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深交所的監管類函件有什麼區別如監管函、問詢函、關注函
監管類函件在證券交易所的監管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根據不同的性質與目的被區分為監管函、問詢函與關注函,以確保市場秩序與信息披露的公正與透明。
監管函,作為監管措施的一種,主要針對公司違反了相關信息披露准則的情況而發出。這一類型的函件旨在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糾正與警告,以維護市場公平與投資者權益。
相比之下,問詢函與關注函則相對常規,通常被視為日常監管活動中的一種提醒手段。問詢函針對特定問題進行詢問,旨在促進公司對於某一具體事項的深入理解與合規行動。關注函則表示交易所對公司的某些情況表示關注,並提醒公司對此進行必要的注意與改進,可能涉及公司經營、財務狀況或其他可能影響市場信心的問題。
簡而言之,監管函、問詢函與關注函在證券交易所的監管活動中發揮著不同但互補的作用。監管函通過針對違規行為的直接干預,維護市場秩序的嚴肅性;問詢函與關注函則通過日常的溝通與提醒,促進公司合規意識的提升與自我完善,共同構建一個健康、透明的證券市場環境。
『貳』 延期回復關注函一般意味著什麼
關注函一般起到的是提示督促作用,需要上市公司運營本身依法依規,認真和及時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如果上市公司通過延期回復關注函,來拖延時間,隱瞞實際情況,避免股價下跌,則是一種利空,比如,5月27日,深交所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永弟是否失聯等事項向*ST兆新發出關注函。5月31日,鑒於*ST兆新在回函中未正面答復此問題,深交所再次向其發出關注函。
其後,*ST兆新6月1日及6月3日以回復工作尚未完成為由兩次延期回復。
如果上市公司由於對《關注函》中部分問題所涉事項尚在確認中,為了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准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還需要一段時間核實,則不一定是利空。
同時,當時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的關注函時,股票不一定會下跌,也有可能會出現上漲的情況,需要投資者結合個股的實際情況、市場行情進行綜合考慮,再決定是買入,還是賣出。
(2)證券交易所關注涵是好擴展閱讀:
在A股市場中,監管函、問詢函、關注函這三者之間的定義不一樣、性質不一樣、范疇不一樣。
其中,監管函是一種監管措施,當上市公司違反相關信息披露規定時才會被發監管函。而問詢函屬於問詢函件的范疇,發布問詢函的目的是希望上市公司就問詢函的相關問題作出答復。
而關注函是一種常規的提醒手段,發布關注函表示上市公司被監管層關注了一些方面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發出監管函意味著上市公司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包括《證券法》、《公司法》、《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相對而言情節較為嚴重。
而關注函是以提示為目的,一般出現在上市公司重組停牌中,然後即將到達和交易中心申請時限的時候,這時候交易中心發給相關上市公司的一種提示函,用於提醒和督促上市公司重組工作盡快到期。
而發布問詢函通常是上市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或者是股票交易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違規的情況或者現象,這時候交易中心就會發送問詢函給相關公司,是一種警告作用。要求上市公司補充相關信息,核實相關問題,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問詢函對股票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收到證監會的問詢函就表示該上市公司有可能存在異常的信息披露行為或者經營狀態出現異常,這時上市公司就需要進行自查。當市場持股投資者看到上市公司問詢時,會使投資該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出現投資信心不足的情況。有可能會出現恐慌拋售該股,導致股票價格出現下跌,上市公司的市值就會蒸發。
其實,在股票市場中被發問詢函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很多上市公司都收到過這個問詢函,它對股票價格並沒有絕對的影響,主要影響的是被發問詢函後給投資該股的投資者造成的情緒變化。
但是,如果問詢函中是有關上市公司股東集體出售股票、股東有暗箱操作股票價格的嫌疑、上市公司有破產跡象的情況等,出現以上情況很有可能會導致股票價格出現大規模的下跌,也會引起大規模的市場拋售。
『叄』 證監會的關注函多久必須回復
法律分析:通常情況下,問詢函需要上市公司在7日內進行恢復,如果超過7天沒有回復,就可以按默認情況處理。關注函的意思是證監會已經在關註上市公司的證券活動了,肯定是存在問題才會發出關注函,必須就有關問題給與妥善的解釋和解決方式,否則證監會將會進一步採取監管措施。還有投資者也會對關注函的回復很關注,因為影響到是否可以放心交易公司股票的問題,存不存非法或違規操作套取投資者資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七條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根據需要可以設立派出機構,按照授權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第八條 在國家對證券發行、交易活動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的前提下,依法設立證券業協會,實行自律性管理。
第九條 國家審計機關依法對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監督管理機構進行審計監督。
『肆』 交易所發出關注函是否會進行實質性調查
需要,交易所發布關注函並不代表該上市公司是一定存在違規行為的,只是作為交易所對該公司某些項目或者事件表關注態度,提前做出提示。
關注函的意思是證監會已經在關註上市公司的證券活動了,肯定是存在問題才會發出關注函,必須就有關問題給與妥善的解釋和解決方式。
否則證監會將會進一步採取監管措施。還有投資者也會對關注函的回復很關注,因為影響到是否可以放心交易公司股票的問題,存不存非法或違規操作套取投資者資金。
其它函:
1、問詢函:交易所發布問詢函並不代表該上市公司是一定存在違規行為的,但是企業需要對交易所問詢的事項進行充分說明,並且會設有說明指定日。
2、監管函:交易所發布關注函並不代表該上市公司是一定存在違規行為的,但是公司的內部運行可能存在問題。
3、警示函:一般企業收到警示函代表著已經存在有確鑿違規操作,但是情節並不嚴重,不會做出行政處罰。
4、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指的是該上市公司存在嚴重違規操作,證監會對其進行行政處罰,甚至可能會直接退市。
『伍』 股票收到關注函意味什麼
股票收到關注函意味者股票收到了交易所的提醒,這是屬於證監會或者證券交易所對股票進行提醒的一種形式。對於投資人而言,持有的股票收到了關注函,那麼就需要做好股票將出現風險的准備。股票受到關注函之後也並不一定會出現下跌或者上漲,如果問題不大那麼對於股票的影響不會很大,如果問題比較大,那麼股票可能會下跌。
拓展資料
一、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場外交易是相對於證券交易所交易而言的,凡是在證券交易所之外的股票交易活動都可稱作場外交易。由於這種交易起先主要是在各證券商的櫃台上進行的,因而也稱為櫃台交易(OTC,Over -The-Counter);
場外交易市場與證交所相比,沒有固定的集中的場所,而是分散於各地,規模有大有小由自營商(Dealers)來組織交易;場外交易市場無法實行公開競價,其價格是通過商議達成的;場外交易比證交所上市所受的管制少,靈活方便。
二、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