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本加成貸款定價法 貸款利率的公式
貸款利率=籌集資金的邊際成本+銀行的經營成本+預計違約風險補償費用+銀行預期的利潤
㈡ 影響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因素有哪些
(一)貸款定價的基本理論
貸款定價是商業銀行根據自身的資金成本、貸款費用、貸款風險和盈利目標,結合借貸市場資金供求狀況和客戶合作關系等因素,綜合確定貸款利率。古典利率理論、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可貸資金利率理論是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基本依據,其核心觀點是:在借貸市場上,貸款利率的高低是由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共同決定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決定了均衡利率和均衡貸款量。19世紀90年代,J·E·Stingltz、A·Weiss關於信貸配給現象的解釋認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使銀行的預期收益曲線並不是單調曲線,當利率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後,銀行的預期收益將下降,因為越是接受高利率的企業越有可能不償還貸款,使貸款壞賬損失超過貸款利息收益。這一理論揭示,貸款風險也是影響貸款利率的根本因素之一。
從宏觀角度分析,除借貸資金供求關系外,影響利率水平的還有以下因素:一是平均利潤率。利息產生於借貸資本向生產資本轉化的運動過程,是利潤的一部分,因此一國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利潤率決定了利率水平的上限。二是預期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會引起貨幣貶值,為了彌補借貸資金本息的價值損失,必須相應提高貸款利率。三是貨幣政策。當中央銀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時,利率會下降;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時,利率會上升。從另一個角度講,利率調整本身也是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國際利率水平。國際利率水平及其變動趨勢對本國利率水平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一般來說,國際利率下降會降低國內利率水平或抑制國內利率上升的程度,反之亦然。一國的經濟、金融開放程度越高,受國際利率水平影響就越大。五是歷史利率水平。利率具有較強的歷史繼承性,在調整利率時,歷史利率水平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從微觀角度分析,貸款利率(P)由資金成本(C1)、風險成本(C2)、交易成本(貸款費用C3)、機會成本(無風險利率C4)、銀行貸款的目標收益率(R1)、借款人擬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率(R2)等多因素決定,可以建立如下貸款定價與決策的基本模型:
(1)P≥C1+C2+C3
(2)P≥R1
(3)P≥C4
(4)P≤R2
貸款利率(P)在滿足上述四個不等式的條件下,根據貸款的供求狀況和借貸雙方的地位,最終通過談判決定。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滿足了以上條件,信用風險和經營費用才能得到充分的補償,預期的盈利目標才能得到保障。
(二)貸款定價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意義
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掌握並正確運用貸款定價方法、技巧和策略,合理地進行貸款定價,對提高商業銀行市場競爭力、盈利能力和資源配置效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有利於商業銀行拓展信貸市場和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目標。科學、合理的貸款定價體系既應考慮銀行經營所承擔的風險、資金成本和資本的預期回報等,又要兼顧客戶的承受能力和貨幣市場資金供求及價格波動等因素,從而增強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靈活性和競爭力,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最終有利於商業銀行經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第二,有利於商業銀行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商業銀行貸款價格的確定,對外是銀行與客戶商定借出資金價格的行為,對內是對資金運作風險和預期收益的控制性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注重成本管理、市場研究、風險規避及客戶貢獻度測量等,促進商業銀行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
第三,有利於商業銀行降低利率風險對經營效益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許多銀行破產倒閉主要是受利率風險影響,經營大幅虧損。一些商業銀行缺少對利率風險的認識和管理,缺乏完善的金融產品定價體系,使資產負債業務潛在的利率風險顯性化。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風險對商業銀行經營效益的影響日益顯著。建立科學、合理的貸款定價體系,有利於商業銀行提高規避利率風險的能力。
第四,有利於商業銀行實現資本約束下的可持續發展。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的核心指標是經濟資本回報率,其計算式為:RAROC=(凈收益-預期損失)/經濟資本(非預期損失)。銀行要獲得合理的資本回報率,必須從貸款收益中提取足夠的呆賬准備以沖減預期損失,而且維持充足的資本以應付非預期損失。通過合理的信貸定價,把「風險補償」這一理念貫徹到整個信貸審批和管理過程,以確保貸款收益彌補呆賬准備的提取,同時建立穩定有效的資本補充機制,從而提升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二、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主要模式
(一)成本加成貸款定價法(Cost-Plus Loan Pricing)
這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定價模式,認為任何貸款的利率都應包括以下四部分:銀行籌集可放貸資金的成本、銀行的非資金性經營成本、貸款的風險溢價和預期利潤水平。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利率=資金成本+非資金性經營成本+風險成本+目標利潤
採用這種定價方法的基本條件:一是商業銀行能夠精確地測算並分配其經營成本到每一項業務、每一個客戶,這要求商業銀行有一個精心設計的成本管理系統;二是商業銀行能充分估計出貸款的違約風險、期限風險及其他相關風險,以確定每一筆信貸業務的風險溢價,要求商業銀行擁有完善的貸款風險管理系統。
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點在於使商業銀行明確辦理貸款時的各項成本,有利於其確保目標利潤的實現,同時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控制貸款成本以提高競爭力的手段。其缺點在於僅從銀行自身角度出發給貸款定價,忽略了客戶需求、同業競爭、市場利率水平變化等因素,且沒有考慮不同客戶給銀行帶來的不同貢獻,可能因價格偏高而在信貸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二)價格先導定價方法(Price Leadership Loan Pricing)
這是國際銀行廣泛採用的一種定價模式。其具體操作程序是:首先選擇某種基準利率作為基價,然後針對客戶貸款風險程度的不同確定風險溢價(「加點數」或「乘數」),根據基準利率和風險溢價來確定該筆貸款的實際利率。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利率=基準利率+風險溢價點數
或,貸款利率=基準利率×風險溢價乘數
採用這種定價方法的基本條件:一是有可供商業銀行選擇的基準利率,一般認為是銀行對最值得信賴的客戶發放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時所給予的最低利率(也稱優惠利率)。隨著貨幣市場的發展,同業拆借利率(如LIOBR)、CD利率、商業票據利率、國庫券利率等成為基準利率的選擇對象。二是商業銀行要充分估算出貸款的違約風險,以確定在基準利率之上的加點數。
價格先導定價法的優點在於,一是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與成本加成法相比,省略了計算資金成本和非資金經營成本,只需選擇合適的基準利率,即可根據風險溢價確定貸款定價;二是以市場利率水平為基礎,結合貸款的風險程度來制定貸款價格,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其缺點在於,一是沒有考慮商業銀行貸款的實際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貸款成本超過了基準利率,則通過這種方法制定的貸款價格會使該銀行不能獲得目標利潤甚至虧損;二是沒有考慮銀行與客戶的全面關系和綜合貢獻,制定的價格對一些在銀行存款、結算量較大的客戶或需競爭的客戶而言沒有競爭力,為此西方商業銀行又推出了對價格先導定價的修正方法——低於基準利率定價模型(below-prime pricing),以便於銀行競爭優質客戶的貸款定價。
(三)客戶盈利分析模式(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 Loan Pricing)
這種定價方法首先為客戶設定一個目標利潤,然後比較銀行為該客戶提供所有服務的總成本、總收入及銀行的目標利潤,以此來衡量定價水平。銀行為客戶付出的總成本包括:(1)存款賬戶的管理費用、貸款的管理費用;(2)貸款資金的利息成本;(3)貸款的違約成本。銀行從客戶獲得的總收入包括:(1)客戶存款的投資收入;(2)各種中間業務(服務費)收入;(3)貸款的利息收入。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利率=銀行的目標利潤率+(為該客戶提供的所有服務的總成本-為該客戶提供所有服務中除貸款利息以外的其他收入)÷貸款額
客戶盈利分析法的優點在於,一是它不是僅就一筆貸款本身來確定其價格,而是從銀行與客戶的全部往來關系中尋找最優貸款價格,體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二是通過差別化定價,既可吸引和保留為銀行帶來較高利潤的優質客戶,又能識別對銀行貢獻較低的客戶,通過提高貸款價格來保證銀行的整體盈利水平。採用這種定價方法,需要准確測算為每個客戶提供服務的總成本和總收入,這對商業銀行的成本和收益核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方法是建立在以下條件基礎之上的:一是高度成熟、發達的金融市場。具有統一的金融市場體系和完備的市場工具,廣泛的市場參與和充分競爭,自由的市場機制,發達的交易手段,完善的金融數據服務和先進的信息系統支持,形成了權威的市場基準利率(無風險利率),為銀行貸款定價提供了重要的參照系。二是彈性的、靈活的利率管理政策。中央銀行通過市場手段引導利率,利率市場化程度很高,商業銀行具有充分的貸款定價自主權。三是西方商業銀行經過長期發展和技術、經驗的積累,建立了比較成熟的成本核算、財務管理、風險計量方法和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具備了貸款定價的內部條件。
三、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內外部條件分析
從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實踐看,採用何種定價方法取決於銀行在貸款定價時的約束條件,包括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和商業銀行自身的資金、財務、風險等內部管理體制。
(一)外部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是指銀行貸款定價所面臨的宏觀經濟、金融環境,構成了銀行經營管理的約束條件,對貸款定價方法的選擇為基點和主線的成本歸集和分攤體系,科學、合理地將銀行營運成本分攤到機構、部門、產品和客戶,真實評價客戶綜合貢獻和產品盈利能力。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信息系統平台。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建設成本核算、風險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信息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為貸款定價提供科學、高效的系統平台。五是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建立以盈利性為核心的信貸業務考核體系,完善激勵機制,引導信貸營銷、管理人員重視貸款定價和客戶的綜合貢獻,以充分發揮貸款定價體系的功能。
(三)建立適合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模型
根據不同貸款定價方法的適用性,結合對貸款定價的內外部條件分析,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應以成本加成法為基礎,結合客戶綜合貢獻和市場競爭因素的調整。基本公式為:
貸款價格=基本貸款利率+調整值
=(資金成本+經營成本+風險成本+預期收益)/[EAD×(1-營業稅率)]+(客戶綜合貢獻調整值+市場競爭調整值)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資金成本。資金成本是指信貸部門從資金營運部門獲得可貸資金所需支付的成本,反映本行資金營運的平均收益率,也代表本行資金運用的機會成本。資金成本可根據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提供的對應期限產品的內部資金轉移價格確定。計算公式為:
資金成本=對應期限產品內部資金轉移價格×該筆貸款佔用資金日均余額
對於到期一次還款的,貸款佔用資金日均余額=貸款金額
對於分期還款方式的,貸款佔用資金日均余額=(∑每期還款前貸款余額×該期天數)÷貸款存續期天數
2.經營成本。經營成本是指銀行發放貸款和維持與貸款客戶的借貸關系所需要的非利息性成本,包括人員工資、設備成本及其他未被補償的相關費用。計算經營成本的基本方法是分貸款產品核算成本費用率,依賴於管理會計系統提供的數據支持。計算公式為:
經營成本=相應貸款產品的成本費用率×該筆貸款日均余額
對於到期一次還款的,貸款日均余額=貸款金額
對於分期還款方式的,貸款日均余額=(∑每期還款前貸款余額×該期天數)÷貸款存續期天數
3.風險成本。在內部評級法投入使用後,可根據對應信用等級客戶的違約率(PD值)和對應貸款產品、貸款方式的違約損失率(LGD值)和風險敞口(EAD)計算預期損失(風險成本)。計算公式為:
預期損失(EL)=違約率(PD)×違約損失率(LGD)×風險敞口(EAD)
目前國內領先銀行已基本完成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開發,進入實施階段,各風險因素可按如下方法取值:根據內部評級系統中客戶信用等級與違約概率的映射關系取得PD值;違約損失率(LGD)按照監管當局給定的標准,根據交易的性質(包括是否有抵押品及其類型)確定違約損失率的大小。風險敞口(EAD)根據監管當局制定的標准測算,表內項目的EAD為名義貸款額,表外項目EAD為賬面金額乘以信用轉換因子,信用轉換因子分別為0、20%、50%、75%、100%。
4.預期收益。預期收益是指銀行經營管理貸款所應取得的目標利潤,可根據既定的最低資本回報率和經濟資本來確定,計算公式如下:
預期收益=最低資本回報率×經濟資本
其中,最低資本回報率通常由銀行的董事會決定。
在建立經濟資本計量模型之前,可採用系數法測算,即
經濟資本=EAD×對應產品的經濟資本分配系數
分品種經濟資本分配系數是在對相同風險屬性的資產進行分類的基礎上,主要依據各類資產的風險狀況、回報水平和全行資產組合管理策略等因素綜合設定。
5.客戶綜合貢獻調整值。客戶綜合貢獻調整值是在考慮客戶對銀行歷史綜合貢獻的基礎上對貸款定價的一種修正,在計算客戶對銀行的存款、貸款、中間業務等貢獻的基礎上確定。
(1)來自客戶的總收入=存款賬戶收入+實際貸款收入+中間業務收入
(2)客戶總支出=存款利息支出+經營成本支出+風險成本支出
(3)客戶歷史綜合貢獻=客戶的總收入-客戶的總支出
根據客戶綜合貢獻確定相應的利率調整值。
6.市場競爭調整值。市場競爭調整值是在對市場利率和同業報價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以保證貸款定價具有競爭力。銀行應通過市場調查及時了解當前的市場價格水平和同業競爭者的定價情況。在進行貸款定價決策時,需要在市場競爭因素與盈利目標兩者之間尋找較為理想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