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早秈稻早秈稻的價格走勢特徵
早秈稻的價格波動特性顯著,受多種因素影響呈現出較大的波動幅度和頻繁的變動。早秈稻因其價值較低且用途廣泛,既是主要儲備糧,又具有工業用途,自2004年糧食收購市場放開後,價格受基本面如供需、政策、宏觀經濟形勢、國內外市場對比、成本收益、物流運輸和自然災害等多種因素影響,使其在稻穀品種中活躍度較高。
1996年至2000年間,早秈稻因供應過剩而價格持續下滑,至2000年已跌至800元/噸,跌幅超過50%。特別是2003年以來,國內外因素交織,市場競爭加劇,早秈稻價格波動頻繁。2004年起,最低收購價政策出台後,價格波動雖有所減小,但仍出現了2006-2007年的大幅上漲,價差高達300元/噸,波動約21.4%。以江西九江為例,早秈稻價格在短期內經歷了顯著的上漲和下跌。
政策對早秈稻價格的影響顯著,如2005年的最低收購價政策使市場價格明顯提升。然而,市場其他因素如災害、競爭、農戶惜售等也會導致價格獨立性增強,例如2006年和2007年的高價收購,2008年因多種因素推動收購價格高開高走。
早秈稻的價格季節性規律較為明顯,通常3、4月因消費淡季價格較低,6月開始回升,7、8月銷售旺季價格可能偏高,9、10月隨著中晚秈稻上市,早秈稻價格下降,消費旺季時又會有所上漲。但市場供需的不穩定性有時會導致價格偏離常規季節性趨勢。
② 早秈稻的價格特徵
1、早秈稻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比較頻繁
由於價值較低,用途廣泛,不僅作為主要儲備用糧,而且工業屬性較強,2004年起購銷市場又完全放開,早秈稻價格不僅受國家政策、早秈稻供需格局等基本面因素影響,也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收購市場競爭、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種植成本和收益、物流運輸成本、國際市場價格以及天氣、自然災害和農民惜售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從而成為稻穀中一個比較活躍的品種,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頻率較高。
1996年開始,由於連年豐收,供大於求,早秈稻的價格不斷走低,從1996年的1700元/噸左右,一直跌至2000年9月的800元/噸左右,跌幅達50%以上。尤其是從2003年以來,受國內外因素的影響,國內早秈稻價格反復波動。2004年起,我國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早秈稻購銷市場主體明顯增加,競爭非常激烈。同時,由於早秈稻的需求方主要是各級糧食儲備、規模消費單位口糧以及米粉加工,糧食儲備受政府計劃約束相對比較穩定,但作為單位口糧和米粉加工的價格需求較具彈性,導致早秈稻的價格波動有所增大,繼2003-2004年40%左右的大幅波動之後,2005-2006年在國家最低收購價的主導下波幅明顯減小,但2006年底-2007年又展開一輪大幅上漲,2006年與2007年價差達300元/噸,波幅約21.4%。
早秈稻價格波動也比較頻繁。以全國主要早秈稻產區江西九江為例,早秈稻出庫價格從2003年6月份的920元/噸,漲至12月的1260元/噸,2004年3月份則漲至1760元/噸,之後逐步下跌,2005年最低跌至7月份的1320元/噸,2006年的水平基本持平,而2007年8月又漲至最高1760元/噸以上,進入9月,隨著中秈稻的逐步上市,早秈稻收購價格9月底普遍回落至1600元/噸附近。隨後在國際稻米價格的帶動下,早秈稻價格出現一輪快速上漲,一直漲到2008年收購季節的1900元/噸左右。
2、早秈稻價格受政策影響較大,但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價格獨立性也較強
2004年以來,國家政策對稻穀價格的支持力度較大,呈現明顯的政策托市效果。2005年,自7月28日正式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收購預案之後,托市效果明顯,早秈稻由未啟動之前的62-65元/百斤迅速抬升至70元/百斤,拉動早秈稻市場價格上揚5-8元/百斤,基本回升到政策底價之上。政策收購控制大部分糧源,集中拍賣又調控了市場供給,穩定了銷售價格。
2006年,最低收購價政策公布較早,由於政策明朗,農民心中有數,低價不賣,加上各類主體積極入市收購,競爭相對往年激烈,加上受災減產等因素影響,導致早稻收購價格高開高走,同比提升3-6元/百斤。 2007年,南方新產早秈稻市場價格在國家政策底價保障、多元化收購主體積極入市、農民惜售、災害頻繁以及物價飛速上漲的支撐下,上市之初價格即高開高走,收購價由開秤之初的73-74元/百斤漲到77-78元/百斤,個別地方甚至達到了88元/百斤。到8月底各地收購價格相繼達到最高點,多在85~88元/百斤之間,創出歷史新高,致使最低收購價預案未能啟動。因此,盡管政策價格成為市場行情的主導價格,但諸多因素的影響,推動市場行情提升,也導致政策價格相應提高,並且將影響後市市場行情走勢。
2008年,受國家政策底價保障、多元化收購主體積極入市、農民惜售、災害頻繁導致產量下跌以及物價上漲、國際米價暴漲等因素的支撐,早秈稻收購價格繼續高開高走,開秤價格普遍在1900元/噸左右,比2007年的1500元/噸高出約27%,一些銷區則達到2100元/噸的歷史高點。在收購期結束後以及消費的淡季,早秈稻價格則明顯回落。
3、早秈稻價格季節性規律比較明顯 由於農產品生產具有周期性特點,因而農產品市場也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一般來說,3、4月份早秈稻加工企業正在消耗庫存,采購比較弱,早秈米消費也處於淡季,價格比較低迷;6月份左右,由於青黃不接,價格開始回升;7、8月份處於早秈稻銷售旺季,但由於收購競爭激烈,往往價格相對較高,出現反季節行情;9、10月份中晚秈稻上市後,早秈稻價格開始逐步回落;在年底前後的消費旺季,早秈稻價格又開始新一輪上漲。由於每年供需具體情況不完全一樣,偶爾也會因為供給嚴重下降而出現反季節行情。
③ 2020水稻價格最新行情是怎樣的
2020水稻最新行情:
1、優質水稻價格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但市場銷路是關鍵
2019年普通水稻價格沒有大的變化,基本上圍繞著最低收購價波動,但如果仔細看各地的市場行情,會發現區域差異是較為明顯的。
比如說同樣是粳稻,2019年1月中旬,江蘇地區的粳稻平均收購價為1.23元/斤,而東北地區粳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37元/斤,其中吉林地區的粳稻價格表現較好,達到了1.42元/斤,比江蘇地區的粳稻高出0.19元/斤。
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發生變化,消費者購買大米不再是僅僅解決溫飽問題,而是開始追求品質,只要大米的口感好、賣相好,價格高些也可以接受,這也為優質水稻價格上漲提供了條件。
2、水稻托市收購制度決定著水稻價格難有明顯波動
按照往年的習慣,一般在2月份發出當年的水稻最低收購價,2020的水稻托市收購價暫未發出,按照往年的情況看,2020年的托市收購價不會有大的波動,至少不會提價收購,與2019年保持持平的概率比較大。
水稻托市收購制度是從2004年開始的,近些年種糧成本發生較大的變化,而水稻價格卻表現的很平穩,主要是受託市收購制度的影響。每年糧販、貿易商在收購水稻時,給出的市場價往往會參考當年的最低收購價,比如說2019年粳稻的托市收購價為1.3元/斤,糧販在基層農戶手中收糧的價格就達不到1.5元/斤,能夠達到1.3元/斤的都很少,這種變化受宏觀調控的影響較大。
3、普通水稻受庫存量偏高的影響,上漲空間有限
糧食作物連續十幾年實現大豐收,2019年早秈稻產量有所下滑,但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稻穀的總產量達到4192億斤,這樣的基數基本上可以滿足國內的市場需要。
另外由於稻穀市場長期有著托市收購制度,使得種植戶種糧積極性呈上升趨勢,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在10年時間內發生顯著的變化,而在消費市場並沒有同步跟上,這也使得水稻的庫存量居高不下。
為了消化庫存,每年都會對稻穀進行臨儲拍賣,而臨儲稻穀拍賣效果並不理想,經常遇到成交率在3%以內,有時還會出現流拍現象,也就是說2020年水稻市場依然不缺糧,糧價想要上漲難度非常大。
4、進口糧源的沖擊依然存在,國內糧價變化還得看實際需求
從宏觀角度來看,2020年糧食進口依然少不了,雖然關稅進口配額已經確定,但跟往年相比,2020年進口糧源會明顯增多,一些相對低價大米進入我國市場,一定程度上會制約著當地稻穀市場。
當然,對於進口大米,需要理性看待,想要完全不進口,是不太現實的,種植戶需要做的就是提升水稻品質,用高品質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自從我國加入WTO後,以糧食作物為代表的農產品進口就沒有停止,綜合來看,對國內的糧價影響有限,真正影響較大的還是國內的市場需求,進口糧源還無法撼動國內的價格體系。
④ 早秈稻期貨是什麼早秈稻期貨基本概況及全方位介紹
一、早秈稻期貨基本概況
稻穀,俗稱水稻,是我國大宗糧食品種,分為秈稻和粳稻,秈稻籽粒一般呈長橢圓形和細長形,粳稻籽粒一般呈橢圓形。根據稻作期的不同,稻穀又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類。早稻幾乎是單一的秈稻,即早秈稻。因此,早秈稻是上市最早的一季稻穀,也是當年種植、當年收獲的第一季糧食作物。
早秈稻可以分為普通早秈稻(常規)和優質早秈稻。普通早秈稻一般用於儲備,而個體加工企業則以加工優質早秈稻為主。優質早秈稻做配米比例也較大。普通早秈稻和優質早秈稻主要根據粒型和腹白區分。據調研,早秈稻、中秈稻、晚秈稻的優質率估計為15%、28%和76%。
現貨中,早秈稻還可以分為長粒型和短粒型兩種。它們的用途不同,價格也不同,短粒型主要做米粉,長粒型主要做口糧,現貨市場將兩者分開收購和儲藏。一般認為長粒產量:短粒產量=6:4。
早秈稻用途較廣,主要用於口糧、工業用糧、飼料用糧、醫葯和化工原料,而且耐貯藏,具有營養品質好衛生品質高等特點。
近幾年來,我國早秈稻價格基本穩定,國家最低收購價格逐年提高。受政策因素主導,稻強米弱走勢較為明顯,並維持著粳稻價格強秈稻價格弱的格局,價格波動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
1、早秈稻的生產
我國早秈稻種植地區包括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湖北、安徽、福建、浙江、
海南、雲南、四川、貴州、重慶等13個省(區),其中,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是
全國早秈稻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四個省(區),產量都在500萬噸以上,播種面積和產量佔全國80%左右。
近十年來,國內早秈稻產量總體呈從高到低,再小幅回升的態勢,最高2001年達3397萬噸,最低2003年降至2945萬噸,跌幅達13%。2012年稻穀產量20429萬噸,同比增1.63%,連續9年豐收;其中早秈稻產量3329萬噸,同比增1.65%。
2、早秈稻的消費
稻穀是我國居民的最基本口糧,其終端消費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人口增長所帶來的,這就決定了我國稻穀消費增長較為緩慢。稻穀的工業、飼料消費主要集中在早秈稻,由於早秈稻在稻穀總產中所佔比重較小,對整體稻穀現貨市場影響不大。據相關機構的研究數據顯示,12/13年度稻穀總消費為1.96億噸,早稻總消費為3288萬噸。
總體來看,近年來國內稻穀消費總量基本穩定在1.85-1.95億噸左右。2012年國內稻穀成功實現九連增,但由於需求出現同步增長,供需總體上仍然呈現緊平衡。2012年,我國稻米國際貿易進口量出現明顯增加。今年中國大米進口量將增長4倍,達到創紀錄的250萬噸,成為全球第二大大米進口國。
二、早秈稻期貨交易所及代碼
早秈稻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
交易代碼:RI
三、早秈稻期貨合約
四、早秈稻期貨價格波影響因素
隨著稻穀生產與流通的市場化程度加深和進程加快,稻穀行情不再是單獨演繹,不僅受國家政策因素、早秈稻供求等基本面因素影響,而且與整個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休戚相關,與其他農產品價格聯動,受天氣、自然災害、心理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
供求因素是決定稻穀價格的根本因素。供給方面主要由三方面組成:(1)前期庫存量。它是構成總產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價格下跌。(2)當期生產量。當期生產量主要受種植面積、單產的影響。影響種植面積的主要是農民與其他農產品的比較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國家的農業政策等因素,影響單產的主要是天氣、科技水平等。必須研究稻穀的播種面積、氣候情況和作物生產條件、生產成本以及政府的農業政策等因素的變動情況。(3)商品的進口量。商品的實際進口量往往會因政治或經濟的原因而發生變化。因此,應盡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形勢,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
需求方面:通常有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結存量三部分組成。(1) 國內消費量。它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數,而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主要有: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人口增長及結構的變化,政府收入與就業政策。(2) 出口量。在產量一定的情況下,出口量增加會減少國內市場的供應;反之,出口量減少會增加國內的供應量。(3) 期末商品結存量。這是分析期貨商品價格變化趨勢最重要的數據之一。如果當年年底存貨增加,則表示商品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期貨價格有可能會下跌;反之,則上升。
從歷年生產情況看,由於早秈稻品種的特殊性,農業政策和種植結構調整、科技進步等因素對早秈稻的面積和產量影響較大,相應引起早秈稻的價格也發生較大波動。此外,早秈稻庫存變化、儲備稻穀的輪換、托市糧出庫銷售的數量和價格等也影響早秈稻的供給量從而影響到早秈稻的價格。在消費方面,我國早秈稻主要用於口糧、國家儲備、工業及飼料消費,總體上呈平穩增長勢頭。由於早秈稻用於儲備的量較大,工業和飼料消費近年來增長也較快,對市場的影響比較明顯,特別是常規品種供不應求,價格還有上漲空間。此外,節日和群體消費效應、進口和出口量的變化等也會影響到早秈稻市場的階段性需求。
國家的糧食產業政策影響甚至主導著早秈稻的供求和價格。第一,各項惠農政策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糧食生產,保證了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對早秈稻的面積和產量也形成有力地支撐;第二,早秈稻的最低收購價政策和公開競價拍賣、儲備等宏觀調控政策則基本主導了早秈稻的價格走勢。為穩定早秈稻生產、保護農民利益,2004年起,國家在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執行了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托市收購),2008年廣西也納入政策范圍。2005、2006年由於市場價低於最低收購價,連續兩年啟動了該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托市效果,保護了農民利益。
早秈稻收購市場狀況直接影響收購價格的走勢。2004年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後,早秈稻收購市場入市主體增加,不僅有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和地方收儲企業,還有產業化龍頭企業,民營經營加工企業和個體商販等,激烈的競爭推動了早秈稻市場價格的提升
玉米、小麥等都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農業經濟的好壞,從長期看,玉米、小麥等價格高低與農業經濟發展的快慢有較強的相關性。早秈稻與中晚秈稻、粳稻、小麥、玉米的消費比價關系最為重要,這些替代品的產量、價格及消費的變化對早秈稻價格將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早秈稻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關系會對早秈稻的供需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早秈稻的產銷情況,導致其未來價格走勢發生變化。
生產早秈稻穀的種子價格、化肥、農葯等成本變化直接導致了稻穀價格的變化。其成本主要包括:種子費、化肥費、農葯費、僱工收割費、農膜費、租賃作業費、機械作業費、燃料動力費、技術服務費、工具材料費、修理維護費等。
早秈稻的成本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是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早秈稻成本對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力,市場糧價過低,農民會惜售;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會影響農民對下一年度的種植安排,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增加,農民可能會增加種植面積,反之可能會減少種植面積。
早秈稻的價格表現出明顯的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一般地,每年9-10月、12月至次年1-2月為消費的旺季,早秈稻價格上漲;3-5月、10-11月為季節性消費淡季,需求疲軟,價格通常下跌;每年的6月為青黃不接時期,價格開始回升;7、8、9月為收購旺季,早秈稻價格通常上漲。
早秈稻生長期間易受天氣、乾旱、台風、暴雨、洪澇和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影響,成為市場炒作的題材。同時,產銷各方對市場行情判斷往往存在分歧,看漲或看跌的心理進而影響其購銷行為,如果農民惜售心理較強,使得市場糧源有限,自然會促使價格抬升。
由於多年來我國稻穀自給率很高,進口量和出口量較小,與國際市場關聯度較低,因此稻穀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小。早秈稻也是這樣,其價格主要由國內因素所決定。但是,隨著國際一體化進程的發展,我國主要糧食品種和國際糧食品種之間價格聯動性不斷增強,國外糧價的上漲或下跌直接影響國內市場預期,其對早秈稻價格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五、市場信息主要來源
由於早秈稻主要受國家政策影響,與外盤及周邊市場聯動性較小,通常情況下可關注最低收購價、早秈稻收購及拍賣價格、全國糧油批發價格、九江糧油批發價格、南方交易市場遠期價格、玉米及小麥期貨價格等。
⑤ 2022年稻穀最低保護價多少錢一斤7月稻穀價格會上漲嗎
眼下各地氣溫都較高,而對於部分地區的稻穀來說,正是成熟收割的時候。
稻穀根據生長期的不同,一般分為早稻、中稻、晚稻,七月正是不少地區早稻成熟的季節。
而在最近兩周的國家臨儲拍賣中,粳稻成交相對亮眼,易漲難跌。
秈稻方面,進入七月以後,秈稻余糧見底,秈米市場購銷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糯稻還在堅挺運行。
那麼2022年7月稻穀價格會上漲嗎?2022年稻穀最低保護價多少錢一斤?
2022年稻穀最低保護價多少錢一斤?
2022年國家繼續在稻穀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
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經國務院批准,2022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4元、129元和131元。
稻穀最低保護價其實一般指的就是稻穀最低收購價格,根據上圖通知中的內容可知,今年早秈稻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24元一斤,去年為1.22元一斤,等於每斤上漲了2分錢。
中晚稻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29元一斤,和去年相比中晚秈稻每斤上漲了1分。
粳稻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31元一斤,和去年相比粳稻每斤也上漲了1分。
2022年7月稻穀價格行情預測及走勢分析
要知道往常七月是大米消費淡季,但是這好像並沒有對稻穀價格造成很大的影響,近期稻穀市場受國家政策的提振,部分低價位地區開始回調收購價格,大多圍繞托市收購價震盪。
大部分地區還是供應充足,主要以消化庫存為主。
短期內稻穀價格的趨勢應該還是以堅挺加輕微震盪為主。
短期內國內稻價的上漲動力可能不足,但是國家臨儲以及中儲糧拍賣對稻穀價格有一定的底部支撐,優質稻穀價格依然偏高。
據了解,今年部分稻穀產區的圓粒稻面積增加,長粒稻產量可能減少,這都將對稻穀價格產生影響。
大家可看後期八、九月份大米需求量變好以後,對稻價產生的具體影響。
預計大米需求上升以後,稻穀也有看漲機會。
稻穀現在價格多少錢一斤?
秈稻穀:黑龍江哈爾濱市五常市秈稻穀2.13元一斤;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秈稻穀1.33元一斤;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秈稻穀1.5元一斤;黑龍江佳木斯市富錦市秈稻穀1.8元一斤;浙江金華市蘭溪市秈稻穀2.08元一斤;江西南昌市南昌縣秈稻穀1.3元一斤;江西九江市德安縣秈稻穀1.38元一斤等。
粳稻穀: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粳稻穀2.13元一斤;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粳稻穀1.75元一斤;遼寧盤錦市大窪區粳稻穀2.5元一斤;黑龍江哈爾濱市五常市粳稻穀2.57元一斤;黑龍江雞西市虎林市粳稻穀1.55元一斤;黑龍江雙鴨山市寶清縣粳稻穀1.73元一斤;黑龍江佳木斯市富錦市粳稻穀1.93元一斤等。
雜交稻:山西忻州市五寨縣雜交稻2.15元一斤;遼寧盤錦市大窪區雜交稻1.68元一斤;黑龍江哈爾濱市五常市雜交稻2.5元一斤;黑龍江齊齊哈爾市龍沙區雜交稻1.48元一斤;江西南昌市進賢縣雜交稻1.51元一斤;湖北荊門市東寶區雜交稻1.39元一斤;湖北孝感市安陸市雜交稻1.34元一斤等。
備註:以上稻穀價格均來自惠農網產地行情大廳,非市場零售報價,稻穀價格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比如產地、品質、品種、運輸成本等,請大家以當地最新報價為准。
其實影響稻穀價格上漲的因素有很多種,建議大家不要只看片面的方向,比如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只有1.13元一斤,但是前段時間不少地區賣出了將近2元一斤的高價,因此大家不能只從稻穀保護價來分析稻穀價格的走勢,肥料成本、天氣變化等都會影響到稻穀的價格。
目前來看,和小麥、玉米、大豆市場相比,稻穀市場是最穩定的,建議大家多多收藏後期市場變化的實時動態。
⑥ 農業農村部稱多數農產品價格呈下跌走勢嗎
2018年7月17日,農業農村部就上半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表示,2018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市場供給總體充裕,多數農產品價格呈持續下跌走勢。
四是生豬產能階段性過剩,價格大幅下跌後反彈。受市場供需寬松的基本面影響,今年春節後豬價下跌快、跌幅大,5月底以來過剩局面有所緩和,價格止跌反彈。6月份,全國豬肉批發均價每公斤16.63元,比1月份跌20.6%,環比漲4.2%,同比跌16.6%。
五是「菜籃子」產品季節性波動,跌的多、漲的少。春節後蔬菜價格總體保持季節性下行態勢,價格變化基本符合往年規律。6月份,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3.48元,環比跌1.7%,同比漲9.4%。部分地區個別蔬菜品種出現滯銷,大蒜受面積、單產增加影響,新蒜上市後價格出現跌幅較大情況。春節過後肉類總體處於消費淡季,牛羊肉、禽肉市場供需關系階段性寬松,價格環比持平略跌,同比處於較高水平。原料奶收購價連續6個月環比小幅下跌。水果、雞蛋、馬鈴薯等少數鮮活農產品受天氣等因素影響,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但菠蘿、荔枝等部分水果品種主產區出現了價格大幅下跌和滯銷情況。
唐珂指出,從下半年走勢看,受供需基本面、政策調整和國內外市場聯動等因素影響,我國農產品市場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特別是夏秋季節是我國多數農產品的上市旺季,市場供給壓力明顯增大,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產銷對接、信息引導和市場調控,多措並舉促進農業生產和市場穩定,也希望廣大農民朋友密切關注市場行情,合理安排生產和農產品銷售,有效防範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