽:194
為落實金融服務經濟 瀏覽:431
南京的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254
下載了好省怎樣看傭金 瀏覽:282
持牌金融公司的錢不還會怎樣 瀏覽:301
光大證券軟體怎樣打新股 瀏覽:871
10月7號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08
中航信託上海地址 瀏覽:151
甘肅銀行理財產品贖回 瀏覽:720
匯率與牌價 瀏覽:120
溫州銀行的股東 瀏覽:389
金融機構股權是生息資產嗎 瀏覽:794
要股票基金 瀏覽:459
人民幣對克朗匯率 瀏覽:663
義方學堂融資 瀏覽:826
建設銀行個人理財優點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